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调研敬老院报告

时间:2023-10-26 09:20:55 赛赛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调研敬老院报告(通用13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调研敬老院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调研敬老院报告(通用13篇)

  调研敬老院报告 1

  近年来,镇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下,党委、政府始终把解决五保户供养和老年人养老问题作为最大的民生,并以镇敬老院和白顶子村互助养老幸福院为平台,大力支持、扶持家庭养老,推动了全镇养老事业健康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市东北部,与仪陇县相邻,辖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0个合作社,2450户,总人口8113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707人,70岁以上老年人口730人。全镇已享受五保供养人员64人,其中享受集中供养22人。残疾人316人,已办证226人。60岁以上失能困难老人900人,空巢老人600人。

  (一)镇敬老院基本情况

  镇敬老院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九十年代初正式使用,现有建设面积近800平方米,床位45张,实际入住五保老人15人。聘有管理及服务人员2名,其中:院长1名,月工资900元;炊事员1名,月工资600元。

  (二)镇白顶子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于20xx年,20xx年11月份正式投入运行,是整合原派出所及文化站闲置资产改建而成,现有使用面积500余平方米,设有棋牌室、视频聊天室、休息室、阅览室、厨房、餐厅等生活娱乐设施,其主要功能是为白顶子村及附近居委会484名60岁以上老人提供互助养老服务,现聘有1名兼职的管理人员和服务员,月误工补贴800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敬老院方面

  1、基础设施差、设备老化。一是房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虽经几次维修,但由于已使用近三十年,现仍存在多处漏水,后阳台裂缝等安全隐患;二是建设敬老院时未征用、耕种土地,造成现在入住人员无地耕种,造血功能不足。

  2、入住率较低,有一点劳动能力的不愿入住,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高龄五保户又逼迫要求入住,而敬老院目前又无力承担,矛盾重重。

  3、运转经费保障不足。

  一是五保供养人员补助标准偏低,不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特别集中供养人员和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人员。

  二是管理服务人员财政未预算工资补贴,经费无正当来源,只能挤占挪用临救资金等民政专项资金支付。

  (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方面

  1、缺乏管理经验,互助养老中心作用未完全发挥。由于20xx年底才开始运转,在农村属新生事物,加之镇(村)宣传、引导不够,农村还主要依靠居家养老,其功能目前主要还只用于喝茶、聊天、打牌等娱乐功能上,对老年人医疗服务、精神慰藉、权益维护还没做到位,还处在启动探索阶段。

  2、对自愿入住互助养老中心老人缺乏管理经验,目前虽有老人提出入住申请,但由于缺乏经验和经费保障不敢让其入住。

  3、运转经费无保障,目前国家对互助养老中心(包括管理人员工资)无任何补助,为保障其运转,政府只能整合一切民政资金给予适当补助。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高度重视农村养老工作,特别是五保老人和留守老人的养老工作。

  2、加强敬老院、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等养老机构硬件建设,提高农村养老硬件水平。20xx年计划投资10万元维修镇敬老院,投资25万元建设土桥庙村互助养老幸福院一个。

  3、创新思维,大胆探索,吸取别人推进养老事业先进工作经验,提升服务水平,探索出一条适合实际的政府推进养老事业经验。

  4、强化资金保障,20xx年,我们将一方面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将整合一切民政资金确保敬老院和互助养老幸福院正常运转,和老年人正常养老生活所需。

  四、几点建议

  1、建议市财政按一定规模和标准预算敬老院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管理人员工资。

  2、按照区别对待原则,分年龄段和实际身体状况,适当提高五保供养人员、特别是集中供养人员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生活自理人员的补助标准。

  3、上级应给予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生活设施的规范配套。

  4、加大对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管理人员培训和指导,以利于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5、加大对敬老院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硬件建设资金支持力度,不给乡镇留资金缺口。

  调研敬老院报告 2

  一、敬老院基本情况

  县目前共有2所敬老院,分别为县中心敬老院和县镇农村敬老院(20xx年7月正式运营),其中县中心敬老院修建于20xx年,占地面积1200㎡,为2层楼房,共有床位80张,入住老人16名,管理人员3名、服务人员5名,已办理法人证书和18位社会信用代码;县镇农村敬老院,项目总投资780万元,该项目位于镇呷拥社区,占地面积560㎡,建筑为4层楼房(带无障碍电梯),建筑面积2460㎡,共有房间80间。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完成基础建设和部分设施设备采购,预计20xx年7月正式运营。

  二、加强敬老院管理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我县敬老院目前实行公办公营,每年由县财政配套60万元用于敬老院正常运营开支,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敬老院管理服务工作:

  1、建立健全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在工作中,我们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结合敬老院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了《院长岗位职责》、《工作人员岗位职责》、《院民守则》、《卫生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请假制度》、《安全消防制度》等十多项规章制度,实行目标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既做到敬老院的规范管理,又充分调动了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实行院长负责制,突出自我管理,体现以人为本原则。敬老院作为一个大家庭,为了营造和谐、温馨、生活有序“大家庭”氛围,我们在全面推行制度管理的基础上,突出抓好院民自我管理,全院形成周密的自我管理体系,从生产、生活到医疗出行等方面全部实行“院民自治、阳光操作”,提高了院民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增强了敬老院的凝聚力,营造了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敬老院的健康发展。

  3、开展“争创”活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我们敬老院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评选出了一批“五好院民”,还给予奖励。切实调动了院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极大地激发了院民们的生活热情。

  4、安全保障。敬老院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灯8盏、灭火器16个,实行敬老院定期走访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常态化,重点检查用火、用电、用气和食物方面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及时化解院民各类矛盾,从根本上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

  5、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每年爱心企事业单位组织员工到敬老院开展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部分企业每年为院民购置衣物,县医院组织医疗技术骨干为院民做全面免费体检,县委政府每年给老人们拜年并给院民送来慰问品和慰问金。

  6、优化服务,竭力创建星级敬老院。在敬老院管理服务工作中,始终贯串着“爱心管理、亲情服务”这一宗旨。工作人员配备方面:管理服务人员都具备有爱心、有孝心的基本条件,服务人员挂牌上岗,工作主动热情文明,不怕脏不怕累,能耐心细致周到的为老人服务,院民普遍感觉满意;生活方面:每周更换食谱,并由指定供应商供应菜肉奶等生活用品,确保食物安全与质量;医疗方面:全院院民全部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每月定期为五保老人检查身体,准确填写院民健康档案。做到小病不出院、大病有保障,切实做到“老有所医”、“老有所靠”;文化娱乐方面:院内设照料中心,配备电视音响等设备,每天组织跳锅庄等文化娱乐活动,切实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使全体院民切实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思想教育方面:经常组织有文化的院民带领大家学习、收看电视,并加强对职工、院民思想道德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正确引导职工作职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模范、院民主动作争创文明敬老院民,争当文明院民的标兵。

  三、敬老院服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我县敬老院作为一个公办公营性质的事业单位机构,其经费全部由县财政负担,随着对敬老院服务质量上要求逐步提高,所需财政资金逐步加大,同时敬老院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有政府与敬老院、敬老院与院民、敬老院与院民家属等多重关系存在,各种不可预见性的因素较多,矛盾隐患突出,亟待法律法规对敬老院资金管理和服务管理进一步规范;

  2.文化娱乐较为单一:入住院民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为跳锅庄,读书、看报等关内地区常见的老年人文娱方式基本没有,这一方面是由于入住院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另一方面由于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无相应业务水平来院民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

  3.院民高原病较多,普遍体弱,护理难度大:目前我县敬老院共入住16名老人,其中生活部分自理5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4人,我县敬老院护理人员只有4人,且全部为女性,因护理员工资比较低,招不到合格的男性护理工,在对入住院民的生活护理中多有不便。

  四、做好敬老院服务管理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是加强财政和社会慈善资金投入,改善敬老院基础设施;

  二是加强人才引进,提升服务管理软环境;

