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

时间:2022-10-05 21:21:25 方案 我要投稿

精选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范文汇编十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范文汇编十篇

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 篇1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和体验故事中小小和啊呜的不同人物特点和情感。

  2、尝试用图画的方式写信,并能叫完整地讲述信的内容。

  活动重点:了解故事中写信的方法。

  活动难点:尝试用图画的方式写信。

  活动准备:

  1、投影仪

  2、幼儿用书《小小和啊呜的'信》、各色纸、各种画笔

  活动过程:

  1、听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体验角色情感:

  ——“故事发生了件什么事?”

  “你喜欢小小和啊呜吗?为什么?”

  2、视听故事,了解故事中写信的方法:

  (1)教师运用投影仪讲述故事,幼儿边听边看。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交流:

  ——“小小和啊呜是怎么写信的?”

  “你能看懂吗?说说看信上写了什么?”

  “这种写信的方法你会吗?让我们也来试试吧!”

  3、个别操作,写信读信:

  (1)幼儿自由选择工具,尝试“写信”

  (2)幼儿互相送信。

  (3)幼儿读信,大胆地讲述自己理解的信的内容。

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 篇2

  活动由来: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我们想让幼儿逐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让幼儿感受在集体中与老师、阿姨、朋友一起生活、游戏的快乐,激发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创造性的认知发展目标:学习儿歌,初步体会儿歌朗诵的语感,培养其对儿歌的兴趣。

  2、创造性的情感发展目标:在活动过程中,体验上幼儿园的'快乐情感。

  3、创造性的人格发展目标:在幼儿园幼儿通过悦纳自己,悦纳他人,礼貌待人,提高适应性。

  4、身体与动作发展目标:能用身体模仿事物,提高身体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布偶小兔和兔妈妈、小兔头饰若干

  2、知识经验准备:观察幼儿对木偶的兴趣浓厚与否。

  3、空间与环境准备:在教室里布置一个用积木搭成的幼儿园大门

  活动过程:

  1、引题:

  (1)出示木偶小兔和兔妈妈提问:“这是谁?”(引导幼儿向小兔和兔妈妈问好)

  (2)老师边表演边讲述:早上,兔妈妈要上班去了,它问小兔:“妈妈要上班,小兔上哪儿?”小兔说:“妈妈去上班,我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妈妈把小兔送到幼儿园,小兔向妈妈挥挥手说:“妈妈再见。”妈妈说:“小兔再见。”小兔就高高兴兴来到班上,看见老师说:“老师早!”小兔有礼貌,老师真喜欢它。

  2、理解和熟悉儿歌的词句。

  提问:小兔是怎样上幼儿园的?小兔到幼儿园来干什么?今天谁像小兔一样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引导幼儿说给小兔听“我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

  3、欣赏儿歌。

  (1)你们很喜欢小兔对吧,那看看小兔是怎样上幼儿园的。教师出示小兔木偶边表演边朗诵。

  (2)再次演示时。鼓励幼儿跟着朗诵。

  4、请幼儿做小兔,进行情境表演。

  (1)幼儿扮演小兔,和老师一起念儿歌。

  (2)请个别幼儿念一念,演一演。

  5、跟小兔和兔妈妈道别。

  小兔说:“今天我和妈妈到小班来做客,很高兴认识这么多的小朋友,现在我们要回家了,下次再来和你们玩游戏吧,再见!”(引导幼儿跟小兔和兔妈妈说再见)

  活动延伸

  1、开展歌曲活动《我上幼儿园》,进一步激发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

  2、家庭中渗透。请爸爸妈妈在家里和幼儿一起玩“上幼儿园”的游戏。

  3、生活中渗透。幼儿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 篇3

  活动由来:

  幼儿喜欢动物,爱模仿更是小班幼儿的突出特点,他们喜欢模仿动物的叫声,模仿动物的动作,在与幼儿日常生活的接触中,发现幼儿缺乏运用礼貌用语的表达习惯,因此,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通过幼儿在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和动作的过程中,了解动物的饮食特征,进而学习礼貌用语,让幼儿获得礼貌用语和情感上的熏陶,进而启发幼儿养成礼貌用语的习惯。因此,我特意设计了“动物聚会”的语言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用简单的礼貌用语请别人吃东西,初步养成礼貌用语的习惯。

