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比较文学文化语境教育分析论文

时间:2022-10-09 18:43:35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比较文学文化语境教育分析论文

  一、比较文学教学的多元文化语境

比较文学文化语境教育分析论文

  众所周知,文化全球化使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有了互相交流、彼此交融、共同发展的机遇,众多的异域文化特质渗入到民族本土文化中,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特征是跨文化研究,它以文化全球化为语境,以新人文精神为指导思想,依据“和而不同”的原则,以有效的对话模式进行跨文化比较文学研究。跨文化比较文学研究超越东西文化的异质性,通过互识和互补实现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改善人类文化环境,实现各民族文化资源的共享和共有。当今世界经济迅速走向全球化,过去那种单一化的生活格局已发生了根本变化。文化的挑战又被视为全球化的最大挑战,人们在充分关注全球化的同时,逐渐开始关注本国传统文化建设等诸多问题,于是人们尽最大努力去改变过去那种简单的、狭隘的思维方式,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认识现实和阅读文学。人们逐渐认识到,未来真正有生命力的比较文学教学研究应当既是跨越国界和文化传统疆界的,同时也是跨越文明和学科的。随着对“文化同质”“文化多元”“文化接受”“文化过滤”等相关问题讨论热情的加强和认知方式的改变,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跨文化语境已然成为当下比较文学教学和研究者必须面对的事实与亟待思考的问题。当中国学派引领比较文学潮流的时候,人们更加领会探讨跨越中西方异质文化的文学碰撞,并寻求这种跨越异质文化的文学对话、文学沟通以及文学观念的汇通、整合与重建的重要性。于是,比较文学教学陡然间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尤其是教学思想和观念上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实践,有关文化的讨论被加强。

  当下,比较文学教学开始以文化导入为依托,它规避了以往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中只重视学科建设的弊端,将学科建设与教学教改综合起来,教学的可操作性被强化了。正是跨文化的语境意义,使得比较文学越来越多地包含了世界性特征。我们的比较文学教学和研究也一定程度放大到全球文化共同讨论的范围之内,在不同的文化、文学的平等对话中,努力寻求不同文化、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性,以此促进异质文化之间全面、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实现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并逐渐运用世界性整体文学的眼光去理解和认识比较文学,我们的课堂更加开放了,实用性和应用性更强了,其文化意义被凸显出来了。真所谓:“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基于此,我们的比较文学教学更趋向于一种多元化的总体文学教学,它或者围绕一个问题、一种现象,在多种文化体系中进行相互比照和阐释,或者从多种文化的文学文本来研究某种共同的文学现象,在往往会得出意想不到的结论中,反过来去加深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其实践性是有目共睹的。根据近年来各高校开设的“比较文学”课程来看,“跨文化”抑或“跨文明”是当下教学的热门选项,它丰富了比较文学教学的内容,其研究领域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它“让文化回归其原有的位置”(伊格尔顿语)。

  二、文化语境下比较文学教学的必要性

  跨文化视野中的比较文学教学研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命题。21世纪的比较文学教学研究,既要树立一种文化全球化与多元文化意识并重的文化观念,又要成为人类精神相互对话和沟通的语境和操作平台。因为文学在各种文化中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它涉及人类的感情和心灵,在不同文化中有着较多的共性问题,最容易引起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之间人们的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和心灵共鸣,所以也最有利于发扬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改进人类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避免灾难性的文化冲突。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在跨文化视野中进行比较文学教学的研究,必然是比较文学新的学术生长点。可以预见,随着多元的总体文学时代的到来,跨越东西方文化的比较文学教学研究将是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乃至整个世界比较文学教学研究的主潮。在传统的比较文学教学中,由于课程内容、课程体例、教学方式、教学重点、思考题目与考试题库的建设等方面的因袭,我们更愿意关注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学科特征、研究范围、相关范畴等理论问题。事实上,比较文学学科从一开始就是在文学史的研究中涉及到其他民族的文学与文化,就是在文学理论批评文本的研究中涉及到其他民族与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关键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的,因此,如果丢掉了比较文学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属性,无异是避重就轻、舍本逐末,这样的比较文学研究从总体上来说是没有前途的。于是,中国的比较文学工作者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比较文学在今天已成显学,但它仍然是希望与危机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比较文学若想求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即进入跨文化的讨论空间,它以不同文化的异质性作为研究的对象,将不同文化体系中的文学现象、文学观念及其理论形态放置在一起加以比较。这种比较不同于传统的求同研究,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我们的视线从求同移向求异,在求同的基础上辨异,从而达到对异质性的体认,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各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交流与发展。也就是说,跨文化视野突出了文学研究及教学活动的对话意识。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一旦融入文化研究这一特殊因子,足可以使比较文学教学在教学思想和观念上有更多的探索和实践的可能,并随着学科边界的不断扩大及学科位置的调整,使比较文学教学和研究吻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可以断言,在新的世纪里,跨文化文学研究和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势必会形成一个较大的突破,从而开辟比较文学的新天地。

