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

时间:2022-10-06 01:00:4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西游记》读后感【热门】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这次阅读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游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游记》读后感【热门】

《西游记》读后感1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作品。故事以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去西天去真经为主。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各种妖魔鬼怪,他们历经艰辛,跋山涉水最后终于取得了真经。故事把坚忍不拔的唐僧,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忠诚又老实的沙僧,贪生怕死好吃又懒惰又可爱的猪八戒等人都描绘的栩栩如生。

  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因为他是从石头里蹦出来,从小就没有人约束他,他就变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但是他勇敢,而且忠心地保护着师父。一路上和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做斗争,历经磨难和艰辛终于他们到达了西天,也取得了真经。他头脑很机灵,而且很有正义感。但他有一个缺点,就是很冲动对取真经的.目的也不明确,偶尔会犯一些小错误或者打退堂鼓缺乏恒心,所以师傅就会念紧箍咒来约束他和教育他。

  其实我们有时也像孙悟空一样会冲动,和贪玩,老师上课时我们有时也会三心二意心不在焉,等到考试时才发现对知识的理解都是一知半解。老师要求要背诵的和熟记的知识有些难度的我们就会敷衍了事。所以我的成绩就永远得不到提高。因此学习知识和做任何事情只有像他们一样,只有历经磨难和付出努力才会成功。

《西游记》读后感2

  《西游记》这本名著非常有趣生动,尤其是那唐僧师徒四人形象刻画颇为鲜明。

  先说一下这大师兄孙悟空吧。孙悟空出生于一块石头,胆子比天都大,闯天庭,闹地府,把他们弄得狼狈不堪。由于危害天庭众神,玉帝只好派如来把他制住,后被唐僧相救,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

  再说一下这二师兄猪八戒吧,猪八戒贪财好色,但也不缺善心。由于贪财好色,好几次被妖怪抓住了。

  接着说一下这三师弟沙僧吧。那叫个忠厚老实,师傅、师兄的吩咐他一定会做到。而且有他在也可以减轻师傅师兄的负担——帮他们挑担。

  最后再说一说这师傅唐僧吧。唐僧的性格很明显,那便是他的善良之心,即使是妖怪来伤害他,也不会伤害妖怪。

  读了《西游记》这本名著,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取得真经,他就成了我心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作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西游记》这本书太有趣了。

《西游记》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中国古典的四大著名小说——《西游记》。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其中孙悟空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着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一种反抗精神,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猪八戒是一个喜剧演员,老实、有力气和孙悟空一样敢于斗争,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但是猪八戒好吃、好睡、好色等一些毛病总是改不了。沙和尚和唐僧虽然武功很低,但是在《西游记》这本书里是少不了的`。

  《西游记》这本书市中国的古典四大著名小说之一。是最优秀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结合作品。小说从孙悟空的“大闹天空”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起到了书的重要地位,在师徒四人的努力下去的了“正果”。

  看了这本书后让我知道了:只有经历了挫折,才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

《西游记》读后感4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妇孺皆知的作品。今年暑假,我拜读了这部作品,书中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令我流连忘返。

  本书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赞扬了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读了这本书,我陷入了沉思。究竟是什么精神使得师徒四人最终修成正果呢?没错,是坚持!如果他们没有坚持不懈,能战胜白骨精吗?如果他们没有坚持不懈,能智取芭蕉扇吗?如果他们没有坚持不懈,能在比丘国救出婴儿吗?如果他们没有坚持不懈,能智取红孩儿吗?师徒四人明白,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胜利。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这样的例子。就拿我来说吧,在我五岁的时候,学过书法的妈妈的一手好字让我赞叹不已,于是我心血来潮,报名参加了书法班的学习。可想练就一手好字哪有那么容易啊,我每天都要闻着臭烘烘的墨汁,练习后还要搓洗脏兮兮的手掌,别提有多难受了!我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这时,书桌上的《西游记》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想到了《西游记》里的.唐僧师徒,一路上风餐露宿,历尽了多少艰难险阻,但是他们依然坚持不懈,最终到达西天取得了真经。我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不能碰到一点困难就知难而退,要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胜利。我恍然大悟,打消了退缩的念头。于是,我加倍努力,认真练习书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终于写了一手好字,圆了我的书法梦。

  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总会想到唐僧师徒坚持不懈的精神。是他们,成为我成长路上的好伙伴;是他们,给了我勇气;是他们,给了我力量;是他们,让我学会了坚持!

