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膳食调查报告(精选11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膳食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膳食调查报告 1
秦都品格奥林匹克幼儿园膳食营养调查分析 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其营养膳食状况处于保障儿童身心发育,预防疾病和长期健康水平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的膳食结构、饮食行为、食物加工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迁,为了解幼儿园儿童营养膳食水平,有针对性地做好幼儿园儿童膳食指导工作,特对我园各年龄阶段幼儿作膳食调查。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我们幼儿园餐点实行的是三餐两点制,大班组抽出幼儿100名,中班组抽出幼儿100名,小班组抽出幼儿100名,小小班组抽出幼儿50名。
2、方法:对20xx年10月第二周的带量食谱进行抽样调查。按称重法逐日进行调查,并输入电脑营养分析软件计算每日每人摄入量。
二、结果:
1、主要营养素摄入量经营养分析,计算出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平均摄入量,主要营养素的供给情况见表可见营养摄入量达到或大于ROA的有热量,蛋白质,铁。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摄入方面Vc、铁、锌都有不同程度的缺乏。
2、营养素供热情况从营养素供热情况看,三大营养素脂肪,糖、蛋白质供热比例属正常范围。
三、讨论
1、本次营养调查表明我园的'膳食营养水平能基本满足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但Vc、锌、铁还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在下次的食谱中,我们会改进不足,全面满足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
2、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有赖于充足的营养素的供给,本次营养调查的结果说明我园的膳食营养结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而食堂操作人员也是至重要的,因为他们是带量食谱的实施者,负责质量把关和具体加工。其业务水平和膳食营养水平密切相关。以后我们会定期在幼儿园中开展营养调查和培训,真正做到食谱带量准确,膳食营养结构全面,均衡,适量。
幼儿园膳食调查报告 2
为了详细了解家长对本学期幼儿园工作的评价,我们在20xx年11月份对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为当天所有出勤幼儿的家长。家长问卷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家长对幼儿园的意见或建议为开放问题。本次调查问卷发放30份,回收有效问卷28份,有效回收率为93.3%。
此次问卷主要涉及幼儿园、班级和幼儿三个方面的内容。下面是三个方面的调查分析:
第一、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评价
从家长择园原因来看,76.7%的家长选择我园是因为设施设备良好、教师素质高。在各种原因中所占比例最高。从家长对幼儿园管理工作的评价来看,50.7%的家长表示非常满意,39.3的家长表示满意,只有10%的家长表示过得去。家长对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满意率达到了90%。对于我园办学质量53.6%的家长表示非常满意,39.3%的家长表示满意,只有7%的家长表示过得去。家长对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满意率达到93%。对于我园师资质量的评价,67.9%的家长表示非常满意,21.4%的家长表示满意,10%的家长表示过得去,其中家长满意率达到90%。在幼儿园伙食方面,39.3%的家长表示非常满意,39.3%的家长表示满意,14.3的家长表示过得去,10%的家长表示不太满意,家长满意率达78.6。家长们对于会计工作的评价,50%的家长表示非常满意,50%的家长表示满意,家长对会计工作的满意率达到100%。