  三是提高护理员工资,同时引导社工、志愿者等参与敬老院服务管理。

  调研敬老院报告 3

  为丰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并不断提高以文辅政效能,深入基层,了解民生,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近日, 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对永城市十八里镇敬老院的基本情况、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对策与启示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十八里镇敬老院位于十八里镇正西约1公里处,十八里镇敬老院建于2022年,2022年市财政拨款260万进行扩建,总占地面积约22678平方米,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房屋134间。院内有门卫室、医务室、娱乐室、会议室、读书阅览室、餐厅、食堂、洗浴室、健身康复器和四幢两层坐北朝南橫向排列的花园式小楼,被依次划分为普通生活区、特殊护理区,用来供身体条件较好、复员退伍军人以及身体不好需要特别护理的五保老人生活居住。2022年,十八里镇敬老院获得河南省文明示范敬老院;2022年获得了国家民政部创先争优活动优秀服务品牌称号。

  十八里镇目前共有195人名老人享受五保待遇,管理服务人员15名,其中,在敬老院生活的老人有130名,平均年龄71岁,年龄最大的95岁。院方管理人员2名,服务人员13名。是一所集居住、生活、健身、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敬老院。

  二、具点做法

  十八里镇敬老院建院之初,地域偏僻,经费不足,没有管理经验,服务人员极度缺乏,社会上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为在困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广泛争取社会上的理解、支持、信任和认可,镇敬老院迎难而上,不断创新探索,通过集体管理、民主决策、以副养院等方法措施,走出了一条以副业养院,自给自足的服务民生之路,具体做法如下:

  1、领导重视 建章立制 成立了以主管民政工作的副镇长为组长,镇民政所长、司法所长、派出所长、综治办主任、国土所长等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支持协调敬老院的一切事务。在广泛征求供养对象的基础上,制定了院长责任制、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值班制度、保卫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炊事员岗位职责、人员管理规定、食堂管理、财务、卫生、医疗、安全预案、老人亲属、来访人员登记制度、老人外出报告和请假等一系列制度。使敬老院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集体管理 民主决策 提倡、支持、鼓励、积极推动五保老人参加敬老院的各项工作。选择身体健康、有执行能力的老人代表参与选举或者罢免院长;监督院内各项财务开支;定期检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日常事务管理;院民均可以就院内事务发表意见,表达看法,提出要求。积极参与建设、管理内部事务,积极为敬老院的生存发展出点子想办法。及时在公开栏、明白墙上公示收入、开支情况以及有重大影响的决策计划,广泛征求五保老人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他们的监督和质询。在敬老院内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平等、民主、轻松愉快的生活工作氛围。

  3、注重学习 强化服务 十八里镇敬老院除两名管理人员外,其余13名服务人员均是从社会上招募来的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没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因此,定期开办学习班,邀请有关专家和医护人员讲解时事政策、法律知识和医疗陪护、饮食搭配常识等内容成为敬老院日常学习的必修课;周二、周五集中全院人员学习时事政治、听取有关道德品质方面的知识讲座。周一、周三、周五所有管理的服务人员抽出2小时时间听心理知识讲座,不断提升为五保老人做好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积极改善入院五保老人的生活条件。把生活费由2022年每人每天7.4元提高到2022年的9.5元每人每天;每人每年发放冬、夏、春秋装三套和每月30元的零用钱;定期购买给老人洗漱用品;定期为老人理发洗澡。饮食方面,根据不同老人不同的饮食习惯,做到荤素搭配,对患有疾病的老人,指定专门的服务人员送饭送菜,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危老人设有特护区和专职服务人员进行24小时特别护理。敬老院管理人员更是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每逢传统佳节或者有老人过生日,敬老院都要天专门准备一桌饭菜和特定的日蛋糕等向老人表示祝贺,力争让每位老人都过得称心、舒心。五保老人生活的房间,包括冬天用的被褥,夏天用的凉席、空调、电扇等和各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年底还将开展为五保老人供暖活动,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敬老院专门为五保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老人的身体状况、病史,基本情况等,遇到有五保老人住院还指派专人照料。定期走访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并做好帮扶记录。院里专门成立了丧葬小组,具体负责五保老人死后的丧葬事宜,解除五保老人对死后无人过问的担忧。该敬老院自建院以来共安葬32位五保老人,解决了丧葬费用7万余元,从根本上解除了五保老人对身后事的担忧。

  4、以副养院 服务民生 由于五保老人多,镇政府每年扶持的6万元资金和上级主管部门为五保老人拨付的生活费用(每人每年3600元),在当前不断走高的物价水平下,除去吃饭、穿衣支出外,敬老院的电费、娱乐、院内设施维护和老人们的医疗和丧葬等费用支出根本无法得到保证。为了让五保老人吃好、住好、生活愉快、没有后顾之忧,管理服务人员自已动手将生活区后面20多亩闲置土地进行平整后,种上土豆、甘蔗、藕、辣椒、黄瓜、番茄、茄子、空心菜、大蒜、洋葱、韭菜等反季节大棚蔬菜架和红芋等农作物。在后面的小沟旁边,建起板房用来养羊、养猪、养鸭、养鹅,就连房子后面的小河沟里也废地利用,被管理人员用铁丝网圈住用来发展规模养鸡。不仅能保证五保老人吃上新鲜可口的蔬菜,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和大力发展养殖业,十八里镇敬老院逐渐摸索出一条以副养院服务民生的生存发展之路。目前,敬老院每年养羊100多只,年创效益3万元;养猪82头,年创效益2.8万元;③养鸡3000多只,年创效益8.96万元;院内种植大棚蔬菜,年创效益4.6万元。敬老院还根据农村婚、丧、嫁、娶事情多的特点,购买了礼炮车向外出租,年创效益1.2万元;一年下来,纯副业收入达到20.56万元。利润的40%用于保证服务生产,10%用于服务奖励,其余50%全部用在改善院民的生活上,这种敞开怀抱面向社会极富特色的办院模式极大的改善了五保老人的生活条件,为当前形势下举步维艰的敬老院的生存和管理难题,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5、创新形式 形成合力 十八里镇敬老院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实现与社会的互动,积极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敬老爱老工作,促进敬老院事业健康。在有关单位、部门的支持、协助下,镇里的企业及社会团体(华星粉业、聚鑫置业、友谊建筑公司、卢师傅食品公司、华标水泥厂、十八里镇中学、十八里教会、望堂教会、柘树教会)等,每逢传统节日都前来敬老院帮扶慰问,为老人们送去了爱心和真情。十八里敬老院积极争取社会上的力量,通过各种不同形式,表达对老人问题的关注关心,形成合力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

  十八里镇敬老院在实践中,通过积极探索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极富特色的发展之路,但也存在一系列包括服务服务人员专业素质、编制以及年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1、缺少专业人才 人员年龄偏大 敬老院里现有的13名服务人员最大的将近70岁,最小的也过了30岁的年龄。其中小学及小学以下学历的占2人,初中学历的有5人, 6人的学历是高中。他们都是从社会上招聘过来的,有的是退休后村干部,有的是附近村上的闲散劳动力,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训练,虽然有工作热情,为老人们服务的愿望也很强烈,但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缺少专业技能的`服务人员,终将不利于敬老院的长远发展和健康成长,也难以在品质上为老人们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2、人员编制较少 发展后劲不足 上级有关部门为敬老院核准的人员编制远远不能满足为五保老人提供服务工作的需要,也不利于敬老院今后的长远发展。

  四、经验与对策

  十八里镇敬老院面对经费不足、编制及人员缺少等现实困难与问题时,不等不靠不抱怨不伸手,而是立足实际,自力更生,创新形式,通过有限的空间,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出租等副业,充分发掘潜能,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在破解当前敬老院普遍存在的生存与发展难题上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具有鲜明的推广示范意义。

  1、政策支持 政府在财力和人员编制上为敬老院的生存、发展提供切实保障的同时,应在工商、税务、小额金融贷款发放等方面为出台优惠政策,支持有条件的敬老院发展第二产业,千方百计拓宽以副养院的路子。

  2、提高素质 尽快引进受过专业训练、具有临床护理经验的新型人才,加强对现有聘用人员的综合服务技能培训,不断改善服务人员的年龄结构,向着年青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向着人才要效益,向着思路要出路,向着观念要发展。

