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

我院本科层次普通话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时间:2023-03-21 21:35:40 本科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院本科层次普通话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摘 要:目前,我院本科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覆盖面小的问题,时间不合理的问题,班级过大的问题,效果不好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是全面开设普通话课,部分实行免修制度。

我院本科层次普通话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关键词:本科普通话教学;问题;部分免修;

  一

  一九九三年,国家教委要求各级师范院校开设教师口语课,将普通话教学纳入课程体系。一九九六年,国家语委和教委要求在师范院校和窗口行业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十多年来,我院普通话教学和测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因条件限制,我院普通话教学,尤其是本科层次的普通话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足。几年来,笔者一直担任本科普通话教学工作,觉得有以下不足:

  1.课程设置以选修的形式出现,学生覆盖面小

  和专科层次相比,本科学生普通话学习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对师范生而言,这是不够的,它并不能辐射到所有或大多数学生。几年来,选修该课程的人在当年的本科学生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少,20xx级、20xx级、20xx级大约分别只有25%、15%和15%。

  2.时间安排不合理

  和专科层次相比,本科普通话学习尽管周学时都相同(周2),但从整个学习过程来看,时间安排并不合理。第一,为了和全院其他选修课步调一致,它开设在高年级,即三年级或四年级;第二,为了照顾不同系别和专业的学生,只有在晚上上课。对语言学习来说,时机不对、时间不足。第三,此时的个别系,如美术、管资、化生、政法与历史要参加野外实习、写生,凡此种种都使学生不能真正潜下心来学习。

  3.班级设置过大

  本科生的普通话学习都是大班学习。每个班的学生少则八、九十人,多则一百三、四。对语言学习来说,这是不足取的。人太多,既不便于管理,更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4.学习效果不理想

  选修普通话的学生,一部分是水平测试没有达标的,一部分是通过了水平测试纯粹为了拿学分的,来上课不过是应个卯。当然,其中也不乏真正想要学点东西,想要提高一个层次的学生。但基于上面的几个原因,最后的学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考核成绩不理想、口语水平提高不明显,驾驭语言的能力不强,那些未曾达标的学生在后来的测试中还是不能达标。

  二

  要改善不足,需要找准症结,寻找突破口,只有这样,才能缓解矛盾,提高效率。根据现有的条件,笔者以为在本科全面开设普通话课程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1.从选修课逐步过渡到必修课

  首先,开设普通话课符合国家的要求。我院是师范院校,它最直接的目的和最崇高的使命就是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教师人才。而要成就一个“合格”的教师,除了要具备相当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正确的、规范的、流畅地表达、阐述或解释知识的能力。其中最集中的体现就是要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能用普通话去表达教材的精髓,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因此,要求学生要懂、通、传、到。[1]从这个层面讲,普通话课是知识课、是工具课、是技能课。它部分担负着培养教师职业素质和从教能力的任务。因此,本科学生的普通话学习应加大力度。从选修课逐步过渡到必修课,真正使每个本科生或大多数本科生都能有机会学习,都能得到这方面的培养和熏陶。

  其次,我院近年来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专科生慢慢萎缩。20xx级、20xx级、20xx级、20xx级的本科人数分别是1680人、2541人、3364人、3702人。本科学生已逐步成为学院的主体。所以,我们应该把教学的重点逐步转移到本科学生方面来,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转移到本科生方面来。

  再次,目前,学生已逐步了解了国家的相关政策,认识了普通话在其学习和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的普通话意识并不淡薄,对普通话学习更无排斥心理。更多的则是苦于没人点拨,没有机会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学习普通话的机会。因此,开设普通话课正好能够满足学生这一迫切愿望。

  综上所述,在我院本科生中开设普通话课有其现实性和必要性的。

  开设普通话课的可能性表现为,在具体实施、操作的过程中采取一些非常手段。这就是:

  2.部分实行免修制度

  要部分实行免修制度,首先,需要得到学院及相关部门的认同。其次,要了解学生已有的普通话水平,建立学生的语音档案。如果目前建立语音档案有困难,那么前一部分的可操作性是较强的。事实上,我院历来都有一部分普通话基础好,能说一口漂亮普通话的学生。尤其是中文系高年级的学生,很多都拿到了一级乙等证书,他们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都较强。因此,可以选派其中的佼佼者深入到各班级中了解情况,挑选出其中的优秀人选(只需一个晚上的时间)。第三,对初选出来的学生,再经过专业教师结合水平测试的要求的严格认定,这部分学生则无需跟班学习,就可以免修。这样一筛一选—认定,人数减少了,则可缓解学生多而教师少的矛盾。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保证了教学质量,又为这部分学生腾出了时间,为他们赢得更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而且这种机制对后来者也是一种激励,他们可能为争取这种荣誉而加倍努力。

  3.普通话课教学时间应提前到一年级第二期

  语言学习越早越好。一年级第一期进行专科生的教学,第二期则可进行本科生的教学。因为一年级学生刚进校,学习任务并不太重;刚刚踏进校门,思想容易懈怠;更重要的一点,在一年级给予他们辅导,那么,他们在二年级参加水平测试时,其知识储备和说话能力可使他们克服某些错误和缺陷,就能较好地应对测试,提高过关的机率。因此,此时开设普通话课是较妥当的。

  4.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对其余学生的教学,则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1)课堂教学。这是主要的学习形式。教师力量不足,可以调动中文系高年级一级乙等水平的学生参加。他们要试讲、实习,给予他们上课的机会,既解决了困难,弥补了不足,又为他们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另外,学生之间彼此也容易沟通。当然“学生教师”要严格选拔,且一次派一名专业教师负责管理,要求他们认真备课,确保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上岗。

  (2)强化训练。这是针对学习普通话困难的学生进行一种学习形式。之所以困难,无非是训练不够、方言的负迁移影响等因素所致。因此,可以适当辅之以强化训练,增加训练时间,增大训练强度。

  (3)开设讲座。这可以和社团活动配合起来。现在推广普通话协会每学期只有两次讲座。一是数量少,二是不成体系,不够规范。开设讲座可以从方言的角度着手,也可以从内容上加以考虑。比如以内容为例,一次讲座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如鼻音和边音,平舌音和翘舌音,圆唇音和不圆唇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等等问题。两周一次,一个教师一次,坚持不懈,形成体系。

  (4)营造更加良好的语言环境。语言学习,除了课堂教学外,语言环境至关重要。如今,我院的普通话环境正在形成,大家都自觉地加入到营造普通话环境的行列中来,人们用普通话交际已不再是个别现象和偶然现象。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人们既是语言环境的创造者,又是从中受益者。因此,需要广大师生更广泛的参与和合作,潜心经营,创造出更轻松、更和谐、更广泛、更科学的语言环境。

  总之,在我院本科学生中开设普通话课有其现实意义。为了使本科教学更有针对性,突出师范性,为了使学生在达标后能更进一步地向“教学普通话”靠拢,教师还应加强普通话理论、普通话教学理论及方言等的研究,尽可能多地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叶竹钧《懂、通、传、到》 《语言文字应用》[j]2004.2 P125 北京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我院本科层次普通话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有关高校本科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10-08

小学数学教学几点思考论文10-11

对经济系《统计学》本科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10-12

对新晋本科院校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10-12

关于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10-08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10-08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的论文10-08

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10-12

讨论《宏观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中的几点思考论文10-08

小学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