对于幼儿园安排的家长活动,60.7%的家长认为足以满足家长需求,39.3%的家长表示基本满足。家长对家长活动的满足率为100%。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幼儿园工作中,家长对幼儿园伙食的满意率明显低于其他事项的满意率。经分析可能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幼儿晚饭吃的较早,回到家后依旧跟随家长吃晚餐,因此家长误以为幼儿园伙食不理想造成幼儿园不爱吃,吃不饱,回家仍然吃饭;
2.家长对食物的营养家长以及幼儿膳食安排不了解;
3.家长对幼儿在园进餐情况不了解;
4.我园伙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为了提高家长对幼儿园伙食的满意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在保证幼儿膳食营养的前提下适当改善幼儿伙食;
2.经常向家长开放,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进餐情况;
3.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园的进餐情况,以及幼儿园吃晚餐较早的实际情况。
二、家长对班级工作的评价
从家长对班级教学质量的评价来看,85.7%的家长家表示好,7%的家长表示较好,7%的家长表示一般。家长对班级卫生保健质量的评价为:89.3%的家长表示仔细,10.3%的'家长表示一般。家长们对班级的卫生保健工作作出了肯定的评价。参与班级活动,25%的家长表示只参加一次,67.39%表示参加过很多次,7%的家长表示不清楚参
加过几次。在班级卫生方面,67.39%的家长表示好,32.61%的家长表示较好。家长对班级卫生满意率达到100%。
通过以上统计可以发现,大部分家长对班级的各项工作都作出了高度评价,但也不乏个别家长对班级工作不是十分满意,因此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当积极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经常与家长沟通,正确更多家长的满意。
三、对幼儿评价
在对幼儿入园情绪方面,67.39%家长表示幼儿愿意去幼儿园,32.61%的家长表示幼儿偶尔不愿意去幼儿园。在对孩子来园是否有所发展的问题上,82.1%的家长认为孩子进步明显,17.9%的家长认为孩子进步不大。
由以上统计,有一小部分孩子偶尔不想来幼儿园,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日后的活动中关注情绪低落幼儿,积极与家长沟通孩子当天在家的情况,让每个孩子天天高高兴兴的来幼儿园;另外,我们发现个别家长认为幼儿来园进步不大,针对该问题,我们应在活动中面对整体的基础上,对个别幼儿因材施教。争取让所有幼儿都能有所收获。
通过此次家长问卷调查,家长对我们工作的肯定给与我们极大的鼓舞与激励,督促我们不断努力为家长和幼儿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另外,家长的不满,也让我们感受成果的同时,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以便更好的提高各项服务质量和教学水平。
幼儿园膳食调查报告 3
秦都品格奥林匹克幼儿园膳食营养调查分析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其营养膳食状况处于保障儿童身心发育,预防疾病和长期健康水平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的膳食结构、饮食行为、食物加工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迁,为了解幼儿园儿童营养膳食水平,有针对性地做好幼儿园儿童膳食指导工作,特对我园各年龄阶段幼儿作膳食调查。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我们幼儿园餐点实行的是三餐两点制,大班组抽出幼儿100名,中班组抽出幼儿100名,小班组抽出幼儿100名,小小班组抽出幼儿50名。
2、方法:对20xx年10月第二周的带量食谱实行抽样调查。按称重法逐日实行调查,并输入电脑营养分析软件计算每日每人摄入量。
二、结果:
1、主要营养素摄入量经营养分析,计算出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平均摄入量,主要营养素的供给情况见表可见营养摄入量达到或大于ROA的有热量,蛋白质,铁。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摄入方面Vc、铁、锌都有不同水准的`缺乏。
2、营养素供热情况从营养素供热情况看,三大营养素脂肪,糖、蛋白质供热比例属正常范围。
三、讨论
本次营养调查表明我园的膳食营养水平能基本满足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但Vc、锌、铁还有不同水准的缺乏,在下次的食谱中,我们会改进不足,全面满足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
