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汉译英的翻译技巧
如何汉译英?来看看小编给你带来的汉译英的翻译技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汉译英的翻译技巧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译英翻译的技巧
一. 正确认识翻译技巧
从中国人进行的翻译定位上看,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其根本问题都在译者的英语水平或造诣上。
英译汉的题型,关键在于理解原文;而汉译英的题型,关键在于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的英文知识,将我们原本理解的相当明白的汉语文字,以准确的英语通顺地表达出来。
笔者想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各种翻译技巧只是工具。
茅盾先生有一句话,如果两种语言的功底不够,那些技巧你也用不上;但若功底深厚,那些条条就成了不足取的框框。
因此,我们对于翻译技巧的讲解,只是大致谈几个方面,大家在翻译的过程中了解注意就可以了。
关键在于遵循常用方法多做练习,只有经过大量的训练,不懈的练习,才可以熟能生巧。
大家的英语水平提高了,词汇量有了一定的积累,各种句型结构熟透于心了,翻译水平自然会上去的。
二. 关于汉译英的翻译技巧,我们大致需要注意这几方面:
1、翻译的基本方法:关于直译与意译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每种语言都有各自独立和分明的系统 ,在形态和句法方面二者存在很大差异。
然而 ,两种语言之间又存在一些相似性。
比如在主谓词序和动宾词序上是一致的。
正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所以在翻译实践中 ,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方法进行翻译。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重要的翻译方法。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
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 ,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
直译与意译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同时,它们又互相协调、互相渗透,不可分割。
通过对直译与意译二者关系的正确理解,我们可以更多地认识到什么时候采用直译、什么时候采用意译,以及在运用直译与意译的时候所应该掌握的技巧、遵循的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最终达到提高翻译能力及水平的目的。
考生这里应当注意,直译不是死译,而是指基本保留原有句子结构,照字面意思翻译。
例如: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如果译成 “Our friends are all over the world”是直译,而“We have friends all over the world”就是意译。
直译以严格意义上的忠实为宗旨,意译则更多考虑英语的特点。
总之,选择直译还是意译,应该根据文章具体需要而定,两种译法可以并用。
2、翻译的变通手段
翻译时不能简单地或机械地逐字照译,硬凑成英文,必须认真分析上下文,掌握词的确切含义,然后用适当的英文表达,必要时应采用变通手段。
1)增词、减词
译文的增词、减词都是为了更确切、更忠实地表达原文的含义和精神。
译文中添加一些原文没有的词句,表面上看似不忠实,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增加的词句所表达的意思并非无中生有,而是隐含在原文中的。
减词则是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省略无关紧要的词语,避免拖泥带水。
如“感冒可以通过人的手传染”可以译为Flu can be spread by hand contact.其中的contact(接触)就是根据译文需要添加上的。
而“百姓出现做饭点火难现象”中的“现象”一词可以省略,只译成“people do not even have matches to light their stoves.”就足以表达原文中的信息。
我们分别来看几个例句:
例1 我不觉得用英语与外国人交谈有什么困难。
I don’t think it difficult to speak to a foreigner in English.
(增形式主词it)
例2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Modesty helps one to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
(增连词)
例3 他连续讲了两小时的法语,没有出现任何的错误。
He has been speaking in French for two hours without any mistakes.
(省动词)
例4 人群渐渐静了下来。
Silence came over the crowds.
(省副词)
翻译的变通手段2)词类转换
词类变形和转换,是英语语言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特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三种最主要的词类,大部分可以直接转换使用,或者稍加变化(前缀、后缀等)即可转换为另一种词类。
因此,词类转换是汉英翻译中很重要的手段之一。
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使译文通顺流畅,也能反映出英语的风格特点。
下面将英汉互译中最常见的词类转换现象,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A. 汉语中的动词转换成英语中的名词
汉语中动词用的较多,除了动宾结构外,还有连动式、兼语式等两个动词以上连用的现象。
英语则不然,一句话往往只有一个谓语动词,但英语中的名词比汉语中的名词用的多。
基于两种语言的这一特点,在汉译英时常把汉语中的动词转换为英语中的名词。
例如:
你必须好好地照顾病人。
You must take good care of the patient.