  2、知道动物的叫声,能听音说出动物的名称,能根据动物名称发出相应叫声。

  3、知道动物的饮食特征,能说出不同动物爱吃的食物名称。

  活动重难点

  用完整的礼貌用语邀请别人吃东西。

  活动准备:

  1、小黄狗头饰,小鱼、青草、大米、虫子、骨头图片。

  2、小手变变变的音乐,1台录音机,愉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老师播放“小手变变变”的音乐,引导幼儿玩手指游戏。

  附儿歌:小手变变变

  小手变变变,变成一把大铁锤,锤呀锤呀锤;

  小手变变变,变成一把小剪刀,剪呀剪呀剪;

  小手变变变,变成一只小蜗牛,爬呀爬呀爬。

  2、老师:小蜗牛爬呀爬,爬了一天又一天,爬到了草地上。

  二、学习新课

  1、老师引导幼儿听声说出动物的名称。

  老师:春天来了,草地上的花儿开了,有红的花、黄的花、白的花,还有绿的草,真是美极了。

  助教戴上小黄狗的头饰,在教室的角落里藏起来,发出“汪汪汪”的叫声,老师说:咦,是谁在叫呀?

  老师模仿小花猫朝幼儿走去,问:看看谁来了?(小花猫来了)

  老师模仿小公鸡找食物,边走边发出叽叽叽的叫声,问:是谁在叫呀?

  老师模仿小鸭子走路,边走边嘎嘎嘎的叫,问:谁又来了?

  老师双手握拳,伸出拇指和小指,放在额头两侧,扮演小山羊,发出“咩咩咩”的叫声,问:谁在叫呀?

  2、老师引导幼儿一起模仿小动物叫。

  老师:小朋友们真棒,听动物们的叫声就知道是什么动物,老师说出动物的.名称,你们模仿动物的叫声。

  3、老师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小动物爱吃的食物名称。

  老师:山羊妈妈为动物们的聚会准备了很多好吃的食物,山羊妈妈会准备什么食物呢?

  老师:你们看(出示食物图片),这是山羊妈妈给动物们准备的食物,看看有什么?

  老师:山羊妈妈为什么准备这些食物呢?谁爱吃这些食物?(谁最爱吃骨头?谁最爱吃虫子?谁最爱吃鱼?谁最爱吃青草?)

  4、老师引导幼儿用礼貌用语请别人吃东西。

  老师模仿山羊妈妈的声音说:小花狗,快过来,我请你吃骨头。

  老师:山羊妈妈会请小花猫吃什么呢?请小公鸡吃什么?请小鸭子吃什么?请小山羊吃什么?

  5、老师把本节课所教授的知识编制成儿歌,示范念唱。(用肢体动作表现儿歌内容,增加念唱的趣味性)

  附儿歌:

  小黄狗,汪汪汪,快过来,我请你吃骨头;

  小花猫,喵喵喵,快过来,我请你吃小鱼;

  小公鸡,叽叽叽,快过来,我请你吃大米;

  小鸭子,嘎嘎嘎,快过来,我请你吃虫子;

  小山羊,咩咩咩,快过来,我请你吃青草。

  6、幼儿尝试模仿老师念唱儿歌并做肢体动作。

  三、巩固新知

  1、老师引导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儿歌内容。

  老师:动物们吃饱了,他们想起了跳圆圈舞,让我们也跟着动物们一起跳吧!

  老师:我们围成一个圆圈,手拉着手,转圈走,模仿小动物们跳舞,看谁模仿得最像。

  四、结束活动

  1、老师总结:小朋友们模仿得真像,山羊妈妈为小动物准备了他们最爱吃的食物,请小黄狗吃骨头,请小猫吃小鱼,请小公鸡吃大米,请小鸭子吃虫子,请小山羊吃青草,以后,我们有好东西吃,也要请其他小朋友吃。

  活动延伸:

  1、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老师们可把动物的嘴巴做成带网状的效果,供幼儿给动物喂吃的,增强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性,同时还可以提供运用礼貌用语的机会,培养幼儿礼貌用语的习惯。

  2、在娃娃家区域活动中,提供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引导幼儿作客,招待客人等,培养幼儿礼貌用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温馨提示:

  1、在教学活动过程,要引导幼儿完整的用礼貌用语“我请你吃××”表达,刺激幼儿运用礼貌用语邀请别人吃东西。

  2、整个教学活动要动静结合,在引导幼儿表达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如小花狗摇摇尾巴等,避免幼儿长时间坐着,降低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或积极性。

  3、在引导幼儿听动物的叫声说出动物的名称环节,可以配合动物叫声的录音磁带或

  课件

  进行教学,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 篇4

  活动目标:

  1.丰富幼儿对影子的认识,有兴趣探索影子产生的原因。

  2.探索发现影子的变化和物体的位置变化有关,获得相关经验。

  活动准备:

  小动物木偶、手电筒、活动室的光线昏暗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操作手电筒,前面放各种物体,请幼儿猜猜是什么?

  教师提问:请你看一看,猜一猜。这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儿猜想讨论影子形成的原因。

  教师小结:这叫什么?(影子)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影子?有过哪些有趣的发现?(引导幼儿大胆地猜想)

  二:做实验,探索影子的产生

  教师开、关手电筒,请幼儿看看墙上有什么变化。

  教师:墙上有什么?(影子)现在呢?还有影子吗?为什么没有了?(引导幼儿了解有光才会有影子)

  教师将物体分别放在光源的前面、后面,对比观察后发现有什么变化。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只有将物体在前面挡住光,才会有影子。)

  教师小结:没有光,就不会有影子的.出现,只有光,没有东西挡住光,也不会有影子,影子是怎么来的呢?只有物体挡住了光,才会有影子。

  三:手影游戏,进一步发现影子的秘密

  教师:1.我们试着用手变出影子来,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轮流到手电筒前做出各种造型,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影子与物体的外形很像,物体移到哪里,影子就跟到哪里。

  教师:2.先把手紧挨手电筒,然后远离,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影子的大小与光和物体的距离有关系。改变物体的位置,影子都会发生变化。

  四“自由寻找影子、观察影子、体验发现影子的快乐

  1.“玩手影“。两个人一组,共同合作进行游戏。

  2.寻找生活中各找各样的影子。(大树、房子、滑滑梯、国旗等)

  活动延伸:

  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在路灯下观察影子的变化,

  幼儿一起玩“踩影子“的游戏

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 篇5

  设计思路:

  幼儿在日常的各类活动中经常会运用到不同的工具,如在美工活动中将牙签、吸管、回形针等等作为辅助材料,这些工具不仅帮助孩子完成了创作,还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为了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探索机会,我结合刮画这种常见且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绘画形式,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找找、画画的'活动,引导幼儿探究用不同工具刮画的方法。

  2、在活动中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活动前请幼儿自发收集不同的刮画工具,包括废旧材料;

  范例若干份(布置在绘画区域四周);

  已涂好的多色刮画底版若干份(教师示范大底版和幼儿用底版)

  活动流程:

  欣赏活动DD演示与讨论DD探索与创作DD交流与评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欣赏活动

  1、幼儿自由欣赏刮画作品。

  (与幼儿共同观察画面内容如故事、物体、线条等,并说说刮画的方法。)

  2、提问:

  (1)这些美丽的画你觉得是怎么画出来的?

  (老师及时肯定幼儿:“小朋友刚才看得都很仔细,这些画都是刮出来的”)

  (2)那么猜一猜刮画的时候使用了哪些工具?

  二、演示与讨论:

  1、出示刮画工具,鼓励个别幼儿自选并演示刮画。

  2、继续提问:“瞧,朋友们用了哪些不同的工具,都刮出了什么?”

  (启发幼儿感知工具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刮画效果。如线条的粗细、色彩的变化等。)

  3、老师小结:原来这些不同的工具能刮得不一样,想一想你准备用什么工具刮画?

  三、创作要求:

  请试试用几种不同的工具刮画出你想到的故事、物体、线条。

  四、幼儿创作刮画,教师观察指导

  (1)激励幼儿大胆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刮画,结合生活、故事、玩具用品、线条等展开想象与创造。

  (2)指导个别幼儿运用工具,丰富刮画内容。

  (3)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工具。

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 篇6

  活动名称:自己梳头发

  目标:1、学习梳头的方法,知道要注意自己的仪容的整洁。

  2、了解梳头的`需要的工具。

  3、幼儿养成初步的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的意识。

  准备:梳头发流程图、梳子、小镜子、毛绒娃娃、自编儿歌

  过程:1、教师情境引入活动,以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一天,洋娃娃起床了,头发乱糟糟的,可是她的妈妈有事先走了,没有人帮她整理头发,怎么办呢?

