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毕业论文

保定古建筑保护工作问题与开发设想论文

时间:2021-04-03 14:20:02 建筑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保定古建筑保护工作问题与开发设想论文

  0 引言

保定古建筑保护工作问题与开发设想论文

  保定市作为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有着许多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很多兴建于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文物。这一宝贵资源对于保定的发展会有极大的帮助,不仅有助于保定形成独具风格的城市文化,更直接的是它能够为保定市的旅游开发提供现成的优良素材,从而带来经济效益并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使古建筑发挥更大的价值。但遍数保定市城区内众多的古建筑,广为人知的无非直隶总督署、莲池两处,其余众多的即使在本地市民之中知名度仍不高,而且保护的现状也是高低不一。这也意味着,保定市的古建筑保护工作仍需重视,其旅游开发也有着十足的潜力,关于保定古建筑的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研究讨论。

  1 问题及现状

  保定市区的古建筑基本都是建于清朝以及民国时期,现存较为完好约有将近30处,其中有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保定育德中学旧址、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大慈阁、钟楼、淮军公所、清河道署、直隶审判厅旧址、光园这10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大部分集中于古城区,即由府河、长城南大街、东风中路、恒祥南大街所围合成的四方区域,以直隶总督署和莲池为中心,沿裕华路南北两侧分布。经过实地的调查,我们发现在保定市核心区域内的众多古建筑正面临着许多的问题。

  1. 1分布较集中但是相互之间缺少联系

  保定市古城区内,古建筑主要是沿裕华路分布,虽说有这一中心轴线,但紧邻这一线的只有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钟楼、天主教堂这一古建筑组群,更多的如直隶审判庭、大慈阁、城隍庙等分散在城区中被居民小区包围。各古建筑之间联系不足。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钟楼、天主教堂这一组团能够形成一系列的游览区域,而且保护状况较为良好,这一区域一直是保定市的一张名片,来到保定旅游的游客大多会将此区域作为行程中重要的景点,但难以自此组团发散指引到其他各处古建筑,从而形成环绕整个古城区的游览路线,浪费了众多资源。具体体现为难以找到自以直隶总督署为中心的古建筑区域通向其他景点的交通指示;街景形成的序列较短而且没有向四周的延伸; 多数景点被居民小区环绕,难寻踪迹等。

  1. 2保护现状好坏不一

  保定市内的古建筑保护情况大不相同,这种重视程度的差别有碍于全面发掘保定市的古建筑资源价值。

  近30处古建筑中保护情况最好的如前文所提,有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钟楼、天主教堂、古城墙以及大慈阁这几处,它们的外观明显能看出维护工作时常进行,而且其质量较好。但即使在保护水平较高的这些古建筑中,实际的效果也有相对高下区别。直隶总督署以及古莲花池是保定市重点的旅游单位,无论是建筑本体、文化内涵方面的保护还是对外展示、与游客的互动,都理所应当是保定市众多的古建筑之中顶尖的水平。大慈阁始建自南宋作为古城兴衰的最古老见证以及佛教圣地,其保护的水平自然不亚于前者,而且还在其周围形成了一定范围的佛教文化辐射圈,穿行其中所见之景极具古城韵味。相比之下,古城墙和钟楼的保护利用情况就难及之前三者。城墙原本所遗留的部分就较短,一侧还是动物园,于是就仅留下北侧一面为人所见,这一面由于距离城市主干道之一---天威路距离过近,与人行道之间的空间狭窄,难以优化景观并利用,进一步创造旅游价值。而且据实地调查,北侧墙面部分段的墙砖质感过于粗糙,其中几处墙砖表面存在剥落现象。钟楼的保护在表面的建筑本身方面做的是不错的,但在笔者看来难以算作保护情况良好,其败笔在于将钟楼建筑主题用栏杆围起来避免外界的破坏,虽然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古建筑,实则将其与参观者隔离开,难以让人身处其中体会历史,从而变成了大城市中的一个“博物馆藏品”,失去了作为建筑的属性,同时也丢掉了一些古建筑的原汁原味。