幼儿园膳食调查报告 4
一、调查目的:
今年一月上旬,我和同学一起对xx市邵家渡宝德幼儿园和永丰镇中心幼儿园,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并询问了两所幼儿园的园长。其永丰镇中心幼儿园为公办幼儿园,宝德幼儿园是民办幼儿园,通过调查了解公办与民办幼儿园的环境、教学和生活等方面内容,在调查中可以看出公办与民办幼儿园所存在的差距,但是他们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值得改进的地方。
从调查中可以从办学师资、日常生活和办学环境等方面来进行比较。
二、调查时间:
20xx、1、10—20xx、1、13
三、调查地点:
xx市永丰镇
xx市邵家渡街道前洋村
四、调查对象:
宝德幼儿园
永丰镇中心幼儿园
五、调查方法:
实地访谈法
网上调查
六、调查人:
一、办学师资
1、永丰镇中心幼儿园:浙江省二级幼儿园,是全镇最大的公办托幼机构。该园设有大、中、小班共7个班,有幼儿138人,教职工近25名,教师合格率100%,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50%,在编教师占30%,教学设备为两师一保,后勤、卫生保健、保安等。
2、邵家渡宝德幼儿园:浙江省二级幼儿园,是一所民办幼儿园。该园设有大、中小共四个班,有幼儿近200名,教职工有13名,其中教师合格率是100%,均非在编教师,教学配备两师一保,后勤、卫生保健、保安等。
二、办学环境
1、永丰镇中心幼儿园
①、该园创办于2002年,该园位于永丰镇中心小学隔壁,人流量较大,园门口停靠车辆多,接送幼儿比较拥挤,幼儿园周围商铺较多居住人口较多,幼儿园放学期间家长来接送特别拥挤。
②、幼儿园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户外活动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绿化场地1000平方米。结构合理,造型别致。
③、园内现代教育化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园内场地用软底皮进行铺垫,幼儿户外活动比较安全,设有大型游玩器具,园内有大型沙池,小型独木桥,小型篮球场等,还配有建构室、象棋室、舞蹈室、绘画室、书法室、音乐教室等,教室设有区域角,多媒体教学,对幼儿的教学以游戏为主。
2、宝德幼儿园
①、该园创办于2003年9月,幼儿园建在村子里,人流量相对较大,幼儿园门口停靠的车较多,在幼儿园放学接送比较拥挤。
②、幼儿园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幼儿活动面积约1600平方米,操场占地面积约960平方米。
③、园内有大型的游玩器具,教室设计睡觉与教学活动在同一房间,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有电子琴、房间明亮宽大,设有主题墙,教室里还设有区域角,另外教室外的走廊上还设有幼儿的作品。幼儿以户外活动和区域活动为主。
④、教室的桌椅较多。园内楼梯非常多,当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会造成拥挤,推拉的情况,非常危险。该园还设有建构室、体育室和活动室等。
三、日常生活
1、宝德幼儿园
①、饮食方面:幼儿园没有营养师并实行中餐在园就餐制度,幼儿饮食上午下午点心,中餐一荤一素,两菜一汤,另外幼儿园设有警卫室。
②、健康方面:幼儿园设有医务室可对幼儿的突发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幼儿园在幼儿每天来园时进行基本的健康检查。
③、幼儿园无全托班:幼儿来园离园有家长接送,家长持有接送卡,外来人员来访幼儿园需进行登记,注明来园理由和离园时间。
2、永丰镇中心幼儿园
①、饮食方面:幼儿园没有营养师,实行中餐在园就餐制度,幼儿饮食上午、下午点心,中餐一荤一素,幼儿还设有警卫室。
②、健康方面:幼儿园设有医务室可对幼儿的突发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每天幼儿来园时都要进行基本的健康检查。
③、幼儿园无全托班:幼儿来园离园有家长接送,家长持有接送卡,外来人员来访幼儿园需进行登记,注明来园理由和离园时间。
经过实地走访调查以及各项数据和信息可以得出结论:
1、首先从师资方面可以看出永丰镇中心幼儿园胜过宝德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在选择教师方面比较严格,该教师必须要有从事该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而该所民办幼儿园虽然每班老师都有职业资格证,但是保育员不是每个人都有保育员证得,所以从整体上来看民办幼儿园相对欠缺和薄弱一点。
