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原生态乐器及音阶的对比解析艺术论文

时间:2022-10-13 03:19:33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原生态乐器及音阶的对比解析艺术论文

  一、泛音乐器与实音乐器

原生态乐器及音阶的对比解析艺术论文

  “泛音乐器”和“实音乐器”作为两个相互关联的用语我们几乎不用,但在这里我们不得不用,主要是为了搞清泛音与一般乐音的关系。通常,我们感觉弦乐器上的“泛音”音色清亮而轻虚,相对而言,“按音”的音色较为厚实。因此,按音可称为“实音”。由于“原生态泛音乐器”距离我们的时代太遥远了,因此,我们在讨论“原生态泛音乐器”的特点时,首先须弄清在弦乐器演奏上“泛音”与“实音”概念的不同。其次是“人工泛音”与“自然泛音”的不同。人工泛音在弹奏弦的同时,须轻触弦的“节点”才能获得。很多弦乐器采用这种方法来获得泛音,而与此相对的触弦节点的按音就是实音。大部分弦乐器具备演奏实音和泛音的功能。在弦乐器中,我国古琴属最典型的实音和泛音兼备的弦乐器。古琴曲中的按音产生实音,乐句开头常标以“按”;弹奏泛音时轻触徽位产生清虚、亮丽的音色,乐句开头常标以“泛”。

  在现留存的古琴曲谱中,泛音比比皆是,它们的出现频率相当高,是提琴、琵琶、吉它、二胡等弦乐器所无法比拟的。弦乐器“自然泛音”的演奏方法和发音模式与“人工泛音”不同,是通过共鸣的方法把乐音(复合音)中的某个泛音放大音量来获取的。这个方法完全不依赖弦上的节点而获得的泛音,不必轻触节点。它与“人工泛音”的获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发音模式。前者是一根弦被分成等长的多段同时振动,基音则不振动;而后者是基音与被放大的泛音同时振动的,实际上造成了两个音。一个是基音,另一个是被放大了音量的某个泛音。如口弓琴的发音属这样的振动模式。虽然口弦不是弦乐器,但它的振动也是这样的模式。

  二、显性音位与隐性音位

  任何乐器都有自己的音位。从人与乐器的关系看,音位属于演奏者操控音高变换的界面。从人的视觉看,有的乐器音位是可见的,称为“显性音位”,如吉它、琵琶上的弦品、钢琴上的键盘、横笛上的指孔等都能看得见;而有的乐器的音位则是不可见的,可称之为“隐性音位”,如木叶、军号、口弦等乐器的音位都看不见,假如不听发音,光看,是看不出它们在演奏什么音的。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大部分乐器的音位都是“显性音位”。对一种乐器的演奏,是靠人在音位界面上选择不同的音位,来获得音高,并奏出音乐的;而属于“隐形音位”的乐器是少数。如木叶的演奏看不见音位,又全部以实音为音高,没有一个泛音。古琴上没有设品,它的每一根弦代表一个音高是看得见的,古琴演奏时左手在琴面上按音的位置也是看得见的。徽位是设置在弦振动节点上的标记,用肉眼是看不见弦上的自然泛音节点的。古代,有人凭借偶然的轻触和声音的感觉,这些自然泛音节点渐渐为古人所发现,并做成标记,于是“隐形音位”转化成了“显性音位”。

  在古琴上便是徽位。音位的“可见”和“不可见”是乐器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尽管单纯的泛音仍在原生态乐器上被用作音阶,正因为它们是看不见的,造成我们对这种原生态音阶的忽略。鉴于这个缘由,更值得我们去探究原生态泛音乐器的奥秘。泛音乐器上的各泛音之间的固定关系的发现,使人类第一次进入探寻这种固定音程尺度的阶段。古琴徽位曾经是弦上唯一可见泛音节点的标记的弦乐器。近年来,广西京族的独弦琴的弦下方也标上参考“节点”的标记,使演奏者能更方便地演奏。由于人类逐渐意识到计算的固定音高可以模拟移植到一管一音的排箫上,也可以模拟移植到一弦一音的瑟和筝上。后来发明了计算产生的“三分损益法”,就把计算的固定音高模拟移植到颈柄乐器的品上。而模拟移植是要靠听觉来判断的,假如不懂得这个道理,很容易闹出笑话。古代正因为有个齐国人懒得学习这一方法,才出现了成语“胶柱鼓瑟”的千古笑话。这个笑话不会出现在古琴上,是因为古琴的弦与弦之间的关系是直接参照节点上的泛音来决定的。泛音音位从隐性到显性是音位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乐器泛音音位的最大特点是它们既是精确的,又是隐形的。

