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设计方案

时间:2022-09-27 09:25:45 方案 我要投稿

关于设计方案范文(精选11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设计方案范文(精选11篇)

  设计方案 篇1

  1、项目基本情况

  杭州湾大桥北接线连接杭州湾和沪杭高速公路,是杭州市通往江苏省的高速通道,车道为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为120km/h。在杭州市往沪杭新区方向设置了杭州湾沪杭高速公路,在对杭州湾沪杭高速公路的车道进行设计时,采用了双向六车道的设计方案,并将速度设计为120km/h。在浙江省通往江苏省方向上,设计了浙江高速公路,而在对其进行车道设计时,采用了双向四车道的设计方案,并将其速度设计为120km/h。浙江高速公路、杭州湾高速公路、杭州湾大桥北连接线和沪杭高速公路在浙江省交汇,形成6肢交叉多肢枢纽。该区域内地方道路东西大道与高速公路相衔接,形成了该区域内交通流的重要节点。

  2、各方向高速公路交通流量

  杭州湾大桥北连接线高速公路与杭州湾沪杭高速公路方向、杭州市到沪杭新区方向是交通流的主要方向。杭州湾跨海大桥到浙江省方向、杭州湾沪杭高速公路到杭州湾市方向是交通流的次方向。其它方向的交通流可忽略不计。对图1中的3条高速公路的交通运输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并对其未来的交通运输流量进行预测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数据的形式进行表现。预计在未来15年内,该枢纽内杭州湾沪杭高速公路的流量为19694pcu/东西,杭州湾大桥北连接线高速公路一级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交通量为18598pcu/东西,江苏省到杭州湾市的交通量为9352pcu/东西[1]。

  3、方案思路

  3、条高速公路集中在统一枢纽,通过的交通量巨大。而为了满足交通的安全、畅通、舒适以及满足该区域范围内交通流的正常由于,在设计方案阶段时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

  3.1设置的枢纽交叉肢数要尽量减少

  “互通交叉肢数与匝道数量间的关系表示,6肢交叉全互通枢纽的匝道数为24条,5肢交叉全互通枢纽的匝道数为16条,4肢交叉全互通枢纽的匝道数仅为8条”[2]。因此减少匝道设置数量有必要减少互通交叉肢数。如果条件允许减少交叉肢数,则尽可能减少交叉肢数。如果所示交通枢纽所处区域有支撑的条件,要适当减少互通布设的肢数。结合图1路网布置,改交通枢纽中,浙江高速公路与东西大道间路线距离不长。同时也要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连接线高速公路与东西大道之间设置互通匝道,实现两条高速公路的连接。因此,在进行枢纽平面设置时将2肢合为1肢。整体枢纽额肢数降低了1肢,匝道布设数量也相应的减少了8条。

  3.2减少零交通量方向的匝道设置作为多肢交叉的枢纽互通

  对该区域内枢纽互通在各个方向上的交通量进行考虑,并结合图1所示交通枢纽中的路网关系,综合该路网所处地域周边的道路情况,浙江高速公路通往浙江省、杭州湾沪杭高速公路通往杭州市、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连接线连接江苏市的交通量,可以发现通过本枢纽转换的数量很小,并存在绕行的情况。对区域内部的交通道路进行探测,其中与高速公路互通连接的道路多为公路,此两方向的'小交通流只需要凭借地方路网的运输能力就能够解决。在考虑到改建时,需要布置的匝道数量,以及布置匝道的难度,同时也为了实现最低的工程造价。在对图1交通枢纽进行改建方案设计时,不考虑杭州市到江苏省方向匝道数量以及浙江省到沪杭省匝道数量。

  3.3对枢纽匝道布置要坚持以人为本

  该枢纽为5肢高速公路交叉的复杂型枢纽互通。交通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人员在高速路上通行时的方向识别性、高速公路对于交通运输能承受的通行能力都对枢纽匝道布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1)依据交通流分布在各个方向上的大小,具体对匝道的主次方向进行设置,同时在设置匝道时还要遵循相关技术标准,如设计方案中的速度、平曲线半径以及纵坡度等。

  (2)对枢纽区高速公路的出入口进行设计时,尽量采用单一出入口形式,采用合理方式归并各个方向上的匝道出口位置,如果条件允许,应尽可能在主线右侧进行出口的设置,将高速公路的出口归并,提高高速公路的通信识别性。

  (3)对枢纽区匝道进行布设时,以合理指标、较优平纵面线优先对大交通量、主交通流的匝道进行布设,实现主交通流放线的舒适性和便捷性。

  (4)本枢纽互通设计的匝道路基宽度进行设计时,依据各个匝道的实际交通量和匝道长度确定。设计中主要采用了Ⅰ型、Ⅱ型、Ⅲ型等匝道断面形式对枢纽处的匝道路基宽度进行设计,以满足枢纽各匝道通行能力与实际交通量相协调的要求。

