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技术方案

时间:2022-07-11 12:11:53 方案 我要投稿

有关技术方案范文锦集8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技术方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技术方案范文锦集8篇

技术方案 篇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家用汽车的普及,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因而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国内很多城市的选择。城市轨道交通按运能范围、车辆类型及主要技术特征,可分为有轨电车、地下铁道、轻轨道交通、市郊铁路、单轨道交通、新交通系统和磁悬浮交通7类。

  有轨电车是指采用电力驱动,并在轨道上行驶的运量介于公交和地铁之间的公共交通工具。因其具有运行可靠、舒适、节能、环保等特点,可作为中小城市公交体系的骨干、大中城市轨道交通网的补充,尤其适合中心老城区与外围新城的交通连接。

  伴随沈阳浑南新区一期工程、南京河西有轨电车,以及苏州有轨1号线等线路的陆续开通,我国已有多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另外,包括北京、广东、山东、安徽等众多省市也已经规划了现代有轨电车线路。据不完全统计,至20xx年,全国的现代有轨电车规划线路将超过2500km,已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现代有轨电车的信号系统作为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行效率的重要系统,与地铁、轻轨等其他信号系统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同时,由于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的起步相对较晚,因而探索适合我国有轨电车信号系统的解决方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信号系统主要特点

  有轨电车具有多种路权形式,一般分为:专有路权、混合路权和共享路权。专有路权和共享路权形式应用较少,一般选择混合路权方式。在混合路权形式下,有轨电车信号系统的主要特点:①道岔一般采用集中或分散自动控制,并具有车载远程遥控和道旁控制功能;②具有路口优先权控制功能;③无自动驾驶功能,一般采用车载监督下的人工驾驶;④具有运营调度管理功能,但相对简单;⑤正线多采用埋入式转辙机,环境防护等级要求高。

  2.信号系统道岔控制方式

  有轨电车的道岔控制方式主要有:自动进路控制、车载手动控制、道旁控制和手操道岔,其中自动进路控制又可以分为集中和分散控制方式2种。车载手动控制模式作为自动进路控制模式失效时的备用模式;道旁控制作为车载设备故障的备用手段;手操道岔则作为道岔控制设备故障的应急方式。

  分散自动控制方式与集中自动控制方式相比,虽然自动化程度略低,但降低了系统对控制中心和无线通信网络的依赖,减少了建设成本,同时能够满足运营的'基本要求。本文道岔控制方式选择分散自动控制方式。

  3.信号系统结构与功能

  3.1系统结构

  有轨电车的正线信号系统主要由运营调度指挥子系统、道岔控制子系统、路口优先控制子系统和智能车载控制子系统4部分组成。

  3.2系统功能

  1.运营调度指挥子系统,是保证有轨电车运行畅通的关键系统,其主要功能:线路信息的状态显示;列车运行状态监视;时刻表的编制与管理;预计到站与早晚点计算;操作、报警等信息的显示与记录;与外系统接口;系统时钟功能等。

  2.道岔控制子系统,是保证有轨电车运行安全和效率的核心系统,其主要功能有:检测列车的接近,并为接近列车自动办理进路;接收列车的人工遥控命令,并办理进路;具有道旁控制道岔功能;负责道岔防护,进路办理与解锁;向列车发送进路的状态信息;向运营调度指挥子系统发送道岔、信号机、轨道区段及进路的状态信息;向运营调度指挥子系统发送自身系统状态和报警信息。

  3.路口优先控制子系统,是保证有轨电车运行效率和准点率的重要系统,其主要功能有:检测列车的接近,向公路信号灯控制系统发送优先通过请求;检测路口占用,向公路信号灯控制系统发送禁止通行命令;控制信号机的显示,并向列车发送信号机状态。

  4.智能车载控制子系统。主要功能有:列车的定位和测速,并通过GPRS发送给运营调度指挥子系统;接收中心发送和司机输入的命令信息,并在通过环线区域时,发送给道岔控制子系统和路口优先控制子系统,完成进路办理和路口的优先通过;具有人工遥控道岔功能;在道岔接近区域,将道岔区段的状态显示在车载人机界面上;显示列车的速度、限速、预计到站等信息。

  4.信号系统关键技术探讨

  1.道岔区域控制技术。采用基于环线和计轴的道岔控制方案,但该方案中由于无法保证整个接近道岔区段无线覆盖,所以需增加本地通信单元(简称LCU单元),实现整个接近区段无线覆盖。这样既保证了列车在接近环线区段通信正常,而且在申请道岔控制权失败的情况下,依然能通过LCU单元继续保持与道岔控制子系统的无线通信,并完成道岔的自动或遥控控制;同时还能够将整个道岔区段的进路和信号机状态,实时复示在列车车载显示终端上,保证了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司机也可以通过车载显示终端了解前方的信号机和进路情况。

  2.路口优先控制技术。由于有轨电车和公共交通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交叉口,所以如何保证有轨电车和社会车辆能够快速、均衡的运行,是路口优先控制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整个有轨电车线路的路口情况复杂,各有不同,就要求有轨电车的路口优先控制子系统能够采用灵活的路口优先设置。

