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综艺化传播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09 04:42:15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综艺化传播研究论文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电视综艺的形式进行传播,近年来形成一种新趋势,尤其是流行综艺元素的加入,让非遗在荧幕上更显生动,更具文化吸引力。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而言,非遗文化元素与流行综艺元素的融合都呈现深入和多元的趋势,然而在具体的综艺制作实践中,仍存在片面注重娱乐性和收视率的急功近利思维,从而失去了节目的文化特色。非遗传承类综艺节目要获得健康发展,需兼顾娱乐特征与文化特色,给非遗提供文化分量足、形式灵活多样的电视综艺舞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综艺化传播研究论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综艺;综艺化;电视传播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也频频亮相电视荧屏。非遗文化电视传播之前仅限于新闻报道、专题纪录片、文化访谈等形式,近两年电视媒体开始尝试利用非遗文化元素打造新型综艺节目,既具文化底蕴,又有较强的娱乐效果,有效地推进了非遗文化的社会传播。

  一、综艺节目中非遗文化传播方式的演变

  电视综艺节目是汇聚歌舞、杂技、脱口秀等表演类型的综合性娱乐节目,近些年电视综艺节目持续红火,成为提高收视率的重要途径。“综艺+”成为电视节目编导的流行模式,即以综艺形式来整合各种演艺资源,呈现一种综合化的舞台实践模式。非遗文化也成为综艺节目的挖掘对象,以多元化的姿态亮相荧屏。其实早些年,戏剧、曲艺类非遗项目就率先和电视综艺结缘,如央视《戏苑百家》、安徽卫视《相约花戏楼》、河南卫视《梨园春》、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等,不少节目已深耕多年,形成了完善的节目制作模式和固定的观众人群。如安徽卫视《相约花戏楼》自1999年创办已播出了17年,遍邀国内各知名剧种和名家登台演出,口碑一直不错。该节目主创叶龙总结成功经验时说:“我们之所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窃以为这应与栏目的综艺化定位密切相关。”[1]这些节目经过多年经营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编排驾轻就熟,但也意味着观众新鲜感的失去,而且专注非遗中的戏剧、曲艺一类,节目资源面临枯竭,粉丝群体相对小众,在综艺节目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可避免地遭遇发展瓶颈。有些电视台尝试拓展范围,以非遗传承人为中心,采用表演、采访、展示等方式,全面展示各类型非遗项目的风采,如天津卫视《群英会》套用脱口秀模式,邀请非遗传承人讲非遗历史,现场展示技艺,出现在舞台上的有聚元号弓箭制作、津门飞叉、昌黎地秧歌等非遗项目,不再限于单一的门类。近年来随着选秀、真人秀类综艺节目持续火爆,非遗文化元素开始进入各类秀场,比如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中,沪剧、京剧、川剧变脸、传统武术、抖空竹等非遗表演都曾在节目中亮相,央视《星光大道》《出彩中国人》《开门大吉》舞台上则多次出现曲艺、杂技、舞狮等表演。除了平民秀,一些主打明星牌的真人秀节目也出现非遗文化元素,明星通过学艺、客串等方式体验和表演各类非遗技艺,以湖南卫视《我们来了》苏州站为例,节目将苏州文化融入到节目每个环节,节目组围绕苏州评弹设计小游戏,还安排明星嘉宾体验学习昆曲,而苏绣、虎丘泥塑、苏灯、苏扇等苏州代表性非遗也都集中亮相;同样,东方卫视《我去上学啦》有明星嘉宾学习舞狮和鼓艺的桥段,此外,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东方卫视《极限挑战》这些当红综艺节目,纷纷将各地非遗文化体验融合进节目,既保持了节目趣味性,又体现娱乐节目注重文化传承的“正能量”。同样打明星牌的还有央视几档聚焦非遗的节目,其一是2012年首播的《我爱满堂彩》,节目大量采用混搭、嫁接等方式来提升综艺效果,比如将北方评书与南方评话结合,将曲艺与摇滚嫁接,让曲艺大腕唱京戏,让流行歌手唱苏州评弹,通过这一系列混搭实验,将北方与南方、传统与时尚等文化元素结合在一起,呈现跨界、跨地和跨代的舞台效果。其二是2015年首播的《叮咯咙咚呛》,节目主要关注传统戏剧和曲艺,将明星嘉宾分组,深入民间寻找非遗文化,将传统艺术搬上现代舞台,采用竞演晋级方式争夺非遗文化的传承人,赛出最后的传承之星。节目以明星为招牌,又以传统非遗为看点,充分体现传统与现代流行元素的融合。其三是2017年首播的《非常传奇》,聚焦传统文化传承体验,虽属纪录片,但带有很强的综艺色彩,节目邀非遗传承人展示绝活,同时邀请奥运冠军、笑星、演员、歌手等明星作为嘉宾进行体验和点评解读,兼具非遗秀和明星秀两种元素。然而,真正为非遗文化传播量身定做的综艺节目还属北京卫视的《传承者》。2015年11月,北京卫视推出真人秀节目《传承者》,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立意“让经典再次流行,让传承走向世界”,节目嵌套了当下流行的一些综艺元素,如导师带学徒、明星嘉宾、竞争挑战等模式,因此吸聚了较高人气,节目首播全国34座城市收视率达1.55%,在同一时段排第3位,节目相关的“传承者”主话题位居微博热门话题榜前列,官方微博的粉丝在节目首播当日即增长了30倍。由此可见,传统的非遗项目遇到现代媒体,经过精心包装、打磨,也能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关注度。

