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1-01-17 10:55:00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10篇公共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一)

10篇公共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思想

  高校教学秘书岗位显然是公共部门的一种形式,有其运作的特殊性,将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思想运用于高校教秘的日常管理活动中,是高校提高自身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必然趋势。

  新公共管理学派的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对“新公共管理”各有不同的观点,但其基本思想理念大体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强调激励。

  激励是新公共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它背后所隐含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为了达到激励目的,必须明确目标,设置业绩目标,并且注重建立和运用绩效评估体系。

  根据评估结果,从物质和精神上对管理人员进行奖励,从而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二是强调专业化管理。

    管理成为一项需要技能的职能,这就意味着需要对管理工作进行明确分工,确定工作范围,这样才能提升部门绩效,对所工作事务负有个人责任;同时也意味着,要选拔、聘任和培训具有专业能力的管理者,来从事这项工作。

  三是强调竞争机制。

  通过准市场的运作方式,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有效的竞争。

  引入竞争机制,将大大调动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达到缩小成本开支、提高效率、创新工作模式等目的。

  四是重视产出控制,即重视公共服务输出的效率和质量,以“顾客”为导向,结果成为绩效评估的指标之一。

  事实上,许多高校已经将新公共管理的理念运用到其管理工作中,如高校教育综合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高校职能部门管理效能、学生党支部激励机制建设等。

  这说明将新公共管理理念引入高校教学秘书工作,是具有一定可适用性的,它对改进教学秘书工作,提高其工作效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高校教学秘书工作存在的问题

  教学秘书,顾名思义是指从事与教学工作相关的具有辅助性质的管理人员,它是教学管理队伍中的基层工作者,具有从属性、被动性、事务性、综合性等特点。

  长期以来,由于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性质特点,以及人们对该项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等原因,导致该项工作中一直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制约着教学管理效能的提高。

  (一)工作内容繁琐,职责范围不明。

  一方面,从工作内容来看,高校教秘工作涉及面广,内容繁杂。

  工作对象有本专科生,成人教育学生,研究生,教师等;在业务内容上,包括招生、学生注册、学籍管理、课表排定、考试、重修、补考、毕业资格审查、学位资格审查,以及教师的教学检查、科研成果统计、导师管理等。

  在许多高校,教秘还同时承担着学术活动、培训班等多项组织工作,没有明确的工作范围界线,这大大增加着教学秘书的工作量。

  另一方面,从领导结构来看,高校教学秘书既受学校教务机构的领导,又受所在院系教务管理负责人(比如院长、副院长或系主任等)的领导,既要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务任务,也要根据院系的要求,制定目标,完成工作。

  在一些缺编严重的学院,教学秘书同时兼任科研秘书、行政秘书、党务秘书、人事秘书一项或多项工作。

  可以说,当前高校教秘普遍存在工作内容繁琐,职责范围不明现象。

  (二)工作重复性高,缺乏创新。

  不同于辅导员指导着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也不同于专任教师每个阶段各不相同的教学或科研工作,高校教学秘书每一学年,甚至每一学期的工作都具有较强的重复性。

  一般来说,开学时期,教秘主要工作是新生报到、学籍注册、重修、补考等;期末阶段,主要工作是考试、成绩录入、毕业生事宜、学籍异动、下学期排课等;学期内,主要处理学生成绩单打印、评奖评优、学籍证明、举办学术讲座等,年复一年,如此反复。

  而由于教学秘书工作具有较强的重复性,加上日常事务琐碎繁杂,往往令教学秘书身心俱疲,很难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发现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无心于创新和改进工作效能,久而久之,便缺乏创新的动力与活力。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许多常年工作在该岗位的教学秘书的常态。

  (三)工作待遇较低,缺乏积极性。

  从精神层面讲,教学秘书的工作较不受重视,政治待遇较低。

  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秘书工作繁琐,多属事务性,很难看到工作成果,工作再苦再累也很难得到奖励,再加上人们长期错误地认为,教学秘书的工作就是排课、调课、安排考试、录入成绩、学位资格审核等简单重复的工作,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什么人都能做,因此不受重视和期待。

  从物质层面讲,教学秘书的薪酬收入较低。

  与辅导员、专任教师、科研人员相比,教学秘书的工资、津贴及其它待遇通常是较低的。

  根据多数本科院校教职工津贴发放办法,分为按职称领取和按岗位级别领取两种。

  教学秘书属于管理系列的岗位,享受科员待遇,即便评上副高级职称,往往也只能按照科员档次领取岗位津贴。

  更不用说在大多数高校,教秘参与职称评定本身就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得”的事情。

  在这种缺乏激励效力的薪酬体系下,加上事务的繁琐性和低成就感,很容易造成教秘对工作的倦怠,失去工作积极性。

  (四)职称评定难,工作队伍不稳定。

  目前各高校关于教学秘书的职级(称)评定标准不一,做法不同。

  大多数高校将教秘划归管理系列岗位,与机关党政管理人员一起参加评定。

  然而,教学秘书的工作绩效很难测评,工作效果不明显,在各级职员拥有严格的比例控制下,教学秘书竞争职级(称)评定处于相对劣势。

  还有不少院校将教秘纳入科研系列,将科研成果的多少作为教秘晋升的考核指标之一。

  而事实上,教秘日常工作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学管理,服务于学生和教师的教学所需,在一定程度上很难直接参与到课题等科研工作,更没有多余的时间撰写科研论文。

  因此,教秘的晋升空间显然不如党政管理人员、教师来得广。

  晋升空间小,直接结果是导致教秘工作没有成就感,或积极性受挫,或“良禽择木而栖”———离职换岗。

  在当前社会的各种经济压力和权力诱惑面前,年轻一代多看重有前途的工作。

  特别是随着教秘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高学历化,新一代的教秘队伍在经历一段时期的教秘工作后,更难安心于本职工作,而这就造成了高校教秘队伍的不稳定,影响教学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三、改进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实现路径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理念是核心所在。

  新公共管理注重引入市场运作管理方式,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人为本”,透露出对人进行管理的核心。

  它提倡人性化管理,关注人在组织中的能动作用,强调要“提高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管理环节上的灵活性。

  ”倡导“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于营造良好的人文工作环境、激发教秘工作热情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是要尊重工作主体,尊重教学秘书的劳动付出,要认识到教学秘书岗位在全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给予教学秘书应有的职业尊重和人文关怀,不得随意将任何后勤杂事、琐事交由教秘代为处理,模糊教学秘书的身份定位。

  二是要关注教学秘书的权利,做到同级职工“一视同仁”,避免在职业晋升、津贴福利、对外交流等方面忽略教秘,消除部分高校学生群体中“重辅导员、轻教秘”的观念。

  三是要倾听教秘的心声,提高并保障教秘应有的薪酬待遇,给予教秘表达意见与建议的机会,改善教秘工作环境。

   (二)健全体制机制是根本保证。

  新公共管理强调专业化管理和激励,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

  高校教学秘书工作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符合教学管理主体特点,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果的制度文化,形成科学化、人性化的制度体系。

  1.确立岗位规章制度。

  岗位规章制度是教学秘书开展工作的准则、导向和评价指标。

  通过确立教学秘书工作范围,明晰其工作职责,实行工作责任制,加强教学秘书责任意识,敦促教秘履行其责任、义务;通过制定工作目标和准则,加强教秘工作目的性,引导教学秘书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提高其工作成就感。

  不仅要确立教学秘书岗位的规章制度,各部门各岗位也要明确各自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2.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体系。

    新公共管理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行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通过系统化的绩效评价体系,达到对人的管理和激励。

  新公共管理理论代表人物霍哲认为,绩效评估可以作为改进绩效的一种管理工具。

  他设计了一套绩效评估流程,还提出在绩效评估过程中要提高公民的参与度。

  对于教学秘书工作来说,要建立一套对教学秘书的绩效评价体系,并且提高其服务对象———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参与度。