  3、形式多样 企业或个人在履行社会义务,表达对老人的关爱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在年节或其它时间到敬老院慰问表示关爱,也可以支持敬老院上一些力所能及的小项目,帮助他们强化造血功能。有场地的可以免费或者优惠为老人们活动多提供场所,比方说,卫生医疗组织可以定期为老人提供免费上门的身体检查,客运和景区可以联手为五保老人提供免费出游活动,电影公司或都剧团登门为老人送艺术进敬老院等等。

  4、示范推广 我国目前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群成为对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问题,如何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是事关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十八里镇敬老院的做法,不仅对所有地处农村的敬老院有鲜明的示范意义,也对地处城区的敬老院的生存发展起着积极的表率引领作用。通过挖掘自身潜力,争取社会力量支持,从力所能及的小项目、小服务做起,抓住机会为敬老院的发展和自立拓宽道路。

  调研敬老院报告 4

  一、敬老院概况

  县城目前有两家敬老院,分别是县中心敬老院和县镇农村敬老院。县中心敬老院成立于20xx年,占地面积1200㎡,为两层楼房,设有80张床位,现有16位老人入住。此外,敬老院管理人员为3人,服务人员为5人。敬老院已取得法人证书和18位社会信用代码。县镇农村敬老院共投资780万元,位于镇呷拥社区,占地面积达560㎡,为四层楼房(带无障碍电梯),建筑面积2460㎡,共有80间房间。敬老院的基础建设和部分设施设备采购已全部完成,预计20xx年7月投入运营。

  二、加强敬老院管理的措施与效果

  敬老院属于公营机构,每年享受县财政配套的60万元用于正常运营开支。在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管理服务工作:

  1、建立制度,确保统一规范管理。我们遵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出院长、工作人员和院民的职责划分、守则规定、卫生、食堂、财务、请假和安全消防等十多项章程,通过目标管理和岗位责任制来提高全员工作积极性,做到敬老院的规范管理。

  2、推行院长负责制,关注自我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作为一个大家庭,敬老院通过制度管理并加强院民自我管理体系,从生产到生活、医疗出行等各方面推行“院民自治、阳光操作”,激发了院民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提升了敬老院的凝聚力,打造了和谐、温馨、生活有序的家庭氛围。

  3、开展“争创”活动,调动积极性。敬老院积极组织“创先争优”活动,评选出一批“五好院民”并进行奖励,调动了院民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了敬老院的发展。

  4、保障安全。敬老院已制定应急预案,配备8盏应急灯、16个灭火器。同时,实行定期走访制度、常态化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检查用火、用电、用气和食物方面的安全隐患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及时化解院民各类矛盾,从根本上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

  5、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每年许多爱心企事业单位组织员工到敬老院开展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部分企业每年为院民购置衣物,县医院组织医疗技术骨干为院民做全面免费体检,县委政府每年给老人们拜年并为院民送来慰问品和慰问金。

  6、优化服务,致力创建星级敬老院。在管理服务工作中,敬老院始终坚持“爱心管理、亲情服务”这一宗旨。服务人员都必须具备有爱心和孝心的基本条件,并挂牌上岗。他们主动热情、文明礼貌,能够耐心细致、周到地为院民服务。每周都会更换食谱,并由指定供应商提供菜肉奶等生活用品,以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全院院民全部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每月定期为五保老人检查身体,并准确填写院民健康档案。敬老院设有照料中心,配备电视音响等设备,每天都会组织文化娱乐活动。同时,敬老院加强对职工和院民思想道德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并带领大家学习、收看电视节目。全体院民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三、敬老院服务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敬老院作为一家公办公营事业单位,其经费全部由县财政负担。随着对敬老院服务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所需财政资金逐步加大。敬老院作为一家服务行业,存在着政府与敬老院、敬老院与院民、敬老院与院民家属等多重关系。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矛盾隐患突出,因此亟需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对敬老院资金和服务管理。

  2.文化娱乐不够多样化:入住敬老院的老人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为锅庄跳舞、阅读和浏览报纸等,缺乏更多元的活动。一方面,老人们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敬老院的服务管理人员缺乏开展更为丰富的.文娱活动所需的专业素养。

  3.老人普遍身体虚弱,护理难度大:目前,该县敬老院共有16名老人入住,其中有5人能够自理生活,4人完全不能自理。然而,因为敬老院的护理人员只有4人,且全部为女性,再加上护理员的工资较低,难以招募到合适的男性护理工,因此在给住院老人提供生活护理方面遇到了很多的困难。

  四、加强敬老院的服务管理工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增加财政和社会慈善资金的投入,改善敬老院的基础设施;

  二是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提高服务管理的软实力;

  三是增加护理员的工资,同时引入社工和志愿者等人力资源,共同参与敬老院的服务管理工作。

  调研敬老院报告 5

  一、基本情况

  (一)农村五保供养

  全镇总人口1.86万人,农业人口1.84万人,全镇现有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对象136人,其中集中供养41人。集中供养标准为360元/人/年,分散供养标准为250元/人/年。

  (二)农村敬老院建设

  全镇现有投入使用的农村敬老院2所,由镇政府兴办、管理,床位数共计64张,入住率70%。农村敬老院工作人员6名。(院长2名,其他管理人员4名)

  (三)其他情况

  供养资源利用较好,入院程序规范。按照个人申请、乡镇审批的程序严格执行。实行以副补院,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利用土地和闲置劳力发展小型种养殖生产经营活动,自给自足。

  二、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财政压力大。

  2所敬老院建于2008年,遗留工程欠款20余万元至今未还清,乡镇财政压力大。

  (二)农村敬老院无机构和人员编制

  农村敬老院没有正式的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聘请老村干部代为管理,工资待遇低,院长1100元/年,其他管理人员1000元/年,无其他奖金和福利,工作人员无法全身心投入敬老院工作。

  (三)管理落后、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近年来,我镇农村敬老院制定建立了一些民主管理、财务管理、院务公开、卫生管理、安全管理等制度,但制度具体落实不够等问题明显存在。管理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程度偏低,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学习,缺乏敬老院管理的专业知识。管理制度执行力和操作性不强。

  (四)供养标准偏低,经费投入不足

  全镇的敬老院资金来源主要是五保供养金,远远不能满足敬老院正常运转。要真正解决五保供养对象吃、穿、住、医、葬的问题仍然是杯水车薪。

  (五)五保对象心灵上的“供养”不够。

  社会舆论对敬老院的认识有偏差,造成有些五保对象只要家里还有田土有破房,就不愿意入住敬老院,免得让人说闲话;社会关爱程度不够。供养对象解决了吃、穿、住的问题,但是与社会的融入不够,造成对象性格孤僻怪异,容易产生矛盾纠纷。

  三、对策与建议

  (一)科学规划,加大建设投入

  建议各级财政加大对敬老院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以财政供养为重点的五保供养工作新体制,并随着经济发展适当提高。重点建立政府扶持农村敬老院建设和发展的'长效机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捐助或兴办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各种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模式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合理安排,加强机构、人员、经费配备

  建议将乡(镇)办农村敬老院登记为事业单位,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民政部门提出意见,报县人事部门同意,采取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工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除供养经费外,人员工资和管理经费由县级财政足额列入预算。

  (三)抓好管理,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敬老院建设要杜绝重建轻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敬老院各项管理制度并不断优化和创新,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民主监督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院务公开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要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有效实施,让院民广泛参与院务管理。同时,加强农村敬老院工作人员培训力度,提高管理水平。

  (四)营造社会关爱氛围。

  组织单位、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敬老院建设,除了为供养对象提供硬件设施外,还要注重对供养对象的关爱与帮扶,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服务。

  调研敬老院报告 6

  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改善农村五保群体的生活状况,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维护农村大局稳定、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经过多方努力,我市农村敬老院建设有了快速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渐显现,我市农村敬老院的现状远不能够满足五保老人的需要,成为制约我市五保供养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使我市农村敬老院建设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在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根据市纪委的要求和局党组的统一部署,对全市农村敬老院建设现状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全市敬老院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市实际供养农村五保对象17693人,其中分散供养14430人,集中供养3263人,集中供养率为19%,离省政府提出的20xx年集中供养率达50%的目标相差甚远。我市现有农村敬老院91所,可入住床位3758张,现实际入住五保老人3263人,入住率为87%。除去资源整合因素,乡乡基本建有敬老院。91所敬老院共有管理人员258人,其中60以上的180余人,占管理人员65%;高中以上文化69人,初中以下文化189人,除少数敬老院院长由社区、乡镇干部任职外,其余人员均是临时人员,月工资最低180元,最高600元,平均400元左右。20xx年我市的集中供养标准为年人均2000元,20xx年调高至年人均2245元,资金来源于省财政年人均850元补助,其余由县(市)区、乡镇财政补齐,市财政每年拿出12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支持各县(市区)敬老院建设。从20xx年3月份起,供养经费按月由县(市区)财政专户直接拨付到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实行专户储存,专帐核算。