他善于观察。
He is a good observer.
在上述两句中,"照顾","观察"都是动词,但译成英语,则用的是名词care和 observer。
反之,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也要把汉语中的名词转换成英语的动词。
例如:
他的演讲给我们的印象很深。
His speech impressed us deeply.
汉语句子中“印象”是名词,英语句子中则换成了动词。
B. 汉语中的动词转换为英语的形容词
汉语中一些表示知觉、情感的动词,往往可以转译成英语系动词+形容词的结构,例如:
我为他的健康担忧。
I am worried about his health.
我们对她所做的一切感到满意。
We are satisfied with what she did.
C. 汉语中的形容词转化为英语中的名词,反之亦然。
你说他傻不傻?
Dont you think he is an idiot?
他的生日宴会很成功。
His birthday party was a great success.
形容词“傻”换成了英语名词 an idiot;“成功”换成了英语名词success。
D. 其它转换
除了最常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转换,其它的词类根据需要也可以互相转换。
不过要注意:这已不完全是词类转换的技巧,而是汉英思维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了。
例如:
露西和莉莉上同一个学校。
Lucy and Lily are in the same school.
我反对这项法律。
I am against the law.
“上学”在汉语里是动词,而英语可以用介词in 表达;“反对”也是动词,英语用介词against 表示。
Robinhood often loot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
罗宾汉经常劫富济贫。
英语形容词rich, poor 换成了汉语的名词“富、贫”。
She is physically weak but mentally sound.
她体质差但头脑健全。
英语副词physically 转换成了汉语的名词“体质”。
翻译的变通手段3)语态转换
由于在英汉两种语言当中都有主动和被动两种语态,在汉译英时,人们常常会简单地认为只要按照原句的语态处理就行了。
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汉语。
如果一味按照原句的语态来翻译,往往会使译文显得十分别扭。
所以我们在汉译英时需要灵活运用语态之间的转换。
我们这里主要讲三种情况:
汉语被动句的构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带有明显的被动标记词(就是“被”“让”那些);另一类则没有这种标记词。
人们通常使用后一类型的被动句。
但不论哪一种类型,翻译成英语时基本上仍可运用被动语态。
A. 用“被、通过、让、给、遭、由、受、为……所”等标记词表示被动语态的汉语被动句。
这类句子一般表示较强的被动意义,强调被动的动作。
例1 这本书已经被译成多种语言。
译文:The book has already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简评:原文强调的是“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不强调是“谁”翻译了这本书,不强调“翻译”这个动作的施动者。
因此,英语译文采用被动语态完全符合原文表达内涵。
例2 这个小男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受了伤。
译文:The little boy was hurt on his way home from school.
简评:小男孩受了伤,这是全句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但是他为什么会受伤?被人打?被车撞?被石头绊?被异物砸?句子没有交代。
一般情况下没人会自己伤害自己,因此在“受伤”这点上,男孩是动作的目标。
中文采用“受”表明被动,英语也用被动语态来翻译,目的是阐述小男孩受伤这个事实。
带有上述被动标记的句子可以译成英语的被动句。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带有被动标记的句子都要这样处理,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B. 被动标记词不明显的汉语被动句。
这类句子一般都有主语和谓语动词,但其主语实际上是动作承受者,并不是动作执行者。
真正的动作执行者并没有出现。
这样的句子形式上是主动句,含义上却是被动的。
事实上,这种被动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更高,在译成英文时往往要采用被动语态。
请看下列句子:
例3 门锁好了。
译文:The door has been locked up.
简评:句子的主语是“门”,动作是“锁”。
但是众所周知,一个非生命体“门”如何实施一个动作“锁”?很显然,“门”也许是妈妈锁上的。
这句话没有一个表示被动语态的被动标记词,但却是一个经典的被动语态句。
因此,翻译成英文时不能说成The door has locked itself.
