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报告(汇总3篇)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研究性学习报告1
一、课题
海鸥主要生活在哪些地方,分为多少种类?
二、成员
杨瑾瑜、沈涛、刘恒铭、余谟羽、赵哲语、许潇匀、何昊阳
三、课题的由来
因为海鸥唱年生活在昆明,所以我们想研究关于海鸥的问题:
1、海鸥生活在哪些地方?
2、海鸥分为多少种?
四、课题的目的
做这个课题要达到了解海鸥的习性和种类,还有生活的.地方
五、课题的意义
做这个课题,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海鸥
六、小组分工
查资料:
记录:全组成员
体验:全组成员
七、方法与步骤
(1)我们采用了体验和查资料的方法进行。
(2)实验步骤:准备阶段:我们准备了面包,还有资料;实验阶段:我们先了解的关于海鸥的知识,准备了一些面包,用自己准备的面包喂海鸥,观察了海鸥,了解了海鸥的习性。
(3)总结阶段
知道了海鸥的知识及海鸥的习性,并知道了海鸥主要生活在哪些地方和海鸥一共分为多少类。
八、结论
(1)海鸥主要分布在北美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
(2)欧亚大陆以及非洲北部,如整个欧洲,北回归线及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
(3)东北地区,如华北、华中、华东、华南。
(4)广义的海鸥是鸥科,53余种。海鸟的总称,有7属53种,分布遍及全球,体型较大。喙端具沟,尾长为圆形,常浮于水面,但不能潜水,中国有4属19种。
海鸥从远方迁徙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它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研究性学习报告2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大型课程设计,此次设计的意义重大,也许也是最后一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工民建专业决定了我们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就是运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来指导将来的民用及工业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毕业设计的实质目的就是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工程建设设计与施工的过程,对一般框架类型的房屋有更深刻的认识,以自己的课题出发,学会应用知识于现代建筑的具体实践之中,从设计之中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取间接经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建筑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之首。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名本科毕业生,应该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因此,我们有必要也必须进行一次综合性的毕业设计。
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中学教学楼的建筑设计,结构和施工组织设计方面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独立从事土建设计和施工打下基础。因此,本次毕业设计的选题为“南昌市阳光中学教学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混凝土结构使用历史较长。它在性能及材料来源等方面有许多自身优点,发展速度很快,应用也最广泛,已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设施转到了近海工程和海底工程等。我国应用混凝土的时间比较短,但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发展势头非常好,所以深入了解混凝土的性能非常有必要。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改进起了很大作用。预应力技术的发明使混凝土结构的跨度大大曾加,滑模施工方法的发明使高耸结构和贮仓、水池等持种结构的施工进度大大加快。泵送混凝土技术的出现使高层建筑、大跨桥梁可以方便地整体浇注。蒸汽养护使预制构件成品出厂时间大为缩短。
在模板方面,除了目前使用的木模板、钢模板、硬塑料模板外,今后向多功能发展,在钢筋的绑扎成型方面,正在大力发展各种钢筋成型机械及绑扎机具,以减少大量的手工操作。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是如今常用的一种建筑结构,整体性比较好,一般用于小高层建筑。在10层以下,否则要加设剪力墙结构。纯框架在现代运用较广。
框架结构选型结构分类:
混凝土结构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现浇式框架即梁、柱、楼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做法是每层的柱与其上部的梁板同时支模、绑扎钢筋,然后一次浇注混凝土。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其缺点是工作量大、工期长、需要大量的模板。
装配式框架是指梁、柱、楼板均为预制,通过焊接拼装连接成整体的框架结构。施工速度快、效率高。但由于在焊接接头处须预埋连接件,节点构造较难处理,故此型式在框架中较少采用。不宜在地震地区应用。
装配整体式框架是指梁、柱、楼板均为预制,节点构造简单,用钢量和焊接工作量少,吊装方便,抗震性能及整体性较好。在楼面荷载较大的工业厂房中,值得推广应用。
目前国内外多层房屋大多采用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大空间、大跨度的要求,国内外正在推广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构件的使用,大大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另外,由于地域的不同,或是特殊功能的要求,新的防冻、防火等具有特殊性能的混凝土正不断地被研制开发出来,相信未来混凝土的用途会越来越广泛。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完成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建筑物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
(一)建筑设计内容
1、方案设计。
2、详细设计。
3、施工图绘制。
(二)结构设计内容
1、结构方案及结构布置。
2、标准构件选型。
3、框架内力计算。
4、梁柱配筋及基础设计。
5、绘制结构施工图。
6、整理计算书。
(三)施工组织设计
1、确定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2、主导工程施工设计。
3、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设计。
4、施工平面图设计。
5、整理设计说明书。
四、本课题研究方案:
1、文献收集。
广泛收集与办公楼有关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资料。
2、毕业实习。
通过对现场直观观察,对实际工程中各处的工程施工与管理情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了一些设计时应该掌握的一些工程细节,以及理论跟实际工程的联系,更好的指导设计。
3、教师分阶段讲课。