  当然,与教学秘书有业务联系的专职教师、行政同事、直属上级领导也应参与对教学秘书的绩效测评,形成360度评估体系,使教学秘书通过综合评估结果真正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三)提升教学秘书的专业素质是主要途径。

  改进教秘工作,提高工作效能,除了要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的外部环境之外,还要从内部提升教秘自身的专业素质,这也是新公共管理强调专业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提高教学秘书的专业素质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从源头抓起,即在选聘教学秘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高素质人才的选拔,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来充实教学秘书队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秘工作的专业性、复杂性和难度不断提高,对教秘的高素质高水平要求日益凸显。

  因此,选拔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秘书,将是教学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的重要保障,这也是当前高校招聘工作中出现的一个重要趋势。

  另一方面,在选聘教学秘书人才后,要重视对教秘队伍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有计划的组织培训、学习,加强教秘队伍的思想认识,提升其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和科研意识,从而提高其工作能力,保障教学工作的高效运行。

  (四)加强交流与互动是重要手段。

  除了处理日常教学管理事务,教学秘书参加业务培训和进行对外交流、深造的机会相对较少,这也是导致教学秘书久而久之缺乏工作热情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岗前培训。

  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感受到自己与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企业中,每位员工拥有不同的能力和潜力,所有这些都是企业发展必备的要素,企业由许多拥有不同技能的个体组成,因此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每位员工,每位员工与企业相互承诺、融为一体,才能互惠互利。

  企业对员工进行引导和约束,鼓励员工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贡献出来,做到资源分享和创新,必要时可以进行相应的激励和惩罚。

  另一方面,创建学习型企业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知识管理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即知识的生成和获取管理。

  知识生成和获取的方式是学习,企业应当通过营造一种鼓励学习的企业文化氛围,统一广大员工的学习目标,鼓励员工通过自我学习丰富个人的业务知识,进而增加组织的知识资本,促进知识在组织内顺畅地传播、共享、创新和应用。

  这种环境氛围的营造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的营造两方面。

  硬环境的营造包括建立起知识型企业的知识结构,完善企业的知识网络,建立起鼓励员工参与知识交流与共享机制和鼓励员工创新的各项企业制度。

  软环境的营造主要是要创造出一种鼓励学习、鼓励知识交流与共享、崇尚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岗位进修、对外座谈等形式,加强教秘队伍的互动交流。

  这一方面可以活跃教秘工作氛围,提高教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拓展教秘视野,吸取各方面先进教学管理经验,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当前,随着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来往中国的国际交流生日益增多,进行国际间的教育管理交流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教学秘书工作也应当紧跟时代步伐,提升自身的国际交流水平。

  作者:林少婷 单位: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秘书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二)

  一、本科公共管理专业国际化的实现路径

  教师的国际化。

  作为教学研究的主体力量,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与实践都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其国际化视野。

  教师的国际化主要有如下类型:首先,公共管理专业应该积极外派教师到国外进行参观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融人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其次,直接引进国外任教教授,作为特聘教师,定期到学校进行讲学和课程指导;再次,招聘具有海外留学经验的教师,通过其最新的知识结构以及教学理念与方式,带动公共管理专业的国际化。

  同时,公共管理专业的国际化还可以借助教师的海外学习、特聘教授和海外归国教师在国外的平台和关系,积极为公共管理引人更多的具有影响力的学者、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

  此外,鼓励教师在任教期间的国际交流,如: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国际研讨会等,通过与外籍专家的交流把握国际在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前沿,促进教师在公共管理专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成长。

  教学的国际化。

  作为本科公共管理专业国际化中最为的重要一环,教材的选取、教学方式的选用、教学重点的把握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都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以及是否符合教学国际化的要求。

  首先,课程的通用性:在国际化的教学中要注重选择某些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并向参照和借鉴国外同类优秀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确保教学内容与国际的接轨;与此同时,保证课程本身的特殊性,实现通用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其次,确保教材的先进性:所选的英文教材一定要有国际先进水平。

  开设全英文课程的前提之一是参照国家的英文课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英文教材也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材,以期实现全英文课程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目的;再次,师生的主动性:师生投人英文教学环境要有主动性。

  全英文课程是国际上一流大学的主流教学方式,是同国际社会接轨的“阳春白雪”式的课程,对师生都有较高的要求,在语言交流、教学案例、应用案例、考核方式都需要吸收并创新。

  因此,师生都需要投人较大精力。

  此外,内容的选择性: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要有选择性。

  教师精选教材,才能使学生在精读材料和浏览材料上有所区别,以提高学习效率;最后,质量的可比性:课程质量的要求要有国际可比性。

  为了实现国际教育接轨,全英文课程与国外同类课程应该具有可比性。

  一般认为,可比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同课程、同课时的情况下,学习课程的效果应该基本相同;保障国际学生和本国学生同班学习,没有语言的障碍;与英语国家实现无障碍的教学合作。

  学生国际互访交流。

  当前本科的公共管理专业应该借助学校的大平台,与其他合作学校商谈学生访问和交流的合作项目;同时,在开展与国外学校交流互动的过程中,积极引人学校间的互派交流学生事宜,在提高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本身的素质和培养国际化视野的过程中,提高我国该专业在国外的影响力。

    学生的国际互访交流既可以是互相派遣交换生,进行短期的海外学习并且承认彼此的课程和学分;也可以采用联合培养的方式,在学生培养环节进行合作;最后共同颁发文凭。

  二、结论

  鉴于我国本科公共管理专业起步晚、发展快、质量有待提高的具体现状,以及当今全球化的总体趋势,本科公共管理专业国际化成为了国内该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这要求在本科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多方联动,既需要实现教师的国际化、教学方式的改进也需要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国际元素的引人。

  然而,在本科公共管理专业国际化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注意特殊性的保持,即关注和立足于国内公共管理领域内的具体实情,把握国内公共管理过程中的特殊性,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实现具有特色的国际化。

  作者:杨一帆 米曾丽 单位: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三)

  一、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滞后的原因

  在高校中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方式存在错误的认识,即认为公共管理类专业只需要教材和讲义就可以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认为公共管理实验室是只投入、不产出的实验室。

  因此,不少高等院校更愿意将资金投向能够带来明显效益的理工科实验室或经济管理类实验室,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向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

  由于对公共管理类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公共管理实验室的建设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求,难以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二、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的层级划分

  公共管理实验室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简单、单一,它也分为多个层次和建设方向。

  公共管理作为一级学科,包含行政管理、医疗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学科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多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二级学科,而这些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又有较大差别。

  所以实验室的建设方向,既要考虑公共管理学科培养方向的通用性,更要考虑专业的培养方向,尤其是在资金和人力有限的条件下更要如此。

  公共管理类实验室按其用途和建设方向可划分为3个层级。

  1、第一层级

  第一层级最为常见,也是公共管理实验室的主要形式,就是以演示验证性实验和模拟操作性实验教学为主。

  此类实验室以配合专业课课堂教学的演示验证性、模拟操作性实验为主,兼具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和学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的功能。

  此类实验室常见的模式及相应的软硬件配备又分为以下几种:(1)以信息技术设备为主要实验设备的实验室。

  此类实验室通常承担“电子政务”、“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心理学”、“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SPSS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的实验与实践教学任务。

  硬件配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投影机等;软件方面一般配备电子政务实践平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公共政策分析系统、公共管理定量分析系统、公共管理绩效考核系统、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系统、协同办公自动化教学系统、心理测评系统、公务员考试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

  (2)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室。

  通常承担“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与评估”、“土地信息系统”、“地籍测量与管理”、“房地产评估与开发”、“土地经济学”、“测量学”等课程的实验实习教学任务以及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和教师科研任务。

  此类实验室通常配备:计算机、绘图仪、扫描仪、打印机、大地测量经纬仪、水准仪、卫星定位系统、移动GPS接收机等仪器设备。

  (3)电话访谈实验室。

  主要用于师生开展社会调查、民意测验、政府管理与服务满意度调查、企业的品牌知名度研究、产品渗透率研究、品牌市场占有率研究、广告投放效果跟踪研究等调查实践与研究。

  配备数字化电话调查系统以及计算机、服务器等辅助设备。

  2、第二层级

  第二层级是以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实验室,如领导力实验室、行为观察实验室、公共政策实验室。

