导游词

浙西与玉海楼的导游词

时间:2022-10-05 23:03:54 导游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浙西与玉海楼的导游词

  篇一:导游词 玉海楼

关于浙西与玉海楼的导游词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每个时代总有一批知识分子不仅自己孜孜不倦地读书、写书,而且印书、藏书。到晚清,浙江就有四大著名的藏书楼:浙北南浔的嘉业堂,浙东宁波的天一阁,嘉兴海宁的别下斋,还有温州瑞安市的玉海楼。嘉业堂、天一阁我都曾多次进去过,而玉海楼却一直无缘观览。今年四月,我到温州开会,会后专门去瑞安参观玉海楼,以了却自己的一个夙愿。

  那天上午春雨霏霏,我在友人的陪同下,走近这幢建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已逾百年的玉海楼。据友人介绍,玉海楼为清代大儒孙衣言、孙诒让父子所建。“玉海”原为书名,是南宋礼部尚书王应麟所写,他自诩此书“如玉之珍贵,若海之浩瀚”。而此意思正符合孙氏父子建藏书楼的本意。因此,就借书名为楼名,将藏书楼取名为玉海楼。

  此刻,这座建于1888年的江南著名藏书楼,以一种典雅、古朴的风韵,呈现在我的面前。白墙黑瓦,飞檐翘栋,没有宏大富贵的气派,却有精致内敛的风韵。友人告诉我,玉海楼集藏书功能、浙东优秀民居特色和私家园林风范于一体,占地8000平方米,由藏书楼、百晋陶斋、孙氏故居和后花园四个部分组成,三面环以池塘,面阔各五间,楼有廊,前后相通。孙诒让先生生前多在此著书,并收藏了百余块晋砖,所以,这里有个“百晋陶斋”。斯人已逝,晋砖依旧在,不禁让人有些唏嘘。

  走进藏书楼,可以看到孙衣言先生的玉海楼藏书记。其中有,“乡里后生有读书之才,读书之志,而能无谬我约,可以就我庐,读我书。天下之宝,我固不欲为一家之储也”这样几句话,这大概是孙氏建藏书楼的初衷吧。玉海楼原有图书八、九万卷,均系孙氏父子悉心搜求所得,其中多乡帮文献、珍籍善本。孙诒让卒后,善本图书多归杭大收藏。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我想像,当年一些渴求知识的“乡里后生”,长衣马褂,在这里静静地翻阅着自己喜爱的书籍,汲取着人类知识的精华,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玉海楼的藏书楼左右游廊相通,虽然是下雨天,却可以在前后行走而不撑雨伞。从书楼的建筑来看,可以明显看到仿照了天一阁的模式。

  玉海楼最有建筑品位和文化内涵的,还数孙氏故居。整幢建筑古朴典雅,前后三进,依次为门厅、花厅、正楼,走在里面,有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门楼五间加两廊,花厅五间,正楼七间,在同一轴线上,左右对称,规模、级别依次提高。厅与厅之间用大小天井分开,解决了采光问题,意寓四水归堂。

  在玉海楼内徜徉,我仿佛看到头戴瓜皮帽、身着长衫马褂、面容清秀的孙诒让在这里著书研学,读书会友。孙诒让幼承家学,从小随父居北京,游江苏、安徽、湖北三省。期间结识了大江南北的巨公名流,前辈学者俞越、座师张之洞都很喜爱他。同治七年,孙诒让考中举人。可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却官运不顺。光绪元年,他三应礼部试不第,从此离开官场,埋头治学。自1888年其父孙衣言为他建楼至1908年离世,他的活动多以玉海楼为轴心。这20年间,正是晚清东西学冲突与融合最为剧烈的时期,各种思潮风起云涌。其间还发生了甲午战争、百日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等重大事件。孙诒让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在寻求富国强民道路的实践过程中,将永嘉学派的经世之学传承发展,以达到“振世救敝”和“富强之原,在于兴学”的改良目的。孙诒让以《周礼正义》、《墨子间诂》、《契文举例》三部代表作,奠定了他“清代礼学集大成者”的地位。他的《周礼正义》,倾注了他二十七年的精力,七易其稿,被梁启超誉为“清代经学家最后的一部书也是最好的一部书”。

