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作文

传统文化作文

时间:2024-02-12 08:37:05 传统文化作文 我要投稿

实用的传统文化作文(实用4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传统文化作文(实用4篇)

传统文化作文 篇1

  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讬者,中华民族视之若祖先之生命,无限敬惜与爱护她。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汉字是其承载者,传播者,见证者,昭示者,从甲骨文、金文以至于今天之楷体,中国汉字三千年永垂不灭,辉光常新,令全世界人民为之动客,为之起敬,为之惊叹,这实在是世界文明史上最了不起的伟大奇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欣慰和自豪,应在更高的层次上学习和运用汉字、汉语,开掘五千年文化典籍的宝藏,继承它,宏扬它,创造更加美好灿烂的中华民族现代文化,贡献于世界,这应是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大任!

  二十世纪末,我国科学界、文化界的英才,终于发明了汉字输入法电脑打字机,其输入速度远超于拼音文字,同时创造了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以及电子出版系统,使印刷业高迅度发展,这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印刷史上的大事。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汉字相结合,引起了国人对汉字的重新审视,同时也为复兴汉字文化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汉字究竟是科学的、智慧的文字,还是落后的、僵死的文字,将不辩自明矣。

  保卫汉字,复兴汉字文化,振兴中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是关乎中华民族腾飞发展,自强自立,为世界人民做出贡献的大事。汉字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宏扬汉字文化,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融入世界文化的血液之中,这是中华民族每一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的大事。现在世界上约有 85 个国家的高校都设了汉语课,约有 3000 万人在学汉字、汉语,汉字、汉语走向世界,已经成为世界强势语言之一。 21 世纪,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将会大展风采,为世界人民所欢迎。

  汉字是世界文字惟一仅存的最古老而又辉光常新的文字,汉字应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国内,在西安或任何一个大城市,应建立中国汉字文化博览馆。文字研究者,语文教学者,应该以 “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 的精神,以新的角度、新的方法、新的思维,对汉字作多元化的研究,阐释汉字原创性之奥秘,为复兴汉字文化的伟大事业做出贡献。应该大力发展汉字文化产业,全社会都应重视、关注、推动汉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传统文化作文 篇2

  中华传统文化——汉字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的结晶。点,横,竖,撇,捺,每一笔都至关重要。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写一手中国字。小时候吧,用铅笔写字,我不是班级中写字好的。那是我经常抱怨:这可恶的汉字这么难写。长大一些觉的这想法似乎有些大逆不道,况且用上了钢笔,字歪的不那么厉害,也就不那么讨厌了。现在,我爱汉字,虽然我的字仍旧歪歪扭扭不好看,虽然老师已经让用可擦及中性,但是我仍旧喜欢用钢笔,因为钢笔可以练字。汉字在整整一天都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早晨起来读着课文,我爱课本上的汉字。中午,打开练习册,做着题,我爱练习册上的汉字。晚上,打开电视,我爱电视上的汉字,整整一天,我都爱汉字!

  追遂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有8000多年的历史。至于汉字的个数,没有人细细的统计,但是可以从古代的调查中看出问题。从秦朝的《仓颉》、《博学》开始,一共有3300字。有人统计过十三经(《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十三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汉字在时代的不断变化中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大致可以分为改革和自然流变。汉字的变化好像路的变化一样,路是人们走出来的;路走出来后,人们隔一段时间就得修缮一次;修缮之后,路又渐渐发生一些变化,如变宽、变直、损毁,或者出现新的分支,需要再次修缮。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路渐渐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需要建设新的道路,如铁路、高速公路等等。从繁体字到简体字,汉字经历了多少蜕变啊!

  我爱汉字。因为它飘逸,它整齐。我爱汉字,因为它轻盈,它欢快,我爱汉字。因为它就像中国人,坚韧不拔,端端正正,因为它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精髓。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不但要牢记历史的耻辱,更要感谢祖先为我们创造了汉字。做一个中国人写一手中国字!

传统文化作文 篇3

  今天就是端午节了,相信这是大家都很喜欢的一个节日吧?可对于端午节的来历你知道多少呢?估计大多数人都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其实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三个不同的说法,第一个是为了纪念屈原,第二个是纪念孝女曹娥,第三个是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一个传说是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是纪念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公元23--220年),曹娥为救父投江。事情是这样的,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纪念伍子胥,关于这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那么,人们在过端午时又有什么风俗习惯呢?第一个就是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第二个就是端午节吃粽子;第三个是佩香囊,据说可以避邪驱瘟;第四个是悬艾叶菖蒲;第五个是挂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第六个是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小时候记事起端午节好像就只有吃粽子这一风俗,感觉家里人也不是很重视这个节日,不过我倒是挺喜欢的,因为我超喜欢吃粽子的。

  好了,介绍这么多了,你的家乡有什么习俗我没有列出来吗?呵呵,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吧!

传统文化作文 篇4

  中国就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就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但就是最值得一提的就就是民间艺术剪纸了。

  剪纸就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就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剪纸的资料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鸟,虫,鱼,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喜”、“寿”等贴在窗户上,门上来表示庆贺。

  瞧,这幅剪纸作品多搞笑呀。一只穿着彩衣的小老鼠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着四面八方,生怕被人发现它在偷灯油。但就是老天像和他作对似的,葫芦里的灯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从灯台上跳下来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剑似的`舌头贪婪的舔着地上的灯油,那滑稽的样貌真就是逗人喜爱!

  剪纸艺人剪得十二生肖也就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来夸赞。十二生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认识中国博大精深的剪纸文化。

  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他就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展示,就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也想像民间艺人一样剪出一副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送给外国的小朋友,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剪纸艺术,让剪纸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传统文化作文】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的作文11-02

【精选】传统文化的作文07-13

传统文化的作文12-26

传统文化消失作文10-26

传统文化孝道作文10-07

【推荐】传统文化的作文11-30

传统文化的作文【推荐】12-01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10-31

传统文化传承作文12-07

【热】传统文化的作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