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

时间:2025-06-19 10:36:07 赛赛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通用6篇)

  我们眼下的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奶粉市场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通用6篇)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 1

  调查目的:

  在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乳品便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第一种的食品,母乳因为具备丰富完善的营养而成为初生宝宝的首选,但在母乳之外,婴儿配方奶粉就成为了婴儿期甚至幼儿期不可少的营养补充品。众多企业看中了中国这个庞大的人口潜力,纷纷推出旗下的婴儿配方奶粉。目前市场以国外品牌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国产本土品牌也在这个大形势下悄悄崛起,新的一轮婴儿配方奶粉正在激烈进行中。面对种类繁多的奶粉品牌,到底什么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最好?那个产品营养最完善?本次调查针对婴儿奶粉的价格、营养成分认知、奶粉品牌选用等方面了解了一部分家长选用婴儿配方奶粉的习惯,为众多用户,商家提供了一个数据参考依据。

  调查时间:

  20xx.11.12~20xx.11.25

  调查对象:

  选用婴儿配方奶粉用户

  调查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大部份用户的宝宝年龄是在0~18个月之间,占了投票人数的73.6%,而宝宝在本阶段营养需求最为重要,整个骨骼、神经、知觉等发育均是最迅猛的时间,所以,作为宝宝营养食粮的乳品提供是不可马虎的。

  无可否认,母乳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等有益于宝宝的营养成份,可以促进婴儿的消化吸收,增强身体抵抗力,是宝宝最好的营养食粮。但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思想观念的改变、配方奶粉营养的进一步优化,等等的特殊原因,母乳喂养不再是宝宝营养的唯一来源,在种种因素的制约下,很多家庭选择混合喂哺或者全用奶粉喂哺。

  因为本次调查对象是选用婴儿配方奶粉的用户,所以在喂哺方式选择上,只提供了全奶粉和混合喂哺两种方式。根据调查结果显示,62.94%的用户选择了混合喂哺的喂养方式,证明在绝大部分家长心目中,母乳的地位仍然重要,但可能由于工作原因,生活环境等不能全天24小时提供完全的母乳给宝宝,而选择两者混合的模式以提供宝宝足够的营养。

  配方奶粉是将牛奶成份改变,使其接近人乳成分,再加入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宜于喂哺婴儿,是母乳的最佳替代品。为了便于迎合不同生理状况婴儿的营养需求,配方奶粉设置一些较为特殊的成份,如水解蛋白配方、低敏配方、高热量配方等。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一些豆奶粉,羊奶粉在市场上开始占有一席之地。

  调查显示,81.75%的家长选用的是普通婴儿配方奶粉,此类产品购买方便,营养配方更为健全,适合大部份的婴儿食用,特殊配方的奶粉用户占有17.14%,绝大多数的特殊配方奶粉需要在下才使用的,适合有相关特殊要求的`宝宝。而羊奶粉等非牛奶源的配方奶粉因为进入市场的时间短,在营养成份上与普通婴儿配方奶粉有差别,用户接受恐怕需要一段时间。

  细心的用户可能会留意到,奶粉包装上除了有调配方法外,还有奶粉成份表,逐一标注了各种成份的含量,而上面的标识的DHA、AA、核苷酸、铁、钙等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什么作用呢?目前很多奶粉厂商都通过广告、杂志等对营养成份作用宣传以达到宣传本产品的效果,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成份的作用才能从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

  调查显示,大部份的家长还是对配方奶粉中的营养成份作用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为奶粉选购作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不过仍然有接近1成的用户只是听说过或完全不知道配方奶粉营养的作用,可能只是通过朋友介绍,自己试用等方式选购奶粉。奶粉宣传与普通消费品一样,主要通过电视广告、促销、网络、杂志等形式进行推广,如此多样化的推广方式,到底哪一种最被家长们所接受?

  电视媒体仍然是产品宣传的第一位,占总人数的25.61%,而奶粉公司促销和亲友宣传也对购买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分别占19.31%和21.89%。

  一个健康宝宝如果是全奶粉喂哺的话,一个月就可以消化掉一共3600g的奶粉。目前市场上婴儿奶粉价格有一定程度的差距,国外品牌比国内的本土品牌相差3到4倍的价格,那么,用户每个月在奶粉开支上又付出了多少?

