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物理升华教案

时间:2021-02-09 19:05:51 教案 我要投稿

物理升华教案三篇

  篇一:初二物理升华教案

物理升华教案三篇

  二次备课

  一、教学目标

  1和凝华现象.

  2热,凝华过程要放热

  3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条件

  2.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三、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预习

  2.教学器材:少量的奈和碘、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

  精灯、枯树枝、玻璃片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既然物体可以从固体变成液体,再由液体变成气体,那么物体可否不经过液化过程,而直接由固体变成气体?也就是除了我们学习过的四种物态变化外,还有其他物态变化吗?

  2新课

  【演示实验】“人造雪景”:在一个烧杯内放人少量的萘粉;然后加热,再将一根凉的枯树枝放人烧瓶口内,经片刻轻轻拿出枯树枝,便可看到在树枝上布满了“雪花状”的奈.这是由于固态的萘吸热直接变成气态的萘,气态的萘遇到冷的树枝又直接变成固态的萘.

  【提出问题】它们果真是直接变化的吗?

  【提醒】

  控制碘量:只需少许碘粒.控制温度:需要缓慢加热。

  强调观察无液态碘的出现.玻璃片要和烧瓶口密封。

  大家看到什么现象?

  加热之后这些固体物质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中间过程中物质有变成液态吗?这现象说明了什么?

  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给固态的碘加热后,烧杯内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说明固态的碘受热后能直接变成气态的碘蒸气. 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说明气态的碘蒸气遇冷后又可直接变为固态的碘.盖片上的水在碘蒸气凝华时,冒“热气”,盖片有些变热.说明碘凝华过程要放热.二次备课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

  【讨论与交流】组织、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教材18页图1—27所示的实例.

  冰花是如何形成的?表面?为什么?

  分析用久的白炽灯泡为什么会发黑?用久的日光灯管为什么 在两端也会发黑?

  对于生活中常说的“下霜”,能不能理解为霜是白天而降的根据升华和凝华的定义,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升华和凝华现象.通过教师和学生对升华和凝华应用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拓展】

  ①“升华干燥食品”: 用升华“干燥食品”是先把新鲜食品放到急冻冷库里进行速冻,然后再把速冻过的食品放到真空干燥机中. 由于食物上的冰在低温、低压下升华,便把食品中残余的水分去掉.食用时,只要把这种食品放入水中一泡,就能还原成新鲜食品,并仍保留原来的味道和营养. 这种经升华干燥的食品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和保存,在军事、野外勘探、登山、航天等领域广为使用。

  ②“舞台白雾”的形成:把干冰倒在大盘里,由于干冰的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迅速降温.再用风扇把冷空气缓缓吹向舞台,于是一路上冷空气便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从而形成了“白雾”。

  五、小结,板书设计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

  六、布置作业

  导学案练习

  七、教学反思

  篇二: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练习题

  一、选择

  1、湿衣服挂到-20℃的室外, 结冰后会逐渐变干, 原因是发生了 ( )

  A. 蒸发 B. 升华 C. 凝华 D. 凝固

  2、下列各组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放出热量的是( )

  A.液化和凝华 B.熔化和汽化 C.凝固和升华 D.凝固和熔化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只有在0℃以上才能汽化 B.升华实际上包括熔化和汽化两个过程C.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冒出来的“白气”实际上是小水珠D.0℃的冰比0℃的水要冷,也就是它们的冷热程度不同

  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对水蒸汽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

  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

  二、填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 热;物质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要 热.

  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过一会儿碘颗粒没有了,而瓶的底部也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这说明碘发生了 现象,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冷却一会儿再看,瓶内也没有液态的碘,但瓶壁上却附着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气发生了 现象,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

  3、在严冬,早晨走进教室时会看到窗玻璃上有冰花,这是由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玻璃的侧(填“内”或“外”).

  4、在大规模的食品运输中,要采取降温措施防止食品变质.然而,使用电冰柜是不可能的.常常是在密封的食品袋周围放些干冰,利用干冰的升华 来使食品降温

  5、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 热.

  6、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这层 霜是由 经过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升高”、“不变”或“降低”);白炽灯用久了会变黑,是由于灯丝钨先 (填一种物态变化)后凝华的结果.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它具有的化学性质.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 时要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3、2012年春晚舞台上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舞台上白雾形成的原因.

  篇三: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重点难点

  (一)汽化

  1、蒸发的特点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现象有三个方面显著的特点:

  (1)从发生的条件看,蒸发不受温度限制,所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只要是敞开的,便会蒸发,蒸发无条件可言。

  (2)从发生的部位看,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平缓的汽化现象。

  (3)从液体自身的温度情况看,液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温度降低。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是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例 2、晾晒衣服时要将衣服摊开,放在阳光下或通风处,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晾晒衣服是为了除掉衣物上的水分,将衣服摊开可增大表面积,阳光下温度高,通风处衣服上的水分可迅速蒸发,从而能使衣服很快变干。

  例 3、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在干旱地区尤其珍贵,我国北方一些缺水的平原地区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蒸发,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为什么?