  路口优先控制子系统的优先策略分为3类:①当有轨电车接近路口,立即向社会交通系统申请路口优先权;②如果有轨电车的信号灯亮红灯时,不申请路口优先权,维持原交通信号;如果有轨电车的信号灯亮绿灯时,申请延长有轨电车的通过时间;③无路口优先功能。

  控制中心和车载都具有路口优先权设置功能,中心设置优先级较高,当中心放弃优先设置权时,列车通过路口时需要设置路口优先权,否则将不具有路口优先权。

  3.智能车载控制技术。为进一步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智能车载控制系统还增加了超速防护、后溜检测和防护、遥控计轴复位等功能。

  车载通过接收地面环线上传的速度限制信息,对列车进行超速防护。当列车速度接近限速时,车载控制系统给出声音报警,若速度持续增大并超过限速时,车载控制系统输出最大常用制动,直至列车速度低于限速时,才停止输出最大常用制动。

  车载主机根据车载显控终端上的司机激活操作确定列车的主控端,据此判断列车的运行方向,如果列车的运行方向与此不一致,车载控制系统判断列车处于后溜状态,输出最大常用制动,并给出声光报警,最大程度上防止列车后溜。当列车运行方向与主控端方向一致时,停止输出最大常用制动。

  因外界干扰等原因造成列车出清,但计轴仍报告占用时,司机确认道岔区域无列车占用时,可点击车载显控终端上的计轴复位,此时车载信号系统通过环线,将计轴复位命令下达至地面控制系统,由地面控制系统将相应的计轴进行复位。

  5.结束语

  系统采用分散自动控制方式,在基于计轴和环线的道岔控制基础上,增加了LCU单元,实现了道岔接近区段的无线覆盖和区域控制;针对有轨电车与公共交通系统复杂的路口情况,采用了灵活的优先权控制方案,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系统适应性。为进一步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智能车载控制系统还增加了超速防护、后溜检测和防护、遥控计轴复位等功能。

  目前,该系统方案已完成实验室软硬件搭建和系统内集成测试工作,其基本功能和技术方案得到了初步验证,并将在试验线进行试验,从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系统,最终实现系统的工程化应用。

技术方案 篇2

  一、运前准备工作

  (一)做好物资保障。做好交通运输工具的检测维护,保证运力充足,优先选择安全技术状况良好的交通运输工具投入运营。为客运站场、交通运输工具工作人员配备消毒剂、手持体温检测仪。

  (二)强化人员培训。加强客运场站、交通运输工具消毒、通风等操作规程和疫情防控措施的培训,提升一线从业人员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做好乘客信息登记。对乘坐三类以上客运班线和客运包车、实行实名制管理的客运船舶、飞机等出行的乘客,相关交通运输经营者应当通过购票环节申报和扫描二维码网上申报等方式,采集乘客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联系电话等信息。

  二、运行中卫生管理

  (一)铁路。

  1. 通过售票控制乘客数量,尽可能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

  2.在火车站增加体温测量设备,对进出站乘客进行体温检测,高于37.3℃的乘客应当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3. 增加候车室和旅客列车卫生间等公用设施清洗消毒频次,有条件时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4. 旅客列车载客前应当对车厢进行清洁消毒。座椅套等纺织物应当保持清洁,并定期洗涤、消毒处理。

  5. 保障候车室和旅客列车车厢空调系统正常,以最大新风量运行。

  6. 乘客、乘务员佩戴口罩,乘客保持安静、减少交流,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7. 旅客列车宜配备手持体温检测仪、在适当位置设立应急区域,临时隔离出现发热、干呕等症状乘客。

  8. 旅客列车宜配备消毒剂,乘客呕吐时,采用消毒剂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并使用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

  9. 在车站电子屏、旅客列车车厢滚动电子屏和广播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二)道路客运。

  1. 合理组织运力,通过售票、包车团组人数限制,控制乘客数量,尽可能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

  2. 在汽车客运站增加体温测量设备,对进出站乘客进行体温检测,具备条件的汽车客运站设置应急区域,高于37.3℃的乘客应当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3. 增加车站公用设施和公共区域的消毒频次,卫生间和洗手池配备消毒液。

  4. 车辆每次出行载客前应当对车厢进行清洁消毒。座椅套等纺织物应当保持清洁,并定期洗涤、消毒处理。

  5. 在自然气温、行驶速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关闭车内空调,开窗通风。若使用空调系统,应当增加清洗消毒频次。适当提高进入服务区停车休息的频次,对客车进行通风换气。

  6. 乘客、乘务员和驾驶员佩戴口罩,乘客保持安静、减少交流,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7. 三类以上客运班线客车和客运包车宜配备手持体温检测仪,将车厢后两排设置为应急区域,使用简易窗帘(盖布)遮挡,临时隔离出现发热、干呕等症状乘客。

  8. 三类以上客运班线客车和客运包车宜配备消毒剂,乘客呕吐时,采用消毒剂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并使用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

  9. 在汽车客运站和客运车辆上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三)水路客运。

  1. 合理组织运力,通过售票控制乘客数量,尽可能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

  2. 在客运码头增加体温测量设备,对进出站乘客进行体温检测,具备条件的客运码头设置应急区域,高于37.3℃的乘客应当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3. 客运码头增加公用设施和公共区域的消毒频次,卫生间和洗手池配备消毒液,保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定期对座椅等公用设施消毒。