《西游记》读后感5

  “人人都爱听《西游》,猴王故事最风流。除恶扬善斗天地,豪气雄风贯九州。”哈哈哈,你听得出这首歌写的是哪本书吗?,没错,那就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在这个奇妙的神魔世界里,还有四位家喻户晓的主人公:始终如一的唐僧,憨厚贪吃的猪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和尚,最好闪亮登场的就是曾大闹天宫,神勇无比的孙悟空,孙大圣。他们师徒四人历经十四年寒暑,克服九九八十一难,与各路妖魔鬼怪进行搏斗,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在这一个充满神奇的妖魔世界中,我最崇拜与敬佩的便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它身穿锁子黄金甲,头戴凤翅紫金冠,脚踏藕丝步云履,手持金箍棒的摸样简直就是一个字“酷”啊!但孙悟空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外表,而是因为他那神通广大的本领,在取经路上历经的各种艰难险阻,不都是靠他的一身好本领,才是为难转化成平安,他的七十二变,筋斗云的十万八千里,八十一难的平息……这些都是他神勇无比的写照。当然,最让我崇拜的不是他的外表,也不是他的一身本领,而是他那勇敢,为民造福却不计酬劳的品格。一路上,他走遍了多少地方,帮助了多少人,但是他却从未说苦,不求帮助人的`回报。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那些守卫边疆的武警战士,是他们用自己的血与汗,给我们带来了幸福安定的生活;想起了那些默默无闻的邮递员、送奶工,是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了我们的方便快捷;想起了我们伟大的父母,是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我们成长……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孙悟空”,即使他们没有一身好本领,但他们却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我们的幸福。回头问自己,虽说自己是个小女孩,但是也缺乏正义感,甭说为“民”造福了,就连帮同学扫个地,都要推推搡搡的。

  自从读了《西游记》以后,我发誓,我也要为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尽我最大的力量帮助同学,帮助有困难的人!

  “路见不平一声吼啊,风风火火过九州啊……”本侠要去行侠仗义喽!

《西游记》读后感6

  今天,我读了《西游记》第十九回。在这一回中,“男二号”——猪八戒终于也皈依佛门,成了唐僧的弟子,悟空的师弟。唐僧又多了一个“贴身保镖”。但是,猪八戒的降服经历却不像悟空——帖子一揭,完事。降服猪八戒主要还是靠悟空和多年前就料到此事的观世音菩萨。我猜,结尾的'“水怪前头遇”就应该是"男三号"沙僧了吧!唐僧的西行队伍眼看要集齐了,好期待啊!

《西游记》读后感7

  在这个假期,我又重读了了四大名著中的一本,名字叫《西游记》。以前我读过这本书,可我依然对这本书感兴趣,百读不厌。而且每次读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以前我最喜欢孙悟空,他会七十二变,他会翻筋斗云,他武艺高强,他嫉恶如仇。我还喜欢沙和尚,他敦厚老实,任劳任怨,忠心耿耿。我最不喜欢猪八戒,他好吃懒做,胆小如鼠,禁不住诱惑。我也不太喜欢唐僧,一看到他就让我想起学校里的老师,每天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这次重读《西游记》我有了不同的想法:我有点理解唐僧的举动了。唐僧本就是一个虔诚的和尚,他自律,有坚定的信仰,可无奈收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徒弟。作为师父的`他,徒儿有毛病不能不管,可他又确实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所以他除了言传身教,只有不停地唠叨。大概他也坚信滴水石穿的道理,也正是这一路的奔波加上一路的唠叨,让顽皮骄傲的石猴,好吃懒做的八戒,终于坚持到达西天求得正果。

  重读《西游记》让我体会到老师的不易,唐僧只有三个徒弟就让他伤透脑筋,我们的老师每天面对三十几个学生该是怎样的不易。都说八十一难多么的难,我们的老师一学期不知要解多少危难,学习上的,身体上的,师生关系上的,包括与家长之间的各种问题。唐僧不好做,老师更难当。以后,我想我该好好学习,少犯错误,让老师轻松些。