  而对于其余分散的古建筑,保护的状况不如前几处一般乐观,在这里列举几处比较典型的古建筑。首先是位于保定市区兴华路的淮军公所与清河道署,二者处于同一街区,一同静静诉说着自清朝起的岁月。这两处虽然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其现状却是破损不堪,难以作为向外展示的古建筑景点。其次是直隶审判庭旧址,审判庭始建于清朝末年是封建法制向近代法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但它的位置在法院东街这条胡同里面,较之前的古建筑更加偏僻,在外表较为破旧之外,它周围被居民小区的高楼包围,如果不是刻意寻找,很难在城中发现。再次就是光园,它的维护水平算是较高的,而且近年来经过一次大的整修改造,成为保定市地方志博物馆,它的问题跟钟楼的问题类似,此地虽然免费开放但经常大门紧闭十分冷清。再有就是城隍庙这类的,面临着以上的大部分问题,维护差、无人管理、被小区包围、知名度小、缺少与参观者的互动等。

  1. 3市民保护意识较强但对于古建筑了解不多

  作为古城气息最直接的感受者,保定的城市居民应当是对古建筑印象最深,同时也应该是对本地古建筑最为熟知的一批人,但经本小组的问卷调查后发现事实非如我们愿。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市民中,有相当一部分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并未留心城市中的古建筑,了解古建筑保护情况的渠道也较为狭窄,集中于报刊杂志,所知也较少,局限于大景点。

  市民对保定市古建筑保护的满意程度大多为“一般”,绝大多数人能够认识到古建筑的文化教育、欣赏、旅游价值,古建筑保护是一座城市必须要做的工作。

  2 保护工作

  保定市区的古建筑现状大抵如以上所述,仍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从政府到民众,我们也采取了许多行动来留住保定的古城风骨。

  2. 1政策支持

  河北省文物局一向重视整理和发布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其中保定市的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相对于其他城市占较大比例,这表明了省文物保护部门对保定市古建筑资源与文化传承给予了足够肯定。保定市也根据此名单对各保护单位挂牌、管理,并在几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达到了良好效果,以直隶总督署为核心组成了保定市旅游的骨干力量。

  2. 2文物保护

  工程在政策之下,文物保护部门也开展了多处对于保定市古建筑的保护修复工程,随着越来越多的工程的实施,市民的古建筑保护意识也会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这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保定淮军公所的修复工作,经过十余年的拆迁改造,其修复改造渐渐成为了工程的重点,并初具成果,西门及西面围墙已经修复完成,透过工程的围栏可以见到内部一些的建筑,屋顶、山墙也已焕然一新。在淮军公所东面紧邻的清河道署的修复工程预计将于2016年底完工,成为我省的一座水利博物馆。据调查,它的`建筑主体与 屋 顶 瓦 面 现 已 修 复 完 成,门 楼 和 屋 顶 的 变 化 十 分明显。

  2. 3民间行动

  随着保定市古建筑资源的价值逐渐显现,市内出现了以古建筑修缮设计、仿古建筑设计、代建筑维修保护、古建筑保护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公司企业,并且招收相应人才。公交公司也设立了旅游专线串联起各景点综合展现城市的时代发展与历史韵味。在民众层面,时常有要求对某处古建筑危房如“德利成”商号、清真寺、东大街等,对于古城风貌的宣传也能在城市中时常见到,例如在滨河公园中,大大小小的宣传内容如雕塑、碑刻等就沿着带状布置环绕着古城区域,既是市民、游人的活动场所也是古城文化的绝佳宣传平台。

  3 旅游开发设想

  文化传承是古建筑保护的最高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仅需要保存古建筑结构上的完好,还应当让观赏它们的主体也就是游人能够和古建筑产生实际的互动,进入到古建筑的环境氛围中,触摸、感受历史。旅游开发是发挥其价值的途径之一,不妨根据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其开发方案进行探讨研究。

  首先看保定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古建筑部分的计划。在规划书中有单独的一部分内容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其中提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格局和空间形态”“古城保护与旧城改造、新区建设相结合”,表明了保护工作的原则就是根据原有格局与形态开展工作。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将保护与旅游开发、文化教育、民俗活动及公共休闲有机结合”[2],这便意味着要综合考虑开发方案,如下所述。