2、两所幼儿园都做到了以游戏和区域活动为幼儿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不足的是这两所幼儿园都设立在人流量较多的地方,车辆也比较多,这样对幼儿的安全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永丰镇中心幼儿园,一到接送时间点,幼儿园门口来往的车辆与接送车会出现堵车现象。
3、相比较这两所幼儿园,永丰镇幼儿园的设施、园内文化、面积相比宝德幼儿园有很大的优势,中心幼儿园在园内的设计上也比较合理,公立幼儿园有政府的资金支持而民办幼儿园并没有,所以民办幼儿园需要创办幼儿园的创办人自己拿出资金,若创办人的资金有限那幼儿园就小,反之幼儿园就大,另一方面创办人想要扩大自身的利益也会减少幼儿园的设施,也没有按照一定的标注来建构幼儿园。
4、在日常生活中永丰镇中心幼儿园相对其他幼儿园更严谨,对外来人员更严肃,在饮食方面永丰镇中心幼儿园给孩子们进行合理的营养配置,该园的老师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奋进的力量,以良好的保教质量和服务质量赢得了家长的称赞。
幼儿园膳食调查报告 5
一、调查目的: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幼儿,对营养的需求非常广泛。现代家庭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理应不存在营养问题。但是事实际上却由于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宠爱迁就,致使幼儿任性娇惯,边吃边玩,挑剔,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于。因此,怎样才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成为我们一直关注的话题,通过对班级小朋友的饮食习惯进行观察,分析,并和家长取得联系,找出方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调查时间、地点、对象、方法:
(一)、调查时间:20xx年5月14日~6月8日
(二)、调查地点:小红花幼儿园
(三)、调查对象:大上班
(四)、调查方法:观察法、访问法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
在昆明市教工第一幼儿园实习期间,我观察了我所在大一班全休幼儿在班级就餐时的饮食习惯,对于出现的频率较高的不良饮食习惯做做出如下统计:
1、挑食、偏食9人
2、吃饭时讲话12人
3、进餐时间超过30分钟7人
4、汤食5人
5、饭前忘洗手、饭后不擦嘴3人
6、饭菜撒在桌上10人
7、吃饭情绪低落3人
(二)原因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现象比较严重。通过调查,我发现幼儿不良饮食习惯形成有如下几个原因:
1、家庭因素影响
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现象在家中发生多于在幼儿园,因为家长的过分娇惯,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父母对孩子总是百依百顺,这样就助长了孩子不良饮食习易有限公司市场副总裁叶创伟联袂出席大会并致辞,北京电台知名母婴节目《宝贝计划》主持人滕兵主持了本次盛会。
据北京营养师俱乐部秘书长王旭峰介绍,该报告针对入托前(2~3岁)、学龄前(4~5岁)和小学(6~12岁)三个阶段少年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从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共抽取3,000余名合格样本,调查内容涵盖各年龄阶段儿童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保健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免疫力差,容易生病;食欲不振,挑食偏食;补钙问题,以及身高体重不达标”是2~3岁的家长主要关心的健康问题。25%-30%4~5岁的儿童不能保证“每天都吃早餐”。6~12岁的儿童和少年,睡眠情况需要引起关注。除此之外,孩子挑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且多数家长对营养品持客观开放的态度,营养品的安全性,是他们关注的首要要素。