  4. 有条件的船舶,可在内部咨询台或服务台配备速干手消毒剂;船舶每次出行载客前应当对船舱、驾驶台等重要场所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座椅套等纺织物应当保持清洁,并定期洗涤、消毒处理。

  5. 船舶行驶过程中,应当使用最大通风量;气温适合的,建议船舱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6. 乘客、船舶工作人员佩戴口罩,乘客保持安静、减少交流,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7. 优化服务流程,简化餐食供应。

  8. 船舶宜配备手持体温检测仪,在适当位置设立应急区域,临时隔离出现发热、干呕等症状乘客。

  9. 船舶宜配备消毒剂,乘客呕吐时,采用消毒剂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并使用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

  10. 在客运码头和船舶上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四)民航。

  1. 如条件允许,在乘客值机时,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

  2. 在机场增加体温测量设备,对进出港乘客进行体温检测,高于37.3℃的乘客应当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3. 在值机柜台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4. 增加客舱乘客经常接触的客舱内物体表面、盥洗室等公用设施擦拭清洁消毒频次。座椅套等纺织物应当保持清洁,并定期洗涤、消毒处理。

  5. 检修保障候机厅和机舱空调系统正常,加强空气流通。航空器飞行过程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强通风;地面运行期间,使用APU系统的气源进行通气。

  6. 客舱乘务员佩戴口罩,可携带含醇类消毒湿巾。乘客佩戴口罩,保持安静、减少交流,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7. 通过控制登机时间减少乘客在客舱等待时间。优化服务流程,简化餐食供应。

  8. 机舱宜配备手持体温检测仪、在后舱设置应急区域,临时隔离出现发热、干呕等症状乘客。条件允许时,对发热乘客原座位周围前后左右排的乘客配发口罩,并禁止各舱位间人员流动。

  9. 对乘客呕吐等状况,必要时使用机载防疫包,按程序进行操作。

  10. 在候站楼电子屏、航空器客舱和座椅后面液晶屏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五)城市公共汽电车。

  1. 根据客流情况,合理组织运力,降低车厢拥挤度。

  2. 在自然气温、行驶速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关闭车内空调,开窗通风。若使用空调系统,应当增加清洗消毒频次。

  3. 车辆每次出行载客前应当对车厢进行清洁消毒。

  4. 乘客、乘务员和驾驶员佩戴口罩,乘客保持安静、减少交流,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5. 车辆宜配备消毒剂,乘客呕吐时,采用消毒剂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并使用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

  6. 在车厢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六)城市轨道交通。

  1. 根据客流情况,合理组织运力,降低车厢拥挤度。

  2. 在城市轨道交通站增加体温测量设备,对进站乘客进行体温检测,高于37.3℃的乘客应当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3. 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站公用设施和公共区域的消毒频次,卫生间和洗手池配备消毒液。站厅卫生间等公用设施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4. 列车每次出行载客前应当对车厢进行清洁消毒。

  5. 加强设备巡检,保障站台和列车车厢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6. 乘客、与乘客接触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人员佩戴口罩,乘客保持安静、减少交流,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7. 城市轨道交通站宜配备消毒剂,站内或到站列车上的乘客呕吐时,采用消毒剂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并使用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

  8. 在城市轨道交通站厅和列车车厢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七)出租汽车。

  1. 车辆每日出行载客前应当对车辆内部进行清洁消毒。

  2. 司机携带含醇类消毒湿巾,增加车门把手等部位的清洗消毒频次。

  3. 在自然气温、行驶速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关闭车内空调,开窗通风。

  4. 司机佩戴口罩,提醒车上的乘客佩戴口罩并减少交流,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5. 车辆宜配备消毒剂,乘客呕吐时,采用消毒剂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并使用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

  6. 通过车载广播、汽车座椅背面张贴宣传海报或提示性标语等方式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技术方案 篇3

  研修对象:实验学校全体教师

  研修内容:

  “为用而学、为用选学、承前启后,走向实践应用和校本研究”是20xx中小学远程研修的新特点新要求,为使具体人解决具体问题的技术应用真正成为远程研修的出发点和归宿,运用到我们的研修方案中,其具体要求如下。

  一、研修前全体学员要做好个人研修任务规划

  请各位老师进入研修网思考本人“用技术改变教学”的所学和所用,填报《技术应用任务单》,做好个人研修任务规划,然后依据自定的技术应用任务选课,并始终围绕《技术应用任务单》的规划,圆满完成今年的研修任务。《技术应用任务单》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描述自己参与研修后的技术应用指向及期望结果;

  2.实现技术的教学应用,自己需要解决的困惑和问题;

  3.本人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和所需要的专业支持;

  4.新学期本人作业设计应用的初步打算和安排(大致的教学课题、教学周次等)。

  研修安排和模式

  20xx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分为暑期集中研修(25学时)和开学后分散校本研修两阶段,集中研修任务完成后,新学期校本研修要在学期末完成并做好以下工作:

  1.新学期校本研修主题要与集中研修设计性作业一致,设计性作业的应用实践应作为各学校新学期主要的校本研修活动予以重视,精心做好安排。

  2.新学期各校要组织教师亲历技术应用作业的实践与反思完整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包括技术作品设计应用的“实践与观察”、应用过程与结果的“分析与发现”、实践研讨与反思后对设计作品的'“调整与完善”等环节。各研修组拟按照这“三环节”做出校本研修计划安排,对校本研修14个学时进行合理分配。每位参训教师要将个人实践应用三个研修环节生成的资源提交到平台。提交材料主要包括:内含设计作品应用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应用实录(涉及应用的视频或文本片断)、课堂观察报告或听评课记录、实践后设计作品的调整修改及附上对修改的说明与反思等。

  3.各研修组要选择一个本组的技术应用优秀案例设计,以“技术应用”为主题,开展至少一次全组协同磨课。在研修方式上,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课例研究或常规教研方式均可。现有的研修分组已经平台确定,为了方便平台对应用实践与研究的跟进反馈,校本研修不宜打乱现有的研修编组。

  4.要将校本实践应用列入成果的最终评价。即设计作品评选应该是实践后经过调整与修改、并附有修改说明与反思的设计作品。

  研修管理

  要落实集中研修后校本研修的地市、学校的主体责任,做好校本研修阶段的跟进指导与管理工作。要把技术作品应用的实践研究任务和责任分解落实到指导教师、组长和学员。指导教师要承担指导与督促各研修组制订校本研修计划,用亲自参与(至少一个研修组的研修活动)和《学习园地》等方式进行跟进指导;研修组长要主持本组的实践应用研究,确定研修方案和安排,小组研修要确定相关教学课题和上课老师。

  考评机制

  对组内教师要进行每周考评,每月抽查。学期末汇总,统一考试。

  

技术方案 篇4

  根据公司20xx年采掘作业计划,结合矿井瓦斯治理实际工作开展情况,特制定本年度瓦斯治理方案:

  一、20xx年瓦斯防治计划

  1、年度瓦斯事故起数控制为零起,杜绝死亡事故发生;

  2、瓦斯一般超限不超过12次,严重超限不超过1次;

  3、S3111运输巷、S3111回风巷、S3113开切眼、S3113中运巷、S3113回风巷、S3113运输巷、S3115运输巷、S3115中巷、S3115回风巷全部实行穿层条带抽放(注:S3111运输巷、S3111回风巷、S3111中运巷、S3113回风巷、S3115回风巷已施工完成),本煤层钻孔进尺18300米,本煤层抽放量达到15万吨,预抽瓦斯6万m3;穿层条带按9m一个钻场、每个钻场布孔4个,穿层抽放巷道进尺2160米,预计打穿层抽放钻孔19180m,抽放条带煤量25万吨,预抽瓦斯9万m3。所有工作面必须启用穿层抽先行、本层抽补充、采空抽强化的抽采模式,合理安排采掘抽关系,要先抽后掘、先抽后采,必须在本煤层残余瓦斯含量达到8m3/t以下、残余瓦斯压力达到0.74Mpa以下时才能进行采掘。工作面瓦斯抽采率、全矿井瓦斯抽采率必须达到35%以上;

  4、严格按照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抽放及效果检验。

  二、瓦斯防治思路

  1、坚持安全发展原则,树立“瓦斯事故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意识,依靠科技进步和发展先进生产力,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矛盾。

  2、坚持采煤采气一体化、井下抽采为主,建立完善矿井瓦斯抽采系统,通过加大瓦斯预抽与利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护生命,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3、加快瓦斯抽放技术的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改进瓦斯抽放工艺,探索出适用于本矿井的瓦斯抽放方式和方法。

  4、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和瓦斯治理的“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采取“多措并举、应抽尽抽、抽掘采平衡、抽采达标”的`瓦斯抽采措施,促进瓦斯治理工作步入良性循环;

  5、坚持本质安全型矿井、采区、采掘工作面建设,推进实施瓦斯“零超限”和采掘分类管理,采掘工作面必须通过瓦斯治理,切实做到抽采达标,确保在安全状态下进行开采,矿井优先进行区域性抽放,变防突为消突。

  6、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测监控、管理到位、隐患排除、综合利用”工作目标体系,全面深化瓦斯治理。

  三、成立瓦斯管理小组

  组长:程会平

  副组长:梁浪、韦延明、陈长江、传云明、刘金键

  成员:李仕权、郝帮泽、张启军、韦建强、段平、冉茂中、吴江、陈锡华、夏清余、李春华

  “一通三防”下设办公室在通防科,下设防突队、瓦检班、监控维修组、瓦斯抽放和主扇抽风班、通维组(负责防尘防火)。

  该小组的成立将对我矿的瓦斯治理起着主要作用,制定建立各种瓦斯

  四、瓦斯防治措施

  (一)技术措施

  1、采掘工作面作业前必须先采取穿层条带预抽的方式进行瓦斯预抽,控制范围为整个采掘条带,达标后方能进行采掘作业;