  调查中,300~500元的用户占总人数的35.7%,而500~800元幅度的占有29.78%,在这两个区间的用户占了总投票人数的大多数。

  在本次调查中,一共提供了27个婴儿配方奶粉品牌以供选择,到底哪个品牌用户占最多数?

  国外品牌在市场上依然占有绝对优势,四大品牌:多美滋、雅培、惠氏、美赞臣占了总投票人数的一半52.11%,其中又一多美滋最突出,占了17.90%。而国产品牌圣元也受到较多用户的青睐,占8.19%。

  20xx年度婴儿配方奶粉调查一共设置了18个相关的问题,涉及到婴儿配方奶粉的方方面面,给购买者及商家提供一次数据参考。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品牌因素依然是用户选用奶粉的最主要的原因,国外品牌因为历史悠久,配方完善而在市场占有绝对多的用户支持。在购买婴儿奶粉方面,有一半的用户选用超过两种或以上的奶粉品牌,家长们最注重的是奶粉是否对婴儿智力有帮助,而花费方面每月大概在300~500元之间。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 2

  调查时间:

  20xx年5月24日

  调查对象:

  海口市区南亚家乐福,红城湖家乐福,国兴大润发,五指山路汇婴岛,府城医院周边,琼山人民医院周边,国贸大润发

  调查目的:

  通过市场调查,初步了解海口的婴童销售网点分布,海口婴童店基本状况,店内产品类别及经营品牌情况,海口婴幼儿奶粉品牌类别价格及其市面表现掌握所调查婴童店位置,面积,店内布局,店内活动物料;店内各品类主要品牌,主推品牌及其价格,促销信息

  调查方法:

  1、在大卖场,每个人负责三个品牌的价格及促销信息,重点保持沉默,伪装自己

  2、在婴童店,两个人一组,男女搭配,,两组一起配合调查,先进入一组,之后再进入一组,每组负责一个大类的品牌,促销信息,主推品牌,然后汇总,重点伪装夫妻要逼真,多问多看

  3、品牌认识:通过店内询问和网络查询,认识市场上各个奶粉品牌

  调查意义:

  通过这次调查,对海口的婴童销售网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海口婴童店的店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海口婴幼儿奶粉市场有了初步掌握

  调查结果:

  婴童店调查结果及建议:

  调查结果:

  1、在模式上方面,婴童店非常相似,都是婴童产品的零售场所,都在走连锁路线进行扩张,都进行会员制服务,都有送货上门服务,在产品系列上均为多品牌上柜,主推利润高的品牌,婴幼儿奶粉都作为主要盈利系列,并且都有自己主推的羊奶品牌。

  2、在地理位置上,这些婴童店铺的选址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妇产医院旁,一种是在临近居民区的街道旁,店铺的面积有大有小,均以位置为重,面积大小次之。在装修方面,均用简单的门头,朴实的刷白等进行低成本装修。

  3、在店内的产品系列方面,均以中低档次为主,名牌与普通品牌兼顾。奶粉方面,四大品牌之外,均有高端昂贵的进口奶粉,羊奶粉品牌混杂,进口国产均有,奶粉品牌陈列多。纸尿裤,妈咪宝贝、帮宝适、好奇、安儿乐等名牌遍及每家店,但也有不少国内品牌,如艾尚秀,家乐婴,飞爱等;衣物、鞋、帽等品牌品牌混杂,相似度不高。

  4、婴童店促销的方式非常类似,打折,送赠品,积分,有新意的促销手段很少,均以价格为主要手段进行竞争。

  感想及建议:

  1、长期的领先需要在各个方面突出于其他婴童店,这种突出不仅表现在门头的设计方面,也体现在服务的细致上,更体现在健瑞尔能够提供的超值服务上,即使是同样的模式下,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每一项服务做的比其他店好。因此,我认为店铺内应该人性化布置,充分站在顾客的角度上,完善我们的各项疏忽之处,如微笑迎接,设置椅子,干净整洁,摆放有序,免费店内试用,免费提供咨询服务等。

  2、从长远来看,健瑞尔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长远优势,本组任务,公司有必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和属于自己的顾客群!

