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我国小学自然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时间:2023-03-18 08:09:57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国小学自然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国小学自然教学现状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小学自然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1.研究背景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科学知识的扩展、传播和应用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资源和动力。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竞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力的竞争逐渐演变为科技实力的竞争,这种竞争是以教育和人才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培养现代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人才。在此背景下,了解小学自然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和教师的科学素养,成为制定科学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和改革科学课程的基础。为此,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小组调查组对我国12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全面调查,为新教材的编写提供充分依据。

  2.研究方法

  (1)问卷的编制

  我们编制了5份问卷,其中《我国小学自然教学现状调查、教师问卷》和{我国小学自然教学现状调查、学生问卷}是对小学自然教师和应届毕业生的调查,内容涉及学校类型、教师水平、课程设置、教材、教学设备及利用、自然课的难点及对策等。

  然后,根据我国现行的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和教材,参考同龄儿童国际试卷和公众科学素养问卷,编制了小学生科学素养问卷。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受试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地区、城乡、学校类别等;第二部分由43道题(包括38道客观题和5道主观题)组成,分为真假题和选择题两大类。共有10道试题,用于检验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的科学概念,其中9道试题选自国际通用试题。选择题33道,衡量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活动特点和实践能力。教师科学素养问卷的结构与学生问卷相同,其中判断题与学生问卷相同,选择题略少于学生问卷。共有12个问题(包括一个主观问题),涉及科学概念、科学态度、科学兴趣和科学方法。个人科学素养总分通过分配每个问题来计算。

  同时,我们还编制了{我国小学自然教学现状访谈提纲},对部分省市的自然教师和研究人员进行了结构性访谈,以求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把握自然教学的真实情况。

  (2)受试者和抽样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东部地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省,中部地区包括天津、河南、湖北、江西等省市,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市自治区,首都北京作为单独的区域。

  本次调查于20xx年6月至9月和20xx年进行。在11个省、市、自治区共发放学生问卷1500份,收回问卷1473份,有效问卷1432份。

  教师问卷只选择了部分省份。东部地区选取上海、浙江、江苏,中部地区选取天津,西部地区选取贵州、西藏,北京仍是单一地区,发放400份,回收378份,其中有效问卷366份。

  3.结果和分析

  自然教学现状

  (1)小学自然课程

  在我们调查的12个省、市、自治区,几乎都开设了城乡、中心小学、普通小学的自然课程,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A.课程的名称是不同的:大多数被称为“自然课程”,而其他被称为“常识课程”。

  B.不同课时计划:48.4%的小学按照“国家计划”安排课时(一年级到四年级1周,五年级到六年级2周);43.2%的小学按“省计划”安排(一至二年级1周,三至四年级2周,五至六年级4周)。

  C.教材内容宽浅,缺乏系统性,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应该是主体,学生很难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学习思路。

  D.因为考试,自然课不是主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考前甚至平时都有挤班现象。

  (2)小学自然课教师

  A.教师的特点

  从自然教学教师的问卷和访谈提纲可以看出,大多数学校的专职教师比兼职教师多。但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自然教师多为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很少,这主要与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匮乏有关。

  一般来说,自然教师中男教师较多,女教师较少,这种现象在农村更为突出。

  B.教育水平

  在被调查地区中,大部分自然教师具有大学学历(56%),而具有中学学历的教师比较一般(30%),而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较少(10%),少数只有高中及以下学历。其中,浙江省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自然教师比例(80%)明显高于其他省市。

  C.专业背景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5.1%的自然教师是理科出身,而绝大多数自然教师没有自然科学文凭,是“半吊子和尚”。此外,37.7%的自然教师从未接受过任何专业培训,这无疑为我们自然教师的素质敲响了警钟。

  D.工作意向

  根据访谈,我们发现国内小学只有少数自然老师因为个人爱好选择自然课程,而且大部分是学校指定的。爱好往往是人们创造性地做好工作的内在动力。一个不热爱自己工作的老师,如何教出高质量的课程?

