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作文

传统文化作文

时间:2022-10-23 02:51:07 传统文化作文 我要投稿

【精选】传统文化作文汇总九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统文化作文9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传统文化作文汇总九篇

传统文化作文 篇1

  今天,有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给我们做提线木偶的表演,第一次看木偶戏,我们都非常兴奋,期待着客人们的到来。

  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体育馆,木偶戏还没开始,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静静地等待。终于,主持人出现了,第一个节目是《真假美猴王》。节目开始了,首先出现了一只甩子尾巴的美猴王,哇!美猴王居然那么的栩栩如生!在提线人的引导下扭动着身子,快看快看,另一只美猴王出现了!只见它们在空中盘旋打斗着。大家的目光全都盯在舞台上,真是好看的很! 下一个节目是《白蛇传》,白蛇传可是会变脸的,一瞬间从一个漂亮的中年妇女变成了一个丑的`不能再丑的丑八怪了! 还有好多千姿百态的木偶形象和节目,建议你们也去看一看木偶戏,了解了解中国文化的悠久与木偶戏的奇特。

传统文化作文 篇2

  “民安国泰逢盛世,风调雨顺颂华年”道出了新年的期盼;“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点明了天下学子的抱负;“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描出了甜美爱情的模样。

  一字一句,一联一对,上下相应,平仄相和,妙趣横生,雅俗共赏。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对联已经走过了数千年,从最早的桃符“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到如今形式多样的春联、寿联、挽联,无一不体现着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国土茫茫,万里无疆;中华之魂,传扬四方。新春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温柔的记忆,如今,张贴对联仍是家家户户喜迎新春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尽管各种打印的华丽春联横行于市,可在街头巷尾,依旧可见,一套掉色的旧桌椅,一砚墨,一支笔,一沓大红正丹纸,写成的春联整齐地挂满一墙,似鲜血明亮,如红旗飘扬。写字的大多是已退休的老人,两鬓斑白,银丝掺杂,字写得端端正正,行云流水,如群鸿戏海,似舞鹤游天,这种简单又传统的春联,是许多人熟悉又温暖的春节回忆。

  此去经年,良辰好景应犹在,却道物是人非事事休。算起来,爷爷去世约莫有七年了,那时,还有许多自家写春联的,也还容易买到印有龙凤呈祥金纹的正丹纸。每当过年,爷爷就会铺上纸,表情认真严肃。施之以墨,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写“五湖四海皆春色”,书“万水千山尽得辉”。横平竖直,如中国人的脊梁,;刚劲有力,如中国人的`筋骨。然而如今,家里也用上了打印春联,不再有纸墨幽香,奶奶也不再认真看着挥墨如云烟的春联,尽管她一向不识字。

  “书必有神、骨、血、肉,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我曾自以为字写得不错,也曾试探着写过春联,但我发现,写在纸上,大小不一,或歪或斜,不够方正,不够大气。写字,写联,真的是靠长期的积淀和修养。

  红色中华,浩浩然正气于身;书墨忆古,句句联筋骨育人。之前的书法老师,六十多岁,很是和蔼,夏天的时候穿一件纯白的短袖,天天执笔,却从不染墨。他说他退休前,在学校里除了体育什么都能教,却认为书法是每一个学生首先必须要学的。记忆犹深,在书法课上教的第一个完整的字就是“人”,简单两笔,却很不容易写好。“这个字的慢慢练,一直练,有些人啊,一辈子都写不好这个字。”写字如做人,横平竖直,端端正正。

  红色的春联是对往昔的感慨和明朝的期盼,刚劲的笔画是不屈不挠的坚韧和堂堂正正的大气。

  对联之下,中华之根;书法之上,民族之魂。无论你身处何地,是居住港澳台的同胞,亦或是漂泊异国的华侨,中国人,就是我们共同的身份。铸造我们的,是中国精神。连接我们的,是中华文化。

  迟迟钟鼓,中华文化从历史长河中流淌而来,源远流长,绵延不绝;耿耿星河,中华文化亮之于今世,永耀于后人!