全球膳食补充剂公司NBTY在华子公司——诺天源(中国)贸易有限公司作为此次活动的赞助商,同时也作为儿童营养品的企业代表,出席大会并致辞。公司市场副总裁叶创伟先生直言“最近这些年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频发爆出,如果营养食品类的企业不严把质量关,我想不论是对于成人,还是儿童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叶总说,关注中国儿童营养健康,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儿童营养问题由来已久,我们必须予以更多关注并且积极行动起来。在儿童营养健康方面,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公益组织、媒体、企业各司其职,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唯如此,方能给中国儿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科学的'饮食环境和条件,才能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据了解,20xx年10月,诺天源(中国)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指导下,成立“自然之宝·关爱儿童基金”,以切实推进我国儿童的营养健康事业发展。同年启动向西部与革命老区等贫困地区的学龄前儿童捐赠“儿童多维软糖”的爱心活动,截止20xx年3月,完成向11个市、县近千所幼儿园的捐赠。
调查报告发布之后,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资深健康管理顾问李璞随即发表了“儿童膳食营养均衡”的主题演讲,随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学生营养室副研究员张倩就“中国少儿营养健康现状的分析、看法与建议”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少年儿童促进会会长范崇嬿指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地区和地域之间的生活条件和饮食习惯区别很大。针对上述差异实施的中国少年儿童营养情况调查报告,将为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学校和家长妥善制定儿童膳食营养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儿童营养健康水平的提高,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共同合作展开营养科普宣传,建立知识推广平台;定期展开儿童营养调查并不断改调查及分析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帮助家长及相关人士能更好的指导儿童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为科学膳食及营养补充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需要完善行业监管机制,为儿童提供安全的食品环境。”
幼儿园膳食调查报告 6
幼儿园时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期,这关系到儿童体格和神经发育。但4月8日中国下一代健康教育基金会与象印中国公司联合发布的《上海市3-6岁幼儿饮食及运动习惯现况调查报告》显示:上海仅有两成幼儿每天离开幼儿园后会进行体育运动,大部分幼儿每天的喝水量仅为1杯左右。
此次调查历时半个月,覆盖了上海市11个区县共2571名3至6岁幼儿园学生,共获有效问卷2124份,其中男孩1109人,女孩1015人。
饮水量远低于预期
上海市儿童医院儿保所副主任医师陈津津介绍,0至6岁是儿童体格及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膳食与坚持运动,是培养幼儿健康生活习惯的首选。“他建议,在饮食方面,通过家长语言鼓励能有效降低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的发生率。
值得欣慰的是,此次调研报告显示,超过八成以上的幼儿能够每天保证在家吃早餐。大部分幼儿的就餐时间在15至30分钟之间,但仍有22.2%的男孩和28.7%的女孩就餐时间多于30分钟。在幼儿日常饮食上,约有8成家长选择荤素各半的均衡营养方式,但仍有两成左右的家长饮食搭配偏荤或偏素,易引起肥胖或营养不良等问题。
不能忽视的'是,绝大多数幼儿每天饮水量仅为200至500毫升,距离1000至1500毫升的科学饮水量相去甚远。“一个杯子约为300至350毫升,这就意味着很多孩子每天喝水仅一杯左右。“陈津津说。
回家后15分钟与孩子游戏
每天进家门的第一个15分钟,在陈津津看来是不容忽视的“黄金时间“——要充分与孩子沟通,做一些以孩子为主导的亲子游戏,对于增进亲子关系大有益处。
调研显示,在运动项目方面,自行车或滑板车是孩子们的最爱,其次为跑步,运动的地点也以公园和小区为主。