  2、了解梳头的工具。

  师:梳头发需要哪些工具呢?

  小结:梳头需要有一把梳子和一面镜子。

  3、师幼讨论梳头发的方法。

  师:怎么用小梳子梳好头发呢?

  4、幼儿尝试自己梳头发。

  5、师幼共同梳理正确的梳头方法,并展示梳头流程图。 小结:拿起梳子,先从头上往下梳整前面,再梳梳侧面、最后梳后面的头发。可以一边梳,一边检查头发梳好没有。

  6、将梳头的方法创编成郎朗上口儿歌,幼儿按照正确的梳头方法梳头。

  儿歌: 小梳子手上拿,

  先从上往前梳,

  再梳头儿两边, 头儿后面不能忘, 看谁的头儿最整洁。

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用正确的执笔姿势画出螃蟹的主要特征;

  2、幼儿初步掌握中锋、侧锋的运笔法,并尝试表现出浓、淡墨变化;

  3、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范画:螃蟹。

  2、毛笔、墨汁、颜料、调色盘、笔洗、垫纸、吸水巾。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

  (打一动物)谜底:螃蟹

  二、展开

  1、出示范画,引发幼儿作画兴趣。

  (1)提问:“这是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螃蟹”,说出螃蟹的主要特征;

  (3)教师用正确的.词汇小结螃蟹特征。

  (4)提问:“这叫什么画?”引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2、教师示范螃蟹的画法

  (1)教师演示身体的画法——淡墨侧锋画身体;

  提问:“老师是如何用笔的?”引导幼儿观察侧锋的运笔法。

  (2)教师演示螃蟹“螯”的画法——浓墨中锋画螯;

  --画螯时和画身体用笔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观察中锋的运笔法。

  --画身体的墨色和画螯的墨色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对比后,感受浓、淡墨的变化美。

  (3)请幼儿画出螃蟹的腿和眼睛,教师重点点评执笔。

  (4)教师小结螃蟹的基本画法。

  (5)启发幼儿说出可以添画的景物。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注意指导幼儿执笔及运笔方式;

  (2)启发幼儿添画相关事物;

  (3)提醒幼儿注意画面、衣物的清洁,养成良好作画习惯。

  4、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1)请画好的幼儿将画贴在板面上,相互欣赏;

  (2)请个别幼儿说说小螃蟹(作品中)在做什么?教师点评;

  (3)教师粘贴“快乐的小螃蟹”字样,构成一幅完整的展览板,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 篇8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

  2、使幼儿懂得保护牙齿的意义,了解保护牙齿的方法。

  3、指导幼儿学会刷牙的正确方法,培养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4、体验健康洁白的牙齿给人带来的快乐与美感。

  活动准备:

  提前两天将洗净的蛋壳浸在醋里 收集幼儿的漱口水若干杯

  故事准备《爱吃糖的老虎》

  活动过程:

  1、故事《爱吃糖的老虎》引出主题

  提问:狐狸想出了什么办法?老虎的牙齿怎么了?

  引出问题找找自己是不是也有坏掉的牙齿。

  2、找龋齿

  (1) 用小镜子找一找自己的牙齿有没有变黑或坏掉的。

  (2) 观察长有龋齿的幼儿的牙齿

  (3) 变黑坏掉的牙齿叫龋齿

  3、利用实验探索龋齿形成的原因

  (1) 幼儿讨论:龋齿是怎么形成的

  (2) 观察幼儿漱口水,请幼儿观察里面有沉淀物质,请幼儿闻一闻是什么味道?(酸的 臭的.)这中酸得、臭的物质会对牙齿产生怎样的影响。

  (3) 观察蛋壳浸在醋里的变化并讨论醋里浸过的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

  小结:食物残渣在细菌的作用下会分解成酸,酸会腐蚀牙齿变黑、形成龋齿。

  4、讨论如何保护牙齿形成龋齿(少吃甜食 早晚刷牙 吃完东西漱口)

  5、结合《刷牙歌》教会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 结束活动.

