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写网络情感的散文

时间:2022-10-05 21:43:28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写网络情感的散文

  且以幸福,邀约炊烟又起时【1】

写网络情感的散文

  孩子5岁那年,为了方便孩子上学的缘故,也为了假期有个栖身的场所,便从老家搬到了城里,至今想来,已有十二三个年头。

  期间,父亲、母亲相继离世,孩子也从一个抱怀绕膝的幼童,成长为一个一米八零的大小伙,迈入了大学的校门。

  十几年来,随着城里的高楼一座一座的矗立,老家也从移民搬迁的大潮中逐渐走空,慢慢融入城市的人流。

  于是,老家便成了平时办事祭祖匆匆四望的客栈。

  记忆中的老家,有太多的风景入眸。

  许多有关老家的情愫,依旧留给我不变初心的温暖和感动。

  那些永不会被岁月和风霜剥蚀的往事,一如那瓦屋烟窗上袅袅升起的炊烟,任时光荏苒,山河变迁,依旧亲切甜蜜的升腾在生命的烟火中。

  老家有着醉美的山水,可以说,随便一个村庄都是一副天然的山水画。

  每天清晨或者黄昏,站在那依山而建绿树环绕的老屋前,看看四周的山,一座连着一座的脸面在眼前。

  或连绵起伏,气势磅礴;或山崖陡峭,铁骨铮铮;或丛林覆盖,绿意惹眼;或山花遍野,鸟语花香。

  此刻,一些勇敢、一些拼搏、一些心旷神怡,一些男儿必备的品行,都会如骤然来去的山雾般在你心间弥漫扩散。

  再看看老家的水,一溪绕着一溪转,有的悬在崖上,飞溅成瀑;有的沉入潭中,清幽如湖;有的流淌沟渠,浇灌农田;有的汇入大河,洒脱欢歌。

  老家那水,是荡涤尘世的圣水,让你脱俗,让你清澈,让你坦荡,让你从容,让你在心灵荷塘里,永远栽种一塘善良的莲花,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老家的人是勤劳的。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也曾是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留给我最深的记忆。

  土地,是他们的世界,一洼小麦玉米,一埂红薯白菜,是他们的希望,也是他们的精彩。

  若果非要给出一两个感恩祖辈父母的理由,我觉得第一是他们给了我生命,其次是他们留给了我认为生命中最宝贵财富,那就是有关勤奋的道理------小时,我知道勤奋可以换来饭食,让自己的生命得以活下去;慢慢的逐渐懂得,世间万物的获得,都是得以于勤奋的道理:“天道酬勤”、 “一勤天下无难事”、“ 业精于勤荒于嬉”。

  的确,在勤奋的指引下,我逐步考上了学,成了家立了业,从乡村走进了城市。

  老家的生活是从容的。

  它留给我最甜蜜最幸福的光阴就是傍晚炊烟升起时刻,那不仅预示着即将可以享受一顿香甜可口的饭菜,还可以享受举家团聚时温馨。

  全家老少,一个个从田间倦鸟归巢,开始生火做饭,拿柴的拿柴 ,洗菜的洗菜,做饭的做饭,忙忙碌碌,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然后,一家大小围坐在饭桌上,砸吧几口自酿的玉米酒,向家人碗里夹一点小菜,闲扯着一些邻里相亲的新鲜事,协商着新的一天要干的农活,闲适自在,神仙不羡。

  饭后,如果时间还早,一家老小就坐在农家小院的石凳上,男人们拾掇着农具,女人们纳着鞋底,小孩们笑嚷着做着各种游戏。

  最后,大人小孩陆陆续续爬到床上,在酣睡声中迎接着新一天的到来。

  老家,也许是落后的、闭塞的、劳力的。

  但我总觉得,老家给予我的,不仅仅是醉美的山水,勤劳的品格,从容的生活,还有许许多多值得终生不变初心的东西。

  譬如爱情,我羡慕祖辈们那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爱情,虽有点点宿命的成分,但在他们素素淡淡、踏实经营中,书写了爱情的感动,坚贞,长情,有难同担,有福同享,相濡以沫,携手同行,做到了“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譬如责任,“尊老爱幼”、“相夫教子”|、“耕读传家”这些古训,时不时在祖辈的身上熠熠生辉。