陈津津建议,幼儿运动要求与成人并没太大差异,最好每周有3至5天固定运动,有氧运动每次坚持30分钟以上。如果没有时间出门,可以让幼儿多一些类似走路、爬楼、帮家长做简单家务的身体活动,也可以在家长或老师指导下,做一些肢体动作、广播操等伸展运动。
幼儿园膳食调查报告 7
一、调查背景
为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中 “合理安排膳食,保证幼儿营养均衡” 要求,本调查针对某市公办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 “中心园”)2025 年 3-4 月膳食情况展开,重点验证餐食是否符合《3-6 岁儿童每日营养素推荐摄入量》,为优化食谱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对象:中心园大中小班共 300 名幼儿(3-6 岁,男 158 人、女 142 人)及食堂运营团队;
方法:
食谱分析:收集 2 个月共 42 天食谱,统计谷薯类、蔬菜水果类、鱼禽肉蛋类、奶类及豆制品类食材频次与用量;
营养计算:采用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软件,测算每日蛋白质、钙、维生素 A、膳食纤维等核心营养素摄入量;
实地观察:每日记录幼儿餐食剩余量(按 “光盘 / 剩 1/3 / 剩 1/2” 分类),跟踪 20 天。
三、调查结果
食材多样性:
谷薯类(大米、面条、红薯等)每日供应,覆盖率 100%;
蔬菜水果类共出现 28 种(如菠菜、西兰花、苹果、橙子),但叶菜类占比 65%,菌菇类(仅香菇、金针菇)及深色蔬菜(紫甘蓝、胡萝卜)每周不足 3 次;
优质蛋白来源:鸡蛋每日 1 个 / 人,牛奶 200ml / 人 / 天,鱼、虾、瘦肉每周轮换 4-5 次,豆制品(豆腐、豆浆)每周 2 次。
营养素摄入情况:
营养素
平均摄入量 / 天
推荐摄入量 / 天
达标率
蛋白质
45.2g
40-50g
92%
钙
680mg
≥600mg
100%
维生素 A
480μg RE
400μg RE
85%
膳食纤维
8.5g
10-15g
57%
幼儿进食反馈:
主食(米饭、馒头)光盘率 82%,肉类(如清蒸鱼、鸡肉丁)光盘率 75%;
绿叶菜(如油麦菜、小白菜)剩 1/3 以上占比 43%,菌菇类剩菜率达 58%。
四、主要问题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粗粮(玉米、燕麦)每周仅 2 次,菌菇、豆类供应频次低;
蔬菜种类单一:深色蔬菜、菌菇类占比低,幼儿接受度差;
烹饪方式待优化:部分绿叶菜采用 “爆炒”,导致维生素流失,且口感偏硬。
五、优化建议
丰富食材结构:
每周增加 1-2 种粗粮(如周三燕麦粥、周五玉米饭),菌菇类(杏鲍菇、蟹味菇)每周 3 次;
推行 “彩虹蔬菜计划”,每日保证 3 种颜色蔬菜(如红色番茄、绿色菠菜、黄色南瓜)。
调整烹饪方式:
绿叶菜采用 “快炒 + 淋汁”,减少维生素流失;菌菇类切碎加入肉丸、蛋羹,提升幼儿接受度。
营养监测常态化:每月开展 1 次营养素测算,每季度邀请营养师入园指导食谱调整。
幼儿园膳食调查报告 8
一、调查背景
民办幼儿园膳食质量直接影响家长选择与信任,本调查针对某市阳光民办幼儿园(以下简称 “阳光园”)2025 年 5 月膳食服务展开,聚焦家长对餐食口味、卫生、沟通机制的满意度,解决 “家长关切与园所服务脱节” 问题。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对象:阳光园 200 名幼儿家长(以 30-45 岁父母为主,占比 89%)及食堂工作人员;
方法:
问卷调查:设计 20 题问卷(含单选、多选、开放题),涵盖 “餐食口味(1-5 分评分)”“卫生安全”“食谱公示”“问题反馈渠道” 4 维度,回收有效问卷 186 份(回收率 93%);
访谈:随机选取 20 名家长(大中小班各 6-7 名)及 3 名食堂师傅,了解家长担忧(如食材新鲜度)与园所操作难点;
现场核查:检查食堂食材采购台账(近 1 个月)、消毒记录、从业人员健康证。
三、调查结果
家长满意度整体情况:
维度
平均得分(满分 5 分)
满意度等级(≥4 分为满意)
餐食口味
3.6
基本满意(62% 家长打 4-5 分)
卫生安全
4.2
满意(78% 家长打 4-5 分)
食谱公示
3.2
不满意(仅 45% 家长打 4-5 分)
问题反馈渠道
2.9
不满意(仅 38% 家长打 4-5 分)
家长核心关切(开放题反馈):
高频问题 1:食谱公示不及时(72% 家长反映 “仅每周一贴在门口,错过难查看”);
高频问题 2:餐食口味偏淡或偏咸(35% 家长反映 “孩子回家说饭菜没味道”,28% 反映 “偶尔太咸”);
高频问题 3:特殊需求响应慢(如过敏幼儿替代餐,15% 家长反映 “需提前 3 天申请,且替代餐营养单一”)。
园所实际情况:
食材采购:每日从本地农贸市场采购,有索证索票,但未向家长公示供应商信息;
口味调整:因幼儿年龄差异(3 岁喜淡、6 岁可稍咸),烹饪时采用 “折中调味”,导致两端满意度低;