  (5)为满足匝道与主线的良好衔接,在衔接段设计了适当长度的辅助车道、加减速车道等设施,有效保障了各条高速公路在枢纽内通行和转换的交通流平稳、顺畅。

  3.4完善交通工程设施

  高速公路的路基工程、土建工程是保障该区域内交通工程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其他交通工程设施如交通预告、交通引导等,同样是保障枢纽区车辆运输过程中安全和畅通的重要因素。如在交通枢纽区设置预告方向标志、增设门架式标志牌等,提高车辆运输安全性、畅通性。加强运营中的交通管理,也是提高枢纽区交通运营安全和顺畅的重要手段,如对复杂枢纽区进行交通工程的专项设计。

  4、方案设计

  4.1方案设计过程

  (1)综合考察枢纽互通所处区域的地形、地位以及现场情况,对各条高速公路主线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确定枢纽地面一层为浙江高速与杭州湾大桥北接线,地面二层为沪杭高速跨浙江高速公路以及杭州湾大桥北接线高速公路。然后依据各匝道主、次交通流方向和交通量大小,对主交通匝道的布设位置和纵断面优先确定。将杭州湾跨海大桥与沪杭高速公路东方向设置为带硬路肩单向双车道A、B匝道,设置杭州湾跨海大桥与浙江高速公路浙江省放线为带硬路肩单向双车道C、D匝道。

  (2)在交通流方向设置匝道平、纵面线形6条,依次为G、H、I、J、K、L。再根据已设置的主交通匝道和次交通匝道对平面布设位置、纵断面设计进行综合考虑,处理好线路之间的跨越关系、匝道与主线高速公路的衔接位置,对出入口进行统一合并,尽可能减少枢纽的占地面积。

  (3)处于地面层的A匝道为右转弯匝道,在对第三层的B匝道进行设置,综合考虑了上跨所有主线和匝道以及减少纵坡起伏的可能而设置;C匝道上跨A匝道后与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高速公路相接,再与浙江高速公路对接;处于地面层的D匝道与浙江高速公路顺接后,在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高速公路相接[处于第三层的E匝道上跨C匝道、D匝道、沪杭高速公路、G匝道,后与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相接;F匝道为右转匝道,并于北接线和沪杭高速公路连接;处于第三层的G匝道下穿B、E匝道,上跨北接线和F匝道,连接沪杭高速公路和浙江高速公路;位于第二层的H匝道下穿沪杭高速公路主线桥,上跨浙江嘉苏和杭州湾跨海大桥高速公路,后与沪杭高速公路连接。I、L匝道通过圆环匝道连接北接线和沪杭高速公路间相应方向;位于第一层的J、K匝道为右转弯匝道,与沪杭高速公路和北接线高速公路间相应方向连接。

  4.2方案设计技术指标

  4.2.1带硬路肩单向双车道设计在对主要交通流方向的A、B、C、D进行车道进行设置时,车道设计主要采用带硬路肩单向双车道。设计参数见表1。在对A、B匝道与北接线以及沪杭高速公路连接部进行设置以及对D匝道与杭州湾跨海大桥高速公路连接埠进行设置时,均采用单向双车道与高速公路连接的直接式加、减车道,并设置了相关规范中要求的600m长度的辅助车道。浙江高速公路与C、D匝道直接连接,并按照主线分布方式在A、C匝道分岔处设置了减速车道和渐变段。

  4.2.2不带硬路肩单向双车道设计在对F、E、G、H匝道车道设计时,采用不带硬路肩单向双车道设置方法进行设计,设计参数见表2。单向双车道匝道的交通量低于1200pcu/h时,对其与高速公路连接部的加、减车道设置时,主要按照单向单车道连接方式设置。并用标线虚化的方式对端部附近的内侧车道进行标记,且主线上不设置辅助车道。

  4.2.3单向单车道设计对I、J、K、L匝道设计时,主要采用单向单车道设计方法。设计参数见表3。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对设置加、减车道。

  5结语

  在对多肢枢纽互通进行设计时,要结合当地实际,坚持美观、适用、经济顺畅的原则,再综合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坚持以人文本的核心理念,实现多肢枢纽互通的道路的优质服务。

  设计方案 篇2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习抓住总起句展开具体叙述的方法。

  4、 懂得“正是由于前人的辛勤劳动,才给后人带来甜美和欢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掌握水井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他们用自己的劳动,给后人带来多少甜美和欢乐呀!”

  教学准备:古井的图片、自制文字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基础性诊断练习。

  (一)导入新课,揭题。

  当今的社会人们生活用自来水非常方便,一口井也许很多人都看不上眼,但是作者对他家后院菜园里的水井却有着特别的感情,今天我们学习课文《井》。

  (二)初步练读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古老 记载 繁星 竟然 滋味 倒映

  2、 检查自学效果。

  (1) 认读生字。

  (2) 交流词语意思。

  (3) 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知道。

  3、 书写生字和习题3中的'词语。

  二、 发展性诊断练习。

  1、 练读课文思考:(1)这口水井在哪里?(2)这口水井有哪些特点?(3)作者由水井想到了什么?

  2、 讨论问题(1)。

  “在菜园里”说明了什么?哪些词反映了作者对古井的深厚感情?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第一段。

  3、 画出2——4段每一段的总起句。重点指导学井水“很清”这段。过程:

  (1) 读相关内容思考: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来表现水很清的特点的?