例4 这个问题早解决了。
译文:This problem has long been solved .
简评:中文常说“问题有待解决”,这和本句结构相同,都是“解决”这个动作的目标——“问题”作整个句子的主语。
但表示被动语态。
英语里也只能说sb. solves the problem或 the problem is solved。
C. 除此之外,汉语还存在一种“怪现象”,即:用主动语态来表达被动意义。
例如“在……中”嵌入及物动词可用于表示被动意义。
这种情况在译成英语时,一般也选择被动语态来翻译。
例5 新住宅在建造中。
译文:New houses are being built.
例6 新教材在印刷中。
译文:New textbooks are being printed.
翻译的变通手段4)分译与合译
句子的分译与合译是较为复杂的课题,也是翻译中常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长句要分译,短句要合译,但不可一概而论。
决定分译与合译的重要因素还取决于句中的各个成分之间意思上的关联,以及该句与上下文之间含义的连贯,同时还要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A.句子的分译
需要分译的句子,多数是长句,或者是结构复杂的复句。
这种句子如果翻译成一个长句,就会使译文累赘、冗长;如果采用分译,就会使原文内容层次分明,译文易于理解。
比如:
餐馆里只有几个人,或许是因为天气冷的缘故吧!
There were only a few people in the restaurant. Probably because of the cold weather!
由于我们考试中一般太长的句子也不常见,故不多举例。
B. 句子的合译
尽管英语句子日趋简洁,但从句套从句,短语含短语也频频出现,较汉语而言长句多,所以在翻译中,就要把汉语的两个或多个句子合译为英语的一句。
例如:
对我来说,我的小房间就像我自己的一个小王国。
我就是里面的国王。
To me my small room is like my own little kingdom, where I am king.
汉译英的“八戒”
一、戒“从一而终”
汉语言简意赅,句子灵活,往往是一个汉语词汇对应N个英语词汇,具体到在本句中应该采用哪个意项,务必抓住精神实质,不可以不变应万变。
至于怎么应变,这就是显示译者功力的地方了。
比如:都是“问题”,下面的翻译各不相同。
共同关心的问题questions of common interest
解决问题solve a problem
问题的关键the heart of the matter
关键问题a key problem
原则问题a question/matter of principle
没有什么问题without any mishap
摩托车有点问题Something is wrong with the motorcycle.
问题不在这里That is not the point.
译者要掌握这种汉英翻译中的“游击战术”,翻译家应是不同“文化王国”边境线上的“游击战略家”。
沙博里将《水浒传》译为:Outlaws of the Marsh(沼泽地上的亡命之徒),杨宪益译将屈原的《国殇》译为:For Those Fallen for Their Country,北外出版社将《儒林外史》译为:The Scholars。
这些都是译者吃透了原文的原意而译出的佳作。
二、戒望文生义,机械直译
这多半是初学者犯的毛病,他们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黄牛(yellow cow——ox前误后正,下同)
黄鹂(yellow bird ——oriole)
黄瓜( yellow melon——cucumber)
紫菜(purple vegetable ——laver)
红木(red wood——padauk)
红豆杉(red fir——Chinese yew)
三、戒“水土不符”,习惯搭配失当
这的确是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它要求译者既有较高的中文修养,又要有较高的英文造诣,一知半解的人常常在此“翻车”。
如:
写罢,掷笔在桌上。
又歌了一回,再饮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呼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
And tossed the pen on the table. He intoned the verses to himself, then downed a few more cups of wine. He was very dunk. Song-Jiang asked for the bill, paid, and told the waiter to keep the change. (沙博里译《水浒传·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目前,《水浒传》最好的英译本要数沙博里先生的本子了。
沙博里出生在美国,青年时来到中国,一住就是半个多世纪。
为了译好《水浒传》,据说他潜心研究了山东的地方志和旧时方言,可谓精诚所致,译著既“达”又“雅”。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古人没有用过钢笔,宋朝时用的还是毛笔,故the pen 应改为the writing-brush。
下面的译文就较好地照顾到了西方人的思维和理解习惯:
美国把贸易和扯在一起,只会损害两国的经济利益。
The US policy of linking trade with human rights can only bring harm to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two countries.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成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hina cant develop in isolation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四、戒主语暗淡
主语是句子的灵魂,定住译文的主语是关键的一步棋。
主语定偏了,整个句子将显得松散乏力,甚至会误导读者。
例如: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两国的利益。
Failure to settle this issue is bound to impair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seriously.
