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东京物语的观后感

时间:2022-10-03 08:20:4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东京物语的观后感

  01

东京物语的观后感

  看到片尾的时候,有弹幕在说“纪子这样寡居了八年还不忘亡夫还这么孝顺公婆,真的是一个好人啊”我心里突然想到,这样真的是好的吗,因为纪子本身,是不幸的呀,然后我明白小津安二郎在这部电影里一直隐喻的一个主题,到底是要顺应生活的无奈而改变前行,还是坚持自己心里的旧有情感守在原地。几个子女都像龙应台说的那样,渐行渐远,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考量,父母对他们来说,也和远亲并无太多分别了,母亲的离去会让他们感慨万千,黯然神伤,但却并不能滞留他们回归各自生活继续前行的脚步,而纪子则相反,无论是出于真诚的善良,还是道义的束缚,他因为丈夫的去世而停留了八年没有去寻找自己心的幸福,因为婆婆的离去又多停留了一天没有回到工作。父亲,母亲能感受到纪子的善良,反而心疼她,不止一次的劝解她告诉她若遇良人,大可再婚,纪子心有所动,但还没有彻底的下决心,直到母亲离世,父亲把母亲生前戴过的表送给她的时候,她才重新出发,行驶的火车与离港的轮船正是象征。

  这部电影是神作啊,他没有直接的给出一个应该回归生活奋勇拼搏,还是应该重视亲情多尽孝道的判断,而是提出了,在社会变革,在社会竞争与节奏越来越激烈的当下,我们需要逐渐放下或者远离自己原来坚守的一些东西,亲情,善良,等等,而哪一个更加重要,哪一个才是我们的选择,答案交给了观众,真好看

  02

  《东京物语》半夜本来想看一半然后就睡觉的,可是停不下来,最后哭得不能自己。也许是因为年龄大了越发感性了,所以又想写点什么,记录点感受。

  故事很简单,叙事很慢,就是从主人公的爸爸妈妈要到东京看儿女开始。满怀着期待来到了东京,从细节可以看出来他们很久没有来往了,所以孙子会不会因为爷爷奶奶的到来而高兴,会因为自己的书桌被移动了位置而不开心,所以当爷爷奶奶到的时候表现得很不满意,但是爷爷奶奶特别温和,他们总是在对自己给孩子们带来的麻烦而感到抱歉。所以当大儿子答应要带父母出去游玩东京的时候,准备出门的时候却有人上门需要出诊,然后他就这样把自己的父母放家里自己出门了,父母就在自己家里呆着了,奶奶叫孙子出去散步,那幅画面,奶奶说这次见了恐怕没有下次,结果孙子在那里自己玩自己的完全就是陌生人的感觉,无比心酸。

  到女儿家里去住,女儿本来也说可以带老人去逛一逛东京的,结果又因为自己忙没有能带,可是她是自己开店的,结果就打电话给二儿子的媳妇纪子,二儿子因为战争去世已经8年了,所以其实他们如果不是特别重情义的不会再来往,纪子二话不说就请假带上了两位老人游览了东京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老人家最好的招待,老人家也对纪子给予最真诚的祝福。

  镜头来到了女儿和儿子商量两个人各自出3000日元让两位老人到热海去泡温泉,因为他们没有时间陪伴两位老人,所以当两位老人来到热海的时候告诉自己是很不错,没想到可以来泡温泉,可是这是年轻人的世界,他们一夜没有睡好,年轻人夜夜笙歌。第二天两位老人决定回去然后提前回乡,回到女儿的家里,女儿不是关心爸妈玩得开不开心,也是他们也没有问过他们要不要去热海,而是抱怨他们提前回来了,而自己这里有活动,两位老人妨碍了他们,两位老人还是没有说什么,默默出去了,商量一个去了老友那里,一个去纪子那里。去到朋友的家里朋友把房子租出去了,然后说附近也有一个老朋友,三个老朋友就决定喝酒到天亮,然后各自在说自己的孩子,一个两个孩子都战死了,一个是儿子怕老婆,嫌弃自己的爸妈,老人这里好像最好,教育儿子读到博士后。老人家说没有孩子寂寞,有孩子被嫌弃,孩子总是不符合父母的期待。是啊!我们的孩子已经算好了,别人家的孩子还杀了自己的父母。多么让人心酸的对话。

  因为喝醉被警察送回了家里,包括一个老朋友一起,回到女儿家里,她并没有关心自己的爸爸为什么喝醉了酒,有没有不舒服,而是照样埋怨自己的父亲喝醉了还给自己带会了一个陌生人,给自己带来了麻烦,老人的有点抽泣的感觉,感受酒醉背后的伤心。而妈妈在纪子那边得到了最好的照顾,给老人捶背,简单的感动,所以老人家对纪子说让她改嫁找到自己的幸福,对她是最真实的祝福。

  时间来到了送他们到车站,妈妈对孩子们说,这次我们来东京说了很多话。玩得很开心,所以这次回去之后如果有什么事,你们也不用赶回去了,因为太远了,你们都忙。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忍不住哭泣,什么样的疏离才让父母说出这样的话,多么的失望,可是两位老人表面没有任何的起伏,可是能感受到这伤心绝望。最后女儿还是觉得自己的父母玩得很开心,因为他们去了很多地方。

