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历史研究报告

时间:2023-02-22 13:39:45 报告 我要投稿

历史研究报告

  在现在社会,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研究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研究报告

  历史研究报告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许多人姓张,他们都说几百年前是一家。姓氏是值得研究的,于是我就对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浏览了解张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2.了解张姓人口分布情况。

  3.搜集张姓的名人故事,并作出结论。

  张姓的来源

  关于张姓的最早源地,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挥这一支,最初源于现今的太原。太原,是中国张氏的源地,也是中华民族张氏望族所在地。到了周代的韩国和晋国之后,由于加入新的`系源,张姓的源地也发展至多处,当时的韩国,“其得望者十二”,前已引袁桷之说,此处不再。当时的晋国,成为张氏望族的有““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十四望”。韩、晋国中改姓为张姓者,虽晚于挥之后裔,但却后来居上,繁衍很广。在张氏姓源中,也有少数民族加入的成分。这是到了汉代之后,由于刘汉的强盛,一部分少数民族改姓为刘,也有一小部分少数民族改姓为张。

  还有许多的名人如张仪、张苍、张禹、张敏、张温、张四知……

  张姓的分布情况: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

  三、结论

  在历史的长河中张姓人才辈出。有高宗宰相张文的儿子张锡,有明治家张居正。有西汉谋士张骞……我们为张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我国源远流长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张姓目前是中国第三的,据统计张氏有9450万人。

  历史研究报告 篇2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二、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三、郡望堂号

  所谓郡望,即郡中之望族,也即郡中的显贵姓氏。姓氏郡望,不仅是该姓发祥地的标记,也是氏族人口、经济实力、政治地位与文化影响力等综合族力强盛与否的反映。据《广韵》记载,李氏共有十二个郡望。

  1、郡望陇西郡:战国时置郡。相当于今天甘肃省东乡以东至临洮县一带陇西地区。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堂号"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赵郡:邯郸一带,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3.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晋武帝置。在今天河南省浚县一带。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4.渤海郡,西汉置。在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

  5.中山郡:汉高帝置郡。相当于今天河北省北部正定县一带。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6.广汉郡:汉时置郡。汉高祖六年分巴郡之地置。相当于今天四川省广汉县一带。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7.襄城,战国时魏邑,秦置县。历代因之,清属河南许州。

  8.江夏郡,汉高帝置。相当于今天湖北省武汉一带。

  9.梓潼,古县名,汉代置。为广州郡治,蜀汉置梓潼郡,在今天四川省梓潼县。

  10.范阳郡,三国魏改涿郡为范阳郡,在今天河北省涿县及北京市昌平、房山一带。

  11.梁国,汉高帝将原来秦代的砀郡改为梁国,相当于今天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砀山一带。

  12.南阳郡,战国时秦置。相当于今天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四、历史名人

  李耳: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一阴一阳为之道"的辩证法和"天人合一"的系统论。

  李冰:战国时期蜀太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世民:唐太宗,初始以"玄武门事变"取得政权,后制定了一些对社会发展较为有利的措施,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作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等。人称"诗仙"。

  历史研究报告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书本上有一篇关于李姓的研究报告,让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种文化,想起了我的姓—王,便想出了调查王姓历史的题目。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询问长辈,了解王姓的`来源和古今王姓名人。

  2、通过网络,了解王姓的人口数量。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王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书籍、报刊、网络

  王姓的来源:

  具体内容:传说有出自周朝姬姓之王,有出自虞舜妫姓之王,有出自商朝子姓之王,还有少数民族中的王姓及赐姓、冒姓王氏。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多数是以爵为氏的。

  古今王姓名人:

  王羲之、王维、王昭君、王安石、王诩、王昌龄、王选、王亚南、王稼祥、王震……

  王姓人口数量

  据统计,王姓人口数量为9288.1万人

  四、结论

  1、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以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根据考证,福州王氏发源于山东琅琊王氏,以王审之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2、王姓历史久远,加之支系众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如战国时期授苏秦、张仪纵横术的“鬼谷先生”王诩。西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琅琊的王羲之的书法千古留名。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王昌龄。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现代的名人有:科学家王选、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王亚南、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王震……我们为王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3、据最新统计,王姓人口数量为9288.1万人,王姓不仅人口居全国第一,而且历史名人也居全国第一位。

  历史研究报告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小时候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每个人都要有一个姓,而不都是一个姓呢?为什么我姓孙,而别人姓王姓赵呢?带着这些问题我调查了一下关于孙姓的历史和现状。

