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帝国读后感通用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银河帝国读后感通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是我心中最优秀的科幻小说系列。
虽然我到现在为止,只看了它的第一本,但是仅仅是在第一本中,他就已经将自己对于科技、政治、人性以及想象力的控制展现得淋淋尽致。
我一直认为一个优秀的科幻小说家首先得是一个优秀的小说家。
科幻只是表面的一张皮,小说家使用科幻元素来为自己的理念或者说主旨的展现而铺路。
显然作者非常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小说里的人物性格完全没有一般科幻小说家的那种脸谱化,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类似于引文中的那些对于现实世界的讽刺。
我很喜欢这种文风,读起来既不会觉得枯燥学术,也不会觉得肤浅。
小说开始于一门很有趣的理论——心理史学。
在这套理论真正的奠基者谢顿的介绍中,提出他刚接触这门学问的时候,心理史学只是一组含糊的公设,而在他手中,它成为一门深奥的统计科学。
小说中,谢顿通过这套理论预测了银河帝国的崩溃,同时也预测到了第二帝国后来该如何复兴。
如果是我小时候看到这本书,我肯定会觉得,哇,这本书讲的东西是什么东西啊,虽然我完全不知道,但是总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但现在看时,我却觉得理所当然。
甚至于很有可能在以后,这本书就如同凡尔纳的小说一样,已经不再是狭义上的“科幻”。
因为人们已经将它们实现了,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这套理论已经开始稍微展现了自己的威力了。
对,就是那些人说得玄乎其乎的大数据计算。
只要数据够多,总能预测事物的走向与未来。
广义上来说,的确如此。
一个个的人类个体的行为比较难以预估,因为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独特的点。
但一旦涉及到极大数据的人群时,人就类似与群蜂一样,变得那么地趋于一致。
人类和机器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是忠于自己情感的,为了忠诚、为了名誉、为了爱情、为了尽孝、为了很多虚无缥缈的感情,来调整目标,付诸行动。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坏人利用他人的情感牵绊而达到自己目的的情节,因此默默地认为这是一件坏人才做的事情。但这次对情感控制思路的打开发现,曾经看到的这只是情感利用的一种而已。我们都是凡人,无法“调整”别人的情感,然而如果可以将自己的目的在其他人情感上找到适合的实现途径,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我们都有为情感驱动而获得的充盈幸福感,这从不因为同时做了其他事情而减弱。
【银河帝国读后感】相关文章:
《银河帝国》读后感04-02
《银河帝国》读后感作文03-23
《银河帝国基地》读后感作文03-24
童年读后感 读后感童年的读后感01-03
称不上是读后感的读后感精选02-11
《穷人》读后感穷人,读后感11-29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11-05
《盼》读后感盼读后感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