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 篇9

  一、活动目标

  1、能分辨鞋子的左右及类别,学会自己穿鞋子。

  2、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

  按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等特点进行配对难点:分清楚鞋子的左右并学会穿鞋

  三、活动准备

  PPT、图片、幼儿围坐成半圆形

  四、活动过程

  (一)我会识鞋子师:现在我要请一位小朋友们上台来当老师的模特,有谁愿意的?

  我请坐得最好的一位小朋友×××上台来。其他的小朋友来观察一下,看看×××身上都有一些什么东西?

  幼:衣服、裤子、鞋子……师:那你们说说都是些什么颜色的啊?哦,有×颜色的衣服,×颜色的裤子,还有×颜色的鞋子……我们来看看自己的鞋子都是什么颜色的?点小朋友回答……(出示ppt图片)师:你们看看,这是谁的鞋子啊?(分别出示高跟鞋、皮鞋、凉鞋、雨鞋、拖鞋、运动鞋等)幼:妈妈的高跟鞋、爸爸的皮鞋、宝宝的雨鞋........

  请幼儿说出这些鞋子的特点(大小、颜色、什么时候穿等)师:哇,小朋友们认识这么多鞋子!那你们会自己穿鞋吗?

  (二)儿歌真快乐

  师:老师经常发现有小朋友把鞋子穿反了,还有小朋友鞋跟没有提上来,这样很容易摔跤的!所以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一个穿鞋子的办法……拿自己的`鞋子做示范,指着让幼儿认识鞋子的结构(鞋面、鞋底、鞋头、鞋跟)2、教会儿歌"两个好朋友,紧紧挨着头,中间有个小嘴巴,大家一起笑哈哈。"反复练习儿歌并举反例子,让小朋友判断。

  3. 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赛谁穿鞋快,大家一起念儿歌4..师:大家看这双鞋子,它的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鞋子凹型朝向不一样的两只鞋子,叫一双鞋。

  (三)找找好朋友师:刚刚鞋子说,它找不到它的好朋友了,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忙。

  1.请小朋友回座位2.将印有不同鞋子的图片发放给小朋友,让他们连对找好朋友。

  3.并且将一双鞋子涂成一种颜色。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帮鞋子找到他们的好朋友了,并且还学会了自己穿鞋子,那么等会儿午觉起来,老师要检查一下看看小朋友自己穿鞋穿得对不对,能不能找到它们的好朋友!

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 篇10

  一、 指导思想

  以深入推进上海市二期课改为核心,以上海市新《纲要》为指导,学习、领会、实践新教材,不断反思、积累经验教训,体现出一种更尊重幼儿,更关注幼儿完整个性发展的新教育思想,从而启蒙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二、现状分析

  (一)、教师和幼儿现状

  我园现有8个班级,其中托班1个、小班3个、中班2个、大班2个,全园幼儿270多名。现有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名;高级教师8名,一级教师6名,一线教师平均年龄27岁。我园教师年轻,学历层次较高,接受信息能力强,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师资结构比较合理。

  幼儿方面,由于我园硬件方面条件较好,有充足的活动场地,幼儿喜欢参加各类活动,有探究的兴趣,特别作为艺术幼儿园,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学习艺术的环境,给予孩子学习艺术的空间和时间。但幼儿在艺术表达表现上的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都应当加强培养。

  (二)、保教工作现状

  在二期课改的大环境下,我园也积极开展了二期课改的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改变,并逐步在教学实践中有所体现。如:幼儿教育的学科性淡化,整合观逐步体现;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改变孩子的学习方式上,使孩子学会学习;能在教学过程中开始注意关注和回应幼儿,但回应策略和有效性驾驭能力仍有待于提高。除此教师保教能力主要分三个层次:

  1、有部分教师,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幼儿,,回应幼儿生成、创设课程化环境、支持幼儿表征、评价幼儿发展水平的能力,但在二期课改的大环境下,在对新课程学习使用中,还存在对新教材内容不熟悉,理念不吃透,利用不充分,容易凭经验做事,缺乏提升自己教育行为的意识。

  2、部分教师,从事幼教时间不长,在她们从事幼教时期,正是幼儿教育从一期课改直接过渡到二期课改的时期,她们中,注重学习积累的,提高很快,但对自己放松要求的,就会出现面对新教材不知所措,专业水平提高慢。

  3、另一部分教师,属非专业或刚踏入幼教门槛,对学前教育有憧憬,有追求,但专业知识结构不完整,业务能力缺乏,十分需要进行直接间接的培训,让她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去感知幼教,实践幼教。