If the problem is not solved, it is sure to affect the interest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在上面的两种译文中,显然第一种译文主语选得好,句子流畅。
又如:
夏威夷的沙滩上,椰影婆娑,海风习习,一妙龄女郎正躺在白色的塑料椅上养神。
On the Hawaiian sandy beach, the coconut palms are whirling, the congenialsea breeze is blowing, and a young lady is lying in the white plastic chair resting to restore energy.
因为是轻松读本,又是描述性的文字,使用三个主语the coconut palms、the congenial sea breeze、a young lady仍是可取的。
五、戒结构单调,组合生硬“拉郎配”
由于汉英结构不同,表达方式迥异,硬性翻译不仅读起来别扭,而且会闹出笑话。
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灵活使用整合的技巧,将句子整合,凸显汉语中所隐含的层次,补充所缺失的成分。
有时要将简单句译成并列句,有时将并列句译成主从句。
在纪念大学毕业20周年聚会时,我忽然问起原来的班主任:“我个子又不矮,怎么把我安排在了第一排呢?”
At the reunion party for 20 anniversary of graduation from university, I suddenly asked my former teacher in charge of our class then:” Since I am not of short stature, how did you arrange me at the first row?”
一个高度近视的女博士去擦鞋店擦高统靴,秃头老板亲自蹲下来给她效劳。
When a woman doctor who suffers a severe myopicwent to shoes-polishing shop for her buskins,the bald boss squatted down to serve her personally.
六、戒“愚忠”,不谙增减之道
我们耳熟能详的东西外国人可能会感到一头雾水,译者需要增加必要的说明和补充或者减译。
否则,外国人会不知所云。
毕竟,汉译英最终是给外国人看的。
例如:风水
fengshui——the location of a house or tomb, supposed to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fortune of a family.
七、戒语句重复
汉语多重复,以强化语气;英语则要尽量避免重复。
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The bird may not have flown yet”, replied the King, “Once it does, it will soar to the sky. I may not have cried out yet, but once it does, it will startle everyone.”(杨宪益译《史记-滑稽列传》)
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死人也好,活人也好,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
What is right is right and what is wrong is wrong, no matter what it concerns, the Chinese or foreigners, the dead or the living.
八、戒另起炉灶,走失精气神
译文要力求其“信”,尽可能契合汉语原来句子的气势、情绪和结构。
例如,元朝人王实甫写下了《西厢记》,张雪静改编后并作了翻译——
掏出张生那封信,回头环视见梳妆台上的梳妆盒,眼睛一转,心里说有了,将信放了进去,合上盖时故意压了一角露在外面。
Rose took out Zhangs letter, she thought, “It would be better to put it in her make-up case, and letter find it herself.” So she put the letter in the case, leaving a corner of it sticking out, so that it would be quickly noticed.
不难看出,译文与原文相去甚远,互不吻合,成了“两张皮”。
你已经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吗?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Have you perished in this deep rancor and bitterness?
Death? No, no. Im still alive.
Please give me a light, give me a light!
