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扎赉诺尔》观后感

时间:2022-10-01 06:55:3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扎赉诺尔》观后感

  《扎赉诺尔》观后感(一):最后一个蒸汽火车司机

《扎赉诺尔》观后感

  这是个很简单的故事: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全片完成得像短篇小说一样细致、平淡,饱含耐心。静止的镜头构成并划分了小说的段落,让边地野景有足够的时机酝酿它本真的空大和孤寂;人物在他无趣的生活里藏他笨拙的感情,或放他的任情任性。有始有终,不起不落,在人人都需要凶猛的剧情充满电视和真实的时候,一个本分的故事和它本分的模样显得弥足珍贵。

  在扎赉诺尔这块中俄(东北)边地上,直到电影拍完的下一年,人们都还在使用蒸汽火车运煤。朱老头和治中这一对旧工业时代的师徒,过着日复一日碎屑而程式化的工厂生活。工作时一个开火车,一个在车厢尾端举着通行的绿旗子指挥。休息时两人在某节车厢里偷喝啤酒,唱不流行的流行歌,看外面冰天雪地。下了班坐在老破的礼堂看老掉牙的走穴二人转,在大铁门关之前,合一辆二八大杠的脚踏车回转。和工厂的四壁一样,和并不让人震惊的工人洗澡群像一样,他们缺乏表情,习惯沉默,按时间和场合做事,偶尔对上几句,都是僵的,不如不交流好。

  直到朱老头的退休使他们面临分离,一段长长的送别就此开启。没有“就此别过”,治中的脚踏车一路打转、逗留、尾随,一直跟到工人中转站,又坐上卡车跟到火车站,最后跟上了归去东北的火车,两人在各自的车厢里抹眼泪。工人不掉眼泪,他们的眼泪一出来就被粗糙的指头抹去,再出再抹,从来只在框里打转,淌不下来。这和全片的情绪浸润是一致的——他们并不表达情绪,点到即止,心照不宣。绕几圈就是送送你,卖个笑就是说再会,送手表和帽子算交待工作。直到师徒两人在街头卡拉OK不够默契地大唱 “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生命中就难舍,蓝蓝的白云天” ,藏着的部分才终于借着不和谐的外力放任出来,但是镜头很快克制地转向奔跑的火车去了。

  这不是一个城市的故事,甚至都不是县城的故事,不存在别的可疑的隐情,别往那儿去想。分别之后,老人将在并不亲密的儿孙辈身边度过晚年,车里流露出对家人照片的冷漠。另一处,一个逆光镜头,治中在看不到边界的荒漠中和几个边境士兵打篮球,空荡荡的地面上只有一个枯瘦的篮筐,在大背景下留了一个巨大但模糊的人物轮廓特写,他们都是身单影只的人了,照应着夜晚自行车上的两个黑影,蒸汽火车厢里的两个黑影。

  治中给最后一个蒸汽火车司机唱的歌,也是旧工业时代残碎线上的一首挽歌,那面指示通行的绿旗子的摇落。如同那首早已不再流行的流行歌,身处边地的传统行业和工人尽管脚步缓慢,也不得不最终面临流不下去的窘境——治中把老头送下火车,送到家人面前,回到扎赉诺尔,他就变成了运煤的卡车司机。

  边塞出诗人,边塞是不是也长于出诗电影。就好像边塞诗歌中令人惊异的幻想和比喻,总是诱发自被描述地本身的神秘气质。全片的诗意美托赖于无际的边地野景,甚至说它是风光片也毫不为过。大量的滤镜和大全景把扎赉诺尔的天和地、树和雪,放置于单薄的人和动物的上下左右周围每一处,显示着一种不为所动的能量。它枯燥、沉默,死气沉沉到不思进取,却又神圣、壮大而不可攻陷,边地野景显示出的力量,足以支撑起朴素的故事和人物,匹配着僵硬的对白和不僵硬的音乐。这可能会让人想到苏联、东欧电影里的冬天画面,你总能在冰冷肃穆中找到过量的什么东西,来刺激你、帮助你体认或去积郁过量的隐而未发的情绪。

  当边缘/边地题材的中国电影有意无意地争作回溯的姿态,前仆后继地直面社会转型中的各种措手不及,集体喷涌后现代乡愁时,“情怀”逐渐成了这时代“最好的东西,也是最坏的东西”。《扎赉诺尔》自然逃不出这母题,这潮流,也免不了煽情的毛病。但它似乎在努力淡化大的方面,让人的情绪以自己贫乏狭小的经验为出口。当然,也是边地野景让它更具诗电影的气质,削弱了这一部分的反思,显得不同一些。