  (2) 作者怎样叙写这件事的?

  (3)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4、 运用扶、放学习水“很甜”“很凉”两部分。

  三、 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 这清清的甜甜的井水养育了几代人,作者由此想到了什么?(出示:他们用自己的劳动,给后代人带来多少甜美和欢乐呀!)

  2、 学生联系前几个自然段分组讨论理解上述句子的意思。

  3、 交流;指导朗读;背诵。

  四、 自主性学习诊断。

  1、 学习2、3、4段总分的叙述方法。

  2、 学生练习写一段话。如:今天的天气很热……

  五、 共同小结。

  设计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6个或7个物品,说出总数。

  2、感知数字6、7的形成和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会认读数字6、7.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对数字有好奇心。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黑白灰串珠”。

  2、学具准备:“数字客片”。

  3、《操作册》第3册第9—10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开火车。随音乐节奏开火车,节奏快,火车就开得快,节奏慢,火车就开得慢。游戏结束时,让幼儿猜谜:说它是花没人栽,六个花瓣空中开。

  北风送它下地来,地上、树上一片白。(雪花)

  2、集体活动。

  (1) 学习6的形成。

  教师请幼儿拿出“黑白灰串珠”,先拿出黑色串珠,请幼儿点数,一共有5颗。再拿出6的串珠,让幼儿换茬这串串珠与5的串珠有什么不同。(多了一颗白色粒珠。)数一数,这一串串珠有几颗。

  小结:5添上1就是6,6比5多一,5比6少1.

  (2) 幼儿自己操作探索7的形成。

  幼儿拿出7的黑白灰串珠,数一数有多少粒,再与6的串珠比一比,得出6添上1就是7,7比6多1,了解7的形成。

  (3) 认读数字6、7.

  教师:“6个猴子,6个桃子可以用数字王国的数字宝宝”6“来表示,6像哨子,有一个大大的'肚皮,长长的脖子;7只小兔、7个胡萝卜可以用数字宝宝”7“来表示、7像爷爷的拐杖。”

  3、操作活动

  完成《操作册》第3册第9——10的活动。

  活动延伸

  体育游戏“变变变”,幼儿根据教师说出的数字迅速组成一组,组成各种造型。如6个人组成花朵,7人组成葫芦娃造型等。

  活动提示:

  教学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逐步抽象出数概念,使幼儿初步体会到一个数可以代表相同数量的任何物体的个数。

  生活中的数学:

  1、完成《作业纸》第3册第17—20的活动。

  2、利用挂历、钟表等有数字的物品让孩子认读数字6、7。

  设计方案 篇4

  教学要求:

  一、了解课文的基本观点——“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二、了解课文采用精辟的比喻和形象生动的寓言、故事,从正面和反面两个不同的角度反复证明自己观点的写法。

  教学重点:

  一、了解课文的基本观点——“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二、了解课文采用精辟的比喻和形象生动的寓言、故事,从正面和反面两个不同的角度反复证明自己观点的写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1、2小节

  教学过程:

  一、解题

  察今,篇名,是《吕氏春秋·慎大览》中的第八篇。《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的门客集体编撰的。

  《吕氏春秋》是在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期间编写的。吕不韦开始任丞相是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罢相在始皇十年(前237),正是秦统一全国的前夕。当时秦的变法已有百年历史,但六国中反对变法的大有人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焚书”,就是由齐人淳于越提出“师古”引起的。这篇文章就是针对“师古”的主张写的。

  《吕氏春秋》是杂家代表著作,其编写经过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目的是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

  二、学习第1小节

  1、范读

  2、疏通文字、重点讲解

  法先王之法:效法、取法;法令制度。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

  人或益之:有的、有的人。代词。人或益之,意思是说,人们有的益补它。

  虽人弗损益:虚词“虽”有虽然、即使两种解释,根据上下句关系选择恰当的解释。这里的“虽”应讲成即使,有假设存在某种情况的意思。

  3、本段的主要意思是:“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

  三、学习第二小节

  1、范读

  2、疏通文字、重点讲解

  凡先王之法:凡是,表示概括。

  先王之成法:已成的。成法,已成的法令制度。

  察己、察今:明察。

  古今一也:一致,一样。

  以近知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近处的、远处的。

  以所见知所不见:“所+动词”的固定结构,相当于名词,即见到的,没有见到的.。

  堂下之阴:阴影,影子。指日月的影子。

  日月之行:运行。

  3、本段的主要意思是:“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四、总结:

  此为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用设问句提出了先王之法不可效法的观点。为什么先王之法不可法呢?两个原因。一是“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在漫长的年代里,“人或益之,人或损之”,已非本来面貌,所以不可效法。二是“先王之法,有要于时”,既“有要于时”,那么,“时不与法俱在”,就要随着时代的变化来制定适应现实的法令制度了,而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分析了这两个原因之后,作者提出了“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的主张,以“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为依据,提出了“察今”的中心论点,就是说,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当今的实际。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观点,文章列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易懂的三个例子:“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这几个例子说明了“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的道理,从而论证了“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的观点,治理国家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而应当在“察今”上下功夫。

