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信

致学生的公开信

时间:2022-10-05 06:44:02 公开信 我要投稿

致学生的公开信

  致学生的公开信【1】

致学生的公开信

  全体学生:

  20**年暑假已经结束,8月16日下午大家安全返回学校,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新学期新任务,面对新的学期,全体学生都要收心归岗,把思想认识转移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来。

  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全体学生要提前谋划新学期学习计划,全体学生要加倍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有广大教师的辛勤负责,有我们学生的刻苦努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一定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最后祝愿广大六中学子学习进步!

  致学生的公开信【2】

  同学们:

  你们好!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西西弗斯,他命中注定要永远推一块巨石上山,当巨石到达山顶时又滚落了下来,于是重新再推,如此循环不息。

  我们与这位西西弗斯多么相象啊——西西弗斯还来不及享受登顶的片刻轻松,巨石就滚落了下去,一个新的周期来临;我们还沉浸在假期的愉悦中难以自拔,新学期又已逼近,不得不又一次开始了负重登顶。

  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就是在服苦役,可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谬说:“假如每跨一步都有成功的希望在鼓励他,那么苦刑又算得了甚么呢?”所以,让我们用一个微笑迎接我们的新学期吧。

  新学期有一门新课程,说它新,不是因为你们不曾接触过,而是因为我奢望你在阅读完这封信后,乐意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投入到一种全新的尝试中。

  这门课程就是语文。

  我相信在很多同学的印象中,这是一门形同虚设的课——教材虚设,因为高考几乎不涉及;课堂虚设,因为听与不听,成绩差别不大。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语文,我学不到什么。

  我不能确信以下的文字一定对你有帮助,但假如到目前为止你还不知道如何学语文而又心存学好的想法,并且不嫌我聒噪,那我很乐意和你分享我的一段生活经历,交流一点学习体会。

  先说我的一段生活经历。

  大学二年级那一年的年底,舍友为我庆祝生日,年级学生会主席到宿舍窜门正好撞上了。

  外向、健谈的学生会主席很快反客为主,主持起这场生日patty。

  一番天花乱坠的祝福轰炸后,学生会主席请寿星发表生日感言。

  我登时红了脸,慢腾腾起身,支支吾吾半天,连说几句“今天我生日”就再也说不下去了。

  学生会主席见此情形,赶紧接口:“同学们为桂英过生日,桂英感动得说不出话了。正是情到深处,无语胜千言,现在让我们静默30秒,请桂英同学许愿。”尴尬被化解了,但那份窘迫即使事隔多年,也还是可以感受得到。

  我想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假如也遭遇过语言苍白的尴尬,一定能够理解我在那一刻所滋生的舌灿莲花的幻想。

  舒婷说:“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昨天。”经此事件后,我自幼年即有的对口才好,文笔好的人的仰慕变成了强烈的自我欲求——我渴望自如恰切地描述自己或他人,条理清楚地陈述事件或逻辑严密地辩驳观点,我渴望在一切该说话的场合,因为语言表达得体到位获得人们赞许的目光。

  这是我学语文的原始动力,我想阅读这封信的绝大部分同学一定都不希望遭遇类似的尴尬,那么,我的原动力应该也是你们的原动力吧。

  有了渴望,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实践。

  我所说的实践不是要同学们逮着人就向人描述自己或陈述见闻,也不是要同学们象好斗的公鸡一样时时与人争辩,(虽然在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中,这样的尝试不无意义)而是指写作实践——所见所闻所感,力求辞能达意。

  我个人的体会,只有写作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语文素养的提高。

  对于不习惯写作的人,提笔之初,最大问题就是无话可说。

  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也挤不出半个字来,就象那个古代笑话:秀才的老婆难产,疼得在床上大声哼哼,秀才也在房中往返度步,焦虑不已,时不时发出几声嘶声裂肺地喊叫,那痛苦之状甚至比他老婆难产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老婆见状非常愤怒,骂了一声:“酸秀才,老娘生孩子肚子疼,疼得没有办法才喊叫的,你又不生孩子,跟着凑什么热闹?”哪知秀才说道:“娘子啊!你哪里知道我的苦楚,你是肚子里有货,生不出来才喊叫的,我是肚子里没有货,硬是让我生出来,你说咱俩谁难受啊?”笑话归笑话,到底还是说出了腹内空空的窘状。

  但是,正如女人生产有一个孕育过程一样,写作也有一个孕育过程。

  不同的是,女人都是十月怀胎,而写作的孕育过程则因人而异。

  对于初习写作的人,不要奢望文思泉涌的境界,而是应该做好“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心理预备并积极付诸实践。

  那么,写什么呢?