  二、非遗元素与综艺元素的融合与呈现

  利用电视综艺模式对非遗项目进行包装,不仅符合影视传播的规律,而且使非遗更具吸引力,大大促进了民众对非遗文化的了解与喜爱。[2]从非遗电视传播综艺化发展过程来看,流行综艺元素与非遗文化元素两者的融合越来越深入,文化的呈现方式越来越自然贴切。从非遗文化传播角度来看,不少节目的文化浓度和创新性都有显著提升,具体体现为:非遗文化挖掘不断深入,非遗项目覆盖面不断扩大,文化传承意味不断增强。其一,从节目内容看,综艺节目对非遗文化的挖掘和非遗元素的展示呈现综合化、开放化、深入化和多元化趋势。首先,综艺节目所呈现的非遗项目不再限于某一门类,而是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和民俗等多种门类,除戏曲类节目重点展示传统戏剧和曲艺之外,更多的综艺节目将视线转向各种非遗门类,展示更为综合性的非遗文化。其次,各地电视台在制作综艺节目时,对非遗文化的呈现越来越具开放性,不再限于特定地域和非遗名家,而是放眼全国寻求优质文化资源,邀请非遗传承人甚至普通爱好者展示技艺,体现某些非遗文化的广泛参与性与良好的民间基础。再次,随着综艺节目的发展,非遗文化的挖掘深度在加大,类似《传承者》《叮咯咙咚呛》这样的节目,不同于以往综艺节目对非遗文化蜻蜓点水式的呈现,而是立足非遗概念,以传承传统非遗文化为宗旨,表现深度和力度都升上一个台阶。其二,从节目形式来看,综艺元素的运用更为多样,舞台实践更为灵活。目前,“综艺+”已成为不少电视台节目发展的思路,“非遗+综艺”正是这种思路的具体体现。所谓综艺,本身就是各种才艺的杂烩,非遗丰富的演艺资源契合了综艺节目的需要,包括音乐、舞蹈、武术、杂艺表演等这些适合在荧幕上呈现的非遗艺术形式,形成支撑此类综艺节目的骨架。各台调动丰富的演艺资源,将非遗文化用时下流行的综艺元素进行包装和设计,使之更符合新型电视节目的传播特点。以《传承者》为例,作为北京卫视一档试水之作,所面对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用当下流行的综艺方式来呈现传统文化,节目组从全国2000多个非遗项目中选出80多项,其中一个重要的遴选标准就是适合以电视综艺节目的方式呈现,适合搬上电视舞台。除了前期遴选环节,中后期制作更是需要兼顾综艺特征和非遗文化特色。由于非遗项目之间差异性太大,要达到电视演出的效果,使之能够同台演出,同台竞技,节目流程要经过专门的设计,规则也必须具有“兼容性”。目前,非遗传承类综艺节目普遍沿用流行的综艺套路来增加演播效果,如以真人秀为节目定位,注重明星效应,采用导师带学员制,节目设定为PK晋级模式,还增加大众评审环节,这些设定的灵感一方面来自之前火爆的选秀节目,另一方面是借鉴境外综艺节目制作模式,如央视《叮咯咙咚呛》就邀请韩国综艺节目制作团队加入,进行一种混搭实验,其目的是要体现节目的时尚创意,打破央视综艺的原有风格。

