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时间:2022-12-15 09:34:54 兴亮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南京南京》观后感(通用35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南京南京》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南京南京》观后感(通用35篇)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1

  浓烈的尸臭与血腥迷漫了整个城市,黑暗与死亡笼罩着惊慌失措的人们。那一双双失神的眼睛,饱受摧残的憔悴的面容和着惨叫声正狂奔逃命; 明朝的墙,清代的庙,还有那五千年的繁荣与辉煌,都在这混浊不清的分不清天和地的世界中晃动……消失……

  今天是2016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79年前的今天, 也就是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我国的历史名城南京,并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大规模抢掠、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300000,把这里变成了人间的地狱……79年后的今天我院学生会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南京南京》,让我身临其境般地目睹这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心几乎走向崩溃的边缘,心中热血沸腾,掀起阵阵的愤怒,那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他们简直不把中国百姓当人,想怎样就怎样,烧杀抢掠、甚至举行杀人比赛,南京的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大街小巷里,房子里,处处都有中国人的尸体。我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想我中华民族伫立世界五千多年之不倒,日本侵华这段历史是可悲的也是可敬的,悲我中华民族地广人多却被小小日本侵略,敬我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解救中华危难之际,让世界认识到中华民族不会被打倒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历史已在无形中被淡化,甚至在日本发生了刻意的歪曲的现象。我们不能改变也不能忘却这一铁证如山的历史,也不能让他们被淡化被扭曲,我们要让这历史时刻被铭记,才能有我们的民族责任心。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国人,作为中国90后崭新的一代,我们有理由不去拆开那历史的尘封,可恰恰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去体会那段交错的时空,因为 南京的灾难并不只是南京人民的灾难,而是全人类的'灾难。日本法西斯的行为,是灭绝人性的行为。我们做为中华民族的希望,更应该不忘国耻。

  我们记住耻辱,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段悲痛的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记住一条巅覆不破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我们唯有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听党指挥,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民族自爱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才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现在,我们虽然已经强大了起来,但我们仍要记得这段耻辱的历史,因为痛苦比喜悦更容易让人成长,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作为一个中国共青团团员,我感到深深地自豪!

  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行囊。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蓦然回首,让我们反思,让我们铭记国耻;放眼远望,让我们畅想,让我们继续开创。新世纪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振兴中华,不要让历史重演!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了我们的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2

  今年是日本侵略中国、在南京大屠杀的七十二周年。这部电影就是讲日本侵略军在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兽行。这些侵略者把成千上万的南京老百姓集体,或者赶到教堂里用火活活烧死,或者赶到江边枪杀,可恶的日本人连小孩也不放过,其中就有一个日本军官把一个小女孩从窗户上扔下去,当场摔死;整个南京城都成了人间地狱,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到处都是老百姓横七竖八的`尸体,城门上还挂满了血淋淋的人头…

  看完电影后,我心里很难受,也对日本侵略者的兽行感到愤怒,他们侵略中国,还到处杀人放火,一点人性都没有,但我们中国人是有血气的,电影里有一群中国士兵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枪口,毫不畏惧,高呼:“中国不会亡!中国万岁!”还有一位老百姓在刑场上对日本军官大声说:“我太太又怀孕了!”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中国人是杀不完的!

  我们要牢记历史,从小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做贡献!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3

  我只能说陆川愚蠢迂腐得难以理解,你去为侵略者开脱吗,你所谓自我救赎者在日军中有多少呢。我没有看这部拍片子,但仅就影评来看,这个片子没有了最起码的良知了,已经没有了人类道德的底线。战争就是战争,你反思什么,你替日本人反思什么,你有什么资格替日本人反思?我明白当年日本国民是全民支持侵华的,还人性的光辉?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了以陆川为代表的中国人奴性的光辉。这种思潮太可怕了,当被屠戮者站在屠杀施加者的角度为其开脱为其找台阶的时候,我认为我们民族出了问题。侵略的行为我们只有去谴责、唾弃,永世不忘,誓言报仇!这样才能警告日本人让他们生活在战栗中,让他们生活在国人对其仇恨的惊惧中,让他们再也没有胆量入寇中华。而不是陆川这样,你的迂腐以及无良只能助长他们的'气焰,日本人会这样认为:“我当年屠杀你,你非但不恨我还为我开脱。那就是你们中国人软弱可欺,下次我还侵略你们。”说到底是奴化思想-以德报怨-的集中体现,孔子的以直报怨到了奴化政权的嘴里就变成了以德报怨的奴化思想。犬儒主义在中国的盛行充分说明了奴化之于国人的影响之深。

  我看完这部电影了果然不出所料没有了良知的电影其他的还有必要肯定吗?让我联想到了前几年一些腐儒学者提出的--对日新思维。他们跟陆川大导演是一个立场上的,都是主张忘记历史,对日所谓向前看。他们丝毫不管以前日本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理性、冷静、冷漠”得令人心寒,忘记仇恨的人不是君子,定是小人。有仇不报非君子!难道我们国人要昂首阔步于通往小人至圣的大道上吗?

  仇恨是不能泯灭的,我们这些华夏子孙也没有资格理解所谓日本人的道歉与忏悔,活着的人永远没有资格代替冤死的祖先。

  也奉劝国人不要央求日本人道歉了,这是没有好处的,我们越是这样越会招致他们的蔑视。自强起来,找回汉人的血性,重塑国人的脊梁与气节,莫要让文天祥、李定国这样的民族英雄含恨九泉之下吧!诸位不要忘记,你不是上帝。某些人的所谓站在人性的高度着实有些太过了。何谓普世?难道普世者仅仅站在所谓地球人类的角度看待日本侵华是全人类的杯具吗?好高的道德高度啊,高不可攀。然而事实是这样吗?如果打着普世的幌子,忽略正义与非正义,道德与非道德那我看到的这些普世者没有良知,是不折不扣的奴才!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4

  影片以一张张南京老城的照片来开序幕,在炮火轰鸣中城墙在扬起的尘土中坍塌,画面转接进城门内,守城的国民党三十六师的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去组织准备溃逃出城的国民党官兵,从而,展开一场肉搏,那悲壮的场面,震撼着我内心。

  南京大屠杀不是一次简简单单的屠杀行动,而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屠杀行动,为了自我的野心,让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成为刀下亡魂,那流着我们中国人的血啊!为什么没有人站起来反抗?难道中国人是这样的懦弱吗?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心有不甘啊!

  整部影片弥漫着残酷的压抑的绝望,仅有结尾才稍稍点起温暖的期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代表着中国的期望,明天虽然依旧残酷,但中国人的团结与抵抗已经被唤起,既然投降不可能,那么仅有努力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这段历史已然成为过去,但凡有良知的中国人怎样能忘记?尽管日本人为了掩饰自我的罪行去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蒙蔽事实。但近来发生的钓鱼事件又一次给我们敲了警钟,此刻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已经觉悟,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我们会问自我的主权做不懈的`的努力和斗争。历史永不能忘,我们要将这段屈辱的历史转化为不屈的意志,鞭策自我不断前进,改变落后挨打的卑微局面,化沉痛为力量,变弱小为强大,弃腐朽造神奇。仅有经过我们华夏儿女共同努力,祖国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铭记这段屈辱的历史,决不能让历史重演!铭记这段忧伤的历史,珍惜今日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生活!铭记这段沉痛的历史,让自由的和平鸽飞翔于神州大地!

  东方雄狮已经觉醒,宏伟的蓝图画卷正在勾勒,作为我们青少年一代,必将肩负起神圣的民族复兴的重任!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5

  看完了《南京!南京!》,我内心无比感慨。虽然,这部电影只有仅仅一时四十分钟,但是,我的心情深感压抑。

  影片一开场,就听见枪声、炮声和南京人的惨叫声!听此声,我的心就被提到嗓子眼了。看见那惨不忍睹,生灵涂炭,血流成河的惨状,我的双眼已经泪目模糊,拳头捏得紧紧。看到南京人留下那悲哀无助的眼泪,我的肩上仿佛压上了一副重担。看见此景,我除了深感爱莫能助,心里就剩下十二分的内疚。

  影片反映的是1931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中国南京开始了那惨不忍睹的杀戮。由于当时中国国民党军队抵抗失败,大批士兵溃逃,南京沦陷。就在那一天,南京就死了约30多万的同胞。可就在那时,有谁去审判、制裁日本人犯下的那巨大罪行?人们只是向日本人投去悲愤的目光罢了!

  眼看中国人不是被日本人用枪扫射而死,就是被日本人放火烧死。我深深记得一位将领在临死前的呼喊:“中国万岁!”

  对,中国永不灭亡!这是10亿中华人民心中的呐喊。中国!中国!强大起来吧!我们中国一定要强大起来!

  影片我实在不忍心再看一遍。但是,影片中那一幕幕惨不忍睹的悲状早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我一定化悲愤为力量,努力学习。我们只有强大了每一位自己,我们的整个国家才可以强大;我们只有富裕了每一个自己,我们的祖国才可以富裕!因此,我们一定努力学习,在做好每一天的同时做好每一个自己,为我们祖国的富强添砖加瓦。

  对,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祖国,我衷心祝愿祖国强大起来!

  祖国,加油!坚持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加油!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6

  时间总是流沙般飞逝,日子一天比一天过的幸福。可有谁还会想起那些被残杀的30多万同胞?有谁会去批判日本人的罪行?南京啊,南京,我为你祈祷。

  抗日战争是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14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了。那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日本人的手段残酷,30多万的中国同胞被无辜杀死,那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日本人却否认历史,篡改历史,扭曲了史实,这是多么可耻啊!可是我们中国人呢?可多少中国人记住了这段历史?