  此类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中如身临其境,锻炼决策分析、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一层级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很高,适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和学生来组织和参与(高层次院校本科生、硕士生和MPA较常使用)。

  此类实验室通常的软硬件配备和实验教学形式举例如下:(1)领导力实验室。

  领导力实验室以建设学习型组织、提升领导力为目的,实验形式主要有读书报告会、小组讨论、圆桌论坛、体验式拓展训练等。

  此类实验室多面向在职人员。

  (2)行为观察实验室。

  行为观察实验室把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涉及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录用、人员素质测评、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劳资关系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人员培训等模块串联起来,让学生了解各模块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战能力及面试技能,缩短参加工作后的磨合期。

  行为观察实验室一般配备单向玻璃、行为观察台、小组讨论会议台、多功能教师台、麦克风、六角电脑桌、球形摄像机、硬盘录像机、专业监听设备、调音台、吸顶音箱等。

  (3)公共政策实验室。

  公共政策实验室是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理论、系统方法论、组织行为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制定公共政策提供支撑的政策分析环境,是一个由人、物、信息、方法、硬件平台等软硬资源整合而成的开放系统。

  此类实验室的使用方向以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主,参与人员多为政府官员、学者、非政府公共机构从业人员以及MPA等。

  公共政策实验室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公共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民生保障、政府管理等。

  目前国内高校创办的公共政策实验室的典型代表有北京理工大学公共政策实验室、西安交大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社会实验室等。

  3、第三层级

  第三层级是直接为政府决策提供高仿真模拟和规划的实验室,即电子决策剧场。

  可以说是这是公共管理学科领域最高端的实验室。

  电子决策剧场的正式名称为“虚拟现实的可视化支持平台”,是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交互式、立体化的直观决策环境的电子系统。

  借助三维影像、决策模型和交互系统,决策者可以身临其境,获得最直观、最真实的决策信息。

  世界上第一个电子决策剧场于2005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建立,而国内第一个电子决策剧场于2010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建成。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也在建设电子决策剧场。

  电子决策剧场的主要设备包括8台高性能、高清晰投影机,8通道无缝连接、高清立体背投、240°柱幕以及辅助设备、高端仿真模拟软件等。

  电子决策剧场采用先进的网格技术与云技术,实现超大规模的仿真模拟与分析计算,让复杂冗繁的决策问题变得清晰、可视。

  决策者可以通过逼真的虚拟现实,身临其境、“眼见为实”地进行科学决策。

  电子决策剧场在政府决策、城市规划、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城市管理、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应急预警管理、数字地产应用和电子旅游等多个领域大有用武之地。

  三、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的支持和发展策略

  1、提高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的素质和地位

  要实现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规划目标,提高实验室整体水平和效率,关键在于要激发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提高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的素质和地位。

  前者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后者则需要主管部门和领导的支持。

  应该有专门的措施和经费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教师参加校外进修、培训,安排实验室人员到国内外著名的同行高校实验室参观学习,了解这些院校的办学思想、实验中心运作机制、实验室设备、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情况。

  实行定期培训制,组织听课、讲座和开展教学交流。

  对于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承担的部分实验课程授课,应给予相应津贴。

  每年学校要拨付专门用于实验室发展的经费。

  这些经费主要用于:(1)召开实验室工作会议;(2)组织教师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手册;(3)对开设新的创新型实验的教师进行奖励;(4)对在实验类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奖励;(5)教师的实验课时津贴、加班补贴;(6)日常实验室硬件维护。

  2、争取外部支持

  在人才的培养上,注重与政府的交流和合作,如:聘请当地政府中负责电子政务的官员来校授课、讲座;积极组织、参与学术研讨会;与某些信息技术公司和硬件供应厂商保持密切的

  合作等,在软硬件购买上获得较大幅度的优惠,从外部获取有效支持。

  3、制度化管理

  完善各类实验室规章制度并编写成册,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除各项管理制度外,还可制定实验教学大纲、各类实验指导手册、对开设新的创新型实验和发表实验论文进行奖励的制度、实验课时津贴和加班补贴制度等。

  四、公共管理实验室建成后的效益分析

  公共管理实验室建成后会产生3方面的效益。

  (1)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促进就业。

  公共管理学科知识的应用重在将一般原理及规则应用于千变万化的社会。

  在实验室教学中,学生通过具体个案的处理,对各种社会问题有了较深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对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的分析能力。

  这一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

  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最终表现为社会的认可。

  实验教学将促进毕业生具有理论功底扎实、知识复合、实践应用能力强的优势,使他们易于找到合适的岗位并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2)促进学术交流和科研。

  虽然实验室主要是为教学设计的,但也会兼顾到科研。

  实验室可以成为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的一个新平台,开展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

  激励机制也将推动教师的创新和交流。

  此外,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项目研究也可利用实验室的设备进行。

  (3)面向社会服务。

  实验室的数据分析培训、人力资源管理与行为观察、电话访谈、社会调查以及政府效率研究等项目,均可以面向社会服务,服务收入可以补充实验室的发展经费,部分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五、结束语

  公共管理实验室分为多个层级,多个专业方向。

  由于各学校自身的情况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专长,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方向。

  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是公共管理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公共管理学科方向的多样性,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也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许多问题仍有待进行深入探讨并予以解决。

  作者:印德中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四)

  一、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一)教学目标设置不准确对学生而言,教学目标的不准确使得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产生了两点误区。

  第一,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英语与普通英语具有同质性。

  课程的讲授和考核使得学生盲目地认为专业英语的学习内容与方法和普通英语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甚至将二者简单地等同起来。

  第二,由于大多数高校将专业英语设置为选修课,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作为选修课,学生对专业英语和普通英语的态度完全不同。

  由于普通英语与学位证书、学历证书直接挂钩,而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对于专业英语的应用相对较少,进而忽略专业英语的学习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事实上,专业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必要的语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学生阅读专业外文文献和著作,分析学科的国内外前沿发展趋势,熟练应用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师缺乏专业训练

  尽管我国相关教学大纲规定,专业英语教学工作应当由专业教师担任,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公共管理专业教师和普通英语教师都担负着专业英语的教学任务,且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普通英语教师,都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语言障碍。

  第一,专业教师通常并非英语专业出身,他们尽管掌握着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在专业英语教学上,无论是在英语语言的表达还是在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

  第二,高校对于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项目培训资金配置中缺乏针对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师的专项进修培训资金,制约了专业英语教师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

  对于普通英语教师而言,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缺乏成为制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英语专业背景,而且还必须具备扎实的'公共管理专业基础知识。

  由于普通英语教师缺乏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涉及到的专业背景知识很难给予学生清晰的讲解,最终无法实现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同步提高和深化。

  (三)专业英语教材缺乏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

  目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材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就教材数量而言,国内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材可谓凤毛麟角。

  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在国内开设较晚,加之专业英语定位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国内从事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材编定的人员有限。

  由于缺乏相应的教材,许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往往采用科普性或故事性的文章或报刊选读作为学习的资料,其内容缺乏公共管理专业所需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是就现有教材内容而言,普遍存在非专业性、滞后性和非针对性。

  在目前的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材中,有的教材侧重于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缺少专业性;有的侧重MPA课程教学,远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有的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不能随国内外学术最新发展趋势而及时更新,难以满足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滞后

  目前,在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相对滞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上课质量和学生的听课效果。

  第一,教学方法沿袭传统缺乏创新。

  现阶段,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仍未摆脱普通英语教学的窠臼,缺乏针对专业英语自身特点的教学创新。

  教学方法局限于对句型结构的分析、语法的理解以及文章翻译本身;有的教师在讲解文章时将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简单对照;在处理课后练习时也仅局限在答案的对错方面,并没有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若专业英语教学仍仅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将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二,教学手段单一而僵化。

  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应该结合专业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

