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循环经济生态论文

时间:2023-04-01 09:28:5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循环经济生态论文

  循环经济是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流动方式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管理调控的、具有较高生态效率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生态论文

  第一篇 一、循环经济生态动力的演进逻辑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是决定性力量。

  随着人们对传统工业化弊端的认识逐步深入,人们从生态文明高度对传统生产力进行了批判性反思,逐渐形成了“生态生产力”的概念[2]。

  相对于传统生产力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生态生产力将生态因素当作生产力的内在维度,强调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主张在人类与自然在高度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类进步和发展。

  因此,生态生产力是一种生态化的生产力,是人类在生态文明阶段兼顾生态平衡和追求可持续发展,在和谐统一中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力。

  20世纪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工业化大量生产、大量消耗、高环境污染的弊端,对传统生产力发展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开启了对传统经济系统进行生态化改造或重建的实践。

  其基本演进轨迹是:(1)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污染物处理为对象的末端治理阶段;(2)始于70年代中期,以生产过程改造为对象的清洁生产阶段;(3)始于80年代中期,以产品或服务绿色化为对象的产业生态化阶段;(4)21世纪以来,以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对象的循环经济阶段。

  由此可见,生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推进着人类对经济系统的生态化实践,促进了区域循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在生态文明理念推进下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生产力以生态资源经济化和经济系统生态化为实践动力,逐渐代替传统生产力而形成的一种生态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人与生态系统和谐共处为目标的新生产方式,其运行动力直接表现为生态生产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地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称之为生态动力。

  上述分析表明,生态动力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态文明观念的确立,推动社会经济系统不断生态化、与自然生态系统逐渐融合,最终形成符合生态规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动力。

  二、区域循环经济的生态动力系统模型

  1.区域循环经济的生态动力系统及其生态原理

  作为研究复杂系统一般规律的学科,一般系统论重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整体效益、将系统视作由各组成部分构成,包含着输入、输出和反馈过程的有机组合整体,强调系统中要素间相互联系及其与环境的复杂的、动态的、未知的相互影响。

  从生态动力主体的基本特征,生态动力形态可以分为自然动力、技术创新动力和制度创新动力。

  其中,自然动力是自然界没有劳动者直接介入时生态规律自发作用的的自然生产力,技术创新动力是企业和科技团体主导的生态化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动力是政府或公众基于生态伦理和价值规律而进行的制度变革。

  这样,自然动力作为物质基础、生态技术和制度创新动力作为实现自然动力的支撑和手段,三者有机统一形成了生态动力系统。

  生态动力系统就是处于特定环境中的动力主体,通过生态要素间及生态要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断进行生态耦合的有机统一体。

  区域循环经济要求一切经济活动都应控制在生态阈值之内,使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够和谐地加入到自然生态系统中,从而保持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稳定与平衡。

  在区域循环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等各要素在长期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实现最优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具有整体性、自我调节能力和动态平衡,能够自我维持的开放经济系统。

  理想的循环经济系统应当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三大功能,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就要依据生态经济原理,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系统,统筹考虑、全面协调生产、消费过程中经济社会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各方面。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生态原理有[3]:(1)生态阈限理论,即一旦社会经济发展超越了生态环境的净化能力和承载力的阈值,就有可能发生波及整个人类的灾难性后果。

  (2)生态功能理论,即循环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三大功能,以保障人类向自然的索取与对自然的回馈相平衡。

  (3)生态食物链(网)理论,即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实现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构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动态复杂链网。

  (4)生态位理论,在包括产业生态系统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中,每个企业都有其生态位,每一种循环经济产品都有自己的“生态位”。

  (5)生态平衡理论,生态系统具备对环境变化自我调节的能力,循环经济强调按照自然共生系统的组织模式,建立产业体系中不同生产流程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横向共生和资源共享。

  2.区域循环经济的生态动力系统模型

  区域循环经济是一个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经济原理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人、自然、经济、社会等各类要素[4],我们据此运用系统论基本观点,提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动力系统模型(见图1)。

  该模型由系统环境、动力主体和动力要素通过输入、作用过程、输出以及反馈构成,以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为系统运行目标。

  其中,系统环境包括生态阈值、生态伦理、政治文明和经济水平等,包括影响生态动力系统的所有外部因素;

  动力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主要从循环经济的生产、消费、分解及其社会支撑体系的角度进行划分;