  20xx年以来,全市共改扩建农村敬老院30所,新增建筑面积26575平方米,新增床位1953张。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认识不足的问题。少数乡镇党委政府在认识上有差距,重视程度不够,改扩建进度缓慢,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造成敬老院管理滞后、基础薄弱,一些孤寡老人对敬老院缺乏了解,也一定程度造成部分敬老院孤寡老人“不进来”、入住率低的问题。

  主要原因:一些领导缺乏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责任意识不强,对农村敬老院宣传力度不够。

  敬老院规模小,基础设施简陋。我市现有农村敬老院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小、房屋数量少,建筑结构不合理,设施陈旧老化不配套,基础条件差等问题,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落后与每年增加五保集中供养住户之间的矛盾突出,虽然近几年我们加快了改扩建步伐,但历史欠帐较多。

  主要原因:基础薄弱,农村敬老院建设没有跟上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管理落后、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通过多年努力,全市每所敬老院均制定建立了民主管理、财务管理、院务公开、卫生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经营等制度,但制度不配套、内容肤浅、具体落实不够等问题明显存在。现住敬老院院长大多都是本乡镇的村民或是村干部,管理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学习,缺乏敬老院管理的专业知识。

  主要原因: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低,选聘机制不畅,教育培训不够,管理制度执行力和操作性不强,院长素质不高也是敬老院管理不善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是供养标准偏低,经费投入不足。全市的敬老院资金来源主要是五保供养金和城乡低保金,慈善捐赠虽有但远远不够。虽然省、市文件均要求将院长和工作人员的工资、敬老院工作经费及老人的丧葬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但一些地方仍未能纳入。我市的集中供养每人年标准2245元,虽较以前有一定增长,但因物价上涨较快,标准仍然比较低。影响了五保老人生活水平提高。

  主要原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快,县(市、区)、乡镇投入不够、违规挤占供养经费现象存在。

  (二) 是集中供养率不高,老有所乐尚待突破。截止20xx年底,我市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为19%,与周边一些市相比还有明显差距(黄山市30%、芜湖市30%),离省政府50%的目标要求差距很大。

  主要原因:一些地方对敬老院建设缺乏责任感,有些甚至认为是种负担,领导过问少,群众关心少,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二是尽管各乡镇虽有敬老院,但由于财政困难,资金投入少,设施落后,五保老人入户院积极性不高,导致分散供养的多,集中供养的少;三是由于一些五保老人,脾气古怪,难以合群,加上观念陈旧,恋家恋土,始终惦记着自己的一点私产不忘,不愿入住敬老院。

  对策与建议

  以提高认识为主导,抓住破解难题的切入点。各级党委、政府要增强责任意识,把敬老院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列入党委、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中去,作为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升迁使用挂起钩来。民 政、财政、卫生、人事、劳动、监察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各级要进一步加大对敬老院的宣传,摒除陋习和偏见,让群众正确认识敬老院,营造敬老、爱老的舆论氛围。让五保老人“进得来”,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社会的.温暖。

  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构建五保对象的和谐家园。

  敬老院建设要杜绝重建轻管,就必须要有一个好制度、一个好院长、一支好队伍。要建立健全敬老院各项管理制度并不断优化和创新,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民主监督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院务公开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要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有效实施,让院民广泛参与院务管理,从而达到民主理财、干事清正、心齐气顺的效果。

  选择好院长是搞好敬老院工作的关键要素之一,要按照敬老院工作特殊性的要求选人用人,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坚决避免用人上的优亲厚友。各县市区要认真执行省财政厅、省民政厅(民福字[20xx]115号)文件的规定,选聘好管理人员,加大对院长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做好敬老院工作的自觉性、责任心和能力水平。各地要按照省民政厅、财政厅下发的《关于全省农村五保供养机构管理经费列入县、乡财政预算的通知》要求,将管理工作人员的生活补助和管理工作经费落实到位,确保敬老院管理人员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正常运转。

  各敬老院要努力营造卫生健康的优良环境和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的氛围,最终达到构建五保对象和谐家园的效果,让入院老人“留得住”、“养得好”。

  因地制宜,以副补院,增强五保供养的自身实力。

  院办经济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各乡镇敬老院可利用土地、水面等,开展一些种植、养殖等生产经营活动,力争蔬菜、副食自给,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有条件的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大做强,没有条件的要通过政府支持,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积极努力创造条件,走出”以副补院“的新路子。同时,要处理好生产经营与院务管理的关系,让五保对象在自愿参与适合他们身体状况的生产劳动,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提升敬老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各地要根据省民政厅、财政厅联合印发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实施办法》规定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编制20xx年至20xx年建设规划,确保20xx年底前,五保集中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敬老院的扶持力度,加大医疗救助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对敬老院各项资金的监管,全面实现“县级直达“的管理办法,有效保证和维护五保对象的生活权益。

  县市区和乡镇要摒弃等靠要思想,充分整合资源,多方筹措资金,采取财政补贴、社会募捐、乡镇自筹的办法来加大投入力度。要创新手段,广泛宣传,借助社会力量推动敬老院建设;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心与热情,鼓励他们捐款捐物参与敬老院建设;市级政府逐年加大“以奖代补“建设敬老院的力度,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对敬老院减免优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帮助敬老院的良好氛围,为敬老院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资金和物质支持。

  调研敬老院报告 7

  一、调研内容

  生活中有种悲伤叫白发人送黑发人,有一种孤单叫茕茕孑立、无人依靠,有一种伤害叫先天残疾、后天不完整,有一种痛苦叫低智低能……但是,这些不幸的人们都能在敬老院里找到一份温暖和归属感。敬老院是收容孤寡老人的安身之所。

  我们学院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增进对社会的认识,组织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特别选定了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xx镇的新建敬老院作为实践地点。

  我的实践经历:一开始我只是打算见到院长盖个章,拍几张环境照就可以了。但是,那天正好有位老人去世,根据他的遗愿要葬在家人旁边,可又因为无亲无故,所以被送到了敬老院。当时我并没有见到院长,便向一位老人表明了我的来意。他十分热情地引荐了其他老人认识我,他们看到我带来的相机都特别开心,要求我为他们拍照。在那半天的相处中,我和老人们相处得非常愉快。于是,我决定按照学院的要求进行实践。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除了帮他们扫地,我更多的时间是陪他们聊天。

  二、调研资料:

  敬老院于20xx年底正式注册成立,投资近三十万用于新装修改建设医疗、休闲、养老、托老的较为完善的综合性老年服务中心,推进社会福利和现代化进程,切实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和老有所医的问题。敬老院位于小学后面的山顶,虽然院子占地面积较小,但外面的空间非常宽广,是老人们散步休闲的好地方。

  农村敬老院孤寡老人的生活情况:目前敬老院里有22位老人,他们都是没有直系亲属的孤寡老人,是各村送过来的。在院里多数老人患有各种疾病或身体不便,但他们可以在这里得到照顾和关爱,有一个家,也有归属感。

  寄养模式为老人提供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每间房间都配备一整套的床上用品,同时每位老人都会得到敬老院分发的各季节的衣物,解决老人温暖的问题。此外,每间房间还配有电视,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敬老院设有医务室,老人们可以及时得到医疗帮助而不用担心高昂的医药费。专业厨师为老人们提供营养丰富的荤素搭配餐食,老人们只需进入惊心为他们准备的餐厅就能享用美味的餐食。在这个小小的.敬老院里,老人们不仅拥有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而且无后顾之忧地享受生活。

  老人的普遍特征:

  大多数敬老院的老人都是孤苦无依、五保户,他们长时间缺乏家庭温暖和亲情支持,造成情感淡漠。由于缺乏亲合、博爱、依附和合作这些美德的培养,加之身心缺陷、知识和能力匮乏、人生经历坎坷、社会情感关怀不足,许多孤寡老人产生孤僻和冷漠等性格障碍。他们渴望关心和慰藉却不主动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对他人的痛苦麻木不仁。

  这造成了农村孤寡老人缺乏生存资源和社会支持,心理上处于弱势地位和行为出现偏差的根本原因。这种情况根源于文化制度、价值观念和社区习俗等不完善的公平和人道。

  三、调研结果:

  我之前一直认为老人们在敬老院里过得很开心。因为他们可以不用担心生活和有相关人员照料,可以根据兴趣自由地发展爱好,例如散步、晒太阳、聊天或演奏乐器。但经过对老人们进行调研后,我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多数老人进入敬老院后,基本上就没再走出去过。他们只在室内自娱自乐,很少进行互动交流,即便有些老人经济宽裕可以玩麻将,也是极少数。这种孤独寂寞的状态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了影响。

  (二)此次调研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福利院的老人们非常孤独。当我坐在一位老奶奶旁边和她聊天时,她那充满绝望的眼神让我感到心酸。老人们渴望健康和关注,我们年轻人所能做的除了基本的照顾,还应该关心他们的精神需求。

  四、我的调研体验:

  (一)调研让我深刻地了解了福利院老人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精神上所面临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探望老人,和他们交流和分享快乐。老人们会因为与年轻人的交流而感到欢迎和愉悦。

  (二)我的调研结果显示以下问题:

  1. 一小部分老年人态度不积极且在生病时不配合治疗。

  2. 老人们缺少业余活动,局限于看电视和散步,这不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3. 老人很孤独。

  4. 福利院有些政策没有落实,而且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覆盖面窄、标准过低、保障范围不全面、保障方法简单等问题,无法体现人文关怀。

  五、我的建议:

  1. 针对养老服务员在专业培训、责任意识和素质等方面进行提高,让他们能够以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老人,提高服务水平,真正尊重老人,遵守规章制度,熔化在工作服务中的热情,以实现养老尊老社会氛围的和谐。

  2. 探索全社会养老的新途径。通过广泛宣传、倡导,让企业家和社会各界都能向福利院贡献一点资金,缓解资金困难,改善福利院的条件,让养老服务更好。

  3. 改善医疗条件。由于进入福利院的老年人体质较弱,年龄偏高,急症和顽症、重症较普遍,他们的医疗需求迫切,我们应该更多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4.建议增加敬老院内的标语和宣传内容,可以在墙壁、四周、长廊等地方悬挂、书写标语、口号,或者喷塑画来弘扬敬老、爱老的价值观,以创造一个文化浓郁的环境。同时,每个院民都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哪怕能唱一首歌、说几句话、拉一曲小提琴,都应该鼓励他们参加到各种活动中,增添精神生活的乐趣。

  5.由于敬老院与学校毗邻,建议敬老院的负责人与学校领导联合实施送温暖活动,组织学生们义务前往敬老院探望老人,因为老人最需要的是关爱。这不仅是为老人提供生活上的帮助,也能让青少年更好地领悟孝道,并促进学生与社区的互动和融合。

  调研敬老院报告 8

  根据工作安排,4月22日,县政协副主席方世根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常委,对我县农村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实地参观了连江镇敬老院和县社会福利院,并在民政局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有关部门情况汇报,并就该项工作进行了讨论交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以来,我县紧抓民生工程建设机遇,按照“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多方筹资,建管并举”的原则,对全县农村敬老院及社会福利院进行了新建、改建和扩建,全县累计投资6000多万元,完成建筑面积40000多平方米,新增土地面积150多亩。截至目前,全县22个敬老院、1个福利院全部得到了新建或改扩建。20xx年又争取了3所农村敬老院、300床位改扩建项目。完工后全县农村敬老院集中供养床位将达到4560张,集中供养率将达到56%。截至20xx年3月份,全县五保供养对象8058人,其中分散供养五保对象3884人,集中供养五保对象4174人。集中供养标准年人均3410元,分散供养标准年人均2560元,均按季度由县财政实行一卡通打卡发放。20xx年我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县,是安徽省唯一受表彰的县。

  二、存在问题

  (一)入住率偏低。

  受传统观念影响,加之宣传引导不足,已建成的农村养老院和福利院普遍存在入住率低的问题,目前按照民政部门提供的数字,全县五保供养对象8058人,集中供养只有4174人,入住率不足52%,这与上级要求在十二五末集中供养率必须达到70%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二)管理服务人员不足。

  目前各乡镇敬老院管理人员缺少,工作人员年龄大、文化低,素质不高。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与供养对象比例为1:20左右,与省里要求1:10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

  (三)工作人员待遇偏低,人员队伍不稳定。

  目前,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大都是聘用制,他们每月的平均工资为500-600元,均没有参加各类保险。

  三、工作建议

  (一)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提高五保人员集中供养比例。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乡镇及县民政部门应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加大政策和工作宣传力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动员符合集中供养条件的农村五保对象参加集中供养,提高床位利用率,促进社会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稳定人员队伍,调动管理服务人员的积极性。

  为适应敬老院管理工作的需要,各级都要加大投入,加强敬老院、福利院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及时配齐配强管理人员,切实解决好敬老院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参照相关政策落实其养老、医疗等福利待遇,消除后顾之忧,促使其安心工作,稳定队伍,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三)加强敬老院规范管理。

  从建章立制入手,建立健全敬老院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职责,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人性化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建议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将敬老院列入事业单位,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并将敬老院管理配套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敬老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四)加大敬老院福利院建设和管理投入。

  县财政应加大对敬老院和福利院建设管理经费投入,不断改善五保集中供养条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提供捐助和服务,关心支持社会养老事业。已建成的敬老院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一方面可以试行公办民营,提高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闲置土地,发展院内种养项目,增强敬老院自身发展能力,努力推动我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调研敬老院报告 9

  根据年初工作安排,近期,我局组织部分民政工作监督员成立专门调研组,按照创“全省农村敬老院”考核标准要求,对全县17个农村敬老院工作进行了全面、扎实的评估视察,并与乡镇负责同志、民政助理、敬老院院长及部分敬老院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通过评估视察,我们感受很深,认为我县农村敬老院建管工作成效显著,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民政系统的一面旗帜,能够取得这样的局面,确实来之不易。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县敬老院事业成效显著。

  “十一五”以来,县委政府把农村敬老院建管工作纳入实事办理,先后新建和改扩建乡镇敬老院20所,新建“五保之家”12个。到2013年6月底,我县集中供养农村五保对象2623人,集中供养率达42%,逐步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五保供养机制,解决了特殊困难的五保供养对象的吃、穿、住、医、葬、教等方面问题,受到了老百姓的赞可,给党和政府树立了崇高的形象。我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县”、“全省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县”,中组部远教办和民政部以我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典型经验为题材,拍摄了专题片《这里夕阳无限好》面向全国推广。其突出特点表现在:

  (一)设施完备。全县先后投入资金5500万元(其中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250万元,民政投入2500万元,乡镇投入1100万元,社会捐助资金 620万元),对敬老院进行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分步新建或扩改,达到一乡一院,使大多数敬老院建成了标准较高的花园式敬老院,院内食宿、活动和生产生活设施齐全。宿舍配有厕所,添置有电视机、衣柜和床上、洗漱用品。安福、新安、合口、官亭、四新岗、佘市等敬老院建有门球健身场、阅览室、棋牌室、医疗室、商店、洗衣房和晒衣棚等设施,院内花坛花草、草坪生机盎然,还有蔬菜、果园、鱼池基地和牲猪、羊、家禽养殖栏舍,为五保老人和社会寄养人员创造了安全舒适、快乐幸福的环境。如安福镇敬老院占地面积25亩,是按“五”标准设计建造的,可容纳130名老人居住生活,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首批十个模范敬老院”之列。