建筑、结构和施工三个环节的指导老师,结合学生的进度分阶段讲课,并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4、结构设计是整个设计中工作量最大,时间最长的一个环节,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自己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结构计算以手算为主,电算为辅的方法,施工图绘制要求既有手工绘制又有计算机绘制。
五、研究目标、工作进度:
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中学教学楼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监理方面的实际问题,从而对一般框架类型的房屋的设计和施工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之间必须相互密切配合的内在联系有较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独立从事土建设计和施工打下基础。每一位同学都要在熟悉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类比同类建筑物,根据已给出的示意方案,结合南昌市的自然条件,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材料供应情况,进行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计算以及单位工程的施工监理,并绘制出主要的建筑、结构施工图。
1、建筑施工图。
2、结构施工图。
3、施工组织设计。
工作进度:
1、建筑设计进度计划
第1周:方案设计(包括收集资料,讲课)。
第2周:修改方案,绘制定稿图。
第3-3.5周:绘制施工图。
2、结构设计进度计划表
⑴配合建筑设计(0.5天)
⑵结构布置草图,标准构件选型(3天)
⑶典型框架内力计算(14天)
①复习框架的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内力组合的方法、叠代法。
②典型框架荷载计算。
③典型框架内力计算。
④典型框架内力组合。
⑷梁柱配筋于基础设计(4天)
①典型框架配筋计算。
②柱下基础的设计。
⑸施工图绘制(14天)
①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
②绘制典型框架结构详图、基础详图。
③绘制现浇楼梯、雨篷、檐口结构详图。
⑹整理计算书(3天)。
3、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参考进度
⑴讲解任务书及编写工程概况。
⑵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拟定及工程量计算。
⑶主导工程施工设计(包括工程量计算到绘制网络图)。
⑷设计和绘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及不分工种劳动力动态图。
⑸设计单位工程施工总平面图。
⑹整理说明书。
研究性学习报告3
一、引言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观念。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茶文化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历史渊源、传统艺术、礼仪规范等方面的知识,以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二、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据考古学家研究,茶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的商代。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的饮用和种植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茶叶的种植和制作技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每一道制茶工序都体现了中国人对茶文化的重视和细致的品质追求。
三、茶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中国茶文化不仅涵盖了茶叶的品味,更包括了制茶、品茗、茶具、茶艺等方面。茶的种类繁多,主要有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每种茶叶都有特定的制作方法和品尝方式。此外,品茗也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细细品味茶叶的香气和口感,领略茶叶带来的愉悦和享受。茶具在茶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瓷器、紫砂壶等成为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茶文化的民族性与区域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多姿多彩的茶俗。茶文化还呈现出区域性特点,受历史文化、生活环境、社会风情以及地理气候、物质资源、经济及生活水平等影响,中国茶文化在不同地区展现出独特的风貌。
五、茶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传承与创新:通过研究茶文化教育课题,可以促进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茶文化传统内涵传递给后代,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培养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传统文化符号,通过对茶文化教育课题的研究,可以培养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形象。
促进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茶文化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对于促进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茶文化注重品味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体会
在本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整理有关茶的资料,对茶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我们尝试了制作茶食,进一步拓展了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及艺术审美能力。同时,我们还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善于交流、合作、探究的精神。
七、结论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观念。通过对茶文化的研究性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茶文化的历史渊源、传统艺术、礼仪规范等方面的知识,还能够培养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茶文化也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广茶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
【研究性学习报告】相关文章:
(经典)研究性学习报告09-21
研究性学习报告[精选]08-08
研究性学习报告(精选)09-18
研究性学习报告06-16
研究性学习报告06-20
研究性学习报告【精选】06-23
研究性学习报告【经典】07-25
研究性学习报告09-20
研究性学习报告03-23
研究性学习报告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