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梅兰芳读后感

时间:2022-10-10 01:31:3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梅兰芳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梅兰芳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梅兰芳读后感

梅兰芳读后感1

  最近几天,我和妈妈一起读了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其中不畏艰辛的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给我的印象最深。

  梅兰芳大师从小因为父母去世的早,他只能依靠伯父伴奏得来的钱维持生活。 8岁开始,梅兰芳就开始学艺,为了练好京剧的基本功,他大冬天就在自家院子的`地上泼上水,等水结成冰后,就在冰上踩着跷练习走步。冰很滑,稍不留神就会摔跤。小梅兰芳经常被摔得鼻青脸肿,冻得小脸发紫,可是他从不放弃,摔倒了爬起来再练,直到练稳了为止。由于踩着跷在冰上跑惯了,到了台上不踩跷就觉得容易多了。就这样梅兰芳练出了一副腿脚稳健的硬功夫。

  我特别喜欢梅兰芳大师不怕困难、不怕艰辛、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以后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题,要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把问题一定理解的一清二楚;考试不好了不要丧气,要积极的找原因,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

梅兰芳读后感2

  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千千万万,如天上的繁星多得数不清,每个名人身上都有闪光点,他们的名誉背后是一段段激励人心的感人故事,其中梅兰芳身上有着令我敬佩的事迹。

  梅兰芳于(1896~1961),年仅8岁的他拜师学戏,晚上,他偷偷跑进院子里,把一桶桶水洒地上,天气极冷,水一会就结冰了,他踩在冰上,练习唱戏的步伐,冰面很滑,年幼的梅兰芳不知多少次重重的摔在奇冷无比的冰块上,身上不知撞出了多少青块块,他还是坚持忍着痛学戏,几年后,梅兰芳的步伐基本功着实了得,台面不是冰面,他的步子很稳,正因为他的艰苦,他的步伐稳健、天籁之音、刻苦不懈,最后名扬海外创作了京剧:《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虽然,梅兰芳学的是唱戏,但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我们学习也要像梅兰芳一样,要做就做做好,绝对不要做一半就放弃,那样的人不会有任何收获,想想世界上的任何一位名人,哪个不是在事业上一心一意、不放弃才成功的吗?所以,有一个坚持不懈的精神是每一个成功者必不可少的。

  我们要向这些成功者学习,学习他们的坚持不懈、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梅兰芳读后感3

  《梅兰芳学艺》告诉我们,梅兰芳想学京剧,但是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可梅兰芳没有因此气馁,反而开始苦练自己的眼神。早上,他目不转睛地抬头紧盯天空中飞翔的.鸽子;傍晚,又注视着水中游动的小鱼。就这样,他起早贪黑地苦练了十几年。后来,他地眼睛越练越灵活。最后,他,成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

  从这个故事我知道了梅兰芳的成功不是因为他特别聪明,而是源于他的勤奋啊!用一个成语概括,那就是“勤能补拙”。

  可你知道吗?现在我对于“勤能补拙”,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我有个弟弟,叫明明,现在上三年级,字写得可好啦!还在全市小学生写字比赛中得过奖呢!可就在他一年级的时候,字写得可差了。老师总批评他,同学们也经常笑话他。于是,倔强的他下决心开始练字了。从此,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严寒酷暑,他总是苦练1小时,即使生病了,也绝不偷懒。现在练老师都惊奇:这样一个字写得很差得孩子居然会得写字比赛的大奖!

  梅兰芳的故事和明明的例子都使 认识到:“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希望我们每个人在今后都用自己的勤奋来浇开美丽的成功之花!

梅兰芳读后感4

  1937年,日军攻陷上海。

  日本打着“中日亲善”的幌子,找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到电台为他们播一次音。梅兰芳明白他们是想利用自己的影响,美化侵略者丑恶行径。梅兰芳拒绝了。后来,日军又多次邀请梅兰芳,并以重金诱惑但梅兰芳斗斩钉截铁的拒绝了。后来,他的生活日渐窘迫,日唯有三番五次来骚扰,梅兰芳蓄须明志,但侵略者仍不善罢甘休。梅兰芳不惜自伤身体,终于打消了敌念。

  梅兰芳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呀!他面对心狠手辣的日军侵略者,表现出的是一个中国人的民族气节。他宁可过窘迫的日子,也不愿出卖自己的人格过豪华奢侈的荒淫生活。梅兰芳为了维护祖国的利益,还以蓄须明志。对于一个旦角来说,蓄须就代表从此退出舞台。梅兰芳作出的`牺牲是难以想像的。对他这样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啊!要放弃自己热爱的这一切,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并且还不惜伤身,是多么痛苦啊!我敬配梅兰芳过人的演技,但更敬佩他崇高的民族气节。

  梅兰芳是一代伟大的戏剧家,更是一个时代的伟人!

