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描写周庄古镇的散文

时间:2022-10-05 23:20:47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描写周庄古镇的散文

  描写周庄古镇的散文有哪些?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描写周庄古镇的散文,欢迎阅读。

描写周庄古镇的散文

  描写周庄古镇的散文【1】

  小溪里,水一直流淌。

  水草的颜色,一年比一年深邃。

  石板路上,一些云和一些光影因为被看成是来访者,所以被挤压成碎片,分不清年头,也辨不明方向。

  一队蚁族刚刚完成了穿越极限的旅行,想要给自己一个短暂的休整,它们把营地扎在了离秋天很近的地方。

  眼前没有草地,几株梨树和一株桃树用零星的果实装点枝头,试图保留青春和诱人的荣光。不过,它们的努力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一天天稀少的树叶泄露了它们的活力的确不如当年。石头围墙的院后,小路的悠长与瓦片的光亮不约而同聚集,营造出一种质朴的庄严,使这个地方既熟悉又陌生,并准确无误地传递出此地不宜久留的信息。到这里的人全然不知自己是局外人,他们把野性和狂欢带到这里,并在自得其乐之后,把遍地的垃圾堆在了这里。

  池塘里没有清水。因为节目未被允许,几只鸭也没有继续跳脱衣芭蕾的准备,它们的身材似乎也变得不再需要舞台。

  河道异常拥挤。那些在小河道里游荡的游船,无论叫画舫还是花楼,上面装载的既不是名人雅士,也不是神仙眷侣,而是一些凡夫俗子,他们来,因为他们孤独;他们走,因为他们以为自己非常自由。

  小镇不再有风景,店铺里的营生是专门为愿意上当的人准备的。在沿江招摇的杏帘背后,一些说不清身份的人一直努力推销自己已经消失殆尽的青春。

  时间不可能倒流,就如历史不会回头。在周庄古镇里行走,我只看到了时间在小桥上无言路过的背影。

  描写周庄古镇的散文【2】:我要在周庄

  单身族加屌丝导游唐婉儿接到了一个“私人定制”,有一位日本老人要来周庄,下午5点到。

  夏季的水乡周庄,无限美好,诗情画意,尤其是到了夜晚,光彩照人,看完《四季周庄》,还可以荡舟水上,看萤火虫,听昆曲,或听古琴,寻觅知音,品茗香茶,微风拂面,让人陶醉。

  吃货唐婉儿已经给客人想好了晚餐。周庄有名的“万三家宴”,有万三蹄、三味汤圆、清蒸鳜鱼、蒸焖鳝筒、莼菜鲈鱼羹、姜汁田螺、塞肉油包、百叶包肉、炖豆腐干、焐熟荷藕等特色菜,选料精致讲究,色香味形俱佳。但考虑是一名老人,唐婉儿觉得应该以素为主,弄几个精巧的。

  接到了日本老人,虽然七十多岁,却很精神。他介绍自己名叫赵周庄。唐婉儿听了觉得好有意思。

  饭就不吃了,我也不饿。老人说,我就想喝一喝“阿婆茶”,看她们一边做着针线活,纳鞋底,绣花鞋,一边张家长,李家短,说着心里话,找一找周庄的感觉和乡愁。

  如今不比过去,大家忙着做生意,谁还有时间唠嗑?要喝茶进茶馆。快嘴唐婉儿撇了撇嘴。

  那就不喝了,我也累了。老人无奈地说。

  我还饿着呢!唐婉儿心里说,嘴上却说,先生,明天怎么安排呢?

  你帮我明天找一个人,周庄的,叫赵大山。老人急切地说。

  你不是来旅游的?唐婉儿话要出口,赶紧变了,好好好,我帮你找!反正人家客人掏足了银子。

  那好吧。老人要休息了。

  唐婉儿一个人出了门,走到街上,周庄在夜的黑幕庇护下,流光溢彩,仿佛回到沈万三的时代,历史与现实,隐隐约约,相互错位。都说,来周庄主要体验一下慢生活,自己当个导游整天风风火火,怎么没有发现美景就在自己身边?