  父母生前,一辈子都不肯离开土地,再苦也要把姊妹几个培养成人,现在我终于悟出,他们明里在耕种田地、培养子女,实际他们在心里是耕种一种希望-----儿女作为,家业兴隆。

  这些值得不变初心的东西,犹如老家烟窗上缥缈升起的炊烟,升腾着朴素的希望,红火着平淡的日子。

  在城市中行走,似乎再也闻不到老家炊烟的气息,也许,人们总是喜欢追求一些灯红酒绿处那些光鲜虚幻的东西,而忽略红尘深处那些生活必须的烟火。

  许多老家移民城市的邻里乡亲,在经历一段无所事事的彷徨不安后,也逐渐融入城市的生活,慢慢习惯着出入舞厅,酒吧,牌场。

  在亲朋好友相聚中,一些有关老家的流言蜚语不时传来:谁遭遇了矿难,谁找了情人,谁离了婚,谁家孩子偷了人-------

  生活本没有对与错,就像乡村和城市都没有错一样,每种生活其实只是各自抉择的一种人生态度。

  我只能说,若果抛弃勤劳、抛弃家庭、抛弃责任,重新选择游手好闲、爱慕虚荣、急功近利的处世之道,定不会追求到其所期望的幸福。

  喜欢一句话:失去的叫礼物,拥有的叫幸福。

  城市梦幻,终是一场宿醉,醉过之后,请坚守哪些曾今一直拥有的烟火。

  好好地珍爱自己,珍爱家人,珍爱他人,且以幸福,邀约炊烟又起时。

  我与飞天有缘【2】

  在神州11号飞上天空的日子里,我的心情一直很激动,思想感情的潮水汹涌澎湃,浮想联翩。

  我时而在想,我和我的堂叔及同乡长辈,都与飞天确实有缘,有直接飞天的堂叔,有卫星发射基地的首长,还有我这个离飞天只差一步之遥的晚辈,应该说还是缘分不浅,这就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让飞天之缘流泻在字里行间里……

  说起飞天的缘分,我的堂叔最有资格,我的堂叔叫乔洪生,他是远近闻名的飞行员。

  1958年10月,这位烈士之子,怀着保家卫国、为父报仇的心愿,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成为一名光荣的空军战士。

  在祖国的蓝天翱翔了26个春秋,飞行了5000多小时,成长为空军飞行大队副参谋长。

  从我记事起,就记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在我家门前,堂叔头戴庄严的飞行帽,身穿漂亮的飞行服,兴致勃勃地向我家走来,太阳映照下的帽徽熠熠生辉,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我羡慕极了!堂叔还亲切地叫着我的乳名,微笑着弯腰逗我玩,是那么的亲切,这一幕始终装在我的心里,永远难忘。

  后来,堂叔回老家探亲的时候,我就渐渐长大,也或多或少地知道了一些他当飞行员的事情。

  不过,堂叔给我的印象是:嘴很严,涉及保密的事情从来不说。

  我祖母也这么说。

  他说的只是飞翔在祖国万米高空上的美好,守卫着祖国大好河山的荣耀,我听了感到很神奇,很羡慕,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觉得当一名共和国空军战士是多么荣耀,我也为堂叔感到自豪。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堂叔转业回到了省城济南,回老家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彼此接触和交流也就多了起来,我陪同他到原文登空军机场、高密空军机场参观,这是他曾工作和战斗训练的地方,看望慰问老战友,彼此共叙飞行情,这是空军老战士难舍难分的一段情,坐在身边的我也受到了感染,眼睛潮湿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堂叔还带我经过了一道道严格的审查手续,进入了高密空军机场,我和堂叔兴高采烈地观看了飞行员飞行训练、“歼8”战机飞行表演,此时此刻,我与堂叔的心情是不一样的,他当年驾驶的都是“歼5”、“歼6”战机,现在服役的大多是“歼8”、“歼10”、“歼11”、“歼15”……他无比感慨地说:“那时,驾驶着“歼5”、“歼6”就感到很不错了,现在看落伍了,空军部队发展太快了。