  (3)科学课程的地位

  A.学校对自然课程的态度

  统计结果表明,23.8%的学校非常重视自然课程,48.2%的学校更加重视自然课程,16.2%的学校有时重视自然课程,11.2%的学校不太重视自然课程,0.5%的学校根本不重视自然课程。应该说大部分学校都很重视自然课。从访谈提纲中可以发现,一些学校重视自然课程的主要原因是重视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重视考试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课程不是主要课程,因此学校不同程度地忽视了自然课程的教学。

  B.科学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

  我们要求受访者根据他们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对九门学科进行排名,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美术、自然、体育、音乐、社会、思想和道德。调查结果如下:

  在大多数学校,自然课程属于第二平台(第一平台是语文、数学、英语,第二平台是美术、体育、音乐,第三平台是社会、思想、道德);

  在少数学校,自然课程属于第三平台;

  在少数学校,老师、学生、学校管理人员拒绝排名,因为在这些学校里,各科待遇平等,自然课经费充足,自然课受到高度重视,不存在偏科少课的问题。

  C.学生对自然课程的反应

  82.8%的学生非常喜欢或更喜欢理科,只有1.4 A,40%的学生表示不喜欢理科。

  喜欢自然课的原因如下:17%是“自然老师讲得好”;因为“这门课是理科的基础课”占8%;因为“自然课训练我们的实践能力”占20%;因为“科学课教给我们观察和研究世界的科学方法”,占了一大半,达到了55%。

  我不喜欢自然课的原因如下:23%是“自然课老师讲的不好”;因为“这门课没有语言和数字重要”,所以占%;因为“自然类太抽象”,占44%;因为“理科班本身没有特色”占11%。

  从学生对科学课的态度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喜欢科学课不是因为一些外在的客观原因,而是因为科学课本身对学生有吸引力,因为它符合学生探索外部世界的愿望,可以回答他们的问题,给他们足够的想象空间,教会他们探索世界的方法。然而,学生对自然课的不喜欢大多归因于简单的教学方法。目前大部分自然课都是老师教,学生只需要听和记。全班坐满了人,热闹又热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充满有趣实验的课程,换成了学生接受不了的一张嘴一笔。

  ④自然课程的教学情况

  A.教材来源

  我国目前的自然课程教材主要来源于国家教材和地方教材两个来源,大部分使用国家教材,达到72.3%。

  B.对教材的满意度

  总的来说,自然教师对现行教材的满意度比较高,其中77.8%非常满意,相对满意。所以如果对现有的教材进行改进,自然老师会更舒服。

  C.教学目标和考试重点

  自然教师对自然课程教学目标的理解为“主要传授科学知识”、“主要培养科学思维”、“主要培养科学精神”、“9.2%”、“主要掌握科学方法”、“主要诱发科学兴趣”、“主要理解科研过程”,占44.3%。

  自然教师对自然课考试重点的理解,“主要考查科学知识”占34.6%,“主要考查科学思维”占24.5%,“主要考查实践能力”占39%,“主要考查科研方法”占7%,“主要考查科学精神”占4.8%。

  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出,自然老师也像其他学科的老师一样,尽了最大努力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虽然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自然老师的专业背景不是很强,但是我们的自然老师是兢兢业业的,教给学生很多科学知识和概念。因此,我国小学生在科学素养调查中对科学概念的掌握程度更高,优于我国普通大众,对科学的兴趣浓厚。然而,自然教师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存在不足,这使得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得分令人担忧。因此,在未来的科学课程中,我们的自然教师应该扬长避短,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在自然课程的考试中体现学生科学停滞和科学方法的塑造。

  ⑤教学方法和资源

  A.教学方法

  一般来说,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包括:实验、观察、讲座、演示、活动(标本采集、兴趣小组、实地考察)等。

  B.教学资源

  校内资源:大部分学校都有专门的实验室进行自然教学,视频,挂图等。;少数学校没有专门的实验室,但有实验仪器、视频、挂图等。;除了以上资源,很少有学校(非常重视自然课程的学校)有与自然教学相关的多媒体、本地教材和互联网供学生使用。