  第一次在看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时,我的心里悬了块石头。那一幕幕残忍的片段,那一个个血腥的场景,那一声声悲痛的惨叫,无时无刻对我不让我战栗。我痛恨那无情无意的日本侵略者,我痛恨那些歪曲史实的日本人,我更痛恨我自己那样的无能为力。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愿我能带领着南京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哪怕是牺牲了,哪怕我此生不再有,我也无憾。可我知道没有如果,而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是珍惜现在?,不让历史重现,要好好的铭记历史。

  还记得那个《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吗?那是对二战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顾,改变了所有英语国家都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也唤醒了华人世界对这段历史的记忆。而她却因此患上抑郁症而自杀生亡,可她却未后悔过。一个柔弱女子愿意站出来,这种精神实在难能可贵。我也敬佩这位伟大的女作家,她的举动不但震撼了一个人,而是整个世界。

  对于纯如的父母和孩子,他们失去的是女儿和母亲;对于中国人,他们失去的.是一个正直的同胞和朋友;而对于整个世界,他们失去的则是一个勇于说真话并努力让别人相信事实的人。

  近期正在放一部影片《南京南京》,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故事。片中有两条线索,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在1937年南京疯狂杀戮掠夺的背后,战争对人性的摧残。而观看过此片的人无一没有流下热泪,而当我看完此片时,我知道我再也无法忘怀这段血泪史,也无法再去直观南京大屠杀了,因为我已看透这段历史,我怕我也会如同张纯如那样患上抑郁症。

  南京啊,南京,我为你祈福。愿世人记住这段血泪史,愿日本人承认他并以此为戒,愿我们的祖国更美好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7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由于中国国民党军队抵抗失败,大批的国民党士兵溃逃出城,南京沦陷。

  影片以一张张南京老城的照片拉开序幕,在炮火轰鸣中城墙在扬起的尘土中坍塌,画面转接进城门内,守城的国民党三十六师的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去组织准备溃逃出城的国民党官兵,从而,展开一场肉搏,那悲壮的场面,震撼着我的内心。

  军队溃败了,大屠杀开始了。尸横遍野,影片没有淋漓尽致的表现日军千奇百怪的屠杀方式,它将这场浩劫落到了每个活生生的人身上。唐先生,拉贝的秘书,与拉贝共同负担着难民营的职责,当拉贝不得不离开的时候,他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委身于日本人,当他最终和日本人成为“正式”的朋友的时候,他的妹妹被日本人拉进慰安所,他的.女儿被日本人活生生的摔死,他的老婆因为被打晕幸免于难。他,欲哭无泪,欲吼而无声啊!之后在拉贝的努力下,日本人答应能够让拉贝带走两个人,当他们即将踏入生门的时候,唐先生,这个典型的中国男人放弃了生的权利,把它让给了另一个急于求生的人……之后唐先生即将被押赴刑场,他看见蒙着眼睛的中国人像小鸡一样被绑在柱子上,一个个的被射杀,轮到他了,他拒绝蒙眼睛,他笑着对日本军官说:“你晓得吧,我老婆又怀孕了,我老婆又怀孕了。”这是他临终前胜利的宣言,他的从容让那个日本军官不敢直视!

  整部影片弥漫着一种残酷的压抑和绝望,仅有结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期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他代表着中国的期望。明天虽然依然残酷,但期望已经传递下去。当时的南京虽死,但中国人的团结与抵抗已经被唤起,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么仅有努力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这段历史已然成为过去,但凡有良知的中国人怎样能忘记?尽管日本人为了掩盖自我的罪行去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蒙蔽事实。但近来发生的钓鱼事件有一次给我们敲醒了警钟,此刻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已经觉醒,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我们会问自我的主权做不懈的努力和斗争。历史永不能忘,我们要将这段屈辱的历史转化为不屈意志,鞭策自我不断前进,改变落后挨打的卑微局面,化沉痛为力量,变弱小为强大,弃腐朽造神奇。仅有经过我们华夏儿女的共同努力,祖国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我脑海中仿佛又浮现出小豆子在田野上奔跑的情景,他跑着,他笑着。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8

  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挣扎了良久,才走进电影院,以为自我很坚强,很久都没有片子让我哭了,更加没有片子让我从头哭到尾,《南京!南京》做到了,我不明白片子拍的手法好不好,因为我根本没有精力去客观分析,我一向在哭,一向在哭。能感动人的片子就是好片子,《南京!南京》无疑是部很好的片子,身为一个南京人,当我走出电影院昏暗的放映厅,来到行人如织的大街,抬头仰望那灿烂的阳光的时候,恍如隔世。

  这是一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这是一片苦难深重饱经风霜的土地,这是一片顽强而执着的土地,南京,我的故乡。看着繁华的山西路,想想1937年那残垣断壁,我的泪汹涌,当中山先生的铜像倒地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中华民族在哭泣,然而,眼泪是战争中最无奈的最剩余的东西,哭又如何?降又如何?当侵略者来到的时候,我们应当站起来反抗,而不是坐在那等着被屠戮,作为一个南京人,当我看到那些军人喊着:“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的时候,我心中充满了酸楚,那是怎样的呐喊,为了自我爱的土地,战死,或许是最大的荣耀,我难以想象,如果中国真的亡了,如果中国真的成为日本的殖民地,那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我是多么庆幸中国胜利了,在付出了那么多鲜血与生命之后,中国在一片废墟之上重新站立起来。我好恨!当那个汉奸用标准的南京话喊着:“皇军说了,军人要自首,否则立刻枪毙。”的时候,我好恨!真的好恨!南京的败类!中国的败类!南京话虽然没有吴侬软语那么动听,可是她也是有尊严的,她怎样能够用来说这样的话语!羞耻与屈辱将永远留在南京的历史之中,因为这些败类。

  男人们逃的逃,死的死,降的降,那些女人们呢?选择了抗争,当小江第一个举起手,当姜教师说:“shootme”的时候,这个民族最伟大的精神在强烈的屈辱与血腥的镇压之下喷薄而出,我不明白如果我在那一群女子中间的时候,我会不会选择去做慰安妇,我不敢想象,中国的男人们,当你们国家的女人需要为了一些食物和煤,去给一群禽兽一样的侵略者做慰安妇的时候,你们又在干什么!如果中国和日本开战,我会捐我的一条命,必须会,不管我能够做些什么,可是,宁死不当亡国奴!生命是可贵的,我爱我的生命,可是我更爱我足下的这片土地,更爱的我的国家,我亲爱的祖国。有人说我在和平时代说这些高调,战争时期我还是会这么说,这是我的信仰,不会改变。

  经过电影,我看到了中国人在正视历史,以前的战争片,统统都是日本鬼子被聪明而勤劳的人民打得晕头转向,被折腾的鸡飞狗跳,永远都是在一片和谐之中。最终,有人敢于拍这样血淋淋揭开历史伤疤的电影了,正如我之前看的《高考1977》一样,那段被尘封的历史,也最终有人吹开上头厚重的灰尘,把一切都真实的展示出来了。日本人不再单纯的坏人脸谱化了,他们也会哭会笑,也有良知,只是战争,把人变成了兽。角川这个日本兵,让我恨不起来,虽然他也参与了屠杀我的.先辈们,可是他是有良知的,不管最终他是否结束自我的生命,就那一句:“活着比死更难。”就让我原谅他了,我们更应当正视的不是日本的残暴,而是我们自身的怯懦,当官的都跑了,这样的情景在当今中国就没有么?失火了,当官的先走,学生教师后走,地震了,教师丢下学生就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真正的战争打起来的时候,又有多少人会选择拿起武器去抗争?而不是逃命或者卖国求荣?

  此刻的中国缺乏的是一种气节,民族气节,日本人敲的那个战鼓,不也真敲打着中国每一颗有良知的心么?有人一向在号召抵制日货,我觉得大可不必,日本这个民族的确有他的优势,我们需要的是学习,而不是盲目排斥,取长补短才是正确的行为啊。就像那时候抵制家乐福,试问如果家乐福在抵制那天打五折,会有多少老太太多少小市民争先恐后的去挤去买?我感到无奈,中国有民族正义感的人实在太少太少了。

  哭肿的眼睛此刻还在酸,头也开始痛,我不后悔去看这样一部片子,去看看南京1937年的样貌,去看看那些惨痛的历史,把我心底最不愿意示人的伤口撒上一把盐,却让我痛的觉醒。电影最终,所以人不管生是哪一年,卒日都是1938年,那一年,国土沦丧,那一年,惨不忍睹,那一年痛彻心扉。

  提议所有有条件的人都去电影院看看,学生证打折只要20块,这样一部电影,绝对值得。还有一点要说的,我今日去电影院,第一次没有了此起彼伏的手机铃,第一次没有交头接耳的喧哗声,第一次没有喝可乐吃爆米花的声音。全场肃静,一片沉默,从开始到结束,我感受到一个民族的哀伤。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9

  1937年12月的南京,弥漫着一种颓废和绝望的气氛。在淞泸会战中冒死战斗的将士们,到了南京都成了胆小鬼,强大的日军磨灭了他们所有的反抗意志。宋希濂部挡在城门,却挡不住潮水般的残兵败将。十几名日军在教堂发现了无数难民,其中还有很多中国军人。日军恐惧的叫援兵,可中国人却无意抵抗,麻木呆滞地举起了双手,日军的几声枪响就使他们彻底崩溃。远景中,孙中山的铜像被拉倒,一齐倒下的是整个中国吗?