反馈处理:仅靠班主任转达家长意见,无专门膳食沟通群或反馈通道。
四、主要问题
沟通机制不健全:食谱公示形式单一,问题反馈渠道不畅;
口味适配性不足:未按幼儿年龄分层调味,导致满意度两极分化;
家长参与度低:无家长膳食委员会,食材、烹饪过程透明度不足。
五、优化建议
搭建透明沟通平台:
线上:建立 “家长膳食群”,每周五公示下周食谱(附食材来源),每日上传 “食材验收照片”;
线下:每月召开 1 次 “膳食沟通会”,邀请 5-8 名家长参观食堂、试吃新菜品。
推行分层调味:
小班餐食 “少盐少糖,切碎煮软”,中班 “正常调味,颗粒适中”,大班 “略增风味,保留食材口感”。
建立家长监督机制:
成立 “家长膳食委员会”(每年级选 2 名家长),每月抽查食材台账、监督食堂卫生,参与食谱制定。
幼儿园膳食调查报告 9
一、调查背景
季节变化影响幼儿食欲与营养需求(如夏季需清热、冬季需温补),本调查针对某市春天幼儿园(以下简称 “春天园”)2024 年四季膳食展开,验证季节特色食谱是否贴合幼儿需求,解决 “四季食谱同质化” 问题。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对象:春天园 3-6 岁幼儿 280 人及食堂营养配餐员;
方法:
食谱对比:收集 2024 年四季共 168 天食谱,统计 “应季食材使用率”“季节特色菜品数量”;
幼儿食欲监测:每日记录幼儿餐食摄入量(按 “正常吃 / 少吃 1/3 / 拒食” 分类),分季节统计;
温度关联分析:结合当地四季平均气温(春季 10-20℃、夏季 25-35℃、秋季 15-25℃、冬季 0-10℃),分析食谱与温度的适配性。
三、调查结果
季节食材与菜品情况:
季节
应季食材举例
应季食材使用率
季节特色菜品(如夏季绿豆汤)
特色菜品频次(每周)
春季
春笋、菠菜、草莓
75%
春笋炒肉、菠菜蛋花汤
2-3 次
夏季
冬瓜、丝瓜、西瓜
68%
冬瓜排骨汤、绿豆汤、西瓜加餐
3-4 次
秋季
南瓜、莲藕、梨
62%
南瓜粥、莲藕排骨汤
1-2 次
冬季
萝卜、白菜、羊肉
80%
萝卜炖牛肉、白菜豆腐汤
3-4 次
幼儿食欲与季节关联:
夏季:因高温导致 “少吃 1/3” 幼儿占比 38%(高于其他季节),但供应绿豆汤、西瓜后,食欲恢复率达 65%;
秋季:因干燥导致 “拒食辛辣 / 油炸” 幼儿占比 25%,但秋季特色菜品(如梨汤)供应不足,食欲改善不明显;
冬季:温补菜品(如羊肉汤)受幼儿欢迎,“正常吃” 幼儿占比 82%(高于其他季节)。
季节过渡期问题:
春秋季温差大(如春季忽冷忽热),食谱调整滞后,如 3 月仍供应冬季浓汤,导致 28% 幼儿食欲下降;
夏季凉菜(如凉拌黄瓜)供应频次过高(每周 3 次),15% 幼儿出现轻微肠胃不适。
四、主要问题
季节过渡期食谱调整不及时,未结合短期温度变化;
秋季润燥菜品不足,夏季凉菜供应过量;
应季食材使用率不均衡(秋季最低,仅 62%),部分季节依赖冷冻食材。
五、优化建议
制定 “温度联动” 食谱调整机制:
当连续 3 天平均气温变化≥5℃时,24 小时内调整食谱(如降温加浓汤,升温减油腻);
春秋季准备 “过渡菜单”(如春季兼顾清炒与温补,秋季增加梨汤、银耳羹等润燥品)。
优化季节菜品供应:
夏季:凉菜每周 1-2 次,增加 “冬瓜、丝瓜” 等清热食材,绿豆汤 / 酸梅汤交替供应(每周 3 次);
秋季:应季食材使用率提升至 75% 以上,每日供应 1 种润燥饮品(如梨汤、蜂蜜柚子水)。
建立应季食材采购清单:
与本地农场合作,按季节签订直供协议(如春季供春笋、秋季供莲藕),减少冷冻食材使用。
幼儿园膳食调查报告 10
一、调查背景
幼儿园中特殊需求幼儿(如食物过敏、挑食、宗教饮食禁忌)需个性化膳食保障,本调查针对某市星星幼儿园(以下简称 “星星园”)2025 年 1-3 月特殊膳食服务展开,解决 “特殊需求幼儿营养不足、家长担忧” 问题。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对象:星星园 32 名特殊需求幼儿(过敏 18 人:牛奶过敏 5 人、鸡蛋过敏 4 人、海鲜过敏 9 人;挑食 10 人:拒吃蔬菜 / 肉类;宗教饮食 4 人:清真饮食)及家长;
方法:
档案核查:查看 32 名幼儿 “特殊膳食档案”,确认过敏史、禁忌食材、替代方案记录完整性;
跟踪观察:每日记录特殊膳食幼儿的 “替代餐种类”“进食量”“是否出现不适”,持续 30 天;
家长访谈:与 32 名家长逐一沟通,了解对替代餐的满意度(1-5 分)及改进建议。
三、调查结果
特殊膳食档案与替代方案情况:
特殊类型
档案完整率(含过敏史 + 替代方案)
替代餐合理性(符合营养需求)
食物过敏
100%(18 人档案均完整)
72%(13 人替代餐营养均衡)
挑食
60%(仅 6 人记录挑食种类)
40%(4 人替代餐仅换口味,营养单一)
宗教饮食(清真)
100%(4 人档案完整)
100%(4 人替代餐符合清真标准)
替代餐营养与幼儿接受度:
过敏幼儿:牛奶过敏者用 “无糖豆浆(200ml / 天)” 替代,钙摄入量达标(600mg / 天);但海鲜过敏者替代餐多为 “鸡肉 + 青菜”,每周仅 1 次豆制品,蛋白质来源单一;