  ”堂叔的笑意写在脸上,从他的脸上我也看到了一种期待,那就是期待空军部队的明天更好。

  而我是我第一次走进空军机场,内心深处受到无比的震撼,我的心情是激动的,想象是五彩斑斓的。

  我在想,“歼8”战机表演已经让我大饱眼福,一代接一代的新战机更令我神往,在空军机场留下了我很深的印象,更留下了我的深情。

  从此以后,我和堂叔更熟络起来,期间,他也谈起过他曾牺牲的几位战友,尤其是他几次空中遇险的经历,一次,当飞行在海南上空执行任务的时候,他的长机迷失了方向,飞过了规定任务的区域,堂叔一看,吃了一惊,若再往前飞行,燃油已不足,非常危急,堂叔马上提醒并请示长机返航,长机一听,立即命令返航,才避免了一次机毁人亡的危险。

  还有一次,堂叔飞临江苏上空的时候,突遇大冰雹袭击,打的飞机很不稳,飞机左摇右晃,相当厉害,有时还反转了个飞行,堂叔飞行几十年,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几乎什么看不清了,也很难保持飞行,堂叔立即请示地面,好不容易就近迫降,才化险为夷。

  这是让他铭记在心的两件事,我听了后,才隐隐感到,当一名空军战士,光荣与危险同在。

  他们既有光荣和自豪的一面,也有危险和困难的时刻,也很不容易啊!堂叔为之高兴和激动的一件事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他们部队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堂叔感到欣慰的是,在1976年的抗震救灾中,他所在的部队被空军党委授予集体三等功,他本人被授予个人三等功。

  去年,堂叔饱含着遗憾离我们而去,我再也听不到堂叔讲翱翔蓝天的故事了。

  说起我与飞天的缘分,我同乡、同祖、同宗的长辈乔平、乔正才,都曾是抗战时期的八路军,一个被称为“军队才子”,一个被称为“从枪子里爬出来的”。

  后来巧遇的是,他俩都与飞天有缘,都曾是酒泉、太原导弹卫星发射基地的首长,还都调到了一个部队。

  乔平曾担任过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25基地司令员,乔正才曾担任过国防科工委25基地副司令员。

  西昌可以说是一个中国乃至亚洲第一流的现代化卫星发射场,我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是,我的同乡长辈乔平与这个发射场息息相关,并且是这个发射场的主要勘查者、决策者。

  我查阅有关资料记载:“1969年12月的一个上午,选场勘察组一行40人从北京南苑机场登上了飞往四川成都的军用专机,拉开了勘察发射场的序幕,这是一次秘密的军事行动。

  负责这次行动的,一个是酒泉基地副司令员张贻祥,另一个是酒泉基地副参谋长乔平……乔平同张贻祥一样,可以说,全中国的发射场,除去酒泉发射场外,几乎都留下了他勘察的足迹。

  ”这足以说明乔平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1970年3月15日,酒泉基地向国防科委呈送了《卫星、飞船试验场选场勘察报告》……国防科委决定,对西昌地区作一次补充勘察。

  这一重担便落在了乔平的肩上,这时的乔平刚被任命为基地副司令员……为了争抢时间,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就像当年的红军一样,背着背包,挎着水壶,带着馒头,同时还要扛着沉重的测量仪器,翻山越岭,徒步前进……乔平副司令员后来说,山区那个时候的馒头可不像现在城里的馒头,又白又软,可是又粗又硬,用手一捏,就会嘎嘎直响……”

  1970年6月,东风基地司令员李福泽和副司令员乔平率领有关人员到达位于大凉山腹地的西昌,实地复查在此建立宇航发射场的方案。

  选定了西昌基地的发射工位与技术阵地,1970年10月1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宇航发射场由越西改至西昌以北的松林地区,其代号为“7201”工程,准备执行任务。

  纵观卫星发射场勘察的始末,作为酒泉基地副司令员的乔平,带着一支特殊的队伍,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被称为“犹如世界尽头般荒凉与孤寂的地方”,铺就了中华民族的航天大道,乔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功臣。

  我的另一位同乡长辈乔正才,是后调入国防科委25基地的,担任副司令员,成为乔平司令员的搭档,同乡的“二乔”终于走到了一起,携手共谋祖国的航天事业。

  那时的国防科委25基地就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曾先后发射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创造了我国卫星发射史上的九个第一。