  二、研究方法

  上网查找资料。

  询问长辈。

  与同学讨论。

  查阅书籍和报刊。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来源:

  源于子姓。商朝末,纣王叔父比干,商之贤臣,因直谏而被杀,子孙避难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

  源于姬姓。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卫,建立卫国。春秋时,他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卫武公。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名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孙。因此武仲乙又称孙乙,他的后代就以孙为姓。

  历史人物:

  孙中山,原名孙文,中国民主革命最伟大的'先行者,中华民国的创始人,客家著名的代表人物。孙思邈,寿命最长的孙姓名人。隋唐时医药学家。少年时立志学医,钻研了古代的医书和其他书籍,成为医道很深的医药学家。孙继先,最年轻的孙姓名人。1926年出生,1947年牺牲。历任解放军班长、排长,19岁时就已经是闻名全军的战斗英雄,爆破英雄……这些都是姓孙的人。

  现状:

  孙姓的人口已达1848万,为全国第十二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54。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孙姓人口由119万激增到1848万,增长了近16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孙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分布于安徽、黑龙江、河北、辽宁、江苏、吉林,这六省又集中了乡村人口的42%。山东为当代孙姓第一大省。

  四、研究结论

  孙姓源于子,是商朝末纣王叔父比干。子孙避难改姓,遂姓孙氏。

  当代孙姓已达到1848万人,是中国第十二大姓。

  山东为孙姓第一大省。

  历史研究报告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我看过课本上关于李姓的调查报告以后,对姓氏感了兴趣,想知道“张”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张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张”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于是,我决定对张氏的历史和现状做一次调查。

  二、研究方法

  1、上网浏览。

  2、询问家长。

  3、查阅书籍。

  三、资料整理

  张姓来源

  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历史名人

  张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

  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飞:三国时名将。为蜀国五虎上将,战长坂名震于时。传与刘备、关羽结义于桃园,世称桃园三结义,被后世所传诵。

  张择端北宋画家,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

  张大千:著名画家。

  现状

  张姓人口约为7800万,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一,是当今中国第三大姓。

  四、研究结论

  1、在历史的长河中,张姓人才辈出。有汉初大臣张良、唐朝名相张九龄、晋代文学家张翰、现代国画家张大千、清代词画家张子祥、宋代诗人张耒、西汉外交家张骞、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

  2、张姓出自皇帝之后代挥。得姓始祖:张挥。黄帝少昊青阳氏第五子,自幼聪明过人,爱动脑筋。他从星星的组合中得到了启发,发明了弓。于是黄帝封挥为制造弓的官叫“弓正。”

  3、张姓是中国三大姓氏之一,据统计,张姓人口数量已接近一亿。

  历史研究报告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汉语言文化,可在使用汉字时有些人却容易在书写上出现问题,比如写错别字,为了帮助人们规范用字,我展开了此次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我调查了街边的广告牌,还分析了同学们作业本中的错别字。

  三、资料整理

  错别字的类型多样,出现的错误也让人啼笑皆非,现归类如下:

  1、同音致误

  有些店铺为了推销,用同音字代替原来的字,如“桃之夭夭”、“老婆食代”,这一类店名,利用读音相似,把原来词语中的字用其他同音字代替。这样的手段在现实生活中十分常见。虽然这样起到了推销作用,但是却误导了正在学习的人,让他们误以为那些词语本来就是那样写的。

  2、形近致误

  我们在作业中经常因为字形相近而出现错误。比如一个同学把“自己”写成了“自已”,就闹出了一个小笑话。之所以大家经常写错,是因为字形太像,无法分辨。有一次老师说在看作业时发现了一位同学把“陡峭”写成了“徒削”,顿时教室里就笑声一片。

  四、研究结论

  汉字的`知识十分丰富,历史悠久。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才到我们今天所用的楷书。所以我们要学好汉字,做好汉字小医生。我提议大家要正确使用汉字,把我们中国的汉字艺术发扬光大。

  历史研究报告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张,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张。“张”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张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张”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张”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网上搜查

  2、查看书籍

  3、请教他人

  4、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张”字的来源:

  张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张挥为该姓始祖。历史上,西汉时期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张耳的十七世孙张轨(255年——314年)建立前凉国。

  历史名人:

  1、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

  2、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3、张飞(165年-221年)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现状:

  当代,张姓的人口已达到近8500万,为全国第三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6。79%。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张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5%,其次分布于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黑龙江、湖北六省,又集中了28。5%。河南居住了张姓总人口的10。1%,为当代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张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张姓区。

  四、研究结论

  1、“张”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黄帝之子挥,属于以职官称谓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2、姓“张”的名人有:张仪、张良、张角、张衡、张飞、张自忠、张天佑……

  3、20xx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李”,排名第二的是“王”,排名第三的就是“张”了。

  历史研究报告 篇8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亲自走访了些许历史古迹,对我们自身修养的提高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我们还是第一次以学生的身份访问别人,给我们的人生路上留下难忘的实践经验,虽然当中有很多的辛苦劳累,但是我们的.实践结果更让人欣喜,让我们学会了与别人交流,获得宝贵的经验。为了更好地发展海南历史古城,请大家献出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吧!

  历史研究报告 篇9

  一、写调查方法

  二、写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三、写结论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姓和氏的区别:

  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姓和氏的融合:

  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

  2、以国名为姓氏。

  3、以邑名为姓氏。

  4、以乡、亭名为氏。

  5、以居住地为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

  7、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8、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9、以技艺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历史研究报告 篇10

  在班里,有许多同学姓“刘”,可我很好奇“刘”姓是从什么年代诞生的?他又有怎样的历史呢?于是我写了这个研究报告!一、调查方法。

  通过上网查资料。

  通过报刊得知刘姓的历史。

  通过书籍得知刘姓名人。

  刘为华人第四大姓。起源有三;

  ①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②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

  ③源出于姬姓。春秋时,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后代也称刘氏。刘姓历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刘隗家族、南阳刘瑾家族、诸城刘墉家族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至于开劈大汉帝国的沛县刘邦家族就更不用说了。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刘氏你帝400多年;三国时刘备建立蜀汉,两代称帝43年;南北朝刘裕建立宋,历时60年;元末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统一中国276年。可见刘氏善于建基立业.

  历史研究报告 篇11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杨,听爸爸妈妈说,姓氏是一种很深奥的文化。于是,我对杨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了解杨氏的.起源。

  2.阅读相关的报刊、教科书,搜集有关杨氏名人的资料。

  3.上网浏览有关杨氏人口数量的资料,记录下来。

  4.查阅书籍和相关资料,了解杨姓在百家姓中的排名。

  5.上网浏览有关于杨姓族谱的资料。

  6.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杨姓迁徙史。

  7.上网浏览,了解杨姓的地位。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

  杨姓的起源

  一、出自姬姓二、赐姓转姓三、少数民族杨姓四、出自姞姓五、出自扬姓

  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的杨姓名人

  杨纂、杨坚、杨广、杨炯、杨玉环、杨行密、杨延昭、杨士奇、杨延和、杨慎、杨震、杨振宇、杨利伟……

  上网

  杨姓人口

  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08%,约有400万。

  书籍资料

  百家姓排名

  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6。

  上网

  杨姓宗谱

  《弘农杨氏重修房谱》、《墨杨氏家乘》、《武林杨氏宗谱》、《杨氏谱书》、《杨氏族谱》、《杨氏谱系》、《杨氏家谱史》……

  上网

  杨姓迁徙史

  台南佳里杨氏台北半线杨氏台中杨氏台中沙鹿镇杨氏香港杨氏海外杨姓马来西亚沙巴州杨氏孟加拉杨氏缅甸仰光杨氏菲律宾杨氏新加坡杨氏泰国杨氏印度尼西亚杨氏欧美澳洲杨氏

  上网

  地位

  是现时中国第六大姓氏,也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四、结论

  1.我国杨姓源远流长,杨姓的发源也在今山西省汾水中游霍县一带,后来繁衍分布至今河南境内,成为后世杨姓发展的主流。

  2.在历史长河中杨姓人才辈出。有北宋名将杨震,唐玄宗宠妃物玉环,唐代著名诗人杨炯,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以及诺贝尔物理获得者杨振宇。

  3.杨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位,约有人口400万,占全国的3.08%。

  4.杨姓不管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杨姓遍布许多个国家和地区,光是宗谱就有一百来卷,我为自己是一个杨姓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历史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初中历史的研究报告范文02-23

对崔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01-27

李姓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07-31

林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03-23

关于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04-07

关于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03-14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07-20

关于历史古迹游客量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09-03

关于历史古迹游客量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4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