  五、布置作业,朗读体会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3、4小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问:第一部分主要内容?略

  二、学习第三小节

  1、朗读

  2、疏通文字、重点讲解

  先表澭水:标志,标准,名词作动词,设标志。

  循表而夜涉:标志,标准,名词。

  千有余人:相当于“又”。

  益多矣:增加。益多,指河水涨了许多。和“益之”、“暴益”不同。

  所以也:……原因。所以败,失败的原因。

  有似于此:类似,像。似于此,像这种情况,或,和这种情况相类似。

  3、分析:荆人袭宋夜渡澭故事,讽刺了不顾时间条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时间不同了,条件就应有所变化,做事就应从具体的时间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

  三、学习第四小节

  1、朗读

  2、疏通文字、重点讲解

  守法而弗变:遵守、遵循,这里有贬义,即墨守、保守。

  向之寿民:先前;长寿者。即本来可以长寿的人。

  因时而化:根据、依照;变化。即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是故:因此。

  非务相反:要求得到、追求。务相反,一定要有所不同。

  时势异也:时代,形势。时势异,时代和形势不同了。

  3、分析:在提出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之后,以良医治病为喻进行论证。由“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讲到治国的道理:“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因时而化”就是要察今、变法,从而论证中心论点。

  四、朗读课文,体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5、6小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重点词句翻译

  问:寓言和设喻阐述了什么道理?

  二、新授

  (一)学习第5小节

  1、朗读

  2、疏通文字、重点讲解

  以故法:用;旧。用旧有的法令制度。

  为其国:治理。

  时已徙:变迁。

  “楚人有涉江者”的“者”,是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其结构是:“中心词+定语+者”。翻译时应将定语挪前而译成:有涉江的楚人。

  “是吾剑之所从坠”的“所”,附在介词“从”的前面,和介词连同介词后面的动词“坠”组成“所”字结构,指代介词所介绍之处所。全句意思是: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之”,结构助词,表示它前面的词(词组)是定语。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的“所”,连同附在它后面的动词“契”组成“所”字结构,指代行为对象,“所契”即“刻记号的地方”,后加“者”构成“所……者”结构,这就更明确了这个“所”字结构的名词性。“之”,代词,代“剑”。

  3、分析:“时已徙矣,而法不徙”,则难治。作者以“刻舟求剑”为喻,从反面论证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中心论点。如果时徙而法不徙,是糊涂迂阔的表现。讥讽了不顾“地”条件变化而机械法古的人。

  (二)学习第六小节

  1、朗读课文

  2、疏通文字、重点讲解

  人问其故:原因,缘故。

  “有过于江上者”的“上”,按《辞海》解释:指处所。按于在春说:“上”按古义为“侧畔”。今暂从于说。“者”,用于动词性词组后面,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

  “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前一个“其”,是指示代词,相当于“那”。后一个“其”,代词,代婴儿。

  “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吕览纂》:“荆国”作“乱国”。“为”,动词,这里作“治理”讲。“于”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

  3、分析:作者以“引婴儿投江”的寓言故事为喻,说明不能因为先王之法令好就生搬硬套。嘲笑那些泥古者生搬硬套的幼稚荒唐。这是进一步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讥讽了不顾“人”的条件变化而机械法古的人。

  3—6为文章的第二部分,以“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为核心,从多方面论证中心论点。这一部分里,作者讲寓言故事、打比方,反复强调先王之法与现实情况已经不适应了,墨守先王之成法是行不通的,要治理好国家,就要改变先王之成法;“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就进一步证明,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法令制度对治国是十分重要的。

  三、总结

  1、总的说文章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提出“察今”的论点,即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当今的实际。

  第二部分(3~6段)进一步论证论点,提出“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主张。

  2、写作特色

  A文中举了什么例子,论证了什么问题?

  分析:第2段提出了“察今”的观点,列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易懂的三个例子:“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这几个例子说明了“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的道理,从而论证了“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的观点,治理国家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而应当在“察今”上下功夫。

  第4段在提出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之后,以良医治病为喻进行论证。由“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讲到治国的道理:“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因时而化”就是要察今、变法,从而论证中心论点。

  B本文讲了哪几个寓言?各说明了什么道理?各包含怎样的寓义?根据这三个故事可以推断出怎样的结论?

  分析:本文讲了三则寓言,各有不同的寓意。荆人袭宋夜渡澭故事,讽刺了不顾时间条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时间不同了,条件就应有所变化,做事就应从具体的时间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楚人刻舟求剑的故事,讽刺了不顾地点条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地点不同了,条件就应有变化,做事就应当从具体的地点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引婴儿欲投江中的故事,讽刺了不顾人的条件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人不同了,条件就应有变化,做事就应当从具体的人的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这三则寓言是从时、地、人三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察今”的重要性,“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四、完成课后练习。

  设计方案 篇5

  活动名称:生活中的数字(中班)

  活动目标:

  1、对数字产生兴趣。

  2、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与数字相关的生活场景和物品的照片存放于数码相机中。

  2、白纸、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生活中运用数字的实物照片,初步感知数字的用途

  师:今天我带来了很多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有电话机、汽车牌照、电视遥控器、钟表。 师:它们上面都有什么?