  基地副司令员乔正才功不可没,也是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的。

  说实话,我从小就有一个当一名空军战士的梦想,因我的堂叔是一位十里八乡闻名的空军飞行员,他英俊潇洒,威武雄壮的光辉形象已铭刻在我心里,我儿时就想,当一名空军战士,是多么自豪,翱翔蓝天是多么荣光。

  从此我就坚定了信念,立志当一名空军战士。

  一次偶然的美好机会终于降临了,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还刚刚升入高中第一学年,全国空军部队从高中新生中招收飞行员。

  其实,也就是在杨利伟、聂海胜、景海鹏等招飞之前没几年开始的。

  喜讯传来,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那时我正值青春年少,更充满翱翔蓝天的斑斓梦想的时候,美好的机遇偏偏垂青于我。

  心想,当一名飞行员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自己多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这个时候,身穿飞行服的堂叔的身影时常在我眼前晃动,我也想象着自己将来像堂叔一样在祖国蓝天飞翔的光彩身影,我羡慕极了。

  于是,在来不及征求父母意见的情况下,我就在学校踊跃报了名,按时按步骤参加了空军招飞,并凭借校篮球运动员的强健体魄,在县人武部与人民医院组织的体检一路顺利过关,从全县上万名中学生中脱颖而出,预选进入20名之列,准备到山东省潍坊参加复检。

  这个时候,我高兴极了,每天高兴得睡不着觉,即使睡着了也做着蓝天梦,常常在梦中笑醒,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同学们也都为我鼓劲,替我高兴,羡慕嫉妒,但是不恨。

  有的同学还风趣地说:“以后当了飞行员,可别不认识我了啊!”我打着哈哈就过去了,心里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我也在美好地遐想着,假若在地区医院复检合格,我的家族在五服之内将培养出两名飞行员,这是多么美好的奇遇。

  也偶尔听到有人在我耳边说:“国家培养一名飞行员很不容易,需要同体重黄金的身价”,我听后感到飞行员职业的神圣和崇高,我对未来更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

  接下来,经过几天严格的组织政审,连自己的远亲都政审到了,可见对飞行员的重视程度。

  政审一结束,我就满怀信心地随同人武部、教育局人员来到了潍坊工农兵医院,准备参加严格的复检,我事先就预料到复检一定会很严格,但没想到会是那么严格、细致,复检的严密程度使我体验到,这才是验飞行员的标准,我们体检的每个步骤都进行的很慢、很慢,很规范,有时,几个医生轮番着仔细体检,生怕有一点点闪失,在县级体检之外,还增加了许多体检项目,譬如:还要进行航空模拟数据计算测试,观察击中的目标,在如此严格的体检面前,许多人都望而却步,我因肺活量不达标的一点小毛病,而未能如愿,当飞行员的梦想与我擦肩而过,我在心中后悔了好长时间。

  曾经有过当飞行员的梦想,有过验飞行员的经历,对祖国的航天、航空事业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感,使我永远难忘,终生难忘。

  正因为有了这段空军情,我更喜欢了解航天情况,羡慕航空官兵,我还加入了中国空军微信。

  在空军部队举办的一次“我的一段空军情”征文活动中,我写了一篇《立志当一名空军战士》,在《中国空军网》发表后,又先后在《光明网》、《中华兵器网》、《中国军视网》等发表,使我与祖国的航空事业贴得更紧了。

  回首与飞天的缘分,我还曾写了一篇《威震苍穹—贺我国“神州六号”飞越太空成功》:一跃震苍穹,“神六”升太空;国威军威振,共圆强国梦。

  昔日心志凝,今日终成功;航天三国立,举国齐欢腾。

  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我的情感,真情地表达了我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爱。

  仰望天空,幻想中的神奇如火如荼,期待中的谜底尽善尽美。

  自己的梦想擦肩而过,祖国的梦想一个个变为现实。

  随着“神州11号”飞上天空,国人千年夙愿一朝梦圆。

  我与祖国航天事业情更浓,意更切,缘更深。

  “按笔画顺序排列”规范的定序规则【3】

  国家从1956年起开始对“按笔画顺序排列”逐步进行严格的规范,经过40多年补充完善,1999年国家语委公布了《GB13000.1字符集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标志着汉字笔画序的规范正式确立。

