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冬至的习俗有哪些

时间:2023-12-18 16:31:03 智聪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冬至的习俗有哪些

  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在这个时期吃饺子是盼团圆的意思,取平安团圆之意,也含有希望早日归来之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冬至的习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冬至的习俗有哪些


▼目录▼
【1】冬至的习俗有哪些【4】冬至的食物
【2】冬至的习俗南北差异【5】全国各地冬至的习俗
【3】冬至节气养生【6】冬至的简介


  【1】冬至的习俗有哪些

  12月21日,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到了。

  从冬至开始,白天会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所以把冬至当作年周期、大自然气运周期、万物生长周期的真正起点。

  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到了,“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除了吃水饺,唱“九九歌”,你还知道哪些冬至习俗?

  作为一个天文类节气,冬至也叫“夜长至”“昼短至”。

  这时天气寒冷,人们躲在屋里教孩子唱数九歌,用九九消寒图记载阴晴,以占卜来年丰歉。

  当然,最主要的习俗还是跟吃有关,不过可不要光记着吃饺子。

  1、北方饺子,南方擂圆

  冬至大如年,所以好吃的很多。

  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这是人们熟知的。

  前者,我们以河南为例。

  “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对吃饺子的俗称。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还乡时适逢大雪纷飞,寒风刺骨。

  他看见乡亲们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非常难过,就叫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施舍给百姓。

  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吃饺子的习俗,连带还有“不吃饺子掉耳朵”的说法。

  后者我们以浙江为例。

  冬至时,浙江人好吃“冬至圆”。

  在台州,擂圆是重头戏,“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擂圆是用糯米粉做的,先把糯米粉和温水揉成面团,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圆子揉圆,煮熟后放在豆黄粉里滚拌,因为这个过程方言叫“擂”,所以冬至圆起名叫“擂圆”,而豆黄粉是用黄豆炒熟后磨成粉再拌入红糖,味道香甜浓郁,配上糯米圆的细腻糯软,令人食欲大增。

  2、馄饨拜冬,豆腐致富

  除了饺子、汤圆,冬至美食可谓千里不同风,以下再举几个例子。

  吃“冬至肉”,是南方冬至扫墓后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发“胙肉”的古老食俗。

  肉有生、熟两种,分时按学历高低,以示鼓励;同时优先照顾老人。

  现在在湖南仍有此遗风,他们杀鸡宰猪,把肉阴干享用,有谚语称:“吃过冬至肉,身体赛牛犊。

  “供冬至团”也是江南习俗。

  冬至团是以糯米粉为面团,内包肉、菜、糖、果、豇豆、赤豆沙、萝卜丝等蒸成,主要充作供品,也可待客或赠送亲邻。

  “馄饨拜冬”是北方的冬至食俗。

  《帝京岁时纪胜》说:“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馄饨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之所以选用馄饨拜冬,是因为“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3、九九消寒

  冬至的次日开始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以此类推,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入九以后,文人墨客,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4、祭天祭祖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家家户户都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5、酿米酒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用糯米或者黄米,加入桂花酿造。

  6、吃烧腊与姜饭

  南方一些地方在冬至日要吃烧腊,冬至这天,晒制好的烧腊就成为两广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寓意加菜添岁。冬至日,吴川人素有冬至“吃姜饭”的习俗。

  7、吃番薯汤果

  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汤果,跟汤团类似,但个头要小得多,而且里面没有馅。汤果也被叫做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老宁波也有“吃了汤果大一岁”的说法。宁波人在做番薯汤果时,习惯加酒酿。在宁波话中,酒酿也叫“浆板”,“浆”又跟宁波话“涨”同音,取其“财运高涨”、“福气高涨”的好彩头。

  8、喝羊肉汤

  每年的冬至日,连接四川成都到简阳的成简快速通道迎来了一年中较热闹的时候,人们驱车涌入位于龙泉山脉东侧的简阳市,只为寻得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

  9、圆仔贴门

  在闽南,潮汕一带,每逢冬至,除了吃汤圆外,还要搓两个大的圆仔贴在大门环上,象征团圆、吉利。

  这个风俗源于一个民间传说:一年的冬至,有一个老乞丐无钱掩埋冻死的妻子,只好将女儿卖给富有人家作奴婢。女儿痛不欲生,一时昏了过去。老乞丐连忙讨来一碗米汤,一口一口地给女儿喂下去,慢慢地女儿终于苏醒过来。老乞丐又为女儿讨来几粒糯米圆,劝慰女儿:“我们今日分别,就像这圆仔分成两半,现在咱们一人吃一半,等将来日子好了,咱们团圆了,再吃圆仔。”之后,老乞丐告别了女儿,掩埋了妻子之后就又上路乞讨了。三年过去了,老乞丐依旧没有回来找女儿,女儿想念父亲,盼望父女俩早日团圆。在一年的冬至节,她心生一计向主人建议说:“冬至时大家都吃圆仔,我们也应该把圆仔敬献给门神才是。”主人同意了,她搓了两个大圆仔粘在门环上,以寄托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她的孝心感动了后人,人们相沿成俗,流传至今。

  返回目录>>>

  【2】冬至的习俗南北差异

  冬至南方吃什么?

