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时间:2023-04-01 09:25:5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大学精神、通识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三者殊途同归,创新是大学精神的价值体现,通识教育是大学创新精神的成果,大学精神及通识教育均源于创新,又依靠创新获得丰富及完善。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第一篇: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研究

  1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

  根据问卷发放统计,大一的学生数为108人,占总数的13.04%;大二的学生数为267,约为总数的32.25%;大三的学生数为339,为总数的40.94%;大四的人数为114,占到总数的13.77%。

  从总体上看,文、理、工科均有涉及,样本分布较为合理。

  1.1公共体育课程开设情况

  山东大学〈威海〉开设的公共体育教育课程种类较多,包括篮球、排球、沙滩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武术、散打、健美操、瑜伽、柔力球、铁人三项、轮滑,却唯独没有田径课程。

  田径运动的本质是健身、强体,是促进人们获得更快、更高、更强的人体基本运动技能。

  田径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对大学生的体魄的增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近几年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可以有直观的反映。

  1.2公共体育课程任课教师

  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师从数量上来讲,呈现比较匮乏的状态。

  近30名体育教师要负责7200多普通学生的体育必修课程,平均每人次每周要上8次课,每次课1.5小时,也就是说一周要不间断上4天课,如果课程分布分散,要上5天课程。

  由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安排的冲突,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只能安排在周末,为了满足学生的通选课程的选课,每名教师要身兼数职,教授不同的课程,专业性不强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1.3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态度方面

  问卷调查中各高校在校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态度。

  认为很有必要的有361人,占总数的43.7%;持无所谓,可有可无态度的有436人,占总人数的52.85%;同时还有28人认为是没有必要开始公共体育课程的,占到了总数的3.39%。

  1.4公共体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1.4.1对公共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

  尽管通识教育理念已被人们所广泛接受,但是各高校对公共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比较片面,这在公共体育课程的开设数量和门类上有明显体现,主要停留在迎合国家政策文件的层面。

  尽管学校针对有关政策,课程设置按部就班,但是没有将实施公共体育教育提高到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自觉行为层面。

  山东大学〈威海〉有关领导也认识到这一问题,将于2015年5月18日,为帮助师生深入理解通识教育理念,推进我校通识教育工作,教务处邀请台湾中原大学黄坤锦教授来我校做关于通识教育的专题报告,进行《大学通识教育:What?Why?How?》的专题讲座。

  1.4.2公共体育课程的可选性不强

  课程内容的可选性非常有限,例如规定:每名教师每学期只能申报两门通选课,并且规定通选课程的数量不能超过两次,导致严重的减少了公共体育通选课程的种类和数量。

  学生每学期只能选择一门体育类课程,并且不能重复选择,多选不仅学分无效而且会丧失一次选课机会,这样的规定大大地限制了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选择性,限制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机会。

  1.4.3学生缺乏对公共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选课功利性过强

  在调查中,有79.33%的人选择了愿意选修对就业有辅助性作用的实用课程,例如cad制图,java、word操作、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等课程,仅仅只有6.72%的人选择了公共体育课程。

  由于高校扩招和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倶增。

  学生中普遍表现出了“科学技术至上”的思想,选课的功利色彩比较浓厚。

  同时,学生普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为了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将大学教育当作就业的手段和工具,从而强化了高校教育的功利性质,而忽视了受教育个体的全面素质发展,使得高等教育的人文属性渐渐淡化,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乏,以至于公共体育课程不受欢迎。

  2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对通识教育的性质存在模糊认识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人便是他的固有性质和特征。

  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他的非功利性质。

  我们必须认识到,通识教育关注的是学生个体作为完整的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公民基本素养,教给学生的是那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直接指向人的的发展的知识和理论,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

  纵观各个大学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强调更多的是英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这些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从学分设置上来看,公共体育课程学分远远小于其他学科课程的学分,正常学期通选课程学分为1分,小学期体育通选课为0.5学分,而其他专业课程通选学分有的达到4学分。

  2.2对通识教育目标的把握不准确

  教育目标的定位决定着课程的设置状况,通识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门技能,而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方式,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同时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培养大学生的高雅情趣和完美的人性。

  但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传统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具体教学的实践中,通识教育的目标却难以体现。

  作为大学,首先是要向社会输送人才。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大学一方面肩负着培养实用人才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顺应国家教育理念与政策的要求,与国际接轨。