  算了,本小姐减肥,也不吃了。唐婉儿自己安慰道,明天还要找人呢?多亏自己就是周庄人。

  一大早,唐婉儿就去派出所打听,知道周庄确实有这样一个叫赵大山的人,但不知道现在住到哪里。按照户口本上的地址,这家老宅已经被租用,问旁边的邻居,才知道老人早就住进了镇上的养老院。

  唐婉儿又去镇上的养老院一打听,人在,不能动了,整天躺在床上,已经失忆。

  客栈的日本老人还在等她。唐婉儿急忙去见客人,客人在房间来回踱步,一听,人在养老院,顾不得吃饭,和她一块赶到了养老院。

  名叫赵大山的老人,躺着床上一动不动,似乎没有发觉他们的到来。

  日本客人泪水在眼眶直打转,硬忍着没有留下来。

  这位日本老人告诉导游唐婉儿,他的中国名字叫赵周庄,日本名字叫渡边,已经七十三岁了,1945年日本战败,从中国撤离,留下了大量的遗孤,自己就是其中一位。那时候他三岁,亲生父母不知何处,是养父赵大山把他从东北收养所带到了周庄。养父在战争中腿部受伤,不得不离开部队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周庄。

  这位躺着的老人就是养父赵大山,已经90岁了。

  日本是祖国,中国是故乡;日本再好,没有周庄就没有他。养父就是他的再生父母。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后,他在1973年被亲生父母找见,回到了日本,虽然很忙,但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周庄和养父赵大山。每年他都会给养父寄钱,但都被退了回去。这次随着日本遗孤组成的“日中友好之会感恩团”来到中国,就是为了和养父见面,感谢养父,感恩中国。

  都是战争惹的祸,让中日人民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呀!赵周庄痛苦地说,他站得直直的,低下头,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床上的老人已经失去记忆了。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说。

  历史不容忘记。赵周庄说,养父为了我一辈子都没有结婚,还要遭受旁人另眼和不解,我从小就被孩子骂作:“日本小鬼子!”但父亲从来把我和中国孩子一样看待。罪有应得呀。

  ??躺着的老人,似乎什么都没有听到。

  时间静止。眼前的一切比过去的历史课还要真实生动,唐婉儿觉得,事实不容抹杀,有的东西随着岁月的流逝能化解,有的却随着时间的磨砺更明亮,更需相互尊重,彼此理解。

  起来吧,渡边先生。唐婉儿说,离飞机起飞不到2小时了。

  我要在周庄再呆一会儿。赵周庄说,我还去全福寺祈福呢!

  我也要去!为了我分分秒秒等待的爱情,幸福的日子,还有全世界老百姓的平安!唐婉儿急急地说,脸有点红了。

  20xx年7月19日夜匆于南山

  描写周庄古镇的散文【3】:梦幻周庄

  一

  从上海车站到周庄,七十公里,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我们到达周庄镇的时候,已是上午十一点了。下了车,我拉着行李箱,准备先找一家宾馆住下,第二天再去风景区。这时,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递给我一张名片,说他家开有休闲度假村,位置刚好在周庄著名景点沈厅的后门正对面,设备一流。而且他可以帮我们买到打折后的门票。看到我很怀疑地打量着他,他又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报纸,指着广告栏说:“你看,就是这家度假村。如果你们去,我负责免费接送!”

  我对老婆儿子说:“就上他的车吧!”儿子看着车窗外古朴的建筑和绵延的小桥、流水,兴奋地说:“周庄可能是这次旅游中最好玩的地方了。”我笑着说:“所有的风景都是一次次的发现,周庄也是,是著名画家陈逸飞无意中发现的。当时,他通过他的画,把周庄介绍给了国外的友人。每一个慕名而来的外国友人都被震撼了。周庄就这样走出了国门,被世人所知晓。现在,周庄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十分钟后,小车拐进了一处农家小院似的度假村。老板和工作人员正在午餐。服务员把我们引上了二楼,看了一下房间。设施不怎么样,但也还算干净。我便点了点头,叫老婆下去交了押金。那个服务员又上来问要不要购买旅游套票,七折优惠,说是由他们把我们送进景区。我便订了三张套票。

  刚进来的时候,看到他们吃的菜,颜色搭配的不怎么样,估计味道也不怎么地道。按照我的经验,要想吃到当地的特色美味,就一定不能在酒店、度假村里吃。我带着老婆儿子,晃悠悠地出了度假村,在巷子里面乱转。终于找到了一家装修比较别致的餐厅。老婆说:“就是这家了!”“为什么?”我问。“有空调呀!这么热的天气,再好的菜,没有空调,也难以下咽呀。”老婆理直气壮地说道。

  我们坐下后,老板娘走了过来,泡了一壶热茶。然后,拿来了菜谱。我没有看,说:“我们是来旅游的,只有三个人。你就把你们店里最拿手,或者你认为最能代表这里特色的几道菜推荐给我。”老板娘笑了,说:“那就是万三蹄、清蒸鳜鱼、莼菜鲈鱼羹。都是这里最富盛名的几道菜!”“好,就上这几道菜吧!另外,拿两支你认为不难喝的本地的冰啤过来。”

