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作文(集合15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传统文化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统文化的作文1
今天是正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看烟花。
呵!看烟花的人人山人海,大家都在议论,想象着美丽的烟花。仰首望天,盼望着黑夜中出现光点。“嗖”一声火苗冲天的汽笛,打破了刚才的话语,火苗像彗星一样,拖着金色的小尾巴,投进了黑夜的怀抱。“轰”火苗驶出齐天大圣的“七十二变”,瞬间在空中绽开了美丽的笑容。嘿!瞧,一个光彩夺目的'花中皇后——大牡丹闪亮登场!颜色多得数不胜数:赤、橙、黄、绿、青、蓝、紫,比朝霞云朵还要丰富,硕大无比。它那高雅素洁的舞姿令观众们赞不绝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叫,接着,那牡丹那牡丹分散成了闪烁着的小星星在空中摇摇欲坠,这个牡丹还没有谢幕,哪个紫色兰花又接踵而至。烟花们一个又一个地粉装登场,他们那优美的舞姿令我们眼花缭乱,连连叫好。
不过最出众的还是“流星雨”,只见火苗一飞冲天,顷刻间在空中炸开,声音如雷贯耳,炸开的流星拖着细长的尾巴四散奔逃,又飘飘然燃地落了下来,拖去了小尾巴,瞧!尾巴们成了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随后升腾起一缕白烟,宛若春风袅袅,我的思绪飞到了“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群中。夜空像是一条包罗万象的锦缎,绣上了一个又一个五光十色的花卉,绚丽多彩,令大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烟花晚会结束了,我仍沉浸在光彩闪耀之中,我真佩服烟花,他们一个个冲上云霄,霎时粉身碎骨,虽生命短暂,但他们为了大家,做出了流光异彩的光亮形象,这是多么可敬可赞的“烟花”精神啊!
传统文化的作文2
为了收集传统文化,我打算去文化用品市场三楼的“非遗”博物馆。
刚飞奔到三楼,就听见让人陶醉的“瓯剧”的声音。我随着声音找到了播放“瓯剧”的地方,津津有味地欣赏起来。旁边的简介上说:“瓯剧原名‘温州乱弹’,1959年改为今名。”我原来从不知道,瓯剧以前还叫“温州乱弹”这么搞笑的名字呀!看完瓯剧,我又看见了一幅“画”。我看看旁边的简介,上面写着:“瓯绣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温州成立瓯绣厂,名画家苏味朔等相继受聘为设计师后,使人物绣推进一步,把传统的中国画与民间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形式与题材内容上开创了一代新风。”这么说,这幅“画”应该就是“瓯绣”啦。“画”上的人物和景物,真是栩栩如生呀!参观完瓯绣,我又看见了木偶戏。简介上记载着:“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由演员操作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传统戏剧。”我还观看了一段视频:那些演员一边提着绳子,一边摆着身子,木偶被他们操作地跟真人似的。最有趣的是,一个人操作者木偶,把木偶手上的帽子戴到了木偶头上。最特别的,是乐清首饰龙。资料上说:“首饰龙起源于乐清沿海人民元宵节祈福用的龙船,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中国灯彩最具规模,最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品之一。”这首饰龙,好像集中了所有民间工艺:有的在绣着瓯绣,有的.在雕着石雕,还有的在表演者木偶戏。首饰龙不但含有的民间工艺多,而且还非常美丽:它的“身体”上有许多金子做的挂件,有些做出来的蜻蜓,鸟儿“停留”在首饰龙上,补上了些留白。
这些传统的民间工艺,是多么的有趣!