  幼:数字。

  师:都有些什么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呢?(重新播放照片)

  幼:1、2、3、4、5、6、7、8、9、0电话机上的数字是拨电话号码用的。

  幼:38757是这辆车的拍照,每辆车都有属于自己的拍照。 师:那电视遥控器和钟表上的数字呢?

  幼:电视遥控器上的数字是按频道用的,钟表上的数字是用来表示时间的。

  二、回忆生活中的有关数字,进一步感知数字的用途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也有数字呢?它们都有什么用?

  幼:爸爸妈妈的手机上也有数字,是打电话用的。 幼:我家的门牌上也有数字,是门牌号码。

  幼:我的本子上也有数字,是我的学号。

  幼:我家的挂历上也有数字,是表示月份和日期的。 ??

  师:你们真能干,想出那么多(出示钱币、门牌号、报箱、公交车牌、乐谱等物体的照片),你们知道这些东西上面的数字有什么用吗?

  三、寻找自己身边的数字,切身感受数字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师:我们身上有数字吗?

  幼:我的鞋上有数字,衣服上也有数字。

  师:你们鞋子上的数字是多少呢?

  幼:13、15、17。

  师:老师的鞋子上尺码是38,我们来比一比谁的鞋子大。

  幼:老师的`鞋子大。

  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你的脚比我们大,你的鞋子也比我们大。 师:哦,原来鞋子的尺码越大,说明鞋子也越大。 师:衣服上有数字吗?

  幼:衣服的领子上有数字。

  师: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幼:是衣服的尺码。

  幼:衣服越大,数字就越大。

  师:我们教室里有数字吗?它们有什么用呢?

  幼:电扇的开关上有数字,是调节风力大小的。 幼:我的小凳子上也有数字,是我的座号。

  幼:温度计上有数字,表示现在的温度是几度。

  四、尝试用数字来设计一份物品的说明书

  1、请幼儿在白纸上面画一样物品,然后在物品旁用数字 表示用法、数量等。

  2、引导幼儿自由结伴,互相猜测,交流“说明书”数字所 表示的含义。

  设计方案 篇6

  一、策划书名称

  尽可能具体的写出策划名称,如“×年×月×日信息系×计划策划书”,置于页面中央。

  二、计划背景:

  这部分内容应根据策划书的特点在以下项目中选取内容重点阐述,具体项目有:基本情况简介、主要执行对象、近期状况、组织部门、计划开展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目的动机。其次应说明问题的环境特征,主要考虑环境的内在优势、弱点、机会及威胁等因素,对其作好全面的分析(SWOT分析),将内容重点放在环境分析的各项因素上,对过去现在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并通过对情况的预测制定计划。如环境不明,则应该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分析加以补充。

  三、计划目的及意义:

  计划的目的'、意义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目的要点表述清楚;在陈述目的要点时,该计划的核心构成或策划的独到之处及由此产生的意义都应该明确写出。

  四、计划名称:

  根据计划的具体内容影响及意义拟定能够全面概括计划的名称。

  五、计划目标:

  此部分需明示要实现的目标及重点(目标选择需要满足重要性、可行性、时效性)。

  六、计划开展:

  作为策划的正文部分,表现方式要简洁明了,使人容易理解。在此部分中,不仅仅局限于用文字表述,也可适当加入统计图表等;对策划的各工作项目,应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绘制实施时间表有助于方案核查。另外,人员的组织配置、计划对象、相应权责及时间地点也应在这部分加以说明,执行的应变程序也应该在这部分加以考虑。

  七、经费预算:

  计划的各项费用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周密的计算后,用清晰明了的形式列出。

  八、计划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内外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给方案的执行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当环境变化时是否有应变措施,损失的概率是多少,造成的损失多大等也应在策划中加以说明。

  九、计划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注明组织者、参与者姓名、单位(如果是小组策划应注明小组名称、负责人)。信息系计划策划书基本模式

  为指导同学们写出专业化、规范化的策划书,有效开展各项计划,现提供基本策划书模式如下:

  1、策划书须制作一张封面,装订时从纸张长边装订;

  2、系级以上的策划须按如上格式交电子版和打印版各一份。

  设计方案 篇7

  一、现行薪酬政策存在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公司现阶段实行“岗位工资+绩效奖金”结构的薪酬管理体系,虽在薪资结构中有“浮动工资”项目的设计,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按要求对各岗位实行考核,这样浮动工资也就变成了固定工资,因此,现阶段员工的薪资均属固定薪资。这种薪酬体系缺乏激励机制,且对同岗薪资而言,平均主义思想严重,有点吃“大锅饭”的现象,随即产生:

  (1)想留的人留不住,不想留的人一个也不走;

  (2)员工工作积极性低的问题。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的薪酬制度已无法适应,需要建立一套新型的、科学的薪酬体系,以发挥薪酬的最佳激励效果。

  二、现行薪酬政策存在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如何在原有薪酬体系之下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对不同职系如何设计有针对性的薪酬管理模式?

