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九章算术》读后感作文

时间:2024-10-20 11:35:0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九章算术》读后感作文(通用10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章算术》读后感作文(通用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章算术》读后感作文(通用10篇)

  《九章算术》读后感作文 1

  《九章算术》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它是经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而逐渐成为现今定本的,西汉的张苍、耿寿昌曾经做过增补和整理,其时大体已成定本。最后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现今流传的大多是在三国时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刘徽为《九章》所作的注本。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246个问题的解法。在许多方面:如解联立方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都属于世界先进之列。 《九章算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其中每道题有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是多题一术或一题多术。这些问题依照性质和解法分别隶属于方田、粟米、衰(音cui)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九章算术将书中的所有数学问题分为九大类,

  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许多人曾为它作过注释。其中最著名的有刘徽(263)、李淳风(656)等人。刘、李等人的注释和《九章算术》一起流传至今。唐宋两代,《九章算术》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到了北宋,《九章算术》还曾由政府进行过刊刻(1084),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作为一部世界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就在隋唐时期即已传入朝鲜、日本。

  然而,《九章算术》亦有其不容忽视的缺点:没有任何数学概念的定义,也没有给出任何推导和证明。魏景元四年(263年),刘徽给《九章算术》作注,才大大弥补了这个缺陷。

  《九章算术》读后感作文 2

  《九章算术》是我国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是十部算经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周秦至汉代中国数学发展的一部总结性的有代表性的著作。这部伟大的著作对以后中国古代数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正象古希腊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对西方数学所产生的影响一样,是非常深刻的。

  《九章算术》最初是由谁、在什么时候开始编纂的,现在已经难以确考了。据数学史家们研究,这部著作是我国秦汉时期的数学家们历时一,二百年之久的智慧结晶,汇集了当时数学研究的主要成就,至迟在公元一世纪时形成了流传至今的定本。

  在此后一千多年间,《九章算术》一直是我国的数学教科书。它还影响到国外,日本也都曾把它当作教科书。书中不少题目,后来还出现于印度的数学著作中,并且传到了中世纪的欧洲。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魏晋时人,生卒年不详)曾为该书作注。

  《九章算术》是以数学问题集的形式编写的,共收集二百四十六个问题及各个问题的解答,按性质分类,每类为一章,计有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和勾股九章故称《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中的各类数学问题,都是从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的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同一时期的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很难找到一部数学著作象?九章算术》这样,包罗了如此丰富的深刻的`数学知识。

  《九章算术》的意义还远不止于它在中国数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更以一系列“世界之最”的成就,反映出我国古代数学在秦汉时期已经取得在全世界领先发展的地位。这种领先地位一直保持到公元十四世纪初。

  《九章算术》最早系统地叙述了分数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的法则。象这样系统的叙述,印度在公元七世纪时才出现欧洲就更迟了。欧洲中世纪时作整数四则运算就够难的了。作分数运算更是“难于上青天”,有一句西方谚语,形容一个人陷入困境,就说他“掉进分数里去了”。

  《九章算术》读后感作文 3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它上承先秦数学发展的源流,又经过汉代许多学者的删改增补,是先秦数学成就集大成的总结,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在长期生产实践活动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现并总结了许多数学经验,并记录下来,这些成就散见于各种文献中,内容十分丰富,出土的汉简中,包含数学知识的简牍很多,从中已可看出先秦及汉代的数学发展水平,尤其是1983年12月至1984年1月出土于湖北江陵张家山西汉古墓的《算数术》,墓主人下葬时间初步断定为吕后二年(前186)或稍晚,因而该成书绝不晚于西汉初年,它反映了先秦数学的某些成就是确定无疑的`。它的内容包括两类,一是计算方法,一为应用问题。

  《汉书·艺文志》记载的《许商算术》、《杜忠算术》都已失传,而《算数术》却不见记载。与《九章算术》比较,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它的成就被《九章算术》所继承和发展,其内容虽多有相同或相似,但《九章算术》论述得更为清晰、系统,其发展脉络十分清楚。因而认为《九章算术》是先秦秦汉时期数学成就的总结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九章算术》不是成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由多人逐步删改、修补而在东汉初年(50)最后形成定本的。

  《九章算术》内容特别丰富,题材很广泛。它共九章,分为246题202术,主要内容依次为“方田”,用于田亩面积的计算,“粟米”是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算,“衰分”是比例分配问题,“少广”用于已知面积、体积而反求一边长和经长等,“商功”用于土石工程,体积计算,“均输”是赋税合理摊派问题,“盈不足”乃双设法问题,“方程”是一次方程组问题,“勾股”为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其中的大部分内容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九章算术》读后感作文 4

  《九章算术》在很多方面有突出的成就,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数学的发展水平。其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分数运算,比例问题和“盈不足”算法方面。

  作为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分数运算的著作,它在“方田”章中论述了约分、通分、比较不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以及分数的四则运算。通分时它运用的是辗转相减法。在“粟米”、“衰分”、“均输”各章中涉及了许多比例问题,这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比如今有术,也就是四项比例算法,可用公式表述为:所求数=(所有数×所求率)除所有率,即所求数:所求率=所有数:所有率,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它如衰分术、反衰术等都是由此推演、发展而来的各种算法。可见其重要性。“盈不足”术是我国古代解算难题方法,也是一项创造,如“人出八盈三,人出七则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它需要两次假设才能得出答案,有人认为欧洲中世纪所称“双设法”就是这一方法经由阿拉伯传去的。

