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威尼斯商人公开课教案

时间:2021-01-31 15:15:04 教案 我要投稿

威尼斯商人公开课教案

  第一课时

威尼斯商人公开课教案

  设计思路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教学重点:戏剧如何以语言(对话)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②教学难点:把握一波三折的戏剧冲突。

  二、突出朗读训练,认识戏剧的冲突,并深刻理解人物行为背后的心理语言和个性特征。

  三、尝试模拟戏剧的情景,引导学生点评,了解戏剧的特点。

  四、进行必要的戏剧知识和创作背景的介绍。戏剧和影视都是可观赏性的艺术,往往通过语言或动作给人带来视觉冲击,推动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性格,并解释主题思想。这些艺术形式都讲究表演,要依赖于有精深艺术功底的演员,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因此,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要善于把直觉的感受与文字的赏析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是鉴赏的主体,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发言,谈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活跃、文学创作达到了空前高度的艺术大师,其间最为耀眼的当属英国的剧作家莎士比亚。他创作的《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至今还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威尼斯商人》,从中领略莎士比亚的艺术风采。

  二、教读新课

  1、阅读铺垫——了解作家和创作背景。

  (1)教师补充课外资料: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诗人、剧作家。一生共创作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享有崇高的世界性声誉。其剧作涉及类型丰富,包括悲剧、喜剧、历史剧,有人还把他的历史剧分为罗马剧和浪漫剧。现在一般将莎士比亚剧作分为三个时期:①1590—1600年,即历史剧和喜剧时期;②1601—1607年,即悲剧时期;③1608—1612年,即浪漫剧时期。《威尼斯商人》是他的著名喜剧作品。在这部作品里,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和犹太人高*贷者夏洛克之间,围绕割一磅肉的诉讼而展开冲突,主要表现出对待财富的两种对立的观点。同时资产阶级,安东尼奥为帮助朋友得到美满的婚姻和幸福的生活,不惜倾囊相助,甚至签订危及生命的契约。他看重友谊,待人慷慨大方;夏洛克则视财如命,贪鄙狠毒,极端自私。作者以夏洛克最终败诉的结局,歌颂了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

  (2)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课上交流,资源共享。

  (3)课上指导学生阅读下面注释中有关莎士比亚的介绍和课后的助读资料。

  (4)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2、初读课文,了解选文的基本内容。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同时思考:节选文字主要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你能用一句话进行点评吗?

  (2)讨论,归纳主要认识。

  分两个阶段:

  ①各抒己见,言无不尽,为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蓄势。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

  基本观点之一:抑恶扬善的故事。(这是从情节发展上进行的概括)

  质疑:所说善、恶,分别指谁,你觉得他们的善恶品行在文章的那些文字里能够体现出来?

  引导阅读指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筛选能力。

  讨论明确:夏洛克无疑是“恶”的化身,而在安东尼奥身上则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所倡导的美好人性的光彩。

  基本观点之二:(这是从人物性格特点方面进行的概括)

  质疑:文章中的任务谁最富有机智?其机智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集体阅读相关文字,展开讨论。

  讨论明确:鲍西亚是选段的主角。她聪敏机智,女扮男装,在最险恶的情况下,巧使计策,挽救了安东尼奥的生命,并惩治了夏洛克。

  基本观点之三:波澜起伏的故事。(这是从戏剧的情节冲突方面进行的概括)

  质疑:所谓的波澜,是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冲突造成的。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来说明吗?引导学生把故事情节分解成若干单元,了解其内容。

  讨论明确:波澜跌宕是本文主要的结构特点。大的起伏体现在三个方面:

  A:夏洛克要求履约,众人无计可施,这是我们期待的“鲍西亚”出场了,它能扭转不利的局面吗?读者充满期待。

  B:鲍西亚劝夏洛克放弃诉讼,没有结果,此案再次进入困境,众人都感觉无计可施了,夏洛克洋洋得意。读者开始失望了。

  C:鲍西亚要求割肉不能滴血,夏洛克不能解决,鲍西亚乘胜追击,严惩了夏洛克。读者不仅钦佩鲍西亚的机敏。

  每一部分又包括许多小的波澜,要引导学生细致推敲。

  ②集中概括,把握课文主旨。

  通过以上的讨论学习,相信大家又获得了许多新的体会、认识,情有一段话谈谈你对《威尼斯商人》的理解。

  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

  其一,学生分组讨论,意见趋同后,集体交流。

  其二,学生个人思考,整理写出自己的认识,然后课上讨论,从而丰富、修正自己的看法。

  三、浏览课文,进行文章结构的分析。

  点拨: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迅速浏览课文,以安东尼奥命运的变化为线索,把文章分为若干结构小单元。

  讨论明确:

  1、公爵等劝说夏洛克放弃诉讼,失败,安东尼奥的命运难测。(文章开头――这儿来的大概就是那位博士了。)

  2、鲍西娅机智地惩戒了夏洛克,最终挽救了安东尼奥的生命。(鲍西娅扮律师上――文章结尾。)

  四:布置作业

  1、广泛查阅有关《威尼斯商人》的赏析的文章,提练主要观点,做好摘抄,为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做准备。

  2、鲍西娅和夏洛克是本文着力塑造的两个主要人物形象,你怎么看待这两个人?各用一段话评点。

  教学反思

  一:斜体部分:以上观点是对学生反映的各种猜测,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空间,尊重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包括争鸣意见。我们的目的不在于得到某种“答案”,而是想通过这种形式,组织学生充分地研读课文。在活动中,学生围绕主要问题,再读课文,深入思考,并且相互之间进行思想碰撞,使思维活跃起来,得到最有效的锻炼。

  二:加粗斜体部分:

  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

  其一,学生分组讨论,意见趋同后,集体交流。

  其二,学生个人思考,整理写出自己的认识,然后课上探讨,从而丰富、修正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揣摩语言的传神之处,认识对话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2、分析典型人物性格

  3、感受深层文化意蕴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堂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和同学们更为广泛的资料阅读,相信大家对《威尼斯商人》这部剧作、对剧中塑造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对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社会和价值观念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希望大家能够把自己的理解、心得讲给大家听。每人都有一次发言机会,但只能说一句话,看谁的表述最有价值。

  二、分析典型人物形象。

  1、讨论总结,回顾课文的内容

  2、学生依序回答,教师作简要点评,有价值的观点学生板书

  评判是否有价值的依据包括:

  A、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体现了思想和认识的价值。

  B、是学生在自身水平基础上积极思考的结果,体现了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

  C、体现了学生对戏剧人物形象的典型认识,具有便于下面组织教学的`应用价值。

  2、结合学生已有的关于典型人物的认识,进行深入分析。

  A、教师启发思考:从剧情来看,文中都有哪些人劝说夏洛克放弃诉讼?其方式和结果是怎样的?

  讨论、分析人物语言

  明确:共有三次劝说,都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公爵、巴萨尼奥等劝说。

  找出语句朗读,分析。

  公爵的劝说方式:①从心灵感化角度,对夏洛克存有希望;②强调安东尼奥境遇悲惨,值得同情,试图触动夏洛克的恻隐之心;③以他人作例子(野蛮人也会被感动),规劝夏洛克向善。

  ----说明公爵讲话有分寸、讲策略,是一个有涵养的人。

  巴萨尼奥的劝说方式:①直斥罪恶,毫不留情(冷酷无情的家伙);②质问,揭示夏洛克的险恶用心(一定要置之死地吗);③许之以利,动之以心(拿六千块钱还你好不好)。

  ----说明巴萨尼奥是一个心直口快、做事直接、讲求实效的人。

  第二次:葛莱西安诺劝说

  朗读相关语句,揣摩分析

  劝说方式:①恳切地请求(难道什么恳求都不能打动你吗);②痛快地责骂(万恶不赦的狗、像豺狼一样残暴贪婪)。

  ----说明葛莱西安诺疾恶如仇、个性鲜明、毫不留情。

  第三次:鲍西娅劝说

  速读有关语言,分析

  劝说方式:①用道理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长篇大论);②用加倍偿还调解。

  ----说明鲍西娅是一个讲究策略、有心计、做事分寸感很强的人。

  B、教师引导,认识夏洛克这一人物形象

  启发思考:三次劝说均无效,说明夏洛克是怎样一个人?