传统文化作文 篇3

  我家有个牛儿像,爸爸说,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可能它在我家呆了好几代了。

  我很喜欢这个牛儿像。没事时,就去摸摸它,所以我对它特别熟悉。这是一只不知什么骨头做的,但雕工却很细腻的雕刻品。不仅动作、神态雕刻的栩栩如生,连牛身上的毛雕刻的也很细密,感觉很柔很软,就像真的一样。这是一只卧着的牛,一只腿藏在身体下,一点也看不到,好像缺掉了似的。牛背上趴着一个牧童,手里拿着鞭子,背上背着斗笠,好像是刚刚爬上去,还没来得及趴好。牛神态安祥,好像正在回头与牧童说话。 这种情景总让我想起那个关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牛郎是个没爹没妈的孩子,嫂子对他不好,总逼他干很多的活。有一天,牛郎遇到一头正生病的老牛,牛郎心地善良,对老牛悉心照顾,很快老牛的病就好了。其实老牛是金牛星下凡。有一天,老牛对牛郎说:“山上的'湖里正有几个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衣服拿走,那件衣服的主人就是你的媳妇了。快来,我带你去!”于是牛郎就趴在老牛背上,被老牛带到湖旁,果然有几个仙女正洗澡,湖边放着一堆衣服。牛郎按照老牛的嘱咐拿了那件红色的。衣服的主人织女因此与牛郎相识、相爱,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个牛儿像可能就是根据“老牛要带牛郎去找织女”的那段故事雕刻的吧!

  你看,一个不起眼的牛儿像,不但反映了古代人民精湛的雕刻艺术,还蕴含着神话传说呢!中华传统文化包罗万象,遍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只要我们留心,就能感受到它,触摸到它。因为我们生活在有着丰富、灿烂文化的国度里,我们是炎黄的后代,我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

传统文化作文 篇4

  我们伟大的中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它包括:书法、京戏、刺绣、瓷器、国画。

  你们知道国画是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答案。国画又称这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画,星期日,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了孔园写生。我们首先选好自认为非常理想、非常美丽的一处风景;接着拿出画板,放上宣纸,把景物的比例在宣纸上定好;然后,我们把凉亭、树木、假山的轮廓大致画好;再进行仔细、全面的修改,把各个景物的层次感画出来;最后一幅栩栩如生的'风景画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看着这幅画开心的笑了。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并且开阔了眼界。我们应该把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保留下去,还要把它们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作文 篇5

  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搜集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于是我想了今年元宵节的舞龙。 今年元宵节我和妈妈看舞龙,我看见那望不到尾的布龙,就像一条无尾龙。好不容易看完布龙,我想回家了,可是又“飞”来了荷花龙。荷花龙把我的脚给勾住了,不让我走,我只好有看着他们舞龙。荷花龙犹如一条五彩缤纷的绳子,这条“绳子”是由许多人拿着假荷花形成的,。 接着来了一条板凳龙。这条板凳龙是很多人举着板凳从我们眼前“飞”过,此时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勤劳善良的夫妇,男的叫百叶,女的叫荷花,他们相敬相爱,他们住在荷花村。这年荷花怀孕了,过了是十来月,孩子却没生下来,又过了一年,还是没有生下来,直到九百九十九天,才生了一个男骇。百叶见孩子生得端正健壮,他好喜欢,仔细一瞧,倒是错愕不已:孩子的'胸部和脊背上长着细细的龙鳞,金光闪闪,有九百九十九片。旁边的人看见了,就喊着:“你生了个龙种。”过了很长时间小龙的身体渐渐变大,化作了数十丈的长龙,飞上天空。自此以后,每逢干旱,小龙就来散云播雨。百姓为了它,就采摘了七七四十九朵荷花,用了九百九十九片花瓣,制作成一条花龙。 每年春节,老百姓就要敲锣打鼓来舞龙。舞龙的创造和流传是全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一部分,为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所喜爱。我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有趣,你也可以查一查,你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有多么丰富多彩。 20xx年2月21日