  动力要素包含了政府与法律、市场与利益、科技与人才、文化与教育等影响动力主体调控的关键因素[5]。

  在系统输入环节,由于生态阈值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约束日益加强、需求水平日益提高,对区域循环经济的动力主体产生了压力而形成了系统输入;系统动力主体在这种压力源下,通过不同形式的相互作用及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最终通过生产关系对生态生产力的调适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形成系统的输出端。

  在这个系统中,生态动力系统包含三个由低到高的结构层次:

  (1)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生态压力,形成生态源动力,其形态特征属于自然动力;

  (2)企业、政府、公众等社会主体对对生态源源力进行响应,形成了对社会的技术、制度、政策等变革的生态驱动力,其形态特征属于经济动力;

  (3)随着生态动力主体的生态驱动力不断扩散、强化,对包括包含各生态动力要素的整体生产关系形成了改革动力,最终形成生态生产力,表现为包含市场利益、社会利益、法律强制等的社会动力。

  生态动力系统是在循环经济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中,各类生态要素响应生态环境压力过程中形成联系、发生作用进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结构机能。

  从系统功能角度看,区域循环经济应当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具有“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各种功能。

  因此生态动力机制必须依据生态经济原理,以区域内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为基础,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系统及其各个运行环节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系统,使其具备协调生产、消费、流通、分解等全过程功能。

  三、区域循环经济的生态动力系统运行机理

  生态动力系统运行是指在区域循环经济建设中,为实现企业、园区和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目标,生态动力系统将自然环境压力、市场竞争动力和主体内在动力转化为经济生态化实践及其调控过程,是生态动力系统构建或实施中系统机制发挥作用及其管理过程(见图2)。

  根据生态动力系统的内外环境、主体生态位、生态要素等因素,生态动力系统按照“生态压力-动力结构-生态功能”的运作机理展开,包含着自我强化、因果循环的正负反馈回路。

  一般情况下,首先是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区域经济主体通过响应区域内部或外部的生态压力,触动并显示区域生态创新的自觉。

  然后,通过生态创新对特定环境中生态要素的开发利用,区域主体逐渐发现对自己有利的潜在市场或机会,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或技术创新培育生态动力,逐渐形成具有生态伦理内涵和特征的生产方式;最后,依赖于各类主体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区域内的环境资源、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等各种生态活动得到全面约束与规范,确立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并实现良性发展。

  从运行角度,生态动力来源于外部环境压力、内部利益压力和市场竞争压力,主体行为是具体区域自然经济环境中主体对这种三种压力的反应、权衡与控制[6]。

  环境压力导致社会成员或政府加强对生态危害的监督,既可以是推动经济生态化的直接动力,可以通过政策、法律或生态技术创新引起生产要素或消费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使企业或公众出于自利动机和社会动机推动生产和消费生态化,逐渐将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

  另一方面,通过市场供求、价格等作用机制,企业或区域政府作为竞争主体,为获得其优势的生态位或实现区域生态平衡目标,也会在制度强制或利益约束中推动经济生态化。

  在理想状态下,生态动力作为推动经济系统由自身片面膨胀转变为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基本力量,具有自组织性质的自然扩张力,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实现由相互隔离到逐渐融合。

  生态动力系统运行的关键环节,一是区域主体对生态压力的人文响应必须准确及时并在各主体间有效传递。

  这种压力可能来自于区域外部的全球性生态理念的冲击、环境问题的全域性漫延以及生态问题的区域内转移,也可能是区域内部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改善生活质量的经济发展推动和生态消费的示范与吸引。

  二是以技术和制度为目标的生态创新,依赖于以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利用环境因素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的行动力,如何构建满足这种要求的利益整合机制非常关键。

  三是面向循环经济的“生态压力→生态驱动力→生态生产力”,是一个包含物质、信息与价值要素的闭合循环系统,三者的联结、传导、互动和平衡构成生态动力运行的核心机制。

  四、结论与展望

  生态动力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影响人类经济生态化实践效果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问题。

  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立统一规律和生态功能、生态位、生态平衡等基本生态原理,在生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立统一的框架下,对区域循环经济生态动力系统进行了分析,依据系统论原则构建了相关的概念模型,并分析了其运行机理。

  分析表明,生态环境压力作为自然规律的表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形成了根本的约束力,成为生态动力的自然力来源;企业和科技团体的生态技术创新是生态动力的核心动力;以政府和社会公众为主体的制度创新和生态消费,是支撑和引导生态动力系统的社会动力。

  按照“生态压力-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的分析方式,区域循环经济生态动力系统建设必须能够满足生产、消费、分解流通等循环经济功能,促使其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形成自我维持、自我强化的自组织能力,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环境”系统走上由相互隔离到逐渐融合的良性发展路径。