传统文化的作文3
我国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其中也不乏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今天我就给大家说说端午节。
为什么端午节会在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过呢?那是因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屈原在这一天遭人迫害,被迫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将他投江死亡的这日定为“端午日”。
在我国,端午节这天有很多的民间习俗,包粽子是大家最喜欢的习俗,这天,一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包粽子,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粽子熟了,
大家又会坐在一起吃粽子,香喷美味的粽子香飘满了屋;赛龙舟也是我国端午节传统的节目,亲朋好友相伴而行,到江边观看龙舟比赛,看,一艘龙舟快速的驶过来了,激起了江边观赛人的热情,大家为它鼓掌加油。
在我的家乡,每到端午节,每家每户还会准备一些艾草,插在大门和窗户上,我问奶奶“为什么要在门上插草呢?”奶奶说“这是咱这的习俗,插上艾草,蚊虫蛇蚁就会远离咱家,让咱家人都健健康康的。
家里有小孩的,还会给小孩的'衣服上挂上做的“五毒葫芦”,祈求保佑孩子健康。
这些虽然只是一些习俗,但却在我们家乡形成了一种文化。
端午节虽然只是众多节日中的一个,却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也让我增长了知识,愿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能够继续传承。
传统文化的作文4
皮影戏是中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随着时代变迁,这门艺术日渐淡出人们视线。然而,在我的家乡—巫山县骡坪镇,残存着当地最后一支传统皮影戏班子,坚持给村民的文艺生活增添古色古香的味道。说起皮影戏,我可是情有独钟。
记得那一次是仲夏的一个晚上,我们正在吃饭,爷爷说:“大坝里来了个皮影剧团,吃完饭我带你去瞧瞧。”皮影对我来说是一个新鲜物,不知啥样。我扒了几口饭便要去。路上我又蹦又跳,不一会儿,我和爷爷来到大坝里,只听见锣声、鼓声、喝彩声吵作一团。演皮影戏的场地被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包得严严实实,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只见那儿摆着一个一米来高的'木架子。框架上绷着一块半透明的驴皮,驴皮上武松把老虎摁在地上挥动着铁锤大的拳头向老虎头上猛击,大老虎咆哮起来,不住的扒着地下的什么东西。老虎一用劲翻身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武松,劲儿先泻了一半。武松随手拿起身边的哨棒,一阵乱打,老虎倒下了。锣声、鼓声、喝彩声更响了。接着又表演了《哪吒闹海》、《西游记》、《葫芦娃》……精彩绝伦。
半夜节目结束了,我意犹未尽。我走到架子后面发现了许多带木棒的图片,爷爷见我好奇便给我讲:“这是用牛皮做的,在上面做了彩绘,很精致。这皮影共有十一个关节是仿照人得关节制作而成的。这让我越来越喜欢皮影了。
皮影戏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它历经多少年才流传至今。虽然现在有了电视、电脑等高科技给我们的视觉享受,但皮影始终有它独特的魅力和深层的文化内涵。
我爱我家乡的皮影戏!
传统文化的作文5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没有文明礼仪,是不能在社会及家庭立足的。文明礼仪是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一种习惯。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的外表;可对祖国来说,礼仪却是生活习惯,品德的反映。
文明礼仪是中国人传统的高尚品德,古代也有很多故事讲述着文明,礼仪的高尚。古代东汉末年的时候,有一家的父亲买了一些梨子,到家后,父亲特地选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可孔融却摇摇头说:“我是最小的,所以应该吃最小的梨,大的梨子应该给哥哥吃。”父亲听到后感到非常惊讶,小小年纪的孔融竟然懂得谦让。这个“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懂得谦让别人,文明礼仪应从小做起。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谁又不想尊重自己呢?所以要先尊重别人。要学会在学校尊重班主任、在家中尊重长辈、在工作中尊重上司、在社会中尊重人民、就一定会成功的'。
在日常生活中,礼仪也是无处不在的,有很多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文明礼仪不仅仅指的是行为,还有仪态、语言、神态,这都是表现个人礼貌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有许多举手之劳都是养成文明的习惯:捡起一张不起眼的纸屑、随手关灯、不践踏草地、遵守交通规则、见到班主任,熟人说声好或给个微笑……都是文明礼仪的表现。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在请别人帮忙的时候加个“请”字,事后说声“谢谢”,都会让别人觉得很有礼貌和文明,别人就会觉得是个值得交的好朋友,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就给别人留了好印象,难道不好吗?