  于是,通识课程便只能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来实施,变成了不重要的“第二堂课”,使得通识教育变成了学校迎合政策,学生完成学分的工具,人为造成了通识教育目标的偏离,使得大学无法在信息时代科技至上的洪流中准确把握通识教育的目标,无法保持大学自身的独立与自主。

  开设的体育课程具有很强的功利化性质,从主观认识上限制了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

  2.3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把握不准

  调查发现:学校过分追求知识的功利性,普遍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的培养。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不能忽视任何一方。

  但是,在大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普遍存在失衡,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没能很好把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要实现某种文化的平衡,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必然会逐渐增加而不是减少。

  人才是大学的基础,教育不仅仅要使人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学会“做人”。

  由此可见,把握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不偏废任何一方,做到二者的有效整合,是公共体育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3结论与对策

  研究表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师资队伍、学生态度等方面与实现通识教育理念有较大差距。

  本文借鉴国外公共体育教育思想和经验,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3.1更新观念,更好地实践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摒弃过去“学而优则仕”的落后观念,将教育真正回归到育人的目的,提高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帮助学生体会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达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从而更好地达到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3.2创建和规范公共体育课程评价机制

  理解体育课程评价的实质、目标,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反映通识精神,评价的重心应该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之中,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体育修养的形成,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使其成为评价的主体,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不是将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与通的融合

  公共体育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所面对是非体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教师要能够用通俗的语言把最基本的专业知识讲清楚,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3.4积极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注重隐性课程的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体育素养的熏陶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发挥第二堂课的作用,注重隐性课程的发展,对公共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使学生能在茶余饭后切身感受体育的魅力,便能在耳儒目染中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影晌。

  作者:郑志磊 单位:山东大学体育教学部

  第二篇:大学通识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摘要:

  大学精神、通识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三者殊途同归,创新是大学精神的价值体现,通识教育是大学创新精神的成果,大学精神及通识教育均源于创新,又依靠创新获得丰富及完善。

  通识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发扬大学精神,依靠好课程、好老师、好学生和好环境来共同构建。

  关键词:

  通识教育;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

  一、创新———大学精神的价值体现

  大学,是塑造人类灵魂的精神高地。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风骨与气质,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高级形式。

  然而,对于大学精神的构成要素,学者见仁见智,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总结大学精神有三个重要方面:批判精神、理性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其中批判与理性关乎创新,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现。

  大学天然具有创新精神,当今之世界是一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充满变化的世界,一个国家要屹立于世界之巅,依靠的是充满竞争力的科技成果以及能够应对全球挑战的“世界公民”。

  创新已经成为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天然具有的创新精神与国家发展对创新的需求不谋而合,也天然地成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创新引领着社会的进步,大学作为这一体系中的核心,也自然对引领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通识教育———大学创新精神的成果

  中国的通识教育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199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标志着通识教育在中国以政府推动的方式予以展开。

  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发端,也正是人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理性反思的结果及回应。

  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已经结束了美苏两级体制,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发展的全球化格局,但其本质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逐渐占据世界话语权的过程。

  在这一大趋势下,中国的社会现实是从学苏联转到了学美国,具体到教育上便是学习与苏联教育提倡的专业教育完全不同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区别于专业教育,不强调聚焦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冲破学科的藩篱,研究并思考人文、科学、社会领域一切人类感兴趣的、共同的知识、文化、逻辑及历史,通过研究本民族及全人类的文化、历史、基础科学,建立学生对世界的总体性理解,奠定未来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思想底蕴,这种教育,摒弃了专业教育的狭隘,以更宽广的视野面对世界。

  通识教育有别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强调工匠技能,而通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根本的教育理念,重在人的自我完善。

  通识教育通过开设人文、社会、基础科学的课程,使学生从不同的维度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并在探索与思考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评价和价值观,这样的学生才能视野宽广、兼容并蓄,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秉持良好的判断力,形成自我意识与自我决策。

  通识教育注重培养思辨理性和创造精神。

  通识教育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即为研读经典,通过研读历史经典,学生不仅要了解历史,更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现代社会现象;通过研读社会经典,学生不仅要了解社会现象,更要学会系统思考社会问题并提出基于自身思考的解决方案;通过研读自然科学经典,学生应当学会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自己生活的世界。

  上述知识的迁移、融会贯通,无一不需要思辨性思维,需要理性思考,需要创造性地习得知识。

  也正是通过思辨理性及创造思维的训练,使得学生在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时才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