  (二)管理规范。为加强敬老院的规范管理,县委政府出台了农村五保供养、基本医疗费用补助和敬老院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和文件,县民政、救助局制定了乡镇敬老院目标管理、资金管理和评选考核办法,乡镇敬老院建立了院务、食堂、财务、安全等管理制度,健全了会议、学习和请销假台帐,规范了院长职责、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院民守则等,并将这些制度、职责上墙公开公示,接受各方面监督。我们这次对社救局、各敬老院执行各项政策制度的情况进行全面视察,察看了所有政策制度的执行台帐,并分别进行量化评估。从整体上看,我县农村敬老院严格按照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各项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服务周到。“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亲。”工作人员把供养对象当亲人照顾,供养对象团结互助已在各敬老院蔚然成风。敬老院工作人员几乎没有休假日,为供养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周到服务。他们将供养老人代表组成劳动、卫生、安保、后勤、护理等工作小组,引导供养人员开展院民自治,和谐共处,发挥余热。他们坚持生活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理念,使供养老人时时有人问、病了有人护、每月有零花钱、过年有压岁钱、生日另开餐;热天为老人房间安纱窗、门帘、置电风扇、安装空调集中老人除热解凉;冷天为防冻设烤火房驱寒保暖。同时,他们还坚持因地、因时制宜,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如安福敬老院组织打门球、太极拳;合口敬老院组织拍“全家福”;新安敬老院老人自编自演评书节目等等,使入住老人自娱自乐、老有所乐,有效丰富了供养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走访供养老人时,几乎个个绽开童颜般的笑容,高兴地对我们说:“社会上有儿有女的老人还不如我们生活幸福!”

  (四)社会参与。关注农村五保对象就是关注最基层、最基本、最直接的民生,办好敬老院就是的以人为本,为民解难的实事。我县敬老院的兴办得到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支持和称赞。比如敬老院建设与管理先后得到国家项目支持、各级领导的指导和民政、财政、建设、国土、交通、广电、水利、电力、林业、税务、能源办等部门以及所在村组的大力支持,还有滕芳、王国海、李爱军等社会爱心人士为陈二、停弦、合口等敬老院捐资捐物,慰问入住老人,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我县敬老院声誉远播,先后接待省内外110批1300人次的考察团来临参观学习农村五保供养经验,还吸引了许多社会人士放心地把父母送到敬老院寄养。据统计,目前全县有283位社会老人入住敬老院安度晚年。

  二、我县农村敬老院的问题凸显。

  我县敬老院工作虽然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但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会导致这项工作迅速滑坡,严重阻碍养老事业发展。

  1、责任主体不明。县委政府出台的《XX县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敬老院是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由乡镇人民政府主办并负责管理”,乡镇敬老院建设与管理实行“政府负责、民政指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责任格局。视察发现,乡镇敬老院工作绝大部分时候只是民政部门在唱“独角戏”,大部分乡镇政府没有真正把敬老院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很少为敬老院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对此,供养对象反响强烈,社会人士表示不满。

  2、工作运转艰难。去年县政府为敬老院工作人员核配编制,今年,县财政预算工资每人年均8000元,每院工作经费年 3万元包干。这些经费远远不能满足敬老院工作人员工资、水电、办公、交通、设施维护、用品添置等等的开支需求,合口、烽火、文家等敬老院还要负担当地村组土地租赁费用。农村敬老院普遍反映工作艰辛,运转艰难,难以为继。修梅敬老院两任院长都因工资低请不到工作人员,跟妻子做工作到院里当助手才维持敬老院的日常运行。

  3、人员待遇低下。敬老院供养对象大都年龄偏大,整体素质低,性格孤僻怪异,还有部分智障、聋哑、肢体残疾、精神障碍老人,有的生活不能自理,工作人员要照顾这些入住对象的起居生活,每天几乎十个多小时连轴转,没有节假日,连春节都要放弃与家人团聚,兢兢业业的工作,其工作压力、劳动强度很大,但他们的薪酬待遇很低,是所有事业单位人员最差的岗位。据调研,待遇较高的安福敬老院工作人员月薪工资1000-1300元,其他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月薪工资仅800-1000元,就是这样低的劳动待遇,有的敬老院还不能按时兑现。由于工资待遇低下,敬老院很难聘请到适合人员,有不少敬老院出现工作人员频繁辞工、请不到人的现象,危及农村敬老院的生存。

  4、居住环境堪忧。我县农村敬老院虽然达到了一定规模和水平,但发展很不平衡,尤其是基础设施差,如修梅、九里、文家、太浮、烽火等乡镇敬老院房屋破旧,设施简陋,不少屋面漏水、墙体发霉,严重影响入住对象的生活质量。另外,由于受管理者素质、工资待遇和设施条件等的限制,有的敬老院入住率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有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够到位,存有工作死角,供养对象宿舍的内务整理比较杂乱等等,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强力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刻不容缓。

  农村敬老院的建设与管理,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民心工程”和 “德政工程”,每年都列为各级政府实事办理项目。为了切实推进我县农村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其服务质量和水平,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务必引起各位领导重视。

  第一,要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树立党政形象、改善民生、稳定一方社会和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县、乡镇党委政府要把农村敬老院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及时解决敬老院发展中的问题。县委政府要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建管敬老院的主体责任,把敬老院工作纳入乡镇年度责任目标的.考核内容,使敬老院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事事抓落实。像重视教育一样,重视养老事业,加强敬老事业的宣传,营造尊老、孝老、爱老的社会氛围,每年“重阳节”和“春节”要开展相关活动,为敬老院的发展献爱心,办实事。同时,加强监督,把养老设施布局、资金使用、建设与管理纳入法纪监督、民主监督和新闻监督的轨道,不断提高养老事业规范化、社会化水平。

  第二,要科学调整提升。要根据社会老龄化不断增长的趋势,调整思路,科学布局,制定未来10年乃至20年的养老发展规划。一要配套提升,对建设与管理已具备规模的敬老院,如安福、官亭、四新岗、新安、合口、佘市、陈二、停弦等敬老院,要进一步配套完善设施,扩大养老规模,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发挥其效能,使之逐步形成中心敬老院格局。二要抓好维护,对文家、太浮、柏枝、九里、杉板、烽火等条件较差的敬老院,目前在县、乡(镇)财力又不充足情况下,不必作大的维修改造,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维持好现状。同时谋划制定关停合并规划,适时实施。三要整合资源,全县兴办一家由政府出资建设的大型多功能的高、中、低档齐全的养老机构,尽力使这个养老福利服务中心设施完备,建设一流,环境幽静,服务上乘,既能满足社会各类人群各种不同的养老需求,包括观光旅游式的度假养老,又能吸纳低收入人群,包括农村“五保”对象在内的人士居住生活,把需要入住的社会老人和农村“五保” 老人统一起来,建成全县规模的养老中心。同时,要探索创新以县养老服务中心带动其他敬老院建设与管理模式,借鉴外地做法,将敬老院所有管理责、权统一划归民政局,以节约行政成本,有利事业发展。另外,要针对国家支持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广泛宣传,动员有实力、有诚意且不附加任何条件的社会人士兴办养老机构,真正为老人提供幸福的养老场所。

  第三,要增加经费投入。经费不足是影响敬老院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县政府要对全县农村敬老院认真组织调研研究,拿出切合实际保运转的经费预算方案。建议在保障五保供养对象基本生活、医疗和丧葬长期机制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增加财政对敬老院工作经费追加、用品添置的项目预算。乡镇政府应负起主体责任,认真解决敬老院修缮、丧葬经费不足等问题。要组织部门单位、站所、企业、村(居)委会和社会爱心人士定期或不定期到敬老院开展各种活动,捐钱捐物。敬老院要紧缩开支,广辟财源,认真办好院办经济;切实改善老人生活,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社会寄养人员入住敬老院,扩大入住规模,以弥补自身经费不足问题。财政、审计、经管等部门要加强敬老院资金使用情况的指导和审计,确保敬老院资金的专款专用,用到实处。

  第四,要提升管理水平。要坚定不移地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县关于农村敬老院的各项政策规定和管理办法,进一步探索创新,建立完善敬老院工作、生活的各项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乡镇政府要选配好德才兼备、充满爱心、积极能干的敬老院长,调整充实其工作人员。民政部门要加强人员培训,加大敬老院各项管理、服务规章制度执行落实的指导监督力度,严格各项责任目标考核,依规兑现奖惩,以充分调动所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敬老院要切实树立“以人为本”、 “一切为了入住对象,为了入住对象的一切”的理念,真正把入住对象作为亲人照顾,认真做好入住对象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耐心细心照顾好入住对象的起居生活,引导其力所能及参加院务和文化体育活动,使他们时时处处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幸福快乐地在敬老院里生活。