  在对班级的常规工作方面,如活动区角,自然角,新闻角等工作,意识强的教师,班级常规工作踏踏实实,一丝不苟,把常规工作真正地落脚在提高幼儿的能力发展上,但不排除部分教师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主观上对常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班级工作促一下,动一下,动一下,又放一下,工作到最后只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失去了其实际的价值。

  三、主要目标

  1、继续以《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为指导,落实二期课改理念,深化课程改革,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孩子的发展,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2、立足自培,完善师资工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新教材的实践研究中,继续培养反思型的教师,并在研究中不断地自我成长。

  3、加强教育特色的研究,逐步形成以艺术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园本课程。四、主要工作

  四、建立保教常规管理机制,加强保教工作过程化管理。

  1、严格执行《上海市学前教育常规管理》若干文件,修订、完善幼儿园保教工作常规管理制度,保障落实。

  2、进一步规范、落实幼儿园保教工作考核制度,加强教师一日活动操作规范。

  措施:

  *(1)、注重保教工作日常管理,加强巡视及随堂听课,注重质量反馈。

  *(2)、将随机考核、随堂考核、月考核、学期考核有机结合,完善对教师的过程性评价。对教师学期的.考核,改变以往只看期末考核课确定教师学期教育教学能力的惯例。主要从 五个方面来权衡:

  ——将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考核班级常规工作、

  ——不定期进班听课的质效、

  ——教师参加学期内研讨活动、的态度、实效,向教研园地投稿的次数等,

  ——期末的考核课,

  ——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

  综合评定教师在一学期内的业务工作。我们将采取分级制,在考核奖的设立中拉开一定的距离。以此更客观地评定教师的工作,促动教师更注重平时的积累。尽量来避免工作中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增强教师工作责任感和自觉性。*(3)、根据新课程模式,班组长、教研组长在工作中注重资料的积累,对教师的各类记录表、观察记录等经常地翻阅,以便在字里行间追寻教师的教学踪迹,把握教师教学心路,及时给予指导,使教师的教育行为更凸显二期课改新理念。

  *(4)、加强教研组建设,增强教研实效。

  开展每月一次班组长工作例会,业务园长参加每次的小教研,要求每次小教研班组长都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帮助和指导班组内的教师共同参与教研活动。

  五、艺术教育管理:

  目标:为每个幼儿创设展示艺术才能的机会,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幼儿对美的感悟力和良好的情感。

  措施:

  1、做好指导小班及新生幼儿选择艺术班工作,适当调整中、大班幼儿参加艺术学习。

  2、建立每班幼儿艺术教育档案和幼儿个人艺术教育档案,为教师的指导提供信息。

  3、迎接区艺术教育复验工作,积极做好,找出艺术教育学习中的不足,有待于发展、提高。

  4、期初聘请艺术顾问来园指导艺术教育工作,多渠道倾听意见,努力打造品牌教育。

  5、依托百音艺校开设电子琴班,让幼儿初步掌握弹琴的方法,适当分流艺术学习人数。

  7、 充分利用园内教师的资源,对全园教师进行岗位培训。

  *钢琴即兴伴奏辅导————邵庆丰

  *民族舞辅导————董双丽

  *写生画辅导————刘媛媛

  *古筝基本知识辅导————申亚男

  8、鼓励教师外出考级,对持有证书的教师适当提高艺教费,凸现艺术特色园教师的才华。

  9、期末会同少年宫对艺术教师上岗证进行初考,保证教师持有艺术教育证上岗,分为乐器、歌舞、书画三个岗位。

  六、家长工作计划

  注:每月工作安排将提前一周以表格式张贴于橱窗,望教师注意,做到月工作心中有数,合理有序安排班级、班组工作。

【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相关文章:

幼儿园的教学方案设计10-08

幼儿园排序教学方案设计10-08

幼儿园春季教学方案设计10-08

爸爸的手的幼儿园教学方案设计10-08

幼儿园小班《作客》教学方案设计10-08

幼儿园《好吃的水果》教学方案设计10-08

幼儿园《我们的头发》教学方案设计10-08

精选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通用13篇)09-02

幼儿园小班语言《我上幼儿园》教学方案设计10-08

幼儿园《小小清洁液》教学方案设计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