  名著就是名著,让人百读不厌。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收获。

《西游记》读后感8

  不少成人喜欢看武侠小说;不少成人喜欢看科幻小说;不少成人喜欢看神话小说;但绝少有成人喜欢看神话小说中的杰出作品《西游记》。

  儿童富于幻想,故儿童喜欢神话、童话、科幻、武侠;成人承载着生活的沉重负担,成人又往往不堪生活的重负,故成人亟需放松,成人更需要看武侠、科幻、神话。

  生活,不会永远沉重,但也决不会永远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生活中不时会有惊涛骇浪,那么在挫折面前我们是选择逃避还是勇敢地面对?想不想“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果不甘于当生活中的庸者,在千斤重压下的我们就需要学会调节。调节的方法有很多,节假日外出踏青或旅游;闲暇时听听舒缓的音乐;朋友聚聚会聊聊天,等等。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看书,看书既可以达到放松休息的'初衷,又可以在不知不觉间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修养。而看神话小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消闲方式。

  人都或多或少拥有想象力,人或者会拒绝平庸,向往成功,而现实生活中又不可能事事顺利,不可能人人都逃离平凡,所以人又往往习惯于平凡,流于平庸。但每当夜深人静时,每当做完手头的工作时,每当静下心来时,每当看到别人辉煌时,不经意间会唤醒自己沉睡的灵魂,故人又常常在头脑中幻想自己成功,飞檐走壁,呼风唤雨,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无疑,神话是很适合人的这样一种心境的。

  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成年人一般都不喜欢看《西游记》。

  《西游记》写到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到了极至,大闹天宫后就没啥看头了,这是看过《西游记》的不少人持有的观点。确实,大闹天宫前的孙悟空何等潇洒,何等自由自在,想到哪儿就到哪儿,想干啥就干啥,上天入地,任逍遥,阎王老子在他面前都不敢喘大气,一根金箍棒打得十万天兵天将淅沥哗啦,这也极大地满足了人的补偿心理。大闹天宫后的孙悟空就不行了。自从跟了只会念念阿弥陀佛紧箍咒的唐僧后,几个小妖怪都能把原本神通广大的大圣搅的头痛不已。这也太叫人伤心了。一个敢于向恶势力宣战的造反者就这样被驯化了,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可以容忍的。对于这样一种结局读者却无能为力,于是只好逃避,只好选择不看,作无声的抗议。

  但人可以逃避一时,却决不可以逃避一世。人不能永远活在幻想中,人在需要的时候就必须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鲁迅先生给我们的教诲。我们不能回避历史上和现实中绝大多数反抗者都不能坚持到底的事实。我们同样不能回避《西游记》。

《西游记》读后感9

  我正要一开口问她,露露提前说话了,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梦怡,人的一生会经历许许多多不如意,你看这小草遇到了这样的践踏都知道怎么样的站起来,可你呢!2500字作文假若我会七十二变,一定要变成一栋坚固无比的大房子,能抗住十二级地震,让人们不再因房屋倒塌而丧生。严肃认真的班主任,看似不苟言笑,但却和蔼可亲,坚定地目光里充满了对我们的信心。

  当我看完每一章,都会有不一样的新感受。我为唐僧师徒坚强的毅力而鼓舞,为他们的师徒情深而感动。我来说说其中的片段。

  东海借兵器:好猴王,跳至桥头,使一个闭水法,捻着诀,扑的钻入波中,分开水路,径入东洋海底。正行间,忽见一个巡海的夜叉,挡住问道:“那推水来的,是何神圣?说个明白,好通报迎接。”悟空道:“吾乃花果山天生圣人孙悟空,是你老龙王的紧邻,为何不识?”那夜叉听说,急转水晶宫传报道:“大王,外面有个花果山天生圣人孙悟空,口称是大王紧邻,将到宫也。”东海龙王敖广即忙起身,与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出宫迎道:“上仙请进,请进!”直至宫里相见,上坐献茶毕,问道:“上仙几时得道,授何仙术?”悟空道:“我自生身之后,出家修行,得一个无生无灭之体。近因教演儿孙,守护山洞,奈何没件兵器。久闻贤邻享乐瑶宫贝阙,必有多余神器,特来告求一件。”龙王见说,不好推辞,即着鳜都司取出一把大捍刀奉上。悟空道:“老孙不会使刀,乞另赐一件。”龙王又着鲌太尉,领鳝力士,抬出一捍九股叉来。悟空跳下来,接在手中,使了一路,放下道:“轻,轻,轻!又不趁手!再乞另赐一件。”龙王笑道:“上仙,你不曾看这叉,有三千六百斤重哩!”悟空道:“不趁手,不趁手!”龙王心中恐惧,又着鯾提督、鲤总兵抬出一柄画杆方天戟。那戟有七千二百斤重。悟空见了,跑近前接在手中,丢几个架子,撒两个解数,插在中间道:“也还轻,轻,轻!”老龙王一发害怕道:“上仙,我宫中只有这根戟重,再没什么兵器了。”悟空笑道:“古人云,愁海龙王没宝哩!你再去寻寻看。若有可意的,一一奉价。”龙王道:“委的再无。”