  调研敬老院报告 10

  一、基本情况

  我区11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9万人,辖区办有1个救助站,1个福利院,25个敬老院,其中1个区级中心敬老院(与区救助站合署),11个乡镇中心敬老院,13个由中心敬老院管理的敬老院。所有敬老院都开办有食堂和医务室,全部未申办餐饮服务许可证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十分严重。

  二、主要问题

  (一)食堂厨房硬件设施达不到食品安全要求。

  1、厨房设施布局不合理,未按生进熟出设置。

  2、无专用配餐间,无紫外线消毒设施。

  3、部分厨房地面脏、烂,平房未吊顶,无“四防”设施。

  4、厨房燃料用天然气的4个,用蜂窝煤、散煤的21个。

  5、部分厨房灶台、操作台、厨柜脏、烂,无冰箱、消毒柜,有的已坏或未正常使用。

  6、部分食堂无库房,有的库房无货柜、货架,食品与非食品混放,不通风透气,无“四防”设施。

  7、部分厨房紧邻猪、羊、鸡舍等有严重污染源的场所。

  8、无餐具专用消毒保洁柜。

  (二)医务室设置达不到标准要求。

  1、一部分医务室与寝室在一起,未分开设置。

  2、部分医务室无药品专柜,药品和其它物品混放在一起。

  3、部分医务室虽有药品专柜,但是药品和消杀用品、生活用品混放在一起。

  3、部分医务室有量抗生素等处方药和降压、降糖等药品。

  4、无药品发放和使用记录。

  (三)无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要求,安全意识和卫生习惯差。

  (四)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厨师无健康体检证明,未经过专业培训;医务室人员无医师或药师证。

  (五)部分敬老院购进食品未索证索票,未建立进货台账,未实行出入库验收;未建立药品进出台账记录。

  (六)部分敬老院使用的井水等自备水源,无卫生部门水源水质检验检测报告。

  三、几点建议

  (一)落实责任。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由地方各级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主管部门和承办者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二)密切配合。食安、乡镇、街道、民政、食品药监、卫生等单位,要按照各自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的职责分工,在食安的统一领导下,在民政主管部门的具体组织下,密切配合,加强监管,履职尽责,确保安全。

  (三)整改设施。厨房、库房设备设施规范,是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对严重的安全隐患,要加投入,立即整改,早日达标。建议在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情况下,敬老院不单设立医务室,看病用药可联系就近乡镇医院或村卫生室。

  (四)完善制度。各相关单位要按照职能要求和法律法规规定,制定食品药品安全各项管理制度,并督促落实。

  (五)开展培训。民政、卫生、食品药监等部门要立即组织开展培训,努力提升各敬老院相关人员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从业水平。

  (六)办理证照。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积极整改、完善、提升,力争早日达到食品药品安全规范要求,及时申办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等证照。

  调研敬老院报告 11

  一、调研目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在社会人群中的比例逐渐增大,特别是“四、二、一”现代家庭结构已经显现,很多老年人过着孤寡的生活,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老年人的赡养、医疗保障、社会服务等问题日益凸现,必将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影响和挑战。

  通过我们探访淄博市淄川区金山镇养老院的具体情况,以及养老院的实地走访考察,询问老人与护理人员的生活情况,国家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老人们希望得到怎样的护理。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淄博市老人院,疗养院的实际情况,并参考有关学者对敬老助老问题的看法和建议,通过影像记录的方式真实记录本地区养老事业的发展现状,充分考虑淄博市的地区特点,提出自己对敬老问题的看法。

  二、调研应用价值: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的发展进程,加快发展与老年人相适应的疗养院已刻不容缓,通过调研研究真正达到问情于民,发展为民的初衷,老人的子女面临着工作繁忙和赡养照顾老人的现实矛盾,通过养老院的发展建设将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心舒适的养老环境,缓解子女在工作繁忙与照顾老人间的矛盾,这将有利于青年人安心的工作,更有利于提高青年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更有可能提高淄博市在周边地市间的影响力。

  此次调研报告出现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当得到重视,通过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提出绝佳的解决方案,为其他地区的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典范。

  三、调研内容:

  四发起人及运行状况:乡敬老院由县政府民政局进行组织建设。敬老院组织结构由县政府民政局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下设文化小组,安全小组,膳食小组,卫生小组。相关职责如下:

  敬老院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一)热爱本职工作,廉洁自律,事业心强,爱岗敬业,以院为家。

  二)尊重五保老人,互尊互爱,想为院民所想,急为院民所急。

  三)抓好庭院经济发展,除上级保证院民基本生活费外,庭院经济纯收二万元以上。

  四)工作人员团结协作,献计献策,使院民度过幸福的晚年。

  敬老院炊事员职责

  1、负责敬老院和院民的膳食工作,每天三餐,按时供,开饭时间保持半小时,每天保障院民的热水供应。

  2、注意营养,合理配餐,根据五保对象的饮食特点或医嘱安排好伙食。

  3、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保持食堂内清洁卫生,做好防蝇、防鼠、防霉变、防毒工作,预防传染病。

  4、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食堂内,影响食堂正常工作。

  5、保护食堂财产,加强成本核算,减少损失和浪费。

  6、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烹饪技能。

  因为敬老院是县政府民政局领导,主要与政府关系紧密。其他一些组织与敬老院联系较少,当然会有一些村民会经常去敬老院探望老人,当然也有一些学校会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做志愿者,和老人聊天等。民营企业等有想要资助敬老院建设的,需要通过政府进行捐助。

  四、思考建议及案例

  (一)思考建议

  入住敬老院的老人一般属于孤寡老人,他们生活单一,缺少活力,大、中、小学生经常敬老院的陪伴能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充满阳光与温暖。陪伴老人时,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与老人交谈

  (1)态度: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脸上常带微笑,让老人能感受到的亲切感;

  (2)位置:不要让老人抬起头或远距离跟说话,那样老人会感觉高高在上和难以亲近的,应该近距离弯下腰去与老人交谈,老人才会觉得与平等和觉得 重视他;

  (3)用心交流:交谈时眼睛要注视对方眼睛,视线不要游走不定,让老人觉得不关注他,同性间可以摸着对方的手交谈;

  (4)语言:说话的速度要相对慢些,语调要适中,有些老人撞聋(弱听),则须大声点,但还要看对方表情和反应,去判断对方需要;

  2.与老人接触时的注意

  (1)安全:永远要摆在第一位!要小心地滑,扶好老人,掌握正确扶法;轮椅,老人坐上去时,一定不要让轮椅动而导致坐空,推轮椅动作要缓慢,老人的叫要放好,双手一定要放在大腿上,不要离开扶手的范围!

  (2)老人记性行多数不好,避免问:“ 还记得吗?”老人家不愿别人说他记性差,改说:“ 又来看啦!”老人家觉得被重视了,会高兴很多。

  (3)尊重老人的习惯:不要动老人房里的摆设和其它物品,如老人院扶婆婆就爱把剪刀、药油摆在床上,提醒她注意安全就行啦,有一个婆婆爱把钱夹在报纸里等等。

  3.对老人的人文关怀

  对老人的人文关怀,是心与心的对话,是情与情的交流,是爱与爱的互动。

  (1)服务人员与老人之间的亲情互动,这是心与心的对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孟子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它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一脉相承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博爱思想。“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了,就会成为象尧舜那样的.圣人!