  假如真不知道写什么,那就看看别人都写了什么。

  这个别人,也就是看的对象很重要。

  譬如一个女性,总将目光锁定在歌舞场中的声色女子,穿衣的品位便难免妖冶风流。

  所以一定要慎重选择看的对象。

  依我之见,还是锁定经典为好。

  被奉为经典的,都是经受时间考验的。

  你看,在任何时代,端庄、典雅的着衣风格永不过时,总是风景。

  我们是很幸运的,因为一批语文界的专家已经替我们完成了披沙砾金的工作。

  我们手上的教材就是经典的集合。

  以我有限的读写体验,读书不在数量,务求精透。

  吃透了百八十篇名家经典,基本就能做到辞能达意了。

  《红楼梦》中,林黛玉对香菱说:“你若真心要学(诗),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极聪明极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黛玉的建议要害在“细心揣摩透熟”六字。

  我们奉为经典的,最狭隘的含义就是或从立意取材,或从篇章结构,或从谴词造句堪称典范的作品。

  我们不知道要写什么,愁的是立意取材;不知道怎么写,愁的是篇章结构和谴词造句。

  “细心揣摩透熟”就是从立意取材到篇章结构到谴词造句都有所汲取,久而久之,不愁写不出文章来。

  那么,怎样才算是“细心揣摩透熟”?从感性的角度讲,就是一篇文章,你在反复阅读后有豁然通透之感,有醍醐灌顶之悟。

  从理性的角度讲,就是一篇文章,你在反复阅读后,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判定或评价。

  这个“细心揣摩透熟”的过程心神耗费巨大,但产出也基本成正比,并且直接充实着我们写作的内容。

  以我自身为例:刘禹锡能在陋室自得,归有光能在项脊轩怡然,我怎么就不能在我的小屋潇洒一回呢,所以就有了《闲意》这篇文章。

  这是效仿古人书斋情趣之作,毕竟是效仿,到底不是发抒性灵,登不得大雅之堂,但倘若初习写作之人,在“细心揣摩透熟”若干经典之后,能从无到有,终成完篇,这就是一种长进。

  这样的长进直接刺激着我们写作的爱好,也间接延续着我们的阅读。

  从没听说热爱写作的人不爱阅读的。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阅读是源头活水。

  要写作之泉活泼泼长流不息,就不能断了源头活水。

  在这个“细心揣摩透熟”的过程中,有一点需要提醒同学们留意,那就是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专家撰写的鉴赏性文字或评论性文字相验证,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先前阅读所不曾体悟的妙处。

  体悟越深,对写作的帮助越大。

  写作无疑是艰难的,但这世上有什么事是轻易做成的呢?假如语文是现阶段横亘于面前的高山,除了勇敢的攀越,我们还能做什么?写作是攀越的利器,只听说喜爱阅读而害怕写作的,从不曾听说热爱写作而排斥阅读的,更不曾听说长于写作反而短于语文素养的。

  写作诚然是难事,但不写就更难了,那就抱着大作家、大学者能写,我也能写的无知无畏的心态去写吧。

  我大学时的一位老师在文坛闯出名气后这样回忆自己的年轻时代:“那个时候,我痴迷于一件事,就是写稿,不停地写,也麻木于一件事,就是退稿,不停地退;整个县城的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位做着白日梦的年轻人。”我想,做梦不是坏事,只要我们不犯艾青所说“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的错误。

  我又想,有朝一日成为文坛新秀,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真的只是梦想,但是,辞能达意,我手写我心,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却绝非奢望。

  只要足够努力,只要笔耕不辍。

  祝福你们早日妙笔生花。

  你们的朋友 桂英

【致学生的公开信】相关文章:

致学生与家长的公开信10-06

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10-09

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精选)10-05

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11-10

致初三学生的公开信08-11

学校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08-05

国庆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10-07

致学生家长公开信10-26

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范文10-09

致中、小学生的公开信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