梅兰芳读后感5

  读了《梅兰芳蓄须》一文,我被梅兰芳先生的爱国情怀给感动了。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世界闻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抗日的日子里留着胡须,日本人逼梅兰芳演出,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拒绝了。抗日胜利以后他又为国家登台演出了很多爱国的剧目,激励了当时很多中国人重新建设国家的信心。1938年底,有人邀请他去香港演戏。演出后,梅先生就在香港深居简出。他为了不给日寇演出,让朋友给自己打了一针伤寒预防针而后大病一场。

  日本侵略者的种种罪行,让其恨之入骨。当听到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他用他那高超的演技为之庆祝,他精湛的表演座无空席,赢得热烈的掌声。

  古往今来像梅兰芳这样的爱国人士比比皆是,我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学习他的气节,更要为祖国的将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有许多爱好,有人问我最喜欢的是什么,毫无疑问那就是中国书法,因为书法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书法艺术最能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从幼儿园至今从来未间断过对书法艺术的追随。从开始的一笔一划歪歪扭扭,到现在的运笔自如,字里行间是书法的魅力不断激励着我。但我并不满足,我会一直走下去,为求精进更需努力。

  梅兰芳深厚的爱国情意和不畏日寇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这篇文章使我觉得我国的爱国人士是多么令人敬仰。就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中国才得以崛起,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小学生要努力学习本领,为建设自己的国家做出贡献。

梅兰芳读后感6

  这场戏,征服了邱如白,这个矛盾的官人。他潇洒地,带着被家人鄙视的目光,说他傍戏子去了。这条路,一走就是几十年,直到白发爬上了头。他预感到,自己的一生从此不再一帆风顺,只在曲折中闪烁迷茫。

  和很多人一样,当看到黎明的面孔出现时,我崩溃了,欲哭无泪。但随着剧情的推移,渐渐地理解了黎明的眼神,或者说梅兰芳的眼神。

  之后的梅兰芳,是成熟的、深沉的、稳重的、抑或是个台下的男人。他越来越明白了之前他为此不得解的事,越来越放弃了之前他不沦落的志,他知道了人生苦难全,他知道了唱戏的终究是个唱戏的。

  但他不同于一般的戏子,对于他的坚贞,他为了自己的.尊严为了自己的使命感,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诺言宁死不给日本侵略者唱戏,不惜为此损害自己的身体。也许他知道,这世界上超越肉体的东西很多,也很伟大,所谓的升华,便是让精神超脱,让生命不朽。田中说:无论战争谁胜谁负,梅兰芳是不朽的。但田中不知道,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真正让梅兰芳不朽的,不是他的戏,是他的灵魂,是他的那份操守。

  但他是普通不过的凡人,为了儿女情长迷失自我,丧失理智,遗忘自己的使命,当然,七情六欲是人的难耐,但这证明了他的平凡,他的普通性。他也是为了爱可以放弃事业的人,他也是为了人之本性可以忽略追求的人。如果没有邱如白,也许梅兰芳就不是梅兰芳了,他将只是一个普通不过的戏子。

  所以,邱如白最后说:你(梅兰芳)只是个凡人。

  这句话,是真理,是哲学,是王道。他就是这么一个不平凡的凡人,一个永远不会被弄脏的戏子,一个阳刚的真正的男人。

  梅兰芳将让后人知道,真正的一个人,不仅仅存在于表面,更存在于旁人看不到的那冰山一角的最深处,那里也许就是另一个深度。表面的梅兰芳,是一个让四大美女汗颜的妩媚的绝世女子,但真正的他,是一个阳刚十足成熟稳重道德高尚的真汉子。这就是人的不同角度,这也就是梅兰芳。

梅兰芳读后感7

  在台上,他是贵妃,失意却高贵;他是黛玉,倔强却又飘零;他是苏三,悲凉却坚强。他是梅兰芳,他是中国的梅兰芳。

  说的是梨园世家,但在当时封建社会的梨园,伶人,戏子,看得起他们的只有自己,甚至,有的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梅兰芳冷眼旁观着这一切,却从不允许自己的心沾染上些许微尘。月白,梨花白,冷青长衫,唱一出最纯净的人生。

  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只为艺术而活的生命,我们称之为狂。他将艺术放在自己心中的最高层,但理智地尊敬着它。他的艺术是京剧,是旦。他只唱中国的京剧,他只演中国的花旦,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这一个个鲜明的角色,她们因着古老的历史而被刻上民族的`烙印。其实艺术并不是高深飘渺的存在,艺术因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反映着某种气节而使人们深深触动,艺术代表着一段无法忘却的记忆。梅兰芳的艺术承载着中华的记忆,艺术是他的生命,但艺术的生命来源于民族。他拒绝登台,也许是他的艺术正在遭受烽火,正在变得支离破碎的缘故吧。

