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商圈的调查资讯调查报告
商圈是一个地理概念。广义上的商圈指的是不同业种和业态的零售业者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从事经营活动,而这个区域的范围就叫商圈。从狭义上来说,商圈是指店铺能够有效吸引顾客来店的地理区域。在连锁店经营和许多大项目(特别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中,商圈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对商圈内的竞争状况、业态类型、消费者特征以及经济地理状况等深入了解是进一步确定项和制定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
对现有商店商圈的大小、形状和特征可以较为精确地确定,在国外,一般用信用证和支票购物,可由此查知顾客的地址、购物频率、购物数量等情况。国内可以通过售后服务登记、顾客意向征询、赠券等形式搜集有关顾客居住地点的资料,进而划定商圈。
商圈分析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商圈资料来源,包括销售记录分析、信用证交易分析、邮政编码分析、调查等。
第二步:确定调查的内容,包括购物频率、平均购买数量、顾客集中程度。
第三步:对商业圈的三个组成部分进行确定;
第四步:确定商圈内居民人口特征的资料来源;
第五步:根据上述分析,确定是否在商圈内营业;
第六步:确定商圈的区域、地点和业态。
商圈的形成方式
A.单个店铺的商圈消费者处于店铺周围的一定地理范围内,且店铺具备足够的吸引力,符合消费者的消费规律,从而使消费者成为其顾客;
B.相邻的、不同业态店铺能够扩大彼此的商圈,并形成新的共同商圈;
C.其他商圈的竞争店铺会改变本区店铺的商圈状态和密度。
商圈的特征
零售店的数量、规模结构
人口统计因素:人口总量及增长率、年龄结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收入结构,就业状况及劳动力供给影响平均收入水平和企业获得劳动力的难易程度和成本费用。
竞争状况:商圈内零售企业的数量、规模、业态构成及同业态企业数量、竞争或互补程度。
商圈饱和度:总人口数/店铺总数、平均销售额/m2、店均销售额、同业态店店均销售额等衡量。
可选店址类型:可选店址类型优劣、店铺租金、物流便利性店址可用性专题地图。
商圈内基础产业构成、主导产业及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基础设施状况、水、电、气、交通、通讯、网络与其他商圈重叠程度。
【商圈的调查资讯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商圈的调查报告04-07
商圈的调查报告07-29
商圈调查报告07-07
餐饮商圈调查报告08-28
商圈分析调查报告范文05-27
商圈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10-11
中环城商圈前景调查报告05-21
汽车后市场资讯的调查报告05-05
商圈调查对连锁店的作用调查报告08-30
商圈调研报告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