  而现在的教学仍停滞在传统教学对于文章的理解与翻译两个浅层次方面,继承了黑板、课本和PPT课件等传统的教学条件,并没有借助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

    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专业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只有将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才能实现新的突破。

  (一)明确专业英语教学目标设置

  公共管理专业的高校应当依据《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试行)》的有关教学目标要求,并结合学校自身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情况设置专业英语教学目标。

  就现阶段而言,要突出强调“它在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地位,引起师生们的重视”。

  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总目标应定位为将“用英语深化专业知识”和“通过专业学英语”二者有机结合。

  在尊重公共管理专业和英语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将英语学习与专业课学习有效结合,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在教师的教授和帮助下,通过阅读、翻译公共管理专业的相关专业文章,熟悉和掌握公共管理专业领域的专业术语和基本概念,提高学生阅读公共管理专业英文文献的能力;重点把握和理解公共管理专业领域的重要词汇,初步掌握专业英语的翻译技巧,较准确而流畅地阅读、翻译公共管理学科的英文文献。

  (二)加强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

  针对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构成现状,应当从两种不同的路径加强专业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

  第一,针对具有公共管理专业背景的教师来说,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通常由具有扎实公共管理专业基础的教师担任,但专业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英语语言教学把握不准确。

  高校有关部门应当积极为专业教师提供开展业务培训的平台。

  例如,高校可以组织双语教师开展PETS5之类的英语短期培训,以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

  同时,高校财务部门应当设置专项进修或培训资金,组织双语教师队伍前往国外高校或公共管理部门进修学习。

  高校可以通过与国外专业教师共同教研、参与合作项目等方式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同时也可以借助语言环境克服专业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障碍,进一步充分把握国外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并及时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思想。

  第二,针对非公共管理专业背景的普通英语教师来说,有的高校采用普通英语教师担任专业英语主讲教师的方式,对此,高校必须组织开展公共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组织行为学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

  普通英语教师应当与公共管理专业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通过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培训,克服普通英语教师缺乏公共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的缺陷,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使其能够对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更新专业英语教材

  当前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材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不强,教材多侧重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或MPA教学,达不到或超出了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求。

  为了改变当前的这种教学局面,当务之急就是要由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高校联合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并根据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编写不同的专业英语教材,增强教材内容的专业适用性。

  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材的内容应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在理论层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必须明确自身专业用语的范围。

  学生通过专业英语学习可以有效掌握公共管理专业领域的语言知识,顺利阅读并翻译公共管理专业的英文文献和专业名著,顺利写出专业阅读文献或名著的提纲。

  在实践能力方面,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熟练写出公函、自荐表和公共管理专业方面的相关论文以及学术报告等。

  在毕业求职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时,学生能够听懂并且与有关人员熟练进行沟通和交流。

  专业英语教材内容的及时更新能够引导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授课活动,提高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四)改进专业英语教学方法

  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外语知识和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社会实践中有效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并进行灵活的运用。

  因此,专业英语教学必须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应用,同时,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以学生实践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课程主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使课堂语言教学活动逐步由“receptive”向“creative”转变。

  与此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利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方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保证学生间的积极竞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也可以借助因特网、校园局域网或单机等高科技手段为学生在听、说、读、译等方面的学习训练提供辅助,或是运用网络视频或音频形式,如网易公开课或者哈佛图书馆等,创造专业英语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务部门和外文院系还可以组织专业英语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学习讨论、答疑解惑以及教学经验总结,不断为专业英语教学注入新的动力,有效促进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师通过不断发展和丰富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强化学生的口语、翻译和实践应用等技能。

  作者:王冠群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五)

  一、现阶段利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的必要性

  通过上文的相关内容,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新公共管理理念的细致内容。

  就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对新公共管理理念进行有效应用和借鉴来说,不仅能有效提高具体教学过程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通过对学生阶段状态、学习生活的有效干预,还能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影响。

  就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展开来说,虽然在课程教育改革的辅助和推动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目前管理工作进行的现状来看,效果还是不太理想。

  (一)对学生阶段性发展特点把握不精准

  就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来说,面临的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无法进行有效的把握。

  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学生本身情绪的波动以及发展过程中一些心态的变化等,还与校方管理工作部门的工作效率有关。

  就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来说,如果不能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或者是心理发展趋向进行有效的把握,那么接下的管理工作是难以继续和开展的。

  (二)管理方式过于陈旧和死板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管理工作这块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人们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就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培养,从而忽略了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一系列心理发展的变化,从而错过了学生接受教育和干预的最好时机;除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之外,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管理方式以及方法过于陈旧和死板的问题。

  就高校德育工作的进行来说,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管理的重要模式之一,但是在这一种管理模式中,管理者始终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学生则处于被动的管理状态。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已经越来越独立,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整个世界和社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看法,一系列想法具体到生活中,实际上就是学生的相关行为和动作。

  高校在对学生开展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很生硬的采取相关措施,企图从正面直接的去改变学生的一些看法和观点,或者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进行干预的话,那么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抗。

  而就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来说,正是存在管理方式和手段过于生硬和死板的问题。

  (三)管理目标不够明确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进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虽然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是就调整的效果来看,似乎不太明显,依然无法满足课程教育改革条件下对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要求。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相应的管理目标进行明确的设立,只有在设立了目标,制定了相应工作计划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为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方向,否则在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则极有可能出现无头苍蝇的状况,不仅无法有效发挥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还有可能为现阶段的课程教育改革带去负面的影响。

  通过上文关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现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高校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改进,而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这方面不仅可以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同时还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进行正面积极的干预,通过合理的计划和设计展开学生的管理工作,不仅极大的提高了管理工作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同时对于利用学生工作管理效果推动课程教育改革来说,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就新公共管理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创新和应用来说,不仅是对学生管理工作本身进行改革的必然措施,同时也是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提高现阶段高校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必经途径。

  二、利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

  有效创新的重要措施从上文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借鉴和创新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那么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笔者结合自身的一些管理经验以及看法,在下文中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一)树立合理明确的管理目标——计划的落实

  就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具体内容而言,计划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着后面所有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同时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管理工作开展的最终效果和成果。

  就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来说,管理目标的明确实际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教师们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变成规矩的好学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对一些事件的表面现象进行要求和管理,并没有落到实处。

  如果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有效应用的话,那么则应尽量避免出现这一问题。

  就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而言,实际上是要对高校的课程教育改革工作进行有效的支援,着力将学生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课程教育改革的内容对管理工作的目标进行明确的制定,从而充分发挥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上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二)组织工作的完善

  除了管理目标的明确和计划的落实之外,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对相应的组织进行有效的完善。

  在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学生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收集之后还应对其进行分类和整理,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人员来进行和完成,因此在确定了管理目标和管理任务之后,还应对相应的组织和人员进行合理的设置,从而保证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组织基础。

  (三)树立全人教育的理念

  “完人”培养理念的提出,昭示着一个新的教育时代的到来。

  所谓完人,即把学生看做“完整的人”,是指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生理发展、社会价值、情感世界、精神智能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给予全面的重视。

  英国在对高等教育的育人任务进行诠释的过程总也明确提出了相关要求,“高校应通过技能获得、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贡献社会等教育,教育他们的学生更加完整地度过人生”。

  香港职业教育学院在其九所分校大力推行全人发展计划,旨在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及情绪智商,教导他们一些可于不同工作岗位上应用的关键技能,并培养其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工作态度,引导他们拓展潜能,迈向成功。

  “全人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处世成论文联盟整理熟,关心社会,对社会有贡献的知识分子和专业人才。

  在“全人教育”的工作理念驱使下,高校教育者应该接受和欣赏学生的不同个性,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和多元化需求,支持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促进学生自由民主化发展。

  在“全人教育”工作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更加强调围绕学生的学习、技能、生活等发展提供更广泛的支持。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的中心工作应该是“育人”。

  “育人”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应该贯穿于教学、学生工作等各个方面,高校应努力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育人的机制和文化氛围,将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逐渐融合,将专业教学与素质培养逐渐融合,将学生学习与自我发展逐渐融合,避免教学环节与学生工作脱节。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新公共管理理念进行有效的借鉴和创新,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现阶段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必要措施。

