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设计方案

时间:2022-10-08 17:27:09 方案 我要投稿

【实用】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七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设计方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七篇

设计方案 篇1

  一、紧扣题目,导入全文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写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请大家轻轻地读课题,把它读好。

  2、刚才同学们已经把课题读对了,但是怎样才能把课题读得更好呢?

  出示阅读要求:

  ⑴ 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⑵ 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⑶ 用下面的句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 )选( )当( )。

  3、检查预习:

  ⑴ 检查生字的读音。

  ⑵ 请学生用提供的句式说说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

  “班队课时,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

  “王宁选自己当班级的劳动委员。”

  4、大家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比较正确的理解,请你们再次读课文的题目。

  二、分步导读,加深体验

  请你们带着下面的问题,再认真地读课文: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学生读完后,请学生自评、同学之间互评,并根据自己的体会和同学的意见,再把课文读通顺。

  3、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课文师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三、重点引读,拓展延伸

  1、练习之一:

  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

  ⑴ 大家读一读,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这一句话?

  ⑵ 大家再来读读下面的两句话,边读边想这两句话的什么地方相似,什么地方不一样。

  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选谁呢?

  教室里静悄悄的,选谁呢?大家都在想。

  (引导学生认真体会这两句话,并与课文中的原句进行认真的比较,不但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还能使学生初步学会捕捉句子中的语言信息,并知道有时候对于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来表达。)

  2、练习之二:

  林老师亲切地说:“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选自己?”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⑴ 我们应该怎样来读林老师的话呢?

  (提醒学生,读对话的时候要注意提示语,读书的时候留心这些词语,就能帮助我们进一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⑵ 王宁的话该怎么读呢?

  (建议学生加上提示语来试一试:提示语可以是表示神态的,也可以是表示动作的,只要恰当运用提示语,就能把意思表达得更明确。)

  3、练习之三:

  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⑴ 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好这句话。

  (有了上面的体验,大家都能理解课文所描述的同学们对王宁的举动由“愣”到“喜”的变化,感受同学们对王宁的“我选我”的大胆举动的鼓励、赞赏和钦佩之情。并且在朗读中表现这种情感。)

  ⑵ 指导学生用“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大家说( )”的句式表达各自对“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所包含的意思的理解。

设计方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育活动,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同时又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并要以幼儿为本。我在设计中班美术活动《线条鱼》时,整个思路就是以这两点为依据。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各种线条有序的组合表现鱼身的花纹变化,感受线条画带来的美感。

  2.培养幼儿仔细、有耐心的良好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 供欣赏的示范作品、记号笔、纸。

  2.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课件显示小猫,告诉幼儿:今天是小猫的生日,它的好朋友给它送来了它最爱吃的东西,小朋友猜一猜小猫收到的'礼物是什么呢?

  二、观察了解线条画的特点。

  1.屏幕显示各种各样的鱼,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这些鱼的造型。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些鱼是什么样子的呢?(用三角形、菱形、圆形和线条组合而成的)。

  请幼儿上来回答。教师再分别出示几个,到后来可以让幼儿说说,如果是你,你还会用什么花纹来装饰呀?

  原来这些简单的小线条,也能变成一幅看上去很复杂又很美的鱼啊。

  2.强调线条的运用。

  问:刚才我们看到了鱼身上有哪些线条,我请小朋友到黑板上来画一下?并说出是线条名称。

  二、幼儿作画,讲解要求。

  1.先勾主体,装饰时线条排列清晰。

  教师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合理运用线条,中途若发现问题可请幼儿互相观察发现,同时鉴借别人的好的方法。

  2.幼儿认真、耐心、仔细地作画。

  3.教师讲解线条运用,不断提醒幼儿作画完毕运用线条装饰鱼的边。

  三、展示幼儿作品

  1.看一看、说一说作品美在什么地方。

  2.有序地整理用具。

设计方案 篇3

  教学内容10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难点:10的组成和10的写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猜谜引出已认识的数0~9。

  同学们,我们来猜猜谜语,好不好?

  (1)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

  (2)0和6之间有哪些我们认识的数?

  (3)(伸出5指)它添上2是谁?

  (4)7的相邻数是谁?

  (5)8再添上1是几?

  2.9再添上1是几?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1)生活中和10有关的事情很多,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学生分别说出:星期天我在民族广场看见10只气球;我在南湖桥看见10只风筝;我家阳台种有10盆花;我爸爸钓了10条鱼。

  (2)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8人)

  (师站进去)现在有几个人?(9人)

  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谁有办法?