  《GB13000.1字符集 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对20902个汉字逐一规定笔顺和字序的编号。

  通过学习《GB13000.1字符集 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归纳出以下的八个定序规则。

  一、笔画数规则

  按笔画数定序,笔画数少的排前面,笔画数多的排后面。

  这是首要的基本的问题。

  数不清笔画数,这是最低级的错误。

  不能把两个简单的笔画合二而一,比如把 “了”的“横折”和“竖钩”2画,合并为“横折弯钩”1画。

  也不能把复杂的笔画一分为二,比如把“阝”旁中的“横撇弯钩”,拆分为“横撇”和“弯钩”;把“杨”字的右边的“横折折折钩”,拆分为“横折”和“横折钩”。

  二、笔形规则

  笔画数相同的,按笔顺逐笔比较笔形定序。

  这是错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从1965年起,国家一直明确规定,1横、2竖、3撇、4点、5折五种主笔形的次序。

  同时也规定,提归入横、竖钩归入竖、捺归入点。

  提、竖钩、捺三种就是附笔形,只有撇没有附笔形。

  同样是3画的“工、习、万、小、广、三、卫、个、马”这样排序:1、先排起笔是横的“工、万、

  三、”, 第1画相同看第2画,第2画相同看第3画,以此类推,排序就是:三(笔形是横、横、横,笔顺编号111)、工(横、竖、横,121)、万(横、折、撇,154);2、再排起笔是竖的“小”(竖、撇、点,234),最容易错把竖钩当成折;3、排起笔是撇的“个(撇、点、竖,342);4、排点起笔点的“广”(点、横、撇,413);5、排起笔是折的“习、卫、马” ,结果是,卫(折、竖、横,521)、习(折、点、横,541)、马(折、折、横,551)。

  最后排序结果是:三、工、万、小、个、广、卫、习、马。

  三、笔顺规则

  笔画数相同,还要按笔顺定序。

  所谓笔顺就是先写哪一画,后写哪一画。

  1997年国家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确定了7000个汉字规范的笔顺。

  1999年的《GB13000.1字符集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又进一步对20902个汉字的笔顺逐一作了规定,必须严格执行,不能灵活掌握。

  笔顺错了排序肯定会错。

  比如,“为”笔顺编号4354(点、撇、折、点);“斗”笔顺编号4412(点、点、横、竖)。

  “为”先“斗”后。

  如果把“为”的笔顺写成点、折、撇、点,编号就是4534,就会错把“为”排在编号4412的“斗”的后面。

  四、主附笔形规则

  笔画数、笔顺笔形相同或非常接近的字,按笔形“先主后附”的原则定序。

  所谓主笔形就是1横、2竖、3撇、4点、5折五种。

  提、竖钩、捺分别是横、竖、点的附笔形(从属笔形)。

  比如, “干”和“于”都是3画,笔顺代码都是112(横、横、竖)。

  但是“干”的第三画是主笔形“竖”,“于”的第三画是“竖钩”,竖钩归入竖,是竖的附笔形,根据”先主后附“,所以“干”排在“于”前面;“夕”和“久”都是3画,笔顺代码都是354(撇、折、点)。

  但是“夕”的第三画是主笔形“点”,“久”的第三画是“捺”,捺归入点,捺是点的附笔形,所以“夕”排在“久”的前面。

  五、折笔折数规则

  折笔折数原则就是按折数少的排前,折数多的排后的规则定序。

  汉字共有32种笔画笔形。

  除了横、竖、撇、点4种平笔形和提、竖钩、捺3种平笔形的附笔形外,或者说,除“竖钩”外的25种带折、钩、弯的都是折笔笔形。

  25种折笔画中,1折的11种,如横折、竖提、弯钩等;2折的9种,如横斜钩、竖弯钩等;3折的4种,如横折弯钩、竖折折钩,4折的1种,横折折折钩。

  比如:“刀”和“乃”都是2画,笔顺编号都是53(折、撇),但“刀”是2折的横折钩,“乃”是4折的横折折折钩,所以“刀”排在“乃”的前面;“卫”和“子”笔形笔顺编号都是521(折、竖、横),但是“卫”是2折的横折钩,“子”是1折的横折,所以“子”先“卫”后。