  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站在学生的发展角度去看待一些问题,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工作宗旨,争取全面促进现阶段高校的课程教育改革进度,为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作者:余代洪 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六)

  一、“公忠”思想在公共责任中的表现

  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列主义传入中国,特别是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建立了新中国,中国的社会历史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政治、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下,各种新思想,新技术都从四面八方传进我国,因此,我们不能只把目光锁定在光鲜亮丽,迅猛发展的一面,更要看到这些新的东西给我们带来的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共管理部门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公共管理伦理是产生于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并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上层建筑,他一经产生便对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起到能动的反作用。

  公共管理伦理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巨大的,2000年以前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它是“国家中人们的粘合剂”,现代英国学者沃拉斯声称,它“能够影响政治力量的倾向”。

  从而公共管理伦理具有引导、规范、维系以及选择的功能。

  这些功能要想实现,最重要的莫过于“公忠”所起到的作用。

  在公共责任上,“公忠”思想主要体现为:

  1、引导国家公共管理部门的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对国家权利主体负责,提高自身职责,为国家谋利益。

  “公忠”精神的原则和基本精神具有社会普遍性,行政行为具有公共性。

  又因为行政系统掌握着一定的社会政治资源并处于特殊地位,其行为和风貌不经为大众所关注,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巨大的影响,直接对社会大众起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

  2、以“公忠”为标准来认识、评价和把握行政过程中担任行政角色的行政行为,通过外在的舆论评价和内心信念的体验以及一定的制约制度,形成强大的规范场,引导和约束行政系统的运行和行政管理者的行政行为,即通过伦理规范限定行政活动范围、行为模式,是行政过程趋于程序化、规范化。

  3、“公忠”从某种角度上它直接影响着统治的稳固和国家的治乱兴衰。

  行政人员是否具有这种思想,势必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果行政官员都能克以奉公,秉公办事,秉承“公忠”思想,也许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能的到根本性改变。

  4、因为有“公忠”思想的存在,当出现不同的价值或出现善恶冲突时,行政主体能够根据该思想自觉自愿的做出能对国家、人民实现最大利益的选择。

  二、“公忠”思想在公共管理伦理建设中的重要性

  1、现阶段公共管理伦理失范的表现

  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确确实实是中国的一次意义重大的行政体制的价值选择。

  这个选择无疑会对整个行政体制、道德观念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在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公共管理伦理有许多失范的表现,存在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类型有:(1)权力交易。

  权力交易是权力再分配过程中的以权换权,即谋求权力的最大化。

  政治腐朽和司法腐朽就常常表现为权力的滥用和非法的交易。

  (2)渎职失责。

  渎职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不尽职责;失责是享有一定权力的人对自身应负的责任和义务的一种无视和糟蹋。

  (3)权钱交易。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形成和发育时期。

  由于体制的不完善,经济腐朽、寻租行为的存在,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4)渎职犯罪等行为,是行政运作过程中缺乏最基本的公共管理伦理规范和法制秩序的典型反映。

  义务和责任是公共管理的表征。

  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是公共管理伦理的核心。

  2、加强公共管理伦理建设中“公忠”的作用

  (1)加强“公忠”思想教育。

  良好的公共管理伦理,有赖于正确的“公忠”思想的确立,行政意识、行政理论、行政认知、行政情感、行政态度等行政文化的诸多要素,构成了行政模式取向,直接决定着公共管理伦理的状况。

  因此,加强“公忠”教育,使行政系统各层级人员树立正确的公共管理伦理观,形成内在的约束机制。

  (2)强调以“公忠”思想为准绳立法。

  把伦理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使伦理具有与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同等地位的监督、执法权力的法律效力和作用。

  道德良心作为软件必须通过政治法律等硬件系统的功能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如果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再好的道德体系也很难对社会产生实际的影响。

  三、结语

  公忠的观念的发生和影响,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公忠的观念的源起与流变,是一种社会历史存在。

  今天提倡的公忠,与传统的忠君是根本不同,但的确是对传统的尽心竭力、忠贞不贰的思想的继承,也是对传统的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精神的发展。

  公忠这一传统道德规范,仍然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道德价值。

  第一,公忠观念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坚实基础。

  第二,公忠观念是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道德力量。

  第三,公忠观念是构建道德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

  无论是传统的公忠思想还是今天提倡的公忠,我们都应该一如既往的传承下去。

  这是我们几千年来总结流传下来的经验,是在国际化潮流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观念。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公共管理伦理依旧与公忠思想紧密相连,在公忠思想的指导下,用我们最坚定的理念,最执着的信念,一起努力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成为真正为人民服务、表达意见的组织,真正成为公共责任履行的评估者。

  作者:田雅楠 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七)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1、“扁平化组织结构”—进行分权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在政府这种等级分明的集权式科层制组织中,上下级和同一级别的组织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较为困难,面对新情况的出现往往很难做到协调一致。

  因此,主张“扁平式的组织结构”,这样使政府能够灵活多样地应对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2、在加强公务员政治性的同时更加关注“顾客”。

  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理论中公务员保持中立的观点,认为政治和行政不可分离,主张对能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的高级公务员加强政治性培养,使其做到权责统一,保持较高的政治敏感性。

  公务员作为社会大众的“服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感受,以服务对象的满意为工作准则,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意见反馈给予高度关注。

  二、当前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不足之处

    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是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对公安院校全体人员各种行为的总体规范,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规范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树立公安院校的优良校风,以保证各项教学训练任务的完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公安院校的在校学生表现出了更多的特点,传统警务化管理也显现出以下不足:

  1、管理观念落后,不适应新时期公安教育工作的要求。

  当前,公安院校在校学生大多为“90”后,其特点是能快速接受新事物,思维活跃程度较高,有较强的自尊心、个人荣誉感、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和平等意识,个性较为明显。

  传统的警务化管理以培养学生的服从意识为主,容易把学生当成被动的管理对象,这就引发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与具有新特点的被管理对象之间的矛盾,单纯的依靠严格的警务化管理,忽视对学生因个体差异而造成的深层次分析培养和引导,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影响着公安教育的良好发展。

  2、管理方式僵化,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警务化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从严治警、从严治校”,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

  但是在具体管理中,部分学管干部片面理解警务化管理的内涵,使用单一粗放式的管理方式,一味地进行“命令—服从”管理,强调学生的顺从与听话,无法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出有效管理,十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此管理方式下,直接任命的学生干部数量也相应多起来,虽然这对部分学生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也难免在学生中产生“官僚作风”、“形式主义”,对学生的今后发展十分不利。

  3、教学和管理未能有效结合。

  警务化管理的核心是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使学生在校期间逐步达到人民警察的职业内在要求,具备人民警察所拥有的职业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警务化管理是辅助在校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也就是警务化管理应服从和服务于为公安院校的教务教学工作,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公安教育的和谐统一。

  事实上二者却未能有效结合。

  例如,开学之初,警务化管理往往被高度重视,学校对学生的基本素养要求较严格,内务、队列、操练的等日常管理活动充斥着学生的生活,学生在此管理强度下会无心学习,听课效率不高,影响了本学期课程的基础知识学习。

  而在临近期末考试阶段,学生们疲于准备考试,此刻的警务化管理日常要求标准会有所降低,整个管理水平有所下降,如此一来对学生的基本素养的一致性养成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4、学管干部的个人能力有待加强。

  学管干部作为警务化管理中最直接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在培养公安专门人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管干部的人格品行,价值观念,道德修养,业务能力都在日常的警务化管理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安教育工作出现了新问题、新情况,部分学管干部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候思维模式还未能及时转变,个人应对能力还有待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不牢,这些问题都限制着学管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对警务化管理的借鉴意义

  1、以学生为“上帝”、“顾客”,一切以学生为本。

  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必须重视“顾客”的感受,以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为工作准则。