  三、文化语境下比较文学教学的建构

  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性质,要求我们在从事高校本科《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的时候,既不能只注重理论性内容的讲述,也不能只注重实践性内容的讲述,而要将两者结合起来。一是比较文学学科的实践性决定了比较文学的所有理论观念与研究方法都来自于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实践。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的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理论与学派,如第一个阶段的法国学派提倡影响研究,第二个阶段的美国学派提倡平行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第三个阶段的中国学派目前正在提倡“跨文化”与“跨文明”研究,这些理论都来自于各自的历史与文化,来自于自己国家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实践。比如说法国学派提出的影响研究就不能脱离实证主义哲学与唯科学主义思潮;美国学派提出的平行研究与跨学科研究就不能脱离当时在美国兴起的新批评与自19世纪开始的科学对文学的巨大影响与渗透。从根本上来说,比较文学是与文学创作实践、文学批评实践、文学研究实践密切相关的,是来自于实践而又往往高于实践的。二是比较文学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进行比较文学的研究。人们常将比较文学分作三个层次,即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一种研究文学的方法、一门课程,其实所强调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比较文学是一种可以指导研究实践的方法。方法论是一种理论,而方法则是一种手段,具有可操作性。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比较文学批评与研究的种种方法,能够以这样的立场与方法面对多种多样的文化与文学现象,以便更清楚地认识民族与民族文学、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差异,更清楚地认识到世界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共同文心与诗心,以求最终建立真正具有普适性的共同诗学。三是从本科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说,实践性的内容容易让学生把握相关的理论内容。

  本科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与培养的目标不是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人才,而是着力于培养一种素质,让其具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性素质。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只是一种基本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更多注重作家作品方面的内容,了解与理解比较文学的理论观念就会更容易一些。因为人们更容易接受一些更直观与更具体的东西,抽象的理论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是具有一定困难的。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认为在现有的教材框架内应尽可能多地加进一些比较具体的实践性内容,让现有的比较文学教学内容更加实在化、具体化、实践化。这样的一种教学选择,可以将原来的理论常识介绍置换成具体的个案分析与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的比较文学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理论的成份与性质可以大大降低,作家作品分析和文化研究的内容则得到了大大的加强。理论的表述本来是比较抽象与空洞的,而如果我们将具体的个案与理论性讲述结合起来,课堂内容就会更加丰富而生动。这样做的结果,是比较文学教学内容让学生们更感兴趣,也能够让人真切地体会到比较文学作为一种学术观念与研究方法,的确是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在原来的比较文学教学内容中加进对一些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的材料的分析,加强比较文学教学内容的文化思考。现有的比较文学教材往往缺少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的材料,也缺少对于作家作品的文化阐释,而任何结论都必须是建立在材料基础之上的,对于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来说都是如此。比如讲美国的犹太文学,美国文学一流作家中犹太人占比例较大,1976和1978年,索尔贝娄和艾巴辛格分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他如梅勒、马拉默德、海勒、塞林格、欧文肖、罗思等也都是屈指可数的重要作家,他们的作品形成了一连串的犹太主题:犹太地位、自我本质危机、孤独、异化、归化和沉沦等,而这些问题恰恰在西方当代生活和社会思潮中具有普遍的文化意义。这样的从文化讨论出发的课堂讲述,不仅生动可感,并且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与从实际出发的思路;学生也能够在相关的文化讨论中,学到许多只讲理论术语所得不到的东西。

  四、比较文学教学研究对未来文化发展的意义

  第一,比较文学教学有助于推动多元文化的发展。新人文精神认为,事物虽各有不同,但绝不能脱离相互关系而孤立存在。正所谓“和而不同”,“和”的主要精神就是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这样既保障对个人的尊重和个人平等权利,同时又要求个人有同情和尊重他人的义务;既保障不同个人—社群—民族—国家之间的各种差异,又要求彼此间对话、商谈,和谐并进,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存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避免本位文化的封闭和孤立。第二,比较文学教学有助于扩展人们的精神世界。比较文学教学注重在多元文化中欣赏不同的文学之美,为人们提供多种多样的欣赏和快乐。只知道中国文学,那欣赏的范围就很狭窄,因为难于知道外国文学也提供了很多很有意义、有趣味的欣赏对象。如果把不同文化中写同样题目的作品放到一起来欣赏,就会得到不只是看一种作品的乐趣。例如中西文学中诸多作家刻画的吝啬鬼的形象。第三,比较文学教学有助于从他人的角度更好地理解自己。自全球化时代提出文化多元化问题以来,如何推进不同文化间的宽容和理解成为学术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人们开始注意到站在对方的立场来重新认识自己。重视从“他者”反观自身的理论已逐渐为理论界所接受,并为多元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四,比较文学教学是参与和更新世界文学构建的重要途径。比较文学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比较文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文学的学习促进文化沟通,坚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改进人类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避免灾难性的文化冲突。我们今天身处的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参照、互为主体,却不能够互相替代,而且,各自的存在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因此,自然也就离不开交流,离不开对话,当然也就离不开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比较学科和方法,离不开基于此种理念的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教学研究,这是在文化语境下开拓比较文学教学广阔空间之根本所在,其前景是美好的,其推广应用价值是可以预见的。

【比较文学文化语境教育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英语教育文化价值研究分析论文10-11

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分析的论文10-11

初中数学教育与美育分析论文10-13

全球化语境下美国动画电影的文化选择艺术论文10-11

小学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分析的论文10-11

化学教育中的情智教育分析论文10-11

文化产业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10-11

当代文化建筑设计问题分析论文10-10

关于钢琴教育里中西方文化的思考分析的论文10-11

小学体育教育问题分析论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