  1、南方习俗:吃糍粑

  按照江浙一带的传统,冬至会舂糍粑,参与的人非常多,很隆重。在云南,冬至也有吃糍粑的习俗。而每逢祭祖或重大节日,或红白喜事,都要做糍粑,因此,在老家把糍粑叫“大糍”,如今常见的汤圆就有些不屑的被称作“小糍”。

  制作前将糯米洗净,放入饭甑蒸熟后,趁热迅速倒进石臼,两人或三人手握大木锤,不断使劲地捶捣,另一人配合用手不停翻转,使之捣捶受力均匀。捶至黏糊、绵韧状,趁热快速用手捏出小块状,放入早已准备好的豆砂糖粉中随心翻弄几下,便可食用,其味清香扑鼻,味道极佳。

  2、南方习俗:吃汤圆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3、南方习俗:吃烧腊

  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些腊肉腊肠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

  腊味已经再也不仅仅只有腊肠,腊鱼、腊肉、腊鸭、腊鸡等也被搬上了餐桌,那一煲煲油汪汪、香喷喷的腊味煲仔饭更是轻易地俘虏人们那颗不断追求美味食物的心。

  4、南方习俗:吃年糕

  年糕年糕,年高年高。吃年糕,就是讨一个“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彩头。从清末民初起,杭州人到了冬至这一天,都要吃年糕。听过最极致的吃法,是一天三顿,一顿不落,年糕变着法儿地吃出花样: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蒸年糕,中午是油冬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

  5、南方习俗:吃红豆糯米饭

  在我国的江南水乡,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不过,这个疫鬼最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红豆糯米饭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北方吃什么?

  1.北方习俗:吃羊肉

  冬至开始,民间便开始从这天“数九”。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尤其是北方大都把温补的羊肉视为冬天进补的最佳选择。对于老百姓来说,将吃羊肉列为冬季进补御寒的主要方法之一。中医上讲究“四季五补”,其中冬季“滋补”成为当下最时宜的进补方法。北方有冬至吃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在此时吃上一锅炖羊肉,更有御寒滋补的双重功效。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历来被视为补阳佳品。冬季适当进食,为进补最佳食谱。

  2.北方习俗:吃饺子

  我国北方地区民间素有吃饺子的习俗。冬至饺子馅料的选择和寓意有着直接关系,最常见的韭菜馅预示着久财之意。最为常见的白菜肉馅即百财之意。冬至吃饺子的由来源于名医张仲景因记挂穷乡亲们,冬至那天,在南阳东关空地上搭起医棚,向穷人舍“祛寒娇耳汤”(“娇耳”即现在的饺子),使人吃了以后只觉浑身温暖,两耳发热。所以冬至吃饺子习俗延续至今。冬至饺子馅里的香菇最有养生功效,将其包进饺子馅里寓意着鼓财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状如同向上的箭头,饱鼓之意,谓之鼓财。最后还有最近兴起的酸菜馅,据说有算财之意。而芹菜馅则为勤财之意,勤即经常,频繁的源源不断,谓之勤财。

  3.北方习俗: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尤其是狗肉炖豆腐,东北八大炖之一。冬至狗肉炖豆腐至今版本都不统一,但是依旧把肉骨和豆腐搭配换成了狗肉,因为其他版本里狗肉炖豆腐的重要地位无以言表。

  4.北方习俗:吃馄饨

  北方人在冬至日有吃馄饨的习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冬至吃馄饨希望可以破除“混沌”变聪明。馄饨的营养价值还是比较高的呢,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蛋白质种类齐全,有馅有皮,能起到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冬至吃馄饨在调制馅料的时候,要加入生姜,食盐,味精等调料去调制。就会做出馄饨馅很香并且不油腻。

  返回目录>>>

  【3】冬至节气养生

  冬至后,中国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人们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室内要通风换气,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多吃补益身体的食物,如莲子、芡实、薏仁、赤豆、大枣、银耳等;保持畅达乐观,适当进行锻炼。

  冬至后的“三九天”,天气寒冷,体内阳气刚刚生发,比较弱小,养生要调节体内平衡、顺应自然。因此要注意躲避寒冷、适当运动、多多休息、心情平稳,养护自身内刚刚生发的弱小阳气,使其利于以后的生长繁盛。

  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过了冬至后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也就是说,冬至前后是进补的最好时机。但是,并非随意乱补就能达到效果,冬季进补也需要一定的方法。