  从事警务化管理的所有工作者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教育领域的“服务人员”,必须转变管理思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社会道德的情况下,以学生为“上帝”、视学生为“顾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警务化管理的积极性,加强对警务化管理制度的宣讲教育,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支持警务化管理;保障和维护学生的权利,营造一种和谐相处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关心和爱护学生,这样才能向广大公安院校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2、完善竞争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公安院校肩负着培育共和国警官的这一特殊使命,在日益成熟的公安教育模式下,公安院就业率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也正是如此,部分学生抱有“铁饭碗”的思想,认为自己早晚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了对自己的标准,沉迷于网络游戏、交友等,荒废了宝贵时光。

  此外,部分学生存在着单一发展的问题,只是在学习或者其他某一方面比较擅长,人际交往能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方面较为薄弱,达不到一专多能的发展要求。

  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管理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提高管理效率。

  3、强化忠诚教育,增强学管干部和学生的政治敏锐性。

  新公共管理理论反对传统理论中公务员保持中立的观点,强调公务员要有政治立场和责任感。

  公安队伍是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特别能战斗的纪律部队,公安院校正是培养公安高等人才的摇篮。

  郭声琨部长在视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时强调,公安工作和公安教育,对党忠诚必须摆在首要位置。

  忠诚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也是警务化管理的基本内涵,警务化管理工作人员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学生,做好学生的“政治领路人”。

  4、提高学管干部的综合管理能力,进行专业化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专业化管理的内涵是让管理型而不是专家型的人员担任领导职务。

  警务化管理下学管干部扮演者多重角色,既是学生教育的领导者,又是学生生活道路上的贴心人、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三观”的塑造人等,如此复杂多样地角色,加上现阶段在校学生多为具有鲜明个性的“90后”,学管干部只有在提高自身综合管理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做好警务化管理工作。

  笔者认为,学管干部首先要做一个忠诚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者,既要自己学的懂、学的透,又要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其次,学管干部要不断加强学习,积累实践经验,只有通过学习、实践,学管干部才能不断提高认知能力,掌握警务化管理的制度内容和军事、法律方面的知识,用自身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和实践经验来赢得学生的敬重和信任;最后,学管干部要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警务化管理强调管理、教育和服务,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统一于公安教育事业当中,随着公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会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学管干部只有在掌握教育和管理科学规律的基础上,真正了解学生的特点,用科学研究的眼光审视警务化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才能与时俱进地培养一代又一代公安专门人才。

  作者:李开放 许芷浩 王鹏 翟威振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八)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

  在新公共管理领域中美国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将政府服务于经济建设作为国家行政管理改革的基础所在,同时他们都在自己的国家现行的行政管理改革当中将行政管理改革作为了自身进行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掀起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热潮。

  在西方国家用心公共管理的措施,改善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可以将这种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简单的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首先就是在国家现行的社会制度和行政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地优化社会、市场管理与政府职能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更加和谐、更加完善的现代国家行政管理的体制,促进社会、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

  其次就是将社会的资源和国家公共服务体制有效地建立起来,促进社会资源与国家的公共服务之间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制度。

  再次就是要从政府自身的行政管理体制内进行改革,不断地将政府的职能简化或者是弱化,将更多的权力下放到社会,让这个社会真正成为一个市场作为主导的社会,让资源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

  改革传统的管理管理体制,取而代之的是建立起一种有效的市场竞争的模式。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将心公共管理措施充分的应用到我国的行政管理的改革当中还是有一定的效率在其中。

  二、当前我国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分析

  受我国固有的传统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我国的政府机构在日常的行政管理过程中往往所发挥的重要的作用就是指挥和抓权的过程。

  对于政府的一点点的行政管理权力都应用的过于死板,这样的话就难以促进市场的经济活力在其中发挥更好的优势。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受到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实行计划经济的影响,往往对于国家政策内的制度管理的相对较死,不能够发挥其活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改革开放的高速上升阶段到社会急剧转型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发展亟待需要政府转变职能,需要建立起一个更加灵活、更加高效、更加廉洁的政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形成新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一套能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行政管理体制。

  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改革的深化,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提高政府行政改革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对于市场管理的过多、过严,市场经济的发展尽管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完善,但是大部分还是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调控的作用,另外还需要指出的就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没没有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来实现对于我国新的市场经济发展的改变。

  所以说,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还需要不断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的行政体制之间更加融洽关系的形成。

  三、新公共管理在我国行政管理改革中的作用

  (一)新公共管理强调管理的高效率,有利于行政机关的办事效率的提升西方国家形成的新公共管理体制往往将政府的行政能力进行企业化的管理,强调管理过程的效率意识,由于我国的政府机关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政府机关以及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低下,同时受到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给政府的权力代啦的就是这种权力过分的集中起来,政府该管的事情也管、不该管的事情也管,所以说导致政策的制定和推进过程都出现了人浮于事的情况。

  对于我国的行政管体制来讲,由于机构的设置不合理,往往出现的就是机构的重复设置,这种行政管理机构当中人员庞大、工作人员较多,办事的人却相对较少。

  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在日常的公共管理过程中应该像企业进行管理那样树立起效率意识,不断地增强市场的活力,用相对较少的资源来建立起一套能够更加适合政府管理的有效体制,同时还能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两者相互协调起来。

  为了提高效率,政府管理人员首先应树立效率意识,增强活力,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引入竞争机制,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竞争意识的表现竞争意识和目标管理这样的内容都是新公共管理理念中重点表现出来的内容,在我国的行政管理的改革当中应该不断地提升政府机关的管理过程的竞争意识,在政府机构当中形成一种积极有效地竞争机制,让所有在政府机关部门进行工组的人员都有一种竞争意识和目标意识,将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的分工更加合理、更加有序的体现到他们的日常工作当中去,促进这种竞争意识的形成,使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在一个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的作用下面形成起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合理、有序的进行。

  新公共管理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往往将竞争的机制引入到了政府公共服务的领域,打破了政府这种独家经营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积极有效地鼓励其他的社会组织和企业组织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的产品。

  这样的话就能够提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的竞争意识,如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方式的话,就难以促进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优势所在,难以形成一种服务的意识,就不能够达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作用。

  (三)不断地提升法律在行政管理改革中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形成在西方建立起来的新公共管理是在严格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的作用下建立起来的,这种管理体制更加注重公平正义的形成,同时还需要看到的就是所有的社会行为,包含着政府的各种行政手段,都必须在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话就需要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

  在我国由于法律制度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鉴于这样的一种现状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各项法律的立法工作,做到各种社会行为都有法律的约束,才能够提升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和社会管理的针对性。

  同时我们更应该清楚的看到,只有将社会行为规范到一个限定的圈子里面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为的科学化水平,才能够将社会的公平和社会的正义更加完整的体现出来。

  通过对于新公共管理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最大的一个借鉴的作用,就是要政府在完成公共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服务的时候,制定一系列成熟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将所有的不合理的内容都能够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面。

  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开展都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一种社会风气,这样才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完善。

  (四)新公共管理突出了对于政府和公务员的约束,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由于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往往侧重的是对于制度的改革,对于政府和公务员的约束相对较少,这样的话就难以保证国家行政权力在实施过程中难免被扭曲,新公共管理将这种管理体制出现的弱点清晰地揭示出来,不断地改进我国行政管理改革中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

  所以说,在我国行政管理改革中应该建立起一种能够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政府本身和公务员行驶权力的有效手段,不断地提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和公务员的行为。

  尽管政府机构改革的直接目标可以是改善行政绩效,但也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

  要让行政人员认识到行政工作所负有的政治责任,增强对政治的敏感性,保持对政策的自觉响应性,从而达到忠实地履行行政职责的目的。

  另外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就是必须坚持全方位的改革模式,以往的政府改革把重点放在机构和人员的裁减上,忽视了公共管理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改革的进程。

  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应高度重视政府改革的配套工程,将组织变革、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的更新有机结合起来,系统的、全方位的推进新一轮的改革,使政府通过改革真正做到“强身”,以实现改革的最终目标。

