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作文

传统文化作文600字

时间:2022-10-01 21:34:42 传统文化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传统文化作文600字四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统文化作文600字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传统文化作文600字四篇

传统文化作文600字 篇1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仅此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传统文化作文600字 篇2

  蜀风蜀韵——老茶馆

  古街里大青石铺成的石径弯曲幽深,石径的边缘与墙角的交界处覆盖着一层绿苔;古街两侧分布着宗祠、水井、水槽、晒谷坛,尽头是一处幽静的老茶馆。

  路是不平的青石板,坑坑洼洼的,昨夜的雨滴还静静躺在凹凼里。轻轻推开木门,发出“吱——呀”一声,地面扬起的尘灰顷刻消散。茶馆幽暗,唯一的光线来源只是一处小小的窗。光线射在窗边的几把零散的藤椅上。

  叫上一壶清茶。

  精致小巧的玻璃杯里装着几片嫩绿的茶叶。热水一倒入,随着水蒸汽的消逝,茶叶上下飘动着;几经周旋,有的垂直于杯底,有的横浮在水面上。

  时间悄悄流逝,茶香逐渐释放出来,杯中的清水也呈现茶色。小小的唆一口,茶香萦绕在唇齿之中,久久不散。将茶水含在口中,细细打量这来自20世纪初的老茶馆——曲折的廊道、萦回的天井,方砖已被岁月侵蚀了,路面已经龟裂,纹路纷乱。

  这时,盖碗茶也端了上来,里面放的是上等的花茶。一位身着汉服的女子走了过来,手上拿的是长嘴壶。壶嘴可达三尺六,为全铜打制。她把茶壶拿在手上,做着各种高难度动作。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戛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齐平,碗外无一滴水珠,既是一门绝技,又是艺术的享受。长嘴壶不仅用于表演观赏,沸水在经过长嘴时,降低了温度,这样最适合用来泡盖碗茶。

  那女子微微一笑,轻轻行了个礼,便抿起红唇翩翩离开了。

  盖碗茶的茶盖一般斜放在茶碗中。若要改变茶的浓淡,用茶盖在水面轻轻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通过茶盖改变茶的浓淡,这正是盖碗茶的玄妙之处。

  夕阳西下,茶馆已成了一个独立的'空间,与外界的喧闹隔绝了。人们在这里沉稳雅致,眉宇之间都体现出优雅。一方水土孕育了巴蜀的茶文化,她犹如蜀地的一颗沉默的心。闲暇时,品一品茶,感受传统,传承文化,让我这样的少年人也悄然沉醉。

  黄昏的光洒入茶馆,收音机中的川剧仍在悠扬,雅静的生活从未被喧嚣打乱……

传统文化作文600字 篇3

  百里不同天,千里不同俗,要问我家乡有什么民俗,东北二人转就是一绝。

  二人转是东北传统风俗,以一男一女、以一丑一旦为表演演员,以板胡、锣鼓为伴奏工具,以简练的台词,粗犷的唱腔为特色,以唱、说、做、舞为表演手法,以手绢、扇子为道具。该表演形式简单,几十个观众和两名演员组成的一个露天小剧场,但却深为人民所喜爱,东北人们喜爱听二人转甚至到了“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程度。连周总理当初路过吉林看了一场二人转,都赞叹道:“二人转不愧为中华文艺瑰宝之一,应该好好发扬”。

  二人转最初的形成原因有几种,其中广为流传的是:人们在田间地头干活时,又累又无聊,有两个人想了一个办法,将农田种菜的事件及村子里发生的喜剧性质的事改为唱词,给人们表演出来,慢慢就演变成了今日的二人转。

  二人转以它那独特的'唱腔、舞姿和逗人的唱词博得了人们的喜爱。而且二人转有着自己独特的演绎风格,在正戏表演之前多加一个“小帽”。俗话说“小帽、小帽,排排腔,溜溜调,唱戏的白搭,看戏的外落。”现在,小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二人转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有名的小帽有《小拜年》《双回门》《江北的送情郎》等。

  “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给人们带来无限欢乐。人们喜欢它,也在发展它。很多地方办起了二人转培训学校,使得这门民间艺术得以广泛流传。而因二人转一炮走红的转星也不在少数,除了众所周知的赵本山,还有小沈阳,孙小宝等。他们在春晚的亮相,给亿万人民带来了很多的欢笑。

  二人转就是我们的民俗,也同样是中国老百姓的喜爱,我衷心地希望它发展越来越好。

传统文化作文600字 篇4

  17世纪印染技术源于印度,渐渐由那里的殖民者传入英国。18世纪下半年,英国已经拥有棉布印花的良好工艺和技术,在那个年代是无与伦比的。这是一个叫欧伯勘的法国人经常去英国,他将带去的设计花样印制成布,也将一些英国面料和花样待会法国进行复制和学习。

  欧伯勘在英国挖到一位面料设计师,并将其带回法国很快他就成为棉布印花领域的最大竞争者。出生于印花世家的欧伯勘经过这个行业的各个方面的训练,经验非常丰富。然而从1686年开始,印染面料在法国禁止进口与生产,原因是为了保护本土特有的`“里昂丝”面料免受竞争的威胁。这一禁令知道1759年才得到解除,这也是为什么直到1760年才开始产生法国的“如意”面料。

  1760年近二十岁的欧伯勘在巴黎郊区距离凡尔赛不远的小村庄“乔萨斯·如意”建立了自己的棉布印染厂,除了具有实际的工作经验,他也具备成功所必备的基本要素:精明、追求完美、而且充满动力,在那个印染技术尚在初级阶段的年代,欧伯勘秘密研制一种新型的铜板印染技术,在等距离的长度上重复印制一种图案,与此同时欧伯勘的弟弟也在瑞士和法国东部阿萨斯地区开发印染技术。毫无疑问它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之后这种特殊的面料一直被人称作“如意”面料。

  “如意”面料的图案伸手18世纪洛可可艺术风格和新古典主义的影响,面料极其生动的展现了18世纪法国生活形态、人文、甚至思想意识的影响。

  这些面料上的图案大多是与当时较有名的画家设计的,或是复制的名作上的场景。每块面料都会有自己的名字,因此这些面料对于现在来说极具艺术收藏价值。

 

【传统文化作文600字】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的作文11-02

【精选】传统文化的作文07-13

传统文化的作文【热】12-04

传统文化的作文【热门】12-04

描写传统文化的作文04-01

传统文化书法作文03-22

【热门】传统文化的作文06-12

传统文化的作文【荐】06-12

传统文化作文【经典】08-15

传统文化作文(经典)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