  校外资源:少数学校可以积极利用校外资源,如科技馆、广大农村等。

  C.自然教学设备评估

  42.6%的自然教师认为设备“好”、“够用”,44.3%认为设备“尚可”。学生认为设备“好”、“够用”(58.7%),认为“尚可”(31.4%)。

  教师应该比学生更了解自然教学的设备。根据他们反映的数据,自然课程的教学设备确实短缺。由于自然课程需要大量的物理仪器和实验技能,如果在设备方面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就会影响自然课程的良好发展。

  D.自然教学设备的使用评价

  78.7%的自然教师认为现有的教学设备可以使用,66.1%的学生认为可以使用。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自然教学设备的利用率较好,说明自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书本以外的资源。

  ⑥当前的困难

  A.理科班最突出的难点

  自然教师认为8.5%的人“不重视指导”,26.1%的人“缺乏资金”,37.2%的人“缺乏专业教师”,16.8%的人“教育资源贫乏”,11.4%的人。

  B.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41.1%的自然教师认为“改变指导思想”,13.3%认为“增加经费”,29.5%认为“优化师资队伍”,14.7%认为“开发科教资源”,1.1%认为“其他”。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教师认为自然课程最突出的困难是缺乏资金和专业教师,但他们大多认为提高自然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育部门对自然课程的指导思想需要改变。因此,我们的上级部门应该对教师的声音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整体指导思想改变,对自然教学的态度完全改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表扬和老师的问题。-

  ⑦结论和建议

  针对我国小学自然教学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尽快改变目前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提高对科学教育的认识。

  现有教材需要改革。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增加难度,突出重点主线,根据学生实际反映科技发展,删除与社会、科技、劳动课程重复的内容。

  教学和辅助手段要配套。目前存在一些现象,如教师配备的设备与教材不匹配,目前的教具不理想(如阅读课文过多)。

  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方法要系统。自然课程要注重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走向自然,更多利用校外资源。

  大力加强师资培训。鉴于目前自然教师的专业水平低、学历低,有必要对自然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专业培训。,通过在职学习和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高校应设置相应的“科学教育”专业,培养专门人才。

  (2)科学素养状况

  除了调查自然教学的现状,我们还对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了调查。科学素养对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今天的小学生将是明天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科学素养将直接影响国家未来科技的兴衰,影响国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小学自然教师作为科学兴趣的发起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引导者和科学精神的传播者,其科学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科学教学的质量和小学生学习素养的培养。为了给科学课程标准的制定、科学教材的编写、科学教师的建设和科学课程的实施提供现实依据,我们分别对自然教师和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

  科学素养是指对日常生活、社会事务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会对科学产生兴趣,渴望探索,能够发扬质疑求证的科学精神,运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回答与实践相关的问题,或者描述、解释、预测自然事物和现象。为了便于测量和分析,我们提取了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作为测量指标,即:①科学兴趣是指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和渴求,以及由此产生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绪;2科学精神是指对科学技术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任的学习态度,勇于探索新知识,实事求是,敢于独立思考,愿意相互合作;③科学概念是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技知识的理解,包括对具体事实、概念、原理或规则的理解;(4)科学方法,是指理解或掌握理解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懂得运用科技知识试图解决问题,提出假设或猜想,收集相关信息或证据,进行判断、推理和决策,与他人沟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学生的科学素养

  (1)科学素养的总体情况

  小学生科学素养整体水平不理想,通过测试的不到一半。

  A.测试表明,不同地区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B.测试还显示,汉族学生与其他民族学生的科学素养存在显著差异。事实上,在我们调查的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和教育设施并不差,这可能是由于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一些不足,带来了负面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地区,男女生和城乡学生的科学素养没有显著差异。换句话说,在大致相同的教育条件下,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对科学素养的发展没有明显的影响。