  学生回答:一个小朋友站进去就可以了。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3)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实物投影)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都大。

  2.比大小。

  (1)10和一个数比大小,谁能说一说。除了这种还可填什么?10○□

  (2)9○□谁来说说。

  (3)完成书本第59页比大小的填空。

  3.10的写法。

  (1)10的写法和0~9这些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2)谁能说说10怎样写?(学生先尝试说说,教师再小结)

  (3)在书本第60页的田字格里练习写10。

  (4)写完了同桌互相欣赏一下。

  4.10的组成。

  情境引入(演示):

  有一天,小聪约小伙伴去踢球,顺便从家里带10瓶饮料去和小朋友一起喝,把饮料装到袋子里,可是一个袋子装不完,就把10瓶饮料分别装到两个袋子里,小聪可能会怎样装这10瓶饮料呢?

  (1)请你拿出10根小棒代替10瓶饮料,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有多少种方法?谁能想办法,分得又快又好。

  (2)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3)请一个小组汇报你们组的方法(实物投影展示)。

  (4)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5)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分法,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

  引导学生回答,看一个记两个,看到 ,想到 ,以此类推。

  记住这前面五个,其余可以推想出来。

  (6)独立完成第60页10的组成的填空。

  三、游戏

  1.师生互动。

  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2.生生互动。

  同桌两人做游戏,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10。

  3、完成60页“做一做”

  四、课堂作业

  1.练习十三第1题。

  一个学生上来演示,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

  2.练习九第2题。

  (1)学生模仿指挥员发射命令,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情景。

  3.独立完成第3题。

  五、课堂小结

  1.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回忆、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

  2.质疑:谁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3.教师对全课进行小结。

设计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以及歌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以及节奏感。

  3.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大胆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图片:白云,蓝天。

  2.图谱、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白云、太阳

  教师:小朋友们看,图片上有什么?天多蓝呀高高的在上面,谁来了?又有谁来了?

  多美的画面呀,蓝天高高,白云飘飘,太阳公公在微笑。这么美,我们来一起说一下。

  过渡语:我们看到的这些美景,还有一首好听的'歌呢,就表现了欢乐、高兴的心情,名字就叫“欢乐颂”。

  请小朋友快速的找一把椅子坐下,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展开

  1.课件欣赏歌曲(播歌词音乐,放课件)

  教师:歌里都唱了些什么?是不是咱们刚才看见的美景呀?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利用图谱朗诵歌词

  教师:小朋友说的可真好,现在我就来演唱一遍这首“欢乐颂”送给大家。

  3.教师表演唱(放伴奏)

  4.看课件,师生唱(放伴奏,点课件)

  教师:刚才我看到有的小朋友都情不自禁的跟着老师一起唱起来了,让我们看着大屏幕一起来唱一唱。

  老师唱得大声一点,小朋友可以小声一点。

  你们第一遍就唱得这么好,真不错,相信再唱一遍时,小朋友的声音一定会更加宏亮、好听,对不对?

  5.教师指挥,幼儿唱(放伴奏)

  教师:小朋友,你们唱得太好听了,我觉得咱们都可以组成一个合唱团了,我来当指挥,你们就是合唱团的演员,好不好?

  那一会我们唱得时候,大家一定要看我的指挥,我的手动作小,小朋友就小声唱,我的手动作大,小朋友就大声唱,咱们来试试好不好。

  过渡语:小朋友可真棒,都会用大小声表现歌曲了,你们知道吗?不仅你们喜欢唱,大人也喜欢唱,咱们看看他们是怎么唱的!

  6.观看“欢乐颂”视频(放视频)

  引导语:欢乐颂这首乐曲,是一首世界名曲,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每当人们高兴快乐的时候,或是欢庆重大节日时,人们都会唱起这首歌,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寄托美好的祝福。

  7.小结(放歌词音乐)

  教师:小朋友,咱们就把欢乐颂这首歌,拍成一个精彩的节目,表演给全园的老师和小朋友,好不好?