  三、电视综艺中非遗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启示

  傅谨教授在分析大众传媒时代传统艺术的发展时说:“大众传媒在人们的生活中,包括在人们接触与欣赏传统艺术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3]许多优秀的非遗传承人拥有令人叫绝的技艺,掌握独一无二的核心文化资源,然而,核心资源并不代表核心竞争力,在大众传媒不断发展的今天,如果抱持固有的观念,拒绝面对大众,就会失去民间土壤,变成日益小众化的自娱自乐游戏,非遗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会大打折扣。冯骥才先生认为我们现在进入了“非遗后”时代,即“完成了非遗认定之后的时代”,因此他提出将非遗的广泛传播与利用弘扬作为今后的重点工作。[4]随着大众媒体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文化生活,非遗文化传播应与时俱进,不断突破既有的模式,利用电视等大众媒体增加非遗文化的社会能见度。通过电视节目制作与传播流程,非遗文化被纳入综艺内容,不仅增加了综艺节目的文化含量和可观赏性,而且有利于非遗项目打开社会知名度。通过综艺节目的高收视率,传统非遗文化更广泛地进入民众视野,受众人群不再局限于非遗和传统文化爱好者,而是社会各个年龄层、不同文化教育背景的人群,尤其是吸聚非遗在年轻群体中的人气,为非遗的未来传承留下更广阔的空间。总之,以电视综艺形式进行非遗传播是一种多方共赢的创新之举。然而,传统的非遗表演与电视综艺节目原本属于不同的艺术空间,非遗传统表演和展示方式需要结合现代电视节目特点,通过对接、转换、糅合等程序进行综艺化和视觉化改造,使其符合荧屏展示的特征。高小康教授以赵本山的喜剧小品为例,分析非遗文化因子经过转换植入当代文化活动和传播空间的过程。他指出,与传统二人转相比,赵本山们在电视综艺节目中演出的喜剧小品已经经过文化空间的转换,成为植入了核心民俗因子的当代文化形态。“这种转换和再生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当代发展空间、促进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5]不可否认,经过现代传媒的改造,非遗表演和展现模式肯定会产生变化,而且正如周宪教授所分析的,在当下视觉消费的时代,“传统上并不具有被观赏性的许多物品也可以成为视觉消费的对象”。[6]非遗文化登上综艺平台的过程也是如此,许多原先并不适合展示的非遗项目,也可通过特定处理方式进入综艺节目,以获得传播机会,如繁琐冗长的非遗工艺品制作过程,可以通过镜头快放、截取片段、明星体验等,让观众从中体会到独特的趣味。其实,以真人秀等综艺形式来演绎传统文化,很容易变成披着文化之皮的流俗之作,要想在收视率为王的时代突出重围,同时达到彰显文化内涵、传播文化价值的效果,显然并不容易。从内容来看,与电视新闻和专题纪录片提供非遗文化基本资讯不同,电视综艺是要将非遗文化元素装进娱乐的套子里,尤其是面对当下的收视率竞争,对于娱乐性的考量在节目制作中权重越来越大,一档综艺节目能否延续,往往以收视率和商业价值为风向标,这就使节目很难避免市场的干扰,如果失去娱乐性,就会失去相当部分的观众,失去文化内蕴,则违背文化传承类节目制作初衷,因此,如何把握两者平衡,对节目制作人员和演出人员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总体上说,综艺节目追求娱乐性无可厚非,但应坚持文化类节目的制作底线,坚守文化的底色和弘扬传统的情怀,保留非遗的核心文化价值以及清晰的文化脉络,给观众呈现非遗真面貌,展示真功夫,体现非遗文化真正的精髓,而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为节目娱乐效果丢掉非遗文化本真性。此外,从综艺节目形式来看,采用流行的综艺元素是提升观众缘的有效方法,诸如明星学艺、竞技PK、导师带学徒、公众投票等流程和桥段,契合当下电视综艺潮流。然而,套用综艺节目的竞技模式有时会带来某些困惑,比如《传承者》节目设计中,让不同的非遗项目同场竞技,然后进行淘汰,这让在场嘉宾感到很难抉择,正如节目嘉宾陈道明所说,“文化没有比较性”,尤其是不同类型的非遗文化,更不能人为地区分高下。因此,非遗传承类综艺节目应根据自身特点精心设计流程,而不是简单移植和嫁接现有综艺模式,惟其如此,才能真正体现文化传承类节目的匠心。总之,非遗传承类综艺节目应自觉面向社会大众,努力创新,以文化传播为核心拓展多种样态,使节目既保持荧幕视觉效果,又不失传统文化本色,达到娱乐性和教育性兼顾、审美趣味和文化内涵统一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叶龙.浅谈电视戏曲综艺化[J].中国京剧,2006(12):44—45.

  [2]黄仲山.2015年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A].李建盛主编.北京蓝皮书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291.

  [3]傅谨.大众传媒时代的传统艺术[J].天津社会科学,2008(1):107—118.

  [4]冯骥才.“非遗后”时代我们做什么?[N].中国艺术报,2011—11—18.

  [5]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J].文化遗产,2009(1):2—8.

  [6]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8.

  作者:黄仲山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综艺化传播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传播探讨论文10-10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论文(通用8篇)08-25

非物质文化遗产船拳技艺传承现状论文10-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10-26

音乐教育专业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关系之研究艺术论文10-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倡议书06-07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全文06-22

白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05-20

档案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10-2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研报告(精选5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