  俗话说“老小老小,三岁看老,八十看小”,其实说的就是老人跟小孩一样,要人呵护要人关爱。爱不是一种策略,而是一颗热情相待的心。在敬老院陪老人聊天的情感陪护,是对爱的最好诠释。爱一个人,原来就是永远把他当做一个孩子。

  (2)老人与老人之间的真情互动,这是情与情的交流

  人是群居动物,喜欢群体生活是人的天性。远离了群体,就远离了社会。但他们渴望交流。我们可以组织文体活动,让它成为展示老人情趣的平台。在歌声里老人们回忆过去、抒发感情、展示风采、联络友情、锻炼身体,在歌声中他们的人生境界得以提升,在歌声中他们熔炼着自己金色的晚年。有了文体活动这个平台,才会拉近老人与老人间的距离,才会使老人乐观、开朗,增加晚年生活的幸福度和满意度。

  (3)老年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友情互动,这是爱与爱的互动

  我们现在将传统节日重阳节定为敬老人节,就是表达了对老年人群体的尊重和关心。我们理应让他们的合理要求得到实现,让他们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哲人说:“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相互依偎着才能飞翔。”老人渴望交往,而公益活动能满足他们与人交流的精神需求。社会各界群体一点善意的小事,送去的可能就是真诚的祝福。

  调研敬老院报告 12

  居强乡镇敬老院建设和管理,是关爱农村五保老人的必要举措,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具体行动。xx市民政局通过采取问卷调研、组织座谈、明查暗访等方式,对全市20所乡镇敬老院进行了调研,并对乡镇敬老院现状和今后的管理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乡镇敬老院建设与管理现状

  xx市现有乡镇敬老院20所,为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创造了硬件条件,基本满足了农村五保对象的养老需求。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农村敬老院“关爱工程”项目建设,农村敬老院得到全面改造,集中供养率大幅度提高,五保老人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一)明确经费渠道,供养机制初步建立。目前,五保供养经费已经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为了从机制上保障五保对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xx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明确建立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增长机制,20xx年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确定五保供养标准。

  (二)实施“关爱工程”,硬件设施明显改善。2019年以来,连续实施八年“关爱工程”建设,先后投入1.83亿元,其中省补1.1亿元、县(区)配套0.21亿元、乡镇自筹近0.52亿元,对全市绝大多数敬老院进行了改扩建,新增床位数1.3万多张,新增附属设施建筑面积近5.55万平方米,敬老院硬件建设水平有了很大改观。

  (三)创新管理制度,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为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内部管理服务水平,xx市尝试对全市农村敬老院按星级进行分类指导管理。星级敬老院是根据敬老院规模、设施配备、内部管理与服务等综合条件,用星级表示敬老院的等级。目前,全市达到星级敬老院标准的共计92所,占敬老院总数的71%,其中三星级34所,占敬老院总数的37%。

  二、乡镇敬老院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目前,全市乡镇敬老院建设管理主要存在“四缺”现象:一是机构性质缺失。敬老院在20xx年乡镇机构改革前,均为乡镇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纳入县(区)人事部门事业单位管理。机构改革后,取消其事业单位性质。从此,敬老院再无合法“身份”,成为乡镇事业单位的“黑户”,也无权在银行开户。二是工作人员缺编。全市每个敬老院平均供养五保对象88人,平均工作人员7.9人,工作人员与供养人员之比不足1:11,对供养人员的衣、食、住等大量服务管理工作只能疲于应付,敬老院工作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况。加之保险等相关福利待遇没有解决,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直接导致管理水平下降。三是管理经费缺少。乡镇敬老院管理维修经费不足,部分乡镇敬老院设施陈旧、功能不全,有的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部分敬老院没有院办经济,每年的供养经费要用于支付伙食费、水费、电费、维修费等,经费十分紧张。四是思想观念缺位。受传统思想、亲属阻拦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五保老人不愿入住敬老院,还有少数敬老院不愿接纳生活不能自理的五保对象。有部分敬老院院长多为照顾安排的离岗村干部,工作人员也多为农村留守人员。这些人员往往年龄偏大,文化层次较低,工作能力欠缺,积极性不高。

  三、进一步提高乡镇敬老院建设与管理工作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要将乡镇敬老院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依法为乡镇敬老院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根据服务对象的数量和需求,配备工作人员,有条件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配备专业社会工作者。乡镇敬老院或者主办机关应当与工作人员订立聘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保障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为其办理相应的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

  (二)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是保证敬老院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加大财政投入,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民生,让农村五保老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确保正常运转经费。财政要按照在院供养对象每人每月一定金额的标准安排管理运行经费和安排服务人员的'“三险”经费、修缮经费等。二是合理安排敬老院升级改造经费。县、乡两级政府要坚持高起点规划,分步实施,将经费纳入县级财政社会保障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三)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高、服务好的五保供养工作队伍。公开招聘管理和服务人员,定期对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其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严格落实“两个公示承诺”项目内容,促进五保供养管理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转变养老服务理念。社会养老服务既是涉及千家万户幸福安康的大事,也是时代对民政工作的客观要求。民政工作在社会养老方面要加快“四个转变”,即养老服务主体由政府向政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转变,养老体系内涵由单一机构养老向居家养老、社会养老与机构养老相衔接转变,养老服务内容由单纯的生活照料向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安全援助等系列服务转变,养老服务对象由传统的城市“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向全体老年人转变,开展面向全社会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调研敬老院报告 13

  近年来,镇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下,党委、政府始终把解决五保户供养和老年人养老问题作为最大的民生,并以镇敬老院和白顶子村互助养老幸福院为平台,大力支持、扶持家庭养老,推动了全镇养老事业健康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敬老院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又称养老院。西方国家的养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机构主办,接收靠福利救济或低收入的老人。苏联的养老院,收养没有法定赡养人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在家生活的老年人。养老院的全部费用由国家负担,个人还可以按规定领取原来享受的养老金或抚恤金的一部分。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五保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对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者,实行保吃、保穿、保烧、保医、保葬(儿童则为保教),简称“五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敬老院。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敬老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1988年,全国农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个县(县级市)在乡镇普遍办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办起了敬老院。

  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许多地区还为优抚对象的孤老兴办光荣院,吸收符合条件的对象入院。敬老院贯彻集体事业集体办的原则,入院老人的生活费、医疗费、丧葬费等的'供给,均由集体承担,统筹解决。贫困地区的敬老院,集体组织供给有困难的,由国家给予补助。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养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敬老院经常组织一些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有的乡镇把敬老院办成老年人的活动中心,为乡、镇社区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敬老院方面

  1、基础设施差、设备老化。一是房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虽经几次维修,但由于已使用近三十年,现仍存在多处漏水,后阳台裂缝等安全隐患;二是建设敬老院时未征用、耕种土地,造成现在入住人员无地耕种,造血功能不足。

  2、入住率较低,有一点劳动能力的不愿入住,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高龄五保户又逼迫要求入住,而敬老院目前又无力承担,矛盾重重。

  3、运转经费保障不足。

  一是五保供养人员补助标准偏低,不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特别集中供养人员和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人员。

  二是管理服务人员财政未预算工资补贴,经费无正当来源,只能挤占挪用临救资金等民政专项资金支付。

  (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方面

  1、对自愿入住互助养老中心老人缺乏管理经验,目前虽有老人提出入住申请,但由于缺乏经验和经费保障不敢让其入住。

  2、运转经费无保障,目前国家对互助养老中心(包括管理人员工资)无任何补助,为保障其运转,政府只能整合一切民政资金给予适当补助。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高度重视农村养老工作,特别是五保老人和留守老人的养老工作。

  2、创新思维,大胆探索,吸取别人推进养老事业先进工作经验,提升服务水平,探索出一条适合实际的政府推进养老事业经验。

  3、强化资金保障,20xx年,我们将一方面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将整合一切民政资金确保敬老院和互助养老幸福院正常运转,和老年人正常养老生活所需。

  四、几点建议

  1、建议市财政按一定规模和标准预算敬老院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管理人员工资。

  2、按照区别对待原则,分年龄段和实际身体状况,适当提高五保供养人员、特别是集中供养人员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生活自理人员的补助标准。

  3、上级应给予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生活设施的规范配套。

  4、加大对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管理人员培训和指导,以利于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5、加大对敬老院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硬件建设资金支持力度,不给乡镇留资金缺口。

【调研敬老院报告】相关文章:

敬老院调研报告06-27

调研敬老院报告02-03

调研的报告02-26

调研的报告02-06

关于卫生监督体制建设的调研报告的调研报告05-21

贷款调研报告怎么写,贷款调研报告范文11-18

调研报告优秀09-11

村调研报告09-20

就业调研报告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