  正因为它们是隐形的,因此原生态的泛音乐器的音高的精确性才被人们所忽略。泛音在弦乐器上与实音的音色听觉差异较大,而在管乐器上的差异则不明显,造成人们对木管乐器上的泛音与基音的音色差异缺乏差异感。特别是铜管乐器,它们的全部乐音都属泛音,加上它们的音色嘹亮并富有穿透力,使人们似乎忘却了它们都是泛音。

  由于对管乐器泛音与实音缺乏感以及泛音概念的淡漠、忽略,导致我们几乎对泛音决定音高、音程、音阶起源意识的忘却。现有音乐的起源的主要观点来自西方。有语言声调产生音乐的“语言说”;有劳动中宣泄疲劳的“劳动说”;有人类模拟鸟兽鸣叫的“模声说”;有音乐源自音高计算的“数理说”等学术观点,而人类什么时候开始有音乐是难以从时间上推定的,现有的论断只是凭主观推测。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音乐”,在时间上难以推定,但可以从性质上推断。

  所谓最早的“音乐”的概念,“音阶出现之前的音乐”与“音阶出现之后的音乐”是不一样的。前者的音高毫无法则;后者的音高是在既定的模式中取舍,两者有着本质的差别。不管音乐出现在音阶之前还是出现在音阶之后,音阶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现在的音阶(scale)概念涉及以下含义:1.有音高固定的音级(degree)概念;

  2.有不同音高之间的固定音程(Interval)关系;

  3.是用来构筑音乐的音高(pitch)系列。符合上述定义的音阶在现有音乐理论中全部是计算出来的,中国的“三分损益法”、毕达哥拉斯的“五度循环”以及“纯律”等。现有的音乐人类学者给予不同地域的“音阶”以各种用语,如“民族音阶”、“音体系”、“音组织”、“音素材”等。尽管对音阶有这么多学术用语,然而,这些音阶都是音律计算理论形成后的音阶。