  其次,在几何学方面也有杰出的成就,这时的几何学主要用于面积、体积计算。

  其三,在代数方面的主要成就主要是一次方程组解法,负数概念的引入及其加减法法则,开平方,开立方,一般二次方程解法等。《九章算术》方程共18问,有的相当于二元一次方程组,有的相当于三元一次方程组,甚至有多达五个未知数的,而其中第13题涉及6个未知数,却只能列5个一次方程组,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不定方程组。再有,开平方术,开立方术不但可解二项二次方程,二项三次方程,而且也可以解一般的二次数值方程和三次数值方程。它是我国古代解高次数值方程的基础,与线性方程组的解法一起,构成我国古代代数学的主要内容,《九章算术》对此阐述得十分详尽,足以标示这时期的代数学发展水平和所取得的成就,在我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和空间关系的科学,《九章算术》中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成为其一大特色。

  《九章算术》在我国和世界数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欧洲在16世纪才有人研究三元一次方程组,而线性方程组的理论及解法乃是18世纪末叶才出现的,这种比较足以见其先进性。

  在我国先秦的.典籍中,记录了不少数学知识,却没有《九章算术》那样的系统论叙,尤其是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编排体例,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数学的理论体系。因而后世的数学家,大都从此开始学习和研究,唐宋时是国家明令规定的教科书,北宋时由政府刊刻,又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隋唐时就已传入日本,现已被译成日、俄、德、法等多种文字。作为中国古代数学的系统总结,《九章算术》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九章算术》读后感作文 5

  读完《九章算术》,我被这部古老的数学著作深深震撼。它作为中国古代数学的瑰宝,展现了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九章算术》涵盖了丰富的数学内容,从方田、粟米到商功、均输等,涉及了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它的.解题方法简洁明了,富有逻辑性,体现了古人对数学的深刻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了古代数学家们在油灯下苦苦思索、不断探索的身影。他们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解决了一个个复杂的数学难题,为后世的数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数学经典,更是一部反映古代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历史文献。它让我们了解到古人的生产、贸易、税收等方面的情况,感受到了古代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九章算术》让我对中国古代数学充满了敬意,也激励着我在现代数学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九章算术》读后感作文 6

  翻开《九章算术》,一股古老而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部著作凝聚了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书中的九章内容各具特色,涵盖了面积、体积、比例、方程等多个数学领域。其解题思路独特,常常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阐述数学原理,让读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学知识。

  《九章算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数学成就,还在于它对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的推动作用。它为农业、工程、商业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数学工具,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和力量。它是一门通用的语言,能够跨越时空,连接古今。我们应该珍惜这份宝贵的'遗产,传承和发扬古人的智慧,为现代数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九章算术》读后感作文 7

  《九章算术》是一部令人惊叹的古代数学巨著。它以简洁的文字和生动的例题,展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高度成就。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精妙的算法和严谨的逻辑所折服。无论是“盈不足术”还是“方程术”,都体现了古人对数学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巧妙解决方法。

  这本书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在古代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同时,《九章算术》也让我对现代数学教育有了新的思考。我们应该借鉴古人的教学方法,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总之,《九章算术》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和深入研究的经典之作,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数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九章算术》读后感作文 8

  读完《九章算术》,我心中充满了对古代数学家的敬佩之情。这部著作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宝库,更是人类智慧的丰碑。

  《九章算术》中的问题涵盖了农业、商业、工程等多个领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实际需求。古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实用的'数学方法和技巧,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书中的数学思想也非常深刻。例如,“以盈补虚”的思想体现了一种平衡和转化的观念,对现代数学的发展仍有启示意义。

  此外,《九章算术》的语言简洁明了,例题生动有趣,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它让我明白,数学并不是枯燥的公式和定理,而是一门充满趣味和挑战的学科。

  我相信,《九章算术》将继续激励着后人在数学的领域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九章算术》读后感作文 9

  《九章算术》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数学经典。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也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被古人的智慧所震撼。他们在没有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创造出了如此丰富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书中的九章内容紧密结合实际生活,从土地测量到货物分配,从工程建设到税收计算,无不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这种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的理念,值得我们在现代教育中借鉴和推广。

  同时,《九章算术》也让我认识到了数学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珍惜古人的.智慧成果,不断挖掘和研究古代数学文献,为现代数学的创新提供灵感和动力。

  总之,《九章算术》是一部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的经典之作,它将永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九章算术》读后感作文 10

  当我合上《九章算术》这本书时,心中充满了感慨。这部古老的数学著作,如同一个时光隧道,带领我领略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奇妙世界。

  《九章算术》中的数学问题丰富多样,既有简单的算术运算,也有复杂的方程求解。古人通过巧妙的方法和严谨的推理,解决了这些问题,展现了他们卓越的数学才能。

  这本书也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数学作为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古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它不仅是一种科学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在现代社会,我们虽然拥有了先进的科技和数学方法,但《九章算术》中的'智慧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提醒我们要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创新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我相信,《九章算术》将继续激励着后人在数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九章算术》读后感作文】相关文章:

九章算术读后感范文07-31

《九章算术》读后感5篇03-22

母亲的传说读后感作文_读后感06-03

猎人笔记读后感优秀作文《猎人笔记》读后感作文12-13

读后感的作文03-10

读后感的作文[经典]09-26

读后感的作文【精选】06-18

【精选】读后感的作文01-29

读后感的作文03-11

读后感作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