  3、在门头方面,可以适当的添加led显示屏,夜晚也会格外耀眼

  4、建立海口最专业的.婴幼儿洗浴中心,利用洗浴中心锁住高端客户群,提供增值服务

  5、巩固客户群,影响非常长远;建立属于自己的婴幼儿专业摄影部门,配合销售做婴幼儿免费摄影活动

  6、在店内各品类的品牌选择上,健瑞尔需要进行尽量多的品牌进行运营,而且在品牌的选择上要做到非常慎重,走品牌推动发展的道路,坚持主推自己的品牌

  7、在活动营销方面,应做好全年的活动策划规划,力度大小分清楚,不然会陷入一场活动刚过,又一场又开始,而且好多都是重复性的活动,一年下来,就比较混乱

  调查设计不足之处及改进方法:

  1、调查目标多且比较模糊,没有细化,没有重点,如调查促销信息应该包括,堆头大小,堆放时间,主推品牌六一活动内容,活动时间等,这应该是重点

  2、在卖场一次进入的人数过多,导致拥挤,同时多人用手机抄录,效率降低,容易暴露目标

  3、分组方面应将所有人分为2批,第一批调查结束应迅速记录下来,找出遗漏之处,交给第二批应重点地进行补充调查,人数太少,无法记住价格及促销信息等细节方面

  调查中遇到的问题:

  1、在调查家乐福、大润发之前,没有做好奶粉品牌统计工作,导致工混乱,影响了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在调查门店时,由于导购跟的近,难以记住店内主推品牌的价格信息,仅能记住店内布局,及各品类的品牌组成

  3、在店铺调查的时间仓促,和导购深入交流的时间短,未了解到其门店的经营状况,及其对主推品牌的讲解

  调查后的感想:

  1、调查前应做好准备工作,这样调查起来效率更高,结果更完美,调查应该突出重点,目标不要太多,但要细化。如在调查卖场方面,提前搞清楚其品牌组成,从而提前分配任务,次即可调查清晰,调查的重点应该是品牌排列情况、品牌价格,品牌包装,品牌宣传重点,促销具体信息,导购配置情况,每日销量信息;在针对店铺的调查方面,我认为一次调查不够,需要至少三次调查,才能清晰,而且每一次调查的对象和方法都要不同,第一次得由4-5个人快速进入,从而将该店的各类别品牌组成及数目多少记录下来,第二次是重点针对其每个品类的主推品牌进行价格和促销信息的了解,第三次是以会员身份适当购买商品,长期深入的进行摸底调查,深入了解其营业额,利润情况,店铺租金大小每期活动重点等信息。

  2、坚持调查,其实可以学习到许多东西,因为每次去卖场或者其他店铺,都有许多感触,而且是不同方面,并结合不断的总结,可以学习许多东西。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 3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2025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规模预计达1800亿元,较2024年小幅回升,主要受高端化需求驱动。尽管新生儿数量持续下降,但单孩年均消费额从2025年的1.2万元增至2030年的1.8万元,推动市场结构性增长。高端奶粉占比从2025年的18%提升至2030年的35%,功能性奶粉增速达行业平均水平的2-3倍,特医食品市场年增速超35%。

  二、竞争格局与品牌集中化

  品牌派系划分:飞鹤、贝因美、澳优等企业奶粉业务占比超80%,伊利、蒙牛等综合乳企占比小于30%。前五大品牌市占率突破65%,CR5从2025年的'60%提升至2030年的75%。

  渠道变革:线上渠道占比突破30%,抖音销售额增长率达46.5%,O2O即时配送渗透率提升至18%。母婴门店占比收缩至45%以下,跨境购渠道中保税仓模式占比超60%。

  价格与品质:国内奶粉价格维持在200元/公斤以上,较国外品牌低50元/公斤,但高端产品溢价能力提升30%-50%。

  三、消费者需求与产品创新

  功能性需求:有机奶粉销售额同比增长22.3%,A2蛋白奶粉渗透率达38%,乳铁蛋白、OPO结构脂等高端配方产品价格溢价幅度达45%。

  科学育儿理念:90后及Z世代父母关注“母乳化成分”,HMOs、MFGM、OPN活性蛋白等成分认知度超70%。

  下沉市场潜力:三线及以下城市奶粉消费占比首次超过50%,客单价较一线城市低19%,乡镇市场年增速超15%。

  四、政策与供应链风险

  政策驱动:新国标淘汰30%中小品牌,800余个SKU被清退,有机认证、低敏认证等成为高端产品标配。

  供应链优化:龙头企业通过“全球供应链+数字云仓”体系,将库存周转天数压缩至28天以下,应对原料乳清蛋白价格波动风险。

  技术壁垒:AI配方商业化应用进入实质阶段,基于200万级母婴健康大数据的个性化奶粉方案已在6家企业试点。

  五、未来趋势与战略建议

  高端化与定制化:通过基因检测实现“一人一方”精准营养配比,开发针对早产儿、低体重儿的特医食品。

  绿色可持续发展: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替代传统有机溶剂,降低VOCs排放量,推出碳中和奶粉。

