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古代文学中“亭”的美

时间:2020-12-10 12:32:32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古代文学中“亭”的美

  下面是小编整理推荐的古代文学中“亭”的美,欢迎各位学古代文学毕业的同学阅读,同时为大家推荐宋代艳词的美学特质!

  摘要:“亭”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因为其作为我国古代文学中园林建筑代表,既具有功用价值,又具有艺术审美内涵。本文基于古代诗词篇章的记载,来分析古典园林建筑――亭的建筑之美。“亭”不仅是中华民族承载精神寄托的建筑形式,而且在古典美学与文学领域中具有特殊的艺术内涵。

  关键词:亭 园林建筑 古代文学 美学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独特因素,对亭的艺术研究与古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体会亭建筑之美妙还要走进浩瀚的古代文学卷藏之中,细细体味。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亭不仅是停留休息、观赏景色的场所,而是从更高的层面润饰了这一建筑符号。正亭从最初的实用功能为主过渡到美学理念的象征,反映了古人对吉祥、美好、富贵、幸福的永恒追求。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亭建筑成为一种意象建筑的代表,是具有特色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的园林建筑。文字是记录亭文化演变的最佳途径,亭通过文学的解读被赋予了更深刻的象征意义,而升华为多元的文化载体。在古往今来的艺术创造中,亭建筑成为物我交感、天人合一的媒介,生命的思考和创作激情由此产生。

  首先,我国古代文学中亭的'美主要表现的是实与虚的结合,是一种含蓄之美。这虚实之间饱含了浓烈的古典文学和文化意蕴。

  所谓的“实”指的是园林中亭建筑本身,亭作为单独的实体,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实用功能价值。亭的历史十分悠久,周代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设有亭史。到了秦汉,亭的建筑扩大到各地,成为地方维护治安的基层组织所使用。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亭建筑沿袭了古代亭驿馆的功能,可用来接待南来北往的客人。由于亭具有驿馆功能,因此也就成了南来北往的行人送别最好的场所,而且这种具有驿馆功能的亭一般在大路旁或江水边,这种环境容易使人产生离别的伤感。同时,随着古代园林建筑的发展,出现了供人游览和观赏的亭建筑,除了关注亭的实用功能,也开始追求美的意境。由此可见,亭建筑有了深层的美学内涵。

  所谓的“虚”则是指古代文学作品中亭作为独立建筑,既有着阿娜多姿的建筑美,又有着通过文学营造出美的意境。这种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使人们站在亭中所期待的就是让变幻多姿的实体亭建筑来获取无限美的意境。亭建筑进入文学创作领域成为描述的对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开始人们除了关注亭建筑的实际功用,更多的是增加其观赏价值的“虚”。最著名的当属王羲之应景而作《兰亭集序》文曰:“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表现文人的审美情趣,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反映了魏晋士子追慕自然、笑傲江湖的浪漫气质。在当时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的历史环境下,文人墨客开始崇尚隐逸,并从自然中表现自我、体悟玄理。山水自然之本体是“道”,亭建筑是超越形质的一种宇宙自然的本体之美。随着我国古典园林经营设计的日益精细,亭建筑不仅成为文人内心建构的精神绿洲之外化,而且为他们结交挚友、切磋艺术提供了理想的空间。人们身处小小的亭园建筑中再大到自然山水景色,以身心与整个大自然融于一体的姿态。这种由具体的“实”体验到“虚无”的人生境界,就是摆脱器质形态的束缚,升华更高境界并获得一种精神之美。

  其次,我国古代文学中亭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之美,引发文人创作思想的升华。园林中亭建筑的造型千姿百态,且选址建造的周边环境各具特色。在这种空间的美感中,包含了一种人生感悟。这就是由建筑的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所引发的作者一种形而上的感悟。

  据记载,我国亭的选址力求因地制宜,造型应与环境协调统一,体量应与园林空间大小相宜。主要有:山地建亭、临水建亭的形式。张说在《新都南亭送郭元振卢崇道》中写道:“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写这首诗的创作地点是在山中,属于山中建亭。在山中建亭宜选开阔台地,利于眺望及视线引导,为途中驻足休息佳地。如崂山圆亭,就是山地建亭的代表建筑。王勃在《秋江送别》第一首中言:“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在这首诗中所反映的场景是在“江亭”,属于临水建亭。这种亭建筑一般最宜低临水面,布置方式有:一边临水,二边临水及多边临水。古时江边之亭成了南来北往的行人送别最好的场所,宇宙无限,人生有限,连孔子在岸边望着滔滔的江水都会发出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悠悠江水边的环境下,容易使文人产生离别的孤寂之感。宋末爱国诗人林景熙的作品《溪亭》中:“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首联破题,表明全诗以溪亭为中心,逐一描绘周围的清秋初月的景色。写作者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孤独、徘徊的情绪。溪亭是指临溪水建造的亭子,溪涧建亭主要是景观幽深,可观潺潺流水、听溪涧泉声。唐代张祜《题上饶亭》诗:“溪亭拂一琴,促轸坐披衿。” 宋代李清照《如梦令》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读起来似有恬静闲适的印象,细细品味,又觉不然。诗人徙倚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直至日暮,尚徘徊不下。此外,也有以曲桥、小堤、汀步等与水岸相连,而使亭四周临水的建造地址,如北海公园五龙亭,亭上又有历代文人留下写景写情的楹联佳作,更增加了建筑的文化底蕴和美好意境,而人在亭内眺望全湖时,山光水色,着实迷人。

  再次,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亭的选材之美。长期以来,亭大多选用优质木质材料为主,因为木质材料天然纹理与色泽使得亭建筑能与整个园林甚至大自然融为一体,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亲近,这种“就地取材”的建筑设计理念也正体现了朴素的“天人合一”宇宙观,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在唐代,亭建筑不仅是用来展开文学创作的场所,它也是艺术名家人格魅力的呈现,备受推崇。在永泰元年,裴虬的《怡亭铭》把文人对亭建筑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势压西塞,气涵东溟。风云自生,日月所经。众木成幄,群山作屏。顾余逃世,于此忘形!”诗中“众木成幄”很好地描述了亭建筑的材质,主要是木质。“群山作屏”则完美地诠释了与自然一体的意蕴。这种“于此忘形”便充分表达出我国古代文人雅士渴望隐逸闲居的心境和追求,亭建筑也成为表达这种心境的最佳载体。

  综上所述,亭建筑在我国古代文学中不仅作为一种建筑式样而出现,而且伴随着历史的变迁,亭的功能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在文学家的笔下,亭不仅是文学家创作活动发生时的背景空间,而且是文学家人格的呈现,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亭为园林山水诗中的“诗眼”,飘溢着文学的馨香。它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具有高度自然精神的环境,同时在文学中成为寄托情感和思想的文化图腾。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以及艺术的延伸,古代文学中的亭建筑之美也给现代化建筑设计很多启发,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共谱盛世之美。

  参考文献

  [1]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高鉁明等编.中国古亭[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杨海明.唐宋词史[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4]陈植锷.文学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5]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古代文学中“亭”的美】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意境美06-01

古代文学中的狐意象01-19

论古代文学中的“丽”07-17

古代文学中的眉意象探究07-07

古代文学中的儒家思想01-21

古代文学中爱情悲剧的解析05-26

论古代文学观念中的“丽”05-26

简析中国古代文学的意境之美07-17

解析古代文学中爱情悲剧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