  玉海楼如同一个文化坐标,将19世纪的温州文化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以孙衣言、孙锵鸣、孙诒让为代表的文化精英,堪称当时温州文化的领军人物。他们上接王开祖、林石、周行己、许景衡、陈傅良、叶适等开创的永嘉学派,后承启晚清东瓯务实创新的事功学说。特别是孙诒让,其后半生以弘扬传统学术为己任,将经世致用广布于世,并于国家变革之际,身体力行,革故鼎新。“先生于礼学至博,独步海内,与事虽有今古文之殊,然不能不叹服之。”这是康有为对孙诒让的赞扬。

  离开玉海楼时,春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回望在雨中的玉海楼,更觉古朴典雅,充满了浓浓的书卷气。我想,古人曾叹“百无一用是书生”,而孙诒让这位书生,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颠覆了这句话。他不仅一生著作等身,而且经世致用,在1896年至1908年的十余年间,先后在温州、丽水等地办了新式学堂三百余所。在他的倡导下,瑞安在一年中就有二十余人东渡日本,在浙江教育史上开了留学国外的风气。

  虽然他只活了61岁,可他永远活在我们后辈的心中,就像这座玉海楼一样。

  篇二:浙西导游词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杭州。 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浙江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省内有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京杭运河(浙江段)等八条水系;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四大名湖及人工湖泊千岛湖。

  地理位置优越 历史沿革悠久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为邻,省会杭州市与上海市两地高速公路距离为130多公里。

  浙江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达6500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20.3%,居中国第一。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岛屿3061个,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

  浙江有雁荡山、普陀山、雪窦山、天目山、天台山等名山,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等名湖,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杭州千岛湖,有钱塘江、楠溪江等名江。京杭大运河穿越浙江北部,在杭州与钱塘江汇合。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5℃-18℃。按单位面积计算,浙江水资源量居全国第4位。浙江素有中国“东南植物宝库”之称,树种资源丰富。“活化石”银杏等50多种野生植物列入国家珍稀保护名录。已知野生动物1900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120多种,占全国野生保护动物的1/3。浙江矿产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在探明储量的矿产中,石煤、明矾石、叶蜡石、水泥用凝灰岩、建筑用凝灰岩居中国第1位,萤石居中国第2位。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前景良好。浙江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

  人口区划

  全省年末常住人口4980万人。除汉族外,约有40万人口分属53个少数民族成分,其中畲族约20万,回族约2万。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就在浙江丽水市。浙江行政区划分为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省辖市,下设36个县、22个县级市、32个市辖区。

  历史沿革

  浙江历史悠久,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在今天的浙江西部山区一带活动。进入新石器时代,浙江境内人类活动的范围已相当广泛。全省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百处以上。三国时期(220-280年),浙江有省的建制。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浙江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的雏形成形。南宋王朝(1127-1279年)建都临安(今杭州),历时150年。明朝(1368-1644年)浙江省名正式出现。 历史上,浙江经济较为发达。丝绸、制瓷、造纸、印刷和造船业等居当时中国领先地位。浙江人才辈出。思想家王充、王阳明、黄宗羲、龚自珍,诗人贺知章、骆宾王、孟郊、陆游,科学家沈括,戏剧家李

  渔、洪昇等都是杰出代表。20世纪,中国文学巨匠鲁迅、茅盾,教育家蔡元培,著名科学家茅以升、竺可桢、钱学森、陈省身,以及李叔同、王国维、夏衍、艾青、徐志摩、陈望道、马寅初、金庸等一批名人均为浙江人。

  文化艺术:古迹众多 自古闻名

  史前文化

  距今1万年的上山文化遗址、7000-8000年前的跨湖桥遗址、6000-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60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和4000-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浙江悠久灿烂的史前文化的杰出代表。上山遗址是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稻谷,榫卯结构清楚的木构件,以及色彩鲜艳的漆碗,依然能吹出动听音响的陶埙、骨哨等。良渚文化以发达的黑陶制作和精美绝伦的玉器制作闻名,曾经存在世界上早期的大规模犁耕稻作农业、大型营建工程及社会组织形态。上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发现,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文博古迹

  浙江文物古迹众多。现有杭州、绍兴、宁波、衢州、临海等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杭州六和塔、岳飞墓,宁波保国寺、天一阁,绍兴古纤道、大禹陵,衢州南宗孔氏家庙,湖州飞英塔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居全国第5位。

