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初中学习方法的常规问题

时间:2022-07-25 11:53:02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初中学习方法的常规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以下我分别从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课外学习、实验课等七个方面,谈一下学习方法的常规问题。

初中学习方法的常规问题

  初中学习方法的常规问题1

  一、预习。

  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课的准备。所以预习就是自学。

  1.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

  3.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

  4.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的结果要认真记在预习笔记上,预习笔记一般应记载教材的主要内容、自己没有弄懂需要在听课过程中着重解决的问题、所查阅的旧知识等。

  二、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不言而喻,上课也应是考生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决定性一环。上课要做到:

  1.课前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

  4.听课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5.不懂的问题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

  6.要努力当课堂的主人。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7.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三、作业。

  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业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以形成技能技巧,从而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

  1.先看书后作业,看书和作业相结合。

  2.注意审题。要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明确题目的要求,应用所学和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态度要认真,推理要严谨,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

  4.作业要独立完成。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改正。

  5.作业要规范。切忌涂改过多。书写工整,步骤简明有条理。

  6.定期将作业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复习时,可随时拿来参考。

  四、复习。

  复习的主要任务是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使知识融汇贯通。

  1.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并且要同时复习头一天学习和复习过的内容,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2.单元复习。在课程进行完一个单元以后,要把全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重点领会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

  3.期中复习。期中考试前,要把上半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特别应着重弄清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

  4.期末复习。复习时力求达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5.假期复习。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除完成各科作业外,要把以前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重点复习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

  五、考试。

  考试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考试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

  1.要正确对待考试。考得好,可以促进自己进一步努力学习,考得不好,也可以促使自己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

  2.做好考试前的准备工作。对各科功课进行系统认真的复习,这是考出好成绩的基础。

  3.答卷时应注意认真审题,仔细检查,答题先从简单的开始,卷面要整洁,书写要工整,答题步骤要完整。

  4.重视考后分析。拿到老师批阅的试卷后,要对试题进行逐一分析,找出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5.各科试卷要分类保存,以便复习时参考。

  六、课外学习。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扩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课外学习应注意:

  1.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选择学习内容,原则是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弥补自己的学习弱点。

  2.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一些有关学科的课外读物学习。

  3.课外阅读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切忌好高骛远、贪多求全。

  七、实验课。

  实验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实验的'目的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有效地扩大知识领域,培养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技巧,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实验课要做到:

  1.实验前做好准备,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步骤等。

  2.注意熟悉实验用仪器设备的名称、功能和操作方法。

  3.实验要自己动手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测定数据,做好记录。

  4.实验完成后,要认真且实事求是地写好实验报

  初中学习方法的常规问题2

  听课

  (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

  (2)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

  (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

  (4)听好课后小结。

  思维

  (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

  (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

  (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

  (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笔记

  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正确的方法是:(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

  复习与作业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学生应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

  书写作业时,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如何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都是需要学生们掌握的。在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十分重要。

  三种学习境界

  第一层为苦学

  提起学习就讲"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处于这种层次的同学,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被迫行为,体会不到学习中的乐趣。长期下去,对学习必然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从而滋生了厌学的情绪,结果,在他们那里,学习变成了一种苦差事。

  第二层为好学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达到这种境界的同学,学习兴趣对学习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对学习的如饥似渴,常常注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的学习不需要别人的逼迫,自觉的态度常使他们能取得好的成绩,而好的成绩又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

  第三层为会学

  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学的轻松,思维也变的灵活流畅,能够很好地驾御知识。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目前,中学生的学习中,第一层居多,第二层为少数,第三层次更少。我们应当明确,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学会学习,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21世纪中的文盲将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追求更高的学习境界,使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在轻轻松松中学好各门功课。

  初中学习方法的常规问题3

  从学习的几个环节可把学习方法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读的方法。

  初一同学往往不善于读数学书,在读的过程中,易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那么如何有效地读数学书呢?平时应做到:

  一是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枝干,并能粗略掌握本章节知识的概貌,重、难点;

  二是细读。对重要的概念、性质、判定、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等反复阅读、体会、思考,领会其实质及其因果关系,并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以便求教);

  三是研读。要研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研讨书本知识安排意图,并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读书,先求读懂,再求读透,使得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

  2.听的方法。

  “听”是直接用感官去接受知识,而初一同学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果下降。因此应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做到:

  (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

  (2)听知识的引入和形成过程;

  (3)听懂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预习中不理解的或有疑问的知识点);

  (4)听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及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5)听好课后小结。