  如何处理按资分配和按劳分配的结构比例关系?避免“大锅饭”的问题?

  如何打破身份界线,统一设计薪酬体系,向企业岗位工资制转变?

  如何将个人收入与公司业绩、部门绩效和个人绩效挂钩,发挥绩效考核管理驱动作用?

  三、薪酬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原则和步骤

  1、基本原则

  (一)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优化分配结构,工资报酬向重点部门、关键岗位、骨干员工及一线人员倾斜,向持续创造价值的员工倾斜。

  (二)坚持工资分配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的原则。员工的收入与企业整体经营业绩紧密相连,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

  (三)员工收入与岗位职责、绩效考核挂钩,形成以工作业绩定薪酬的动态管理机制。

  2、总体思路

  统一薪酬管理体系,增强激励力度,强化岗位管理,突出绩效驱动,为实现公司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四、设计的基本原则

  1、同等业绩条件下总体收入水平不降低

  改制后,资本分配成为股东员工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分配形式的变化必然带来分配结构的调整;但无论分配结构如何调整,只是分配方式和个人财富形态的变化,在同等业绩条件下,总体收入不因收入结构的调整而降低。

  2、效益目标导向

  薪酬设计坚持公司效益目标导向,设计实现目标的激励和驱动机制,充分激发和调动公司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3、岗位价值导向

  由身份管理和岗位管理相结合向以岗位管理为主转变,综合考虑各岗位在公司内的影响范围、责任大小、工作强度、工作难度、任职条件、工作条件等因素,确定岗位价值,根据岗位价值确定岗位薪酬。

  4、市场价格导向

  根据岗位价值结合人才市场价格,合理确定各层级薪酬水平。

  5、岗位绩效导向

  严格实行工效挂钩,员工实际薪酬水平要与公司总体效益挂钩、与部门绩效水平挂钩、与个人实际业绩挂钩。

  五、薪酬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

  1、职系划分和薪酬模式选择

  岗位总体上划为五大职系:管理、技术、销售、生产操作职系和勤务职系。不同职系对应的薪酬模式为:管理、技术职系采用岗位工资制;销售人员采用销售提成制或岗位工资制;直接生产人员采用计时计件工资制或岗位工资制;辅助生产岗位、勤务岗位采用岗位工资制、包干工资、计量工资、协议承包制等多种形式。

  2、确定薪酬总额

  通过确定薪酬总额水平,一方面为公司薪酬标准的重新确定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部门绩效工资挂钩确定相应绩效工资基数。具体确定方式见后页。

  3、确定薪酬标准

  岗位工资制的`岗位,进行岗位价值评估,确定各岗位的相对价值,并通过统计回归分析等技术方法,量化为能直接体现岗位价值的薪点。销售提成制的岗位,应合理确定其提成政策;计件计时工资制的岗位,应统一规范其计件计时工资标准;包干工资制的岗位,应合理核定包干工资额度。

  4、薪酬结构及挂钩机制设计

  针对不同薪酬模式设计相应的薪酬结构,包括薪酬组合单元的选择,各组合单元的比例,工效挂钩的机制设计等要素。薪酬组合单元中的绩效工资与年度奖金进行工效挂钩机制设计,体现公司效益导向原则,提高薪酬水平的激励作用。

  5、薪酬方案测算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通过对薪酬方案进行测算,检验其“激励性、公平性、可操作性”。

  6、薪酬管理设计

  薪酬管理设计主要涉及薪酬方案实施的套档套级,整体薪酬水平调整以及个别员工薪酬调整的管理。

  设计方案 篇8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每次走到教室门口,总感觉教室空气不太好,在一个30平方的室内,密密麻麻地摆放着五六十张桌子,坐着五六十个学生,还在讲台的一侧放着扫把、拖把、垃圾桶等。特别是在冬天,天气寒冷,门窗紧闭,学生因为感冒、发烧经常请假,很不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教室是老师和学生教学交往的家,是学生在校期间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教室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老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关注教室环境,并尽一切可能改善教室的学习环境。

  3、课题介绍本次活动从关注教室学习环境入手,学生能说出教室的学习环境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为什么需要改善教室的学习环境,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改善老师和学生的家园——教室的学习环境。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思维导向图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们教室学习环境的现状;

  (2)了解教室环境对我们的身心影响;

  (3)了解相关的影响教室学习环境的原因;

  (4)掌握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收集相关资料(上网查找、上图书室查阅、向环保部门调查访问等),并能对各种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

  (2)经历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3)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初步掌握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教室目前的学习环境作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积极主动地做好教室的保洁工作;

  (4)增强集体荣誉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学生年龄在13岁左右,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2、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写500字左右的作文,但小论文或调查报告他们还不是很明白应该如何去写;

  3、学生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4、学生正处在一个对什么事都充满好奇的年龄,对研究性学习活动兴趣浓厚;