翻译技巧
1.简单句的句型
简单句就是句子只有一个主语和谓语,有五种基本句型:
(1)主语+谓语:
这种句型称为主谓结构(S+V),其谓语一般是不及物动词。例如:
The rain stopped.雨停了。
Things have changed now.现在事情发生了变化。
(2)主语+连系动词+表语:
这种句型称为主系表结构(S+L+P),连系动词在形式上也是一种谓语动词,表语一般是名词或者形容词。例如:
His father is a teacher.他的爸爸是老师。(表语是名词)
Your mother is very young.你的妈妈很年轻。(表语是形容词)
(3)主语+谓语+宾语:
这种句型称为主谓宾结构(S+V+O),其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宾语一般是直接宾语。例如:
They often speak English at the meeting.他们在会上经常说英语。
The house caught fire.房子着火了。
(4)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这种句型称为主谓宾宾结构(S+V+O+O),其谓语动词必须是可以跟双宾语的动词,两个宾语中表示事物的是直接宾语,另一个表示人的是间接宾语。例如:
My father gave me a pen last night.昨天晚上我爸爸给我一支钢笔。
I will write you a letter when I get there.我到那里儿时给你写信。
(5)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
这种句型称为主谓宾及宾补结构(S+V+O+C)其谓语动词必须是可以跟复合宾语的及物动词。例如:
I find him very clever.我发现他很聪明。
Your words make me angry.你的话让我很生气。
2.句子的种类:
句子按照其用途可以分为四种: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1)陈述句:
用来陈述一件事情或者某种事实、观点的句子。陈述句可以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形式。例如:
They often go to school on foot.(肯定句)
他们通常步行去上学。
My father doesn’t watch TV at home after supper.(否定句)
我爸爸晚饭后在家不看电视。
(2)疑问句:
用来提出疑问的句子。可以分为: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四种类型。
1)一般疑问句:
能够用Yes或者No来回答的疑问句叫一般疑问句。肯定回答用Yes,否定回答用No。
一般疑问句的结构是:Be+主语+表语+……?或者是: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谓语+
……?例如:
-Are you a teacher?你是老师吗?
-Yes, I am.是的,我是。
或:-No, I am not.不,我不是。
—Does your mother go shopping on Sunday?你妈妈星期天购物吗?
-Yes, she does.是的,她经常去购物。
或:-No, she doesn’t.不,她不经常去购物。
—Must we go at once?我们必须立刻走吗?
—Yes, we must.是的,必须走。
或:—No, we needn’t.不,没有必要。
注意:
一般疑问句也可用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来回答,如certainly(当然),surely(当然),of course(当然),I think so(我想是的),all right(好吧),certainly not(当然不是), not at all(一点也不), never(从不),sorry(很抱歉),not yet(还没有) I’m afraid not(恐怕不是)等。
2)特殊疑问句:
用来对句子的某一特殊部分提问的句子叫特殊疑问句。特殊疑问句一般用降调。其结构是:特殊疑问词+一般疑问句(+……)?对它的回答不能用Yes或者No,要根据询问的内容具体回答。例如:
-Where were you at that time?那时你在哪里?
—I was at home.我在家。
常用的疑问代词有who(谁),whom(谁),whose(谁的),which(哪一个),what(什
么);疑问副词有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为什么),how(如何)以及“how+形容词”构成的短语。例如:
Who is your teacher?谁是你的老师?(指人,作主语)
Whom did you telephone to just now?你刚才给谁打电话?(指人,作宾语)
Whose coat is this?这是谁的大衣?(作定语)
Which child knows the answer?哪个孩子知道答案?(作定语)
What class are you in?你在几班?(指物,作定语)
When will you arrive?(提问时间)
Where has he gone?(提问地点)
Why are you late again?(提问原因)
How do you often go to school?(提问方式)
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use to your school? (how far提问距离)
How often does he go to the French club? (how often提问频率)
3)选择疑问句:
选择疑问句是提供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情况,问对方选择哪一种。其结构可以用一般疑问句也可以用特殊疑问句,之间用连词or链接。选择疑问句不能用yes或者no来回答,必须
选择其中之一来回答。例如:
—Shall we go there by bus or on foot?我们乘坐公共汽车去还是步行去?
—We’ll go by bus.我们乘坐公共汽车去。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tea or coffee?茶和咖啡,你更喜欢哪种?
