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江南的初夏是一幅画

时间:2020-12-08 19:24:41 随笔 我要投稿

江南的初夏是一幅画

  江南的初夏是一幅鲜活的动画。江南的初夏是一幅画。

  江南的初夏是一幅画【1】

  江南的初夏是一幅风俗画。

  当东方呈现鱼肚白,早起的居民打开临河的窗户,趿着拖鞋,打着呵欠,伸着懒腰,睡眼惺忪地闻着那早已弥漫了半条街的大饼油条香味,聆听着挤进门缝的“豆浆、粢饭糕”的水乡小调。

  至夜幕降临,性急的居民又迫不及待地拎出竹椅子,搬个小板凳,讲起“山海经”。

  江南的初夏是那么古老悠久。

  江南的初夏是一幅风景画。

  金色的阳光抚摸着生机盎然的江南田野,微微显出热的威力。

  绿色的麦穗,从孕育它的娘肚中钻了出来,新奇地注视着蔚蓝的天空,随风摇摆。

  绿色的油菜,脱去金黄的外衣,伸出一支支小“手指”,兴奋地向麦穗招手。

  绿色的小草,扮演着魔术师的角色,眨眼间蹿上了几寸。

  桃树抛却了春季羞涩的粉红,摇晃着稚嫩的小脑袋,含笑向大家打着招呼。

  所有的绿色,都在自家的坐标上组成“江南绿色初夏图”。

  江南的初夏,是那么生机勃勃。

  清澈的池水恬静地接受微风的吹拂,潺潺的小溪欢快地奏着江南初夏晨曲。

  树枝、花草随风“跳”着“华尔兹”。

  鱼儿、虾、螃蟹随曲欢蹦乱跳着“迪斯科”。

  江南的初夏是那么欢乐奔放。

  江南的初夏是一幅音乐画。

  长江边,太湖畔,芦叶“哗哗”,赶制着香甜粽子翠绿的外衣。

  一只只白虾,被欢笑着的孩子“拷”干了水潭,“啪啪”地从泥浆中跳出。

  乡村中,鸡鸭猪羊召集“票友”青蛙组成合唱团,精彩的排练,与小巷深处“豆腐花”、“小馄饨”的叫卖声遥相呼应。

  江南的初夏是那么悦耳赏心。

  江南的初夏又是一幅静止的素描画。

  青砖黛瓦流线地勾画着古老街道上的青石板,轻拂的垂柳丝婀娜地连着河边的渔网,青青的芦苇描绘着长江、太湖的边框。

  江南的初夏是那么简洁素静。

  江南的初夏,正悄悄地为火热的盛夏涂抹着色彩斑斓、热情奔放的油画。

  江南的初夏是那么亮丽美好,意气风发。

  秋风起菱角香【2】

  “绕城菱莲一千顷,三秋菱歌满街头。”又到了菱角上市的季节,伴随着卖菱人的吆喝声,望着篮筐里菱角那牛角般的可爱模样,思绪好似又回到了童年的那片水塘。

  菱角,又名“水中落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茎为紫红色,开鲜艳的黄色小花,菱角皮脆肉美,因外形犹如尖尖的牛角而得名,国人寓意“棱角分明”、“锋芒毕露”。

  《本草纲目》中说:菱角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可见它的营养价值。

  自古以来,菱角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杜甫的“沉竿续缦深莫测,菱叶荷花净如拭”;王维的.“漾漾泛菱行,澄澄映葭苇”等,宛如一幅幅清新迷人的菱塘色彩画。

  秋风一起,菱叶蓬蓬翘起,菱角差不多就该采摘了。

  离家不远的水塘里,生长出许多野生的菱角,菱叶翠绿,开着黄色的小花,等到成熟的时候,站在池塘边,放眼望去,满目的青翠,却看不到菱角。

  原来,它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地藏在菱叶下,只有将菱叶翻起来,才能看见那些挂在紫红菱茎上的小菱角。

  采菱的时候,需要一个特别的工具,那就是一米长、半米宽的椭圆形菱桶。

  母亲穿上雨靴,套上旧衣服改出来的袖筒,只见她,跨步踏进菱桶里,坐在木板上,弯下腰和头,伸出一只手,拉住水面上的菱叶翻过来,几枚浅绿色的菱角藏在里面,用力一掐,随手往后抛进菱桶里。