  一忌盲目食狗肉

  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病的人,在严冬季节,多吃些狗肉是有好处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后不要喝茶,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会生成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就会因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而极易被人体吸收。

  二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同时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自己。专家认为,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各不同的补法。

  三忌慕名进补

  鸡汤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喝的,鸡汤(包括炖鸡汤和下药材熬的鸡汤)营养丰富,鸡汤所含的营养物质是从鸡油、鸡皮、鸡肉和鸡骨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小分子,其蛋白质仅为鸡肉的7%左右,而汤里的鸡油大都属于饱和脂肪酸。

  四忌无病进补

  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会伤害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另外,补药也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返回目录>>>

  【4】冬至的食物

  一、饺子

  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在北方,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不管什么馅的,吃一顿就觉得非常满足。

  【白菜猪肉饺子】

  配方:白菜、猪肉、葱姜、花椒水、生抽、蚝油、盐、白糖、五香粉、香油、食用油

  1、花椒水提前泡好备用,再把葱段、姜片、花椒,倒入油锅中炸一下,炸香后捞出来,剩下的油留着备用。

  2、猪肉剁成肉馅后,倒入花椒水搅打上劲,再把葱姜切末倒进去,加上生抽、蚝油、盐、白糖、五香粉、香油,拌匀。白菜切成末,和刚才炸好的油混合到一起,拌匀后倒入肉馅内,充分搅拌均匀,就可以了,拿来包饺子即可。

  二、汤圆

  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冬至这天,南方每一个餐桌上,基本都会放上一碗汤圆,有着团圆、圆满之美好寓意。

  【黑芝麻汤圆】

  配方:糯米粉100g、温水80g、白糖25g、猪油35g、黑芝麻50g

  1、黑芝麻和白糖,倒在料理机内,打成碎末。猪油隔水加热,融化后倒入黑芝麻中,拌匀后冷藏20分钟。拿出来分成12个剂子,每一个都团成小圆球,放入冰箱冷冻定型。

  2、糯米粉中倒入温水,搅拌成絮状,揉成一个团子。取一小块面团,倒入开水锅中煮上3分钟,取出来过一下凉水,然后重新和刚才的面团混合好,然后分成12个剂子。每一个都揉圆、按扁,里面包上黑芝麻馅,包起来之后下入开水锅中,煮到漂起来即可。

  三、年糕

  江浙安徽一带,冬至喜欢吃年糕,因为年糕,和“年高”是同音的,寓意孩子一年比一年高,过得一年比一年好。

  【大虾炒年糕】

  配方:大虾、年糕、干辣椒、葱姜蒜、豆瓣酱、生抽、料酒、五香粉、白芝麻

  大虾去头、去虾线,洗净后备用,干辣椒切段、葱姜蒜切末。热锅凉油,爆香葱姜蒜后,倒上大虾翻炒,炒制片刻后用料酒去腥。之后加上五香粉、豆瓣酱、生抽,炒匀添上清水,大火烧开后,把年糕倒进去,3分钟左右就熟了,把汤汁收一下,撒上白芝麻出锅。

  四、冬至面

  也有一些地区,不吃饺子不吃汤圆,冬至这天要吃面。“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冬至吃上一碗冬至面,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冬至面】

  配方:挂面、鸡蛋、青菜、葱花、盐、生抽、香醋、香油

  鸡蛋打在碗里,青菜清洗干净,葱花切好待用。锅内烧一锅开水,把挂面倒进去煮,面团煮到快熟了之后,我们往里面倒入鸡蛋,然后将小青菜也倒进去。准备一个小碗,加上葱花、盐、生抽、香醋、香油,舀一勺面汤倒进去,最后把面条舀在碗里,即可开吃。

  五、酒酿

  酒酿,拿糯米、桂花酿制而成,冬天喝一碗别提多过瘾,暖胃暖身,驱寒保暖,口感相当丰富,营养也很高,寓意也是极好的。

  【自制酒酿】

  配方:糯米600g、凉白开500g、甜酒曲4g

  1、糯米洗净后,泡在水里一个晚上,蒸笼中放一层蒸布,把泡好的糯米倒进去,用筷子在上面扎一些小洞,开始蒸,上汽后整45分钟即可。

  2、蒸熟后的糯米,放凉至不烫手的时候,往里面倒入凉白开,少量多次倒入,用筷子充分搅拌至黏糊的状态。下面用少许凉白开,将甜酒曲搅拌好,然后倒入糯米中,充分搅拌均匀。

  3、把糯米压实之后,在中间挖一个小洞,方面用来观察出酒量,在上面盖上保鲜膜,然后在容器外面,多盖上一层被子、毯子,给它保暖保温。就这样,24——48个小时,出酒量就非常高了,可以喝了。