  5、教室学习环境与学生日常学习联系紧密,学生容易想到改善的方法;

  6、学生对空气污染有一定认识,但不是很透彻。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研究目标:

  (1)了解教室学习环境的现状;

  (2)了解不良的教室学习环境对我们的身心影响;

  (3)掌握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基本方法。

  2、研究内容:

  (1)通过观察,了解教室学习环境的现状;

  (2)搜集资料,查找影响教室学习环境的因素;

  (3)通过调查或上网查找资料,提出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基本方法。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根据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研究的最终成果可以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或黑板报的形式展现出来,甚至还可以直接进行实践,让老师或其它同学加以评价。

  六、资源准备学校电脑室、图书室、环保局电话、空气污染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电话,显微镜、放大镜、摄像机、照相机、调查报告表、实验报告表、量化评价表。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设计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了解课题选择的原则和技巧;

  2、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相关方法;

  3、了解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要求。

  4、介绍课题选择的原则和技巧;

  5、利用演示文稿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相关方法;

  6、联系好电脑室、图书室、环保局等部门,争取各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1课时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择课题

  1、根据老师提出的选择课题的原则和技巧各小组分别提出一个课题;

  2、经过全班讨论确定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并和大家日常学习联系非常紧密的课题——改善教室学习环境;

  3、讨论教室学习环境的不良因素并能想到一些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基本方法和措施。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题。

  4、引导学生注意选课的原则:

  (1)选题应具有可操作性;

  (2)选题应该具有开放性;

  (3)选题应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4)选题应联系实际。

  5、引导学生注意选课的技巧:

  (1)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

  (2)选择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能引起整个社会关注的课题;

  (3)从课外读物上去寻找感兴趣的课题;

  (4)从生物课本中去寻找延伸的课题。

  3课时成立课题组

  1、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愿成立课题小组;

  2、各小组投票选出小组长;

  3、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具体分工。

  1、在学生自愿成立小组的基础上加以指导,例如:性别搭配、各组人数相对平均、个体间能力搭配尽量均匀等;

  2、指导学生合理分工。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1、制定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2、制定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3、制定课题成果的呈现形式。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实施课题计划和方案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收集资料阶段:本阶段的收集资料有很多种方式或途径:例如,上网查找、调查访问、去图书室查找等,部分小组去采访环保局工作人员或环境监测部门工作人员,然后各小组长将本组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筛选、分析;

  2、实地考察阶段:各小组在学校33个班级的教室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各教室学习环境的现状,并且询问各班级同学对教室学习环境的感受,然后,各小组长根据实地考察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比较好的班级教室环境和比较差的班级教室环境,并让小组成员讨论好和差的原因是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3、实施阶段:调查访问环保局或环境监测部门,获得教室环境中主要由哪些有害物质,各小组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教室环境中有害物质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哪些不良影响,小组分工协作。

  找到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基本方法

  1、组织学生到县环保局请教并采访专家;

  2、指导学生上网收集资料;

  3、做好各小组的协调分工工作;

  4、指导小组长完成每次任务的汇总、筛选、分析工作;

  5、及时跟踪各小组的活动进展情况,对比较落后的小组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6、指导各小组成员适时调配活动方案,使研究性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7、及时指出学生在进行活动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去从事研究性学习活动;

  8、评选优秀小组和优秀小组长,并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让学生对此次活动更加充满兴趣和激情。4课时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本次活动中,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课题,再加上改善教室学习环境与每个同学的日常学习活动联系紧密,学生的关注度很高,兴趣很浓厚。对同学间的团结互助也有一定的提高,学生具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精神,各小组能够很好地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

  本次活动也受到学校电脑室、图书室、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全社会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都非常关心。但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也有部分问题,例如,学生虽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但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小论文写得都不够好,还需要老师的很多指导,以后,应建议语文老师多点教学生练一练这些实用文章的写法。

  量化评价表:

  请打“√”:自评□小组评□老师评□所属小组名称被评价人姓名编号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等级1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活动优良合格需努力主动提出设想、建议2合作交流主动与组员配合,乐于帮助同学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3学习技能会用多种方法搜集、分析、处理信息实践方法方式多样4实践活动积极动脑、动手会与别人交流合作5成果展示成果有新意6综合评价。

  设计方案 篇9

  一、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文化特征的班级形象和思想行为方式。它贯穿于班级的教室等各个场合和学生的言语行动之中。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地自觉地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成才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结合我校创建温馨校园、温馨教室的核心内容,以及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现有的班风、学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提高。

  二、建设目标:

  通过温馨教室的建设活动,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通过建立班级规章制度,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学生“勤奋求学问,认真学做人”。通过富有班级特色的文化,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浓浓的育人氛围。

  三、具体设想:

  1、抓好阵地建设

  按照现有的一些宣传阵地,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更好地张扬学生个性。本学期,有以下设想:

  黑板报: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定时定期更换内容,并在上面开辟“健康角”和“英语角”,发挥其必要的作用。黑板报的设计、书写、美工都由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作好必要的指导工作。使黑板报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并成为锻炼学生能力的一个有效平台。