  2、采掘工作面穿层抽放效果较差时均采用本煤层深孔超前预抽放措施作为补充,要根据煤层煤质,透气性、瓦斯含量、卸压程度编制掘进工作面瓦斯抽采设计,明确制定出钻孔的有关参数;打钻人员要严格按设计施工,不能超出允许值范围外;打钻完工后要有专人验钻、封孔、观测抽放效果;技术人员要根据抽放效果及时调整设计;在掘进工作面布置了6个最少60米的超前卸压、抽放钻孔,控制掘进头前60米上帮8米下帮4米以内的范围;在采煤工作面中运巷和运输巷沿走向按孔间距3m,倾角60°,方位角218°,布置抽放钻孔;孔径φ75mm,孔深42m,封孔长度为8m,钻孔孔口抽采负压为13~14千帕,预抽时间以区域措施效果检验为准,没达到预抽效果严禁停抽;

  3、打钻时瓦斯涌出量大,我们通过控制钻进速度,控制了瓦斯涌出速度,达到了打钻瓦斯不超限的效果;

  4、在掘进工作面抽放同时,在掘进碛头采用深孔高压注水措施,一方面制造煤层裂隙,另一方面提前进行顶板有序卸压,提高预抽效果和瓦斯自然涌出效果,保证瓦斯提前有序释放,减少掘进时涌出量,达到治理超限的效果;

  5、采掘过程中,每班落煤打好支护后,在工作面煤壁打超前卸压孔,提前释放压力和瓦斯,减少瓦斯突然涌出的可能性;掘进工作面每班打6个75㎜卸压钻孔,孔深9米,控制掘进头前方9米,煤帮上帮4米、下帮2米以内的范围;在采煤工作面沿伪斜采面每间隔2.0m打75㎜卸压钻孔,仰角3o~5o、孔深9m,布置成双排,每段布孔80个,作为对抽放钻孔的补充,提高钻孔卸压控制的密度;

  6、掘进巷采用抽60米掘40米措施,必要时可加密钻孔控制密度。

  (二)组织措施

  1、为了保证正常掘进推进度,采用了“三巷保两巷”的组织措施,即三条巷道中,保证两条巷道正常掘进,一条巷道进行抽放和注水,处理瓦斯;

  2、掘进时采用先掘上部巷道,循环进度定为2米,同时要减小每次爆破量,增加爆破次数,避免瓦斯突然涌出,使瓦斯涌出均匀;

  3、在规程允许范围内,将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探头的断电值均降为0.8%,(炮掘巷道每次放炮必须实行巷道内机电设备停电措施),提前断电确保安全;

  4、掘进工作面掘进尽量采用双巷掘进,双巷及时贯通调整系统,利用局部通风机正压压入和系统负压抽出,提高通风排瓦斯效果。在单巷掘进时,对风机至巷道口这一段短路巷道增阻调节,提高短路巷道风阻,减少短路巷道风量,增加局部通风机的有效风量,提高通风效果。

  (三)管理措施

  1、掘进巷道供风风机采用双局扇双回路专用电源并自动切换,杜绝局扇无计划停风;

  2、采用两巷或多巷掘进,提高供风效率,同时当两巷贯通后,形成全风压系统后,先倒风机后掘进,杜绝盲巷瓦斯超;

  3、将瓦斯含量大的区域作为重点区域来管理,加强矿井通风、监控、抽放管理,加强爆破、落煤掘进管理;

  4、对重点区域,公司安排负责任、懂业务、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工人进行管理和作业;

  5、每班必须检查风电、瓦斯电闭锁的可靠性,爆破作业必须停电并撤出回风流内的全部作业人员;

  6、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三违人员进行处罚;

  7、措施、图纸的制定,严格按照《一通三防管理制度》进行,杜绝因人为疏忽造成井下各种事故的发生。

  (四)硬件措施

  对抽采泵站进行升级改造,投入抽采泵站的在线监控检测系统,实时了解抽采情况及泵站运行情况,通过数据的对比进行有目的的安排、调节抽采工作,并加强抽采管路的维护、连接管理,有效进行堵漏气,满足抽采负压要求,力求抽采达标。

技术方案 篇5

  我校经过连续多年对学生进行跟踪调研和对企业提供给学生的就业岗位进行分析,发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具有多层次性、多方向性的特点,具体包括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电子商务、数据处理、网络维护、在线技术支持等不同的岗位。根据南京市政府建设软件名城的思路,本着职业需求为导向、行业支持为依托、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原则,我校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模式确定为一体多翼,即以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为主体,以软件应用为多翼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行五年制而不实行三二分段式教学,有利于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职教育很好地衔接起来,可以高效率地、最优化地进行课程设置,保证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数,无论是文化基础课还是专业课的学习都能达标。同时,中职与高职相互衔接,不存在重复学习等问题,有效教学时数高,最终学生既在基础理论的掌握上高于中专生,又在动手操作技能上强于本科生。而且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在校时间长,有利于系统地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教育培养。因此,一体多翼的人才培养模式非常有效。

  为体现这种一体多翼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将课程分为公共课(即文化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选修课。其中,选修课又为分人文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核心课以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岗位为职业面向,从第二学期起至第八学期,以市场较为热门的开发软件.NET和.JAVA为核心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不断的项目实施与实训,最终使学生在基础理论的掌握上高于中专生,在动手操作技能上强于本科生。

  学生由于个性差异和兴趣不同,对就业岗位的选择不同。为保证学生在就业时具有适应市场需要的职业技能,选修课的开设相当重要,是实施一体多翼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

  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选修课包括四大类:第一类为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第二类为专业必备技能选修课文字录入;第三类为IT从业预备课程企业课程;第四类为专业技能选修课。