  努力改善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不仅体现在政府对市场的作用,而且要充分利用市场对政府的反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公共管理在我国的行政管理改革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需要注意的就是在进行行政管理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取长补短,不断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管理的基础。

  作者:邵烨 单位:中共咸阳市委党校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九)

  一、公共管理视角下档案管理转变的实际需求

  1.政府信息上的垄断。

  站在行政管理的角度,维持组织的内在激励即自利性无疑是政府的以惯性作风。

  但是就行政权力一方面而言,这种自立倾向极其因为制衡条件的失去而之间膨胀扩大。

  避免监督,强化部门利益等等一系列自利行为都将在会在保密引起的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得以遮掩堙埋。

  尤其是那些对社会发挥着较大价值影响的档案信息,在其掌握中,可而被垄断的信息价值也就越小。

  不论是文化上存在的惰性因素还是历史的原本传统,以心理学的思路去解读,自打得到行政部门的默许认可后,服务政府型的公共管理范式的这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档案管理主体现状便时有发生。

  本能的抗拒规避也好,倾向现状的维持也罢,总之长此以往下去,这些日积月累的诟病都将对我国档案管理实践范式转变造成巨大的阻力影响。

  2.制度上的保障规定不健全。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时代的不断变化,档案信息的日渐多样化、个性化的利用行为如果依旧照搬着《档案法》中规定的经济、文化、技术等型档案之日起满向社会开放30年体制来执行,难免显得笼统且操作性不强。

  再加上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的价值判断和理论把握通常是决定档案信息是否可以被公开的主要途径。

  于是这就很容易造成公正性的难以把控和对准确性的偏颇。

  另外在价值取向上,我国法律体系普遍都存着以国家利益和公权力为倾向的现象,从而忽视了对公民私权力的意识。

  二、档案管理实施模式的转换方式

  1.从工作观念上开始转变。

  作为一种思维逻辑的变化和价值的取向——实践范式,在实际工作上至少要考虑到两个层面上的转变:第一,共同体的观念及理念是范式在转换上首先要考虑。

  以服务理念牢牢树立于档案管理部门之上,同时对拓展途径和加大开放力度上亦要做足积极的实施举措。

  让“公共”性质摆脱徒有其表的罪名,从根本意义上实现真正的实至名归。

  第二,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公民觉醒的权利意识和更新的观念是决定社会范式转换上的最大保障和依赖,所以从普及档案知识和丰富多样的档案宣传上入手,将能有效地促进和推动公民在权利意识上的认知和深入了解。

  2.服务体系要给予保障和完善。

  档案管理部门的社会性范式转变中,而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囿于一系列诸如,档案馆固有职能、角色定位以及信息公开等方面的范畴存在着不对称性的因素,在条例无法做到意义给出针对性解决办法的时候,所以立刻公开信息是档案立法部门当务之急必须行驶的原则。

  时刻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去审视问题,立法与公权与私权的平衡点上的同时还要做好规避利用中的风险因素。

  特别是《档案法》,在正规途径下最好加以宏观规定的细致补充,以明确利用主体的合理利用权限和时限等方式来促使服务主体权利内容和义务约束逐渐对称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在人类社会中,不仅承担着各项组织活动的客观记录者身份,同时还扮演者活动管理的最终产物角色。

  故此在公共管理理论体系下,必将受制影响。

  作为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从实际角度来看,发挥重要作用是一方面,另外还必须保证其管理特性和理念价值必须与公共管理理论协调一致,以此加强档案管理效力。

  作者:李艳丽 单位:公主岭市卫生局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十)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日本学者速水佑次郎和美国学者弗农拉坦进一步发展了舒尔茨的农业现代化经济理论,他们在《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一书中提出了诱致性技术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即诱导创新理论。

  这一理论极大丰富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我国学者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认识主要有过程论、手段与方法论、结构论、可持续论和综合派等几种观点。

  顾焕章和王培志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和阶段性的发展过程;李果仁、谢永良和任志祥等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管理、信息等因素在内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

  柯炳生从国际化视角揭示了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黄祖辉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手段和方式的角度丰富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徐更生等人强调了现化代农业的“可持续性”。

  黄国桢指出农业现代化包含农业产业现代化、农业环境现代化和农业主体现代化三大内容。

  简小鹰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因此应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其自身的关系。

  康芸和李晓鸣认为,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生产方式对中国传统农业进行全方位改造的过程,是农业生产技术、生产手段、经营管理、产权制度等诸方面发生深刻变革的过程,是在维护生态环境,实行资源配置全球化的情况下,使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上述几种观点从不同的视角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理解还应考虑其战略性和运行机制的复合性。

  一方面,农业是一个集技术、经济、政治、社会和国家安全于一体,与整个人类的进化史相并存,并随社会发展与进步越来越表现为多功能性的战略性产业,各国政府尤其是大国政府在推动本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更应该秉持这一理念;另一方面,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农业现代化的运行机制有别于其他产业,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又要大力挖掘和用好政府的管理潜能,但二者职能边界清晰,互不僭越;既用好“无形的手”,又不放弃“有形的手”,但“两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互不换位。

  综合中外学者的不同观点,我们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是:一国政府在本国农业产业战略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双重运行机制,实现本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直至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从构成上看,农业现代化又包括农业经济现代化、农业社会现代化和农业生态现代化三方面内容。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环境分析及目标定位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环境分析。

  一是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成,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还不完善,无法完全适应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的需要。

  二是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孕育生机与活力的农业大部制迟迟未能成型,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三是几种主流的农村经营模式尚无法较好释放农业生产力和顺应大农业发展需要。

  家庭分散经营、家庭农场、种田大户、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以及农业合作社等模式虽不程度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在促进农民增收、抵御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尚无法肩负起现代化大农业使命。

  四是农业人力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前进的又一瓶颈。

  五是农业资源短缺。

  我国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水平低下,耕地、草地、淡水的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40%和30%;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土地产出率、资金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

  六是农业设施装备落后,生产的规模化程度低,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七是农业领域国际竞争日趋激励,农业即将成为下一个国际角力的主战场。

  八是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伴随经济高速发展,我国耕地、林地资源急剧减少,水土资源污染和流失严重,自然灾害不断,农产品安全问题频发。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目标。

  一是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化。

  现代化农业首先是高科技农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创新农业科技,并把先进的农业科技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才能达到增加产量、提升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

  二是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

  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主要以手工劳动和畜力为主,劳动生产效率低下,运用先进的生产设备代替传统的手工农业劳动,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的发明、使用和普及,可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

  三是实现农业生产者人力资本化,即通过激励机制的顶层设计把单纯依靠体力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改造成为体质、智力、技能和知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掌握先进的理念、娴熟的技能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的现代化劳动者。

  四是实现农业生产组织的多元化。

  适合现代化农业的主流经营模式应该是信息化程度和商品化率高,抵御风险和国际竞争能力强,具有可持续性的模式。

  但任何单一模式是无法囊括我国复杂农业的全部情况的。

  因此,未来的农业经营组织应是多元复合型的。

    五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和规模化。

  传统农业主要依靠扩大土地、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来推动农业产出的增长,是粗放型农业;但现代化农业应该是内涵式或集约化农业,这种农业主要依靠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规模化经营等方式,降低单位农产品的成本,提高劳动、土地和资本等要素的产出率,实现农业产出的增长。

  六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

  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会产生粮食短缺、水土流失、地力衰竭、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多种负面影响。

  现代化农业应该是可持续性农业。

  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是可以保证农产品稳定供给;二是可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增加农业经营者的收入和持续改善农业生产者的生活质量;三是实现了人与自然的长久和谐相处。

  三、农业现代化语境下政府参与农村公共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从决策模式来看,应坚持市场化导向原则。

  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理论依据在于市场经济的不完全竞争性、外部性的存在、提供公共品效率低下和不能彰显社会公正,但也潜伏着寻租、成本高昂、决策失误和伪公正等巨大风险。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政府也须遵循市场化导向原则,依据市场化程度确定其农村公共事务的范围,凡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私人事务应交给农户、农场或企业去做,由市场主体决断,政府不得介入;凡涉及国家主权、合法性、普遍福祉以及公众利益的事务,市场不便调节,政府责无旁贷。