  3.思考的方法。

  “思”指同学的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更离不开思维活动,善于思考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于思考则学得死,效果差。可见,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往往还停留在小学的思维中,思维狭窄。因此在学习中要做到:

  (1)敢于思考、勤于思考、随读随思、随听随思。在看书、听讲、练习时要多思考;

  (2)善于思考。会抓住问题的关键、知识的重点进行思考;

  (3)反思。要善于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4.问的方法。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不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学科的学习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但七年级同学往往不善于问,不懂得如何问。因此,同学在平时学习中应掌握问问题的一些方法,主要有:

  (1)追问法。即在某个问题得到回答后,顺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到底继续发问;

  (2)反问法。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来;

  (3)类比提问法。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理、性质等的相互关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提出问题;

  (4)联系实际提问法。结合某些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

  此外,在提问时不仅要问其然,还要问其所以然。

  5.记笔记的方法。

  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没有笔记可记,有记笔记的学生也是记得不够合理。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所写的都记下来,用“记”代替“听”和“思”。

  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学生作笔记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听”,“思”中有选择地记录;

  (2)记学习内容的要点,记自己有疑问的疑点,记书中没有的知识及教师补充的知识点;

  (3)记解题思路、思想方法;

  (4)记课堂小结。并使学生明确笔记是为补充“听”“思”的不足,是为最后复习准备的,好的笔记能使复习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初中学习方法的常规问题4

  一、第一遍就学对 在大脑中种植真理(应用规律)

  有的同学不知道先入为主的占有规律,不知道第一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之大,对第一遍学习抱以无所谓的态度,这就给错误造成了先入为主的可乘之机。

  大凡这样学习的,都寄希望于课后,寄希望于错了再改,这是学习的一个误区。因为,错了再改比刚开始就学对要难出几倍乃至几十倍。一些年长的人把学习的“学”字读成“xiáo”,终生难以纠正,就是因为错误的印象已先入为主。

  做到第一遍就学对,应该从两个方面下功夫,

  1. 课前充分预习。

  2. 课上集中精力。

  二、象新学一样进行阶段性复习 在大脑中铲除错误(应用规律)

  无论怎样注意,都难免在第一遍学习时发生错误。阶段性复习时,切不可对这些错误视而不见,而应该象第一遍学习那样审视一切知识。

  阶段性复习,不是对原有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在纠正错误,加深认识基础上的提高。

  这种提高很困难,好比是考试时交卷前的检查,本来错的却难以检查出来。为什么?因为尽管错了,人们却习惯于沿着第一遍的错误思路走下去。

  看来,阶段性复习时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自己当做什么都不懂,象第一遍学习那样对旧知识进行再认识,这样就避免了一错再错,实现了提高的目的。

  阶段性复习的好坏是可以自我感知的。如果你充满了陈旧感,证明你在原有水平上徘徊;如果你体验到了新鲜感,发现了错误,纠正了错误,加深了理解,拓宽了广度,就证明你的复习是成功的。

  三、先易后难 逐步启动 (认识规律)

  大脑需要启动,如同我们的身体。

  体育课上,在正式训练前,老师让我们先做几分钟的准备动作。准备动作不是核心内容,却是必要内容。没有准备动作,就不适应高强度训练。

  准备动作易,高强训练难。先易后难为的是启动。启动的过程是由易到难的过程。

  大脑的活动也是这样。每天从易处开始,通过成功后的兴奋,给大脑以激励,会使它启动起来;反之,从难处开始,大脑则可能陷入抑制。

  四、每天从易处入手 (应用规律)

  掌握了先易后难的启动规律,就应学会编制每天的计划,即每天从易处入手。要记住先易后难胜过先难后易。有人可能会想,早晨时光好,大脑高度清醒,做容易的事岂不浪费了时间?

  对此,我们要告诉你这样两点:

  1. 早晨大脑清醒,但不等于“功率”高,马力足。

  2. 容易的事≠次要的事。

  记单词,读课文,回忆昨天的课程……诸如此类的事情,尽管很容易,却不能不做,不做便形成不良影响,怎能认为做这些无足轻重呢?

【初中学习方法的常规问题】相关文章:

学习方法的常规问题04-12

解析初中学习方法的常规问题03-05

谈谈学习方法的常规问题04-11

有哪些学习方法常规问题03-02

学习方法有哪些常规问题04-11

有关学习方法的常规问题参考04-12

学生常规学习方法02-28

结构化面试常规问题01-13

如何回答面试时的常规问题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