  正说处,后面闪过龙婆、龙女道:“大王,观看此圣,决非小可。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天河定底的神珍铁,这几日霞光艳艳,瑞气腾腾,敢莫是该出现遇此圣也?”龙王道:“那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能中何用?”龙婆道:“莫管他用不用,且送与他,凭他怎么改造,送出宫门便了。”老龙王依言,尽向悟空说了。悟空道:“拿出来我看。”龙王摇手道:“扛不动,抬不动!须上仙亲去看看。”悟空道:“在何处?你引我去。”龙王果引导至海藏中间,忽见金光万道。龙王指定道:“那放光的便是。”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余长。他尽力两手挝过道:“忒粗忒长些,再短细些方可用。”说毕,那宝贝就短了几尺,细了一围。悟空又颠一颠道:“再细些更好。”那宝贝真个又细了几分。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心中暗喜道:“想必这宝贝如人意!”一边走,一边心思口念,手颠着道:“再短细些更妙!”拿出外面,只有丈二长短,碗口粗细。

  你看他弄神通,丢开解数,打转水晶宫里,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龟鳖鼋鼍皆缩颈,鱼虾鳌蟹尽藏头。悟空将宝贝执在手中,坐在水晶宫殿上,对龙王笑道:“多谢贤邻厚意。”龙王道:“不敢,不敢!”悟空道:“这块铁虽然好用,还有一说。”龙王道:“上仙还有甚说?”悟空道:“当时若无此铁,倒也罢了,如今手中既拿着他,身上更无衣服相趁,奈何?你这里若有披挂,索性送我一副,一总奉谢。”龙王道:“这个却是没有。”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龙王道:“烦上仙再转一海,或者有之。”悟空又道:“走三家不如坐一家,千万告求一副。”龙王道:“委的没有,如有即当奉承。”悟空道:“真个没有,就和你试试此铁!”龙王慌了道:“上仙,切莫动手,切莫动手!待我看舍弟处可有,当送一副。”悟空道:“令弟何在?”龙王道:“舍弟乃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是也。”悟空道:“我老孙不去,不去!俗语谓赊三不敌见二,只望你随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老龙道:“不须上仙去。我这里有一面铁鼓,一口金钟,凡有紧急事,擂得鼓响,撞得钟鸣,舍弟们就顷刻而至。”悟空道:“既是如此,快些去擂鼓撞钟!”真个那鼍将便去撞钟,鳖帅即来擂鼓。

  少时,钟鼓响处,果然惊动那三海龙王。须臾来到,一齐在外面会着。敖钦道:“大哥,有甚紧事,擂鼓撞钟?”老龙道:“贤弟,不好说!有一个花果山什么天生圣人,早间来认我做邻居,后要求一件兵器,献钢叉嫌小,奉画戟嫌轻,将一块天河定底神珍铁,自己拿出手,丢了些解数。如今坐在宫中,又要索什么披挂。我处无有,故响钟鸣鼓,请贤弟来。你们可有什么披挂,送他一副,打发出门去罢了。”敖钦闻言,大怒道:“我兄弟们点起兵,拿他不是!”老龙道:“莫说拿,莫说拿!那块铁,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儿皮破,擦擦儿筋伤!”西海龙王敖闰说:“二哥不可与他动手,且只凑副披挂与他,打发他出了门,启表奏上上天,天自诛也。”北海龙王敖顺道:“说的'是。我这里有一双藕丝步云履哩。”西海龙王敖闰道:“我带了一副锁子黄金甲哩。”南海龙王敖钦道:“我有一顶凤翅紫金冠哩。”老龙大喜,引入水晶宫相见了,以此奉上。悟空将金冠、金甲、云履都穿戴停当,使动如意棒,一路打出去,对众龙道:“聒噪,聒噪!”四海龙王甚是不平,一边商议进表上奏不题。