  三、原生态泛音乐器的种类

  我们在前文已定义,“原生态泛音乐器”是指只用自然泛音来演奏音乐的乐器。这种乐器目前在各国发达地区距文化中心相近的地方已非常稀有,但在很多边远地区尚存。1.原生态泛音弦鸣乐器纯粹采用泛音的原生态弦乐器主要是“口弓琴”(mouthbow),也称“乐弓”(musicalbow)。在我国只有台湾高山族还有口弓琴。亚洲的泰国、老挝、印度、印尼的所罗门群岛;非洲的刚果、坦桑尼亚、博兹瓦那、肯尼亚、加蓬和南非;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等国家都有弓琴存在。看似简单的弓琴大体可分为单式弓琴(SingleBow)与复式弓琴(PluralBow)两种。单式弓琴即只有一根弦的弓琴;复式弓琴即有两根以上弦的弓琴或把弓的一根弦的用细棒截为两段。它的演奏方式就有三种:拨奏、击奏和擦奏。小小的乐弓在全世界不同的地域居然有如此多的类别。可见,边远地区尚存的这种纯泛音的原生态乐器的生命力非常旺盛。探究这些乐器的音阶构成,可以发现,它们比军号、队号要丰富得多。2.原生态泛音气鸣乐器在《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只要有侧孔的管乐器都称为“侧孔管乐器”(sideholewindin-struments),不管是木管乐器还是铜管乐器,都有过用按侧孔来改变音高的演奏方式。早期的开侧孔的唇簧乐器,如“木管号”、“蛇形大号”、“奥菲格莱特号”等都开有侧孔或加有键,按孔或按键即可改变音高。而现在的铜管乐器都采用阀键来改变音高,都没有侧孔,在声学上充分地利用了喇叭口造成的“特征共振峰”,音色统一而嘹亮。单纯采用泛音的管乐器既有边棱发声的,也有唇簧发声的。边棱音发声的,如鼻笛、鼻箫、吐良等。如冲绳岛上的鼻笛,在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玻利尼西亚群岛上、在特鲁克、加罗林群岛、东南亚的越南、北欧的挪威、东欧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俄罗斯非洲南部、西非的加蓬、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都有这类乐器。有的无指孔笛长达77厘米,最长可达150厘米。这些无侧孔笛的演奏都采用了丰富的泛音。它的气柱振动的谐波与弦振动有相似之处。唇簧发声的,如瑞士的阿尔卑斯号、中国的号筒等长形号角。同弦乐器用到少量泛音的情况相比,管乐器都用了大量的泛音。现在的管弦乐队中,各种木管乐器上采用泛音的比例占自身全部发音的2/3以上。铜管乐器则全部用泛音演奏。然而,因弦乐器上娓娓动听的泛音显得晶莹剔透,与实音的音色差别较大;而管乐器上的泛音与实音的差别不明显,因而造成我们的听觉习惯上不去联想高亢嘹亮的冲锋号全都是泛音的概念,造成了我们对乐器上泛音采用的广泛性缺乏感受意识。3.原生态泛音体鸣乐器体鸣乐器上能否演奏泛音,一般都持否定的观点。如钟的某个乐音中含有泛音,那是自然的,因为虽然钟声的复合音中的泛音可以通过声学仪器测试出来,但无法把某个泛音放大。体鸣乐器中,只有口弦的泛音是可以用口腔强化的。对于口弦发音的实际振动模式还没有作深入的研究,而它们单纯采用泛音来演奏乐曲是确定无疑的。我们可以逆向推理:口弦属于拨簧乐器,它本身无共鸣器,即使用口腔帮助共鸣,声音轻得如蚊蝇声。所以少数民族的恋人在演奏口弦时,几乎要脸贴脸才能听到对方乐曲表达的心声,造成了青年男女亲热的天然媒介。大家知道,八音盒也属拨簧乐器,但它的每根簧片只发一个基音,因此八音盒不属泛音乐器。口弦的舌较长,拨动后的复合音中含有丰富的泛音。口弦演奏的旋律都用这些泛音作为音阶。演奏时不仅这些泛音在作旋律进行,基音也一直伴随一起发音,同口弓琴的原理一样,它们的乐曲中的每个音由两个音高同时发音。表1展示了上述乐器中有代表性的七种泛音音阶。这七种音阶的基音都不一样,为了便于解释,把它们移到同一个基音上,各种音阶的音级之间的原始相对关系都不变。

  四、从无侧孔管乐器到侧孔管乐器的中间状态

  近年来,发现喀纳斯湖畔的图瓦人的“楚吾尔”和哈萨克族的“斯布斯额”,既靠喉音,也靠侧孔气流来放大泛音。细听之下,可以发现喉音中隐含的泛音并没有完全被放大出来,感觉似有似无,因为真正的音高是由侧孔承担的那一段管的固有频率来放大的。但已经是有侧孔的管乐器了,为什么不去吹奏,而非得弄一点喉音出来,让侧孔段管去共鸣呢?这显然与“呼麦”———这种用人的嗓音作为“泛音乐器”的方法有渊源关系。令人惊异的是“楚吾尔”上所开的侧孔的音高正是呼麦唱法常用的泛音音高,而且侧孔上还可发出第二泛音。这一重要现象为管乐器侧孔尺寸的由来提供了新的证据。因此,笔者猜想,“楚吾尔”和“斯布斯额”可能是无侧孔单纯泛音笛进入有侧孔笛时代的一个重要过渡形态。我国保留有这一发展过程中的中间状态是难能可贵的。结束语原生态泛音乐器用泛音作为音阶来演奏音乐是不争的事实。存在决定意识,本文要研究的原生态泛音乐器中包含的各种音高关系和规则早已反映在人的脑子里,构成了最早的音阶。也许,这类原生态泛音乐器的民间演奏家们并不知道他们演奏的音高关系都是在表1中选择的原理,而他们确实早就在选用这些泛音作为音阶了。假如把这些泛音音阶比喻作“郑人”的脚,那么不同尺码脚的“郑人”只需按自己的脚做不同的“履”。因为我们度量泛音音阶的尺度不过是“郑人”天生的“脚”罢了。研究自然界规律的事是不能削足适履的。

【原生态乐器及音阶的对比解析艺术论文】相关文章:

艺术论文发表10-26

对比的作文06-05

艺术论文题目大全09-16

神奇的乐器作文02-19

西方性文化与身体艺术论文11-15

对比类的英语作文10-31

男女爱情对比的句子07-12

原生态茶庄特许经营合同09-28

女生适合学什么乐器02-02

关于乐器的谜语有哪些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