  回到乡下的妈妈重病了,妹妹打来电报,说妈妈病危,他们觉得不不可思议,不过说了要去一趟了,还说了要带上孝衣,但愿不用不上。妈妈去世了,在大阪的儿子却没有赶回来,只因为不能赶上早一点的火车。葬礼结束了,他们就各自回去了,不问自己父亲的感受,倒是儿媳妇纪子留下来了。所以最后纪子要走的时候,东子跟纪子埋怨自己的哥哥姐姐太自私了,当妈妈去世了之后就只想着拿东西做纪念。而纪子却说人都是这样的,长大以后都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了自己的家庭,东子说反正以后我不会变得像他们那么自私。老人家把老婆留下的手表交给了纪子说让她留作纪念,还说她老婆跟他说过在东京最开心的一晚就是住在纪子家那晚,很感谢她,没有想到一个外人比自己的子女对自己还要好,让她忘记过去,找个人嫁了开始新生活。纪子说自己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好,自己现在夜里醒起来也会常常想不起死去的老公,也会遗忘,也会像他们一样更关注自己。这就是人性。但是纪子有努力去与人最自私的一面做对抗,努力尽到自己的孝心。

  年龄越大,如果有了自己的家庭,重心会发生转移,但是永远不要忘记不要让自己的父母无家可归,因为他们也曾像你们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你们。所以在你们回忆说以前过往和父母开心游玩的时候,老人家会说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好像自己忘记了,但是当你们记不清楚自己妈妈的年龄的时候他会说出年龄,不是他忘记了,而是他不想记起,曾经多么开心,现在就有多么落寞。所以他们会说女儿曾经多么善解人意,现在怎么样,儿子也是。

  最值得一看的亲情电影,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反思自己。

  03

  《东京物语》里父母与子女明明是最亲近的关系,却有了如同陌生人一般的客气。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好像父母永远是给予多于索取,而子女又总是做不到像父母对待自己那样关心父母。

  或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我们成家立业后,更多的心思都用在了自己的家庭上,而父母一旦有了孩子,一生都会围绕孩子打转。应该因此责备孩子吗,不然,因为有一天孩子也会成为父母,我们“欠”父母的关心都给了孩子,爱就这样延续下去。

  现在的我们还像京子一样,天真的认为只要心里怀着爱,就能扫除一切隔阂,仍然能与父母亲密无间,并决心不要成为无情的大人,但纪子明白,大人并非无情,只是太忙了。

  04

  此时正深受原生家庭困惑的我看这部电影真是感慨颇深,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啊,家庭父母关系和谐美好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朋友恋人可以自己选择,家庭却不是的,在大城市孤身一人的我明白子女的痛苦,但也真的十分心疼父母,当母亲说出那一句“终于成了无家可归的人”时候心都碎了,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步履都蹒跚的父亲去找老朋友深夜买醉,最后被警察送回女儿家女儿的话语嘴脸真是跟角色的长相一样的尖酸刻薄,是儿女不爱父母么?大概也不是,只是有些体贴有些经历必须等到自己有同样的生命体验之后才会理解,子女的成长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跟父母渐行渐远的过程,因为长年在外读书工作的我真的有无数次午夜梦回觉得自己是一个无所归依的人,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家乡早已面目全非回不去了,而大城市因为没有背景似乎也很难融进去,与母亲最近的一次谈心也早已不记得是哪一年,这是我们年轻一代的尴尬,而老一辈的尴尬呢?他们渴望着能够去见证子女的成就,而真正去见到的却也是子女在大城市努力生活的局促,到底是什么使得原本最亲近的人变得那么远?父母都渴望孩子成才,而子女成才之后呢?你和子女的关系又如何安放?如何处理,这不仅是当时的日本一代人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当下中国百姓要面对的问题,前不久才看到两个相关的新闻:上海母亲为帮儿子在瑞士买房卖掉上海的房子,打算老了去住养老院,在房交所的母亲眼睛里都在强忍泪水;培养出三个特别优秀的儿子的老人自己一个人穿着阿玛尼猝死阴沟(三个儿子一个上市公司老总、一个入了美籍的科学家、一个国内重点大学的教授)在别人眼里因为三个儿子给了抚养费特别多他是月入几万的土豪老人,而只有他自己才清楚即便有最贵的保姆,穿着阿玛尼的限量衣服自己还是孤独寂寞的无以复加。这两个老人都还算是中国当下的中产阶级,而那些物质知识都极度匮乏的人又如何来解决同样的问题呢?

  最可怕的不是在东京时对父母的冷落疏忽,而是母亲去世后子女像例行公事一样的冷漠和丝毫不加反省。觉得一切都理所应当,而繁希望父亲早死母亲还可以到东京帮忙,母亲死了就立马要拿走母亲的遗物的所作所为真是令人触目惊心,敲骨吸髓般的儿女还比不上一个外人儿媳。纪子和京子最后的对话也真是可怕的轮回,我们每个人都会变成这样么?这个世界真的这么令人灰心么?每个人以自己的生活为中心有错么?没有!但父母难道不也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么?亲身经历了奶奶的葬礼才明白,在逝去的父母亲面前,他们的确最看重的不是父母兄弟姐妹之前的亲情,而是自己所谓的生活,所谓的物质。

【东京物语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东京物语观后感10-08

随笔《咖啡物语》03-13

伤感物语随笔10-07

励志早安物语09-21

樱花物语作文10-05

浮生物语精选语录10-07

爱情废物语录11-12

散文随笔:物语10-07

《源氏物语》的经典语录02-02

自然物语作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