  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

  人文素质类选修课是我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包括音乐、形体、交往与礼仪、书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消费心理学等。这些课程的开设起着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重要作用。因此,我校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开设了不少。此类课程的开设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陶冶人文情趣,培养人文精神,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受益匪浅,从而保证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以素质教育为底蕴,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

  不间断选修课程文字录入

  经过调研发现,文字录入虽为简单的键盘录入,但其却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甚至是不少IT企业从业人员必备的基础技能,而且有些单位对输入法有指定的要求(如银行、保险、医药等行业要求学生使用的输入法必须为五笔)。因此,我校将文字录入设为不间断的长期选修课程,从入校时的第一学期到离校前的最后一学期,每学期都开设该门课程,从基本的指法训练到长篇文章的录入,形式上从看打(看着文稿录入)到听打(听他人口述进行录入)再到想打(用电脑进行写作,边思考、边修改、边输入),使每个学生在掌握大众化的拼音输入法之外,还掌握一些行业规定使用的五笔输入法,还有些学生通过兴趣小组的形式学习了纵横码输入法。第四学期,让学生参加南京市文字录入统考,学校每年的技能节也将其作为一个必赛项目,每学期都有相应的考核要求,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刺激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实习前都能达到若干企业关于录入速度的要求,这是一般中职生和高中起点的高职生在校训练期间达不到的。文字录入选修课程的有效教学,为学生在就业时竞争各种岗位提供了基本保障。如从事数据处理、电子商务、在线技术支持的岗位就对文字录入速度有非常明确的较高要求,我校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在企业的表现与其他学校三年制高职学生或中职学生相比都较突出,因此获得晋升的机会也更早、更多。

  IT从业预备课程企业课程

  为有效地缩短与企业具体用人需求之间的差距,最便捷的一条路就是企业课程的嵌入。我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虽未与任何一家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培养,也没有冠名班,但学校在学生在校期间的第七学期、第八学期中的选修课中嵌入了IT从业预备课程企业课程,其实质是将企业培训前置。这些选修课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商量教学计划,由企业根据教学计划派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培训师作为兼职教师到学校进行技术培训和实践操作指导,并通过学校实训基地的设备进行现场操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内容上,除了针对工作岗位专门的技术培训外,还包括企业共享的价值取向、道德归属、思维方法、生活观念、发展走势及共创的精神氛围等,同时他们还会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教育、诚信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在教学过程中,会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让学生提前了解自己将来就业的工作单位,亲自耳闻目睹工作现场情况,使学生对企业有更深的印象,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和认同。在教学方法运用上,企业授课教师有更多的实践经验,他们更侧重于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真实性,由于企业的案例都是具体的实例,加上教师切身的体会并采用形象、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我校与两家企业开展了这类选修课程的嵌入教学,课程结束后,学生对企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企业高度认可,对就业前景充满信心。

  专业技能选修课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具有多层次性、多方向性的特点。根据近几年来对学生就业时的岗位、工作任务、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的分析,学校开设了专业技能选修课,以拓宽学生就业渠道。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中继设备维护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市场上已经有专门的公司承包了电信、移动的这部分工作。因此,我校在专业选修课中开设了维修类和网络类课程,这样学生既有硬件的知识,又有网络的基础知识,加上主动学习的态度,对维护工作上手较快。网络的普及使网络媒体越来越重视交互性,可监测性使其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前景非常广阔。个人、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建立网站作为宣传自己的平台,因此,网页设计的前景很好,需要更多的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才。根据其岗位对应的知识、技能,我校开设了《图像处理》、《网页制作》、《网页动画》等选修课程。

  以上是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选修课的开设情况。由于五年制高职整合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避免或减少了某些课程的重复,使得学校有更多的时间完成选修课的开设。这样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眼界开阔、择业面宽、适应性强、后劲足、就业率高、就业竞争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技术方案 篇6

  前言

  在实践过程中,影响油田污水的因素是非常多的,这包括到油田的开采技术、油田的地质环境、油田的施工环节等的应用,做好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方案,进行污水处理效益的提升,从而提升含油污水的处理效益,解决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污泥处理系统成本费用等的优化,实现投资成本及其管理成本等的协调。

  1 含油污水微生物的应用形势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油田注水已经发展到新的层面,由传统的笼统注水方式转移到分质注水、分层注水等的应用,这就对油田含油污水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必须满足干净水、清洁水等的应用需要,进行污水水质的控制,保证干净的污水注入,从而进行良好的驱油,保证油田采收率的提升。随着油田综合含水率的提升,污水处理量不断的提升,这就实现了污水处理系统的健全,伴随着油田含油量趋势增加的情况,水质指标日益提升。

  进行油田水质的质量分层分析,落实好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需要,保证油田的含油污水的控制,进行水质指标难度的下降,从而保证有质量的污水注入,保证驱油功能的良好开展,大大提升油田的开采效益,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为了提升油田生产的效益,我们需要进行污水处理系统方案的更新,进行大规模扩建工作的开展,进行深度处理系统的增加,进行水处理药剂的不断应用,进行投加量的提高,从而满足低渗透油层的应用需求,实现污水水质的整体达标,保证处理规模的优化,进行污水处理设施的改善,保证药剂的加大投入,实现微生物的有效强化处理,保证油田含油污水的积极处理,提升水质处理的质量,进行站外输水质含油及其杂质指标的分析,进行油田污水的良好处理。