  3. 1通过规划形成古建筑群

  如前文所述,保定市城区中的古建筑大都分布集中,这是我们能利用的良好条件。以直隶总督署为中心已经形成了“总督署莲池、光园、钟楼、大慈阁”的古建筑群,当淮军公所与清河道署的修缮工作完成后,由于两建筑群距离仅一个街区,可以将其合二为一规划一个较大规模的古建筑群,中间重新规划街景使整个区域景观和谐统一,并以这两大区域为核心开设文化商店,纪念品店等,形成城市中一大旅游区域。在此区域之外的古建筑点应当辐射一定范围形成景观,如直隶审判庭可以规划为中国近代法治进程教育区域,关岳庙可结合现状形成文玩文化区域,城隍庙可设置成古城民风游览区域等,这些小的区域再通过街景的延续、标志的指引与核心旅游区域相联系,使保定古城区旅游形成一个多元有机的整体。

  3. 2规划步行街区

  保定市西大街东西向贯穿了整个古城风貌区,道路宽度较普通城市街道略窄,尺度上适宜人在其中步行游览,沿街建筑立面大都保存了古建筑的外形,又有保护状况良好的几家老字号店铺和大慈阁周边的佛文化区域,是展现老保定生活场景的绝佳场所,游客能够漫步其中体会古城特色。但这条街道面临的一大问题便是店面与街道气质不符,西大街中段一段区域是保定市一大自行车销售的集中地,影响街道景观,若将西大街规划为步行街区,这是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3. 3环古城公园建设

  由于位置特殊,改善此公园的景观意味着给古城套上一件美丽的外衣,能够形成由城市现代生活到古城记忆的缓冲过渡,作为标志提升城市空间的美观。还能作为城市公园吸引人群,从而间接增加古城区的“人情味”.公园中的园林小品还具备很好的宣传功能,无论是市民还是外来游客都能在此对古城的魅力略晓一二。

  形成一整片古城风貌区是吸引游客的有效手段,于是在经济因素允许的情况下,以上方案应共同配合实施以达到塑造古城形象,进行旅游开发的最佳效果。需要注意,在古建筑保护工作中不可操之过急从而过于追求快速形成经济效益,将大笔的资金用于兴建仿古建筑而轻视保护真正的古建筑。这种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屡见不鲜,但针对于保定市的古建筑保护来讲,既然存在丰富的古建筑资源就应该把工作重心定好位,重点在于保护。仿古建筑的形式固然可以快速形成效果投入使用,可终究是现代仿制的产物,缺少古建筑特有的人文韵味,对于一座以古城文化作为旅游招牌的城市,这种形式还是更适合于作为古建筑的补充,保证景观上的统一与氛围的和谐,二者以这种形式共存是发展旅游业和保护历史文化取得平衡的良好模式。

  河北省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在保定召开,提出来加快建设旅游强市,创造“京畿胜境、醉美保定”的号召[3],对于市区的文化旅游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借此,保定丰富的古建筑资源应当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开发。乘旅发大会东风,整合资源,打造保定特色的旅游品牌,是保定市古建筑保护当前所面对的机遇,我们需要借此机会提升保定市的古建筑保护工作的质量,保护历史的同时也打造一张极具吸引力的城市名片。

  参考文献:

  [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EB/OL].

  [2] 关于发布《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的公告 [EB/OL].

  [3] 河北首届旅发大会助力旅游强省建设[EB/OL].

【保定古建筑保护工作问题与开发设想论文】相关文章:

文物古建筑保护和开发的论文12-01

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分析论文10-13

临床医学的分析与设想论文08-03

江南园林古建筑鉴定与维修加固论文01-03

预算会计改革设想论文11-10

海南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开发05-24

古建筑文化的缺失与建筑文化断层分析论文11-13

浅析古建筑测绘教学的研究与探讨论文10-24

北京中小会展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分析论文08-21

与课程改革相匹配的数学教学新设想教育论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