传统文化的作文6
钢琴,是我的一个形影不离的朋友,它已经陪伴我整整七年了。
它身穿一件纯黑色的连体衣,像一个小男孩。它的里面居住着几百个会唱歌的小宝宝,穿着黑色或白色的礼服,在里面听着主人的吩咐开演唱会,主人把他们分配到各自的岗位上,让他们每人只负责一个音,每人都尽心尽责像温顺的小狗似的。当然,他们其实也没有白费,因为他们正在帮着小主人完成她的音乐梦想呢!
朋友们的歌声,让我走进了音乐的王国,告诉了我许多音乐方面的知识,在那里,使我体会到了音乐的奇妙性,我还感受到了无法形容无可替代的快乐。
我的钢琴的最下面,还住着三个监管员呢,他们都身穿金黄色的铠甲,分别完成着不同的任务与工作,是小主人的得力助手。
我也非常爱护我的这些音乐朋友,对他们非常友善。总是定期找调音师,训练他们的本领,改正他们的缺点,让他们更好地为我服务。
我发现这些朋友们是非常爱干净,爱漂亮的'。在生产他们之前,朋友们就尽力要求人们把他们的容貌弄得像只斑马似的,为了让他们看起来更漂亮,还让人们在他们身上披上一件红披风,显得很威风。
钢琴,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它奏出音乐的美妙是我天天很快乐,它又像我的私人歌唱家,让我聆听了许多美妙的音乐,我爱我的钢琴!
传统文化的作文7
过年了,每家每户都喜气洋洋。
年三十一大早,早起的小伙伴们就把爆竹放得“呯啪”直响,也把我从好梦中叫醒了。我起床后飞快地来到了姥姥家,过年了,我也得为这个家出点力,你说是吧?我帮着大人贴春联、切菜、准备年夜饭。我家的八哥和嘹哥似乎也被这喜庆的气氛给感染了,不住嘴地叫着“你好!你好!”。
今天每人都有分工的,爸炒菜,妈洗菜,姥姥准备碗筷,我的任务――是做一个水果大拼盘。我先从果篮里挑选出了一个大苹果和一个大橙子,又去买来了一串红提和几个猕猴桃。我把苹果和橙子削去皮后切开放在盘子中间围成梅花形,接着把红提从枝条上摘下用冷水洗干净,再用开水烫一下,放在盘子外围形成波浪形的花边,最后把猕猴桃剥去皮,横着切成片,叠起来放在果盘中央。现在,一个由我设计制作、用红色的提子绿色的猕猴桃黄色的橙子白色的苹果组成的水果拼盘已经完成了,色彩鲜艳,造型美观,营养丰富。爸看了忍不住伸出了他的手,我赶紧把拼盘藏进了冰箱。太阳渐渐西沉,大家团聚在一起,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愉快地聊着这一年的收获,真是开心啊!饭桌上爷爷还乐呵呵地给了我一个大红包。等大人们酒足饭饱,我迫不及待地端上了水果拼盘让大家品尝,大家都夸我做得美观有好吃呢!