  油田生产的相关细节工作,比如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细节工作,如何更有深度的进行处理系统的开发是重点问题,从而进行不同类型的水处理要急的应用,进行投加量的控制,提升低渗透油层的应用效益。当然,客观上来说,要实现污水的水质全面达标是不太现实的,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处理规模的应用,进行污水处理设施体系的健全,保证微生物的强化处理,保证油田含油污水的处理,保证油田污水的良好达标性,提升其应用效益。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明确到这也一个事实,那就是含油污水的成分是非常复杂的,其存在很难进行有效降解的污染物,其具备较差的可生化性,其内部存在太多的杂菌,从而导致其较强的竞争性,如果仅仅是一般的微生物,其通过竞争很难进行优势菌群的形成,也就是说,如果其处在较高含盐量、高粘度的污水中,这些细菌将会难以进行有效的繁殖,这就侧面的`说明,如果仅仅进行一般性质的生化处理,是很难满足工业化的应用需要的,这就有必要进行油田设计工作的优化,进行微生物联合菌群的建设,提升其应用效益。

  有效菌群的产生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的,比如进行有氧环境的保持,保证其环境的适宜性,进行细菌的良好繁殖及其应用,进行污水的溶解性性质的发挥,进行细菌滋生生命过程氧化、还原、合成等的应用需要,进行有机物的无机物降解,保证能量的放出,从而满足自身生存及其繁殖的需要。这就需要保证其良好的生存条件。

  在适宜条件的创造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到微生物需要以有机物为实物,从而进行生命的新陈代谢,保证污水的良好净化及其处理,保证优质出水质量的保证。这就需要做好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保证污泥具备更高的环保性,避免出现后续污泥处理上的麻烦,保证投资费用及其运动管理费用等的强化,进行运行成本的降低,保证劳动强度的控制,进行抗冲击性的分析,进行污泥量的优化,这是一种无害化的处理方式。

  2 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体系的健全

  下面通过对某个站的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来进行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具体探讨。在该站的应用过程中,其进行来水气浮装置的应用,进行微生物反应池的应用,进行固液分离装置的应用,从而提升其回注的处理效益。防水站的水需要进行高效气浮装置的应用,进行污油的处理,保证其水的微生物反应池的进入,这就需要进行微生物处理系统的特种微生物的添加,保证污水中的油及其有机物污染物的处理,满足生物降解的需要,这里也要进行固液分离装置的应用,进行水中固体悬浮物的分离,这就需要做好污泥处理系统的细节工作,进行低污染污泥的运输,保证污水的有效过滤及其应用,满足输水质的应用要求,提升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效益。

  上述工作环节的开展,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保证一定的压力条件,进行高压溶气的应用,进行微气泡的释放,保证其与污水中的悬浮物进行碰撞,保证其微气泡的粘附,再随着气泡的活动,进行水面的浮出,进行浮油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刮油机的应用,保证污油槽的回收及其利用,保证污水的泥水分离区的进入,保证污水的有效分离应用,保证其微生物反应池的进入。这就需要进行规格型号、最大处理水量、设备数量、水力停留时间、回流比等的分析,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在该工作环节中,我们需要进行微生物反应池的技术参数的分析,保证溶解氧、生物填料填充度等的分析,做好进水含油的控制工作,进行出水含油的控制。

  该污水处理站从建立到现在,已经有七年的历史了,从目前的工作情况来看,其日处理量是比较少的,没有满足设计量的需要,其来水采油效率远远的低于设计标准,其外输水质是比较稳定的,能够进行运行水质的良好控制,其来水含量及其最低含量存在较大的差距。

  实践证明,通过对气浮及其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其含油量及其悬浮物含量,能够满足普通污水的处理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提升工作效益,需要进行一级石英砂的过滤处理,进行外输水质的控制,保证外输水质的稳定性,从而提升其整体除油效果,从而满足日常油田工作的要求,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做好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工作,进行当下水质指标的标准分析,以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采用微生物技术处理油田污水可确保达到“5.5.2”水质指标要求乃至更低,有利于油田开发。利用微生物处理含油污水,菌群成本低,而且运行成本低于原工艺。经微生物处理后,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得到彻底降解,其最终产物为H2O 和CO2等无机物,可减少由于加药处理使采出水进一步复杂化的现象。微生物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具有环保,减少外排污染的特性。

  3 结束语

  含油污水微生物处理方案的优化,更有利于提升含油污水微生物的处理效益,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提升其应用效益,满足现阶段含油污水微生物的处理应用要求。

技术方案 篇7

  一、核心自主知识产权:需要1个近三年的发明专利,或者6个实用新型专利或者6个软件著作权。

  二、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以技术成果形成产品,服务,样品,样机等(这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三、企业的管理水平:

1.制定了研究开发项目产项报告;

  2.建立研发投入核算体系;

  3.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研发活动;

  4.设有研发机械并具有相应的设施和设备;

  5.建立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奖励制度

  四、总资产和销售额成长性指标:这是对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总资产和销售增长率的评价