  不是!残兵连的废墟中做着最终的抵抗,顽强的抵抗。最终队长陆建雄无力地说:“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没有人离去,直至被俘。这群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子弹穿过胸膛的那一刻齐声大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这伟大的'一幕让我想起了张自忠将军死前的一句话:只要我等坚决抵抗,以我五千年浩瀚中华,绝不会亡于三岛倭奴之手。中国是坚韧的,中国人的抵抗从来没有停。

  但在当时的南京,抵抗终是主旋律。画面中,无数头像的士兵和平民从各方向被驱赶至一齐,被淹死,枪杀,活埋,烧死,如潮水般倒下,画面残酷,简直目不忍视,南京真正的地狱。南京已经死了,安全区是唯一一块苟延残喘的地,拉贝从其“纳粹”的身份保护了一小批难民。日军发现安全区有很多女人便前来索要一百个,姜教师和拉贝先生无奈答应。当姜教师哭着说出这个决定时。妓女小江第一个站出来:“拉贝先生,我去。”她从容地转身,骄傲的回头,以她特有的方式做出最勇敢的抵抗,证明着中国式顽强的。

  整部影片弥漫着一种残酷和绝望,仅有结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期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代表着中国的期望,明天虽然依旧残酷,但期望已经传递下去。南京虽死,但中国人的团结已经被唤醒,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么仅有努力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影片用很多的笔墨勾画了角川这个主角,他有知识,有思想,天真而纯净。作为侵华日军的一员,他的双手无可逃避的沾满了鲜血,但他的内心始终在挣扎和思考。在心爱的百合子死去后,他最终完成了——对人生的救赎,走小豆子,开枪自杀。我明白角川的悔过,但比起我们死去的三十万同胞是天壤之别。所以我们要勿忘国耻!让中国沉睡的雄狮永远咆哮!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10

  黑白的影片,抖动的镜头,一座沧桑的古城将我带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让我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久久不能平静。

  挹江门,南京的城墙,最初的抵抗,一群被抛弃的士兵,用自我仅存的力量与日军抵抗。他们孤立无援,却仍旧誓死抵挡,因为这是他们作为一个士兵,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士兵应有的职责!可是,当“小米加步枪”碰上敌人凶猛的火力时,他们终还是败下阵来。他们成为了待宰的羔羊,等着着死亡的来临。惨无人性的日军,用五花八门的形式来屠杀中国人:关进废弃的仓库用火烧死;赶到大海中用海水淹死;埋在土中活活憋死;赶到荒野中用枪打死……

  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发指,令人痛恨。然而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又能做什么呢?

  也许,他们能做的就是用自我的生命来掩护受伤的士兵;也许,他们能做的就是冒着当场被枪毙的危险,去解救那些被日军拉上刑车的男人;也许,他们能做的就是当死亡来临时,那一句响彻南京上空的“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

  当然,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为了自我肩上的职责而奔赴死亡,例如影片中的唐先生。唐先生是拉贝先生的秘书,与拉贝一齐负责难民营的安全,然而当拉贝被迫离开时,他却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而委身于日本人。当他最终和日本人成为正式的“朋友”时,他的妹妹却被日本人拖进了慰安所,他的女儿被日本人活活摔死,他的老婆因为被打晕而幸免遇难。他欲哭无泪,在万念俱灰的情景下,他最终明白了:日军是靠不住的,中国人仅有靠自我!所以在拉贝的努力下,能够带一个助手和一个助手的家人离开时,他毅然将生的'权力让给了另一个渴望生存的人。他留下来了,结果当然是被拉到刑场,然而此时的他却没有了一丝的畏惧。他临死前那从容的姿态,连那个执行任务的日本军官都不敢直视!

  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在经历了那段惨痛的历史后,中国重新站立了起来!

  如今,我们已有了一个和平安定的生活,可是我们此刻完美的生活却都是那些爱国英雄用自我的血肉之躯拼下来的。我们要永远铭记那段历史,铭记那些为保护国家而牺牲的伟人们。同时我们也要时时鞭策自我,激励自我,不要让此刻安逸的生活消磨了我们的斗志。我们要奋发图强,让中国在世界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11

  我怀着沉重的心境,看完了《南京!南京!》这部影片。

  影片以一张张南京老城的照片拉开序幕,在炮火轰鸣中城墙在扬起的尘土中坍塌,画面转接进城门内,守城的国民党三十六师的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去阻止准备溃逃出城的国民党官兵展开一场肉搏,那悲壮的场面,震撼着观者的内心。枪声,炮声此起彼伏,惨不忍睹的杀戮,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南京城变成了一座死城。

  最令人感动的是那双被称为“天使之手”举起的一瞬间,上百名妇女举手自愿牺牲自我做慰安妇,为安全区的民众换取过冬的物资,每一只上扬的手,都像一只灼灼扑动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严的光辉。每一个举手的妇女,燃烧自我,救助他人。她们的牺牲与毅然走入刑场,高喊“中国不会亡”的中国士兵的牺牲一般高贵而沉重,像两记重锤直击在历史的鼓面,震撼着我的内心,动人心魄,回音荡荡。教堂妇女举手一幕是《南京!南京!》继中国军人江边就义后的第二个高潮,令这部灾难电影,回肠荡气,渐入佳境。

  《南京!南京!》里透露死亡讯息的场景之多,尤其黑白画面的'处理更让每一种形式的死亡都让人身临其境,这种真实的氛围已经让你觉得内心超出了对残酷的负荷,那些惊心动魄的老照片,在黑白不见血的银幕上,你只能读到俩个字——绝望。那使你相信这就是真实的地狱。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历史留给我们的是痛苦,也是教训,更是一种激励,仅有中国强大,才不会被外国欺凌,仅有自我强盛了,人民才有安全感和自豪感。我们要铭记国耻,勿忘国耻!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12

  在我看完《南京!南京!》这部电影之后,我不禁潸然泪下,日本人对中国人民所做的大面积、惨无人道的屠杀蹂躏,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1937年12月,南京城破,大批中国士兵溃逃出城,也有大量维护正义的人留了下来,与日本人作殊死抵抗,悲壮牺牲了。在抵抗失败之后,中国人沦为了日本人的奴隶;在数十万中国人民的鲜血染红了南京城之后,整个南京城沦为了一片死地。唯一尚有生命存活的,就是位于金陵女子学院的安全区。在日军的眼里,安全区只不过是囤积了大量女性资源的仓库中国的女人们用他们的深具不仅拯救了隐藏在安全区的男人也在拉贝面前书写了一段中国人坚强的历史。

  俗话说:文官不爱才,武官不惜命,天下太平矣。可恨的是南京国军部队高级军官既然在人民危难时逃跑。将人民于水火之际,不管不顾。中国不需要这样的军官。

  最令我难忘的是一个普通的平民,他在战争饱受磨难。在残酷的战争磨励之下,这一人物性格发生了由软弱到坚强的脱胎换骨的扭转,我不得不佩服他坚强的毅力。

  日本人残酷的奴役中国人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推行野蛮的“三光”政策,犯下累累血债。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的`残酷屠杀伴随着历史的长河依旧还藏在中国人的心中,曰本人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会一样一样的找回来,这是中国人的耻辱,我们要更加强大,才能维护祖国的和平,才能维护世界和平。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13

  战火,硝烟。经久不息的枪炮声黯然回荡在苍茫的天空中,无力地诉说着一国之都南京正被侵略的事实。

  电影《南京!南京!》,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幕幕惨无人道的屠杀现实。标题上两个

  鲜明的感叹号无时无刻敲击着我们倍受震撼的心灵,用无声的文字表达着一种强烈的情感。

  影片中最让人难忘的场景应属那个沉重惨烈的黄昏。国民党军队,共产党,抗日民众,包括年幼的孩童都昂首挺胸地面对着日军黑漆漆的枪口,奋尽全力地呐喊着,肃穆悲愤的面孔下是一声声“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那一刻,时间仿佛凝结,有的只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豪言壮语。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席卷而来的枪声,遍地堆积的尸骸,刺目的.鲜血,以及侵略者嘲讽的面孔。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充分地展现了这场悲剧的原因。与此同时,侵略者的丑恶也同样揭露在了我们的面前。但这个世界也还存在着像拉贝那样的国际人道人士,正是有了这样的无私的人,我们的世界才会在最黑暗的时候出现阳光,出现彩虹,出现希望。

  而换位思考一下,当时执行屠杀任务的日军所背负的是什么?一个国家所下达的“重任”?被政府所蒙昧住的市民热盼的目光?还是早已遭受麻痹只知杀戮的心?那些嚣张的军国主义又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对这个世界所造成的危害?答案无需探究,历史的来龙去脉就如同一面镜子一般反射出所有质疑的真相。

  1937年12月3日,三十万人这个庞大的数字下包含着中国人民屈辱不堪的回忆,这是整个中华民族永远难忘的一个日子。它犹如一座巨大的警钟,警示着人们若再不自强,这个数字迟早将会重现。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14

  看完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那可是我们中华儿女永远不能忘记的血辱——南京大屠杀呀!!!

  时间要回到1937年的12月,南京城破,侵华日军进入南京城,对无辜百姓和战俘长达六周的血腥屠戮。电影(南京!南京!)分别从中国军官陆剑雄、归国女教师姜淑云和日本军官角川三个人的视角,再现了那场惨绝人寰的人间灾难,展现了人类对生命尊严的捍卫与信仰的救赎。尽管有大批的国民革命军士兵溃逃出城,但与此同时,也仍然有大量不愿意投降的士兵留了下来,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展开了无望而惨烈的抵抗。其中就有国军精锐部队一员的陆剑雄。在抵抗最终失败之后,在数十万中国人的鲜血终于染红长江之后,南京全城沦为一片死地。唯一尚有生机存留的,就是位于金陵女子学院的“安全区”。在这里,大量的难民因为拉贝的“纳粹”身份而暂时获得了喘息的机会。而实际主持安全区难民工作的,则是拉贝的秘书唐先生和归国女教师姜淑云。但是,在日军的眼中,所谓“安全区”,只不过是一个囤积了大量女性资源的“仓库”。而拉贝的德国人身份,在强势的日本军队面前,也只不过是一块随时可以扯去的遮羞布。而中国的女人们,则用她们的身躯不断拯救着隐藏在难民营的男人。角川是日本十六师团的一名普通士兵。被队友称为“读过书的人”的他,敏感、涉世未深。而他的同乡队长伊田,则已经是一名老兵。在南京城作为占领者的“生活”中,体验了种种为维持这种“生活”而付出的人性的代价。最后,角川终于做出了他的选择:他把两名中国幸存者送出了南京城,然后举枪自杀。

  当时,中国的军事很不发达,当敌人已经在使用大炮的时候,我们还在使用手榴弹。可想而知,在战争中作为日本土匪的“牺牲品”的无辜的中国老百姓数不胜数。更可恨的是,他们竟把孙中山先生的铜像用麻绳牵着,并且拖走,真是惨无人道!活着的不放过,连“死”的也难逃一劫。

  当然,更残忍的还在下面。许许多多的.无辜的平民百姓被俘辱了,并被关在一个大圈子里,日本法西斯总是把我们当玩具似的,还展开了杀人比赛,唉!日本鬼子真不是人!更让人惨不忍睹的是,他们采用活埋、现场击毙、焚烧等极其残忍卑鄙的手段,使不计其数的、无辜的性命丧失在了这群法西斯的手中。他们甚至把一些老百姓的头给砍了下来,用一根绳子吊在半空中,让人看了就触目惊心的。而且,他们连翻译官的妻子和儿子也不放过。最后,连翻译官本人也性命难保,被这群强盗给杀死了。如果当时我生活在这个世上,有能力的话,我一定得把这些破坏我们家园安宁、和谐的鬼子通通消灭干净让我们的祖国恢复平静,再也没有战争的硝烟笼罩着。

  这使我不由得燃起了爱国之心。中国虽然在当时不是很强大,但是,日本鬼子也不能用这种残忍的手段来侵略我们,这种行为真如我们不做作业一样,是可耻的。中国人民,站起来!我们的祖国不会灭亡,是永远不会!!!从现在起我们就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为建设祖国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不懈奋斗吧!

