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2-04-28 13:04:04 方案 我要投稿

精选人才培养方案范文合集五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才培养方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人才培养方案范文合集五篇

人才培养方案 篇1

  开发海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使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我省沿海地区的养殖业与企事业单位对海洋环境类人才需求较大,培养有关海洋环境技术人才的学校数量偏少,结合当前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需求,开展以海洋为特色的环境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为解决海洋环境中资源开发和生产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海洋环境科学特色的专业学生是浙江海洋学院适应市场经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主要方向。

  一、海洋环境科学人才培养的需求

  国家战略需求:随着陆地资源日渐枯竭,海洋资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竞相争夺的焦点。十三五规划描绘了“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壮大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蓝图[1]。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不合理的海洋开发活动给海洋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水体富营养化、溢油污染、海洋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亟须相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浙江省“两区”建设需求:浙江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两区”建设提出要加快培育海洋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海岛开发,同时努力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然而,我省海洋经济发展中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油类污染以及有机物污染物等问题极其突出,已经成为我省海洋经济增长中亟须解决的难题。

  市场需求:我国海洋环境领域人才严重匮乏。据估计,至20xx年,我国海洋环境类人才需求将达8万人以上。随着国家及我省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广阔。

  二、海洋环境科学人才培养优势

  培养环境优势:我校位于“千岛之城”舟山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舟山是我国群岛型地级市,地处我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海洋资源、海洋产业等优势明显,是海洋环境人才培养的天然实验室。

  战略机遇优势:随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规划的发布实施,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这成为浙江和舟山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是海洋环境人才培养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

  学科建设优势:我校目前拥有海洋科学省重中之重学科、海洋科学省重点学科和环境科学校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平台完备。“十二五”以来,学科围绕我国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核心问题,创建和培养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学科优势明显。

  三、海洋环境科学人才培养方案设置

  (一)培养计划设置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综合培养”的教育思想,秉承“德育为先、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2],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宗旨,注重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建构特色化、自主化、个性化、实践性、研究性的专业培养方案。

  (二)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高尚健全的人格、宽厚的学科知识、较强的海洋环境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

  (三)培养方案设置的原则

  为构建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大学本科教育体系,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海洋人才,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海洋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设置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遵循全员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原则

  培养方案的设置要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教学与育人要有机结合。方案不仅要体现学科性、专业性,也要体现职业性、素养性[3];培养方案的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提出的要求,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好衔接。

  2.遵循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

  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重视人文素质、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协调性,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3、遵循基础性与个性化相协调的原则

  坚持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加强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素养;科学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加强学分设置的弹性,提高课程修读的选择性,充分实现学生能通过选择、组合不同课程,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案[4]。给人才以激励,给“怪才”以平台,给“歪才”以空间,满足学生自主组合课程。

  4.遵循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整体优化的原则

  培养计划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处理好基础与专业、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系统与局部、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进一步凝练专业核心课程,灵活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引进优质视频课,拓展教学时空,推进网络助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遵循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相促进的原则

  培养计划要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实践教学学分;分层次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有效整合基础性实践、提高性实践和各类创业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校内外相结合、多元化的实践环境和实习基地,拓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渠道[5]。

  (四)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体系设置决定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注重开设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课程,以适应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广泛交叉和相互渗透。根据学校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引进海洋环境生物学、海洋生态学和海洋环境科学(双语)课程、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海水分析化学、化学海洋学、海域使用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等具有海洋环境科学特色的课程,引进0.5学分制的前沿课程如:海洋生物处理技术、海洋环境新材料、海域生态价值补偿评估(双语)、海水利用新技术、海洋溢油污染控制与修复、海藻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海洋环境微体生物指示(双语)等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占总学分30%以上。有课程实验、海洋环境科学综合实验(1)(2)(3)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创新性实验、科考船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职业技能培训和毕业论文,通过实践教学、实践基地、开放式教育的教学平台,培养“零适应”能力的复合创新性人才。

  (五)培养计划的特色与创新

  1.跨学科复合创新人才培养

  培养计划充分体现了环境科学和海洋科学两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有利于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互补,有利于培养复合创新性人才。

  2.课程设置灵活多样

  增加双语教学、全外文教学课程,设置小学分课程,增加自主选课和自主实践的课程,创导创新性实验的研究。

  3.个性化人才培养

  从大一开始选派具有高级职称且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业、科研训练,进行个性化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目的。

  4.多元化的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如学业学习(课堂、实验、视频、网络、作业等)学习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实践、科研项目和专业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通过交流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以及校园文化的熏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

  培养计划是高等学校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总体设计蓝图。将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行业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制订以海洋环境保护和防治为特色的海洋环境科学专业培养计划,服务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为我国海洋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DB/OL]http://finance.ifeng.com/a/20151103/14054325_0.shtml.