晚饭过后,我们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着春节晚会,赵本山的《不差钱》、马东的.《五官争功》……把我们逗得开怀大笑,舞蹈《蝶恋花》等节目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随着“当当”的新年钟声的敲响,满天的烟花带着我们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飞上了云霄……
传统文化的作文8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版画、雕塑、木刻、染织、虎头鞋、麦草画、烙画、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评书、皮影、国画、刺绣、风筝、园林建筑、服装饰品、;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贴春联、元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泼水节”。在我国有好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春节和中秋节了,最有纪念意义的是端午节。春节,这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都过春节,不管离开家多远,不管走到那里,春节这一天都要赶回妈妈身边。为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地打扫家、贴窗花、买年货、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键健康康,一帆风顺。
中秋节,是个团圆节。人们经过春种、夏播后,到了秋收。这个季节,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人们劳作了一年,丰收在望。所以家家户户做月饼、吃月饼、赏月饼、象征着一年团团圆圆。
另外,端午节是为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诗人屈原不满当时政府被贬到楚江一带,诗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还有的地方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传统文化的作文9
文化是什么?到底有多少人反思过这个问题呢?“文化”它是指: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这才是真正的文化。
——题记
文化,它是美丽的;它是传统的;它是具有财富的;它是高尚的……文化,它记载了历史发展的过程,它很传统,正如我们现在一些传统的节日一样: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传流下来一些历史故事,一些习俗,一些礼仪。可是现在,我们的文化的.渐渐消逝,都变得那么低俗。
现在有许多娱乐节目,用了很大的资源,撑起了一个大舞台,这虽然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但是,这又让许多的人认为,把歌唱好,游戏做好,能让更多的人向自己投来羡慕的目光,又让自己出名了,又大赚了钞票。很多人参加一切活动,最终目的只是为了胜利时的那些奖品,那些目光,那些掌声……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就这样被钞票所蒙蔽了双眼。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我们要让这血脉不断地流下去,不能让它失传,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与体现。现在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只能靠经济来发展、促进。这样,我们的文化就失去了本应有的地位和尊严,一切都被这些经济所代替。这样的意识,无法让中国产品在国际上,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啊!
大家一定要领悟到,虽然时代在变迁,思想在变化,但我们也不能放弃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啊!要提升品位,追求尚高。对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我们要脚踏实地,要提升中国人的文化素养,不要让“低俗文化”满天下。
全民一起行动起来吧!发扬真正的文化,让祖国的明天充满希望!
传统文化的作文10
星期六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孝义市碗碗腔剧团开始进行实践活动。
首先,我们来到了剧团下乡演出的地点—楼东大队,发现那里有一个大大的舞台,旁边摆放着大大的音响,我们迫不及待地走上台,东瞧瞧!西看看!看到演员们正在化妆,只见他们往脸上抹粉、画眉、涂口红,看见一位叔叔在化妆,而且还画的那么美,于是我好奇地问:“叔叔,男人还要画的这么美吗?”叔叔笑着说:“因为角色需要。”化完妆他们开始穿戏服,精致的头饰,趣味的`装扮,深深的吸引着我们的目光。随后,碗碗腔特色的乐器响起,演员们先开始唱折子戏,准备正式开始,大幕轻轻地拉开,演员们依次出场,哼唱着碗碗腔独有的曲调。我们站在台下,和戏迷们一起欣赏着精彩的演出。“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唱好碗碗腔那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演员们日复一日不间断的练习。叔叔阿姨们你们真牛!
然后,为了加深了解碗碗腔,我们来到了演员们的排练厅,那儿陈列着《酸枣破》、《白毛女》等优秀剧目用过的道具。碗碗腔的任老师告诉我们碗碗腔因为他的伴奏乐器中有一种类似“碗碗”的铜铃,而得名。它的唱腔分为皮腔和碗碗腔。通过任老师的介绍,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印象。
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今天,我感受到了碗碗腔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真是受益匪浅啊!