  警钟敲响,历史回顾,这部影片注定给人们留下深深的思考……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15

  在我们参加完初中培考试的晚上,钟天成学长带着我们这一届的入党培训班观看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触很深,幸好是晚上看不清楚我的脸,不然一定很尴尬。在我们看完这部电影离开教室的时候,看到大家脸上都是泪痕,带给我们的是更加愤怒和对南京人民的同情。

  看完电影,觉得内心很沉重很压抑,很难受,这样的情绪持续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消退。真的很不明白导演以什么心情拍的这样一部电影,但是渐渐的想明白了,他是在提醒我们勿忘国耻!不要忘记自己的尊严和国家的尊严!

  在看开头的时候,南京人集体躲在一栋很大很大的房子中,闯进去的日本人却只有几个,如果当时的时候,有人站出来说杀掉这些日本人,也许不会有那么多牺牲,也许整个南京的命运都会不一样。但是没有人,没有人这么做,所以的人都在等着别人去救他,等着别人去保护他,中国人软弱无能的形象在外国人的眼里根深蒂固。我在想,如果是我的话,我想我会拿起刀枪去战斗,去保护所想保护的人,即使我没有能力,即使我没有任何可以跟别人厮杀的能力,但是现在的我们是有尊严的,是有着自己的思想的。但是在那个的时候,中国是懦弱的,是无法反抗的,是默默接受的,中国也有着自己的士兵,自己的军人。但是 这些手持各式武器,身穿戎装,脑袋顶上顶着国徽,失去了抵抗勇气的青年,壮年,不顾自己的使命,荣誉,和责任兵锋一转突破了自己人的防线,向城外做鸟兽状散去。可是,他们身后的百姓呢?那些手无寸铁的贫民呢?老弱妇孺呢?如果连这群全副武装的军人都无法保护自己,那么谁又来保护他们呢?每一个逃兵活命的代价却是南京几倍百姓的伤亡,几倍妇女被玷污,国都被占领,中国的历史被永永远远地记录上了这耻辱的一刻。

  如果每个人举起武器来战斗,来反抗,就算南京最后变成了一座空城。我们也可以骄傲的跟别人说我们,抵抗过,我们抵抗到我们生命的最后一刻!可是事实却让我们心凉,士兵为了自己的性命而逃走,为了活命,在中国历史上写了最残忍的一笔,当面对一具具尸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悲愤,一种什么样的伤感 , 喉咙里顿时失去了感觉,心被拽到谷底。当那些幸存的'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妻女被日本人强行拉走,那是一种怎样的无奈,怎样的自责?怎样的无能为力?面对着黑洞洞的枪口,我们只能默默地举起双手,将武器高高举过自己的头顶。投降,只有投降,即便我们知道下一刻等待我们的是集体的屠杀,是黑压压的弹雨,是充满汽油味的滚滚烈火。我们像奴隶一般被日本人绑住双手由他们来清点数目,我们像羔羊一般困在铁丝网中,任由他们一批一批地宰杀。这些投降的中国军人如果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他们是否会咬咬牙,有尊严地握着枪死去呢?这样至少当敌人将我们通通杀害后,他们至少不会轻蔑地说, “ 看,这就是奴隶! ” 当那些军人临刑前大声喊出 “ 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 ” 的话语时,他们是怎样期盼。一颗颗弹壳弹出,那是一条条人命灰飞烟灭,那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栽倒在血泊之中。当活埋我们的土壤,那曾经养育我们的土壤一铲一铲地盖在我们身上,我们除了无奈,就真的连痛快地冲向敌人的刺刀的勇气都没有吗?

  看到最后,国家和国家之间相互掠夺,相互争抢。我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为何我们没有拿起武器去侵略其他国家,而是等待着别人来侵略我们,这确实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奴性问题。抗日的最终,中国胜利了,七年抗战中国终于赢得了胜利。然后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成长了,受过不少国家的馈赠,也受过不少国家的欺压。但是,我们终于有勇气拿起了武器,拿起武器去保护想保护的人,去努力战斗,去勇敢的拾起了自己所丢失的东西。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16

  看完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日本人可真是太凶残了,杀了近30万名中国百姓,连小孩子也不放过。害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啊!

  1937年7月29日 和30日,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就侵入北平的正阳门。大街上,小屋中到处都横尸遍野,鲜血淋漓。日军还在南京活埋南京人民,在南京下关江边被日军屠杀的中国人的尸体堆积如山。主人公角川是一个日本人,但是他看见那鲜血淋漓的场面也是于心不忍,因为他是一个好的'日本人。

  遇难的那些人死的死,伤的伤,最幸运的也就是断了胳膊或是断了腿。没有几个是一点儿伤都没有的,血花四溅。到处都是废弃的砖瓦,在空中作战的航空战士牺牲了很多。

  1941年12月中旬至1942年1月,日军调集10万兵力进攻长沙,发动第三次长沙作战。中国军队奋勇抗击,取得会战胜利,百姓们终于可以平安的生活了!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17

  12月13日,在历史车轮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是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是心中永远的痛。

  今年12月13日,被国家正式确定为“国家公祭日”,伤痛的历史,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回味,去咀嚼,去用心感受。

  我马列主义研究会,宗旨为“唤醒青年意识”,我们有责任,做好这本分的工作,在浮华的社会,坚守一块静静地心。

  物理馆302,晚上7点到9点。一群寻求心痛的青年默默的聚集到这里。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即使有些争议,但是在视角和描述角度上更让人震撼。

  从小人物讲起,没有更多的说教,没有更多的宏大主题,有的只是人在战争下的摧残,人性在战争下的扭曲。而这些小人物更能唤醒我们心中的恻隐之心,更能激起我们的共鸣,才能触动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柔软。

  展开日本人的内心世界,没有把日本兵描绘为野兽,而是还原成“人”,也正因为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才会更加让我们感到恐怖,明明是人,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残忍?

  关于这部影片,我们不想做出更多的评价,因为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

  在影片放映之前,大家是静悄悄的,在影片放映时,大家是沉默不言的,在影片放映后,明显可以看到有些同学眼眶湿润了。

  特殊的日子里,留一份严肃

  特殊的日子,留一份心痛。

  本想给大家留一个默哀仪式,只是想到这部影片已经给予大家足够的思考和悲伤;再多的仪式也许只是仪式

  看完后,送给了大家一句话:中国是什么?中国就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你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你光明,中国就不再黑暗。

  会后有一件事儿非常遗憾,就是让第一次参加协会活动的其他同学,过早的离开了。

  因为电影只是马研的一个活动展示,而会后的`讨论才是马研的灵魂,因为在这里,你们才能了解马研究竟是什么。

  也希望昨晚参与进来的同学,能够看到这篇文章,不应该过早的让大家离开的[委屈]

  本想会后商量一下周年庆的筹备,但是今天的气氛实在是不忍打破。

  于是临时让大家聚在一起,分享一下观看电影之后的感想,思想的碰撞,也许,更能让大家凝聚在一起。

  马研的同学,看完之后并没有过的仇恨和偏激,看的出来一个个都是内心经过挣扎,但是没有一个人说出仇恨的话语——

  特殊的日子里,留一份严肃

  国强才能民安,心正才能身安

  想想曾经的耻辱和苦痛

  珍惜和平,捍卫和平,坚守正义

  中国人的尊严,中国人的骨气,中国人的头颅

  我们是中国人,让我们有能力拒绝——耻辱面前的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站在日本人的角度,我可以理解他们在战后庆典,但是我作为中国人,无法接受。

  在战争面前,又有多少人能独善其身呢?或者痛快的死,或者壮烈的反抗,或者苟且偷生,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的社会道德已经无法去评价人的行为了。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18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由陆川导演精心创作的电影——《南京,南京》!看完这部电影,我颇有感触,内心也有所震撼。

  当看到凶残的日本军官放肆地在长达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中,不择手段地杀害我们的南京同胞,人们在惊慌而逃,很多人难以幸免于难,三十多万同胞惨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之下时,我的心里感到一阵阵的难受。

  不过我们中国人都是有骨气的,就像那梅花,从不在冰雪中向恶势力或者强者低头,它依然在大雪中凌寒独放。我们中国人也是具备这样的品质的。当日军俘虏了我们的一批军队后,日军鸣枪下威,要求中国军队起立,几个日本鬼子挎着枪陆续走了上来,准备扫射。但中国军人都握紧双拳,他们脸上带着愤怒,带着无助,带着悲愤的神情,他们都不向日军低头,他们都不起立,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起也是死,不起也是死,他们就拿起自己的骨 气跟这些日寇们拼了,他们就这样与日军僵持着。日本军官被这一场面惊呆了,手持机枪扫射了几个人,只听见死者的家属抱着亲人冰冷的尸体痛哭。突然一个男的带头矗立起来了,他就是被日军俘虏的军人中的一员,或许,他不想再听见无辜的.人们凄惨的声音,或许他起立是为了表达中国永远都不会是缩头乌龟。小孩也勇敢在走了出来,人们都起来了,向日军走去,只见人们一齐高呼:中国不会亡,中国万岁……。天空中回荡着这悲壮的声音,最后,他们都牺牲了。

  但是,他们没有为我们中国人丢脸,人们记住他们是中国人,甚至在他们临死前也不忘高呼:中国成功,中国不会亡。这句话给予我极大的震撼,因为这句话透露了中国人民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国家呀!