挑食幼儿:拒吃蔬菜者仅用 “水果(苹果 / 香蕉)” 替代,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平均 6.2g / 天,低于推荐值 10g);
清真幼儿:替代餐为 “清真牛肉 / 鸡肉 + 主食 + 蔬菜”,营养均衡,进食量与普通幼儿无差异。
家长满意度:
过敏幼儿家长满意度 4.1 分(满意),但 78% 家长希望 “增加替代餐种类”;
挑食幼儿家长满意度 2.8 分(不满意),90% 家长反映 “替代餐未解决营养问题”;
清真幼儿家长满意度 4.5 分(非常满意)。
四、主要问题
挑食幼儿档案不完整,替代餐仅关注 “口味替换”,忽视营养补充;
过敏幼儿替代餐食材单一(如海鲜过敏者长期吃鸡肉),易导致营养不均衡;
无专门特殊膳食烹饪区域,存在 “交叉污染” 风险(如清真餐与普通餐共用厨具)。
五、优化建议
完善特殊膳食档案与个性化方案:
为挑食幼儿建立 “分层档案”:记录 “拒吃食材 + 营养缺口”,如拒吃蔬菜者,替代餐增加 “蔬菜碎蛋羹、蔬菜丸子”,而非仅用水果替代;
过敏幼儿替代餐每周制定 “食材轮换表”(如海鲜过敏者,鸡肉、猪肉、豆制品每周轮换)。
保障特殊膳食安全与营养:
设立 “特殊膳食专用烹饪区”(尤其是清真餐),配备专用厨具、砧板,避免交叉污染;
每月邀请儿科营养师为特殊需求幼儿制定 “个性化营养计划”,如牛奶过敏者需额外补充维生素 D。
加强家长沟通:
每周与特殊需求幼儿家长沟通 “替代餐食谱”,根据家长反馈调整(如过敏幼儿家长建议增加 “鹌鹑蛋”,可纳入食谱)。
幼儿园膳食调查报告 11
一、调查背景
普惠性幼儿园需在 “收费低、成本控制” 前提下保证膳食营养,本调查针对某市普惠幼儿园(以下简称 “普惠园”)2025 年 2-4 月膳食成本与营养情况展开,解决 “成本压缩导致营养不足” 问题。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对象:普惠园 260 名幼儿(3-6 岁)及食堂财务、采购人员;
方法:
成本核算:收集 2 个月食材采购凭证、人工成本、水电费用,计算 “人均每日膳食成本” 及各食材成本占比;
营养分析:采用 “膳食营养计算软件”,测算每日蛋白质、钙、维生素等摄入量,对比《3-6 岁儿童膳食指南》;
访谈:与采购人员沟通 “成本控制难点”,与家长了解 “对餐食质量的感知”(1-5 分评分)。
三、调查结果
膳食成本结构(人均每日):
成本类型
金额(元)
占比
行业参考占比
注:食材成本中,谷薯类(3.2 元,占 38%)、蔬菜类(2.1 元,占 25%)占比高,鱼禽肉蛋类(2.0 元,占 24%)、奶类(1.2 元,占 13%)占比低于行业平均(鱼禽肉蛋≥30%)。
营养摄入情况:
达标项:谷薯类(摄入量 150g / 天,达标)、蔬菜类(摄入量 120g / 天,达标);
不足项:优质蛋白(摄入量 38g / 天,低于推荐值 40g)、钙(摄入量 550mg / 天,低于推荐值 600mg)、维生素 A(摄入量 380μg RE,低于推荐值 400μg RE)。
家长与幼儿反馈:
家长对餐食 “性价比” 满意度 3.7 分(基本满意),但 68% 家长反映 “肉类、奶类供应少”;
幼儿餐食剩余情况:肉类剩 1/3 以上占比 52%(因肉块大、口味单一),奶类(酸奶 / 纯奶)每周仅 3 次,幼儿期待度高。
四、主要问题
优质蛋白食材(肉、蛋、奶、豆制品)成本占比低,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
食材采购分散(每日从 3-4 个小商贩采购),无批量议价优势,推高采购成本;
部分食材浪费严重(如肉类切块大、幼儿吃不完),间接增加成本。
五、优化建议
优化食材成本结构,保障核心营养:
调整采购比例:将鱼禽肉蛋类成本占比提升至 28%(增加 1.2 元 / 人 / 天),通过压缩 “非核心食材”(如减少高价反季节蔬菜)实现,确保每日蛋白质摄入量≥40g;
增加 “高性价比优质蛋白”:如每周 3 次豆腐、豆浆(成本低且钙含量高),替代部分高价肉类。
降低采购成本,提升效率:
联合 3-5 家普惠园 “集中采购”,与本地肉联厂、奶站签订长期协议,争取 “批量降价 5%-8%”;
推行 “季节食材清单”:夏季多用冬瓜、丝瓜(低价且清热),冬季多用萝卜、白菜(耐储存且便宜),减少反季节食材采购。
减少食材浪费:
肉类采用 “切小丁、做丸子” 等方式(如鸡肉丁炒蔬菜、牛肉丸子汤),提升幼儿食用率;
按需烹饪:根据各班幼儿实际人数(如请假人数)调整食材用量,避免剩余。
【幼儿园膳食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精选]幼儿园膳食调查报告12-08
膳食调查报告精选10-23
膳食调查报告06-28
膳食调查报告07-16
营养膳食调查报告10-15
学前儿童膳食调查报告06-09
幼儿园膳食报告06-16
个人膳食调查报告3篇07-17
中国儿童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