传统文化的作文11
我的家乡在顺德,赛龙舟是顺德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过去,由于顺德河涌水道纵横交错,以农业耕种、种植业、饲养塘鱼为主,顺德农民习惯了“开门见山,举步登舟“的生活,逐渐演化成赛龙舟的习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平时深埋河涌下的龙舟装扮一新,各乡各镇击鼓游龙。顺德的男女龙舟队实力显赫,享誉国际,十多年来在国内外大赛中,多次勇夺桂冠。
去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我也随妈妈去马岗管理区观看当地的赛龙舟。一大早的.河岸边,早就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热闹非凡了。此时,人声鼎沸,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场面。每条彩龙颜色各异,千姿百态,它们都张着犄角,睁着眼睛,显得神采奕奕。
“预备,开始!”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各色各样的“龙”如箭离弦,顺流而下,欲争群龙之首。它们都在你追我赶,力争上游,谁也不甘落后,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催人振奋。顿时,乐声响彻江面,鼓声咚咚,锣声当当,号子高亢。龙舟上的健儿们如同出征的战士一样,个个神采奕奕。他们狠劲猛划,奋力冲刺,岸上山呼海啸,滚起阵阵“加油”声浪。
看龙舟赛,作壁上观,每一条龙舟都牵动着观众的心,我的心犹如大海里的波涛,时起时伏。健儿们果然不负观众所望,他们沉着、冷静、镇定,挥动着肌肉鼓鼓的臂膀,拼命地划着。终于有一条龙舟遥遥领先,成为了群龙之首,岸上的人欢呼雀跃、击掌喝彩。
就这样,赛龙舟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但那催人奋发的锣鼓声仍在我耳边回荡,那拼搏向上的情景常在我眼前闪现。朋友,请到我们家乡来,来看看这富有民族特色的赛龙舟吧!
传统文化的作文12
天像海的颜色。中间有一轮很难圆的圆月,明澈而清冷地散出淡淡光辉。
阡陌交错处,白天走过很多双脚印,夜晚却燃起一堆堆时明时暗的烟火,随风而舞的火纸上仿佛罩印着某个祖先的魂灵,正冥冥走向归宿。
一些饿死的小鬼吵闹起来,争嚷着要早早出去,为着生前的那一段悲惨的厄运。这时,没有鸡鸣犬吠,没有人咕咕而喃,只有鬼从常年的暗屋子涌了出来。
你出来了。一个灵化的圣女,头顶圈圈金色光环而辉煌。鬼远远地躲藏起来,它们不敢亵渎你圣洁的.容颜。
我站在遥远的山峰,手举圣火,迎接你的莅临。你越来越近,光芒刺得双眼无法睁开,我只好闭上俗眼,想像你的风华绝代。
我似乎看见自己的影子正被你的光环照亮了,心也随着某个神秘的隧道进入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天地。这里没有人间的名利龌鹾,四处呈现一派吉祥的和音,烟霞袅袅,仙音经久不绝,还有人间从未听过的天籁之音。我似乎飘飘成仙,我已成仙。
你的影子重叠了我的影子。我开始看不见你,你也看不见我,只有一个声音,从灵府里传来:我把一切都给了你。
大地开始震动起来,鬼们得意忘形,跳起了谁也看不见的舞。只见它们愈跳愈疯,越跳越狂,渐渐地,惊醒了沉睡中的鸡犬。于是,鸡犬之声相闻,向鬼发出了威严的警告。星星不见了,月亮也开始坠落。
我睁开眸子,背着光看你远去的背影。
传统文化的作文13
今天是大年初二,妈妈带着我去中国民俗文化村游玩。中国民俗文化村是国内第一个荟萃各民族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的大型文化游览区,它从不同角度反映我国多民族的民俗文化。游客在园内可经看到云南石林、海南椰林、千手千眼观音、民俗音乐喷泉。
首先,我和妈妈来到了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地方。蒙古包是用布做成的,它的顶是圆形的,建筑得比较矮,连我这样的小孩进去时还必须弯下腰来。蒙古包内设备非常简单,在蒙古包的中央,摆放着一张小方桌,在桌子的四周,摆放着几把小椅子,在每张椅子前,都有一杯香浓的奶茶,让人们品尝。墙壁上,挂着蒙古族人民打猎用的弓和箭,还有他们非常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我和妈妈坐下来,一边品尝着香浓的`奶茶,一边欣赏着蒙古包,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我和妈妈来到了摩梭人的木楞房。那里的摩梭族人民为旅客们讲解了摩梭族独特的母系社会。在母系社会,家里男人们每天晚上都要到自己心爱的女人家去过夜,早上再回到家,这叫做走婚。男人和母亲家族生活在一起。就算男女双方结了婚,男女双方也不能生活在一起,也必须生活在各自母亲家里。