设计方案 篇5

  一、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xx

  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3.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 67—20xx

  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xx

  5.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6.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97

  8. 《高层办公楼设计任务书》

  二、基地条件

  本项目位于某城市核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建筑总用地面积7379平方米。基地西、南两侧滨临城市交通主干道,西北两侧为某高档住宅小区。基地位置视线通透,地势平坦。周边基础设计完备。

  三、规划构思

  1.总平面布置:总图布置结合原有地形的优势,呼应周边的交通流线组织方式布置。主体建筑物大致呈环状布置在地块靠北位置,让出前方空间作为集中疏散广场,兼作为商业部分的配套。地面形式主要以硬质铺地为主,这种做法降低了建造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空间上看,形体上采用的是“主楼+群楼”的形式,这种形式是为了迎合商业建筑对大开间的空间上的需求。并且,裙楼与主楼之间的交相辉映也让建筑本身在空间上形成层次感。

  2.景观布置:本方案中景观的布置方式采用“一轴两心”的设计理念。融入中国南方建筑“前庭后院”的设计思想。

  一轴:景观主轴的由城市主干道的十字路口引入,贯通基地本身。由于城市道路的性质决定了该十字路口有一种重要的地标性质,并且这里将会成为视线的一个集中交汇的地方。人群视线由远及近,引导进入建筑主体。转弯处采用矮型灌木和水池的景观处理,营造一种“屏风”的作用,产生似隔非隔的意识形态。彰显建筑本身的一种卓越气质。

  两心:两心是围绕建筑的'“前庭后院”打造的。前庭主要为广场铺地,视线较为通畅,但是在视觉上缺少一种视觉中心。所以在此处设计景观水池(旱喷)一处,对内作为景观的重要节点,对外作为视线引导的一种方式。后院主要是切合办公出入口设计的。由于入口四周被周边住宅包围,相对空间较为压抑,留出一定景观空间后形成一种叫我开阔的视界。这对于建筑形体本身也好,对于使用建筑的人群也好都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3.流线布置:地块的良好交通为流线设计提供了诸多便利。流线分为三条:消防流线、机动车流线、行人与非机动车流线。消防流线为一条4米宽的环道。前方广场可兼作为消防登高场地。机动车在地块内的停车形式为路面停车与地下停车相结合的方式。多数车辆在进入地块以后直接由坡道下至地下进入办公楼的人员可直接由电梯上至办公区域。,少数车辆由消防车道进入,在边缘停车位可进行短时停靠。人流及非机动车从入口广场进入。非机动车由入口进入地下车库。此种形式让路面及广场更加整洁完整,方便了物业管理,降低了维护成本。并且在使用上完全将人流与车流进行区分,使用上较为方便。

  4.地下车库布置:地下车库包括:机动车停车库、非机动车停车库、服务及设备用房三部分。机动车停车库包括九十个停车位和车道,采用单口双车道的形式。转弯及车道宽度均满足规范的要求。非机动车停车库设单独入口进入,也作为机动车库拓展的预留空间。服务及设备用房包括空调机房、水泵等设备用房和消防控制室。此类用房置于地下,增大了地面建筑的使用面积,增加了建筑的商业价值。

  四、建筑单体设计:

  设计原则:现代、大气

  建筑物采用现代的元素进行打造。具备其独特的气质,并有城市地标的内涵。建筑平面:建筑平面主体呈现“心形”。功能上主体建筑的一二层为商业面积,以大开间卖场为主;裙房三层为多功能厅;主楼三层以上为办公部分,其中奇数层为大开间办公用房,偶数层为小开间办公用房;负一层为地下车库与辅助用房。建筑竖向:立面形式以竖向线条为主体,受建筑物高度限制,主楼体量的高宽比较小,故将其立面分为横向三段,将顶层女儿墙拔高凸显气势。建筑材料上采用实体墙与幕墙相结合的形式,并结合横向三段的划分利用建筑形式美的法则达到虚实结合的效果。使用流线上,在设计中将办公流线、商业流线、货物流线、报告厅流线分别作单独设置。避免其相互交叉。建筑结构上,建筑物采用的是框架结构,主楼部分有电梯间围合成的小型筒体结构,能有效抵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作用。建筑防火设计,建筑物各部分均满足防火疏散要求,内设自动喷淋系统,防烟防火报警系统。

设计方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动手、动口的能力。

  2、让幼儿在感受到大自然美好的同时,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3、加强家园联系,增进家园间的彼此交流。

  二、活动准备

  1、请家长事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教育孩子不乱跑,跟着小四班这个集体,排队时跟着前面的小朋友。过马路时提醒孩子注意安全。

