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毕业论文

浅谈杰克.伦敦小说《野性的呼唤》的生态批评观

时间:2021-02-05 12:40:42 英美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杰克.伦敦小说《野性的呼唤》的生态批评观

  毕业了,必须要提交毕业论文,合格方可毕业。现在的毕业论文要求挺高的,需要有理论部分,实际应用部分。毕业生们最好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准备,写出有质量的论文。下面YJBYS给大家提供英美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一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浅谈杰克.伦敦小说《野性的呼唤》的生态批评观

  摘要:生态批评是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导致环境的恶化而产生的。其主要任务就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关注人类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笔者从目前学术界日益兴起并不断发展成熟的生态批评理论的视角对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进行重新阐释,既是该理论不断发展的深化同时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人们重新认识和解读杰克·伦敦有着积极的拓展价值。

  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批评:人与动物;人与自然

  一、生态批评的缘起、发展与现状

  生态问题是现当代人类世界共同面临的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这一问题已从未有过的急迫性和严重性被称为“生态危机”,这种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威胁随着人类文明的矛盾进步而备受人们关注。2003年肆虐全国的“非典”,前几年一直挥之不去的“禽流感”以及最近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人们恐慌的流感,因其病毒产生的特鹜性和变异的人为性,更加加剧了人对当前环境的焦虑。

  作为一种文学理论范式,生态批评是通过立足于文学发展的时代脉搏,以特定的角度研究文学创作和文学文本,探索并反思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文明的发展模式。生态批评置身于“现代之后”众声喧哗的文学话语之中,强调以关注自然生态的价值立场,来“指导”或“反驳”文学创作。

  与种种生态主义思想诸如生态伦理、生态哲学相比,文学上的生态批评的兴起要晚得多。它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倾向,其思想端倪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20世纪上半叶的生态伦理思想成为了生态批评最直接的精神资源,其中最主要的是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和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着对“现代性”及其带来的问题反省,生态批评在美国文学界初步形成,进而在其他各国迅速发展。生态批评集中在对表达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中考察。按照生态文学代表人物、美国哈佛大学的劳伦斯·布依尔在《生态批评反动》一文中的说法,尽管在欧美发达国家对于和自然观念、荒野以及各种空间环境相关的文学文本与运动的批评性阅读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但只是在近期,与环境相关的文学研究才一跃成为一场大规模的批评运动。从文学的本性来看,“文学即是人学”,对于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一些作家的自觉。有生态学家甚至疾呼:“生态问题是唯一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事情,因为没有地球,就没有人类一切。”美国生态批评的倡议者彻丽尔·格罗特菲尔蒂(CheryllGlotfelty)也提出“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

  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文明发展史研究,我们知道: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发展起来的人类文明往往在劫难逃,最终必将受到大自然更为严重的惩罚。美国后现代理论家大卫·格里芬指出:“现代性的持续危及我们星球上的每一个幸存者。随着人们对现代世界观与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军国主义、核主义和生态灾难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加深,这种意识极大地推动人们去考核查看后现代世界观的根据,去设想人与人、人类与自然界及整个宇宙之间关系的后现代方针。”从文明发展的根本意义上看,回顾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梭罗(Thoreau)提出的“我们在哪生存?我们为什么而活?”这种基于存在本身的文化反思在环境危机的背景下更具有振聋发聩的号召力。乔纳森·莱文也明确指出“我们社会文化的所有方面,共同决定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独一无二的方式。不研究这些,我们便无法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只能表达一些肤浅的忧虑。……因此,在研究文学如何表现自然之外,我们还需花更多的精力分析所决定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生存与自然环境里的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并将这种分析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

  同样,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JackLondon)通过其两部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和《雪虎》中所反映的人对动物世界和荒野自然的疯狂虐待和破坏,也在当今生态背景下备受越来越多的生态批评家关注。笔者拟在当代人类文明程度高度发达,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重读杰克伦敦的小说《野性的呼唤》,并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谈谈这部作品对我们当今读者的意义。

  杰克·伦敦是美国文学史上公认的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近一个世纪以来,其作品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欢迎。其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更是其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因而,在学术领域,对《野性的呼唤》这一动物作品的解读也更为活跃:有人将其视为动物寓言故事,表现人性的本质;有人将其称为:“达尔文式的史诗”;也有评论家将其视为遁世文学进行解读,以婉转的艺术手法表现对人类社会的不满。作家的一篇动物小说,受到人们如此重视,推为作家的代表作,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然而,笔者认为,在人类文明高度成熟与经济日益发达的当今世界,日益显露出的环境危机正以从未有过的破坏力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对人类肆虐大自然造成的种种破坏,大自然也正以着相同的方式对人类进行报复。而当我们在此背景下再次阅读这部经典动物小说时,杰克·伦敦早在1 00多年前(该部小说创作于1903)在作品中流露出的人类以“人类中心主义”身份自居对动物世界以“棍棒政策”进行迫害、以及对北国边疆和谐的环境被人类“淘金”热的批评,这些无疑都是一个生态批评作家的生态批评观。因而,这也是这篇论文所要提出的新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二、《野性的呼唤》的生态批评观

  小说《野性的呼唤》的故事情结并不复杂,只是告诉读者一条名为巴克(Buck)的狗由于种种原因逐渐从人类文明社会最终走向狼群、回归自然的故事。②从小生活在温暖的加利福尼亚并且被原先的主人——法官米勒(Judge Miller)宠坏了的巴克被偷着拐卖到阿拉斯加的原始荒野当雪橇狗。梦幻般的冰冷大地触动了巴克由于人类文明的长久熏陶而向大自然回归的本能和意识。从而使得其以从心理的最深层开始回应那源自远古的“呼唤”。恶劣的生存环境锻炼了巴克。他通过战胜一条一度曾是最强壮的叫施皮茨(Spitz)的狗而赢得了拉雪橇狗群中的头把交椅。借“狗”的眼光,以“狗”的思想来认识人类和自然,以及在这样一个远离文明、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动物对人类的野蛮和残暴逐渐看透,从思想根源认识到人类凭借手中拿着的“棍棒”和“刀把”对荒野和谐的大自然和动物世界的疯狂迫害和掠夺的蛮横与残忍。从而促使巴克坚定决心,毅然走向荒野,回归宁静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