  电影真实地反映了那一段历史,那一段让人屈辱的历史。旧中国国势衰微,中国成为别国欺负的对象。要使这段历史不再重演,我们这代人就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不断增强祖国的综合实力,为祖国的安宁和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19

  穿过被炮弹炸得支离破碎的城墙,走过散满砖石杂物的大街小巷,五个经过三个月战争,脸上盖满灰尘,早已疲惫不堪,衣衫不整的日本士兵,无劲地端着步枪,慢慢的走着。忽然间,他们眼前出现了一座已被削去半边屋顶的教堂,他们小心翼翼推开门,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

  教堂里挤满了没来得及逃出的难民与中国士兵,他们眼里充满无限的恐慌,双腿向后退,缓缓地举起了双手,画面定格在一个孩子身上,她左右看看周围的大人,也将双手举了起来,甚至还微微露笑,这笑流露出一个孩子的幼稚与天真。其实几千号人就全冲上去,也可将日本兵压死。此时日本兵也很紧张,他们根本不知道面前的中国人会做出什么,但中国人却放过了这唯一的机会,心中不由为当时祖国的'软弱无能而感到心酸。

  日本兵叫来了大部队,将教堂里的中国士兵抓去与街上抵抗日军最终被俘的中国士兵集中在了一起,一同押到郊外。在即将被屠杀之际,中国军人的脸上见不着一丝惶恐,只有当代军人的沉着。面对眼前先走一步的弟兄们,看看这座即将让自己献出生命的城市,突然,他们都大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哒哒哒”机枪声响了,先辈们倒下了,嘴巴却仍张着,想多喊几句。

  那一声声呐喊在我心中回荡。这呐喊是他们对已踏鹤西去弟兄们的哀悼;是对还充满活力后生们的激励;是对一个还未完全灭亡民族的期待。我想流泪,却又想起郭沫若的《屈原》:“哭,哭有什么用?眼泪,眼泪有什么用?”

  是啊!哭确实没用,在那个时代没用,这个时代也没用。如今,祖国强大了,从两弹一星到太空漫步;从唐山到汶川的顽强拼搏,再到第29届奥运会的成功召开,都表明中国在逐渐强大,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

  回想整部影片,整理脑中的近代史资料,我们如今能做的,就是时刻将祖国放在心中,勿忘国耻,要有知耻而后勇的精神。

  让我们一同从历史的河流中吸取经验。通过自己的努力,奋发,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更美好,让她站在世界地位之巅上。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20

  《南京,南京》堵了中国人的心,甚至日本人也不领情。可是,凡是打过架的人都可以明白。

  中学时候,打架的发起人一般都躲在后面指挥战斗。打人者,被打者本来素不相识,也没有仇恨。但大家都上,我不上就被鄙视,不去就没面子,何况我校与他校历来有仇。面对面,开始忐忑不安,面对陌生面孔,面对弱小,也曾犹豫。但是有人动手了,所有人马上热血沸腾,同伴们的凶猛,刺激到自己的自卑。为了不被鄙视,便猛下黑手,对倒地者也猛跺几脚。什么无辜的弱小,女孩子也一样不放过。

  虽然一瞬间觉得自己很无耻。但是,回去后得到老大的`表扬,得到弱小同学的敬畏,得到谄媚的同学的吹嘘。不久,那些内疚就被自己故意忘记了。很快,对方来报仇,更多的人又有了直接的仇恨。

  回想起来,恃强凌弱的胆小鬼仍然是胆小鬼,大哥依旧是大哥。受伤的,被开除的基本是冲在前面的傻子。在某些需要的时候,大哥们会不计前嫌的和谈,俗称不打不相识,可是身心的伤疤永远跟随我们。打人者,永远难逃内疚,被打者变得心灵扭曲,充满仇恨。莫名其妙的仇恨来得本无意义。

  战争本来就是一场以暴力为表现的集体无意识斗争。参与者往往是失去思考能力的,仇恨本来与自己无关,从此就有关了。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21

  昨天在宿舍看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看后感受颇丰。永记南京,勿忘国耻!我想但凡一个中国人都会记得那个让人害怕让人伤心让人悲痛的年代。也许有些人无法体会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的复杂心情,那么在看过这部电影后你就会知道那是一个怎么样的年代!

  《《南京南京》》采用的是黑白的背景,更加的渲染出了主题,开篇就是南京沦陷后的断桥残垣,给人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种战争的气息,破坏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的心情紧张起来了,当看到孙忠三先生的铜像被日本人摧毁时,没有来的一阵酸楚;当看到中国的士兵被活埋时,心情是无奈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啊;日本士兵的残忍实在是让人发指!在演到难民营时我又被中国人的坚强感动,正是这种坚强这种毅力才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中国人挺过了那个黑暗的年代

  当然电影并不是一味是战争,当看到唐先生哄孩子时,我想看得人心里都是甜甜的,可是正是这种温馨的画面更加突出了战争的可怕。当看到日本士兵角川正雄遇到爱情时,我想他肯定暂时的忘记了战争忘记了杀戮。可是现实是残酷的,角川的爱人被征为慰安妇,唐先生的孩子被日本人当面摔死,我看到得是角川的迷茫“为什么要战争?”,唐先生的绝望。当难民营被日本人占领时,姜老师的反抗,拉贝的保护也是从侧面反映出了战争的残酷!

  电影的结局十分耐人寻味,角川的自杀,小孩的苦笑都是有着意义的,我想每个人看完后都会体会出些什么。

  《《南京南京》》,勿忘国耻!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22

  有一个喜爱和平的国家,从未侵略过任何国家,名叫中国。从前,有一个土地小小的岛国,名叫日本。故事就发生在这里。1937年12月13日就是这个噩梦的开始,南京这个六朝古都经历了最悲惨的历史时刻——一声声悲惨的呻吟,连天的叫喊、哭号,日本在历史上的光辉形象从此倒塌,噩梦开始了……

  这是超越人类忍耐极限的历史悲剧,牵动着中国每一个人的痛的神经。日本的征服行为违背了“自己活也让他人活” 的国际和平法则,这都是与他们的人生观有关系。“菊花”与“刀”是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菊花”是皇室的家徽,而“刀”又是武士道的象征。日本确实是一个讲究礼貌的民族,与人说话时要鞠躬到90度,而且是不停地鞠躬,他们那里的坐下是跪着,所以客人来时都会跪着迎接。但骨子里却是侵略扩张,血腥残忍。把婴儿挑在刺刀上,杀人比赛……他们的性格是具有极端的双重性。这是与日本的“耻感文化”分不开的,他们认为“罪”是要靠内心来主动反省的`,日本的孩子冬天会穿极少衣服在雪地里挨冻,“我们的身体越累,我们的意志就越昂扬,我们的精神就会凌驾其上。”这与中国儒家思想差别太大,真的特别不理解。

  日本是一个岛国,这构成了日本人格中的那种特有的敏感、脆弱、悲苦和孤绝的色彩。日本人一生都在挤。想在一个80%的面积被森林和山脉覆盖的岛国生存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这个岛国还拥有1.27亿人口,所以日本人从一出生就开始品尝拥挤的滋味,从摇篮刀墓地,一生都在与无处不在的拥挤抗争。

  中国和日本隔海而邻,战争才是公敌,是全世界的公敌,为了不让噩梦重新上演,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建美好家园!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23

  回望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有多少恩恩怨怨,有多少仇恨绵延。陈年战事如酒,成败转眼如秋。是的,过去了,历史的车轮已经浩浩荡荡的驶过。凌空而上的天空如今写满了和平,可是,那历史留下的痕迹依旧清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它告诉我们,历史是不能被遗忘的。

  黑白的镜头贯穿全片,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炮火肆意轰炸扫荡人群,一声、两声、一个人、一群人就倒下了。而我,而我们却只能像坐看枪毙的人,麻木的盯着屏幕看鲜血蔓延成河流,看日本军官那狂妄的变形了的脸庞,看整个南京沦为死亡之城······

  愤怒,是的,这段中国的屈辱史,作为后人的'我们想起来,的确应该为之愤怒,为之愤慨。但我并不想,像如今的一些热心青年一样大喊着、叫嚣着:“中国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之类的话。因为这没有意义!这不能唤醒长眠于地下的那些生命,也无法改变中国曾经的耻辱。我想,我们没有一个人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因为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因为我们过的比他们好、因为我们的心脏依然跳动着、因为我们活着!有人说,活着是痛苦的。是的,生活上的压力、社会上的舆论往往让我们难以承受。死,比起活着就容易的多了。可是,有多少人愿意,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去换取这种永恒的轻松呢?

