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咏春》《春日》教学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咏春》《春日》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咏春》《春日》教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老师点拨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季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
(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
(1)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
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3)朗读
5、交流汇报3、4句:
(1)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2)思考: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读
语速适中,情感饱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五、背诵全诗。
六、看图说诗意。(两人合作互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
二、解题: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读,初通诗意
1、自读全诗,再抽读。
2、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
3、交流: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
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水名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形容时间很短
新:新鲜、奇丽
4、由词意思考: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6、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指导朗读。
7、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4句。
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
等闲:平常、随便
识得:认识
东风:春
《咏春》《春日》教学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咏春》和《春日》,理解诗句含义。
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歌描绘的春天美景。
难点: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感悟诗歌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展示春天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眼中春天的特点,引出课题《咏春》和《春日》。
(二)初读感知(10 分钟)
教师范读两首诗,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
(三)理解诗意(15 分钟)
以《咏春》为例,逐句讲解诗句意思。结合注释,引导学生理解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中 “碧玉” 形容柳树的翠绿,“妆” 是打扮之意;“万条垂下绿丝绦” 描绘柳枝繁多且柔软。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春日》中 “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 指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 即寻觅美好的春景。
小组讨论,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巡视指导。
(四)体会情感(10 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通过描写春天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分析《咏春》中诗人对柳树的赞美,实则是对春天蓬勃生机的赞美;《春日》中诗人在春天出游,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
配乐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情感。
(五)拓展延伸(5 分钟)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拓展知识储备。
(六)课堂小结(3 分钟)
总结两首诗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强调热爱自然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2 分钟)
背诵并默写《咏春》和《春日》,选择其中一首诗,为其配上一幅画。
《咏春》《春日》教学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学生会认、会写与两首诗相关的生字词,准确朗读、背诵诗歌。
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的绚丽多彩,提升观察力和想象力。
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悟,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诗句内容,感受春天景象。
难点: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歌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5 分钟)
播放春天鸟鸣、流水等声音的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猜测是什么季节的声音,从而导入新课。
(二)字词学习(10 分钟)
出示《咏春》和《春日》中出现的.生字词,如 “咏、碧、滨” 等,学生认读。
分析生字的结构和笔画,教师示范书写,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
运用生字组词,加深理解记忆。
(三)初读诗歌(10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两首诗,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小组内交流,尝试解决疑难字词。
小组代表朗读,其他小组评价朗读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四)精读感悟(15 分钟)
利用图片、视频展示春天柳树和春日美景,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理解。如展示柳树随风飘舞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咏春》中柳树的姿态;呈现春日百花盛开的场景,对应《春日》中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组织小组讨论,分析诗人如何通过描写景物表达情感。
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归纳。
(五)拓展活动(5 分钟)
开展 “春天诗歌朗诵会”,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描写春天的诗句进行朗诵,评选出 “最佳朗诵者”。
(六)课堂总结(3 分钟)
回顾两首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春天,发现春天之美。
(七)作业布置(2 分钟)
完成课后生字词书写作业。
写一篇短文,描绘自己眼中的春天。
《咏春》《春日》教学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咏春》和《春日》,准确理解诗句含义,积累语言素材。
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春天的活力与美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写作手法,提升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体会春天特点。
难点:学习诗歌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在诗中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比较阅读法、读写结合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 分钟)
创设春天的.情境,教室布置一些春天的花朵、绿叶等装饰,播放春天的音乐,教师穿着春天主题的服饰走进教室,引导学生感受春天氛围,引出两首古诗。
(二)诗歌朗读(10 分钟)
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咏春》,让学生跟读,感受诗歌节奏和韵律。
学生自主朗读《春日》,注意字音和停顿。
开展朗读比赛,比一比谁朗读得更有感情,更能体现诗歌意境。
(三)理解诗意(15 分钟)
对比《咏春》和《春日》中描写春天景物的诗句,让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如《咏春》重点描写柳树,《春日》则描绘了更广阔的春日景象。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句。如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看到的柳树,对应《咏春》诗句;回想春游时看到的景色,理解《春日》诗句。
教师讲解诗歌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如《咏春》中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运用比喻,把春风比作剪刀;《春日》中 “东风面”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东风人的形象。
(四)体会情感(10 分钟)
引导学生从诗句中体会诗人对春天的情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写春天。
让学生说说自己读完诗歌后对春天的感受。
再次朗读诗歌,带着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朗读。
(五)写作训练(5 分钟)
模仿《咏春》或《春日》,选择春天的一种景物,运用所学写作手法,写几句诗。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写的诗句,互相评价。
(六)课堂总结(3 分钟)
总结两首诗的学习内容,强调春天的美好和诗歌的魅力。
(七)作业布置(2 分钟)
背诵并默写两首诗。
把自己写的关于春天的诗句整理成一首小诗,配上插图,制作成手抄报。
《咏春》《春日》教学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咏春》和《春日》,掌握相关生字词。
感受诗歌描绘的春天美景,培养审美情趣,提升文学素养。
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感受春天,背诵诗歌。
难点:领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体验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古代文人墨客描写春天的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古人对春天的喜爱,从而引出《咏春》和《春日》两首古诗。
(二)生字学习(10 分钟)
出示生字 “咏、绦、泗” 等,学生认读,分析字形。
教师讲解生字的字义,通过组词、造句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和笔画。
(三)初读感知(10 分钟)
教师范读两首诗,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互相倾听并纠正读音。
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评价朗读的优点和不足。
(四)理解诗意(15 分钟)
逐句讲解《咏春》诗句,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柳树的形态美。如讲解 “碧玉妆成一树高” 时,展示高大翠绿柳树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柳树如碧玉般的色泽。
对于《春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诗句含义。如 “诗人为什么要去泗水滨寻芳?”“万紫千红总是春” 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参与讨论并指导。
(五)体会情感(10 分钟)
引导学生从诗歌的用词、描写的景物等方面,体会诗人对春天的情感。
对比两首诗,说说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着轻柔的音乐,想象春天的美景,感受诗人的情感,再朗读诗歌。
(六)拓展延伸(5 分钟)
展示现代诗人描写春天的诗歌片段,与古代诗歌对比,让学生说说古今诗歌描写春天的异同点。
(七)课堂小结(3 分钟)
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总结两首诗的主要特点和表达的情感。
(八)作业布置(2 分钟)
背诵并默写两首诗。
收集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与同学分享。
【《咏春》《春日》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春日的作文02-23
精华春日作文04-20
春日的作文[优]02-26
春日里的喜悦作文02-06
青春日子作文03-15
[优秀]春日的作文15篇02-27
(必备)青春日子作文03-15
幼儿园春日踏青活动方案10-12
《春日偶成》改写作文04-10
春日偶成扩写作文推荐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