如果这两个人生了孩子,这个孩子便留在女方家里,由他的母亲和舅舅照顾,而孩子的父亲却回家照顾他姐姐或妹妹的孩子。家里由女人掌权。时间过得可真快,不一会儿,便7:30分了,天色已经很晚了。我和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中国民俗文化村。通过今天的游玩,我知道了中国很多民族特有的风情,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
传统文化的作文14
中国有五千年的礼貌史,延续到今日,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版画、雕塑、木刻、染织、虎头鞋、麦草画、烙画、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评书、皮影、国画、、风筝、园林建筑、服装饰品、;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贴春联、元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泼水节”。在我国有好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春节和中秋节了,最有纪念意义的是端午节。春节,这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都过春节,不管离开家多远,不管走到那里,春节这一天都要赶回妈妈身边。为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地打扫家、贴窗花、买年货、贴、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键健康康,一帆风顺。
中秋节,是个团圆节。人们经过春种、夏播后,到了秋收。这个季节,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人们劳作了一年,丰收在望。所以家家户户做月饼、吃月饼、赏月饼、象征着一年团团圆圆。
另外,端午节是为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诗人屈原不满当时政府被贬到楚江一带,诗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还有的地方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生活中,我们处处能够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向传承下去。
传统文化的作文15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客家文化独具特色。都说“民以食为天”,我们小组来到罗浮山下,找寻古老的客家味道。
有幸采访到制作艾糍的师傅。见到他时,他正捶打艾叶面团,锤子在他手中充满了力量,每一下都迸发出巨大的声响,上下翻飞的锤子背后,是他专注的眼神,那手中的锤子仿佛有了生命,每一下都恰到好处,像在传递活力,面团也生机迸发,绿意盎然。千万次锤击下的艾糍似乎更加有韧性,也淡化了艾叶里的苦涩。打好的艾糍撒上肉松点缀,包裹着属于大自然的`清香,与淡化的苦涩构成了独特又和谐的味道。
师傅来不及擦掉额头上的汗滴,就热情的给我们介绍:“我的祖先来自梅州,迁居来这里已经有500年了,这个手艺是从那时就代代传下来的。”难以想象,这团绿绿的面团竟然包含着这么久远的历史,这小小的面团里藏着的是一代代人的坚守。
现代化科技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传统工艺的影响也越来越巨大,当代的年轻人似乎对这种繁琐的工艺没有兴趣,导致许多传承断绝。新旧文化的交替和冲突下,那位师傅说的话让我震惊,让我不得不思考。他说这是必然的,我们想要进步,就必须舍去一些老旧的东西,不能让它们拖累我们。这个新奇的观点让我懂得要全面思考问题。想要进步就不能执着于过去,要放眼将来,社会才能进步。
能保护的就尽量保护,可以不被舍去的就尽量留下。保护是为了让人们铭记过去繁荣,舍去是为了让人们创造未来的幸福。我觉得这才是新旧文化共存的关键。人们不能忘记了过去的味道,也不能过于沉浸于过去的味道,不断尝试新的材料,尝试创造,才能有更多新的发现。
【传统文化的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传统文化的作文07-13
传统文化的作文11-02
传统文化优秀作文12-21
传统文化的传承作文03-02
传统文化书法作文03-22
【热门】传统文化的作文06-12
传统文化的作文【荐】06-12
优秀作文:传统文化11-11
传统文化的作文【热门】12-04
传统文化的作文【热】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