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毕业论文

外科急腹症护理

时间:2021-01-19 13:56:45 护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外科急腹症护理

  外科急腹症护理是小编为护理专业的同学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外科急腹症护理

  外科急腹症护理【1】

  摘要:急腹症是外科常见而又十分复杂的病症, 对急腹症要尽量明确其原因,积极抢救重症病人,诊断未清楚前禁止使用止痛剂,给予禁食补液是必要的,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使之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和护理,有利于早期诊断和予以正确的治疗,这对降低死亡率、及早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外科急腹症;观察;护理措施

  急腹症是指一些需要外科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

  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很快恢复健康,否则延误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每1例均须重视并认真处理,这时除针对地辅助检查外,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严密观察和耐心细致的护理,直接关系到诊疗效果及对重症患者的抢救时机,故护理工作中应十分重视对急腹症病人的观察及护理,现结合临床实践,浅谈个人体会。

  1 急腹症常见原因

  大多是由腹腔脏器疾病所致的急性腹痛,如空腔脏器的炎症、穿孔、嵌顿、阻塞或扭转,实质器官的破裂,炎症及各种腹腔脏器血运障碍引起。

  2 急腹症的病情观察

  急腹症的病人多起病较突然,腹痛的部位、时间、性质、程度都可随时变化,并发现伴有其它症状及体征。

  腹痛的部位、时间、性质与程度的变化,常作为某种疾病的诊断依据或观察病情变化的客观指标。

  2.1 腹痛开始仅上腹部或脐周围,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化验白细胞上升,多数在10.000-150.000/MM3之间,中性白细胞增高至75%以上,则就考虑是阑尾炎。

  2.2 腹痛呈阵发性绞痛,疼痛多在腹中部,可伴有肠鸣、呕吐,有时能见到肠型,应考虑是肠梗阻。

  2.3 腹部突然发生持续性剧烈的疼痛,以上腹或右上腹部明显,强迫体位,全腹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同时有恶心、呕吐、虚脱表现者, X线照片约80膈下游离气体,应考虑系溃疡穿孔。

  2.4 腹痛为右上腹部持续疼痛,呈阵发性绞痛,有时放散至右背部及肩部,伴有恶心、呕吐,应考虑胆囊结石症。

  2.5 有外伤史的腹痛,腹胀伴有口渴,心慌,皮肤苍白,血压下降,最初发生疼痛的部位往往表示相关受损脏器的部位。

  肝、胆、十二脂肠损伤,又可出现右肩部放射痛;脾、胰、胃损伤后疼痛则以放射至左肩部;肾破裂或大血管损伤,引起后腹膜大出血时,可出现持续性剧烈的腹痛和腰背痛。

  2.6 女性病人突发腹痛,应结合孕产停经史,考虑宫外孕破裂及卵巢囊肿蒂扭转等。

  总之,对每个急腹症的病人都要询问有无发热,腹痛开始的部位、时间、性质、排便、排气及月经史和既往史。

  准确测定体温,脉搏和血压,注意观察病人面色,体位姿势,精神状态,神志的变化,为医生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3 护理

  3.1 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减少不良刺激。

  护理时,动作准确、轻柔,避免粗暴,以减少疼痛刺激。

  需手术的病人,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应给予安慰和鼓励,尽量解除病人恐惧心理,增强信心,保证病人处于治疗的最佳身心状态。

  3.2 对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的`病人,认真观察其呕吐、排泄物的数量、性质、色泽、气味。

  3.3 减缓疼痛,对诊断不明,如果腹痛剧烈难忍,尤其是有可能出现疼痛性休克者,应减缓疼痛的程度,可采用针刺足三里、内关等,对痉挛性腹痛可肌注解痉药物如654-2、阿托品等。

  诊断明确者,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或镇痛剂。

  4 结语

  外科急腹症在临床较为常见,致病原因多为炎症、梗阻、出血、穿孔、缺血、腹部损伤等,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一旦延误诊断、抢救不及时,就可能给病人带来严重危害和生命危险。

  护理人员应认识腹痛的病因、性质、病理变化过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使病人及时得到诊治。

  同时,腹痛的部位对病变有定位意义:一般起病最先发生疼痛或疼痛最显著的部位即为病变部位,故可根据脏器的解剖位置初步判断病变部位。

  但应注意腹腔以外的病变可引起腹部放射性疼痛,如右侧肺炎、胸膜炎可放射至右侧上下腹,引起腹痛,易误诊为胆囊炎或阑尾炎,护士观察病情一定要认真分析,避免误诊或漏诊。

  参考文献

  [1] 龙如美. 浅谈急腹症的护理体会[J]. 职业与健康, 2000,(07).

  [2] 王晓光. 外科急腹症的临床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02).

  [3] 杨秀云,张春芳. 外科急腹症265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09,(24).

  [4] 吴霞. 外科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 2009,(03).

  [5] 罗远玉. 外科急腹症护理[J]. 实用医技杂志, 2008,(06).

  [6] 赵桂芝. 外科急腹症护理体会[J]. 中外医疗, 2009,(02).

  [7] 张淑霞. 外科急腹症的护理方法与体会[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8,(01).