  浙江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较早的省份。现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40余个。国有馆藏文物总数达79万余件。浙江省博物馆的前身——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是中国早期建立的博物馆之一,现馆藏文物有7.3万余件。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良渚文化博物馆等在中国众多的博物馆中具有鲜明特色。

  浙江的藏书之盛在中国自古闻名。宁波天一阁、杭州文澜阁、湖州嘉业堂、瑞安玉海楼等著名藏书楼在保存古代文献、培养人才、促进学术研究等方面素负盛名。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的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

  戏剧

  越剧是中国主要剧种之一。20世纪初发源于浙江嵊县(今嵊州市)。曲调优美婉转,细腻抒情。早期全部由女演员演出,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合演,越剧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国内最具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较有影响的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等。改革开放以来,以“小百花”为代表的浙江越剧群体迅速崛起,创作演出了《西厢记》、《五女拜寿》、《陆游与唐琬》、《藏书之家》等优秀剧目。

  浙江的戏剧艺术底蕴丰厚。除越剧外,浙江还是中国古老南戏的诞生地,并拥有婺、绍、瓯、甬、姚、湖等多个剧种。

  书画图书

  浙江的书画艺术在中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史上曾出现王羲之、吴镇、赵孟兆页、吴昌硕等浙籍书画大家,现当代又出现了黄宾虹、潘天寿、沙孟海等知名书画家。成立于1928年的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为国立艺术院),是中国最早的美术高等教育学校,现已成为美术人才辈出的摇篮之一。成立于1904年的西泠印社是中国最早的研究印学为主的学术团体和专业金石书画出版机构,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绍兴兰亭因东晋(317-420年)大书法家王羲之曾在此作《兰亭集序》而成为中国的“书法圣地”。

  浙江是中国兴办近代图书馆较早的省份之一,全省现有县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92个。已有百年历史的浙江图书馆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藏书量为516余万册(件)。

  民间艺术

  浙江浓郁的乡土风情孕育了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三雕一塑”——东阳木雕、青田石雕、温州黄杨木雕和“瓯塑”蜚声中外。剪纸、刺绣、染织、编织和灯彩丰富多彩。以嘉兴秀洲、宁波慈溪和舟山为代表的农民画和渔民画充满了生活劳作气息。浙江民间的舞蹈、音乐、器乐、戏曲、曲艺独具特色。国家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品名录中,浙江省有37个项目42个保护单位列入,入选数居全国第一。

  经济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发达

  综合实力

  浙江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协调发展。2006年浙江生产总值为15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人均生产总值达3168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975美元),增长11.6%。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总收入分别为2568亿元和1298亿元。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均居全国前列。

  产业结构

  目前,浙江一、二、三产业比例为5.9:53.9:40.2。全省产业结构以轻型工业为主,重化工产业开始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轻纺、机械、电子、食品、皮革、纺织、工艺品、服装等行业在国内甚至国外市场有较强的的竞争优势。2006年,浙江实现工业增加值为753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5655亿元。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7.9%,为199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浙江中小企业数量多。拥有各类中小企业30多万家,占总企业数的99%。全国500家最具成长型中小企业中,浙江占21%,成为拥有成长型中小企业最多的省份。全省还有一批产品市场覆盖率较高、竞争力较强、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的优势企业,如娃哈哈集团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浙江纳爱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所有制结构

  浙江以产权制度为突破口,国有资产总量和运行效率大幅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进一步提高。在全省电力、通信、自来水、煤气供应等行业,在化学、冶金等资本密集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及在电子、医药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有较大比重,国有企业还通过产品、技术和设备的扩散,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浙江个体私营经济比较发达。截止2006年底,全省私营企业约41万家,总资产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1540家。全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浙江入围202家。中国社科院公布的全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50强,浙江占19席。

  区域特色经济

  浙江区域特色经济发达。全省区域性块状经济涉及制造、加工、建筑、运输、养殖、纺织、工贸、服务等十几个领域,100多个工业行业和30多个农副产品加工业。区域特色经济工业总产值约占全省全部工业产值的49%。乐清低压电器、海宁皮革服装、永康五金制品、诸暨珍珠和大唐袜业、浦江水晶工艺品等在全国享有盛誉。集聚化发展带动块状经济的提升。民营经济通过集聚发展,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块状经济,有效提高了浙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据调查,目前全省拥有工业总产值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群500多个,其中50多个区块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