  接着两手慢慢划水,菱桶向前。

  菱桶像一艘小船,在密密麻麻的菱叶中穿行。

  我站在水塘边观赏着母亲的表演,不多时,当母亲划着菱桶上岸时,菱桶里就堆了许多绿色的菱角。

  菱角煮熟了特好吃,黑得像漆,闪闪发亮,菱角的白仁,吊着人们的胃口。

  放在嘴里一嚼,就觉得面面的,有点甜味,细细品来,有一种微苦、稍甜的感觉,那种甘香的味道,叫人越吃越爱吃,久品不厌。

  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让它的尖角给刺破了嘴,虽说很是小心,可有时还是“中标”了。

  宋代杨万里有首《食菱》诗:“鸡头吾弟藕吾兄,头角崭然也不争。

  白璧中藏烟水晦,红裳左袒雪花明。”风趣幽默,令人捧腹。

  “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

  郎有情妹有心,就好像两角菱,也是同日生呀!我俩一条心。”这首脍炙人口悠扬动听的《采红菱》唱出了另一种爱情的味道。

  如今,想吃菱角的话,也只有去菜场买了,虽说特别方便,但是却少了儿时的那种采菱的快乐。

  那段充满愉悦的幸福时光,也只有永久留在了记忆的童年里。

  素素的月饼【3】

  现今,提起中秋月饼,人们就会联想到一些词,如:“天价”、“豪华”、“精美”等。

  可是,剥离了那过度包装的外衣,我却看到了月饼的“朴素”。

  于是,母亲做的土得掉渣但糅进了朴素亲情的花味糖月饼,便在千里之外散发着诱人的芬芳,以致我披星戴月地往家赶,狠狠地咬上一口……

  儿时,家居乡村,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差,那时做的月饼差不多一个口味,就是甜,乡亲们都把这种月饼叫做糖饼。

  虽然同为甜,但我家的月饼却甜得与众不同,这全靠母亲的持家手艺。

  我家的小院里种植有槐树、桂花树以及几株玫瑰花,花开时节,母亲便把槐花、桂花、玫瑰花采摘下来,用白糖和红糖分别淹制后做成月饼或汤圆的馅料。

  于是,带着花味的饼香便永远飘在童年的中秋记忆里了。

  中秋节前,一般都是家乡的农忙时节,但无论多忙多累,母亲总会挤出点时间为我们做月饼。

  母亲先把微微发过酵的面粉揉成团状;然后用擀面杖擀成一张张面饼,并把各种花式糖馅放在中间,再把面饼包起来,搓圆,用手轻轻地将面团压成圆饼,月饼的雏形就算做好了;最后,用一个上面雕刻着花边纹及“丰收”、“幸福”、“团圆”等文字和图案的模子在圆饼上面摁一下后,便可以放进锅里,蒸熟了就是香香甜甜的花味糖月饼了。

  为了使月饼看上去更精致一些,母亲就给蒸熟了的饼子刷上点菜油,放在一口平底铁锅里烤制一番,待月饼黄酥酥后即可。

  即便这样,月饼的模样依旧很土气,但却呈现出一种朴素的品质。

  当母亲用瓷盘将月饼盛出来时,我就迫不及待地去拿,可刚拿到手上就被烫得赶快放下。

  又吹气,又扇风,月饼终于凉了下来。

  拿起一个,咬下去,母亲做的月饼太好吃了,甜而不腻,花香四溢,酥软爽口。

  月圆中秋,母爱留香,这份朴素的美味让我心醉……

  中秋之夜,在家中小院里摆上一张大圆桌,桌台上放着精心准备好的菜品以及雕成月亮形状的各种水果,当然圆桌的中央还少不了一盘花味糖月饼。

  皓月当空,倾泻的月光洒在桌面上,一桌普通的饭菜瞬间升华成一桌真挚的亲情。

  就着月光,饮一口桂花酒,品一口香茶,咬一口月饼,那情,那景,温暖一生。

  月饼,还是素素的好,因为亲情从来就不需要华丽的外衣。

  如今,每年过中秋,我都有一个最大的愿望,那就是和鬓角已添银发的母亲一起做原汁原味的花味糖月饼,在月光下一起分享那份朴素的美味,情思与共。

【江南的初夏是一幅画】相关文章:

一幅画的启示作文素材03-22

画老虎又画兔的绕口令03-15

画的线条艺术06-11

品江南的高考满分作文12-29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比较01-27

一幅漫画观后感11-21

以趣激画,让学生步入“乐画”的天地论文01-24

2017江南大学招生简章09-04

品江南高考满分作文12-10

比较当代山水画与传统山水画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