  [2]谭海,毛淑华,谌洪茂等.信息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及其特色定位研究.东华理工大学学报[J].社会科学版.20xx,34(1)76-81.

  [3]钟世云.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分析.中国大学教学[J].20xx(3)89-95.

  [4]赵玉琳,马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培养就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山学院学报[J].20xx,26(6)98-100.

  [5]徐新成,朱建军,赵春锋,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训练教学改革.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20xx.33(5)224-226.

人才培养方案 篇2

  为创建有利于青年员工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快公司青年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一流的青年人才队伍,按照**公司《关于加强青年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青年人才培养组织机构

  (一)公司成立青年人才培养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长:成员:领导小组职责:

  1、讨论决定有关青年人才培养方案、专项奖励基金的确定等重大事项;

  2、对各部门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督导;

  3、对有关青年员工成长程度的考核测评的结果给予审核并提出建议;

  4、对青年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的落实给予审核;

  5、提出对培养负责人的考核的意见和建议;

  (二)青年人才培养管理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青年人才培养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主任由人力资源部主任,成员为各部门主任。 其职责为:

  1、讨论研究青年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并具体实施;

  2、研究确定培养对象,并明确各部门培养对象名单;

  3、落实有关青年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激励措施;

  4、对本部门青年员工的成长程度负有直接责任。

  二、培养对象

  公司所属正式员工中,热爱本职工作,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谦虚好学、工作勤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35岁及以下青年员工。

  三、培养目标及职业发展路径

  与**公司提出的“135技能提升工程”相一致。

  (一)运行和热控、继保检修专业的青年员工的培养目标及职业发展路径

  1、入职一年通过定向见习,具有本岗位一般技能水平;

  2、见习期完毕后,再通过两年的成长期培养,使青年员工的技能达到检修专责工、运行主值岗位水平;

  3、经过第四、第五年的成熟期培养后,青年员工的技能达到检修班长、运行机组长水平。

  (二)设备点检专业青年员工的培养目标及职业发展路径

  1、入职一年通过定向见习,具有本岗位一般业务水平,即在师傅的指导下,可以完成一般的业务工作;

  2、见习期完毕后,再通过两年的成长期培养,达到独立完成业务工作的能力,具备点检员岗位资格;

  3、经过第四、第五年的成熟期培养后,达到专业主管水平。

  (三)职能部门青年员工的培养目标及职业发展路径

  1、入职一年通过定向见习,具有本岗位一般业务水平,即在师傅的指导下,可以完成一般的业务工作;

  2、见习期完毕后,再通过两年的成长期培养,达到独立完成业务工作的能力,具备管理专责岗位资格;

  3、经过第四、第五年的成熟期培养后,达到主任助理的工作水平。

  四、培养的实施

  (一)、各阶段青年员工培养重点

  ****年以前入职的青年员工,已进入成熟期培养,他们对电力行业均有一定的认知,应注重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通过各种形式培训使他们早日成为各专业岗位的骨干。

  ****年以后入职的青年员工,还处于见习期或成长期,应以掌握基本的岗位知识的培训为主,使他们在日常授课及多种形式的培训中尽快掌握管理的基本流程及特点、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要素、生产的基本操作及要点,达到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青年人才培养导师制

  1、导师制的原则

  导师制是指企业中富有经验的、有良好管理技能的资深管理者或技术专家,与新员工或经验不足但具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建立的支持性关系。

  2、导师库

  根据青年员工各培养期不同,建立包括三个层次的导师的导师库。

  3、指导内容

  由相应的导师针对青年员工的见习期、成长期、成熟期为其制定包含相应内容的培训计划并实施。

  (三)培养形式

  1、在建立导师制的基础上,根据青年员工工作部门和岗位不同,采取相应培训方式进行青年人才培养。

  (1)对在职能部门的青年员工的培养形式:

  日常培训:按照本岗职责通过每月参与技术问答等常规培训进行日常的业务知识培训。

  岗位轮换:实行AB角制度,由本部门主任安排,一是在本部门内部平行岗位之间轮岗,拓展专业广度;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见习更高一级岗位工作,增加专业知识的深度。使青年员工首先充分掌握本部门范围内工作流程及运转模式。另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由人力资源部安排青年员工至其他部门的岗位锻炼,更广泛地拓展其知识面和能力范围。

  列席高层会议:列席必要的公司高层会议,提高其对公司运营的全面认识。

  (2)对生产专业岗位的青年员工培养形式:

  日常培训:按照本岗职责要求进行日常的.业务和技能知

  识培训,包括常规培训、技术讲课等。

  岗位轮换:人力资源部提出建议,各生产部门安排,一是跨专业轮岗,拓展其专业广度。二是选择工作流程纵向延伸的相关岗位让青年员工见习,使其进一步熟悉整个技术流程的衔接要点,为今后技术水平的提高确定方向。

  职责扩大化:给予其更宽泛的职责范围,提高其专业宽度。

  岗位技能大赛:定期开展岗位技能大赛,通过比赛的参与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

  参与各项生产方案的制定和事故分析会:参与设备检修及启动、停运、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方案的制定,参与运行事故分析会,提高其对公司生产系统的认知。

  挑战性项目小组:以公司面临的技术难题为基础成立项目攻关小组,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提供培训课程。具体的实施流程是要先根据不同的青年员工成立相应的项目小组。然后由各个小组选择自己的课题,管理类的课题可包括,管理问题解决方案撰写、制度的编写、流程的优化等;生产专业的课题可包括,技改技措方案的撰写、技术难题的改进、生产操作的改进、设备的优化改进等。然后各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进行研究,在整个课题研究期限内,各个课题小组可根据需求,利用各种方法、手段、措施、工具。最后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内,由小组成员提交项目课题研究成果,并在公司以PPT形式做出汇报。

人才培养方案 篇3

  一、培养目标

  本项目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良好的国际沟通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深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可胜任国内外机械工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运行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与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熟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面向工程实际的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能力;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8.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9.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以及具有流利的口语。

人才培养方案 篇4

  摘要: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对当前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专业产生的背景、应用型本质属性的分析思考,总结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思路,进而提出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转型发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

  当前,转型发展是国家教育部所倡导的地方一般本科高校提高素质教育、服务地方的又一项重大举措。五邑大学20xx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之后,学校的重点工作就定位到如何建设合理、高效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上。目前我校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就是,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自身的内在自然规律,制定科学且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与人才培养有关的主要因素分析

  1.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可以反映学校的教育改革思路和办学特色,也可以看出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五邑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多年来在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和尝试,例如在很多的理论课中都设置了课内实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赛等方法,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仍然保持原有的本科高校教育的课程体系和讲授内容,在企业职业和岗位的'需求和培养过程方面和学生的技术积累方面考虑不多。总之,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能较好契合当前所提出的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产生背景。信息专业主要是进行信息的获取、信息的编码处理、信息的传送与接收等理论、实践教学与研究。上世纪末,能够体现国家的发展趋势和综合实力的信息时代脚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迅速加快,在实际应用中对从事信息产业的人员提出既要懂信息理论,又要掌握新型电子元器件的使用等更高要求,于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3.应用型本质属性分析。应用型主要是培养学生实际工程项目能力,对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的能力就不做重点培养了,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应用型培养对学生的要求更高,既要学好理论知识,还需具备对多项理论知识综合的实践能力。这也是高水平的应用型本科区别于高职高专的关键所在。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以我国工程教育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工程认证为推动力,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起点和落脚点,确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总的培养目标为:掌握电子电路理论与技术、信息采集、传输、分析与应用的基本能力、基本方法,面向区域支柱产业、面向工程,具有较强的工程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制造、应用开发、运营、市场与管理等工作的本科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结合培养目标,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优化。

  1.树立信息大工程观的理念,全面落实信息大类培养目标。通过分析比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和交通控制等几大专业方向的共同特点,建立信息工程大类专业13门平台课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在行业企业工作所需知识、能力、素质出发,设计信息大类专业共同课程平台。从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应用的完整流向设计平台课,克服了过去学生专业知识面偏窄的缺陷。