  《扎赉诺尔》的结尾,一个逆光镜头,治中在荒漠中打篮球,赤着上身,流着汗,空旷的大地一只枯瘦的篮筐,一个黑色的身影,好像落不到地上。治中的情绪,矿区的新工作, “就此别过”的日子,都在最后这个黄黑镜头里。我想到几年前,也是在边地沙漠上,挖了一个厕所,底下是坑,上头是天,就这么蹲着拉起了一次漫长的大便,头仰得累了的时候,感觉自己好像身处茫茫宇宙,落下的屎都永远落不到地上。

  有一天他会和朱老头一样告老还乡,新一代司机开着货运火箭,没有煤,没有远古哺乳动物化石,世界不需要任何一个“海一样的地方”。

  《扎赉诺尔》观后感(二):原来感情是可以用长度来丈量的

  《扎赉诺尔》的灵感源于一句古话,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和更多力求形式和内容的现代性的当下电影相比,这个片子却是往回走的。简直是穿越了千里,跨越了千年,回到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塞外,回到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水边。但绝不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那样的湿嗒嗒的缠绵。《扎赉诺尔》里的送别,可以类比于唐诗,因为天高地远,气魄很大,是男人之间的铁骨柔肠。不好比之于宋词,宋词的景致更小桥流水晓风残月,而扎赉诺尔是冰河、塞外、西风凄紧、大漠上一块硕大的塑料布脱离卡车,长河上一轮落日正圆。

  这是一部用脚生生走出来的电影,在铁轨上,大漠上,结冰的河滩上,站台上,公路上,人声鼎沸的小镇上。整部片子以治中对朱老头漫长而无休无止的空间上的追随,打开了一场视觉上养眼异常的盛宴,然而天地越是无限辽远,环境越是严寒冷酷,那内心压抑的情感越是低洄的辗转的一丢丢的抖露了出来。是的,如果说商业电影的观影经验是一路上观众等待着捡拾沿途的大情节,好看的冲突性的场面,那么文艺片的经验则是一路捡拾散落一地收拾不起的情绪。情绪怎么收拾?于是在《扎赉诺尔》里面,如果你还持有商业电影的观影心态的话,你的期待一定会一次又一次的落空,漫长的观影变成了一场一步步丧失指望却又不太甘心愣生生想要抓住点东西的煎熬,可惜导演很吝啬,什么都不会给。如果你想要采集的只是情绪的话,那你却会收获颇丰,心里哽咽得如同那里面的人物一样,只有行走、打转、偷抹泪珠儿,故意的无所谓的自嘲的笑。

  原来感情是可以用长度来丈量的。治中和朱老头无法表达的绵绵情怀,在这一路的送别中挥挥洒洒,无处不在。爱有多深,路就有多长。异地恋的恋人一定会明白长度对于感情的意义。谁会不远千里的到来,只为看望你一天?谁看谁比较多一些?谁看望的时间间隔更短?这中间爱意的深浅就很明显。《扎赉诺尔》里面的两个人爱得深沉,因为他们走了那么那么的远,还舍不得分别。电影的逻辑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就是这么的简单。一个女人可以心甘情愿的为爱去一步步丧失底线直至堕落,一个男人可以不断地遭受抛弃,一段婚姻可以在一夜之间促成或者溃散,一种深情可以反复咏唱,一唱三叠。

  题外话是,可以用长度来丈量的事物,还有国土的辽阔,男人的性能力,春天的脚步,浪子和他的心在远方。另一种题外话是,里面的感情究竟是友情还是爱情?各人理解吧。汪伦在岸边踏歌为李白送行,桃花潭水深千尺,都比不过他的深情,你说有没有点暧昧呢?

  摄影太好。但绝不是什么塞外风光片。画面因为充满情感,而变得好像一首可以吟唱的驼铃歌。摄影师张乙从《马乌甲》里潮湿氤氲草木青翠欲滴的南方把摄影机掉头转向了干旱苍凉的朔北,镜头也从对微观草木虫鱼的细腻工笔展开成了笔墨浓重的大写意。张乙和导演赵晔,都既非广西人也非内蒙人。他们对于非故乡题材的驾驭,一方面展示了他们创作上的自由和能力,另外也是因为《马乌甲》和《扎赉诺尔》这两个故事都极有文学性。《马乌甲》改编自小说,而《扎赉诺尔》的灵感就来源于一句文字本身裹挟的魅力。