  这几道菜确实还不错,老婆儿子吃得赞不绝口。清蒸鳜鱼、莼菜鲈鱼羹都比较清淡,味道鲜美。就是万三蹄腻了一点,跟东坡肘的味道有点相似,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也是相似的。都是因为两个名人的喜爱而出名,一个是商界奇人沈万三,一个是文化名人苏东坡。

  二

  吃完饭,回到度假村。服务员递给我们三张门票,派了一个人带着我们从后门出去,拐进了一个小巷子。有一个老人正坐在那里。在验过门票后,他告诉我们,这里是沈厅沈万三的后门。从这个巷子出去,右转就是沈厅的前门了。

  我们走到前门,那里已经水泄不通了。外面还不断有旅游团在导游的带领下,涌了过来。我们只好随着人流慢慢挤了进去。沈厅是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在原房屋的基础上扩建建成的。七进五门楼,大小一百多间房屋,分布在一百米长的中轴线两侧,占地两千多平方。沈厅,由三部分组成。前部是水墙门、河埠,供家人停靠船只、洗涤衣物之用;中部是墙门楼、茶厅、正厅,为接送宾客,办理婚丧大事及议事之处;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后厅屋,为生活起居之所。 整个厅堂是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前后屋之间均由过街楼和过道阁所连接。形成庞大的走马楼。正厅堂是“松茂堂”,占地一百七十平方。朝正堂的砖雕门楼,是五个门楼中最雄伟的一个,高达六米,正中匾额“积厚流光”,四周为“红梅迎春”浮雕,所雕人物、走兽及亭台楼阁、戏文故事等,栩栩如生,非常传神,可与苏州网狮园中的砖雕门楼媲美。后有大小堂楼,建筑风格与正厅迥异,经修缮的沈厅,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门的大厅,是沈家会客的客厅,有八仙桌和两个木制的太师椅。墙上有一副对联:”古建独存贞丰之粹,嘉宾远来泽国增辉。”我走到左首太师椅上坐了下来,儿子看见了,急忙跑到右首太师椅上坐了下来。于是,老婆手中的相机咔嚓了一下,把这个镜头摄了下来。在第二进的厢房的墙壁上,有题为“沈万三的故事”的大幅雕塑,描绘了沈万三传奇的一生。

  沈万三是元末明初人,一个经商的天才。他从小就渴望赚到很多钱来光宗耀祖,却没有本钱。但他很聪明,甚得父亲宠爱。于是,就经常缠着父亲要本钱经商。父亲说,等你成亲后,我就给你本钱。他就天天盼望着成家。终于,新娘接进门了。拜堂之后,他拿到了父亲允诺的几十两银子的经商本钱后,才进洞房。第二天一大早,他对新娘说:“我今天要出去经商了,大概几年之后才会回来了,你在家一定要好好地伺候公婆。”新娘当场就哭了。

  他利用当时政局混乱,兵荒马乱。大量收购粮食、布匹、食盐、药品等物资,等到物价飞涨的时候,再抛出,赚了大量的钱。后来,他用赚到这些钱疏通关节,救出了一个被关押的老乡。那个老乡出狱后感激不尽,就把唯一的漂亮女儿送给了沈万三。那个老乡由于在监狱里受到了长期的折磨,没多久就死了。这样,大笔的财产就被他继承了。他用这笔钱建造了大量的海船,雇佣了大批保镖和水手,满载着物资,做海外贸易。当时,海外贸易一本万利。很快,他就富可敌国了。

  历朝历代,商人的地位都很低,官员随时都可以剥夺富商的财产和自由。发财后,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了家族今后的社会地位,他开始对一些潜力比较大的军阀进行政治投资了。他首先找的是大军阀张士诚,捐了很多钱和物资,还给他立了一块大大的功德碑。后来,他又在一次外出时,结识了正在避难的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他看到朱元璋的势力日渐膨胀,很快超过了张士诚。又开始无条件地支持朱元璋。捐钱捐物,为朱元璋提供后勤物资保障。朱元璋修建南京城的时候,沈万三甚至拿出了一半的建造费用。朱元璋一统天下之后,发现自己只控制着军队和政治,而好哥们沈万三却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就连他这个皇帝想办点什么事情,都得要去求他帮忙。这是朱元璋所不愿意看到的,认为这对国家的稳定极其有害。于是,便找了一个借口,把沈万三给杀了,并没收了大部分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