传统文化作文 篇6

  过年的时候,爸爸正站在板凳上,往门上贴门神,我不解的问到:“爸爸,为什么过年要贴门神。”爸爸回答到:“贴门神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上一辈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我们可不能忘了,主要是因为门神有驱邪逐魔,祈福迎祥的作用。”原来是这样。看着我若有所思的样子,爸爸便问我到:“你知道还有那些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风俗吗?”这可难倒我了,还有那些呢?我陷入了沉思。

  爸爸拿出对联,对我说到:“贴对联也是传统文化。”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然后爸爸又告诉我贴对联也是有讲究的,一般讲究工整对仗,对联的内容也要蕴含好的预兆,不同的主题表达不同的意思,经商人家贴的对联可能是和招财进宝有关的话语,读书人家的可能就是和学习进步相关的内容了。没想到贴对联还包含了这么多的知识在里面。爸爸还说像除夕夜里面放鞭炮、守岁这些都是我们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

  看见电视上播放的保护传统文化的宣传片,我就暗自庆幸还好自己的身边的这些传统文化流传了下来,但是在庆幸的同时,我们也要弘扬传统文化,让全世界都来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的每个角落。

传统文化作文 篇7

  春节是全国最隆重的节日。听妈妈说:“春节有一个由来,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到岸上的`村子里吞食牲畜、伤人性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人们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个除夕,从村外来了一个乞讨的老人,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说他有办法把‘年’兽撵走。‘年’兽闯进村子,发现大门上贴着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大惊失色,落荒而逃。于是老人向人们传授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对联、燃放爆竹。”

  在过年的前一个星期,家家都要扫房子,因为有句俗话叫“二十四,扫房子。”然后妈妈就开始蒸馒头、炸丸子;接着爸爸去大街买肉,妈妈把肉煮好了,剩下的准备做饺子馅,饺子馅做好了。到了大年三十,家家都贴春联,挂灯笼,晚上还要吃饺子,看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早上四点多,妈妈拿来面,准备包饺子,妈妈往饺子里放了一元钱,说:“谁能吃出钱饺子,谁就有福气。”我穿上新衣服,吃过饺子,和爸爸去走家串户拜年,还可以挣到许多压岁钱呢。

  过年真好!

传统文化作文 篇8

  为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寒假里,我和同学们相约参观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

  走进古色古香的胡庆余堂,扑鼻而来的是浓浓的'药香味,映入眼帘的一块古朴的长匾,上面写着“戒欺”两个大字,这是胡庆余堂创始人胡雪岩亲手书写的,他认为药物事关人命的,药物一定要货真价实。这个理念,是我们传统 “诚信”文化的最好体现,正是“言必行,行必果”的最好体现。

  在参观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过程中,导游阿姨生动而详细介绍了中医中药的起源、发展,介绍了中药的种类、制作,也同时介绍了许多在中医中药发展中如扁鹊、孙思邈等这样的重要历史名人。我们同行的小朋友们认真听讲,专心记录,通过介绍让我们大家感受到了中医中药的博大精深。据导游阿姨介绍,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从而确立了胡庆余堂这“江南药王”的美名。

  在参观之余,由于恰逢农历新年前,我们还在河坊街中感受了如吹糖人、捏面人等许多民俗活动。这次参观让我们受益匪浅,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作文 篇9

  传统文化——春节的来历李文?过年了,爸爸带我和妈妈到奶奶家过年。我和奶奶一起包饺子,奶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居住在海底,经常吃村子里的人,因此,村子里人都非常害怕“年”。有一天,村子里的人说:“今天是‘年’出来的日子。”于是,村长请来一位高僧,来打败“年”。晚上,“年”果然来了,但今天村子里却截然不同。原来,人们都把门窗关紧,把牛羊拴牢,每家都在吃“年夜饭”。这时高僧穿着一件红衣服,拿着鞭炮走向“年”,“年”马上逃走了,并再也不敢来了。这次回奶奶家,我又学到了一个新知识。指导教师崔梅茹

【传统文化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传统文化的作文07-13

传统文化消失作文10-26

传统文化——书法作文11-20

弘扬传统文化的作文11-27

传统文化初中作文10-27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10-26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07-13

传统文化消失的作文10-29

写传统文化的作文06-21

传统文化小学作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