  《马乌甲》和《扎赉诺尔》是这两年里让我很欣喜的两个片子,并不是说它们没有毛病,《马乌甲》的硬伤历历在目,《扎赉诺尔》也可能对于叙事的挑战走得太远以致失度。但它们显示出了大陆的独立电影创作,开始缓慢走出现实渐近线的唯一创作法,在偏离现实主义,朝更加情绪,更加风格化的方向上进行着尝试。

  诗经“六艺”里有“赋”、“比”、“兴”,三种表达方式,其实也很好的概括了中国抒情文学的法门。“赋”是铺陈,描述,“比”是比喻,暗喻,“兴”是起兴,借物抒情。大陆之前的独立电影,基本还停留在“赋”的阶段,老老实实的讲故事,贴近现实,镜头平易而客观,几乎没有个人风格。但这两年的趋势却越来越清晰的让我们看到,独立电影已经开始学会运用“比”、“兴”,这样的手法,在《马乌甲》、《扎赉诺尔》、刁奕男的《夜车》,小伟的《白蜻蜓》,杨堇的《二冬》里面,都随处可见,而且逐渐的自由,开放,可以是一只墨绿的蛤蟆叼着烟斗,是雪地里赤裸着身体滚下山坡,是治中在夕阳下脱掉棉衣争抢篮球,是一个女人在生命的悬崖边看见挣扎的白马,河水的上游就是时间的上游。

  在“比”和“兴”中,事物的细节变得重要,叙事变得更加空疏,密度变低,环境有时甚至大于叙事本身,人物只是环境的一部分而不一定始终占据叙事的焦点。在《扎赉诺尔》的叙事里,我们看到的不是西方的砖石结构,而是东方的亭台楼阁,很多地方不再具有情节的扎实意义,而是由环境、细节、情绪搭建起来的某种飞檐一般空灵的事物,你无法完全的把握它,但是它又似乎无处不在,草木皆兵,到处都是眼睛,充满感情。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这一句简短的古话变成了漫长的旅途和一部绵长的电影。但你无法去评判是这个句子更好,还是电影更好。就像你无法评判是佳人更美,还是描绘佳人的诗句更美一般。朱老头买好票走出车站,找不到治中了。他走到集市,拿起卡拉ok,在闹嚷嚷的人群中荒腔走板的唱起了罗大佑的歌。镜头缓慢的横移,治中的歌声进来了,治中拿着麦克风羞涩的进入了画面,那呼唤的并非永远没有应答……相对于哲学来讲,小说是细节作为肉身的胜利。相对于文字来讲,电影以视觉取代文字,而长成了丰满的动人的肉身。

  《扎赉诺尔》是一具美好的身体。

  《扎赉诺尔》观后感(三):远望去 尽是乡愁

  本来就是奔着题目去的,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去满洲里,路过伊敏煤矿的时候已经是将近黑天的时候,小小的依维柯在雪地里穿行,压碎一路的碎冰茬稀稀落落的响,远处的昏黄色的灯光映照着巨大机器,大团团的雾气还有轰隆隆的响声......没想到一切的记忆在电影上演那么几秒钟开始涌现出来,影院里的空调特别的冷,我也穿个小短袖模拟着仿佛是在冰天雪地里看电影。

  关于故事的情节,或许是抱着太多的情感因素在看,于是也先入为主的添加了许多自己的想法进去...中国人都讲故土难离,但是作为一名那遥远角落里的土生土长的人从小被灌注的都是走出去的概念,努力的读书啊或者是其他的各种手段无非是离开这个气候恶劣交通闭塞的地方,记得高中那时候老师经常说全班排多少名就能去省外重点,差一些的就只能留在省内,当时还真是为了那个目标就出来了,而且还越走越远.....

  人可以走过很多城市...但是故乡只有一个

  就像故事里的那个小伙儿和那个老师傅一样吧,有几次那个老师傅推推搡搡的让那孩子回去,脑子里就想起了家里的人殷殷的希望说出去吧,离开这个鬼地方吧的场景。资源开采的差不多了迟早会衰败的,伴随的也是这个城市的没落之后就是消失....尽管当离开家乡之后无时无刻都在牵挂但正如影片里讲 送君千里 终有一别。

  但无论如何,离家很远,远望去 ,尽是乡愁.....

  感谢赵导演....

  大冬天光膀子打篮球太不真实了吧.....还有唱卡啦ok那个 我都不相信.....

【《扎赉诺尔》观后感】相关文章:

家乡的达赉湖小学三年级作文10-11

扎心的语录09-26

扎心伤感语录01-17

最扎心的语录03-17

扎心语录简短12-29

伤感扎心语录02-20

扎心语录短句11-18

情感扎心语录11-17

丸子头扎法11-13

丸子头怎么扎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