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音乐文化教育及新时期人文环境打造论文

时间:2022-10-13 01:13:36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音乐文化教育及新时期人文环境打造论文

  人类艺术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最早产生的三种艺术形式是音乐、舞蹈和绘画。既然音乐文化是人类精神文化领域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音乐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与人们的精神家园———人文环境的塑造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当前某些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因受传统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往往偏重于乐理知识与音乐技能的传授训练,而忽略了音乐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传导作用。实际上,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手段,音乐教育的活动过程也是传递文化、体验文化的一种审美过程,更是艺术教育功能的多元化体现。

音乐文化教育及新时期人文环境打造论文

  人的素质培养与教育,从认识过程来说,是由感性的发展,进而到达理性的确立。对于青少年学生,除了理性文化的培养,更要关注他们的感性文化素质的培养,重视他们的情感教育。在这方面,音乐艺术教育具有独到的优势。音乐既有美育学科的审美功能,也有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功能。可以说,音乐文化对于青少年学生品格的完善、情感的升华、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活动中的德、智、美

  在当今人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中,音乐可以启迪人们的思想、陶冶人优良的品格、培养高尚的情操、发展形象思维、开发智力等等。

  (一)音乐活动中的“德”

  音乐活动是通过演唱和欣赏音乐作品的形式来进行思想感化的。例如:让青少年通过欣赏、学习和演唱优秀的历史歌曲、革命传统歌曲,如《八月桂花遍地开》、《让我们荡起双浆》、《红星闪闪》等反映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和在斗争中学习、劳动与生活的歌曲,不仅使他们得到演唱技能上的训练,而且还使他们在学习具有歌颂传统美德的歌曲和作品的同时,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和理解。具体而言,通过演唱和欣赏音乐作品的形式,不仅促成他们形成坚强、勇敢、活泼的性格,更重要的是得以培养他们保卫祖国、热爱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音乐活动中的“智”

  音乐对人尤其是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经科学家研究发现,语言、音乐是由左、右脑分管的。歌曲中“念”的词只被一侧大脑接受,而“唱”的歌则因为有词有曲同步进行,因此就能同时作用于两侧大脑,从而使少年儿童能合理、全面地使用左、右两侧大脑的功能,促进两侧“半球”功能的协调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记忆和思维能力。另外,音乐欣赏亦是音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鉴赏各种题材、体裁和风格的音乐作品,使人们扩大了音乐视野,并从中获得了广泛的知识。这其中包括自然科学以及中外各民族的文化与生活风貌等。同时,在饶有兴趣地欣赏或者演唱、演奏音乐作品的活动中,人们的精神、听觉、记忆都得到锻炼,并能加强情绪体验记忆。事实证明:长期从事音乐工作的人,不仅有较强的记忆力,而且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和准确性都要比正常人突出。

  (三)音乐活动中的“美”

  音乐教学能培养人们的听觉艺术感受力,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思想感情,激励他们向上。在培养人们音乐欣赏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人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社会心理素质。在对音乐美的情感体验中,音乐能够让人以感知的而非理性的方式去认识世界,人们通过唱词或者旋律感受音乐作品中的喜、怒、哀、乐等感情,从而使人们能够明辨理性背后的是非、真假、善恶和美丑,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美的价值和道德观念。

  二、音乐教育对人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长期以来,国内的教育界普遍认为学生学得快、学得深且能做难题就是“基础”好;学生能在各种竞赛中夺魁就是好学生。音乐教育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现状。例如:为了能在各种竞赛中取得好成绩,许多教师和家长在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的同时,不仅在单项能力上不断挖掘潜力(其代价是降低其他方面的要求),包括以牺牲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去大量练琴、牺牲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时间、牺牲孩子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到头来,学生只会练琴去应付考级或参加比赛。而反观许多国外艺术家包括着名钢琴家、作曲家,其实并不是早早的学琴,有的也并不是科班出身,但由于他们特别喜爱音乐,而一当他们选择音乐作为终身职业时,其对音乐感悟和理解的整体素质已经相当高,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是必然的。

  再看我们,一条笔直的大道、缺少岔路,使孩子们失去了很多触类旁通、连结新意向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尝试自我发现的乐趣,最终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心理动力。高速的知识结构积累和严格的强化训练使孩子们疲于无条件地接受已被成人教育者精心加工后的知识,没有独立完成能力、独立创造能力,更不用说去质疑、去遐想。这种练习只会扼杀儿童早期思维中天然的敏感和直觉力。最明显的是我们观摩学生在器乐演奏中,大都很标准,然而,弹奏却没有个性、千篇一律。先不说这样的“基础”是否牢固,且问这种教育是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吗?这种人才的整体素质会高吗?那么当前教育究竟是以什么为目的的?是培养少数尖子生还是培养大批有创造性的优秀人才?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也常常思索这样的问题。

  前苏联着名音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表明这样的观念:“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他指出,“普通音乐教育不以培养音乐特长为目的,更不以造就音乐家为己任,它的首要目标,应该是育人。”既然音乐在整个素质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那么相应的,音乐也就应当自觉地承载起这份责任和使命。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21世纪的中国需要更多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同样我们也需要能培养和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育模式。

  结语

  音乐对人的素质的作用和影响是多元的。通过音乐教学活动,使人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得到锻炼提高。通过音乐训练和表演,有助于人们的自制力、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特别是音乐的多种表现手段,所构成音乐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积淀着人类的审美理想,有利于促成个性自由、和谐的发展,使人格逐渐得以完善。音乐的发展与人类的需求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高雅的音乐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陶冶人们的情操,振奋人们的精神,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学校音乐教育具有发展音乐文化的任务,我们要遵循音乐教育的本体规律,以音乐与素质教育的密切关系为契机、以中华民族音乐为主体,培养人们具有广阔、开放的胸怀,接受人类一切优秀的音乐文化,使音乐教学活动成为一种以爱为本的文化传递,使音乐成为培养人格精神的和谐乐园。

【音乐文化教育及新时期人文环境打造论文】相关文章:

2017新时期现代经济管理毕业论文10-26

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探讨论文(通用7篇)08-06

2017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10-26

小学音乐教学的论文11-13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07-26

音乐美学论文(通用12篇)07-20

音乐学论文提纲怎么写10-26

音乐毕业论文怎么写10-26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06-14

音乐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