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孔子电影观后感600

时间:2022-10-05 06:58:3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孔子电影观后感600

  孔子电影观后感600

孔子电影观后感600

  看电影《孔子》有感【1】

  这个寒假,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对此,我很是感触。

  对于孔子,我们也已经对他的了解很少了,我想,我们这些后代,也正是需要去了解这些中华民族上曾经的历史。

  影片中感触最深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冲撞。

  孔子从政,希望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却被现实无情地抛弃。

  孔子一心只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对可能的困难估计不足,最终只能黯然离去。

  孔子到了晚年,认清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他最能影响社会的,是教育弟子,而不是从政。

  他的弟子有各种各样的才干,可以将他的思想传播到更多的地方。

  孔子把精力放在讲学上,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意义要远大于参政。

  联系到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抱怨身边的事不如自己所愿,不完善,不合理等等,还喜欢去描绘一个理想的情境。

  可是,这些都于事无补。

  现实摆在这里,我们也只有从思想上转变,亲自去行动,不要总依赖于别人。

  不要只是替别人着急,看到自己应该做的,才最重要。

  这样,把握好方向,有步骤、有计划、从实际出发,理想才会越来越近。

  这部影片人物刻画的生动形象,也能让人深受教育,人们能在这种场景中得到知识。

  孔子面对贵族与恶势力不低头,面对困难不畏缩,面对孤苦不冷漠,我想,他的精神会激励我永远向上。

  所以,我们这一代新世纪的幼苗,一定要铭记这位开创教育先河的人物——孔子。

  《孔子》的观后感【2】

  在观看电影之前,虽然我相信《孔子》不会像《赤壁》一样拍成一部娱乐大片,但是在如今商业第一的大环境下,我还是不免有些担心。

  但是当影院的灯光亮起,当时的遗憾大概就是片尾王菲的《幽兰操》未曾唱完就被掐了。

  影片大致分为两段。

  前半段从孔子五十一岁担任鲁国中都宰开始,到其任代国相堕三都失败被赶出鲁国止。

  期间描写了“收漆思弓”、“夹谷会盟”、“武子台平乱”、“堕三都”几个故事。

  着重描当时意气风发的孔子如何推行他的“仁者爱人”、“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以及处理重大事件的智慧远见。

  后半段从“子见南子”开始,到孔子辞世止。

  主要描写孔子周游列国中的颠沛流离。

  昨夜曾与朋友谈及,作为一部史诗级电影,《孔子》气势上尚欠磅礴,细想之下,孔子一生可磅礴的素材实在有限。

  影片前半段着力描写了“夹谷会盟”和“武子台平乱”,也算是尽力了。

  有人说《孔子》前半段很“戏剧”后半段很“散文”,我觉得十分贴切。

  很“散文”应当就是孔子周游列国的写照。

  事实上影片在画面美感上已经非常注重,孔子问道于老子的一段对话就做得极具视觉享受。

  感受最强烈的是几名主要演员的表演可称得上完美。

  以前曾看到有人评论发哥戏路宽,但唯独没有演过文化人,因其气质不适合。

  相信《孔子》以后当无人做如是说。

  影片开始的时候,我总是试图在眼神中寻找往日的发哥,然而很快我就被带入了孔子的世界。

  除了坚毅如旧,你看不到小马哥的锐利或者赌神的逼人,相反,较之想象中仁爱儒雅厚重宽容,发哥的夫子更多一份从容大气。

  这一点在前半段表现得尤其突出。

  此去二十年中,很难想象还有谁可以超越发哥的孔夫子。

  “子见南子”, 因《史记》上 “环佩玉声璆然”的记述被影片制作方暧昧得火热。

  如何在妖姬南子和夫子的红颜知己间找到平衡,考验了编剧的编故事能力,也显示了周迅和发哥对角色的把握能力。

  周迅的南子容妖艳清纯于一体,虽然戏份不多,却很好的把握了这个度,一个华丽的寂寞的灵魂读懂了圣人痛苦中所领悟的境界和寂寞,当她被暗箭射中胸口时她想到了夫子,因而微笑着离开人世。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知己又红颜!  饰演季孙斯的陈建斌与二周并列领衔主演,而他的表演也确实证明自己名至实归。

  他将季孙斯的阴鸷、暴戾表现得入木三分,甚至在声音上也做了一定的改变,来配合人物性格的需要。

  片中陈建斌和周润发有不少对手戏,是整部影片的亮点所在。

  子路为保幼主以少战多,刀剑及身不忘“君子正其衣冠”。

  夫子闻之,在悲痛的同时也为子路欣慰,正所谓仁人志士杀身成仁。

  颜回则是为了打捞掉入冰湖的孔子书简,最终体力不济而溺。

  他的死看上去有些不值,夫子尚在,那些典籍可以重写,而生命无法重来。

  我想这是一种象征,为了挽救和捍卫孔子的思想,他的信仰者可以用生命为代价。

  也正是这种信仰,让孔子的儒学最终融入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血液传承千年。

  《孔子》观后感【3】

  春秋割据,各国战乱,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中。

  他和他的弟子们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十几年。

  一直未曾放弃的是礼义仁和。

  我带着并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这部影片。

  两个多小时,和场内的观众一起,很安静地看完。

  正如胡玫所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

  但孔子带给我的,不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简单。

  他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连同他身后的弟子一起,或许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读书人。

  但你感觉到的必定是如海涛般的千军万马,统领着一个时代。

  周润发饰演的孔子是影片的主线和灵魂。

  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终坚定淡定的眼神,礼义娓娓道来的神韵,仿佛孔子转世。

  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和的精神如命。

  子路助卫国,冉求回鲁国效命。

  最牵动人心的是颜回,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却机智灵活、意志坚定。

  他死得那一幕,有很多人给出了负面的评价:矫情、假、搞笑。

  但我被感动了,我相信颜回不顾生命,甚至都没有想到生命,反复潜入水中挽救竹简的那一刻,很多观众也落泪了,我也相信当孔子一直抱着死去的颜回不肯放手的那个场面,震撼了万千人。

  周迅演出了南子的神韵,她天生就是一个好演员,扮演的角色能逼真到骨子里。

  南子这个角色也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重要的角色是它存在,你觉得可有可无,它一旦不存在,你会觉得缺了很大一块。

  孔子其实是惊艳和动心于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终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决然截断了即将升华为暧昧的一种情愫。

  南子让世人看到了孔子并非神,孔子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南子虽然简单出场,寥寥的情节铺陈,但巧妙地反射出人物在本性和信仰之间的取舍,实为一个看点耐人寻味,又怎么会是可有可无呢。

  孔子说:后人理解我,后人误解我,都因为—《鲁。春秋》

  不难预料,《孔子》也一样,会在不同人心里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内心埋下不同的种子。

  但不可否认,胡玫是成功的,他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个时代的症结点,表现起来就不会像看历史书一样晦涩难懂和索然无味。

  这部影片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好的,故事情节和表现手法都没有打水漂

【孔子电影观后感600】相关文章:

电影孔子经典语录12-05

电影《孔子》观后感09-23

电影孔子观后感11-06

《孔子》电影观后感12-14

电影《孔子》观后感范文02-10

孔子电影观后感12篇06-09

电影《孔子》观后感15篇11-09

《孔子》电影的个人观后感精彩10-31

孔子电影观后感800字(精选23篇)03-23

孔子的语录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