—I like tea better.我更喜欢茶。
4)反意疑问句:
也叫附加疑问句,是在陈述句的后面加一个简短问句,对陈述句所说的事实或者观点提出疑问或希望陈述句部分内容得到证实。结构为“肯定陈述句+否定问句+?”或“否定陈述句+肯定问句+?”。例如:
You are coming, aren’t you?你会来的,是吗?
You can’t swim, can you?你不会游泳,对吗?
Her brother went to college last year, didn’t he?她哥哥去年上的大学,是不是?
注意:
①陈述部分的主句带有no, never, nothing, nowhere, hardly, seldom, few, little等否定词或半否
定词时,附加问句用肯定形式。例如:
You hardly speak English, do you?你几乎不能说英语,对吗?
They have few friends here, do they?他们在这里几乎没有朋友,对吗?
②There be句型的反意疑问句,其附加问句仍用there。
There will be a party tomorrow, won’t there?明天有个晚会,是不是?
③陈述部分是一个主从复合句,附加问句一般要和主句一致。但是当陈述部分是“I’m sure…, I’m afraid…, I (don’t) think / believe… +宾语从句”结构时,附加问句应与从句一致,而且要注意否定转移现象。
He said he was late for class, didn’t he?他说他上课迟到了,是吗?
I don’t think he is good at math, is he?我认为他不擅长数学,是不是这样?(否定转移)
④反意疑问句的答语一般要根据事实用yes或no引导的简单问句回答,汉语的翻译有时和英语不一致。例如:
—She can’t swim, can she?她不会游泳,对吗?
—Yes, she can.不,她会。
—You weren’t here yesterday, are you?你昨天没有在这里,对吗?
—No, I wasn’t.是,我不在。
(3)祈使句:
祈使句是用来表示请求、命令、劝告、建议等语气的句子。祈使句的主语一般是第二人称you,但往往省略,谓语一般用动词原形,否定句是用助动词don’t+动词原形+其他。
例如:
Don’t be late next time.下一次不要迟到。
Open the door, please.请打开门。
有时候祈使句的后面用附加疑问句加强语气。例如:
Don’t tell it anyone, will you?不要告诉任何人,好吗?
(4)感叹句:
表示喜怒哀乐等强烈感情的句子叫感叹句。感叹句的末尾用感叹号。句子开头经常用what或者how。
1)How在感叹句中可以修饰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等。
例如:
How beautiful the skirt is!这条裙子多漂亮呀!
How tall your brother is!你的哥哥多高呀!
How time flies!时间过得真快呀!
2)what在感叹句可以修饰名词。如果名词是可数名词的单数形式,用what+a/an+(形容词)+名词+主语+谓语!如果是不可数名词或者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用What+(形容词)+名词+主语+谓语!
例如:
What a tall boy your brother is!你哥哥是一个多么高的男孩!
What beautiful pictures they are!那些图画多美丽呀!
注意:
what和how引导的感叹句有时可以互换,但是要注意词序的变化。例如:
他是多聪明的孩子!
What a clever boy he is! = How clever a boy he is!
= How clever the boy is!
【真题再现】
1. __________ delicious these beef noodles are! (2014临沂)
A. What B. How C. What a D. How a
2. I dont think she will agree with us, ? (2014安顺)
A. will she B. wont she C. dont you D. do you
3. — ______ sweet music!(2014咸宁)
— And I really like the Voice of China TV programs.
A. What B. What a C. How D. How a
4. — What are the rules at your school? (2014黄冈)
— Don’t run in the hallways and ______ arrive late for class.