  2.全面实施“3+1”模式,丰富“3+1”内涵。“1”指学生就读大学的最后一年,可以在学校进行设计、实训,也可以在企业实习;可以部分时间在学校,部分时间在企业实习;采取的方式由学生自主选择。第7—8学期的实践环节包括:综合系统设计、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实践成果总结、专业实训及企业实践和毕业设计。这种设计思路的出发点就是通过将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从而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

  3.依据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按多类别模块开设课程。多类别模块主要包括专业模块、专业方向模块、产业对接模块、开设与区域重点发展产业相对应的模块等,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课程设计充分考虑了行业企业需求,考虑了近年来科技发展的成果,突破了传统课程的束缚,将课程融入新的内容,特别是工业生产核心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并大胆进行了课程重组。4.整体设计培养方案。在做好信息大类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有机结合以外,还从学生培养需求出发,将通识课、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并对如何完成修读提出具体要求,较好解决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脱节的问题,还将我国工程教育中所提出的信息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与培养方案的制订进行了有机结合。

  5.按照课程群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实施项目化教学,打破以往理论课附带实验和一门课程设计一个实践项目的惯例,尽量使实践教学项目具有综合性、创新性的特点,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在开设前明确该教学目标,并与工程项目有一定的联系,尽量做到从企业应用角度设计综合性实践的训练。6.实施多专业、多行业龙头企业协同育人。首次试点将多个专业学生合成一个实验班,联合几家企业共同对这个班级学生进行培养,通过轮岗等方式分别在各家企业的不同岗位上实习一段时间,利用各家企业所长使学生对企业模式和工程实践有更加充分的认识。

  三、结语

  本研究和改革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平台建设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我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刚刚起步,随着转型发展的深入推进,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会越来越适应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才培养的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并能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刘纯利,王晴晴,张玉山.优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xx,(3).

  [2]童强,周大鹏.何光普.转型发展期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xx,(8).

  [3]汪元宏.应用型高校的创新之路[N].光明日报,20xx-04-11(16).

  [4]周远清.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J].中国大学教育,20xx,(11):5-7.

  [5]潘懋元.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趋势[J].临汾大学学报,20xx,(1):1-5.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84.

  [7]杨春春,刘俊萍.中外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7(3):25-28.

  [8]徐理勤,赵东福,顾建民.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看学生能力的培养[J].高教探索,20xx,(3):70-72.

人才培养方案 篇5

  1培养目标

  我校基于产业链的“商科专业集群”将定位于“面向珠三角区域,面向中小企业的全方位商务管理岗位”,商科专业集群人才培养目标为:以产业链应用性人才需求为导向,具备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创新精神,能在企业从事商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要培养具有以下素质的商科人才:

  1)具有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3)具有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具有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商务谈判能力等。在知识学习方面,不应一味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而应根据行业发展的最新要求来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既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2总体思路

  商科专业集群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思路采用“跨专业工学结合”,形成人才培养的回路,即在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打破商科专业的界限,增加柔性制结构,让学生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多行业多岗位实习体验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提高和就业的专业方向。

  2.1意向招生

  学校以商科各专业申报人数进行意向性招生。学生入校后不按具体专业划分行政班级,学生前两年学习内容相同,第三年进行企业实践教学,第四年由学生自愿选择专业并参加专业方向课程知识的学习。学校按照学生完成专业方向课程学习情况授予学生“管理学”或“经济学”学士学位。

  2.2阶段培养

  我校商科专业属管理学科和经济学科,我们力图打破学科和专业界限,培养学生通用管理能力和实践技能,计划进行“2+△0.1+1+0.5+0.5”分阶段工学结合模式改革,采取了对四年的教学时间分成五个阶段对整体的专业学习进行划分,每个阶段解决相应的学习目的以达到最终培养成为与行业零距离对接的要求。

  2.3模块学习

  学生在企业现场实习期间,可以结合自己的实习岗位选择相应的课程模块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实习结束回校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习情况和就业意向自主选择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进行学习。专业方向课程按照“工作过程+行动导向+项目引领”的职教理念进行课程改革,重新编订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进行模块化教学,实行模块化考核。