  (二)从价值取向来看,坚持以“公平”为核心的规范价值原则。

  “公共管理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发展目标的合理调整和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这不仅关注结果和效率的经济意义,更关注过程、结果中的社会公正,责任和伦理、民主价值取向的实现,后者在公共管理的价值分析中应占有基础地位,并贯穿于政策、制度制订与执行的全过程”。

  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已不再是简单的管理行为,它应当服务所有的社会成员,它无法脱离政治,无法远离价值,不能失去规范性的价值基础,民主、公平和责任等价值取向应当得到农村公共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三)从参与主体来看,坚持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管理的原则。

  奥斯特洛姆指出,每一公民都不由“一个”政府服务,而是由大量的各不相同的公共服务产业所服务,大多数公共服务产业都有重要的私人成分。

  我国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对制度和机制设计,文、教、科、卫、社会福利、基础设施等农村公共品供给,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农业支持与保护等公共事务的管理,执政党和政府仍然是农村公共管理的核心组织,但已不再是唯一承担公共管理责任的组织,各类农业(民)自治组织、农业合作社、涉农协会、涉农企业、非政府组织等,都是农村公共事务的潜在管理主体。

  (四)从公共管理的客体来看,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

  一是统筹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防止出现“经济增长了社会退化了生态恶化了”现象;二是统筹短期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发展,防止出现只顾当下和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和核心利益状况;三要统筹制度与技术的协调发展,既重视制度、机制的安排与设计,又不忽视农业技术的开发与普及,把生产关系同生产力有机结合起来;四要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化业已奠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验基础;五要统筹宏观经济安全与微观经济利益的协调发展。

  (五)从管理的方法来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原则。

  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个伟大蓝图和宏伟目标,必须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只有工作方法对了,我们的现代化事业才会顺利,反之,要是方法不对,往往会造成事与愿违、与现代化建设背道而驰的局面。

  农村广大基层群众是农村公共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执政党和政府的农村公共管理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切实可行,关键取决于党和政府的管理者能否真正贴近并扎根于农村的广大农民群众,是否真正了解农业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政府管理者必须从群众的角度出发,从人民的利益着手,与基层人民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才能取信于民,才能有信心带领基层民众实现农业现代化。

  四、政府参与农村公共管理的着力点和方向

  (一)进一步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扫清农业现代化实践的制度障碍。

  首先得制定一个既兼顾效率和公正又兼顾当前增长和长远稳定,既兼顾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又兼容农业乡土特色与国际竞争优势的关乎全局的、纲领性的农业发展战略;其次是对全国农业生态资源进行一次彻底的勘测和普查,并以此为基础,在农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化农业的经验,制定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规划和区域规划;三是对以土地产权为核心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起符合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要求的产权制度、产权交易制度和政府脱离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退出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和农产品市场;四是对家庭分散化经营、家庭小农场、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农业合作社等当前主流农业经营模式进行改造,培育和创新新兴农业微观主体;五是从财税和金融的角度设计适合有利于农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有利于农业科技开发与普及、有利于农业融资平台的建立与运行、有利于农业行业准入、有利于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立、有利于农村公共品投入的长效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二)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创新农业科研开发与推广机制。

  “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

  农业科技的开发与推广,把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装备用来武装农业生产者,增加农业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农业以最少的劳动力或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农产品。

  目前我国农技开发与推广水平都相当低下,研究和推广经费不足,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占GDP比重仅约0.4%左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研究领域过于狭窄,推广方式固守陈规,研究环节注重产前、产中而忽视农产品深加工、保鲜、贮运等;研究机制落后。

  这急需要政府加大各项科研生产要素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开发和推广环节中的投资比重,力求推广为科研服务,科技成果为生产服务;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现有农业科研体制,在项目申报环节中推行招标制,申报环节上可适度降低“职称门槛”,完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健全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机制等等。

  (三)集中精力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加大对农业公共品的供给力度。

  一般来说,农村大多数基础设施属于准公共品或纯公共品,具有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边际成本等于或接近于零,对私人企业来说,投资大,收效慢,缺少供给动力,市场一般不愿意提供,需要政府投资经营。

  在提供农业公共基础设施的方式上,政府可以单独供给,也可采用官民共建方式。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和农村公共设施虽然有较大发展,但同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尤其是在西部落后地区,农业装备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四)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破解农户及农业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

  我国农户和农业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着渠道窄、成本高、授信差和信息不畅等诸多困境。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来自银行贷款的只占12%,雇员少于20人的小企业的流动资金来自银行贷款的仅2.3%,而农业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资金则更少。

  因此,政府首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保障农业融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政府需对以土地为核心的主要生产要素进行产权改革,盘活积淀在农村中庞大的“僵尸”资本,正如赫尔南多德索托说的那样:“第三世界国家和前共产主义国家的居民———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四———确实不是一无所有,但他们缺少表述所有权和创造资本的过程;”三是构建多功能农村金融体系;四是建立农村金融体系风险控制功能,推行信贷与保险捆绑发展模式;五是进一步培育壮大资本市场,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农业企业增加股权融资和权益融资的比例;六是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力度。

  (五)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既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

  要求政府:一要提高认识,依法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管理,推进社会和谐和包容性发展;二是在政府主导下,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加快绿色发展和农业产业转型,走生态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三是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四是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大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五是加强同国际社会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六是建立一支作风过硬、执行力强的环境保护队伍;七是积极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普及以生态为导向的价值取向,提高公众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认识水平和能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体的健康、安全的要求,它直接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政府:一是对现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进行改革,实行单一部门负责制,杜绝当前“有利大家管无利无人管”现象;二是增加投入,逐步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三是加快立法进程,加大违法惩处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加大农产品标准制修订和标准研究力度。

  (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完善农业农村支持与保护体系。

  同工业和服务业相比,农业具有正外部性、不稳定性和弱质性等典型特征,这种特殊性正是政府出台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的依据。

  在市场经济和国际化的条件下,一国政府为增强本国农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确保本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往往会采取一系列国内支持和外贸保护的政策措施,以防止本国农业遭受国内其他产业和国际市场的双重冲击。

  自2002年以来,我国政府陆续出台并实施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一是收入支持政策,包括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和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二是农业税、屠宰税和特产税等税收减免;三是逐年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实施临时收储制度;四是增加“三农”投资;五是利用国际规则开展农产品国际贸易救济,完善了农产品进出口调控制度。

  政策措施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补贴总量偏小、标准偏低;二是农业发展面对的国际竞争压力全面加大;三是资金分散,适时性差,效率较低;四是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

  今后,政府的着力点在于:继续加大农业支持补贴力度;二是依据WTO规则和国际惯例优化补贴结构;三是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与保护的法律和财政预算体系;四是按单一制原则重新设计实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组织机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七)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一项重任,扎实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把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着力点,其农村社会事业已获得长足进展。

  但受某些体制、观念或认识方面的深层原因的制约,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

  一是农村公共事业基础薄弱,农村水利设施严重老化,乡村道路发展缓慢,农村教育发展债务缠身,文化广播设施匮乏;二是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严重不足,乡镇财力匮乏,镇村债务繁重,融资渠道狭窄,“一事一议”落实难度大,农村中介组织根本无力支撑。

  这就要求:首先,政府要强化自身对农村社会事业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坚持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科学规划,勤力指导,努力促进新农村社会事业有序建设和科学发展;其次,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政策的执行力度;第三,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农村社会事业资金投入及其整合力度,建立与新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财政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保障机制;第四,强化农村社会事业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培训,提高农村社会事业的质量。

  第五,鼓励全社会群策群力、和衷共济投身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创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激励机制;第六,建立农村社会事业评价目标和考核体系。

【10篇公共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范文07-14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两篇01-30

公共管理的参考论文范文07-10

公共管理的学年论文范文07-10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07-14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07-04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07-10

公共政策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07-10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大全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