  讨论,明确:它是一个冷酷无情、心肠歹毒、残暴贪婪的人。

  C、对待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人,鲍西娅对她的惩治,让人觉得很痛快,甚至说很“过瘾”。可引导学生抓住夏洛克和鲍西娅两人态度的变化进行语言分析。

  在学生讨论中逐步完善板书:

  夏洛克:不听—要求三倍还款—--要求拿回本钱—--不打官司—--彻底绝望

  ↑       ↑             ↑             ↑           ↑

  鲍西娅:劝说—不能流一滴血—--不能差一丝一毫—必须履约—--危害生命

  (慈悲)(否则财产充公)(否则抵命)  (不能拿钱) (剥夺财产)

  D、教师引导讨论,认识鲍西娅这一人物形象。

  教师点拨:读到最后,我们不但把原先为安东尼奥提着的心放下来了,而且看到恶人得到了惩治,但到很痛快。这使我们对鲍西娅其人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请同学们谈一谈。

  讨论明确:鲍西娅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机智勇敢的有魄力和有才干的女性形象。在她的身上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的理想。

  三、转换角度思考,感受文章丰富的内涵

  1、在这出戏中,夏洛克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一个“心如铁石”、“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肠”、恶毒残酷、无药可救的坏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谈谈自己的认识。

  讨论,明确:莎士比亚并没有把夏洛克写成一个简单的恶棍。夏洛克不仅是一个重盘剥、损人利己的高*贷者,他也是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负的犹太人。

  引导分析:

  A、所有人不断强调夏洛克的犹太人的身份,包含鄙夷和歧视。例如,“那么犹太人应该慈悲一点。”(鲍西娅);“犹太人,现在你可掉在我手里了,你这异教徒”(葛莱西安诺)

  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深入体会其中隐含的思想感情。

  B、法庭体现、代表着贵族阶级的利益,夏洛克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被孤立着,没有人反映他的需要。

  引导学生分析出场人物的相互关系,明确“安东尼奥”代表着一个广泛的利益集团,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

  2、这部剧作产生于16世纪文学启蒙运动中,其鲜明的人文思想代表着积极的社会倾向。但毕竟因为时代的局限,所反映出的一些思想认识在今天看来已经落后了。你能结合文章谈一谈吗?

  A、讨论,分析夏洛克的这段陈述:我又不干什么错事,怕什么惩罚?你们买了许多奴隶……你们会回答说:“这些奴隶是我们所有的。”

  启发思考:客观评价,夏洛克的说法有没有合理的方面?没有人对此作出反应和回答,这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当时社会并没有普遍意义的民主、公平,阶级和阶层的不平等和社会歧视客观存在。

  B、思考,鲍西娅等人女扮男装才能参与审断此案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当时女性受到歧视,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这和人文主义者倡导的自由、博爱等背道而驰。

  四、布置作业

  为《威尼斯商人》写一篇小评论,不少于400字。

  板书设计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

  夏洛克:不听—要求三倍还款—--要求拿回本钱—--不打官司—--彻底绝望

  ↑       ↑             ↑             ↑           ↑

  鲍西娅:劝说—不能流一滴血—--不能差一丝一毫—必须履约—--危害生命

  (慈悲)(否则财产充公)(否则抵命)  (不能拿钱) (剥夺财产)

【威尼斯商人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公开课教案04-07

小班公开课教案03-27

数学公开课大班教案11-03

《孤独之旅》公开课优秀教案09-14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03-31

威尼斯商人的知识点07-07

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2-15

从《威尼斯商人》中解读莎士比亚的宗教思想08-15

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种花》03-17

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