  2.4导师负责

  我校“3+1”企业实践教学实行“四导师”协同管理机制,我们根据学校制度精神,计划在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到学生毕业,实行专业导师负责制度。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企业现场实习、专业方向课程的选择、专业课程的学习指导、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等。实行导师负责制,学生可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容易结成更为紧密的学习团队,也容易增强教师人才培养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教师负责指导的10多名学生,专业方向又有所不同,这样又可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同一个专业导师指导下进行相互交流,对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也有一定的帮助。

  3方案设计

  我校商科专业属管理学科和经济学科,我们力图打破学科和专业界限,培养学生通用管理能力和实践技能,计划进行“2+△0.1+1+0.5+0.5”分阶段工学结合模式改革,采取了对四年的教学时间分成五个阶段对整体的专业学习进行划分,每个阶段解决相应的学习目的以达到最终培养成为与行业零距离对接的要求。

  3.1第一阶段“2”指的是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

  此阶段进行校内教学,教学又分为公共基础模块课程、学科基础模块课程、岗位模块课程。公共基础模块课程:这部分课程目前学分共50多个,基本占用大学一年的学习时间。我们建议由教务处牵头,由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基础部等部门共同研讨改革方案,在不违背教育部教学总体要求的情况下,创新教学模式,灵活授课形式,适当“挤”出一点时间进行商科理论教学。学科基础模块课程:这部分课程比较稳定,计划由管理学院和财经学院共同研讨,按照企业运行规律与要求重修梳理学科课程模块,整合课程内容。岗位业务模块课程:这部分课程为新增模块。根据企业ERP管理的核心模块思想,集合两院的专业特点,我们计划把岗位业务模块课程分为6大模块,即生产模块、市场营销模块、财务模块、物流模块、人力资源模块、国际贸易模块。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基本要求,对各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分类,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每个模块开设2~3门课程,满足学生第三年进行跨专业企业现场实习和第四年毕业论文真题真做的要求。

  3.2第二阶段“△0.1”指的是一个小学期

  在学习学科基础课程和岗位业务课程后,在大学二年级末暑假期间增加一个小学期,为期4周。为充分利用已有的校内教学资源、突出白云商科教学特色,也为第三年学生下企业进行现场实习做准备,我们计划在这个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综合仿真实习,巩固所学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岗位基础知识,增强学生市场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3第三年段“1”指的是大学三年一年

  此阶段一年时间进行企业实践教学(企业现场实习),企业实践教学形式和要求参照教务处函〔20xx〕110号(关于印发《关于制订20xx级企业实践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执行。

  1)企业实践教学安排在大学三年级整个学年进行。共43个教学周。

  2)企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区域、行业、企业调研,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职业品德教育,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6个环节。

  3)在这一年的企业现场实习阶段,学生还要结合自己所在的岗位,每学期按照教学要求选修2门自主学习课程,可以在业余时间进行网络自主学习或结合企业实践自主学习,完成专业教师布置课程学习任务,计学分。

  3.4第四阶段“0.5”指的是大学四年级上半学期

  此阶段为专业理论提升阶段。学生在企业现场实习一年后,根据自己的岗位实习体会和将来就业方向选择自己的专业学习方向,学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的剩下的各专业核心课程。

  3.5第五阶段“0.5”指的是大学四年级下半学期

  此阶段为项目学习阶段,分为实训项目和毕业论文写作项目两大部分。实训项目阶段,我们设计了8个项目学习任务,分别是专业能力提升、职场礼仪训练、心理沙盘训练、魔鬼训练、模拟经营、项目开发、微格教学、创业实践。学生自主选择其中3个项目进行学习。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按照学生在企业现场实习期间的课题准备,进行真题真做。要保证教学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培养“工学结合”的师资队伍、设置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课程体系和内容、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一系列保障措施,更需要学校、企业、学生、家长、社会多方的共同认可和支持。

【人才培养方案】相关文章:

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5篇)05-18

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精选16篇)06-25

【推荐】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0篇)06-29

【精华】人才培养方案范文10篇11-01

人才培养方案范文合集6篇11-07

【精华】人才培养方案范文八篇11-12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范文20篇07-07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范文20篇04-18

【推荐】人才培养方案范文九篇11-21

精选人才培养方案范文六篇12-05