  专业市场

  浙江有“市场大省”之称。商品交易市场数量多、规模大、综合能力强、辐射范围广。商品交易范围基本覆盖生活、生产资料的所有领域,形成以消费品市场为中心,专业市场为特色,生产资料市场为后续,其他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商品交易网络。2006年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064个。全年商品市场成交额8247亿元,已连续16年居全国榜首。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是全国经营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2006年成交额分别达315亿元、301.1亿元,在同类市场中均居全国第一。浙江人还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浙江商城”、“温州街”和其他市场,在境外也创办了一批市场。

  自然地理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为邻,省会杭州市与上海市两地高速公路距离为130多公里。

  浙江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达6500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20.3%,居中国第一。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岛屿3061个,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

  浙江有雁荡山、普陀山、雪窦山、天目山、天台山等名山,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等名湖,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湖——杭州千岛湖,有钱塘江、楠溪江等名江。京杭大运河穿越浙江北部,在杭州与钱塘江汇合。

  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年平均气温 15℃-18℃。1月、7月分别为全年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

  按单位面积计算,浙江水资源量居全国第4位。经济林、竹林资源丰富,毛竹产量居全国前列。名优特产多。茶、桑、柑橘等中外著名,山核桃、香榧等干果占全国产量的70%以上。树种资源丰富,素有中国“东南植物宝库”之称,“活化石”银杏等50多种野生植物列入国家珍稀保护名录。已知野生动物1900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120多种,占全国野生保护动物的1/3。浙江矿产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在探明储量的矿产中,石煤、明矾石、叶蜡石、水泥用凝灰岩、建筑用凝灰岩居中国第1位,萤石居中国第2位。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前景良好。浙江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

  人口区划

  全省总人口4679万人。除汉族外,约40万人口分属53个少数民族成分,其中畲族约20万,回族约2万。全国惟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就在浙江丽水市。

  浙江行政区划分为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台州、金华、衢州、丽水、舟山11个省辖市,下设36个县、22个县级市、32个市辖区。

  历史沿革

  浙江历史悠久,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在今天的浙江西部山区一带活动。进入新石器时代,浙江境内人类活动的范围已相当广泛。全省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百处以上。三国时期(220-280年),浙江有省的建制。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浙江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的雏形成形。南宋王朝(1127-1279年)建都临安(今杭州),历时150年。明朝(1368-1644年),浙江省名正式出现。

  历史上,浙江经济较为发达。丝绸、制瓷、造纸、印刷和造船业等居当时中国领先地位。浙江人才辈出。思想家王充、王阳明、黄宗羲、龚自珍, 诗人贺知章、骆宾王、孟郊、陆游,科学家沈括,戏剧家李渔、洪升等都是杰出代表。20世纪,中国文学巨匠鲁迅、 茅盾,教育家蔡元培,著名科学家茅以升、竺可桢、钱学森、陈省

  身,以及李叔同、王国维、夏衍、艾青、徐志摩、陈望道、马寅初、金庸等一批名人均为浙江人。

  [杭州概况] 地理位置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平原,河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的一部分。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荡、水库占8%。

  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 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

  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市内有钱塘江、东苕溪、京杭大运河、萧绍运河和上塘河等江河。钱塘江水系包括新安江、富春江。新安江水库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水库,库区面积570多平方公里,蓄水量达178亿立方米,库区内有大小岛屿1078个,故又称"千岛湖"。杭州市中心的西湖,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

  2.8公里,水面面积5.66平方公里。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立方米。市西南部的主要山脉为天目山、白际山、千里岗山,东南部为龙门山。临安市西部与安徽省交界的清凉峰。

【浙西与玉海楼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望海楼导游词范文10-06

临安浙西大峡谷导游词12-27

游望海楼作文03-17

黄鹤楼导游词06-06

岳阳楼导游词08-18

福建土楼导游词05-30

烟台的海的导游词10-08

烟台的海的导游词10-27

烟台的海导游词06-24

浙西大峡谷作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