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医学专业论文

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2)

时间:2021-02-12 20:17:09 自考医学专业论文 我要投稿

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表2 风险管理前后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略)注:χ2=30.47,P<0.01。

  风险管理实施后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患者满意度上升4.57%。

  3 讨论

  3.1 增强了风险意识和责任心

  手术室由于涉及面广,人员流动量大,工作节奏快,同时,病人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多,产生医疗纠纷甚至出现医疗事故的可能性较大[1]。

  通过应用风险管理,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自律性和安全意识。

  使护士认识到手术室护理行为时刻受到法律的制约,护理工作中无处不存在法律问题。

  要想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是关键[2]。

  只有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同时维护病人的权益,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3.2 提高了护士的业务素质

  护士风险意识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士自觉学习业务的积极性。

  对工作中容易出现和常出现的风险问题,心中有数,做到“先知道、先告知、先预防”,避免了因专业水平不高而导致的护理工作缺陷。

  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大大地高,降低了手术室护理的风险。

  3.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通过风险管理,使护士从病人的角度去看待疾病和健康,理解病人对手术的期望,重视病人的心理体验与感受,尊重病人的风俗习惯及人格。

  护理操作前告知制度的实施,赢得了病人及家属对护士的尊重,保护了护患双方的利益,使病人的投诉和纠纷明显下降,由2005年7起降至2006年无投诉和纠纷发生,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由2005年94.64%提高到2006年99.21%。

  【参考文献】

  [1]魏革,胡玲,吴波.“举证责任倒置”与手术室工作的“证据”意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54-356

  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防范【2】

  【摘 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防范。

  方法:把风险管理的科学方法引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制订了风险的预防策略。

  结果:风险管理的实施,有效预防了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

  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有效地管理方法,节约了医疗成本,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风险管理;手术室;应用;防范

  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

  近年来,风险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已被广泛运用于卫生管理领域[1]。

  为了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防止在术前、术中、术后等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出现护理缺陷、差错、事故。

  现就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加以分析,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防范,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

  1手术室的风险因素

  1.1手术室管理者管理不严或监控不到位及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的风险

  ①规章制度不健全,违反操作规程,监督不到位。

  ②接错患者,开错手术部位。

  ③给错药、输错血及液体。

  ④不慎导致患者损伤,如:手术时间过长或体位摆放不当导致压疮、神经损伤及坠床。

  ⑤病人交接不清或术前访视不到位,与患者沟通欠缺,如:口腔内有固定的金属假牙,有骨折史的患者体内有金属固定物,在使用电刀时造成局部组织损伤[2]。

  ⑥术前器械准备不到位及性能不佳造成意外,或手术用物丢失、不完整、遗留体腔或切口。

  如:气压止血带漏气等,导致延长手术时间或出血过多。

  ⑦手术标本遗失或弄错。

  ⑧术后护送不当或引流管未妥善固定导致管道脱落或移位。

  ⑨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

  1.2业务技术不熟练、不得力、业务水平低

  术中手术器械传递过程中缝针、线、刀等夹持不紧影响医生术中操作或器械护士操作不当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不仅延长手术时间,给患者带来身体的伤害,也增加了经济负担。

  1.3对存在的风险因素缺乏预见性。

  1.4发生不安全隐患未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力。

  2 护理风险的防范

  2.1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教育,增强法律知识学习。

  在手术配合过程中要有风险识别的能力 ,让大家认识到护理风险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每一护士在手术配合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防止接错患者、摆错体位、输错血、用错药。

  2.2完善和学习手术室规章制度,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及时掌握新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