  才能展示栏:本班有特长的学生比较多,为了让这些特长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我把“才能展示栏”作为展示他们才能的一个小舞台。有很多学生都想参与到作品展示中来。我还打算将其延伸到优秀习作、优秀日记方面,使内容更为丰富。这一小小舞台,将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进一步地发扬。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窗户与窗户之间的墙壁,是学习园的延伸,也可以成为一块教育的`基地。选择班内学生的手抄报、书法作品,用一些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时刻无声地提醒学生,警示学生,教育学生。

  地图栏:为了使学生更好、更系统地了解祖国和世界,同时多掌握地理知识,开阔眼界我班设立了地图栏,上方写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心灵寄语栏:学生可以随时把自己的心里想法和对老师同学想说的话写下来,张贴在心灵寄语栏中,老师也可以利用这个栏目和学生交流、共勉。

  2、抓好温馨课堂建设

  结合本班学生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本学期,开展“我在进步”的激励评比活动,让每个学生列出自己这个学期要改掉的一个最大的不足,通过“我在进步”这个活动,结合每天学生和教师的评价,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督促并帮助学生慢慢地改掉自己的不足。在发现自己缺点的同时,设立“师生絮语栏”,把每个同学的一至几项优点公布在上面,让每个学生既知道自己的优点,又了解自己的不足,更好地扬长避短,让一些成绩相对差一些的学生有更多的自信。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此栏目和学生交流思想,以便形成和谐、温馨、民主的教学课堂。

  3、培养文明礼仪

  根据本班学生现有的情况,每周定出文明礼仪的内容,并跟学生明确具体的要求,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感恩,学会相处,学会合作,学会自我批评……从而使每个学生的言行举止逐步走向文明。

  4、丰富课外活动

  本学期,设想利用班会课,体育课、课外活动、学校运动会等多种渠道,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纪念日开展故事会、图片展、讨论会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设计方案 篇10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结合课堂师生互动的及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大学生主动求知,积极思考,进入哲学的思维,使原理课的教学能够有一个好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理解和掌握联系的含义;

  (2)理解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3)理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2、能力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初步掌握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运用等辩证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案例讨论和师生互动相结合。

  三、课堂设计:

  1、运用达尔文《物种起源中》关于“猫和三叶草”的案例,引入本课件的教学。在社会中,借用最近热映的《同桌的你》电影中主人公提到的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以及“蝴蝶效应”,让同学们讨论人类社会中普遍联系的生存状态: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周围的其它事物联系着。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著名论断作为本阶段课堂讨论的结束语。

  2、以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为导引,引入哲学上对“联系”范畴做出的定义。

  3、以对联系范畴的理解引入联系客观性的特点。引入古人对“日食”现象的理解并结合生活中自己的例子加以详解,让同学们举出生活中主观臆造的联系的例子,并展开讨论。“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幸运数字等等。得出结论,联系是客观的,不能主观臆造的,恋爱中的情侣切忌捕风捉影,主观臆断。

  4、由此引入联系的普遍性的特点。播放视频《十分钟看懂金融危机》,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论证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依存的紧密度和普遍性。

  5、普遍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偏西是多种多样的,引入联系的多样性的特点,并举例加以论证。

  6、普遍联系的方法论意义。运用纪晓岚祝寿的.例子,论证听言务尽,切忌断章取义,主观臆断。“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奉至尊。”

  四、教学后记:

  1、利用多媒体信息教学,并结合案列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课堂讨论,能够增加课堂教学信息的密度和活跃度,增强师生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增加大学生对哲学原理课的兴趣,加深了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理解,哲学本就是生活。

  2、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和课堂发言,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学生改变对原理课“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旧认识,真正认识到源自生活的哲学,本就是生活本身。从而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加深对生活的深入思考,而不再是“死记硬背”、“背过就忘”。使哲学真正能够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

  设计方案 篇11

  一、时间

  1月26日(星期三)下午1:30—4:30

  二、地点

  校广场、艺术楼、接待大厅。

  三、参与对象

  全校在编在职教职工

  四、具体要求

  以工会小组(综合教研组)为单位报名组队参与;

  具体分组为:

  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

  物理政治组、生物化学信息组、历史地理教辅组、体育艺术后勤组共七大组。

  五、活动项目

  团体项目:跳长绳、趣味垫球

  单个项目:扑克;你丢我接;卡拉OK或器乐;对、写春联

  六、报名办法:

  单个项目每个人限报一项,扑克、你丢我接为二人一报;兼报集体项目,每个教研组可组队参与二个集体项目,报名者请到各教研组长处登记。各教研组长于1月21日16:00之前,将电子表发至邮箱,报名表交工会办公室祁秀珍老师处。

  七、活动方法

  见附件《活动规则》

  八、奖项设置

  所有项目根据成绩,评出一、二、三等奖发放一定的奖品,报名并参与者均有奖。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08-26

设计方案模板10-03

教学设计方案11-09

实用设计方案11-08

[热]设计方案09-14

实用的设计方案08-15

班会设计方案02-08

设计方案通用11-20

设计方案范文06-21

装修设计方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