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文学对人的作用

时间:2021-05-28 12:31:37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文学对人的作用

  文学对人的的作用是什么?你对文学是怎么样理解的?

  文学对人的作用一

  文学在社会认知维度对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的影响

  社会认知在社会性发展中起基础作用,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只有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才会表示出稳定性和自觉性。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交往的社会性质也不断产生着变化,自一岁起,幼儿的交往就具有了应答的性质,一岁半后逐渐产生的互补性交往则具有相互作用数量增多、相互作用复杂性提升、蕴含的情感因素增加等特点,3-6岁更是儿童发展同伴交往的高峰阶段。

  对于幼儿而言,社交范围由家庭扩展到社会、社交对象由成人发展到同伴,势必会带来心理结构上的变化与调整,此时在外界帮助下有效地建构起正确的社会认知就成了他们社会性发展的必经阶段,而儿童文学在此过程中能够发挥巨大的影响作用。

  幼儿初步接触年龄相仿的同伴,对于“友谊”、“公平”等社会关系的认知并不清晰,他们还不能准确意识并接纳不同个体之间有差异的性格、气质等个性特征,对同伴交往的方式方法也缺少足够的认知体验,而儿童文学中丰富的角色设置恰恰弥补了幼儿这方面经验的缺陷。

  儿童文学作品中包含大量个性鲜明的形象,大多具备典型的、单一的性格特征,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福斯特将其称之为“扁平人物”。

  这一类形象恰好与学前儿童的二元思维相契合,最为儿童所喜爱,也最适合他们的理解接受能力。

  幼儿通过认识这些形象,能够对不同的个性特点建构起认知经验,接触到的角色越多,对各类型性格的认知经验建构就越趋于完整,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就越能够对与自身个性有差异的儿童予以理解,从而为引发积极的社会情感和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打下基础,促进同伴交往水平的提升。

  例如,阿根廷作家罗琳娜▪斯密诺维奇所著绘本《两个好朋友》和德国作家克里丝塔▪肯普特所著绘本《兔子先生的麻烦》中分别描写了“小狗亚克与小猫露露”、“兔子先生与熊小姐”这样两对性格特点迥异的朋友,可以帮助幼儿意识到即使是好朋友,喜欢做的事情也可能不一样,价值取向、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可能都不一样,但这并不代表两个人不能在一起,正是因为不一样,有时候才最喜欢在一起,同时要善于发现朋友的优点,求同存异,学会理解与包容。

  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让儿童在认知层面对“友谊”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加强对同伴交往内涵的认识,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文学对人的作用二

  文学在社会情感维度对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的影响

  积极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是指幼儿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依恋感、自尊感、同情心、羞愧感、是非感、爱憎感等。

  美国生理学家康诺对于情绪、情感与躯体功能的影响做了大量研究,证明情感是否正常发展对幼儿健康的影响十分显著,可以说,情感能够左右一个人的思维和行动,甚至直接影响到个人成就。

  为什么幼儿在欣赏儿童文学作品时情感会如此投入呢?美国文学理论家乔治▪莱认为:“在他们接触文学作品的时候,甚至不能很好地将现实生活与艺术世界区分开来,他们时常将艺术中塑造的人物、事件当作真实的现实来感知。”由此可见,幼小的儿童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转嫁于角色中,而角色的情感体验会直接影响到幼儿,这两者之间形成直接的对话与共鸣,这就为儿童社会性教育的有效性带来了可能。

  儿童文学的价值在于,它架起了一座现实生活与艺术世界之间的桥梁,使得幼儿在阅读中所收获的情感体验能够迁移到日常生活的同伴交往中,激发幼儿共情与移情,进而形成积极、愉快的交往态度,增强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可能。

  例如,美国作家E·B·怀特的著名童话作品《夏洛特的网》中老鼠坦普顿的形象对幼儿同伴交往过程中社会情感的发展就有着重要意义。

  相对于前面提到的“扁平人物”而言,它的形象更加饱满、丰富、立体,这个看似自私自利、唯利是图、被所有人与动物唾弃的鼠辈在故事中有着他独特的价值。

  他机敏、灵活、反应快、善于到处穿梭、喜欢收集物品,所以帮夏洛特收集单词的.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他的身上,虽然每一次帮助都是以吃到小猪威尔伯的泔水为条件交换的,但是没有他就没有了夏洛特织出的一系列美好的形容词。

  可以说,这样一种地位处在动物界最底层的生物在其性格特点上属于同伴交往类型中典型的“被拒绝型儿童”,他们缺乏适宜的社交策略,消极行为多,同伴关系紧张,容易遭到同伴的排斥、拒绝,在群体中地位低。

  但是由坦普顿的表现不难看出,这一类儿童内心深处也渴望被爱、被关心、被认可,他们喜欢交往但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久而久之因被误解而形成自我封闭,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倾向于采取随意散漫的态度,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无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部作品将这样一种个性鲜明的形象展示出来,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面对、理解这样形象的新视角、新思路,儿童在接触这样的角色时,虽然无法像成人一样辩证地加以看待,但作为儿童文学作品的形象可以有效地激发儿童的移情体验,使儿童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这一类型的幼儿时能够给予基本的关心与尊重,有助于发展积极的社会情感,在其社会性发展上起到重要作用。

  文学对人的作用三

  文学在社会行为维度对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的影响

  社会性行为技能主要指交往、分享、合作、谦让、助人等方面的技能,培养儿童同伴交往的行为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儿童习得合适的社交策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进而为今后成长为一个社会人提供良好的基础。

  儿童文学中蕴含大量同伴交往题材的作品,为儿童提供了参照与榜样,学前儿童正处于乐于并善于模仿的阶段,学习速度快,模仿能力强,儿童文学阅读经验能为他们提供更多同伴交往的范例,学习谦让、包容、沟通等一系列交往行为与交往规则,进而迁移到日常生活的同伴交往中,发展社会行为技能,提高社会交往水平。

  例如,绘本《利勒比找到一个好朋友》教会儿童如何启动交往,《小乌龟富兰克林》教会儿童谦让,《鸭子说“不可以”》教会儿童包容,《月亮是谁的》与《一个红苹果》教会儿童分享……《兔子蹦蹦与青蛙跳跳》与《大麦和小可》这样的系列绘本更是通过好朋友相处过程中的一个个小插曲向孩子们诠释友谊的真谛,全面介绍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

  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丰富幼儿与同伴交往的经验,使幼儿在交往中较为灵活地解决冲突并构建良好的同伴关系,为今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是伴随幼儿成长的“精神食粮”,更是帮助幼儿在未来适应社会生活的一把“金钥匙”。

  虽然儿童文学无法对儿童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它对儿童成长特别是同伴交往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因为儿童文学对孩子的塑造不是直接的灌输和教育,而是审美地进行,它是情感的艺术,能够以其独有的美学价值对儿童进行一种“情育”的熏陶,对孩子同伴交往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促进儿童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我们应当重视儿童文学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影响,有效地利用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帮助幼儿更好地提高社会认知、引发社会情感、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全面促进他们同伴交往水平的提高与个性社会性的均衡发展。

【文学对人的作用】相关文章:

汉语言文学对中学生的作用论文03-18

古代文学的教育作用12-12

大学英美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作用01-17

汉语言文学对翻译专业学生学习的作用论文03-18

英美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作用02-15

汉语言文学对中学生的重要作用论文03-11

古代文学的教育作用探究01-19

疾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12-04

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的意义12-09

刘勰文学欣赏论的当代作用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