  2、小朋友穿轻便的服装,以方便步行。

  3、带适量的零食,并每人准备好一个垃圾袋,教育孩子保护环境的卫生。

  4、小朋友8:30分来园,并请家长陪同。

  三、活动时间:20xx月15号(星期五)早上

  四、活动过程

  1、8:30分集中教室告诉孩子秋游地点及一些注意事项,做好点名工作。

  2.9点组织本班幼儿排队,以班级为单位徒步去公园。

  3、组织开展活动。

  活动一:带领全体幼儿家长游览中塘溪公园。观察秋天里大自然的变化。

  活动二:集体亲子小游戏

  “剪羊毛”,首先家长和幼儿身上夹了好多夹子,然后请家长抱起或背起幼儿去“抢”其他亲子身上的夹子夹到自己身上,在规定的时间看看哪组家庭拿到的夹子最多。

  4. 活动结束,家长带领再自己孩子回家。

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

  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2.媒体资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大家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的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即将要学习的一篇课文。

  文章选入课文时的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揭题设疑。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画出来。

  教师板书生字:

  放好鱼饵抛出钓线湖面涟漪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大鱼挣扎小心翼翼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筋疲力尽拉鱼上岸父子得意

  祈求无果不容争辩放鱼回湖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获得启示遇到诱惑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简单问题道德实践勇气力量

  教师依次指导学生进行生字学习。

  2.词语的学习。

  朗读中,找出不明白的词语,请指出来。

  教师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下面我们听听课文范读,加深对生字新词的学习。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

  3.大家学习新课的积极性很高,能够迅速掌握了文中的生字词。那有谁能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后回答。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默读课文,初步了解情感

  从课文内容的可以知道,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读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课文内容。但是,我们必须读出课文隐藏的情感。请用心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洋溢在文中的是什么情感?

  教师以提问的形式随机指导,如得意、依依不舍、感激

  2.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1)自读课文,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文中的我的情感贯穿于从钓到大鲈鱼到把鱼放回湖里去的整个过程,最后我得到的启示是:

  请再次浏览课文,找出描写我情感变化的相关语句。

  (2)学生出示语句:

  教师引导:钓到大鱼时的心情把鱼放回湖里的心情

  3.父亲的情感

  (1)自读文章,注意文中父亲的情感。

  我们体会到儿子从钓到鱼到放回鱼的情感,那么父亲又是怎样的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又有什么不同呢?

  (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问题。

  重点引导以下句子: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指导:得字可以体会到什么?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指导:从父亲平静的语气中你体会到什么?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指导:不容争辩是什么意思?结合文中的插图,想想体会当时的情景。

  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

  4.全班交流讨论:

  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制造悬念

  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掉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整个过程并没有其他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又怎样影响到我的成长?

  五、布置作业

  1.结合老师的讲解熟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词,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把写错的字多写几遍。

  2.温习钓鱼部分的体会。

  从我钓到大鲈鱼到把它放回湖里的心理变化,你体会到什么?

  从父亲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时态度的坚决,你体会到什么?

  (1)要把钓到的鱼放掉真的很难很难;(2)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

  二、学习课文,研读感悟

  1.朗读课文,思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

  2.读书后,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教师指名回答问题。

  教师适时指导:

  (1)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说说是怎么得到启示的?

  重点研读: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画上横线。

  学生齐读划横线的句子。

  懂得这一点很不容易,也许花上数十年时间;懂得这一点又很了不起,它能让人在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这也是他后来成为著名建筑师的重要原因。

  (2)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

  鱼指的是形形色色的诱惑,指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3)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非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指导:刚满11岁那年,我在鲈鱼捕捞开禁之前2小时钓到一条大鲈鱼,是留下还是放回湖里,是道德问题吗?

  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这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很难,实践道德,就是放掉到手的鱼,放弃个人利益。

  (4)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齐读这个句子,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是什么教育?

  这种教育其实就是道德教育,是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这句话是说,从小受到严格的道德教育,就会有勇气和力量去实践道德。

  三、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2.正因为如此,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永久的回忆和终身的启示。我相信,这个故事也一定给大家带来了启示。读了父亲告诫我的话,你是怎么想的?这节课对你有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经典】设计方案01-14

设计方案08-26

设计方案【经典】02-07

设计方案【精选】11-04

[精选]设计方案11-08

(经典)设计方案11-17

(精选)设计方案11-18

设计方案[经典]11-12

[经典]设计方案02-17

(经典)设计方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