  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来考虑,要减缓蒸发,就应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把沟渠输水变成管道输水,可以减小水暴露于空气中的表面积,水表面的空气流动也大大减少;把输水管道埋在地下,可以降低水的温度,这样就比普通的沟渠灌溉减少了因水的蒸发而浪费的水。4、沸腾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它具有以下特点: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同种液体在不同的气压下,沸点不同。如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 100℃;低于标准大气压,沸点低于100℃;在高于标准大气压下,沸点高于100℃。课本中沸点表是几种常见液体的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2)沸腾的条件:

  ①液体温度达到当时大气压下的沸点;

  ②液体要继续吸热(被不断加热)。

  5、蒸发与沸腾的异同

  例 4、如图所示,试管里装上适量水,放入也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内,然后加热,当大烧杯里的水沸腾时,试管里的水也会沸腾吗?

  精析:

  液体沸腾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要达到沸点,二是要继续吸热。当大烧杯内水温达到 100 ℃,而水在沸腾过程中虽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既烧杯水保持 100 ℃不变,与试管中水没有温差,因此不发生热传递,试管中水因不能吸热而不沸腾。试管中的水是从大烧杯的水中吸收热量的,而不是直接从酒精灯处吸热,所以,不要误认为达到沸点后由于继续加热烧杯内的水就会沸腾。

  答案:试管里的水不会沸腾。

  (二)液化

  1、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水烧开后,从壶嘴中冒出“白气”,就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形成的。自然现象中的云、雾、雨、露等,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的结果。

  2、液化放热

  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与汽化吸热相反,气体液化成液体必须放出热量。所以通常状态下的不加压的气体液化时,外界的温度必须低于气体本身的温度。

  3、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有些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它液化,而必须使它的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才能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液化。

  例 9、请简单解释雾是怎样形成的?

  雾的形成实际上是自然界中水蒸气所液化成水的'实例,白天气温较高,地球表面的水大量蒸发,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夜间,尤其是秋冬季节的晚上,气温较低,会使接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并凝结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就形成了雾。

  (三)升华、凝华

  1、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对固态碘加热,碘直接变成碘蒸气;冬天室外的冰衣服上所结的冰直接变成水蒸气;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最后“消失”,所有这些现象都是升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冬天,窗玻璃上冰花,冰箱冷冻室内取出的食物上出现的白色的小晶粒,深秋季节的霜,电灯泡的玻璃上发黑等,这些现象都是凝华。

  2、升华吸热,凝化放热

  因为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人们经常利用升华吸热来获得低温,因此,物质升华具有致冷作用。如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低温储藏食品、进行人工降雨。 例 10、冬天人们常说“屋上下一层霜”,这种说法正确吗?

  “下霜”的说法是不确切的,它是生活用语,不能反映物质本质,因为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凝华现象,秋末冬初的夜晚,如果不刮大风,地面上的物体的温度迅速降低到 0 ℃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霜。 例 11、家用白炽灯用久后,灯泡壁会发黑,这是因为电灯灯丝发生( )

  A.升华 B.凝华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凝华后升华

  精析:

  灯丝通电发热,直接变成钨蒸气,而高温钨蒸气因遇到相对温度较低的灯泡壁后,放热凝华成钨微粒吸附在灯泡壁上,久而久之就使灯泡壁发黑。

  答案: C

  4、夏天喝冷饮时,发现杯子外面有水珠出现,好像在“出汗”,这是( )

  A.熔化现象

  B.汽化现象

  C

  .液化现象D.饮料从杯中渗出来的结果 5、100℃的水蒸气穿过100℃的水,水蒸气的温度将(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判断

  7、如图,甲杯中盛有水,水中漂浮着盛水试管;乙杯口封闭,试管中盛有水,用酒精灯给两杯加热,则( )

  A.甲、乙试管中的水均沸腾

  B.甲、乙试管中的水均不会沸腾

  C.甲试管中的水会沸腾,乙中的不会

  D.乙试管中的水会沸腾,甲中的不会

  3、夏天冰块的周围会冒“白气”,冬天在户外的人会呼出“白气”,关于这两种“白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属于液化现象

  B.它们都属于汽化现象

  前者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后者中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

  D.它们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水小珠

  13、在图中括号里写出物态变化的名称。

  16、寒冷的冬天,王诗景同学观察到公园里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小,这是为什么呢?聪明的同学,你想出这是为什么?

  16、在寒冷的冬天,温度一般在0°以下,故冰不可能熔化成水而流走,因而质量也不可能减小,只能是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散开而造成质量减小,实质上是冰升华。

  1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加热到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在水面下的形状变化大致为图中的哪一种?___________(填字母),水沸腾的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但必须继续___________。

  15、B;不变;加热

【物理升华教案三篇】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的物理现象教学01-25

物理教学中物理文化的渗透01-25

初中物理课堂中物理小实验03-11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图景的构建03-11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文化01-25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01-25

中专物理力学中几个重点物理概念01-25

高考物理复习01-25

物理调研报告01-18

物理教学随笔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