  学习历史、铭记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镜、以史为鉴,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社会在进步、人类在进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南京大屠杀的阴影中,也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仁慈的地母啊,望你给长眠于地下的遇难同胞们一双黑色的眼睛让他们寻找凡世中的一丝光芒吧!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24

  1937,那个火热的年代,中国正遭受着最惨烈的蹂躏,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无一不让人感觉到惨烈和痛心。其中尤为甚知的是南京大屠杀!整整一座城市的人,整整30万人之多,就那样在短短的三天内被日本军队屠杀,其手段之残忍心灵之冷酷令人无法接受。

  《南京!南京!》就是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的大型史实纪录电影,看了这部电影,我感慨颇多。在观看影片的全过程中,那种对生命的无力感和痛苦感一直紧绕在我身旁,挥之不去。

  看过了《南京!南京!》,让我从心底里感受到了悲痛和震撼。浓烈的销烟中,日本士兵披甲端枪、手持刺刀踏过残垣断壁的中山门;断肢残臂和赤裸的尸体铺满了街道城区;令人不寒而栗的人头首级堆积起小山,布满路边河岸;机枪扫射、挖坑活埋、刺刀刺杀、浇油火烧,无不用尽惨无人道之其极……

  两个多小时的片子看不到一滴鲜血,然而却能让人感受到那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惨状。电影中每一个生命都是脆弱的,无论他富贵贫穷、高低贵贱,随时都会像烟花般消散,我无法想象在这种人间地狱下,人们是怎么样生活的,更确切的说是如何生存的。而这些也仅仅是历史事件的艺术性概括,更为悲哀的是,电影之于现实或许还要含蓄几十倍,只有经历过这场劫难的同胞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苦楚。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来自无数革命先烈的不屈奋战,来自无数中华同胞的鲜红躯体,来自无数铮铮铁骨的坚毅脊梁,是他们用誓言、鲜血和生命讴歌了峥嵘岁月的苦痛罹难,谱写了中华儿女的不朽篇章,铸就了民族崛起的盛世辉煌。

  这段历史已然成为过去,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牢牢记住,尽管有人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去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蒙蔽事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连回首自己历史时都没了勇气,那就太可悲了。我们不仅不能忘,还要将那段历史带给我们的沉重转化成不屈意志,鞭策自己不断前进,逐步改变落后挨打的卑微局面,化沉痛为力量,变弱小为强大。只有通过我们华夏儿女的共同努力,让祖国真正强大起来,才有能力不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勿忘国耻,《南京!南京!》给我带来了太多的震撼和感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要有一种忧患意识,明白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懂得感恩与回报,尽自己所能来回报父母和社会,才对得起国家对我们的培养,对得起自己即将逝去的青春。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25

  1937年,在那个炎热的时代,中国遭受了最严重的破坏。卢沟桥事件和南京大屠杀都让人感到苦涩和悲伤。南京大屠杀尤其著名!仅在三天内,整个城市就有多达30万人被日军屠杀。手段的残忍和内心的冷漠是不可接受的。

  南京!南京!是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的大型历史纪录片。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感觉好多了。在看这部电影的整个过程中,对生活无能为力和痛苦的感觉一直紧紧围绕着我,挥之不去。

  我见过南京!南京!“让我从心底感到悲伤和震惊。在浓烟中,穿着盔甲、拿着枪和刺刀的日本士兵走过摇摇欲坠的'中山门。断肢和赤裸的尸体布满了城市的街道。人们冰冷的头颅堆积如山,覆盖着路边的河岸。机枪火力、挖洞活埋、刺刀刺伤、石油和火力都用尽了不人道。

  两个小时的电影看不到一滴血,但能让人感觉到血变成了河、尸体。电影中的每一个生命都是脆弱的。不管他是富是穷,高是低,他随时都会像烟花一样消散。我无法想象人们是如何生活在这个人间地狱的,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是如何生活的。然而,这些只是历史事件的艺术概括。更可悲的是,这部电影可能比现实更加微妙几十倍。只有经历过这场灾难的同胞才能真正体会到苦难。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来自无数革命烈士不屈的战斗,来自无数中国同胞鲜红的身体,来自无数铮铮铁骨的坚强脊梁。正是他们用他们的誓言、鲜血和生命歌颂了这多事之年的苦难和死亡,写下了中国儿童不朽的篇章,锻造了国家崛起的繁荣。

  这段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但我们必须牢牢记住,虽然有些人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欺骗事实,以掩盖他们的罪行。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甚至没有勇气回顾自己的历史,那将是非常可悲的。我们不仅不能忘记,而且必须把这段历史给我们带来的沉重负担变成不屈不挠的意志,鞭策我们自己继续前进,逐步改变落后和挨打的卑微处境,把悲痛变成力量,把软弱变成力量。只有通过我们中国儿女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使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并有能力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别忘了国耻,南京!南京!“给我带来了太多的震撼和感觉,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一定要有忧患意识,懂得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懂得感恩和回报,尽最大努力回到父母和社会,为我们无愧于国家的培养,无愧于自己即将死去的青春。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26

  活着,再怎么不堪也比丢了生命要强;死亡,在如何残酷亦与“生”无关联。这是我在看完电影《南京!南京!》的瞬间感受。

  13亿中国人都知道1937年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生存的土地上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处弥漫着硝烟,从欧洲到亚洲。原本富饶的土地一晃儿成了阿鼻地狱,这是战争带给我们的。然而——

  战争在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带给人类一个自我反思的契机。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和平共处?仅因为各自的外貌、肤色、意识、观念、形态有所不同?为什么我们总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却从未打算听取其他的意见?为什么我们会因为一个自以为是的理由便掀起狂澜大波?为什么我们总是喜欢很狭隘的站在自己的国家或是民族的角度去思考全世界乃至全人类的问题,并且一度乐此不疲?然而我们却很少把全世界全人类作为出发点去考虑人类的将来。

  看,那战火中被死亡与杀戮熏红了的一双双眼睛;看,炮声里生命有如草芥,此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只能抬起头看看前面模糊的图景。战地上的胜利呼喊伴随着胜利者的暴虐进入城郭。呼喊绝望的是战败方手无寸铁的百姓,兴奋狂喜的是握着刀枪胜利的士兵。哭与笑,一样的龇牙咧嘴,确实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情。

  战争到底是我们所惧怕还是我们所渴望?自古以来,不论西方亦或是东方,自-拍案而起,怒发冲冠之后便是兵戎相见。战场上短兵相接,双方却都有凄美的故事,壮烈的牺牲,都有过胜利和失败,或许还都产生了各自的英雄,然而却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从“人”的角度讲,孰是孰非很难用“正义”与“非正义”两个概念来归纳。不错,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但他们却又都是血肉之躯,都拥有各自的家庭。

  当战争让生命变得容易陨逝,那些不可思议的人类力量反而得以迸发。影片中从被俘的军人陆剑雄只身站起英勇赴死到大伙临死之前发自肺腑呐喊的预言“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从被包围的难民营里第一个为了大家的安全而站出来自愿充当慰-安-妇的江香君到跟着举起手来的九十九名女性都在诉说着战争中生命的悲壮。那些纤弱的女子怀揣着一丝希望,天真的以为她们的屈辱可以换得大家的性命。最后,军营里的板车却拉出一张张扭曲变形了的脸。

  生命在战争的催促下走到了尽头。尽头是否有母亲温暖的双手,家人亲切的抱拥?在那动乱的年代,任谁的家乡都变得异常可爱。我们不是浮萍,或多或少都有些根基,我们所依恋的,已化为心中的信仰。即使是胜利者也依然失声大喊“我受不了了,我要回家!”日本士兵呼喊的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的《硫磺岛的来信》。当驻守在硫磺岛上的日军俘获了一名美国兵,在念那名士兵随身携带的母亲的家信的.时候,所有的日本士兵都感动了。但那仅仅是一封普通的家信啊!平凡的母亲希望儿子可以早日回家团聚,希望战争可以早日结束。而这何尝又不是天下所有战争中的母亲的期望呢?儿女们有如何愿意起家不顾呢?是以陆川导演在《南京!南京!》中安排日军某小分队队长角川正雄在战争的空隙想念战友母亲酿制的清酒,想念本土的饭团,想念自己的母亲。而那名角川所中意的日籍慰-安-妇在得到他送给她礼物的时候亦因嗅出了家乡的味道而感动。但是,在中国大陆,在1937年的南京,角川亦用他的双手拆散了不知多少个家庭,杀死了不知多少位母亲的孩子,埋葬了不知多少位母亲的思念。当生命遭遇战争,有的逝去了,而有的则留下来看着其他的生命痛苦的离开;麻木的生命也许可以坚强的活下来,而那敏感的,如何忍心?他颤抖过,他犹豫过,但他并不能改变任何事,甚至是自己。因为他是一名军人。可他也确确实实的属于他自己。就这样,在战争中挣扎的理性的自我与感性的自我交替出现,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要知道,自己手刃的是曾经与自己一样活生生的人啊!最终,他屈服了。他违抗了军命擅自放走了小豆子与一名赵姓中国-军人。随后,他虽然举起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却永远抹灭不了战争带给他的噩梦。

  战争的痛苦与罪恶,并不是哪个民族可以独立承担。这种一发而不可收的战争状态自开始后就不受任何人的控制。当然,战争中的生命并不是每一个都如角川般敏感。战争可以让人冷静,也可以让人丧心病狂。记得三岛由纪夫曾经写道“当你杀死一个人的时候,你会产生恐惧;而在你杀了两个人的时候,你会变得麻木;一旦那你有机会连续杀死三个人,就会有一种快慰的感觉油然而生。”也许战争,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得以持续。

  战争是人发起的,战争的受害者却依旧是人,不会偏袒任何一方,胜利的抑或是战败的。人与战争,不知道是谁利用了谁。最先发起战争的人到后来却成了战争的奴隶。City、of、Life、and、Death,希望人们记住的是战争带给我们的反思,而不是仇恨。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27

  刚刚看完电影《南京!南京!》,不由想起侵华的日军大屠杀纪念馆前“家破人亡”的塑像,耳边似乎仍在响着受伤害的母亲发出的带着鲜血和仇恨的哭声,“逃难”中失去亲人的孤儿那无助的身影在眼前不断地闪过。1937年12月13日,一支毫无人性的军队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屠杀。他们采用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来残杀中国人民。昔日繁华的南京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大街小巷,防空洞里,处处都有中国人民的尸体,顿时,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魔鬼的天堂。侵华的日军在中国,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

  勿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一个不强大的'国家就会有遭受蹂躏的危险!一个不强大的民族就会遭受灭顶之灾!中国人只有强大起来才能迎接更艰辛的挑战!中国人只有强大起来才会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28