  “子”第二画竖钩是竖的附笔形,也很容易错当成折,虽然“卫”的第二画是主笔形,“子”的第二画是附笔形,但是第一画的折数已经决定了排列的次序。

  六、折的起笔笔形规则

  折笔折数相同,就由折的起笔笔形横、竖、撇定序。

  折的起笔笔形就是折的名称的第一个字,如2折的横折、竖折、撇点的起笔分别是横、竖、撇。

  “勹(bāo)”和“儿”这两个字的笔顺代码都是35(撇、折)。

  因为“勹”是2折的横折钩,折的起笔是横,排在前; “儿”是2折的竖弯钩,折的起笔是竖,排在后。

  同理,“幻”和“乣(jiǔ)”,笔顺编号都是5545(折、折、点、折),前三画完全一样,但“幻”的第四画是3折的横折钩,起笔是横,“乣”的第四画是3折的竖弯钩,起笔是竖,所以“幻”就排在“乣”的前面。

  七、笔形相关组合关系规则

  汉字的笔画数、笔顺、主附笔形完全相同时,按笔画组合方式定序,就是“先相离——再相接——后相交”,“先短长比例——后长短比例”。

  “八、人、入、乂”4个字都是2画,笔顺编号34(撇、点):“八”撇捺相离排在前,“人”和“入”的相接排在中间,其中“人”是撇与捺相接,排在捺与撇相接的“入”前面;“乂”的撇捺相交排在最后。

  “工、土、士”三字,“工”相接排在前,“土、士”相交排在后,“短长比例”的“土”排在“长短比例”的“士”之前。

  同理推出“己、已、巳”“开、井”“未、末”的排序。

  八、结构方式规则

  汉字的笔画数、笔顺、主附笔形、笔画组合方式完全相同时,按结构方式定序,就是按字形结构,先左右,再上下,后包围。

  左右结构的“叻”“旼”分别排在上下结构的“另”“旻”的前面;上下结构“旮”,排在半包围结构“旭”之前。

  只有一个例外,在《GB13000.1字符集 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中,上下结构的“冕”序号是7456,左右结构的“晚”序号是7457,先“冕”后“晚”。

  我也不明就里,但是国家标准规定了,就必须执行。

  荀子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有些字“按笔画顺序排列”确实不好熟练准确把握,就要借助工具书。

  1999年,国家语委制定的《GB13000.1字符集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对20902个汉字逐一排序编号,这是最全面的按笔画顺序排列的国家标准。

  国务院2013年6月5日在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说明写道:“本表字形依据《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字序遵循《GB13000.1字符集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的规定”。

  在网上也能搜索出国务院国发〔2013〕23号文件全文,文件的103—138页就是附件二《笔画检字表》,该表的8105汉字全部按笔画顺序排列,这就是“以笔画为序”的最重要的依据,是“尚方宝剑”。

  使用完全根据国务院上述文件2013年7月及以后出版的新版工具书,如人民出版社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使用手册》或商务印书馆的《通用规范汉字字典》,定会使你如虎添翼。

  国务院在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时强调:“ 《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社会一般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

  ”如1988年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排序“人、入、八、乂”,“力、乃、刀”等;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的排序“八、人、入、乂”,“刀、力、乃”等。

  虽然变动的不多,但总有变动。

  对语言文字要深入研究的需要准备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GB13000.1字符集 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这样的工具书,该书725页,1999年出版的,现在只能在网上的古旧书店去淘了。

  文秘、文字编辑和从事文字学、秘书学、现代汉语等学科的教师,在教学或运用“以笔画为序”时,都应该认真学习、使用国家标准《GB13000.1字符集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和《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

  不与时俱进,会闹笑话,误导读者,误人子弟。

  (说明,本人2015年4月发表了《“按笔画顺序排列”的规范和标准》,经过半年的补充修订,现在又以《“按笔画顺序排列”规范的定序规则》发表。)

【写网络情感的散文】相关文章:

情感散文10-05

经典情感散文10-05

网络优秀经典散文10-05

情感随笔的散文10-10

心中的情感散文11-10

关于情感的散文10-05

情感散文伤感10-05

情感散文小品10-05

现代情感散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