  这些结论虽然是初步的、框架性的,但无疑对区域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下一步,如何结合我国体制环境和区域实际,更深入地研究区域循环经济生态动力系统的生成、演进、构建和有效运行,是一个更具有现实指导性和需要随着实践不断深入的重要课题。

  作者:石林 工作单位:陕西理工学院管理学院

  第二篇

  1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

  1.1国外循环经济的研究动态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波尔丁(KennethBoulding,也有人翻译为鲍尔丁),1960年他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

  波尔丁在1965年发表的论文“地球像一艘宇宙飞船(EarthasASpaceShip)”中把地球比比作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由于地球自身资源的有限性,必须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如果任意开采,超过了地球最大承受力,地球也将最终灭亡。

  后来,他在其“未来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TheEconomicsofthecomingSpaceshipEarth)”(1966)一文中在对传统工业经济“资源—产品—排放”的“开环”范式进行批评的基础上,阐述了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代替传统粗放型增长模式的观点[1]。

  与此同时,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并对“杀虫剂”等化学农药破坏食物链和生物链的恶果进行了起诉。

  1972年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报告中倡导“零增长”。

  1992年联合国及世界多国首脑在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发表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

  2002年世界环境发展大会决定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并制定行动计划。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深入,一些发达国家成功地进行了循环经济的实践,包括企业层面的节能、降耗、减排,以及依托工业代谢与共生思想的工业园区建设。

  杜邦化学公司采用的“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生产制造法是循环经济在微观层面的有益尝试,而丹麦卡伦堡生态园区的建设是区域循环经济实践的典范[2]。

  我国学者吴季松等人在国外3R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再思考(Rethink)和再修复(Repair),形成了“5R理论”[3]。

  随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立法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如德国1994年9月颁布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日本2000年4月颁布的《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美国虽然没有专门的循环经济法,但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关循环经济的政策。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循环经济理论、方法、技术与实现途径的研究。

  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Peerce等人(1990)首先提出了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的概念,但英美等国家主要倡导产业生态学,而循环经济主要流行于德日等国。

  SujitDas(1995),HirohisoKishin(1998)等学者结合工业产品,如电冰箱、汽车、包装材料等对资源的循环利用进行了研究。

  HondF(2000)研究了工业原材料的使用模式与物质减量化;Wulf-PeterSvhmit(2001)提出了推行生态型经的设想与相关政策;Ayree等人(2002)研究了经济运行中原料和能量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并把倡导循环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1.2国内循环经济的研究动态

  国内对循环经济研究较早的学者是吕伟教授(1993),他提出了经济微循环理论,指出经济是相关性、延续性的产业链综合体。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内外生态环境日益严峻,循环经济受到了国内众多学者的重视,曲格平(2001)、解振华(2003)、冯之浚(2004)、徐崇龄(2004)、段宁(2005)、吴季松(2005)、钱易(2005)等人对循环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基本原则、原理等进行了探讨。

  牛文元(2003,2004)、王成新(2003)、诸大建(2004)、马凯(2005)、李金凯等人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意义,以及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王兆华(2002)、吴伟(2002)、陈定江(2002)、吴云波(2003)、王灵梅(2004)等人对工业共生系统、工业园区建设进行了探讨[4]。

  陈德敏等人(2003)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企业行为进行了分析。

  邓海军(2005)对分析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对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对策与措施。

  张录强、范跃进(2006)探讨了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原理及发展循环经济的五个要点(结构、资源、技术、效率与效益)。

  李蓉丽(2008)对循环经济中企业生态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三赢”的观点。

  苗泽华(2009,2011)探讨了循环经济与工业企业生态工程的关系。

  冯琳(2010)根据环境学的“五律协同”(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之间的协同)对工业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

  金涌等人(2010)从理念与创新的角度,剖析了国内外循环经济的研究动态及循环经济发展的学科基础[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宪法》(1982年)、《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年)、《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颁布,1996年修订)、《草原法》(1985年)、《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颁布,1995年修订)、《水法》(1988年)、《环境保护法》(1989年)、《固体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颁布,2004年修订)、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煤炭法》(1996年)、《防洪法》(1997年)、《防震减灾法》(1997年)、《节约能源法》(1997年颁布,2008年修订)、《森林法》(1998年)、《土地法》(1998年)、《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2012年修订)、《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废弃电子电器回收处理管理条例》(2011年)等法律与有关条例。