  上已论及,通识教育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上均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自我决策能力为目标,这种教育模式的产生是批判性的大学精神对传统教育思辨的结果。

  通识教育从大学精神中产生,大学精神在通识教育的实践中深化。

  三、通识教育、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三者殊途同归

  1.大学精神是通识教育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大学天然具有的创新性精神,决定了大学在面临自身的教学问题时也必然带有创新性,大学的创新精神催生了通识教育的产生,也成为通识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不竭动力。

  2.通识教育是大学精神的实现途径之一。

  大学精神的创造性体现在大学的各个方面,其中落实到教学方面,便体现为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促进学生理性思考、批判思维,使学生成为全人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便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大学创新精神在教学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大学创新精神在教学上的实现路径。

  3.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均源于创新。

  大学精神的发端有赖于对新知的传授,新知即为创新,大学精神天然具有创新性。

  通识教育的产生源于人们对传统专业教育的深刻思考及理性批判,理性及批判亦为创新。

  4.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的继续发展仍然离不开创新。

  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都是创新的产物,但并不意味着产生之后便可以停滞不前,大学精神、通识教育,都需要不断地丰富、完善,需要对旧的、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大学精神以及通识教育理念予以批判、抛弃,取而代之以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理念和内容,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理性思考与批判思维,也就是离不开创新。

  四、通识教育对创新培养的路径探索

  好课程———坚守学术标准、学术理性的课程。

  通识教育,教育界对其的共识为“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不局限于知识,还包括品格的塑造。

  个人将“全人教育”解读为灵魂教育,灵魂教育似乎更易于国人理解和接受,通识教育注重精神层面,强调读书和思考,精神涵养的熏陶和养成。

  通识课不是知识拼盘,不是知识概论,而是通过该课程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领会人类世界的精髓,或者是历史的,或者是文化的,或者是科学的,这样的课程必须有学术深度,充满理性与思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考,才能使学生有兴趣参与探讨,并在探讨的过程中思考、评论、批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好老师———具备创新素养的好老师。

  一名好的老师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真正的好老师教授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只把知识本身交给学生。

  好的老师应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应在学问上精进钻研,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研究学术,与研究教育,都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本分。

  创新素养的教师应具备的条件:首先,教师本身应具有创新精神;其次,教师应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第三,教师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创新教育一方面在于实践,另一方面在于总结,总结创新教学的经验与教学,寻找创新教学的规律,需要授课教师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探索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这些都依赖于授课教师的科研能力。

  良好的创新教学科研可以反哺教学,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创新教学,促进创新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好学生———具备创新意识的好学生。

  通识课的授课目标是学生,要培养的也是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师资配备,都是外在的东西,如果学生自身没有创新的动机和欲望,创新能力无法将上述外化的条件内化为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最近的一档青年励志类节目《开讲了》的一期节目中,一位量子物理学的演讲嘉宾就曾讲过,他现在招收博士生,最愁的不是他不知如何去教他们,而是他们在经过十几年的应试教育进入到博士阶段后,已经丧失了对物理学的最基本的兴趣。

  这里所说的最基本的兴趣,实际就是人本能的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发现新知的欲望。

  这种欲望的式微是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需要再培养起来,需要授课教师极大的耐心和极强的引导力。

  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通识课目标的达成,需要好老师和好学生的良性互动,好老师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好学生在创新欲望的激励下作出创新成果,激励好老师进一步进行创新教育探索,进一步激励学生的探索欲望。

  好环境———良好的创新校园文化,通识课程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非通识课程所能单独解决。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形成整个校园崇尚读书、乐于思考的校园文化。

  现在的校园受社会影响,过于功利化,对找工作有利的社团,大家愿意参加,纯精神领域的读书会之类的组织,很少有人问津。

  作为学校,不崇尚读书、不崇尚思考,是很可怕的,理性与批判的大学精神也很难养成。

  学校可通过组织各种读书、文化赏析等社团活动,丰富校园创新文化生活,让学生处处学创新,处处可创新。

  作者:洪东冬 陈凤贵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5-40.

  [2]德雷克•博克,侯定凯,译.回归大学之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0-55.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通识教育理念论文10-01

高校通识实践教育论文10-01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10-01

高校专业通识教育发展论文10-01

高校通识教育实践论文10-01

通识教育课程分析论文10-01

高校通识教育学前教育论文10-10

通识教育论文10-01

大学通识教育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