  国际化布局:飞鹤在东南亚市场推出适配当地气候与饮食习惯的产品,君乐宝推出“二十四节气”主题包装强化文化认同。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 4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动力

  2025年中国金装牛初乳奶粉市场规模预计达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健康意识提升:一、二线城市中高收入家庭单次购买均价突破450元/礼盒,三至五线城市渗透率以每年8%递增。

  功能性需求:添加IgG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的产品贡献63%市场增量,针对中老年群体的“银发营养”系列增长率达28%。

  政策规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稿将牛初乳IgG含量标准提升至12%,淘汰15%中小品牌,CR5从2023年的`58%提升至2025年的67%。

  二、竞争格局与渠道变革

  市场份额:头部企业通过垂直整合战略提升原料自给率,如蒙牛旗下圣牧高科在内蒙古建成专属牛初乳牧场。

  线上渠道:直播带货贡献线上销售额的62%,跨境购渠道因新西兰、澳大利亚原装进口产品价格优势,占据高端市场25%份额。

  技术突破:低温喷雾干燥技术使活性蛋白保留率从70%提升至88%,新希望乳业“微囊包埋”技术将保质期延长至24个月。

  三、消费者画像与购买行为

  核心客群:25-35岁人群占比提升至58%,关注产品免疫调节功能及原料溯源透明度。

  价格敏感度:消费者对每罐30元以内的价格波动敏感度较低,高端产品溢价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奶粉品类。

  决策路径:从“发现-购买”转向“内容种草-互动比价-口碑验证-私域复购”,品牌需通过超级用户运营实现深度说服。

  四、风险与机遇

  原料成本:进口乳清蛋白关税可能上调3个百分点,传导至终端价格体系,但消费者对高端产品价格敏感度较低。

  替代品竞争:A2蛋白奶粉价格差距从2022年的18%收窄至9%,金装牛初乳奶粉已建立差异化价值认知。

  投资热点:免疫功效临床验证、智能牧场溯源系统建设、个性化定制服务(如飞鹤D2C模式客户黏性提升40%)。

  五、战略建议

  研发投入: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预计达4.5%,聚焦免疫功效临床验证及配方创新。

  渠道下沉:通过“母婴店+社区团购”实现乡镇市场覆盖率突破85%,满足价格敏感型消费者需求。

  可持续发展:采用环保包装材料,优化生产过程减少碳排放,满足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 5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2024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规模约为1420亿元,较2021年峰值下降约17.7%,主要受出生人口减少影响。尽管总量下滑,但高端化趋势显著,2023年高端奶粉(零售价400元/900g以上)占比达41%,预计2025年提升至48%。全球市场方面,2025年全球奶粉市场规模突破1050亿美元,中国占比约32.6%,是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二、竞争格局与品牌集中化

  品牌派系分化:

  高集中度派系:飞鹤、贝因美、澳优、雅士利国际等企业奶粉业务占比超80%,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和研发投入巩固市场地位。

  中集中度派系:西部牧业、H&H国际控股等企业奶粉业务占比30%-80%,依赖差异化产品(如有机、A2蛋白奶粉)突围。

  低集中度派系:伊利、蒙牛等乳企奶粉业务占比低于30%,通过跨界合作和渠道下沉扩大份额。

  渠道变革:

  线上化加速:2024年抖音奶粉销售额增长率达46.5%,市场份额从2.9%提升至10.9%;京东仍以55.9%占据线上第一。

  O2O即时配送:渗透率提升至18%,催生“小时达”冷链配送标准。

  进口与国产博弈:

  进口奶粉价格受关税政策影响下降12%,但国产奶粉凭借价格优势(国内均价200元/公斤 vs 进口260元/公斤)和渠道下沉策略,在县域市场(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首次突破50%。

  三、消费者需求与产品创新

  功能性成分需求激增:

  乳铁蛋白、OPO结构脂、益生菌等成分关注度达93%,推动含此类成分产品溢价45%。

  特殊配方奶粉(如早产儿、低体重儿适用)需求增长,2023年有机奶粉销售额同比增长22.3%,A2蛋白奶粉渗透率达38%。

  科学育儿理念驱动:

  90后及Z世代父母对“母乳化”成分(如HMOs、乳脂球膜)认知度超70%,愿意为精准营养支付溢价。

  定制化产品兴起,基于200万级母婴健康大数据的个性化奶粉方案已在6家企业试点,预计2025年贡献行业15%营收。

  四、政策与供应链挑战

  政策推动行业整合:

  新国标淘汰中小品牌,前五大品牌市占率预计突破65%;“十四五”规划要求婴幼儿奶粉自给率提升至75%,推动国内牧场智能化改造投资超80亿元。

  供应链风险:

  乳清蛋白等原料依赖进口,龙头企业通过“全球供应链+数字云仓”体系将库存周转天数压缩至28天以下。

  欧盟碳足迹认证标准可能增加出口型企业13%-18%的合规成本。

  五、未来展望

  哑铃型市场结构:高端超高端产品维持18%增速,基础款奶粉通过渠道下沉扩张,中端产品面临挤压。

  技术驱动创新:AI配方商业化应用进入实质阶段,区块链溯源系统实现全链条透明化。

  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中国乳企加速海外布局(如飞鹤在东南亚推出适配产品),同时通过文化认同(如君乐宝“二十四节气”包装)强化本土竞争力。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 6

  一、全球市场增长动力

  区域分化:

  亚太地区(中国、印度、东南亚)凭借新生儿数量和中产阶级扩容,CAGR预计达6.3%,贡献全球主要增量。

  欧洲与北美因人口老龄化,婴幼儿奶粉需求增速放缓至2.5%以下,但中老年配方奶粉市场崛起。

  新兴市场潜力:

  亚非拉地区每千人奶粉消费量不足50kg,贡献全球70%增量,推动基础营养需求增长。

  二、中国企业出海战略

  并购与合资:

  飞鹤、伊利等企业通过并购海外品牌(如飞鹤收购新西兰乳企)获取优质奶源和技术,反哺国内研发。

  本土化创新:

  针对东南亚市场推出适配气候与饮食习惯的产品,如低糖、高钙配方满足老龄化需求。

  文化认同营销:

  君乐宝推出“二十四节气”主题包装,强化品牌情感连接;高培臻爱草饲奶粉凭借新西兰AQ草饲认证,在中国免税店销量领先。

  三、技术壁垒与投资赛道

  高端功能性奶粉:

  HMOs国产化生产降低成本,推动含HMOs配方奶粉渗透率提升;羊乳清蛋白提取技术突破,使羊奶粉从“补充品类”升级为“独立品类”。

  全生命周期营养:

  孕产妇奶粉、中老年奶粉市场快速增长,伊利、蒙牛等企业通过添加钙、维生素D等成分满足老龄化需求。

  绿色化与智能化:

  碳中和奶粉、区块链溯源系统成为投资热点,某企业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替代传统溶剂,降低VOCs排放。

  四、风险与应对

  原材料价格波动:乳清蛋白、DHA等添加剂依赖进口,企业需通过全球供应链布局降低风险。

  政策变动:配方注册制趋严、跨境电商监管加强,企业需强化合规能力。

  市场竞争加剧:国际品牌通过本土化生产抢占份额,中国企业需聚焦核心技术研发(如DHA微囊化、益生菌冻干)形成差异化优势。

  五、结论

  中国奶粉市场正从“人口红利”驱动转向“价值红利”竞争,企业需以技术创新为根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构建全价值链生态。未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取决于三点:

  能否通过生物技术、AI等手段实现营养配方的精准化与个性化;

  能否通过绿色生产、智能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能否通过科学营销、用户运营构建深度信任关系。

  在全球竞争中,中国乳企需以“全球化资源整合+本土化创新”模式,抢占高端市场与新兴市场,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跨越。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中国奶粉市场调查报告10-01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通用9篇)05-19

奶粉的产品市场分析报告10-30

婴儿配方奶粉调查报告07-13

市场的调查报告07-02

市场调查报告05-01

广告市场的调查报告06-28

市场方面调查报告05-02

市场调查报告06-15

市场专业调查报告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