  六、羊肉

  在冬至这一天,很多人家都会拿羊肉来涮火锅,或者烤全羊、炖羊汤等,除了好吃之外,它的营养也极其丰富,是一种非常好的进补食物。

  【羊肉汤】

  配方:羊肉、香菜、葱姜、花椒、料酒、盐、白胡椒粉

  羊肉切成大块,冷水下锅,放上姜片和料酒焯烫一下,捞出来后盛在砂锅中。再往砂锅中放上葱段、姜片、花椒粒,添上清水开始炖。大火烧开后,小火继续炖煮1个小时,最后用盐和白胡椒粉来调味就行了,盛出来撒上香菜末,开喝。

  七、冬至团

  在南方某些地区比较盛行冬至日吃冬至团(冬至丸)这一冬至的习俗,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日(阳历12月22日前后)清晨,各家各户都会开始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更豆、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冬至,老上海人是最讲究吃汤圆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品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八、红豆米饭

  在江南一带,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的冬至习俗。传说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在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仍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因而人们在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返回目录>>>

  【5】全国各地冬至的习俗

  1、北方吃饺子

  饺子,又名“交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面食,北方人年三十都要吃饺子。而“冬至大如年”,当然这天也是要吃饺子,民间有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至吃水饺相传还与我国医学家张仲景有关,饺子就是他发明的,原名“娇耳”,他曾用“驱寒娇耳汤”救治了当时很多被饥寒冻坏了耳朵的贫苦百姓,人们在过年和冬至吃饺子也是为了纪念他。现在仍然有“冬至吃了饺子不会冻耳朵”的说法。

  2、苏州人吃馄饨

  吴地苏州过冬至是奉行周朝立法的遗风,以冬至夜为岁末,所以过冬至就是过年,当然节日气氛也很浓了。

  苏州人过冬至的食俗很多,要吃“团圆饭”,饭菜名字都很雅致,蛋饺叫“元宝”、豆芽叫“如意菜”、粉条叫“金链条”、鱼叫“吃有余”等。馄饨也是苏州人过冬至必吃的一种主食,当地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3、宁夏人吃“头脑”

  宁夏银川地区冬至这天要吃一种叫“头脑”的美食。“头脑”实际上就是羊肉粉汤饺子,用羊肉加蘑菇佐以葱、姜、蒜、辣椒、食盐和酱油等做汤,煮沸后加入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放切好的蒜苗、香菜和韭黄,一锅羊肉粉汤就做好了,它也是银川的一道特色小吃。

  4、上海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据史料记载这一习俗在明、清就有了。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圆”寓意“圆满”、“团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冬至团还可以用来祭祖和赠送亲友。

  5、潮汕地区吃甜丸

  冬至在潮汕地区是大节日,又称“过小年”。冬至这天,当地人要准备贡品到祠堂白祭祖先,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潮汕人冬至要吃甜丸,一种与汤圆类似的糯米丸子,也叫“冬节圆”。

  6、杭州人吃年糕

  杭州人冬至要祭祖,三餐都要吃年糕,寓意年年高。

  7、广东人吃烧腊

  广东地区也是非常重视冬至节的,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据介绍,广东很多地区冬至这天要“加菜”,祭祖之后全家人准备一桌大鱼大肉一起过节,烧腊是必不可少的传统食物。人们还在冬至这天向亲朋好友赠送腊肠、腊肉等。

  8、泉州人吃“冬至丸”

  泉州人冬至这天祭祖团圆,出门在外的人都会尽可能赶回家过节,当地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泉州人冬至要吃“冬至丸”,早晨要煮甜丸汤供奉祖先,然后全家人以甜丸汤做早餐。

  9、四川人吃羊肉汤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冬至吃狗肉从此就在民间传开来,不仅吃狗肉,还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品,希望来年有个好兆头。到后来,又狗肉就慢慢转变成了羊肉,最好是再配上祛风防寒的中药。于是,冬至吃羊肉汤的习俗在四川地区广为流传。

  返回目录>>>

  【6】冬至的简介

  1、冬至是什么?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白昼会逐日增长。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中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中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2、冬至有什么活动?

  节日起源:始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周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

  节日活动:更易新衣,备办饮食,祭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祭天。

  节日饮食:吃水饺、汤圆、喝羊肉汤。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东平、汶上、曲阜、邹城,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3、冬季应注意什么?

  ①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②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③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④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冬至至春分这段时间固然冷,但我们注意保暖,调节好心情,做一下户外运动,相信我们都可以过好每一天。

  返回目录>>>

【冬至的习俗有哪些】相关文章:

国庆节习俗有哪些09-24

冬至习俗活动方案策划12-20

冬至吃饺子习俗作文06-14

中秋节都有哪些习俗09-22

面试的礼仪有哪些10-31

社保的作用有哪些?10-28

实习报告有哪些04-28

情感诗句有哪些09-16

舞蹈有哪些种类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