  ②掌握科学概念

  对于掌握科学概念,整体合格率为48.2%,地区差异仍然显著。

  根据1996年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中国科协普及司、中国科普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掌握程度略低于国外公众,但比中国一般公众高5.3个百分点。因此,可以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普及,尤其是科学观念的普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相关教材和教学活动要总结和发扬,但同时也要看到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进一步加强科学概念的普及。

  样本人群对科学概念试题“电子比原子小”和“抗生素能杀死病毒”的正确屠宰率最低,分别只有19.7%和18.1%。这说明学生接受抽象的、自己无法体会的科学概念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科学课程的教学和研究中,应充分重视课堂概念的教学。

  ③科学精神的投射分析

  科学精神投影检验发现样本整体合格率仅为27.4%。

  由此可见,小学生的受益精神和学习精神相当薄弱,各地区合格率远低于一半。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缺乏科学精神,不敢怀疑或无法探索验证的人,是无法真正领悟科学的。因此,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或探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那些大胆怀疑,讲道理,注重证据,不相信权威的人,才能超越前辈,照耀你胜过蓝色。

  ④科学兴趣和科学活动的特点

  小学生的科学兴趣:

  A.96.6%喜欢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场所;

  B.94.3%喜欢看科普书;

  C.91.9%喜欢搞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

  小学生科学活动:

  A.32.3%经常参观科技馆等场所;

  B.44.2%经常阅读科普读物;

  C.54.1%有小发明、小仓库、小生产。

  科学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而科学活动是一种具有实践性的科学行为。从以上数据来看,小学生对科学极其感兴趣,科学活动的频率大大超过普通成年人。然而,他们的科学兴趣与科学活动的频率之间存在着如此大的差距,以至于我们必须反思学生目前可以参与的科学实践。一方面要认识到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上的巨大潜力,对这位最好的老师感兴趣;另一方面,要积极帮助学生将科学兴趣转化为科学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能给他们的力量和快乐,不断增强学习和运用科学的兴趣和行动。

  我们来比较一下北京和四川。北京54%的学生经常参观科技馆和博物馆,而四川只有21%。地区差异明显。只有6%的四川农村学生选择经常参观科技馆和博物馆,只有17%的学生选择经常阅读科普书籍。北京城乡学生没有明显的差别,男女生也没有明显的差别。农村虽然在一些硬件设施上不如城市,但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科学活动。比如种植繁殖比在城市里容易多了,学生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⑤科学方法掌握情况分析

  至于对科学方法的掌握,样本总体合格率为34.9%。可以看出,小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不足,除东部地区外,其他地区的不合格率较高。在我们的课堂上,老师以教学为主,学生真正参与实践的机会很少。没有与事物的直接接触和动手操作,就很难真正掌握理解客观事物的基本过程、关联度和各个步骤,也很难举一反三,向他人学习,形成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因此,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也要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

  ⑥结论和建议

  这项调查的结果表明,我们的小学生对科学极其感兴趣。他们对世界,对具体的事物,对学习活动充满好奇。他们对科学概念的掌握比国内一般大众,或者父母长辈都要好。然而,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亟待提高,因此我国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整体水平不容乐观。此外,1996年和20xx年中国公众进行的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成年女性的科学素养水平普遍低于成年男性,这与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教育不平等有关。我们的调查显示,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整体水平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这反映出科学教育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它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注意科学教育的均衡发展。

  目前,我国的科学教育主要只是简单的知识转移,本质上并没有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方法。要使学生对外界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科学问题,必须从小树立科学精神,让科学精神和方法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对科学兴趣较高,但参与科学活动的比例不高。一方面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说明科学教育没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进行好。从长远来看,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造力。根据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我们就如何在我国开展小学科学教育,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出以下建议:

  A.树立科学教育应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正确观念,改革传统的重知识、轻技能、重概念、轻方法的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方法作为科学教育的重点。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塑造学生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思考、创造和生活,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教材和教学活动应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提高科学教育的效率。通过探索、实验、参观、观看视频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视觉科学教育,保持浓厚的科学兴趣;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探究精神;教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研方法,如课题研究、课题讨论、现状调查、文献综述等。,使学生从小就能养成科研的习惯。