  电影梅兰芳里有这么一句,无论战争谁胜谁负,梅兰芳都应该不朽。也许那个崇拜梅兰芳的日本人永远也不会明白,失掉了心的艺术,只剩下一具空壳,是永远飘在风中的,因为如果战负了,梅兰芳的艺术就再也没有安放的位置;如果战负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打着别国烙印的特区,而梅兰芳依旧不朽的唱着,那么他的才华也就只能框在那首隔江的后庭花里了,他的时代不会再来。

  细想来,梅兰芳的历程与中华的进程是平行的。历经晚清、民国、抗日时期、新中国,他也依着这条线,创新,改革京剧,一步一步拼搏,一步一步为京剧注入新的活力,一步一步将京剧推广出去,一步一步走向艺术的巅峰,走过春秋,走出波澜。幕布拉起,看似仍是当年那个小生,实则已在紧锣密鼓中走过万水千山;幕布落下,浓妆褪去,他还是梅兰芳。

  他,是一个有良心的艺术家。

梅兰芳读后感8

  看到丰子恺“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的爱国名言,我就会想起单元考试的阅读故事——《梅兰芳蓄须》。主人公梅兰芳不受贿赂、不向敌人低头的精神使我敬佩不已。

  《梅兰芳蓄须》讲述得是这样一个故事: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来芳不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屈服演出,他已多种借口拒绝了日本侵略者的`邀请,为了不表演他卖了在北京的房子,还打了伤寒预防针使自己发高烧,最终在胜利后他又登上了舞台。

  梅兰芳的民族气节、爱国精神如一颗有力的子弹重重地打在了日本侵略军的头上,他虽不懂武,却用他的表演作为了利器,这对于无依无靠、手无寸铁的他简直是难上于青天,这是何等的勇气呀!他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同时也捍卫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尊严。为此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他的品质值得我们、后人、千秋万代所赞颂!

  提起梅兰芳的故事,我就不由想起了一位老师——方老师。方老师他被日本鬼子抓来修筑建筑,可因他未能完成任务而要接受惩罚,鬼子因为他戴了眼睛而打不了他耳光,呵斥方老师摘下眼镜,方老师对鬼子的话无动于衷,还出言讽刺鬼子,鬼子怒火中烧、恼羞成怒,对方老师拳打脚踢,将他到趴在地。第二天,鬼子又来找方老师的麻烦他用刺刀顶在方老师胸口,命令他摘下眼镜,每命令一声,刺刀就往前推进一点。刺刀扎进肉里,一点一点往方老师的胸膛刺进,血,顺着胸口往下淌,鬼子仍在高声叫嚣,方老师咬着牙,傲视着鬼子,就是不抬手摘眼镜。刺刀终于从后背穿出,方老师倒下了,但,眼镜,仍戴在他的脸上。

  方老师和梅兰芳的行为与保家卫国、战死沙场的英雄比起来算不上什么壮举,可却同样令人敬佩,让我们同他们一样,做一个不低头折节、有骨气的人吧!

梅兰芳读后感9

  《梅兰芳学艺》这篇文章说道了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块唱戏的料子,梅兰芳听了师傅的话不但没有灰心,反而更加激起他学戏的热情,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上面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学习舞蹈的经历。有一次,老师教我们一个新动作叫“前软翻”,这个动作比较难,老师先给我们讲了这个动作的要领,即先挑腰,左腿要使劲往前伸,我练习了好几次却怎么也翻不过去,心里想这么难的'动作,干脆别学了,但是老师却耐心的一遍遍指导我、鼓励我,想到梅兰芳苦练基本功、勤能补拙的故事,我又一次恢复了信心,通过不断的在课堂上练习、回家后也坚持练习,渐渐地我终于学会了这个动作。老师也夸我动作既漂亮又标准,我很高兴。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害怕学习新的舞蹈动作了。此时我不禁想起了那句名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明白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的道理。

  只要有积极奋进的精神,我坚信比别人多一点努力,就会多一份成绩,有付出必有回报。我会努力发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梅兰芳读后感】相关文章:

梅兰芳蓄须教案05-04

《梅兰芳学艺》教案03-12

《梅兰芳》读后感04-23

《梅兰芳蓄须》读后感03-07

《梅兰芳蓄须》读后感优秀02-15

《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教案10-13

电影《梅兰芳》观后感03-31

关于梅兰芳观后感(通用12篇)12-18

梅兰芳蓄须观后感范文(精选13篇)12-25

童年读后感 读后感童年的读后感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