  《南京南京》不可避免的点燃中华民族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1937年,30

  万中国人被屠杀,国殇,2009年,《南京南京》重启了这段伤痛记忆,我们不能没有危机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想,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不二法门。

  血淋淋的黑白色,听到的`是寂静中的枪炮声!日本人进城了,中国的大部队开始逃跑,陆剑雄和他零零落落几个不甘投降的弟兄手挽手地组成一堵人墙,阻止逃兵的去路,他们不肯投降,一直在城里偷袭日军,直到一个个死去。日本人说:你们中国军人真是厉害,我们进入南京城后,四处都是冷枪,我们不的不把很多建筑物都炸平,但是没有一个人走出来!不屈与坚韧的因子一直存活在中华民族儿女的血性之中,极端环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中国人用鲜血和牺牲构筑的中国精神。

  历史可以宽恕,但不能遗忘。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29

  1937年12月的南京,沉浸在颓败和绝望的气氛中。1937年12月的南京,充满哀嚎和绝望的呼喊。在死亡面前,一切变得无力。在淞沪会战中冒死战斗的将士们,到了南京都成了胆小鬼。潮水一般的残兵败将踩踏着战友的身躯冲向城门,满眼的惶恐和急于奔命的慌张。孙中山的铜像被拉到,但是中国没有倒。残兵们在废墟中做着顽强抵抗。但毕竟力量悬殊。最终,队长无力的说:“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但是没有人离去,一直到被俘。面对死亡不是不害怕,不是不惊恐。但这群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子弹穿透胸膛的前一刻齐声呐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无数投降的士兵和平民从各个方向被驱赶至一起,一批人被枪杀,身体像被大风吹过的草地,齐刷刷的沿着一个方向倒下了,但不同的是,这场风永远不会过去了。一批人被活埋了,一批人被烧死了,一批人被淹死了。画面残酷的令人目不忍视。南京俨然成为一座死城,这些手拿枪械的禽兽见到可怜的中国妇女犹如恶狼般汹涌的扑腾上去,可怜的妇女只能以躲避作为回防。美丽的中国女同胞放弃了娇柔的秀发,放弃了艳妆,粗布麻衣,短发裹头,以此示人。

  人群里已经分辨不出性别的属性。目的'只为躲避日本禽兽的发泄。唯一可以帮助他们的只有一位日本盟友德国的拉贝先生。在拉贝先生的庇护下,生活在安全区的苦难群众得到了简单的生存资源。但紧紧是一点点,日本兵从未停止过发泄的欲望,为了解决日本军纪的问题,日本居然提出加快建设慰安所的方案。目标最后还是锁定在可怜的安全区内,虽然拉贝先生和姜老师据理力争,言辞分明,但在刺刀子弹的威逼下只好妥协。

  100位伟大无私的中国女性献出了纯洁的身体换来的却是安全区短暂的太平。这一百位美丽的女同胞,最后多以死表明了世事的无奈。当姜老师哭着说出这个决定时,妓女小江第一个站了出来:“拉贝先生,我去。”她从容的转身,骄傲的回头,以她特有的方式做着最勇敢的抵抗,证明着中国的顽强。南京,真正的地狱。他让我们见证的不只是日本人的残酷、冷血。还有人民的坚强,那些勇敢地人们以她们的的方式做着最后的抵抗。这部电影通过一个个的特色人物,展现了中国民族的灵魂,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面对死亡,他们是坚毅的。面对一个个狰狞的面孔,他们是大无畏的。面对一柄柄冰冷的铁枪,他们是视死如归。他们是民族的缩影,是中国的国魂。陆建雄,小江,唐先生,姜老师,代表了南京城中无数伟大的中国人。在这座生死之城中,还有什么比活着更恐怖,还有什么比抵抗更需要勇气,他们不躲避,也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只是和中国站在一起,用牺牲,证明我们不会放弃。整部影片弥漫着一种残酷的压抑和绝望,只有结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希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代表着中国的希望,明天虽然依旧残酷,但希望已经传递下去。南京虽死,但中国人的团结与抵抗已经被唤起,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么只有努力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影片用大量的笔墨勾画了角川这个形象,他有知识,有思想,天真而纯净。作为侵华的日军的一员,他的双手无可避免的沾满了鲜血,但他的内心始终在挣扎和思考。在心爱的百合子死去后,他终于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放走小豆子,开枪自杀。影片以近乎残忍的镜头语言,再现了那段滴血的历史,让每一个看过的人记住南京,记住前辈留下的血。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30

  刚开场的时候,枪声、炮声。惨不忍睹的杀戮,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上百名妇女举手自愿牺牲自己做慰安妇,为安全区的民众换取过冬的物资那个震撼人心的场面。每一只上扬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扑动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严的光辉。每一个举手的妇女,燃烧自我,救助他人,令70多年后的我们动容、惊心、泪流满面。她们的牺牲与毅然走入刑场、高喊“中国不会亡”的.中国士兵的牺牲一般高贵而沉重,像两记重锤捶打在历史的鼓面,动人心魄,回音荡荡。教堂妇女举手一幕是《南京!南京!》继中国军人江边就义后的第二个高潮。令这部灾难电影,回肠荡气,渐入佳境。

  很多人跟我有同样的质疑:姜淑云居然没有举手?尽管她声音颤抖,泪落双颊,但是如果她也能举手,是不是能和妓女小江一起携手走进那片神圣的光辉里去?是不是能给角色一个更加完美的收场?举手,还是不举手?牺牲,还是苟活?电影继续在进行。我的问题也终于有了答案。在教堂百名妇女举手时,姜淑云已经做出了选择。在我们的文化里,更容易被牺牲的壮烈感染,而对“理性的拯救”感到陌生。在教堂小江等妇女选择“牺牲拯救”时,姜淑云选择的是另一种“拯救”,尽管她最后的牺牲同样令人黯然神伤。我们应该感谢电影《南京!南京!》,她让我们对历史的解读了一种可能。

  我不会再去看第二次,不是不想,而是不忍。《南京!南京!》里透露死亡讯息的场景之多,尤其黑白画面的处理更让每一种形式的死亡都让人身临其境,这种真实的氛围已经让你觉得内心超出了对残酷的负荷,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曾看过那些触目惊心的老照片。但最可怕的还是那些没有直观画面的死亡讯息。女儿被日本鬼子从窗口扔下去,观众看到的只有唐先生奔去窗口的崩溃呼喊,还有一车车从军营运出去的女子裸体。日本士兵杀人时的表情,走向死亡的人群的眼神,在黑白不见血的银幕上,你只能读到两个字,绝望——这是地狱最底层的绝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穿长褂戴瓜帽的男人被推到土坑活埋的那一刻,他紧紧闭着眼睛,没有反抗,也没有歇斯底里。如果看过那些老照片,你会相信这就是真实的地狱。

  唐先生一句:“我老婆怀孕了!我老婆又怀孕了!”之后,英勇就义了。这句话,透露了生命的气息,还让那些侵略者知道“中国人杀不尽!中国人的生命是顽强的!”我深深感动了!

  铭记国耻很重要,比铭记国耻更重要地是认识你自己。最后我还想说,它就是一部电影,因为只有电影才会以那样的方式结尾,留一点阳光与希望,并且浓妆重彩地将小豆子的照片放那么大,题注下他还活着。这静止的画面远比那句中国不会亡来得更有力量。

  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不能忘记国耻,我们要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强大我们的祖国!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31

  翻开历史的篇章,回忆那段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日本军队闯进南京时,城内的军人们用身躯铸成了一道道人墙。可这些都无济于事,日本军队以强大的冲击力冲垮了人墙,把军人们踏在脚底。大肆的闯进南京。

  南京城内所有的战俘都被抓起来了。有的人,葬身在机关枪接二连三的扫射中;有的人被带到海边,又是一阵疯狂的扫射,人们倒在海边,海水冲刷着他们的身体,将他们轻轻拖入海中,顿时鲜血染红了整个海面……

  我怎么能不痛恨日本人,我何尝不想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想一想,当他们的孩子在摇篮中甜甜的入睡时,我们的婴儿却被残忍的.摔在地上;想一想,当他们的儿童享受美好的童年时,我们儿童却要面对死亡;想一想,当他们的老人在家安享晚年时,我们的老爷爷、老奶奶却流浪在街头无家可归;

  正如电影里所说“中国不会亡!”是的,中国没有灭亡,但祖国现在的兴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多少英雄冲锋陷阵,用鲜血和平,他们何尝不想在家和一家老小过平安、幸福的日子可是日本的侵略打破了这样的生活。为了祖国他们必须要上阵杀敌。

  是啊!“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为国家做出贡献,使中国更加强大这样才不愧对那些抗日英雄,中国才不会重蹈覆辙。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32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南京南京》,虽然看之前已经被网上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血淋淋的教育过无数遍,我也做好了难过的心里准备,可是当电影里幸存者声泪俱下的述说以及当年侵略南京的日本兵得意的讲述,我还是被刺伤了。

  我不想对战争的残酷以及战争对人性,道义的扭曲作出过多的谈论,我只想说即便是一个军人被战争扭曲而疯狂了,也不会象日本军人在南京犯下的罪行,那种对生命的极度漠视,对人性的极度违背,以至于我怀疑日本军人以及其代表的日本民族是否集体患病,一种心灵的病,应该考虑是否对这个民族实施管制,就像把精神病人送进精神病院一样。不要说我愤青,也不要把我的文章和拒绝日货挂钩,因为看了这部片子,我如果连骂两句的权利都没有,我难以发泄这郁闷到极点的心情。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人会思考。文明之所以远离野蛮,就是对生命意义的尊重。人类文明在野蛮与无知中挣扎了很久,但是在最近几千年迅速得以走向民主和人性。然而日本人在上个世纪犯下的这场罪行,无疑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页,若干年后,当后世的人们审视这段历史时,一定会说,你看,野蛮人,还没有进化。就像我们现在看以前的猿人为了食物互相拼杀一样,野蛮。