  你看这猴王,分开水道,径回铁板桥头,撺将上来,只见四个老猴,领着众猴,都在桥边等候。忽然见悟空跳出波外,身上更无一点水湿,金灿灿的,走上桥来。唬得众猴一齐跪下道:“大王,好华彩耶,好华彩耶!”悟空满面春风,高登宝座,将铁棒竖在当中。这些猴不知好歹,都来拿那宝贝,却便似蜻蜓撼铁树,分毫也不能禁动,一个个咬指伸舌道:“爷爷呀!这般重,亏你怎的拿来也!”悟空近前,舒开手一把挝起,对众笑道:“物各有主。这宝贝镇于海藏中,也不知几千百年,可可的今岁放光。龙王只认做是块黑铁,又唤做天河镇底神珍。那厮每都扛抬不动,请我亲去拿之。那时此宝有二丈多长,斗来粗细;被我挝他一把,意思嫌大,他就小了许多;再教小些,他又小了许多;再教小些,他又小了许多。急对天光看处,上有一行字,乃‘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你都站开,等我再叫他变一变着。”他将那宝贝颠在手中,叫:“小,小,小!”即时就小做一个绣花针儿相似,可以缮在耳朵里面藏下。众猴骇然叫道:“大王!还拿出来耍耍!”猴王真个去耳朵里拿出,托放掌上叫:“大,大,大!”即又大做斗来粗细,二丈长短。他弄到欢喜处,跳上桥,走出洞外,将宝贝擅在手中,使一个法天象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声:“长!”他就长的高万丈,头如泰山,腰如峻岭,眼如闪电,口似血盆,牙如剑戟。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把些虎豹狼虫,满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头礼拜,战兢兢魄散魂飞,霎时收了法象,将宝贝还变做个绣花针儿,藏在耳内,复归洞府,慌得那各洞妖王,都来参贺。

  此时遂大开旗鼓,响振铜锣,广设珍馐百味,满斟椰液萄浆,与众饮宴多时。却又依前教演。猴王将那四个老猴封为健将,将两个赤尻马猴唤做马、流二元帅,两个通背猿猴唤做崩、芭二将军。将那安营下寨,赏罚诸事,都付与四健将维持。他放下心,日逐腾云驾雾,遨游四海,行乐千山。施武艺,遍访英豪;弄神通,广交贤友。此时又会了个七弟兄,乃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犭禺狨王,连自家美猴王七个。日逐讲文论武,走摐传觞,弦歌吹舞,朝去暮回,无般儿不乐。把那万里之遥,只当庭闱之路,所谓点头径过三千里,扭腰八百有余程。

  我觉得我们要向孙悟空一样勇往直前!

《西游记》读后感10

  《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我国历史上的不朽著作,虽然已经经过几百年但仍让我们回味无穷,对我们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在我幼年时,电视剧《西游记》可以说是陪伴了我整个童年,想起自己会为被妖怪抓走的师傅担心,为猪八戒的贪吃贪睡怒其不争,为齐天大圣的每次胜利而欢呼雀跃,为沙僧的默默付出深深感叹。小时候的自己会因电视剧情节的变化而转换自己的各种情绪,现在的自己重新捧起这本书,不由觉得此书其中深意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感悟。

  想要了解一本书,首先要去读懂他的作者,吴承恩的曾以一句“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和无奈,而整本书也无不在抨击和否定社会现实的黑暗。看到唐僧师徒一路西行遇到的.种种坎坷和挫折,妖魔鬼怪腾空出世,让我们为之而揪心不已。

  整本书共有100回,设计精妙,条理清楚,人物关系清楚明白,系统完整,都让我们看到了吴承恩在讽刺小说上面的造诣。

  所谓“欲读其书先读其人”便是这个道理,每一次读书都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的时候,最近新冠状病毒的出现,让我想起了孙悟空的超能力,虽然现实没有他的出现,但我们的医护工作者在一线工作可不就是在“降妖除魔”,相信力量,相信他们的力量,春天总会如约而至,胜利也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西游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的读后感《西游记》 读后感 西游记03-27

西游记的小学读后感小学西游记读后感05-12

《西游记》学生读后感学生版西游记读后感04-18

学生阅读西游记读后感范文 西游记读后感学生写的12-30

大学生西游记读后感范文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12-05

中考西游记读后感作文读《西游记》有感初中作文01-03

初一西游记读后感作文范文西游记读后感初一优秀作文12-14

西游记读后感()04-18

西游记的读后感想05-04

《西游记》读后感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