  小儿腹泻的护理【2】

  [摘要] 目的 研究引起小儿腹泻的相关因素,总结对小儿腹泻患者的护理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9年5月~2011年9月收治的312例腹泻患儿的资料,根据312例患儿的不同病情状况进行适当地饮食调整、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

  结果 在312例患儿中,显效56例,占17.9%;有效216例,占69.2%;无效40例(包括重症脱水死亡1例),占12.8%;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87.2%。

  结论 小儿腹泻病因繁杂,临床上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做到对症护理及对因护理,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小儿腹泻;相关因素分析;护理体会;细菌

  小儿腹泻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它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它的发病率居于第2位,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

  发病季节主要以夏秋季节为高,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

  其原因多是因为细菌、病毒感染所致,也有部分患儿是因为喂养不当、气温变化等因素引起的[2]。

  本文对本院2009年5月~2011年9月入院治疗的312例小儿腹泻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患儿312例,其中,女124例,男188例;年龄1个月~7岁,平均年龄5.8个月,其中,2岁以下168例,2岁以上144例。

  在这些患儿中,并发轻度脱水132例,中度脱水45例,重度脱水3例;伴随有发烧98例,呕吐76例。

  患病的感染因素包括有:(1)由于滥用抗生素所致的患儿肠道内菌群失调;(2)患儿消化道内发生感染和消化道外发生感染;(3)由于患儿体质虚弱等原因。

  在本院收治的这些患儿中,感染痢疾杆菌8例,感染大肠埃希菌32例,感染轮状病毒145例,其他病原菌感染127例;添加辅食喂养的患儿有146例,牛奶喂养的有86例,普食喂养的有73例,母乳喂养的有62例;伴随小儿腹泻疾病的过程中,有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有136例,营养不良的有16例,败血症的有4例,佝偻病的有10例。

  在发病季节上:1~3月62例,4~6月82例,7~9月60例,10~12月108例。

  1.2 护理方法

  1.2.1 病情观察 观察患儿脱水的程度: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患儿面色、意识、精神状态、眼窝和前囟门是否有凹陷、口腔黏膜和口唇是否有干燥、有无尿液及尿液的颜色、量、气味,皮肤是否有弹性、哭时是否有泪流出;观察判断患儿是否存在电解质失衡,如低血钾、低血钙等的临床表现;并发症的观察:如果患儿出现腹胀,则应注意患儿有无大便及大便的次数、性质、量,并注意观察其排气情况。

  如果患儿有呕吐的表现,要观察呕吐的次数、时间,呕吐物的量、颜色、性质、内容物、气味等[3]。

  1.2.2 合理饮食 治疗患儿腹泻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饮食调整:(1)鼓励并提倡母乳喂养,但是过程中要对母亲的饮食情况加以指导,母亲应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多喝水,注意饮食卫生,缩短给患儿的每次喂奶的时间,这样更有利于患儿的消化吸收,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

  (2)对于6个月以上已添加辅食的腹泻患儿要注意辅食的调整,多给予一些易于消化吸收的半流质食物,如汤面、小馄饨、肉末、菜泥等。

  辅食切不可一次吃过饱,做到少量多次。

  而6个月以下的患儿需要暂停添加任何辅食。

  (3)普食的腹泻患儿应注意不要喂养生冷、坚硬难消化的食物,应以清淡为主。

  (4)对于那些呕吐频繁的患儿,需要禁食6~8 h,但是在禁食的过程中不需要禁水,从而达到休息胃肠道的目的。

  (5)正在牛奶喂养的患儿,应对牛奶加以调整,可稀释牛奶或者减少奶量,或者改用豆浆、米汤、酸奶等其他食物。

  (6)那些患有病毒性肠炎的腹泻患儿,大多伴有双糖酶缺失,应该暂停给予患儿乳类食品,可以改用酸奶或者豆浆之类食物替代[4]。

  1.2.3 用药护理 大多数的小儿腹泻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来的,医务人员应该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抗生素滥用。

  如果患儿在诊治过程中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水、电解质紊乱情况时,医务人员需要给予患儿及时静脉补液。

  补液时要遵照“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的原则。

  同时应注意要见尿补钾。

  补钾过程中要切记将钾盐静脉推注予患儿。

  补钾的浓度要不超过3‰。

  补钾的速度不宜过快,禁止静脉推注。

  在补液的过程中,要定时观察患者补液后反应,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滴数,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

  同时,也要记录补液后第一次排尿的时间,来估计血容量的补充情况。

  实时根据患儿的皮肤弹性、精神状态、脱水情况而选择适合的调整治疗方案,做到因病制宜。

  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口服补液。

  在使用抗菌药治疗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腹泻时,要在治疗过程中加用肠黏膜保护剂(思密达)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金双歧)等微生态制剂,从而有利于患儿腹泻的尽快恢复[5]。

  1.2.4 心理护理 对于患儿的家属,医务人员要及时说明病情和各项检查、治疗的目的,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工作,消除患儿与家属的疑虑恐惧情绪,取得他们的配合,有助于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护士巡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那些不会用语言表达的患儿情况,对于他们的病情要更加深入了解,针对各个患儿不同的病情,制定适合他们的合理护理措施,只有做好了护理工作,才能使患儿早日康复。

  1.2.5 健康教育 应该重视防病于未然。

  要向患儿家属交代预防的重要性。

  积极向患儿及其家属宣传预防腹泻的知识,如何在饮食生活上做到有效避免腹泻的诱发因素。

  告知他们母乳喂养的优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更多的还要提醒他们要加强体质,增强锻炼[6]。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8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中腹泻疗效判断标准,结合小儿特点将腹泻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大类。

  显效:经过治疗及护理后的72 h内粪便性状恢复正常,大便次数与正常同龄儿一致,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护理后72 h粪便性状趋于正常,次数有所减少,全身症状有改善;无效:治疗护理后72 h各项指标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外科急腹症护理】相关文章:

妇产科急腹症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的论文03-19

外科护士护理心得04-25

脑外科护理论文03-15

肝胆外科护理论文03-15

外科整体护理自我鉴定11-24

外科护理年终工作总结05-17

精选外科护理年度总结4篇10-10

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价值分析论文04-12

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07-02

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