  更可悲的是,这个号称大国的国家的人们,早已忘却他们犯下的罪行,错,应该不是忘记,而是记得但却不承认,并且试图抹杀或篡改这段历史,并把那些犯下罪行的士兵们当神一样供着,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个民族,一个遗忘历史的民族终究也会被历史所唾弃。

  其实,我很希望曾经的受害国,应该联合起来提起一项新的诉讼,要求国际法律机构或者相应的机构,能够迫使日本拆掉靖国 神社中的战犯灵位,或许这样做不能改变日本民族的一种骨子里的对历史的态度,但是我们要给他们压力,让他们知道不承认错误的孩子是坏孩子,那种不承认错误也罢,还到处嚷嚷装无辜,那就是无赖。

  这又是一个难以入睡的夜晚........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33

  沉重的心情溢于言表。曾经那一部震撼的电影《南京》还历历在目,而这部《南京!南京!》给我的更深的感慨。两个突兀的感叹号!屈辱,愤怒,心痛,已无法倾诉我心底的声音。振聋发聩的影片将战争的丑陋在脑浆崩裂的那一刻毕现无疑。强 暴,这种罪行,是人类的耻辱。

  《南京南京》不可避免的点燃中华民族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1937年,30万中国人被屠杀,国殇,2009年,《南京南京》重启了这段伤痛记忆,我们不能没有危机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想,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不二法门。

  血淋淋的黑白色,听到的是寂静中的枪炮声!日本人进城了,中国的大部队开始逃跑,陆剑雄和他零零落落几个不甘投降的弟兄手挽手地组成一堵人墙,阻止逃兵的去路,他们不肯投降,一直在城里偷袭日军,直到一个个死去。日本人说:你们中国军人真是厉害,我们进入南京城后,四处都是冷枪,我们不的不把很多建筑物都炸平,但是没有一个人走出来!不屈与坚韧的因子一直存活在中华民族儿女的血性之中,极端环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中国人用鲜血和牺牲构筑的中国精神。

  历史可以宽恕,但不能遗忘。

  对于那样一段历史,已经成为了整个民族的'死结,不是谁想颠倒和抹杀就能颠倒和抹杀的,但想要记住同样不容。一种空洞的仇恨,没有可以附着的支点,这场屠杀已经离去了72年,当初幸存的人们也逐渐被时间带走,但我希望那些鲜血淋漓的伤口不要随之消亡,我们未必需要一部片子来激起某种仇恨,然后去手刃仇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哭诉,不是煽动,而是展示,还原那些被遗忘或者被忽视的点滴细节,然后让看到的后来人叩问自己的心,至于会得到什么样的回响,伤痛不能被继承,更不能被强行灌输,只能靠自己去直面,哪怕你看到的是一部被复原的电影,只要它够真诚。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34

  怀着沉重的心情,我关看完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影片讲述的是1937年的12月,南京城破。30万中国人,无辜的中国人被屠杀!鲜血染红整个南京城!残兵连在废墟中做着最后的抵抗。最终,队长陆建雄无力的说:“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但是没有人离去。这群中华民族的英雄在子弹穿过胸膛的前一刻一齐呼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多么感人的又多么伟大的一幕,他们是中国的英雄是炎黄子孙的骄傲!

  人怂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在这场战争中也十分形象的体现出来。十几名日本军在一个教堂里发现了无数中国人,其中还包括一些中国军人,日本军恐慌的叫援兵,而中国人们根本无意抵抗,那么多中国人被几个日本军吓得连忙往后退, 麻木呆滞的举起双手。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奇怪的看了看四周,最后也跟着举起双手。日本军的几声枪声就使他们彻底绝望与崩溃,而教堂外孙中山的雕像,被五花大绑的拽倒,被日本军欢呼着拖走。

  画面中,无数投降的中国士兵,老百姓,被从四面八方驱逐到一个地方。枪杀,活埋,火烧,如退潮般倒下,一张张绝望的'面孔,狰狞的面孔,画面残忍的不忍直视。南京,真正的地狱。拉贝以纳粹的身份,保护了一小批难民,但是,在日本军知道那里有很多女人的时候,便去索要100个,并且带有威胁,姜老师和拉贝,无奈答应。在姜老师和拉贝哭着告诉大家这个消息时,妓女小江第一个站出来说:”我去。”他从容的转身,骄傲的回头,以他特别的方式勇敢的与日军敌寇做着斗争,证明了中国人的顽强。

  整部影片都弥漫着绝望与压抑,南京这道深深的伤疤,将永远留在中国心头,永远滴血!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35

  黑白色调的电影开场,天空阴霾,显得压抑而忧伤。南京城遍地狼藉,犹如废墟一般,一张明信片出现,写着一些苍白的文字,诉说着沉痛的历史。

  十几名日军在教堂发现了无数难民,其中还有大量的中国军人。日军恐惧的叫援兵,可中国人根本无意抵抗,麻木呆滞的举起了双手,日军的几声枪响就使他们彻底崩溃。远景中,孙中山的铜像被拉到,一起倒下的是整个中国吗?

  不是。残兵连在废墟中做着最后的抵抗,顽强的抵抗。最终,队长陆建雄无力的说:“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没有人离去,直至被俘。这群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子弹穿透胸膛的前一刻齐声呐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中国是坚韧的,中国人的抵抗从来没有停。

  但在当时的南京,抵抗终不是主旋律。画面中,无数投降的士兵和平民从各个方向被驱赶至一起,被淹死,枪杀,活埋,烧死,如退潮一般倒下,画面残酷的令人目不忍视。日本兵在大街上呼喊道:“支那兵!支那兵!”,而教堂里是越来越多的举起了双手,当坐在父亲肩头的小女孩在看到他周围的同胞,他的亲人,他的叔叔阿姨都举起手来时,她做了人生第一个选择,慢慢的举起双手,高过头顶!这就是他先辈们教会他的!这就是他学到的第一堂课!没有抵抗,当敌人来临时,放弃抵抗,放弃挣扎,举起双手!是的,等待着的是,更多的屠杀与嘲笑!与对待牲畜般的行为!

  南京,真正的地狱。南京已死,安全区是唯一一块尚在苟延残喘之地,拉贝以其“纳粹”的身份保护了一小批难民。日军发现安全区有大量女人便前来索要100个,江老师和拉贝无奈答应。当姜老师哭着说出这个决定时,妓女小江第一个站了出来:“拉贝先生,我去。”她从容的转身,骄傲的回头,以她特有的方式做着最勇敢的抵抗,证明着中国的顽强。

  拉贝被迫回国,安全区终于不保。唐先生,这个为了保护自己一家出卖了安全区内的中国军人的胆小的男人,终于升华为顶天立地的汉子。小妹和女儿的死,让他从对日军的幻想中醒过来。他将跟随拉贝离开的机会让给别人,送妻子离开后,即被押送刑场。或者不好吗?有时候活着比死亡更残忍,坚强的死亡更有力度。他趴在日本军官耳边,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我太太又怀孕啦。”孕育的是千万不去的铁骨,是中国的希望,你杀的掉吗?

  姜老师,这个一直以来为挽救中国人而与日军勇敢周旋的柔弱女子,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每个女人只可以带回一个男人,而她蒙住头,冒死带回了一个又一个。也许她的努力是微不足道的,但多救一个,中国就多一份希望。最终,她被日军发现了,被带走的那一刻,她用英语对角川说:“杀死我。”角川开枪了,她以这最美丽最不屈的方式,震撼了日军,证明着中国的尊严。

  陆建雄,小江,唐先生,姜老师,代表了南京城中无数伟大的'中国人。在这座生死之城中,还有什么比活着更恐怖,还有什么比子弹更无敌,还有什么比抵抗更需要勇气,他们不会躲避,也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只是和中国站在一起,用牺牲,证明我们不会放弃。

  整部影片弥漫着一种残酷的压抑和绝望,不见一滴鲜血,但却处处有锥心的痛,只有结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希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代表着中国的希望,明天虽然依旧残酷,但希望已经传递下去。南京虽死,但中国人的团结与抵抗已经被唤起,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么只有努力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另外,“活着,比死更艰难吧?”角川的这句话深刻富有含义。他有知识,有思想,天真而纯净。作为侵华日军的一员,他的双手无可避免的沾满了鲜血,但他的内心始终在挣扎和思考。在心爱的百合子死去后,他终于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放走小豆子,开枪自杀。我知道陆川想用角川来完成对侵略者的人性还原,证明他们的痛苦和悔过。但南京大屠杀中的三十万冤魂,整个抗战中死去的三千五百万英雄,不是一句悔过,一颗子弹就可以弥补的。每个人都会犯错,有些错误可以被原谅,有些则永远不能。正如南京这倒深深的伤疤,会永远留在中国心头,永远滴血。

  可能有些人会说,我们应该着眼于现在了,不要太固执于过去,难道要我们背着中华民族百年的耻辱,整日缅怀那无数的冤魂,整日垂头丧气,或是义愤填膺,看个日本人就揍一顿,说什么伤害了我们民族自尊心?其实不是的,乐观的思想已经根植到了中华民族的骨髓里,乐观是好的,关键我们的问题是乐观过度了,失去了对危机的意识,总觉得战争还没有爆发,地球还没有毁灭。我想说的是,我们有理由乐观的去奋斗,乐观的从失败中站起来,乐观的去生活,但是我们不能乐观的贪图安逸,任何一片安逸之土都是通过搏斗换来的,如果我们放弃了搏斗的意识,最后我们将再次无一片安逸之地。说来说去,居安思危,几千年来,历史一直在给我们上着这一堂又一堂的课,然而我们却不喜欢长记性。

  影片以近乎残忍的镜头语言,再现了那段滴血的历史,让每一个看过的人记住南京,记住前辈留下的血。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勿忘国耻,理性爱国!是现代社会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做到的!

【《南京南京》观后感】相关文章:

南京南京观后感12-03

《南京!南京!》观后感01-03

南京南京观后感范文06-05

南京游玩作文02-07

绿色南京作文05-01

南京导游词10-22

南京地理实习报告04-06

南京保障房购买条件11-09

南京租房协议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