  C.加大对科学教育的投入。我国小学生科学素养整体水平较低,是21世纪的建设者和国际竞争的参与者。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力和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因此,要加大对科学教育的投入,改进教学设备,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水平,真正实施科学教育。

  教师的科学素养

  (1)科学素养的总体情况

  总的来说,我国自然教师的科学素养普遍较好,明显高于普通公民,但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也很严重,甚至有24.3%的人不及格。对于负责传播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能力和培养科学精神的教师来说,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测试表明,男性自然教师的得分明显高于女性教师。但从学生科学素养的总体情况来看,男女生性别差异不大。这可能是因为兴趣取向随年龄和性别的变化。

  自然老师年龄越大,分数越低。年龄越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低。年纪大的老师不一定会一些新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术语,分数也相应较低。因此,在配备自然教师时,要做到老、中、年轻相匹配,及时补充年轻教师,以提高自然教师的整体水平。

  自然教师的分数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更好,西部地区和北京地区更差。东部地区教育投入相比其他地区优势明显,师资力量和资金都比较雄厚,师资水平也相应较高。由于西部教育相对落后,很多自然教师都是兼职的,所以师资水平也相应落后。北京的教师水平呈现两头的趋势,优秀教师和不合格教师比例较大,整体水平不高。

  ②掌握科学概念

  对于掌握科学概念,自然教师整体合格率为83.6%。地区差异依然显著:东部地区优势明显,91.7%合格。

  ③科学兴趣的投影分析

  我们用更新的科学术语来投射自然教师的科学兴趣和科学信息来源,整体情况比较好,区域差异明显。样本总体合格率为75.6%,东部略高,为82.3%。

  ④科学方法掌握情况分析

  自然教师掌握科学方法的总体情况尚可,样本总体通过率为63.7%,东部地区为67.2%。

  其中,在一次涉及教学研究方法的测试中,自然教师的合格率仅为10.7%(测试:【B宽教学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来验证?a .直接验证b .间接验证c .循环验证0。不知道】。这让我们对自然老师缺乏科学方法感到惊讶。没有科学的方法,我们不可能建造科学中的一切。如果我们的老师缺乏科学方法的应用,我们就不能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应用。因此,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对科学方法的认识,我们迫切需要在这方面做大量的工作。

  ⑤掌握科学态度

  研究对象是否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体现了研究者的科学精神。在对自然教师科学态度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自然教师的科学态度令人担忧。在一个涉及科学态度的测试上,自然老师的合格率只有26.1%(测试:“你认为一个数学家应该如何选择肯定一个数学命题的正确性?”a .大多数人对数学的肯定b .对数学权威的肯定c .一个学生给出的证明d .我不知道)。在小学生的科学态度依然不变的情况下,怎么能要求他们在科学精神上有好的表现呢?因此,提高教师的科学精神,使他们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应该是最重要的。因为科学精神是本质和核心,所以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和与人竞争是可能的。

  ⑥结论和建议

  A.无论是整体还是各项指标,自然教师的科学素养参差不齐。这种现象可能有两个原因:

  在学校管理上,教师没有严格选拔;

  不同的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不同,影响教师的再学习。

  b .在科学素养指标中,自然教师的科学态度最差,说明在自然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教师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C.在科学术语和方法上有明显的年龄差异。老师年龄越大,成绩会越低,但在科学观念上没有年龄差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科学概念涉及到基本概念,并不会随着时间发生很大的变化。然而,科学术语和科学方法更新很快。如果老教师教完东西不学新东西,科学素养水平就会落后,这也反映了自然教师培养的滞后。

  D.自然教师的科学素养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自然教师的科学概念存在性别和城乡差异,因此自然教师的教师培训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由于条件限制,本次调查并不完善,对小学自然教学现状的深入调查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我国小学自然教学现状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国内小学自然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01-25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革12-08

我国小学教育现状01-21

小学教学现状调查报告12-04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调查报告01-30

小学思品教学现状调查报告10-14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12-10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12-26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调查报告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