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包公祠木偶戏观后感

时间:2017-06-04 16:52:5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包公祠木偶戏观后感

  导语:你看过包公祠木偶戏吗?下面小编为您推荐包公祠木偶戏观后感,欢迎阅读!

包公祠木偶戏观后感

  【包公木偶戏观后感】

  昨日下午,包公文化园宋文化街锣鼓铿锵,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在此举行了首演仪式,惟妙惟肖的木偶戏演绎了包公的廉政故事,传扬廉洁文化。市纪委监察局、市文广新局等相关领导观看了表演,现场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

  戏台上,木偶戏艺人边操作木偶边演唱,演绎了《包公喜遇李宸妃》等传奇故事。通过栩栩如生的木偶还原了包公廉政事迹,让市民大开眼界之余,也在视觉和艺术的享受中轻松地理解为民请命的“包青天”。

  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是汉族传统艺术之一,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木偶戏引进包公文化园,是通过与我市弘博文化传播公司合作,由其进行企业化操作,将传扬包公文化与非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老百姓特别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传导形式,向社会广泛传扬包公文化。

  弘博文化传播公司负责人朱先生表示,从明日开始,包公木偶戏将在包公文化园长期演出,每天上午、下午各演两场,是利用非遗文化和民间文化艺术,结合包公兴端州的传奇故事,推出一系列的木偶戏精品,将为肇庆市民和外地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文化盛宴。

  集“廉政教育、历史文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肇庆包公文化园,是省级反腐倡廉教育基地,自5月底开园以来,受到市内外党员干部及市民游客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市旅游文化新地标。包公文化园除利用展览的形式展现包公治端历史、廉政故事和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外,还巧借文化力量传扬包公精神。

  【延伸阅读】

  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来

  中国木偶艺术,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中国木偶真正成为艺术,还在它的'戏剧特征人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

  木偶艺术是借助木偶为表演媒介的。木偶是如何产生的?迄无定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奴隶陶俑(商代,前16世纪初枣前11世纪),春秋、 战国(前770-前221)有了木俑(其中包括部分“乐俑”)。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发掘出的乐俑、歌舞俑,工艺、种类和造型水准较前朝又有很大进步。这便是最初的木偶,它经历了一个由工艺到表演的变化过程:由祭仪而成了喜庆娱乐活动的一种方式。

  1979年,山东莱西县院里乡岱墅村发掘的一具高193厘米的大木偶,肢体由13段木条组成,关节可活动,坐、立、跪兼善。它的发现,一则体现了木偶自丧葬而娱人的过渡;再者表明,木偶制作已达到与真人无二、活动裕如的境地,这为木偶戏的萌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而多数人认为,中国木偶艺术“源于俑”(服侍木俑、木乐俑、可活动的木歌舞俑)。

  中国木偶真正成为艺术,还在它的戏剧特征枣人以木偶为媒介。

  传承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木偶戏的表演更加丰富多彩。除了演出传统的戏曲节目外,还表演话剧、歌舞剧、连续剧,甚至出演广告等。与此同时,木偶戏也面临着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激烈竞争。传统的木偶戏蕴藏着各地、各民族人民的思想、道德和审美意识,应加以扶持和保护。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包公祠木偶戏观后感】相关文章:

1.包公祠观后感

2.包公木偶戏观后感

3.参观包公祠观后感

4.包公祠观后感300

5.肇庆包公祠观后感

6.合肥包公祠观后感

7.包公祠观后感范文

8.开封包公祠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