A. not to B. won’t C. don’t D. no
5. ________ weather it is today! (2014十堰)
A. What hot B. How hot C. What a hot D. How a hot
6. _______ wake up your sister, Ben. She needs a good sleep. (2014重庆)
A. Dont B. Doesnt C. Arent D. Cant
7. _________ role she played in the movie! Thats why she has a lot of fans. (2014苏州)
A. How interesting B. How an interesting
C. What interesting D. What an interesting
8. We have to finish the work now, __________? (2015呼和浩特)
A. don’t we B. haven’t we C. have we D. do we
9. Look! _________ sweet smile the little girl has!(2015青海)
A. How B. What a C. What
10. ________ kind and helpful to the people around us, and we will make the world a nicer place to live in.(2015河南)
A. Be B. Being C. To be D. Been
11. on the grass, or it will “cry”. (2015陕西)
A. To walk B. Not to walk C. Walk D. Don’t walk
12. Please __________ your exam papers once again before handing them in. (2015上海)
A. going over B. went over C. go over D. to go over
【答案与解析】
1. B。本句句意为:多么美味的牛肉面!感叹句的结构是:What + (a/an)+adj.+ n.+主语+谓语+(it is);How + adj./ (adv.)+主语+谓语+ (it is)。
2. A。本句意为:我认为她不会同意我们的,不是吗?反意疑问句中,当陈述部分含有宾语从句,且主句的谓语动词是think, believe, expect, suppose等时,疑问部分与宾语从句相对应。I dont think...是否定前置,所以简短问句部分用肯定结构,故答案为A。
3. A。本句意为:——多美妙的音乐啊!——我真的很喜欢《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因为music是不可数名词,故前面不能用a表示,how + adj./adv.+主语+谓语+(it is);而what + (a / an) + adj.+ n.故本题答案选A。
4. C。句意:――你们学校的校规是什么?――不要在走廊里跑,上课不能迟到。答语中是两个并列的祈使句,祈使句是以动词原形开头,否定形式是在其前面加don’t。根据句意和否定祈使句的结构,可知应该选择C项。
5. A。本题考查由what与how引导的感叹句的区别:这两个句型的基本格式为:How + adj./adv. +主语+谓语+其他部分!What + a/an + adj. + n. +主语+谓语+其他部分!或What + adj. + n. (复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 +主语+谓语+其他部分!故答案选A。
6. A。句意:不要叫醒你的妹妹,Ben.她需要好好睡一觉。祈使句以动词原形开头,其否定形式为:Dont+动词原形,故答案为A项。
7. D。句意:她在这部电影中扮演的角色真有趣!那就是她有许多影迷的原因。感叹句的构成有两种:“How+形容词/副词+主语+谓语!”和“What (+a/an)+形容词+名词+主语+谓语!”,句中role为可数名词,根据以上提到的结构,应选D项。
8. A。句意为:我们现在必须完成工作,不是吗?反意疑问句遵守“前肯后否,前否后肯”原则;陈述部分的谓语动词是“have to”,为肯定句,故反问句部分用否定形式,故用don’t,故选A。
9. B。感叹句的基本结构有三种:“What a/an + adj. +可数名词单数+其他!”,“What + adj. +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复数+其他!”,“How + adj./adv. +其他!”。句意为:瞧!这个小女孩笑得多甜啊!空格处修饰可数名词单数smile,应用what a来引导。故选B。
10. A。句意:善良而且乐于帮助我们周围的人,我们将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祈使句+and+简单句”是一个常用句型。这里的祈使句相当于一个条件状语从句,后面的简单句相当于主句。祈使句通常以动词原形开头,故选A。
11. D。句意:不要践踏草坪,否则它将哭泣。祈使句以动词原形开头,否定形式在动词原形前加don’t。“祈使句+or+陈述句”,表示“……,否则,……”。根据句意,可知选D。
12. C。句意:请在上交考试卷之前,再次检查你的试卷。祈使句一般用动词原形开头,如果你的语气比较客气,或者出于礼貌,可以在动词原形前面加上please。go over检查。结合句意,可知是比较有礼貌的提醒,故答案为C项。
【汉译英的翻译技巧】相关文章:
翻译实践技巧总结07-30
写技巧的作文-作文技巧06-10
英语作文及翻译05-15
翻译实践报告09-05
翻译实习报告06-14
翻译工作实习报告07-01
翻译日本餐桌礼仪01-06
on online作文带翻译04-06
带翻译的作文范文05-25
英文专利翻译范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