  1994年前,我国法律法规主要基于环境保护,以末端治理为主,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立法。

  1994年后,我国的立法突出了以预防为主的理念,反映了循环经济的意向[6]。

  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标志。

  2循环经济的概念与特点

  2.1循环经济概念辨析与诠释

  近十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循环经济的概念与理论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尽管学者们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但普遍认为应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循环经济的模式与技术、方法。

  国内学者还从不同的角度对循环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主要学术观点为:(1)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定义循环经济。

  代表人物有诸大建和吴季松等。

  诸大建(2005)指出,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并通过“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模式,使资源在不断的中得到合理利用,建设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7]。

  吴季松(2006)认为,循环经济就是从大系统的角度,认识人、自然、技术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关系,并从资源投入、企业生产、商品流通、商品消费及其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全过程中,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以主要依赖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链条式经济,转变为适应生态良性发展的闭环式经济[8]。

  (2)从生态学的角度定义循环经济。

  代表人物有曲格平、解振华和冯之浚等。

  曲格平(2001)认为,循环经济其本质就是一种生态经济,人类的经济活动要遵循生态规律[9]。

  解振华(2003)认为循环经济是闭环经济,其技术特征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10]。

  冯之浚(2004)认为,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规律及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并按生态原则指导人类的经济与社会活动[11]。

  (3)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定义循环经济。

  代表人物有段宁、牛文元和马凯等。

  段宁(2001)认为,循环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永续发展为基础,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按照生态规律建设的高效协调的经济形态[12]。

  牛文元(2004)认为,循环经济是借鉴自然生态系统进化原理,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等基本规律而重构的经济系统,其基础是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其特征是系统的全面、协调、共生和永续运行[13]。

  马凯(2005)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变革[14]。

  综上诸多学者所述,所谓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就是一种物质变换流动型(ClosingMate-rialCycle)和资源循环(Recoursescirculate)经济的简称。

  它是复合生态系统中人口子系统和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等子系统之间各种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协调、共生、永续、良性发展的经济运行状态[15]。

  循环经济不仅要求工业企业提供清洁产品,而且要求产品及其循环利用的最大化[16]。

  循环经济包括各类企业、生态园区、乡镇、城市和区域等不同层次循环与发展。

  2.2循环经济的系统特征

  循环经济是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谋求和谐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它有以下特征:(1)系统性。

  循环经济所依托的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循环经济需要遵循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与“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基本原则[17],其中共生不仅体现了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而且体现了共存共荣的发展观。

  系统性要求,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发挥“1+1>2”的系统整体功能。

  (2)目的性。

  循环经济所依托的复合生态系统是人造开放式系统,人工及其目的与行为决定循环经济的效率与效果。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基于复合生态系统,通过树立生态伦理观,遵循客观规律,坚持3R原则,坚持系统的共生与协调,以道德与法规约束市场主体(企业、个人、政府)行为,在经济与社会良性发展同时,减少人及组织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而达到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使人类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由于复合生态系统的人工特征,人及其组织的行为非常重要,从法律规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到以生态伦理为导向,以道德与法律为准绳,从约束为主到自律为主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3)技术性。

  循环经济的主要目标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它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等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为重要特征。

  而资源的高效利用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先进适用的技术。

  因此,循环经济表现出技术方面的一些特征:一是通过革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二是通过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与产业链,实施清洁生产技术,防治环境污染,切实减少污染排放;三是全面回收废弃物,并通过废弃物处理技术,实现循环再利用;四是对企业无法处理或再利用的废弃物,依托产业链及环保技术,建立综合的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综合利用机构[18]。

  (4)层次性。

  循环经济是实现复合生态系统稳定、协调、健康、持续的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的层次性主要表现为以共生与循环利用为特征多层次循环闭合圈,具体表现为三个层面,最终实现各个层面的物质与能量的闭环流动。

  具体地说:一是表现为单个企业层面的“小循环”,即在企业内推行清洁生产及技术,通过实施节能减排技术,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实现废弃物排放量的最小化;

  二是特定区域内企业之间或行业层面的“中循环”,包括建立具有循环与共生功能的区域生态工业园区和产业生态园区,形成物质、能量、价值、信息、市场等共生链,促进区域间产业代谢与共生;

  三是建立在社会层面的“大循环”,即通过产业间的链合与生态耦合,促进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生产、市场、消费等经济与社会环节之间物质、能量的循环。

  工业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推进循环经济的微观主体,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是工业企业实施生态工程[19]。