  1. (必须注册一年以上的企业)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

  2.(近三年自主研发或受让的知识产权)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3.(产品必须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范围内)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4.(公司科技人员和研发人员需要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指标)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5.(近三年的研发费用必须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指标)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

  (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6.(研发费用需要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标)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1)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2)同时要求企业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

技术方案 篇8

  为指导建筑施工企业落实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做到稳步有序复工复产,根据《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疫情防控组织领导

  1、成立疫情防控机构。企业主要负责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及项目部要成立疫情防控组织机构,建立内部疫情防控体系,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

  2、落实疫情防控责任。企业要将防控责任落实到部门、项目、班组、岗位和个人,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生活保障、治安保卫等工作。配备专人负责体温检测、通风消毒、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宣传教育等工作,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疫情防控情况的收集和报送工作。

  二、加强员工管理和健康监测

  1、有序组织员工返岗。提前调度掌握返岗员工健康情况,对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员工,合理组织分批次返岗。对返岗员工能够集中运送的,鼓励采取专车或包车等方式运送并做好防护。

  2、严格返岗员工管理。建立员工健康台账,设立可疑症状报告电话,员工出现可疑症状时,要及时如实报告。

  3、做好日常体温检测。每天在员工上下班时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指定专人每天汇总员工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三、工作场所疫情防控和管理

  1、实施封闭式管理。对建筑施工项目严格实施全封闭式管理,实行进出场登记和体温检测,24小时设岗。生活区远离工地的工程项目,鼓励专车接送员工。

  2、减少人员聚集。控制活动单元人数,分散开展班前教育、技术交底等活动。优化工序衔接,控制施工现场不同作业队伍人员流动,减少人员聚集。

  3、优化施工工艺。应当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施工设备、试验器具等应当由专人使用,原则上“一人一机”,轮流使用的,要做好消毒处理。

  四、公共区域疫情防控和管理

  1、会议管理。控制会议频次和规模,尽量缩短会议时间。提倡采用视频、电话等线上会议。必须集中召开的会议,参会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

  2、就餐管理。员工食堂应当设置洗手设施和配备消毒用品,供就餐人员洗手消毒。做好炊具餐具消毒工作,不具备消毒条件的要使用一次性餐具,采取分餐、错峰用餐等措施,减少人员聚集,用餐时避免面对面就坐,不与他人交谈。

  3、宿舍管理。员工宿舍应当严控入住人数,设置可开启窗户,定时通风,对通风不畅的宿舍应当安装排风扇等机械通风设备。盥洗室配设洗手池和消毒用品,定时清洁。

  4、清洁消毒。安排专人对办公区域、会议场所、生活设施及其他人员活动场所和相关物品定时消毒,电梯按钮、门把手等频繁接触部位应当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5、做好医务服务。设立医务室的企业级项目部要调配必要的`药物和防护物资,配合疾控部门规范开展隔离观察和追踪管理。未设立医务室的企业要与就近医疗机构建立联系,确保员工及时得到救治或医疗服务。关心关爱员工心理健康,及时疏解员工心理压力。

  6、垃圾收集处理。在公共区域设置口罩专用回收箱,加强垃圾箱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

  五、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

  1、强化宣传教育。企业应当对员工进行疫情防控教育,让员工掌握正确佩戴口罩、清洁消毒等防护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在厂区和生活区显著位置张贴卫生防疫宣传海报挂图等宣传品。

  2、加强个人防护。员工在进入厂区或施工现场后应当全程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接触粉尘的工作场所应当优先选用KN95/N95及以上可更换滤棉式半面罩、全面罩,定期消毒,更换滤芯,使用过程中应当有效防止因喷雾、水幕、湿式作业淋湿滤芯而降低防护性能。接触化学毒物的劳动者,除配备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相适应的防毒面具(含滤毒盒)外,还应当根据工作场所人员情况,选配具有防颗粒功能的滤棉。在宿舍、食堂、澡堂、地面值班室、办公室、休息室等区域可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3、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加强手部卫生,尤其是在佩戴和摘除口罩/面具、更换滤棉后,应当及时洗手。现场没有洗手设施时,可使用免洗消毒用品进行消毒。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纸巾、手绢、衣袖等遮挡,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健康生活方式。

  4、加强班后活动管理。休息期间,员工要减少不必要外出,避免去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不得聚集聊天、打牌等,降低聚集感染风险。

  六、做好异常情况处置与报告

  1、设立隔离观察区域。当员工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当及时到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并报告当地疾控部门,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及时安排员工就近就医。

  2、封闭相关区域并进行消毒。发现可疑症状员工后,立即隔离其工作岗位和宿舍,并根据医学观察情况进一步封闭其所在工作场所及员工宿舍等生活场所,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同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其活动场所及使用物品进行消毒。配合有关方面做好密切接触者防控措施。

  3、做好发现病例后的应对处置。企业一旦发现病例,要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防控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疫点消毒等工作。根据疫情严重程度,暂时关闭工作场所,待疫情得到控制后再恢复生产。

【技术方案】相关文章:

技术方案10-05

技术的方案11-15

技术方案10-02

实用的技术方案10-27

技术方案(优秀)07-29

技术方案模板11-16

有关技术方案11-10

关于技术方案11-11

技术的方案(15篇)04-09

技术实施方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