  3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工业企业与生态工程良性发展

  3.1工业企业生态工程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相对于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有限,生态环境脆弱等现实,我国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的发展。

  这要求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突破口就在于抓好工业企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工作。

  工业企业不仅是市场竞争主体,也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企业在自身发展中不仅创造了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财富,也破坏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平衡,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企业生态工程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循环经济与企业生态工程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处理好其关系,就能促进其良性发展[20]。

  3.2遵循生态规律,科学设计工业企业生态工程

  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并按照生态学原理与原则科学设计企业生态工程。

  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生态学家H.T.奥德姆(How-ard.T.Odum)最早提出了生态工程这一概念。

  他认为生态系统内物质与能量的输入与输出是一种动态平衡的过程。

  人类的经济行为实质是人及其组织行为干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固有的平衡。

  但生态系统本身对外界的干扰有一定的调控能力,但这种能力有有限的,保持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程度成为“生态平衡阀值”。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按照生态规律,设计生态工程,限定人及其组织行为对生态系统的过渡危害,避免生态平衡的失调。

  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王如松等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引入到生态学,并认为复合生态系统包括社会、经济、自然三个不同性质的系统[21]。

  这要求企业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重新认识企业与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关系,按照复合生态系统原理与原则,设计企业的观念、目标、对象、任务、职能、生产模式和管理体制。

  企业实施生态工程,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还要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则,通过战略调整、技术革新、管理变革、生产方式的转变等,协调企业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3.3促进工业企业与生态工程的良性发展

  良性发展是是一种朝着好的、善的方向发育、增长、变化的趋势或状态。

  良性发展是对可持续发展的超越,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需要。

  从企业自身发展来看,有良性发展、中性发展和恶性发展三种选择。

  而要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企业内外资源与环境的支持。

  工业企业实施生态工程,就是要遵循循环经济规律,按照复合生态系统原理与原则,对企业的要素、结构、生产、产品、管理等进行系统设计,加强技术创新,变革运营模式,协调企业经济、生态与社会三大效益,促进工业企业与生态工程良性发展。

  3.4工业企业与生态工程的良性发展的政策与制度保障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工业企业与生态工程良性发展需要政策导向与制度保障。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深化深度调整的重要阶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工业企业实施生态工程为抓手。

  要在微观、中观、宏观等层面形成良性发展的运行模式,需要政策与制度保障[22]。

  具体地说:一是完善政策机制,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形成政策引导市场,促进工业企业实施生态工程的激励机制。

  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生态工程,要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促进法》,推进排污交易权制度改革,加快污水排放与处理、垃圾处理等收费制度建设。

  吸引国内外资金和技术,按照2012年修订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全面推进工业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完善节能减排的政策与措施,切实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工业产品的循环利用率。

  二是加快环境市场建设,发挥市场工业企业实施生态工程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来,中国的环境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远远不够成熟。

  因此,要有效的发挥环境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必须以环境市场化建设为基础,积极发展生态产业与生态工业企业,促进工业企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推进环境市场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三是加快工业企业良性发展理论的研究,加强国内外生态工程合作研究,加强产学研相结合,重视生态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工业企业与生态工程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四是加强工业企业与生态工程良性发展的宣传和教育,树立生态工程新理念,引导更多的人士关注良性发展,积极倡导新的生产、生活与消费观念。

  积极开展“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观念教育,大力推进“光盘行动”,倡导绿色文明消费,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减少垃圾排放,加强垃圾生态化处理等。

  五是加强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建立激励性制度。

  在现行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中,要做到执行有力、奖惩分明。

  六是根据推进生态文明,按照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搞好政府、企业、个人的生态定位工作,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出台新的政策。

  4结论

  在全球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工业化必然选择是实施生态工程,发展循环经济。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有关循环经济的研究动态基础上,综合国内外主要学者的学术观点,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视角,界定并诠释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了其系统性、目的性、技术性和层次性等主要特征。

  本文还分析了循环经济与工业企业生态工程的内在联系,指出:实施企业生态工程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与重要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遵循生态规律,按照生态学原理与原则科学设计企业生态工程,促进工业企业与生态工程的良性发展。

  作者:苗泽华 李香丽 工作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

【循环经济生态论文】相关文章:

生态文明观循环经济思路研究论文03-23

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研究论文03-23

农业生态园循环经济毕业论文10-05

循环经济的研究论文10-01

研究循环经济的论文10-01

煤炭循环经济的论文10-01

有关循环经济的论文10-01

循环经济发展的论文10-01

研究循环经济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